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本纪-卷四十六

作者: 由明代宋濂(1310年—1381年)等人主持编撰。宋濂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

年代:编撰于明代洪武年间(14世纪末)。

内容简要:《元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共210卷,记载了元朝(1271年—1368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志、列传三部分,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由于编撰时间仓促,书中存在一些疏漏,但它仍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本纪-卷四十六-原文

◎顺帝九

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儿,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儿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儿以兵拒之,故有是命。庚申,太阴犯岁星。乙丑,河南贼犯杞县,察罕帖木儿讨平之。丁卯,李思齐进兵平伏羌县等处。癸酉,石州大风拔木,六畜俱鸣,民所持枪,忽生火焰,抹之即无,摇之即有。

二月癸未朔,填星退犯太微垣。甲申,同佥枢密院事迭里帖木儿复永平、滦州等处。己丑,察罕帖木儿驻兵霍州,攻孛罗帖木儿。壬寅,太阴犯天江。是月,江南行台侍御史八撒剌不花杀广东廉访使完者笃、副使李思诚、佥事迭麦赤,以兵自卫,据广州。时八撒剌不花以廉访使久居广东,专恣自用,诏乃以完者笃等为廉访司官,而除八撒剌不花侍御史。八撒剌不花不受命,怒完者笃等代己,即诬以罪,尽杀之,惟廉访使董钥哀请得免。

三月丙辰,太阴犯井宿。癸酉,察罕帖木儿调兵讨永城县,又驻兵宿州,擒贼将梁绵住。庚辰,荧惑犯鬼宿。是月,张士诚海运粮一十一万石至京师。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遣脱列伯等引兵据延安,以谋入陕。张良弼出南山义谷,驻蓝田,受节制于察罕帖木儿。良弼又阴结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定住,听丞相帖里帖木儿调遣,营于鹿台。

夏四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是月,以张良弼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察罕帖木儿遣其子副詹事扩廓帖木儿贡粮至京师,皇太子亲与定约,遂不复疑。

五月癸丑,四川明玉珍陷嘉定等路,李思齐遣兵击败之。壬戌,太阴犯房宿。癸酉,太白犯轩辕。甲戌,荧惑犯太白。乙亥,察罕帖木儿以兵侵孛罗帖木儿所守之地。是月,李思齐受李武、崔德等降。六月乙未,荧惑、岁星、太白聚于翼宿。丙申,察罕帖木儿总兵讨山东,发晋军,下井陉,出邯郸,过磁、相、怀、卫,逾白马津,发其军之在汴梁者继之,水陆并进。戊戌,太阴犯云雨。甲辰,太白昼见。

秋七月辛亥,察罕帖木儿平东昌。己巳,沂州西北有赤气蔽天如血。

是月,察罕帖木儿进兵复冠州。八月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气蔽天,移时方散。庚子,以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儿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癸卯,大明兵取江州路。时伪汉陈友谅据江州为都,至是退都武昌。是月,察罕帖木儿遣其子扩廓帖木儿、阎思孝等,会关保、虎林赤等,将兵由东河造浮桥以济,贼以二万余众夺之,关保、虎林赤且战且渡,拔长清,讨东平,东平伪丞相田丰遣崔世英等出战,大破之。乃遣使招谕田丰,丰降,东平平,令丰为前锋,从大军东讨。棣州俞宝降,东平王士诚、东昌杨诚等皆降,鲁地悉定。进兵济南,刘珪降,遂围益都。九月戊午,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伏诛。阿鲁辉帖木儿以宗亲,见天下盗贼并起,遂乘间隙,肆为异图,诏少保、知枢密院事老章率诸军讨之。老章遂败其众,寻为部将同知太常礼仪院事脱欢所擒,送阙下,诏诛之。于是诏加老章太傅、和宁王,以阿鲁辉帖木儿之弟忽都帖木儿袭封阳翟王。宗王囊加、玉枢虎儿吐华与脱欢悉议加封。壬戌,四川贼兵陷东川郡县,李思齐调兵击之。壬申,命孛罗帖木儿于保定以东,河间以南,从便屯种。是月,命兵部尚书彻彻不花、侍郎韩祺征海运粮于张士诚。大明取建昌、饶州二路。

冬十月癸巳,绛州有赤气见北方如火。以察罕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御史台中丞。察罕帖木儿调参知政事陈秉直、刘珪等守御河南。

十一月戊申朔,温州乐清县雷。庚戌,太阴犯建星。癸亥,太阴犯井宿。戊辰,黄河自平陆三门碛下至孟津,五百余里皆清,凡七日。命秘书少监程徐祀之。壬申,太阴犯氐宿。是月,察罕帖木儿、李思齐遣兵围鹿台,攻张良弼,诏和解之,俾各还信地,兵乃解。是岁,京师大饥,屯田成,收粮四十万石。赐司农丞胡秉彝尚尊、金币,以旌其功。

二十二年春正月戊申朔,太白犯建星。甲寅,诏李思齐讨四川,张良弼平襄汉。时两军不和,故有是命。乙卯,填星退犯左执法。庚申,大明取江西龙兴诸路。时江西诸路皆陈友谅所据。丁卯,诏以太尉完者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仍命察罕帖木儿屯种于陕西。申谕李思齐、张良弼等各以兵自效。以也先不花为中书右丞。

二月丁丑朔,盗杀陕西行省右丞塔不歹。己卯,太白犯垒壁阵。乙酉,彗星见于危宿,光芒长丈余,色青白。丁酉,彗星犯离宫西星,至二月终,光芒长二丈余。是月,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奉诏谕李思齐讨四川。时思齐退保凤翔,使至,思齐进兵益门镇;使还,思齐复归凤翔。

三月戊申,彗星不见星形,惟有白气,形曲竟天,西指扫大角。壬子,彗星行过太阳前,惟有星形,无芒,在昴宿,至戊午始灭。甲寅,四川明玉珍陷云南省治,屯金马山,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车力帖木儿等击败之,擒明玉珍弟明二。己未,御史大夫老的沙辞职,不许。是月,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位第一,加太尉。张良弼受节制于孛罗帖木儿。李思齐遣兵攻良弼,至于武功,良弼以伏兵大破之。

夏四月丙子朔,长星见,其形如练,长数十丈,在虚、危之间,后四十余日乃灭。丁亥,荧惑离太阳三十九度,不见,当出不出。己丑,

诏诸王、驸马、御史台各衙门,不许占匿人民不当差役。

乙未,贼新桥张陷安州,孛罗帖木儿来请援兵。

是月,绍兴路大疫。

五月乙巳朔,泉州赛甫丁据福州路,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之,余众航海还据泉州。

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有定复汀州路。

己未,中书参知政事陈祖仁上章,乞罢修上都宫阙。

辛酉,太阴犯建星。

辛未,明玉珍据成都,自称陇蜀王,遣伪将杨尚书守重庆,分兵寇龙州、青州,犯兴元、巩昌等路。

是月,张士诚海运粮一十三万石至京师。

六月辛巳,彗星见紫微垣,光芒长尺余,东南指,西南行。

戊子,彗星光芒扫上宰。

田丰及王士诚刺杀察罕帖木儿,遂走入益都城,众乃推察罕帖木儿之子扩廓帖木儿为总兵官,复围益都。

诏赠察罕帖木儿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食邑沈丘县;令河南、山东等处立庙,长吏岁时致祭。

其父司徒阿都温赐良田二百顷;其子扩廓帖木儿授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一应军马,并听节制。

仍诏谕其将士曰:“凡尔将佐,久为察罕帖木儿从事,惟恩与义,实同骨肉,视彼逆党,不共戴天,当力图报复,以伸大义。”

己亥,益都贼兵出战,扩廓帖木儿生擒六百余人,斩首八百余级。

秋七月乙卯,彗星灭迹。

丙辰,荧惑见西方,须臾,成白气如长蛇,光炯有文,横亘中天,移时乃灭。

是月,河决范阳县,漂民居。

八月己亥,扩廓帖木儿言:“孛罗帖木儿、张良弼据延安,掠黄河上下,欲东渡以夺晋宁,乞赐诏谕。”

