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奇闻异事和民间传说,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它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唐代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四-原文
境异
东方之人鼻大,窍通于目,筋力属焉。南方之人口大,窍通于耳。西方之人面大,窍通于鼻。北方之人窍通于阴,短颈。中央之人窍通于口。
无启民,居穴食土。其人死,其心不朽,埋之,百年化为人。录民,膝不朽,埋之,百二十年化为人。细民,肝不朽,埋之,八年化为人。
息土人美,耗土人丑。
帝女子泽,性妒,有从婢散逐四川,无所依托。东偶狐狸,生子曰殃。南交猴有子曰溪。北通玃猳所育为伧。
突厥之先曰射摩舍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西。射摩有神异,又海神女每日暮,以白鹿迎射摩入海,至明送出。经数十年。后部落将大猎,至夜中,海神谓射摩曰:“明日猎时,尔上代所生之窟当有金角白鹿出,尔若射中此鹿,毕形与吾来往。或射不中,即缘绝矣。”至明入围,果所生窟中有金角白鹿起,射摩遣其左右固其围。将跳出围,遂杀之。射摩怒,遂手斩呵〈口尔〉首领,仍誓之曰:“自杀此之后,须人祭天。”即取呵〈口尔〉部落子孙斩之以祭也。至今突厥以人祭纛,常取呵〈口尔〉部落用之。射摩既斩呵〈口尔〉,至暮还,海神女报射摩曰:“尔手斩人,血气腥秽,因缘绝矣。”
突厥事袄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之。或系之竿上,四时祀之。
坚昆部落非狼种,其先所生之窟在曲漫山北。自谓上代有神与牸牛交于此窟。其人发黄、目绿、赤髭髯。其髭髯俱黑者,汉将李陵及其兵众之胤也。西屠俗,染齿令黑。
獠在牂牁,其妇人七月生子死,则坚棺埋之。
木耳夷,旧牢西,以鹿角为器。其死则屈而烧之,埋其骨。后小骨类人,黑如漆,小寒则掊沙自处,但出其面。
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
木仆,尾若龟,长数寸,居木上,食人。
阿萨部多猎虫鹿,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
税波斯、拂林等国,米及草子酿于肉汁之中,经数日即变成酒,饮之可醉。
孝亿国界周三千余里。在平川中,以木为栅,周十余里,栅内百姓二千余家。周国大栅五百余所。气候常暖,冬不凋落。宜羊马,无驼牛。俗性质直,好客侣。躯貌长大,褰鼻黄发,绿眼赤髭,被发,面如血色。战具唯槊一色。宜五谷,出金铁。衣麻布。举俗事妖,不识佛法。有妖祠三百(一曰千)余所,马步甲兵一万。不尚商贩,自称孝亿人。丈夫、妇人佩带。每一日造食,一月食之,常吃宿食。
仍建国,无井及河涧,所有种植,待雨而生。以紫矿泥地,承雨水用之。穿井即若海水,又咸。土俗潮落之后,平地为池,取鱼以作食。
婆弥烂国,去京师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此国西有山,巉岩峻险。上多猿,猿形绝长大。常暴雨年,有二三十万。国中起春以后,屯集甲兵,与猿战。虽岁杀数万,不能尽其巢穴。
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穀,食肉而已。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食。无衣服,唯腰下用羊皮掩之。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波斯商人欲入此国,围集数千,人斋绁布,没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自古不属外国。战用象排、野牛角为槊,衣甲弓矢之器。步兵二十万。大食频讨袭之。
昆吾国,累堑为丘,象浮屠,有三层,尸乾居上,尸湿居下,以近葬为至孝。集大毡居,中悬衣服彩绘,哭祀之。龟兹国,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婆罗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焉耆国,元日、二月八日婆摩遮,三日野祀。四月十五日游林。五月五日弥勒下生。七月七日祀先祖。九月九日床撒。十月十日王为〈冒犬〉法。王出首领家,首领骑王马,一日一夜处分王事。十月十四日作乐至岁穷。
拔汗那,十二月十九日,王及首领分为两朋,各出一人着甲,众人执瓦石东西捧杖,东西互系。甲人先死即止,以占当年丰俭。
苏都识匿国有夜叉城,城旧有野叉,其窟见在。人近窟住者五百余家,窟口作舍,设关籥,一年再祭。人有逼窟口,烟气出,先触者死,因以尸掷窟口。其窟不知深浅。
