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三

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以编撰《世说新语》闻名。《幽明录》是其另一部志怪小说集。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时期(5世纪)。

内容简要:《幽明录》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内容多为鬼神、灵异、因果报应等故事。书中通过奇幻的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民间信仰,兼具文学性和史料价值。它是研究六朝志怪小说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三-原文

之貌,欲易头,可乎?”乃于梦中许易。明朝起,自不觉,而人悉惊走。

琅琊王大惊,遣传教呼视。弼到,琅琊遥见,起还内。弼取镜自看,方知怪异。

因还家,家人悉惊入内,妇女走藏。弼坐自陈设,良久并遣人至府检问,方信。

后能半面啼,半面笑,两手各捉一笔俱书,辞意皆美,此为异也,余并与人同。

襄邑县南有濑乡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洁斋,入汲一井,余八井水并动。

王丞相见郭景纯,请为一卦,卦成,郭意甚恶,云:“有震厄。公能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如公长,置常寝处,灾可消也。”王从之,数日果震,柏木粉碎。

吴兴戴眇家僮客姓王,有少妇美色,而眇中弟恒往就之,客私怀忿怒,具以白眇,曰:“中郎作此,甚为无理,愿尊敕语。”眇以问弟,弟大骂曰:“何缘有此,必是妖鬼。”敕令格杀。客初犹不敢,约属分明。后来闭户,欲缚之,便变成大狸,从窗中跳出。

董仲舒下帷独咏,有客来诘,语遂移日,舒知其非常客。又云天欲雨,仲舒因此戏之曰:“巢居知风,穴居知雨。卿非狸,则是鼷鼠。”客闻此言,色动形坏,化成狐狸而去。

吴北寺终祚道人卧斋中,鼠从坎地出,言终祚,后数日必当死。终祚呼奴令买犬,鼠云:亦不畏此也,但令犬入此户,必死。须臾犬至,果然。终祚乃下声,语其奴曰:“明日入市,雇十担水来。”鼠便已逆知之,云:“止欲水浇取我,我穴周流,无所不至。”竟日浇灌,了无所获。密令奴吏借三十余人,鼠云:“吾上屋居,奈我何!”至时处在屋上,奴各围鼠,云:“阿周盗二十万钱。”开库,实如所言也,奴亦叛去。终祚尝为商贾,闭其户而谓鼠曰:“汝正欲使我富耳。今远行,勤守吾房中勿令有所零失也。”时桓玄在南州,禁杀牛甚急,终祚载数万,窃买牛皮,还东货之,得二十万。还室牢闭,一无所失,鼠亦绝,后遂富积。

曲阿有一人,忘姓名,从京还,逼暮不得至家,遇雨,宿废屋中。雨止月朗,遥见一女子求止屋檐下,便有恐难之音,仍解腰中卷绳,悬屋梁自缢。又觉屋檐上有如牵绳者,此人密以刀断卷绳,又斫屋上,见一鬼西走。向曙,女气方苏,能语,云家在村,因母责之求死。此人归向女父母说其事。或是天运使然,因以女嫁为妻。

义熙中,江乘聂湖忽有一板,广数尺、长二丈余,恒停在此洲。采菱及捕鱼者资此以自济。后有数人共乘板入湖,试以刀斫,即有血出,板仍没,数人溺死。

嵩高山北有大穴,晋时有人误堕穴中,见二人围棋,下有一杯,自饮,亦与堕者。饮竟,气力十倍。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堕者曰:“不愿停。”棋者曰:“从西行,有大井,其中有蛟龙,但投身入井,自当去。若饿,取井中物食之。”堕者如言,又半年乃出蜀中。因入洛,问张华,华曰:“此仙馆也。所饮者玉浆也,所食龙肉石髓。”

阮瞻素秉无鬼论,世莫能难,每自谓理足,可以正幽明。忽一鬼通姓名,作客诣之,寒温毕,聊谈名理,客甚有才辨。与言良久,及鬼神事,反覆甚善,鬼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独言无邪?即仆便是鬼。”遂变为异形,须臾消灭。阮嘿然,意色大恶,年余病卒。

吴兴徐长夙与鲍南海神有神明之交,欲授以秘术。先谓徐宜有纳誓,徐誓以不仕,于是受。常见八大神在侧,能知来见往,才识日异,县乡翁然有美谈,欲用为县主簿,徐心悦之。八神一朝不见其七,余一人倨傲不如常,徐问其故,答云:“君违誓,不复相为。使身一人留卫耳。”徐乃还,遂退。

王辅嗣注易,辄笑郑玄为儒,云老奴无意于时。夜分忽闻外阁有著履声,须臾进,云郑玄责之曰,君年少,何以辄穿凿文句,而妄说诋老子。极有忿色,言竟便退。辅嗣心生异恶,少时遇病而卒。

河南阳起,字圣卿,少病疟,逃于社中,得素书卷,遣效百鬼法,所效辄效。为日南太守,母至厕上,见鬼头长数尺,以告圣卿,曰:“此肃霜之神。”效之出来,变形如奴,送书京师,朝发暮返,作使当千人之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三-译文