癸巳,太阴犯毕宿。

九月癸卯朔,刘福通以兵援田丰,至火星埠,扩廓帖木儿遣关保邀击,大破之。

甲辰,以山北廉访司权置于惠州。

丁未,太白犯亢宿。

己酉,太阴犯斗宿。

癸亥,岁星犯轩辕。

丙寅,荧惑犯鬼宿。

戊辰,以也速为辽阳行省左丞相,依前总兵,抚安迤东郡县。

己巳,有流星如酒杯,色青白,光明烛地。

荧惑犯鬼宿积尸气。

冬十月壬申朔,江西行省平章朵列不花移檄讨八撒剌不花。

时朵列不花分省广州,适邵宗愚陷广州,执八撒剌不花,杀之。

甲戌,孛罗帖木儿南侵扩廓帖木儿所守之地,遂据真定路。

己卯,太阴犯牛宿。

丁亥,辰星犯亢宿。

戊子,太阴犯毕宿。

十一月乙巳,扩廓帖木儿复益都,田丰等伏诛。

自扩廓帖木儿既袭父职,身率将士,誓必复仇,人心亦思自奋,围城益急。

贼悉力拒守,乃以壮士穴地通道而入,遂克之,尽诛其党,取田丰、王士诚之心以祭察罕帖木儿。

庚戌,扩廓帖木儿遣关保复莒州,山东悉平。

庚申,诏授扩廓帖木儿太尉、银青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便宜行事,袭总其父兵;将校、士卒,论赏有差;察罕帖木儿父阿鲁温进封汝阳王,察罕帖木儿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

癸亥,四川贼兵陷清州。

十二月壬辰,太阴犯角宿。

庚子,以中书平章政事佛家奴为御史大夫。

是岁,枢密副使李士瞻上疏极言时政,凡二十条:一曰悔己过,以诏天下;二曰罢造作,以快人心;三曰御经筵,以讲圣学;四曰延老成,以询治道;五曰去姑息,以振乾刚;六曰开言路,以求得失;七曰明赏罚,以厉百司;八曰公选举,以息奔竞;九曰察近幸,以杜奸弊;十曰严宿卫,以备非常;十一曰省佛事,以节浮费;十二曰绝滥赏,以足国用;十三曰罢各宫屯种,俾有司经理;十四曰减常岁计置,为诸宫用度;十五曰招集散亡,以实八卫之兵;十六曰广给牛具,以备屯田之用;十七曰奖励守令,以劝农务本;十八曰开诚布公,以礼待藩镇;十九曰分遣大将,急保山东;二十曰依唐广宁故事,分道进取。

先是蓟国公脱火赤上言乞罢三宫造作,帝为减军匠之半,还隶宿卫,而造作如故,故士瞻疏首及之。

皇太子尝坐清宁殿,分布长席,列坐西番、高丽诸僧。

皇太子曰:“李好文先生教我儒书多年,尚不省其义。今听佛法,一夜即能晓焉。”

于是颇崇尚佛学。

帝以谗废高丽王伯颜帖木儿,立塔思帖木儿为王。

国人上书言旧王不当废、新王不当立之故。

初,皇后奇氏宗族在高丽,恃宠骄横,伯颜帖木儿屡戒饬不悛,高丽王遂尽杀奇氏族。

皇后谓太子曰:“尔年已长,何不为我报仇!”

时高丽王昆弟有留京师者,乃议立塔思帖木儿为王,而以奇族子三宝奴为元子,以将作同知崔帖木儿为丞相,以兵万人送之国,至鸭绿江,为高丽兵所败,仅余十七骑还京师。

诏加封唐抚州刺史南庭王危全讽为南庭忠烈灵惠王。

二十三年春正月壬寅朔,四川明玉珍僣称皇帝,建国号曰大夏,纪元曰天统。

乙巳,大宁陷。

庚戌,岁星犯轩辕。

二月戊戌,太白昼见。

庚子,亦如之。

是月,扩廓帖木儿自益都领兵还河南,留锁住以兵守益都,以山东州县立屯田万户府。

三月辛丑朔,彗星见东方,经月乃灭。

诏中书平章政事爱不花分省冀宁,扩廓帖木儿遣兵据之。

丙午,大赦天下。

丁未,亲试进士六十二人,赐宝宝、杨牴进士及第,余出身有差。

丙辰,太阴犯氐宿。

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

是月,立广西行中书省,以廉访使也儿吉尼为平章政事。

时南方郡县多陷没,惟也儿吉尼独保广西者十五年。

立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总

制东方事。以袁宏为参知政事。

是春,关先生余党复自高丽还寇上都,孛罗帖木儿击降之。

夏四月辛丑,荧惑犯岁星。孛罗帖木儿、李思齐互相交兵。庚申,岁星犯轩辕。是月,扩廓帖木儿遣貊高等以兵击张良弼。

五月己巳朔,张士诚海运粮十三万石至京师。壬午,太白昼见。甲午,亦如之。乙未,荧惑犯右执法。是月,爪哇遣使淡蒙加加殿进金表,贡方物。

六月戊戌朔,孛罗帖木儿遣方脱脱迎匡福于彰德,扩廓帖木儿遣兵追之,败还。匡福遂据保定路。己亥,扩廓帖木儿部将歹驴等驻兵蓝田、七盘,李思齐攻围兴平,遂据盩厔。孛罗帖木儿时奉诏进讨襄汉,而歹驴阻道于前,思齐踵袭于后,乃请催督扩廓帖木儿东出潼关,道路既通,即便南讨。戊申,孛罗帖木儿遣竹贞等入陕西,据其省治。时陕西行省右丞答失铁木儿与行台有隙,且恐陕西为扩廓帖木儿所据,阴结于孛罗帖木儿,请竹贞入城,劫御史大夫完者帖木儿及监察御史张可遵等印。其后屡使召完者帖木儿,贞拘留不遣。扩廓帖木儿遣部将貊高与李思齐合兵攻之,竹贞出降,遂从扩廓帖木儿。庚戌,星陨于济南龙山,入地五尺。甲寅,诏授江南下第及后期举人为路、府、州儒学教授。乙卯,太白犯井宿。丁巳,绛州有白虹二道,冲斗牛间。庚申,平阳路有白气三道,一贯北极,一贯北斗,一贯天汉,至夜分乃灭。壬戌,太白昼见,夜犯井宿。

秋七月戊辰朔,京师大雹,伤禾稼。丁丑,以马良为中书参知政事。乙酉,太白昼见。有星坠于庆元路西北,声如雷,光芒数十丈,久之乃灭。

八月丁酉朔,倭人寇蓬州,守将刘暹击败之。自十八年以来,倭人连寇濒海郡县,至是海隅遂安。辛丑,扩廓帖木儿遣兵侵孛罗帖木儿所守之境。壬寅,太白犯轩辕。乙巳,太阴犯建星。丁未,太白犯轩辕。己酉,太白昼见。丙辰,太阴犯毕宿。沂州有赤气亘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西行,至夜分乃灭。戊午,孛罗帖木儿言:“扩廓帖木儿踵袭父恶,有不臣之罪,乞赐处置。”己未,太白昼见。辛酉,太白犯岁星。乙丑,太白犯右执法。是月,大明兵与伪汉兵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败绩而死。其子理自立,仍据武昌为都,改元德寿,大明兵遂进围武昌。

九月丁卯朔,遣爪哇使淡蒙加加殿还国,诏赐其国主三珠金虎符及织金纹币。辛未,太白犯左执法。乙亥,岁星犯右执法。丁丑,辰星犯填星,丁亥,太白犯填星。辰星犯亢宿。是月,张士诚自称吴王,来请命,不报。遣户部侍郎博罗帖木儿等征海运于张士诚,士诚不与。

冬十月丙申朔,青齐一方赤气千里。癸卯,太白犯氐宿。甲辰,湖广伪姚平章、张知院阴遣人言于扩廓帖木儿,设计擒杀伪汉主陈理及伪夏主明玉珍,不果。己酉,监察御史米只儿海牙劾奏太傅太平罪状,诏安置太平于陕西之西,仍拘收宣命并御赐等物。戊午,太白犯房宿。是月,扩廓帖木儿遣佥枢密院事任亮复安陆府。孛罗帖木儿遣兵攻冀宁,至石岭关,扩廓帖木儿大破走之,擒其将乌马儿、殷兴祖。孛罗帖木儿军由是不振。