马伏波有余兵十家不返,居寿洽县,自相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留。衣食与华同。山川移易,铜柱入海,以此民为识耳,亦曰马留。
峡中俗,夷风不改。武宁蛮好着芒心接离,名曰苎绥。尝以稻记年月。葬时以笄向天,谓之刺北斗。相传盘瓠初死,置于树,以笄刺其下,其后为象临。
临邑县有雁翅泊,泊旁无树木。土人至春夏,常于此泽罗雁鸟,取其翅以御暑。
乌耗西有悬渡国,山溪不通,引绳而渡,朽索相引二千里。其土人佃于石间,垒石为室,接手而饮,所谓猿饮也。
鄯鄯之东,龙城之西南,地广十里,皆为盐田。行人所经,牛马皆布毡卧焉。
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头将飞一日前,颈有痕匝,项如红缕,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状如病,头忽生翼,脱身而去,乃于岸泥寻蟹蚓之类食,将晓飞还,如梦觉,其腹实矣。
梵僧菩萨胜又言:闍婆国中有飞头者,其人目无瞳子,聚落时有一人据。《于氏志怪》:南方落民,其头能飞。其俗所祠,名曰虫落,因号落民。
晋朱桓有一婢,其头夜飞。
《王子年拾遗》言:汉武时,因墀国使南
方,有解形之民,能先使头飞南海,左手飞东海,右手飞西泽。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水外。
近有海客往新罗,吹至一岛上,满山悉是黑漆匙箸。其处多大木。客仰窥匙箸,乃木之花与须也,因拾百余双还。用之,肥不能使,后偶取搅茶,随搅而消焉。
喜兆
集贤张希复学士尝言:李揆相公将拜相前一月,日将夕,有虾蟆大如床,见于寝堂中,俄失所在。又言:初授新州,将拜相,井忽涨,才深余尺。
郑絪相公宅,在招国坊南门。忽有物投瓦砾,五六夜不绝。乃移于安仁西门宅避之,瓦砾又随而至。经久复归招国,郑公归心释门,禅室方丈。及归,将入丈室,蟢子满室悬丝,去地一二尺,不知其数。其夕,瓦砾亦绝。翌日,拜相。
成式见大理丞郑复说,淮西用兵时,刘沔为小将,军头颇易(一曰异)之。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前后重创,将死数四。后因月黑风甚,又令沔捉生。沔愤激深入,意必死。行十余里,因坐将睡,忽有人觉之,授以双烛,曰:“君方大贵,但心有此烛在,无忧也。”沔后拜将,常见浊影在双旌上,及不复见烛,乃诈疾归宗。
祸兆
杨慎矜兄弟富贵,常不自安。每诘朝礼佛像,默祈冥卫。或一日,像前土榻上聚尘三堆,如冢状,慎矜恶之,且虑儿戏,命扫去。一夕如初,寻而祸作。
姜楚公常游禅定寺,京兆办局甚盛。及饮酒,座上一妓绝色,献杯整鬟,未尝见手,众怪之。有客被酒戏曰:“勿六指乎?”乃强牵视。妓随牵而倒,乃枯骸也。姜竟及祸焉。
萧浣初至遂州,造二幡竿施于寺,设斋庆之。斋毕作乐,忽暴雷霹雳,竿各成数十片。至来年,当雷霹日,浣死。
物革
咨议朱景玄见鲍容说,陈司徒在扬州,时东市塔影忽倒。老人言,海影翻则如此。
崔玄亮常侍在洛中,常步沙岸,得一石子,大如鸡卵,黑润可爱,玩之。行一里余,砉然而破,有鸟大如巧妇飞去。
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鲙。縠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向捷,若合节奏。因会客衒技,先起鱼架之,忽暴风雨,雷震一声,鲙悉化为蝴蝶飞去。南惊惧,遂折刀,誓不复作。
开成末,河阳黄鱼池冰作花如缬。
河阳城南百姓王氏,庄有小池,池边巨柳数株。开成末,叶落池中,旋化为鱼,大小如叶,食之无味。至冬,其家有官事。
婺州僧清简,家园蔓菁,忽变为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四-译文
境异
东方的人鼻子大,鼻孔通到眼睛,筋力也与此相关。南方的人嘴巴大,鼻孔通到耳朵。西方的人脸大,鼻孔通到鼻子。北方的人鼻孔通到阴部,脖子短。中央的人鼻孔通到嘴巴。
无启民,住在洞穴里,吃土。他们死后,心脏不会腐烂,埋在地下,百年后会变成人。录民,膝盖不会腐烂,埋在地下,一百二十年后会变成人。细民,肝脏不会腐烂,埋在地下,八年后会变成人。
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人美丽,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人丑陋。
帝王的女儿泽,性格嫉妒,有随从婢女被驱逐到四川,没有依靠。东边与狐狸结合,生下的孩子叫殃。南边与猴子结合,生下的孩子叫溪。北边与玃猳结合,生下的孩子叫伧。