他的容貌,想要换头,可以吗?”于是在梦中答应了换头。第二天早上起来,自己并没有察觉,但人们都惊恐地逃跑。

琅琊王非常惊讶,派人传唤他来看。弼到了,琅琊王远远看见他,起身回到内室。弼拿镜子照自己,才知道发生了怪异的事情。

于是回家,家人都惊恐地躲进内室,妇女们纷纷躲藏。弼坐下自己陈述情况,过了很久才派人到官府检查询问,才相信了。

后来他能半边脸哭,半边脸笑,两手各拿一支笔同时写字,文辞和意思都很美,这是奇异之处,其他方面与常人相同。

襄邑县南边有濑乡老子庙,庙中有九口井,洁净斋戒,从一口井打水,其他八口井的水都会动。

王丞相见到郭景纯,请他占卜一卦,卦成后,郭景纯心情很不好,说:“有地震的灾祸。您能驾车,向西走几里,找到一棵柏树,截取和您身高一样的长度,放在常睡的地方,灾祸可以消除。”王丞相听从了,几天后果然地震,柏木粉碎。

吴兴戴眇家的仆人姓王,有个少妇美貌,戴眇的弟弟经常去找她,仆人私下怀恨,把事情告诉了戴眇,说:“中郎这样做,非常无理,希望您下令制止。”戴眇问弟弟,弟弟大骂说:“怎么会这样,一定是妖鬼。”下令格杀。仆人起初还不敢,后来约定明确。后来关上门,想要绑他,他就变成了一只大狸猫,从窗户跳了出去。

董仲舒放下帷帐独自吟咏,有客人来质问,谈话持续了一整天,董仲舒知道他不是普通客人。又说天要下雨,董仲舒因此戏弄他说:“住在巢里的知道风,住在穴里的知道雨。你不是狸猫,就是鼷鼠。”客人听到这话,脸色大变,变成狐狸离开了。

吴北寺的终祚道人躺在斋房里,老鼠从地下出来,说终祚,几天后一定会死。终祚叫仆人去买狗,老鼠说:也不怕这个,只要让狗进这个门,狗一定会死。不久狗来了,果然如此。终祚低声对仆人说:“明天去市场,雇十担水来。”老鼠已经提前知道了,说:“只是想用水浇我,我的洞穴四通八达,无所不至。”整天浇灌,一无所获。秘密命令仆人借来三十多人,老鼠说:“我住在屋顶上,你们能奈我何!”到时候老鼠在屋顶上,仆人们围住老鼠,说:“阿周偷了二十万钱。”打开库房,果然如老鼠所说,仆人也叛逃了。终祚曾经是商人,关上门对老鼠说:“你正是想让我富起来。现在我要远行,你好好守在我的房间里,不要让我有任何损失。”当时桓玄在南州,严禁杀牛,终祚载了几万头牛,偷偷买牛皮,回到东方卖掉,赚了二十万。回到房间,门紧闭,没有任何损失,老鼠也消失了,后来终祚变得非常富有。

曲阿有一个人,忘了姓名,从京城回来,天快黑了还没到家,遇到下雨,住在废弃的屋子里。雨停了,月亮明亮,远远看见一个女子请求在屋檐下避雨,声音听起来很困难,然后解下腰间的绳子,挂在屋梁上自缢。又觉得屋檐上好像有人在拉绳子,这个人悄悄用刀割断绳子,又砍屋顶,看见一个鬼向西逃走。天亮时,女子才苏醒,能说话,说家在村里,因为母亲责骂而求死。这个人回去向女子的父母说了这件事。或许是命运使然,于是把女子娶为妻子。

义熙年间,江乘聂湖突然出现一块木板,宽几尺,长两丈多,一直停在这个洲上。采菱和捕鱼的人靠它自给自足。后来有几个人一起乘木板入湖,试着用刀砍,立刻有血流出,木板沉没,几个人淹死了。

嵩高山北边有个大洞,晋朝时有个人不小心掉进洞里,看见两个人在下围棋,下面有一杯酒,自己喝,也给掉进去的人喝。喝完酒后,力气增加了十倍。下棋的人说:“你想留在这里吗?”掉进去的人说:“不想留。”下棋的人说:“向西走,有个大井,里面有蛟龙,只要跳进井里,自然就能出去。如果饿了,就吃井里的东西。”掉进去的人照做了,半年后才从蜀中出来。于是到洛阳,问张华,张华说:“这是仙馆。你喝的是玉浆,吃的是龙肉和石髓。”

阮瞻一向坚持无鬼论,世上没有人能难倒他,常常自认为道理充分,可以证明幽明之事。突然有一个鬼通报姓名,作为客人来访,寒暄完毕,聊起名理,客人很有才辩。和他谈了很久,谈到鬼神之事,反复辩论得很好,鬼终于屈服,于是变色说:“鬼神是古今圣贤所共传的,你为什么独独说没有呢?我就是鬼。”于是变成异形,不久消失了。阮瞻沉默,脸色非常难看,一年多后病死了。