十一月壬申,御史台臣言:“故右丞相脱脱有大臣之体,向在中书,政务修举,深惧满盈,自求引退,加封郑王,固辞不受。再秉钧轴,克济艰危,统军进征,平徐州,收六合,大功垂成,浮言构难,奉诏谢兵,就贬以没。已蒙录用其子,还所籍田宅,更乞悯其勋旧,还其所授宣命。”从之。癸未,太阴犯轩辕,岁星犯左执法。是岁,御史大夫老的沙与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得罪于皇太子,皆奔大同,孛罗帖木儿匿之营中。

二十四年春正月戊寅,太阴犯轩辕。庚辰,保德州民家产猪一头两身。

二月壬子,岁星犯右执法。癸丑,太阴犯西咸池。是月,大明灭伪汉,其所据湖南北、江西诸郡皆降于大明。

三月乙亥,监察御史王朵列秃、崔卜颜帖木儿等谏皇太子勿亲征。辛卯,诏以孛罗帖木儿匿老的沙,谋为悖逆,解其兵权,削其官爵,候道路开通,许还四川田里。孛罗帖木儿拒命不受。

夏四月甲午朔,命扩廓帖木儿讨孛罗帖木儿。乙未,太阴犯西咸池。孛罗帖木儿悉知诏令调遣之事非出帝意,皆右丞相搠思监所为,遂令秃坚帖木儿举兵向阙。壬寅,秃坚帖木儿兵入居庸关。癸卯,知枢密院事也速、詹事不兰奚迎战于皇后店。不兰奚力战,也速不援而退,不兰奚几为所获,脱身东走。甲辰,皇太子率侍卫兵出光熙门,东走古北口,趋兴、松。乙巳,秃坚帖木儿兵至清河列营。时都城无备,城中大震,令百官吏卒分守京城,使达达国师至其军问故,以必得搠思监及宦官朴不花为对,诏慰解之,不听。丁未,诏屏搠思监于岭北,窜朴不花于甘肃,执而与之。复孛罗帖木儿前官,仍总兵。以也速为左丞相。庚戌,秃坚帖木儿陈兵自健德门入,觐帝于延春阁,恸哭请罪,帝就宴赉之。加孛罗帖木儿太保,依前守御大同,秃坚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辛亥,秃坚帖木儿军还。皇太子至路儿岭。诏追及之,还宫。癸丑,太白犯井宿。

五月甲子朔,黄河清。戊辰,扩廓帖木儿奉命讨孛罗帖木儿,屯兵冀宁,其东道以白锁住领兵三万,守御京师,中道以貊高、竹贞领兵四万,西道以关保领军五万,合击之。关保等兵逼大同,孛罗帖木儿留兵守大同,而自率兵与秃坚帖木儿、老的

沙复大举向阙。

甲戌,太白犯鬼宿。

乙亥,又犯积尸气,岁星犯右执法。

六月癸卯,三星昼见,白气横突其中。

甲辰,河南府有大星夜见南方,光如昼。

丁未,大星陨,照夜如昼,及旦,黑气晦暗如夜。

甲寅,白锁住以兵至京师,请皇太子西行。

丁巳,太白犯右执法。

是月,保德州黄龙见井中。

秋七月癸亥,太白与岁星合于翼宿。

甲子,岁星犯左执法。

丙戌,孛罗帖木儿前锋军入居庸关,皇太子亲率军御于清河,也速军于昌平,军士皆无斗志。

皇太子驰还都城,白锁住引兵入平则门。

丁亥,白锁住扈从皇太子出顺承门,由雄、霸、河间,取道往冀宁。

戊子,孛罗帖木儿驻兵健德门外,与秃坚帖木儿、老的沙入见帝于宣文阁,诉其非罪,皆泣,帝亦泣,乃赐宴。

孛罗帖木儿欲追袭皇太子,老的沙止之。

庚寅,诏以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其部属布列省台百司。

以也速知枢密院事。

诏谕:“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俱朕股肱,视同心膂,自今各弃宿忿,弼成大勋。”

是月,大明兵取庐州路。

八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乙未,荧惑犯鬼宿。

壬寅,诏以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节制天下军马。

乙巳,皇太子至冀宁。

乙卯,张士诚自以其弟士信代达识帖睦迩为江浙行省左丞相。

是月,孛罗帖木儿请诛狎臣秃鲁帖木儿、波迪哇儿祃,罢三宫不急造作,沙汰宦官,减省钱粮,禁止西番僧人好事。

九月辛酉朔,宦官思龙宜潜送宫女伯忽都出自顺承门,以达于皇太子。

乙丑,太白昼见。

癸酉,夜,天西北有红光,至东而散。

甲申,太阴犯轩辕。

是月,大明兵取中兴及归、峡、潭、衡等路。

冬十月丙午,太阴犯毕宿。

己酉,太阴犯井宿。

己未,诏皇太子还京师。

命也速、老的沙分道总兵。

十二月乙卯,太阴犯太白。

二十五年春正月癸亥,封李思齐为许国公。

丙寅,太白昼见。

戊辰,亦如之。

己巳,大明兵取宝庆路,守将唐隆道遁走。

伪汉守将熊天瑞以赣州及韶州、南雄降于大明。

甲戌,太白犯建星。

壬午,监察御史孛罗帖木儿、贾彬等辩明哈麻、雪雪之罪。

二月辛丑,汴梁路见日傍有一月一星。

丙午,太阴犯填星。

戊午,皇太子在冀宁,命甘肃行省平章政事朵儿只班以岐王阿剌乞儿军马,会平章政事臧卜、李思齐,各以兵守宁夏。

三月庚申,皇太子下令于扩廓帖木儿军中曰:“孛罗帖木儿袭据京师,余既受命总督天下诸军,恭行显罚,少保、中书平章政事扩廓帖木儿,躬勒将士,分道进兵,诸王、驸马及陕西平章政事李思齐等,各统军马,尚其奋义戮力,克期恢复。”

丙寅,孛罗帖木儿幽置皇后奇氏于诸色总管府。

丁卯,命老的沙、别帖木儿并为御史大夫。

戊辰,太白犯垒壁阵。

夏四月庚寅,孛罗帖木儿至诸色总管府见皇后奇氏,令还宫取印章,作书遗皇太子,遣内侍官完者秃持往冀宁,复出皇后,幽之。

乙巳,关保等兵进围大同。

壬子,荧惑犯灵台。

乙卯,关保入大同。

五月辛酉,荧惑犯太微垣。

甲子,京师天雨氂,长尺许,或言于帝曰:“龙丝也。”命拾而祀之。

乙亥,大明兵破安陆府,守将任亮迎战,被执。

己卯,大明兵破襄阳路。

是月,侯卜延答失奉威顺王自云南经蜀转战而出,至成州,欲之京师,李思齐俾屯田于成州。

六月戊子朔,以黎安道为中书参知政事。

辛丑,湖广行省左丞周文贵复宝庆路。

乙巳,皇后奇氏自幽所还宫。

乙卯,以太尉火你赤为御史大夫。

是月,皇太子加李思齐银青荣禄大夫、邠国公、中书平章政事、皇太子詹事,兼四川行枢密院事、虎符招讨使。

分中书四部。

秋七月丁丑,填星、岁星、荧惑聚于角、亢。

己卯,太阴犯毕宿。

乙酉,孛罗帖木儿伏诛,秃坚帖木儿、老的沙皆遁走。

丙戌,遣使函孛罗帖木儿首往冀宁,召皇太子还京师。

大赦天下。

黎安道、方脱脱、雷一声皆伏诛。

是月,京师大水。

河决小流口,达于清河。

八月丁亥朔,京城门至是不开者三日。

竹贞、貊高军至城外,命军士缘城而上,碎平则门键,悉以军入,占民居,夺民财。

乙未,太阴犯建星。

己亥,太阴犯垒壁阵。

癸卯,诏命皇太子分调将帅,戡定未复郡邑,即还京师,行事之际,承制用人,并准正授。

丁未,皇后弘吉剌氏崩。

壬子,以洪宝宝、帖古思不花、捏烈秃并为中书平章政事。

九月,扩廓帖木儿扈从皇太子至京师。

丁丑,太阴犯井宿。

壬午,诏以伯撒里为太师、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扩廓帖木儿为太尉、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同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兼太子詹事。