突厥的祖先叫射摩舍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的西边。射摩有神奇的能力,海神的女儿每天傍晚用白鹿迎接射摩入海,到天亮再送他回来。这样过了几十年。后来部落要举行大规模狩猎,到了半夜,海神对射摩说:“明天狩猎时,你祖先出生的洞穴里会有一只金角白鹿出现,如果你射中这只鹿,就能永远和我来往。如果射不中,我们的缘分就断了。”到了天亮,射摩进入猎场,果然在他祖先出生的洞穴里有一只金角白鹿出现,射摩命令他的随从围住猎场。白鹿将要跳出猎场时,被射摩杀死了。射摩大怒,亲手斩杀了呵〈口尔〉部落的首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必须用人来祭天。”于是将呵〈口尔〉部落的子孙斩杀来祭祀。至今突厥用人祭纛时,常常用呵〈口尔〉部落的人。射摩斩杀呵〈口尔〉后,傍晚回到海边,海神的女儿告诉射摩:“你亲手杀了人,血气腥秽,我们的缘分断了。”
突厥人崇拜袄神,没有庙宇,用毡子刻成神像,装在皮袋里。行动时,用油脂涂抹神像。有时把神像挂在竿子上,四季都祭祀。
坚昆部落不是狼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出生的洞穴在曲漫山的北边。他们自称祖先有神与牸牛在这个洞穴里交合。他们的人头发黄,眼睛绿,胡须红。胡须全黑的人,是汉将李陵及其士兵的后代。西屠的习俗,把牙齿染黑。
獠族在牂牁,他们的妇女七月生子后死去,就用坚固的棺材埋葬。
木耳夷,在旧牢的西边,用鹿角做器具。他们死后,身体弯曲着被烧掉,骨头被埋起来。后来小骨头像人一样,黑得像漆,天气冷时就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只露出脸。
木饮州,珠崖的一个州,那里没有泉水,百姓不打井,都靠树汁为生。
木仆,尾巴像乌龟,长几寸,住在树上,吃人。
阿萨部落经常猎取虫鹿,剖开它们的肉,叠在一起,用石头压出汁液。
税波斯、拂林等国,把米和草籽酿在肉汁里,几天后就变成酒,喝了会醉。
孝亿国的边界周长三千多里。在平川中,用木头做栅栏,周长十多里,栅栏内有百姓两千多家。全国有大栅栏五百多处。气候常年温暖,冬天不凋零。适合养羊马,没有骆驼和牛。民风质朴直率,好客。身材高大,鼻子高耸,头发黄,眼睛绿,胡须红,披发,脸色如血。战斗工具只有槊。适合种植五谷,出产金铁。穿麻布衣服。全族崇拜妖神,不懂佛法。有妖祠三百(一说一千)多所,马步甲兵一万。不崇尚商业,自称孝亿人。男女都佩戴饰品。每天做一次饭,吃一个月,常常吃隔夜饭。
仍建国,没有井和河流,所有种植都靠雨水生长。用紫矿泥地,承接雨水使用。打井就像海水一样咸。当地习俗在潮落后,把平地变成池塘,捕鱼为食。
婆弥烂国,距离京师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这个国家的西边有山,山势险峻。山上有很多猿猴,猿猴体型巨大。常年暴雨,有二三十万只猿猴。国家在春天后,集结军队,与猿猴作战。虽然每年杀死数万只猿猴,但不能彻底清除它们的巢穴。
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吃五谷,只吃肉。经常用针扎牛畜的血管,取血和奶生吃。没有衣服,只在腰下用羊皮遮掩。那里的妇女洁白端正,国人自己抢来卖给外国商人,价格翻倍。土地只有象牙和阿末香。波斯商人想进入这个国家,聚集数千人,带着布匹,老少一起刺血立誓,才能买到他们的物品。自古以来不属外国。战斗时用象排、野牛角做槊,穿甲胄,用弓箭。步兵二十万。大食国频繁讨伐他们。
昆吾国,用壕沟堆成山丘,像浮屠一样,有三层,干尸放在上层,湿尸放在下层,以近葬为至孝。用大毡子做居所,中间悬挂彩绘衣服,哭祭。龟兹国,元旦斗牛马驼,连续七天,看胜负,用来占卜一年羊马的增减。婆罗遮,穿狗头猴面的衣服,男女不分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和透索为戏。焉耆国,元旦、二月八日婆摩遮,三天野祭。四月十五日游林。五月五日弥勒下生。七月七日祭先祖。九月九日床撒。十月十日王为〈冒犬〉法。王出首领家,首领骑王马,一天一夜处理王事。十月十四日作乐到年底。
拔汗那,十二月十九日,王和首领分成两队,各出一人穿甲胄,众人拿着瓦石东西捧杖,东西互系。穿甲胄的人先死就停止,用来占卜当年的丰收或歉收。
苏都识匿国有夜叉城,城里有野叉的洞穴。靠近洞穴住的有五百多家,洞穴口建房子,设门锁,一年祭祀两次。有人靠近洞穴口,烟气出来,先碰到的人会死,尸体被扔到洞穴口。洞穴的深浅无人知晓。
马伏波有十家士兵没有返回,住在寿洽县,自相婚姻,有二百户,因为他们是流寓之人,所以叫马留。衣食与汉人相同。山川变迁,铜柱入海,这些百姓以此为标志,也叫马留。
峡中的风俗,夷风不改。武宁蛮喜欢穿芒心接离,名叫苎绥。用稻子记年月。葬时用簪子指向天,叫刺北斗。相传盘瓠初死时,放在树上,用簪子刺下面,后来成为象临。
临邑县有雁翅泊,泊旁没有树木。当地人到了春夏,常常在这个泽里捕捉雁鸟,取它们的翅膀来御暑。
乌耗西有悬渡国,山溪不通,用绳子渡河,朽绳相连二千里。当地人住在石头间,垒石为室,用手接水喝,叫猿饮。
鄯鄯的东边,龙城的西南,地广十里,都是盐田。行人经过时,牛马都铺毡子躺着。