吴兴的徐长夙与鲍南海神有神明之交,想传授他秘术。先对徐长夙说应该有个誓言,徐长夙发誓不仕,于是接受了秘术。经常看见八大神在身边,能知道未来和过去,才识日渐不同,县乡里都有美谈,想用他做县主簿,徐长夙心里很高兴。八大神一天不见了七个,剩下的一个傲慢不如往常,徐长夙问他原因,回答说:“你违背了誓言,不再相助。只留下我一个人守护秘术。”徐长夙于是归还了秘术,于是退隐了。

王辅嗣注释《易经》,常常嘲笑郑玄是儒生,说老奴无意于时。半夜忽然听到外面有穿鞋的声音,不久进来,说是郑玄责备他说,你年轻,为什么随意穿凿文句,妄自诋毁老子。非常愤怒,说完就离开了。王辅嗣心里感到非常不安,不久生病去世了。

河南的阳起,字圣卿,小时候得了疟疾,逃到社中,得到一卷素书,学会了百鬼法,所学的都有效。做了日南太守,母亲上厕所,看见鬼头长几尺,告诉圣卿,圣卿说:“这是肃霜之神。”效法它出来,变成奴仆的样子,送信到京城,早上出发晚上回来,做事相当于一千人的力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三-注解

黍离:《黍离》是《诗经》中的一篇,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此处太守朱诞用《黍离》涂壁,可能是为了驱邪或安抚亡灵。

淋岑:华林池水中的神灵,自称淋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水神常被视为掌管水域的神灵,具有赐福或降灾的能力。

灵产:谯郡胡馥之的妻子在死后复活并生下的儿子,取名灵产。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代对生死轮回和灵魂不灭的信仰。

太山:太山即泰山,古代被认为是冥界的入口,人死后灵魂会前往太山接受审判。

望夫石:武昌阳新县北山上的石头,传说是一位贞女因思念从军的丈夫而化为石像。这一传说反映了古代对忠贞爱情的崇拜。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传说中常有仙人居住。刘晨、阮肇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对仙境的向往。

文翁:汉代著名的教育家,曾在蜀地推广教育。此处文翁掷斧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对命运和预言的信仰。

长鸣鸡:晋代宋处宗养的一只会说人话的鸡,反映了古代对动物灵性和神秘力量的信仰。

琅琊王:指东晋时期的琅琊王司马睿,后为晋元帝。

郭景纯: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擅长占卜和预测。

董仲舒: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提倡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学说。

阮瞻:东晋时期的学者,以无鬼论著称。

郑玄:东汉末年的著名经学家,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

王辅嗣:东晋时期的学者,曾注解《易经》。

嵩高山:即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张华:西晋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著有《博物志》。

桓玄:东晋末年的权臣,曾篡位称帝。

徐长夙:东晋时期的道士,与鲍南海神有神明之交。

鲍南海神:传说中的海神,与徐长夙有神明之交。

阳起:东晋时期的道士,擅长驱鬼之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三-评注

这些故事大多出自《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神灵、鬼怪、生死轮回等超自然现象的信仰和想象。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

故事中的神灵、鬼怪、动物等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淋岑作为水神,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不可控性;望夫石则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长鸣鸡则象征着智慧与灵性。这些形象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这些故事还体现了古代人对生死、命运、轮回等哲学问题的思考。例如,胡馥之的妻子在死后复活并生下儿子,反映了古人对生死界限的模糊认识;太山府君对巫师的审判,则体现了古代对善恶报应的信仰。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些故事往往通过夸张、奇幻的情节来吸引读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到仙女的故事,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巫师舒礼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巫术的盛行和对神灵的崇拜;文翁掷斧的故事则反映了古代对命运和预言的信仰。

总的来说,这些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宗教、哲学的重要资料。它们通过奇幻的情节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生死、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神秘现象和宗教信仰。每个故事都充满了奇幻色彩,反映了古人对超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探索。

首先,故事中的易头事件和半面啼笑的情节,体现了古人对身体变化和异能的想象。这种想象不仅是对人体潜能的探索,也是对生命奥秘的思考。

其次,老子庙中的九井和郭景纯的占卜,反映了古人对神灵和命运的信仰。九井的动水象征着神灵的存在,而郭景纯的占卜则展示了古人对未来的预测和避灾的渴望。

再次,董仲舒与狐狸客的对话,揭示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对动物的拟人化想象。这种拟人化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此外,阮瞻与鬼的辩论,反映了古人对鬼神存在的争论。阮瞻的无鬼论与鬼的出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示了古人对生死和灵魂的探索。

最后,徐长夙与鲍南海神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神明和秘术的追求。徐长夙的违誓和神明的离去,反映了古人对誓言和信仰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神秘现象和宗教信仰。每个故事都充满了奇幻色彩,反映了古人对超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探索。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记录,也是对人性、命运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幽明录-卷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13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