是月,以方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相,分省庆元。

冬十月辛卯,荧惑犯天江。

壬寅,以哈剌章为知枢密院事。

丁未,益王浑都帖木儿、枢密副使观音奴擒老的沙,诛之。

秃坚帖木儿以余兵往八儿思之地,命岭北行省左丞相山僧及知枢密院事魏赛因不花同讨之。

戊申,以资政院使秃鲁为御史大夫。

己酉,荧惑犯斗宿。

太阴犯右执法。

庚戌,太阴犯太微垣。

闰月庚申,以宾国公五十八为知枢密院事。

诏张良弼、俞宝、孔兴等悉听调于扩廓帖木儿。

戊辰,太白、辰星、荧惑聚于斗宿。

太阴犯毕宿。

辛未,诏封扩廓帖木儿河南王,代皇太子亲征,总制关陕、晋冀、山东等处并迤南一应军马,诸王各爱马应该总兵、统兵、领兵

等官,凡军民一切机务、钱粮、名爵、黜陟、予夺,悉听便宜行事。

壬申,太白犯辰星。

辛巳,以脱脱木儿为中书右丞,达识帖木儿为参知政事。

十一月己丑,太白犯荧惑,太阴犯垒壁阵。

丙申,太阴犯毕宿。

癸卯,太阴犯太微垣。

是月,大明兵取泰州。

时泰州、通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濠州、安丰诸郡,皆张士诚所据。

十二月乙卯,诏立次皇后奇氏为皇后,改奇氏为肃良合氏,诏天下,仍封奇氏父以上三世皆为王爵。

癸亥,太阴犯毕宿。

以帖林沙为中书参知政事。

庚午,岁星掩房宿。

辛未,太阴犯右执法。

是月,秃坚帖木儿伏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本纪-卷四十六-译文

顺帝九年

二十一年春正月初一,皇帝下诏赦免天下。命令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前往劝告孛罗帖木儿撤兵回镇,又派遣使者前往劝告察罕帖木儿,也命令他撤兵。孛罗帖木儿放纵士兵掠夺冀宁等地,察罕帖木儿率兵抵抗,因此有了这个命令。初八,月亮侵犯木星。十三日,河南的贼寇侵犯杞县,察罕帖木儿讨伐并平定了他们。十五日,李思齐率兵平定伏羌县等地。二十一日,石州刮起大风,树木被连根拔起,六畜都发出鸣叫声,百姓手中的枪突然冒出火焰,抹一下就没有了,摇一下又出现了。

二月初一,土星退行侵犯太微垣。初二,同佥枢密院事迭里帖木儿收复永平、滦州等地。初七,察罕帖木儿驻兵霍州,攻打孛罗帖木儿。二十日,月亮侵犯天江星。这个月,江南行台侍御史八撒剌不花杀死广东廉访使完者笃、副使李思诚、佥事迭麦赤,率兵自卫,占据广州。当时八撒剌不花以廉访使的身份长期居住在广东,专横跋扈,皇帝于是任命完者笃等人为廉访司官员,而免去八撒剌不花侍御史的职务。八撒剌不花不接受命令,愤怒完者笃等人取代自己,就诬陷他们有罪,全部杀死,只有廉访使董钥哀求得以免死。

三月初四,月亮侵犯井宿。二十一日,察罕帖木儿调兵讨伐永城县,又驻兵宿州,擒获贼将梁绵住。二十八日,火星侵犯鬼宿。这个月,张士诚海运粮食十一万石到京师。孛罗帖木儿撤兵返回,派遣脱列伯等人率兵占据延安,企图进入陕西。张良弼从南山义谷出兵,驻兵蓝田,受察罕帖木儿的节制。张良弼又暗中勾结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定住,听从丞相帖里帖木儿的调遣,驻扎在鹿台。

夏四月初一,发生日食。这个月,任命张良弼为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察罕帖木儿派遣他的儿子副詹事扩廓帖木儿进贡粮食到京师,皇太子亲自与他定下约定,于是不再怀疑。

五月初三,四川的明玉珍攻陷嘉定等路,李思齐派兵击败了他。十二日,月亮侵犯房宿。二十三日,金星侵犯轩辕星。二十四日,火星侵犯金星。二十五日,察罕帖木儿率兵侵犯孛罗帖木儿所守的地方。这个月,李思齐接受李武、崔德等人的投降。六月初六,火星、木星、金星聚集在翼宿。初七,察罕帖木儿总兵讨伐山东,发兵晋军,攻下井陉,出邯郸,经过磁州、相州、怀州、卫州,越过白马津,发兵汴梁的军队继续前进,水陆并进。初九,月亮侵犯云雨星。十五日,金星白天出现。

秋七月初二,察罕帖木儿平定东昌。二十日,沂州西北有赤气遮蔽天空,像血一样。

这个月,察罕帖木儿进兵收复冠州。八月初六,大同路北方夜晚有赤气遮蔽天空,过了一段时间才散去。二十一日,任命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儿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二十四日,大明军队攻取江州路。当时伪汉陈友谅占据江州为都城,至此退都武昌。这个月,察罕帖木儿派遣他的儿子扩廓帖木儿、阎思孝等人,会合关保、虎林赤等人,率兵从东河建造浮桥渡河,贼兵以二万多人争夺,关保、虎林赤边战边渡,攻下长清,讨伐东平,东平伪丞相田丰派遣崔世英等人出战,大败他们。于是派遣使者招降田丰,田丰投降,东平平定,命令田丰为前锋,跟随大军东征。棣州俞宝投降,东平王士诚、东昌杨诚等人都投降,鲁地全部平定。进兵济南,刘珪投降,于是包围益都。九月初十,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被处死。阿鲁辉帖木儿因为是宗亲,看到天下盗贼并起,于是乘机图谋不轨,皇帝命令少保、知枢密院事老章率领诸军讨伐他。老章于是击败他的军队,不久被部将同知太常礼仪院事脱欢擒获,送到朝廷,皇帝下令处死他。于是皇帝加封老章为太傅、和宁王,以阿鲁辉帖木儿的弟弟忽都帖木儿继承阳翟王的封号。宗王囊加、玉枢虎儿吐华与脱欢都商议加封。十四日,四川的贼兵攻陷东川郡县,李思齐调兵攻打他们。二十四日,命令孛罗帖木儿在保定以东,河间以南,随意屯田。这个月,命令兵部尚书彻彻不花、侍郎韩祺向张士诚征收海运粮食。大明军队攻取建昌、饶州二路。

冬十月初五,绛州北方出现赤气,像火一样。任命察罕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兼任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御史台中丞。察罕帖木儿调参知政事陈秉直、刘珪等人守卫河南。

十一月初一,温州乐清县打雷。初三,月亮侵犯建星。十六日,月亮侵犯井宿。二十一日,黄河从平陆三门碛到孟津,五百多里都变得清澈,持续了七天。命令秘书少监程徐祭祀。二十五日,月亮侵犯氐宿。这个月,察罕帖木儿、李思齐派兵包围鹿台,攻打张良弼,皇帝下令和解,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地,军队才解散。这一年,京师发生大饥荒,屯田成功,收获粮食四十万石。赐予司农丞胡秉彝尚尊、金币,以表彰他的功绩。

二十二年春正月初一,金星侵犯建星。初七,皇帝命令李思齐讨伐四川,张良弼平定襄汉。当时两军不和,因此有了这个命令。初八,土星退行侵犯左执法。十三日,大明军队攻取江西龙兴等路。当时江西各路都被陈友谅占据。二十日,皇帝任命太尉完者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左丞相。仍然命令察罕帖木儿在陕西屯田。再次命令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各自率兵效力。任命也先不花为中书右丞。

二月初一,盗贼杀死陕西行省右丞塔不歹。初三,金星侵犯垒壁阵。初九,彗星出现在危宿,光芒长一丈多,颜色青白。二十一日,彗星侵犯离宫西星,到二月底,光芒长二丈多。这个月,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奉皇帝命令劝告李思齐讨伐四川。当时李思齐退守凤翔,使者到达后,李思齐进兵益门镇;使者返回后,李思齐又回到凤翔。