岭南的溪洞中常常有飞头的人,所以有飞头獠子的称号。头要飞的前一天,脖子上有红痕,像红丝,妻子就看守他。那人到了晚上像生病一样,头忽然长出翅膀,脱身而去,到岸边泥里找蟹蚓之类吃,天亮前飞回来,像梦醒一样,肚子已经饱了。
梵僧菩萨胜又说:闍婆国中有飞头的人,他们的眼睛没有瞳孔,聚落时有一人占据。《于氏志怪》:南方落民,头能飞。他们祭祀的神叫虫落,所以叫落民。
晋朝朱桓有一个婢女,她的头夜里飞走。
《王子年拾遗》说:汉武帝时,因墀国使南
有一种能解形的人,能够先让头飞到南海,左手飞到东海,右手飞到西泽。到了傍晚,头又回到肩上。两只手遇到疾风,飘到了海水之外。
最近有海客前往新罗,被风吹到一个岛上,满山都是黑漆的匙箸。那里有很多大树。海客抬头看匙箸,原来是树的花和须,于是捡了一百多双回来。使用它们时,肥的不能用,后来偶然用来搅茶,随着搅动就消失了。
喜兆
集贤院的张希复学士曾经说:李揆相公将要拜相前一个月,太阳快要落山时,有一只像床一样大的虾蟆出现在寝堂中,很快就消失了。又说:他刚被任命为新州刺史,将要拜相时,井水突然上涨,只有一尺多深。
郑絪相公的宅子在招国坊南门。忽然有东西投掷瓦砾,连续五六夜不停。于是搬到安仁西门的宅子躲避,瓦砾又跟着来了。过了很久又回到招国坊,郑公归心佛教,禅室方丈。等到他回来,将要进入丈室时,满室都是蟢子悬丝,离地一二尺,数不清有多少。那天晚上,瓦砾也停止了。第二天,他就拜相了。
成式听大理丞郑复说,淮西用兵时,刘沔是小将,军头对他很轻视。每次捉生踏伏,刘沔必定在其中,前后受了多次重伤,几乎死去。后来因为月黑风大,又命令刘沔去捉生。刘沔愤激深入,心想必死无疑。走了十多里,因为坐下将要睡着,忽然有人叫醒他,给他两支蜡烛,说:“你将要大贵,只要心中有这两支蜡烛在,就不用担心。”刘沔后来拜将,经常看到浊影在双旌上,等到不再看到蜡烛,就假装生病归宗。
祸兆
杨慎矜兄弟富贵,常常感到不安。每天早晨礼拜佛像,默默祈求冥冥中的保护。有一天,像前的土榻上聚了三堆尘土,像坟墓一样,杨慎矜感到厌恶,又担心是小孩的恶作剧,命令扫去。晚上又像原来一样,不久祸事就发生了。
姜楚公经常游禅定寺,京兆的办局非常盛大。等到喝酒时,座上有一个绝色的妓女,献杯整理发髻,大家都没有看到她的手,感到奇怪。有一个客人喝醉了开玩笑说:“不会是六指吧?”于是强行拉过来看。妓女随着拉扯倒下,竟然是一具枯骨。姜楚公最终也遭遇了祸事。
萧浣刚到遂州,造了两根幡竿施舍给寺庙,设斋庆祝。斋毕奏乐,忽然暴雷霹雳,幡竿各自碎成几十片。到了第二年,在雷霹的那天,萧浣死了。
物革
咨议朱景玄听鲍容说,陈司徒在扬州时,东市的塔影忽然倒了。老人说,海影翻动时就会这样。
崔玄亮常侍在洛中时,经常在沙岸上散步,捡到一颗像鸡蛋大小的石子,黑润可爱,玩赏它。走了一里多路,石子突然破裂,有一只像巧妇鸟一样大的鸟飞走了。
进士段硕常认识南孝廉,擅长切鱼片。鱼片薄如丝缕,轻得可以吹起来,操刀动作敏捷,像合着节奏一样。因为会客时炫耀技艺,先把鱼架起来,忽然暴风雨,雷震一声,鱼片全都化为蝴蝶飞走了。南孝廉惊惧,于是折断了刀,发誓不再做这件事。
开成末年,河阳的黄鱼池冰上出现了像缬一样的花纹。
河阳城南的百姓王氏,庄子里有一个小池,池边有几棵大柳树。开成末年,树叶落在池中,很快变成了鱼,大小像叶子一样,吃起来没有味道。到了冬天,他家有了官事。
婺州的僧人清简,家园里的蔓菁忽然变成了莲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四-注解
窍通于目:指东方人的鼻子与眼睛相通,象征其感知和力量来源于视觉。
窍通于耳:指南方人的口与耳朵相通,象征其感知和力量来源于听觉。
窍通于鼻:指西方人的面部与鼻子相通,象征其感知和力量来源于嗅觉。
窍通于阴:指北方人的身体与阴部相通,象征其感知和力量来源于生殖。
无启民:指一种传说中的民族,其人心不朽,埋之百年后化为人。
录民:指一种传说中的民族,其膝不朽,埋之百二十年后化为人。
细民:指一种传说中的民族,其肝不朽,埋之八年后化为人。
息土人:指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人,象征其外貌美丽。
耗土人:指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人,象征其外貌丑陋。
帝女子泽:指传说中的帝女,性格嫉妒,其从婢散逐四川,与狐狸、猴等动物交配生子。
突厥:指古代中亚的一个游牧民族,其祖先射摩与海神女有神异交往。
袄神:指突厥人信仰的神灵,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中祭祀。
坚昆部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部落,其祖先与牸牛交配,象征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獠:指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其妇人七月生子死,则坚棺埋之。