三月初四,彗星不见星形,只有白气,形状弯曲横贯天空,指向西方扫过大角星。初八,彗星经过太阳前,只有星形,没有光芒,在昴宿,到十二日才消失。初十,四川的明玉珍攻陷云南省治,驻扎在金马山,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车力帖木儿等人击败他,擒获明玉珍的弟弟明二。十五日,御史大夫老的沙辞职,皇帝不允许。这个月,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位居第一,加封太尉。张良弼受孛罗帖木儿的节制。李思齐派兵攻打张良弼,到达武功,张良弼用伏兵大败他。

夏四月初一,长星出现,形状像练带,长数十丈,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四十多天后才消失。初十,火星离太阳三十九度,不见,应该出现却没有出现。十二日,

皇帝下诏,命令诸王、驸马、御史台及各衙门,不得隐匿百姓,使其逃避差役。

乙未日,贼寇新桥张攻陷安州,孛罗帖木儿前来请求援兵。

这个月,绍兴路发生大瘟疫。

五月初一乙巳日,泉州的赛甫丁占据福州路,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了他,剩余的贼众乘船返回泉州。

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有定收复了汀州路。

己未日,中书参知政事陈祖仁上奏章,请求停止修建上都的宫殿。

辛酉日,月亮侵犯建星。

辛未日,明玉珍占据成都,自称陇蜀王,派遣伪将杨尚书守卫重庆,分兵侵犯龙州、青州,进犯兴元、巩昌等路。

这个月,张士诚通过海运运送了十三万石粮食到京师。

六月初一辛巳日,彗星出现在紫微垣,光芒长达一尺多,指向东南,向西南移动。

戊子日,彗星的光芒扫过上宰星。

田丰和王士诚刺杀了察罕帖木儿,随后逃入益都城,众人推举察罕帖木儿的儿子扩廓帖木儿为总兵官,再次包围益都。

皇帝下诏追赠察罕帖木儿为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为忠襄王,谥号献武,食邑沈丘县;命令河南、山东等地建立庙宇,地方官员每年按时祭祀。

察罕帖木儿的父亲司徒阿都温被赐予良田二百顷;他的儿子扩廓帖木儿被授予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兼任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所有军马都归他节制。

皇帝还下诏告诫他的将士说:“你们这些将领,长期跟随察罕帖木儿,恩义如同骨肉,面对那些逆党,应当不共戴天,努力报仇,伸张正义。”

己亥日,益都的贼兵出战,扩廓帖木儿生擒了六百多人,斩首八百多人。

七月初一乙卯日,彗星消失。

丙辰日,火星出现在西方,片刻后,形成一条如长蛇般的白气,光芒闪烁,横贯天空,不久后消失。

这个月,范阳县的黄河决堤,冲毁了民居。

八月初一己亥日,扩廓帖木儿上奏说:“孛罗帖木儿、张良弼占据延安,掠夺黄河两岸,企图东渡夺取晋宁,请求下诏告诫他们。”

癸巳日,月亮侵犯毕宿。

九月初一癸卯日,刘福通率兵支援田丰,到达火星埠,扩廓帖木儿派遣关保截击,大败刘福通。

甲辰日,将山北廉访司暂时设在惠州。

丁未日,金星侵犯亢宿。

己酉日,月亮侵犯斗宿。

癸亥日,木星侵犯轩辕星。

丙寅日,火星侵犯鬼宿。

戊辰日,任命也速为辽阳行省左丞相,继续担任总兵,安抚东部郡县。

己巳日,有一颗流星像酒杯大小,颜色青白,光芒照亮地面。

火星侵犯鬼宿的积尸气。

十月初一壬申日,江西行省平章朵列不花发布檄文讨伐八撒剌不花。

当时朵列不花分省广州,恰逢邵宗愚攻陷广州,抓住了八撒剌不花并杀了他。

甲戌日,孛罗帖木儿南侵扩廓帖木儿所守的地区,占据了真定路。

己卯日,月亮侵犯牛宿。

丁亥日,水星侵犯亢宿。

戊子日,月亮侵犯毕宿。

十一月初一乙巳日,扩廓帖木儿收复益都,田丰等人被处死。

自从扩廓帖木儿继承父亲的职位后,亲自率领将士,发誓一定要报仇,人心也振奋起来,围城更加紧迫。

贼兵全力抵抗,扩廓帖木儿派壮士挖地道进入城内,最终攻克了益都,诛杀了所有贼党,取出田丰、王士诚的心脏来祭祀察罕帖木儿。

庚戌日,扩廓帖木儿派遣关保收复莒州,山东全境平定。

庚申日,皇帝下诏授予扩廓帖木儿太尉、银青荣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允许他便宜行事,继承他父亲的兵权;对将校、士兵进行不同程度的赏赐;察罕帖木儿的父亲阿鲁温被封为汝阳王,察罕帖木儿被追赠为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为颍川王,改谥号为忠襄。

癸亥日,四川的贼兵攻陷清州。

十二月初一壬辰日,月亮侵犯角宿。

庚子日,任命中书平章政事佛家奴为御史大夫。

这一年,枢密副使李士瞻上疏极力陈述时政,共二十条:一是悔过自新,昭告天下;二是停止不必要的工程,以安抚民心;三是开设经筵,讲解圣贤之学;四是延请老成持重之人,咨询治国之道;五是去除姑息,振作刚强之气;六是广开言路,听取得失;七是明确赏罚,激励百官;八是公正选举,杜绝奔竞之风;九是监察近臣,杜绝奸弊;十是严格宿卫,防备突发事件;十一是减少佛事,节约开支;十二是杜绝滥赏,充实国库;十三是停止各宫的屯田,交由有关部门管理;十四是减少每年的预算,用于各宫的开支;十五是招集流亡之人,充实八卫的兵力;十六是广泛提供耕牛和农具,以备屯田之用;十七是奖励地方官员,鼓励农耕;十八是开诚布公,以礼对待藩镇;十九是分派大将,紧急保卫山东;二十是依照唐朝广宁的旧例,分道进取。

此前,蓟国公脱火赤上奏请求停止三宫的工程,皇帝减少了军匠的一半,让他们回归宿卫,但工程仍然继续,因此李士瞻的奏疏首先提到这一点。

皇太子曾经坐在清宁殿,摆开长席,让西番、高丽的僧人们列坐。

皇太子说:“李好文先生教我儒家经典多年,我仍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如今听佛法,一夜之间就能明白。”

于是皇太子开始崇尚佛学。

皇帝因为谗言废黜了高丽王伯颜帖木儿,立塔思帖木儿为王。

高丽国人上书陈述旧王不该被废、新王不该立的理由。

起初,皇后奇氏的宗族在高丽,仗着皇后的宠爱骄横跋扈,伯颜帖木儿多次告诫他们,但他们不改,高丽王于是杀光了奇氏的族人。

皇后对太子说:“你已经长大了,为什么不替我报仇!”

当时高丽王的兄弟中有留在京师的,于是商议立塔思帖木儿为王,并以奇氏族的子侄三宝奴为元子,任命将作同知崔帖木儿为丞相,派兵一万人护送他们回国,到了鸭绿江,被高丽兵击败,仅剩十七骑返回京师。

皇帝下诏加封唐抚州刺史南庭王危全讽为南庭忠烈灵惠王。

二十三年正月初一壬寅日,四川的明玉珍僭称皇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

乙巳日,大宁陷落。

庚戌日,木星侵犯轩辕星。

二月初一戊戌日,金星白天出现。

庚子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现。

这个月,扩廓帖木儿从益都领兵返回河南,留下锁住守卫益都,并在山东州县设立屯田万户府。

三月初一辛丑日,彗星出现在东方,持续了一个月才消失。

皇帝下诏,中书平章政事爱不花分省冀宁,扩廓帖木儿派兵占据了冀宁。

丙午日,大赦天下。

丁未日,皇帝亲自考试六十二名进士,赐予宝宝、杨牴进士及第,其余人分别授予不同的出身。

丙辰日,月亮侵犯氐宿。

壬戌日,大同路夜晚出现赤气横贯天空,侵入北斗。

这个月,设立广西行中书省,任命廉访使也儿吉尼为平章政事。

当时南方郡县大多陷落,只有也儿吉尼独自保卫广西长达十五年。

设立胶东行中书省及行枢密院,总

负责东方的事务。任命袁宏为参知政事。

这年春天,关先生的余党再次从高丽返回,侵扰上都,孛罗帖木儿击败并降服了他们。

夏季四月辛丑日,火星侵犯木星。孛罗帖木儿和李思齐互相交战。庚申日,木星侵犯轩辕星。这个月,扩廓帖木儿派遣貊高等人率兵攻打张良弼。

五月己巳日,张士诚通过海运将十三万石粮食运到京师。壬午日,白天出现太白星。甲午日,同样如此。乙未日,火星侵犯右执法星。这个月,爪哇派遣使者淡蒙加加殿进献金表,并进贡地方特产。

六月戊戌日,孛罗帖木儿派遣方脱脱到彰德迎接匡福,扩廓帖木儿派兵追击,但失败返回。匡福于是占据了保定路。己亥日,扩廓帖木儿的部将歹驴等人驻兵在蓝田、七盘,李思齐围攻兴平,并占据了盩厔。孛罗帖木儿当时奉命讨伐襄汉,但歹驴在前面阻挡道路,李思齐在后面追击,于是请求催促扩廓帖木儿东出潼关,道路畅通后,立即南下讨伐。戊申日,孛罗帖木儿派遣竹贞等人进入陕西,占据了省治。当时陕西行省右丞答失铁木儿与行台有矛盾,且担心陕西被扩廓帖木儿占据,暗中勾结孛罗帖木儿,请求竹贞入城,劫持御史大夫完者帖木儿及监察御史张可遵等人的印信。之后多次召见完者帖木儿,竹贞拘留不遣。扩廓帖木儿派遣部将貊高与李思齐合兵攻打,竹贞投降,于是跟随扩廓帖木儿。庚戌日,有陨星坠落在济南龙山,入地五尺。甲寅日,诏令授予江南落第及后期举人为路、府、州儒学教授。乙卯日,太白星侵犯井宿。丁巳日,绛州出现两道白虹,冲向斗牛之间。庚申日,平阳路出现三道白气,一道贯穿北极,一道贯穿北斗,一道贯穿天汉,到半夜才消失。壬戌日,白天出现太白星,夜晚侵犯井宿。

秋季七月戊辰日,京师下大冰雹,损害庄稼。丁丑日,任命马良为中书参知政事。乙酉日,白天出现太白星。有陨星坠落在庆元路西北,声音如雷,光芒数十丈,很久才消失。

八月丁酉日,倭寇侵扰蓬州,守将刘暹击败了他们。自十八年以来,倭寇连续侵扰沿海郡县,至此沿海地区终于安定。辛丑日,扩廓帖木儿派兵侵犯孛罗帖木儿所守的地区。壬寅日,太白星侵犯轩辕星。乙巳日,月亮侵犯建星。丁未日,太白星侵犯轩辕星。己酉日,白天出现太白星。丙辰日,月亮侵犯毕宿。沂州出现赤气横贯天空,中间有白色如蛇形,缓缓西行,到半夜才消失。戊午日,孛罗帖木儿说:“扩廓帖木儿继承父亲的恶行,有不臣之罪,请求赐予处置。”己未日,白天出现太白星。辛酉日,太白星侵犯木星。乙丑日,太白星侵犯右执法星。这个月,大明军队与伪汉军队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战败而死。他的儿子陈理自立,仍占据武昌为都城,改元德寿,大明军队于是围攻武昌。

九月丁卯日,派遣爪哇使者淡蒙加加殿回国,诏令赐予其国主三珠金虎符及织金纹币。辛未日,太白星侵犯左执法星。乙亥日,木星侵犯右执法星。丁丑日,水星侵犯土星,丁亥日,太白星侵犯土星。水星侵犯亢宿。这个月,张士诚自称吴王,前来请求册命,未获答复。派遣户部侍郎博罗帖木儿等人向张士诚征收海运,张士诚不给。

冬季十月丙申日,青齐一带出现赤气千里。癸卯日,太白星侵犯氐宿。甲辰日,湖广伪姚平章、张知院暗中派人告诉扩廓帖木儿,设计擒杀伪汉主陈理及伪夏主明玉珍,未果。己酉日,监察御史米只儿海牙弹劾太傅太平的罪状,诏令将太平安置在陕西之西,并没收宣命及御赐物品。戊午日,太白星侵犯房宿。这个月,扩廓帖木儿派遣佥枢密院事任亮收复安陆府。孛罗帖木儿派兵攻打冀宁,到石岭关,扩廓帖木儿大败他们,擒获其将领乌马儿、殷兴祖。孛罗帖木儿的军队因此不振。

十一月壬申日,御史台臣说:“故右丞相脱脱有大臣的风范,以前在中书省时,政务修明,深恐满盈,自求引退,加封郑王,坚决辞谢不受。再次执掌大权,克服艰难,统军征讨,平定徐州,收复六合,大功即将完成,因谣言构陷,奉诏谢兵,被贬而死。已经录用其子,归还其被没收的田宅,更请求怜悯其功勋,归还其所授宣命。”皇帝同意。癸未日,月亮侵犯轩辕星,木星侵犯左执法星。这一年,御史大夫老的沙与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得罪于皇太子,都逃到大同,孛罗帖木儿将他们藏在营中。

二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日,月亮侵犯轩辕星。庚辰日,保德州民家产下一头两身的猪。

二月壬子日,木星侵犯右执法星。癸丑日,月亮侵犯西咸池。这个月,大明灭伪汉,其所占据的湖南北、江西诸郡都投降大明。

三月乙亥日,监察御史王朵列秃、崔卜颜帖木儿等人劝谏皇太子不要亲征。辛卯日,诏令因孛罗帖木儿藏匿老的沙,图谋叛逆,解除其兵权,削去其官爵,待道路开通后,允许返回四川故里。孛罗帖木儿拒绝接受命令。

夏季四月甲午日,命令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乙未日,月亮侵犯西咸池。孛罗帖木儿知道诏令调遣之事并非出自皇帝本意,都是右丞相搠思监所为,于是命令秃坚帖木儿举兵向京城进发。壬寅日,秃坚帖木儿的军队进入居庸关。癸卯日,知枢密院事也速、詹事不兰奚在皇后店迎战。不兰奚力战,也速不援而退,不兰奚几乎被擒,脱身东逃。甲辰日,皇太子率侍卫兵出光熙门,东走古北口,前往兴、松。乙巳日,秃坚帖木儿的军队到达清河列营。当时都城没有防备,城中大震,命令百官和士兵分守京城,派达达国师到其军中询问原因,回答是必须得到搠思监及宦官朴不花,诏令慰解,不听。丁未日,诏令将搠思监流放到岭北,将朴不花流放到甘肃,并逮捕他们交给对方。恢复孛罗帖木儿以前的官职,仍总领兵权。任命也速为左丞相。庚戌日,秃坚帖木儿陈兵自健德门进入,在延春阁觐见皇帝,痛哭请罪,皇帝设宴赏赐他。加封孛罗帖木儿为太保,依旧守御大同,秃坚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辛亥日,秃坚帖木儿的军队返回。皇太子到达路儿岭。诏令追回,返回宫中。癸丑日,太白星侵犯井宿。

五月甲子日,黄河水变清。戊辰日,扩廓帖木儿奉命讨伐孛罗帖木儿,屯兵冀宁,其东道由白锁住领兵三万,守卫京师,中道由貊高、竹贞领兵四万,西道由关保领兵五万,合击孛罗帖木儿。关保等兵逼近大同,孛罗帖木儿留兵守大同,而自率兵与秃坚帖木儿、老的