木耳夷:指古代西方的一个民族,其死则屈而烧之,埋其骨。
木饮州:指古代南方的一个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
木仆:指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尾若龟,长数寸,居木上,食人。
阿萨部:指古代中亚的一个部落,多猎虫鹿,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
税波斯、拂林等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些国家,米及草子酿于肉汁之中,经数日即变成酒。
孝亿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其民性质直,好客侣,躯貌长大,褰鼻黄发,绿眼赤髭。
仍建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无井及河涧,所有种植,待雨而生。
婆弥烂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其西有山,巉岩峻险,上多猿,常与猿战。
拨拔力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不食五穀,食肉而已,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食。
昆吾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累堑为丘,象浮屠,有三层,尸乾居上,尸湿居下。
龟兹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元日斗牛马驼,为戏七日,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
婆罗遮:指古代中亚的一个民族,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
焉耆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元日、二月八日婆摩遮,三日野祀。
拔汗那: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十二月十九日,王及首领分为两朋,各出一人着甲,众人执瓦石东西捧杖,东西互系。
苏都识匿国: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有夜叉城,城旧有野叉,其窟见在。
马伏波:指古代中国的一位将军,有余兵十家不返,居寿洽县,自相婚姻,有二百户。
峡中俗: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夷风不改,武宁蛮好着芒心接离,名曰苎绥。
临邑县: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县,有雁翅泊,泊旁无树木,土人至春夏,常于此泽罗雁鸟。
乌耗西: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地区,有悬渡国,山溪不通,引绳而渡,朽索相引二千里。
鄯鄯之东:指古代中亚的一个地区,龙城之西南,地广十里,皆为盐田。
岭南溪洞: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
梵僧菩萨胜:指古代印度的一位僧人,言闍婆国中有飞头者。
晋朱桓:指古代中国的一位人物,其婢头夜飞。
王子年拾遗:指古代中国的一部书籍,言汉武时,因墀国使南。
解形之民: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秘人物,能够使身体各部分分离并飞行,象征着超自然的能力和神秘的文化背景。
黑漆匙箸:描述了一种奇异的自然现象,匙箸(筷子)在这里象征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其异常变化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化和敬畏。
虾蟆大如床:虾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或凶兆的象征,大如床的虾蟆出现,预示着重要人物的命运变化,如李揆相公即将拜相。
瓦砾投掷:在郑絪相公的故事中,瓦砾的投掷象征着不详的预兆,其随人移动的特性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双烛:在刘沔的故事中,双烛象征着希望和指引,其出现预示了刘沔未来的成功和安全。
枯骸:在姜楚公的故事中,枯骸的出现揭示了表面的繁华背后的真相,象征着死亡和衰败。
塔影倒:塔影倒转是古代中国对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的一种迷信解释,反映了人们对不可预知事件的恐惧和解释。
蝴蝶化鲙:在段硕的故事中,鲙(鱼片)化为蝴蝶象征着变化和转化,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认识和想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四-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对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对世界的多元认知和丰富的想象力。文中提到的‘窍通于目’、‘窍通于耳’等概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的感知和力量来源于不同的身体部位,象征着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文中提到的‘无启民’、‘录民’、‘细民’等传说中的民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不朽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这些民族的不朽之心、不朽之膝、不朽之肝,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自然的循环。
文中对突厥、坚昆部落、獠、木耳夷等民族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周边民族的认知和想象。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习俗,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文中提到的‘孝亿国’、‘仍建国’、‘婆弥烂国’等国家,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广阔视野和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这些国家的气候、风俗、战具、服饰等细节,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
文中对‘飞头者’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神秘现象的想象和探索。飞头者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多元认知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描述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理解,也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这段古文通过一系列奇异的事件和现象,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想象。每个故事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如解形之民的飞行能力象征着人类对自由和超越的渴望,黑漆匙箸的出现则反映了对日常生活中奇迹的期待。
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与重要的历史时刻或社会变迁相联系,如李揆相公和郑絪相公的故事都与拜相(成为宰相)这一重要政治事件相关,这些故事不仅增添了历史人物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权力和命运的迷信。
此外,文中的自然现象和物品的变化,如塔影倒转、鲙化为蝴蝶等,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观察和解释,这些解释往往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不仅是对古代中国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生动记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和隐喻使用的一个典型例证。通过对这些奇异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