沙复率领大军向京城进发。

甲戌日,太白星侵犯鬼宿。

乙亥日,太白星又侵犯积尸气,岁星侵犯右执法。

六月癸卯日,三颗星在白天出现,白气横穿其中。

甲辰日,河南府有大星在夜晚出现在南方,光芒如同白昼。

丁未日,大星陨落,照亮夜空如同白昼,到了早晨,黑气弥漫,天色昏暗如同夜晚。

甲寅日,白锁住率兵到达京师,请求皇太子西行。

丁巳日,太白星侵犯右执法。

这个月,保德州有黄龙出现在井中。

秋七月癸亥日,太白星与岁星在翼宿相合。

甲子日,岁星侵犯左执法。

丙戌日,孛罗帖木儿的前锋军进入居庸关,皇太子亲自率军在清河抵御,也速在昌平驻军,军士们都没有斗志。

皇太子迅速返回都城,白锁住率兵进入平则门。

丁亥日,白锁住护送皇太子出顺承门,经过雄州、霸州、河间,取道前往冀宁。

戊子日,孛罗帖木儿驻兵在健德门外,与秃坚帖木儿、老的沙一起进入宣文阁见皇帝,诉说自己的无罪,大家都哭泣,皇帝也哭泣,于是赐宴。

孛罗帖木儿想要追击皇太子,老的沙阻止了他。

庚寅日,皇帝下诏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他们的部属分布在省台百司。

任命也速为知枢密院事。

皇帝下诏说:“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视同心膂,从今以后各自放下旧怨,共同成就大业。”

这个月,大明军队攻取了庐州路。

八月壬辰日初一,发生了日食。

乙未日,荧惑星侵犯鬼宿。

壬寅日,皇帝下诏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节制天下军马。

乙巳日,皇太子到达冀宁。

乙卯日,张士诚让自己的弟弟张士信代替达识帖睦迩担任江浙行省左丞相。

这个月,孛罗帖木儿请求诛杀亲近的臣子秃鲁帖木儿、波迪哇儿祃,停止三宫的不急之务,裁减宦官,节省钱粮,禁止西番僧人做坏事。

九月辛酉日初一,宦官思龙宜偷偷送宫女伯忽都出顺承门,送到皇太子那里。

乙丑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癸酉日,夜晚,天西北方有红光,向东散去。

甲申日,太阴星侵犯轩辕星。

这个月,大明军队攻取了中兴及归、峡、潭、衡等路。

冬十月丙午日,太阴星侵犯毕宿。

己酉日,太阴星侵犯井宿。

己未日,皇帝下诏让皇太子返回京师。

命令也速、老的沙分道总兵。

十二月乙卯日,太阴星侵犯太白星。

二十五年春正月癸亥日,封李思齐为许国公。

丙寅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戊辰日,同样如此。

己巳日,大明军队攻取宝庆路,守将唐隆道逃走。

伪汉守将熊天瑞以赣州及韶州、南雄投降大明。

甲戌日,太白星侵犯建星。

壬午日,监察御史孛罗帖木儿、贾彬等辩明哈麻、雪雪的罪行。

二月辛丑日,汴梁路看到太阳旁边有一个月亮和一颗星。

丙午日,太阴星侵犯填星。

戊午日,皇太子在冀宁,命令甘肃行省平章政事朵儿只班率领岐王阿剌乞儿的军马,与平章政事臧卜、李思齐会合,各自率兵守卫宁夏。

三月庚申日,皇太子在扩廓帖木儿的军中下令说:“孛罗帖木儿袭击并占据了京师,我既然受命总督天下诸军,恭敬地执行显罚,少保、中书平章政事扩廓帖木儿,亲自率领将士,分道进兵,诸王、驸马及陕西平章政事李思齐等,各自统率军马,希望你们奋勇杀敌,按期恢复。”

丙寅日,孛罗帖木儿将皇后奇氏幽禁在诸色总管府。

丁卯日,命令老的沙、别帖木儿一起担任御史大夫。

戊辰日,太白星侵犯垒壁阵。

夏四月庚寅日,孛罗帖木儿到诸色总管府见皇后奇氏,命令她回宫取印章,写信给皇太子,派内侍官完者秃持信前往冀宁,再次将皇后幽禁。

乙巳日,关保等军队围攻大同。

壬子日,荧惑星侵犯灵台。

乙卯日,关保进入大同。

五月辛酉日,荧惑星侵犯太微垣。

甲子日,京师下了一场雨,雨丝长一尺多,有人对皇帝说:“这是龙丝。”皇帝命令拾起来祭祀。

乙亥日,大明军队攻破安陆府,守将任亮迎战,被俘。

己卯日,大明军队攻破襄阳路。

这个月,侯卜延答失奉威顺王从云南经蜀地转战而出,到达成州,想要前往京师,李思齐让他在成州屯田。

六月戊子日初一,任命黎安道为中书参知政事。

辛丑日,湖广行省左丞周文贵收复宝庆路。

乙巳日,皇后奇氏从幽禁的地方回到宫中。

乙卯日,任命太尉火你赤为御史大夫。

这个月,皇太子加封李思齐为银青荣禄大夫、邠国公、中书平章政事、皇太子詹事,兼任四川行枢密院事、虎符招讨使。

将中书分为四部。

秋七月丁丑日,填星、岁星、荧惑星聚集在角宿、亢宿。

己卯日,太阴星侵犯毕宿。

乙酉日,孛罗帖木儿被处死,秃坚帖木儿、老的沙都逃走。

丙戌日,派使者带着孛罗帖木儿的首级前往冀宁,召皇太子返回京师。

大赦天下。

黎安道、方脱脱、雷一声都被处死。

这个月,京师发生大水。

黄河在小流口决堤,水流入清河。

八月丁亥日初一,京城城门连续三天不开。

竹贞、貊高的军队到达城外,命令军士沿城墙而上,打碎平则门的门闩,全军进入,占据民居,抢夺民财。

乙未日,太阴星侵犯建星。

己亥日,太阴星侵犯垒壁阵。

癸卯日,皇帝下诏命令皇太子分调将帅,平定未收复的郡邑,立即返回京师,行事之际,承制用人,并准正授。

丁未日,皇后弘吉剌氏去世。

壬子日,任命洪宝宝、帖古思不花、捏烈秃一起担任中书平章政事。

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皇太子到达京师。

丁丑日,太阴星侵犯井宿。

壬午日,皇帝下诏任命伯撒里为太师、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扩廓帖木儿为太尉、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同监修国史、知枢密院事,兼任太子詹事。

这个月,任命方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相,分省庆元。

冬十月辛卯日,荧惑星侵犯天江。

壬寅日,任命哈剌章为知枢密院事。

丁未日,益王浑都帖木儿、枢密副使观音奴擒获老的沙,将其处死。

秃坚帖木儿率领余兵前往八儿思之地,命令岭北行省左丞相山僧及知枢密院事魏赛因不花一起讨伐他。

戊申日,任命资政院使秃鲁为御史大夫。

己酉日,荧惑星侵犯斗宿。

太阴星侵犯右执法。

庚戌日,太阴星侵犯太微垣。

闰月庚申日,任命宾国公五十八为知枢密院事。

皇帝下诏命令张良弼、俞宝、孔兴等都听从扩廓帖木儿的调遣。

戊辰日,太白星、辰星、荧惑星聚集在斗宿。

太阴星侵犯毕宿。

辛未日,皇帝下诏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代替皇太子亲征,总制关陕、晋冀、山东等处及迤南的所有军马,诸王各爱马应该总兵、统兵、领兵。

官员们,凡是涉及军民的一切重要事务、财政、官职、升降、赏罚,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壬申日,金星与辰星相犯。

辛巳日,任命脱脱木儿为中书右丞,达识帖木儿为参知政事。

十一月己丑日,金星与火星相犯,月亮与垒壁阵相犯。

丙申日,月亮与毕宿相犯。

癸卯日,月亮与太微垣相犯。

这个月,明朝军队攻占了泰州。

当时泰州、通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濠州、安丰等郡,都被张士诚占据。

十二月乙卯日,皇帝下诏立次皇后奇氏为皇后,改奇氏为肃良合氏,并诏告天下,同时封奇氏的父亲及其以上三代都为王爵。

癸亥日,月亮与毕宿相犯。

任命帖林沙为中书参知政事。

庚午日,木星遮掩房宿。

辛未日,月亮与右执法相犯。

这个月,秃坚帖木儿被处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本纪-卷四十六-注解

顺帝: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名妥懽帖睦尔,1320年出生,1333年即位,1370年去世。

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元朝末年重要将领,曾参与多次军事行动,对元朝政局有重要影响。

察罕帖木儿:元末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红巾军起义,后因战功被封为河南行省左丞相,死后追封忠襄王,谥献武。

太阴犯岁星:古代天文学术语,指月亮与木星相冲或相合,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河南贼:指元朝末年河南地区的叛乱势力。

李思齐:李思齐,元朝末年将领,与孛罗帖木儿多次交战,对元朝末年的军事格局有重要影响。

石州大风拔木:石州(今山西吕梁)发生大风,树木被连根拔起,古人认为这是天灾的预兆。

填星退犯太微垣:填星即土星,太微垣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名,土星退行至太微垣附近,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八撒剌不花:元朝末年的官员,曾任广东廉访使,后因权力斗争被杀。

张士诚:张士诚是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领袖,曾占据江苏、安徽等地,建立大周政权,后被朱元璋击败。

明玉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自称陇蜀王,后建立大夏国,称帝,是元末割据势力之一。

太白犯轩辕:太白即金星,轩辕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名,金星运行至轩辕附近,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荧惑犯太白:荧惑即火星,太白即金星,火星与金星相冲或相合,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阿鲁辉帖木儿:元朝宗室,曾因叛乱被诛杀。

黄河自平陆三门碛下至孟津,五百余里皆清:黄河水变清,古人认为这是祥瑞之兆。

彗星见于危宿:彗星出现在危宿(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名),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元朝末年重要将领,曾多次参与对张士诚等反元势力的军事行动。

李士瞻:元末官员,曾任枢密副使,上疏极言时政,提出二十条改革建议,反映了元末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局面。

高丽王伯颜帖木儿:高丽国王,因与元朝皇后奇氏宗族发生冲突,被废黜,后立塔思帖木儿为王。

奇氏:奇氏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皇后,后被封为肃良合氏,其家族被封为王爵。

袁宏:袁宏,字彦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参知政事,参与国家政务。

关先生:关先生,指关汉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爪哇:爪哇,古代对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称呼,曾多次派遣使者向中国朝贡。

太白:太白即金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五大行星之一,常被视为战争和军事行动的预兆。

荧惑:荧惑即火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五大行星之一,常被视为战争和灾难的预兆。

岁星:岁星即木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五大行星之一,常被视为吉祥和长寿的象征。

轩辕:轩辕,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常被视为帝王的象征。

井宿:井宿,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之一。

右执法:右执法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官之一,属于太微垣中的星官,常被视为法律和正义的象征。

左执法:左执法,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官之一,属于紫微垣。

填星:填星,即土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重要星体,常被视为吉凶的象征。

亢宿:亢宿,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之一。

房宿:房宿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之一,常被视为家庭和居住的象征。

氐宿:氐宿,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之一。

毕宿:毕宿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中的西方七宿之一,常被视为丰收和富饶的象征。

建星:建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官之一,属于紫微垣。

西咸池:西咸池,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官之一,属于紫微垣。

秃坚帖木儿:秃坚帖木儿是元朝末年的重要将领,曾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后被元顺帝处死。

老的沙:老的沙,元朝末年重要将领,曾多次参与对反元势力的军事行动。

搠思监:搠思监,元朝末年重要官员,曾任右丞相,对元朝末年的政局有重要影响。

朴不花:朴不花,元朝末年宦官,曾对元朝末年的政局有重要影响。

也速:也速,元朝末年重要将领,曾多次参与对反元势力的军事行动。

不兰奚:不兰奚,元朝末年重要将领,曾多次参与对反元势力的军事行动。

皇太子:皇太子,指元朝末年的皇太子,曾多次参与对反元势力的军事行动。

黄河清:黄河清,指黄河水变清,古代中国常被视为吉兆。

辰星:辰星即水星,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五大行星之一,与太白相对,常被视为和平与智慧的象征。

太阴:太阴即月亮,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重要天体,常被视为女性、阴柔的象征。

垒壁阵:垒壁阵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宿之一,属于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之一,常被视为防御和保护的象征。

太微垣:太微垣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星区之一,属于三垣之一,常被视为皇权和天命的象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本纪-卷四十六-评注

这段文字记载了元朝末年顺帝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天象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顺帝在位期间,元朝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外部叛乱频发,天灾人祸不断,预示着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文中多次提到天象异常,如太阴犯岁星、填星退犯太微垣、太白犯轩辕等,这些天象在古人看来是上天对人间政事的警示,预示着国家将有大变。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天象的重视,也揭示了元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在军事方面,文中详细记载了孛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将领的活动,他们或平定叛乱,或互相攻伐,反映了元朝末年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尤其是察罕帖木儿,作为元朝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军事行动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中还提到了张士诚、明玉珍等起义军领袖的活动,他们分别在江南和四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进一步削弱了元朝的统治基础。这些起义军的兴起,标志着元朝统治的崩溃已经不可避免。

此外,文中还记载了一些地方官员的权力斗争,如八撒剌不花杀广东廉访使完者笃等人,反映了元朝末年官场的腐败和混乱。这些内斗进一步加剧了元朝的统治危机。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记载天象、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事件,生动地描绘了元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揭示了元朝统治的崩溃过程。这些记载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元朝末年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段文本记载了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年)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动荡情况。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了红巾军起义等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作为元朝的重要将领,参与了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但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文本中提到的明玉珍、张士诚等人,都是元末割据势力的代表。明玉珍在四川建立大夏国,自称皇帝,反映了元朝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大大削弱。张士诚则控制了江南地区,虽然一度投降元朝,但其割据一方的局面并未改变。

李士瞻的上疏反映了元末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他提出的二十条改革建议,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试图通过改革挽救元朝的统治,但这些建议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元朝的灭亡已不可避免。

高丽王伯颜帖木儿与元朝皇后奇氏宗族的冲突,反映了元朝与高丽之间的复杂关系。奇氏作为高丽人,其宗族在高丽势力强大,与高丽王发生冲突后,元朝废黜了高丽王,立塔思帖木儿为新王,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元朝与高丽之间的矛盾。

总体来看,这段文本生动地描绘了元末社会的动荡局面,反映了元朝统治的崩溃过程。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地方割据势力崛起的复杂局面,为研究元末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这段古文记载了元朝末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政治、军事、天文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局势和动荡不安的政局。

首先,文中提到的袁宏、孛罗帖木儿、李思齐、扩廓帖木儿、张士诚等人物,都是元朝末年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们的行动和决策对元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之间的军事冲突,反映了元朝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

其次,文中多次提到天文现象,如太白昼见、荧惑犯岁星、岁星犯轩辕等。这些天文现象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凶的预兆,常与国家的兴衰、战争的胜负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天文现象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天象的重视,以及天象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再次,文中提到的爪哇遣使进贡、倭人寇边等事件,反映了元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爪哇的进贡显示了元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而倭人的寇边则反映了元朝在沿海地区的防御压力。这些事件揭示了元朝在对外关系上的复杂局面。

最后,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地方性的叛乱和军事行动,如张士诚自称吴王、大明兵与伪汉兵大战于鄱阳湖等。这些事件反映了元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以及中央政权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记载,展现了元朝末年复杂多变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局势。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政权更迭的原因。

这段古文记载了元朝末年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天文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首先,文中提到的太白犯辰星、太白犯荧惑等天文现象,在古代中国被视为重要的天象预兆,常与国家的兴衰、战争的胜负相联系。这些天象的出现,预示着元朝政权的动荡和即将到来的变革。

其次,文中提到的张士诚占据泰州等地,反映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张士诚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其势力的扩张对元朝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也为后来的明朝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背景,揭示了元朝末年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权的衰落。

再次,文中提到的奇氏被封为皇后,其家族被封为王爵,反映了元朝末年皇权的衰弱和贵族势力的膨胀。奇氏的封后和王爵的授予,可能是元顺帝为了巩固皇权和争取贵族支持而采取的政治手段。然而,这种手段并未能挽救元朝的命运,反而加速了政权的崩溃。

最后,文中提到的秃坚帖木儿伏诛,反映了元朝末年内部斗争的激烈和政权的动荡。秃坚帖木儿作为元朝的重要将领,其被处死可能是元顺帝为了清除异己、巩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然而,这种内部斗争进一步削弱了元朝的统治力量,为明朝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天文事件,揭示了元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线索。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末年的历史进程和明朝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元史-本纪-卷四十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73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