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四-原文
◎老子中经下
一名《珠宫玉历》
△第二十八神仙
经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时拊心祝曰:
苍林玄龟,流水如河,炎火週身身,一作宫,安能知他?道来归已,道来归已!
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
次念胆色正青圆,中黄外青,润泽清泫,傍生拊心,著肝,肝覆其巅,此道之始也。
念之既毕,乃呼其神曰:肉一本作皮子蓝蓝,与已为友,留为已使。
某欲得太一神丹服食之,令某甲长生,勿去某身,常在紫房宫中,与道合同也。
因瞑目念日精青气来下著身,入鼻孔中,念肝色青气与之合于目前,来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思行青气週遍一身中,九十息止。
至乙日复存其神,呼曰:太一紫宫一作紫房素女,与已为友,留为已使。
某甲欲得太一华符服之。
至甲寅、乙卯之日复存之。
△第二十九神仙
经曰:常以六丙之日禺中时,拊心祝曰:
硃雀丹液,天海地河;愿求不死,服食天和天和,一作至和。
因瞑目念心色正赤如日,在肺叶间乃止。
念日精赤黄气来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
思行赤气週遍一身中,百八十息止。
呼其神曰:李尚李尚,一作李常、曾子,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愿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饮食者,常在绛宫中,与己合同。
至丁日复存其神,呼曰:天皇绛宫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得天皇长生之道。
至丙午、丁己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神仙
经曰:常以六戊之日鸡鸣时、日西黄昏时,拊心祝曰:
天道天道,愿得不老,寿比中黄,升天常早,愿延某命,与道长久。
因瞑目念脾中黄气来上至口中,上念天精黄气来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
思行黄气週遍一身中,百五十息止。
呼其神曰:玄光玉女、养子赤子、真人子丹、服食元气,饮宴醴泉。
故言一身神有父母凡三人。
至己日复存之,呼其神曰:真人黄庭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求真人黄庭神仙之道。
至戊辰、己未、戊戌、己丑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一神仙
经曰:常以六庚之日日晡时,拊心祝曰:
本子本子,白云卒起,雾合万里,愿云来归已,常为我使,反复仙命,终而复始。
因瞑目念肺色正白,令白气来止至口中;念曰,天精白气来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思行白气週遍一身中,百四十息止。
呼其神曰:先生<漂寸>々,与己为友,留为已使,奉持华盖,金液玉英,常在勿出,侍我道君,共合为一身。
至辛日复存其神曰:光黄玉堂,青腰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得彭祖长生不死之药服之。
至庚申、辛酉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二神仙
经曰:常以六壬之日夜半时,拊心祝曰:
愿睹天镜,玄滋玉池;还白使黑,常为婴兒。
神来归己,五藏相随。
因瞑目念两肾间白气週行一身中十二遍,翕然布散,流行四肢。
乃复念两肾巍隗,状如双鲤鱼,右黑左赤,侠脊而居,炫耀光明,相照一身中。
乃念青天太清元气,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一九而止。
思行太清白元气週遍一身,还藏丹田中,呼其神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使某甲长生,上为真人,十二太一皆当言生。
至壬子、癸亥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三神仙
经曰:所存念五脏神皆毕,乃更念玄厘、玉英、金液,恒勿忘也。
更念玄厘,欲其润泽而起行列也。
别念玉英,其中有一人大回倒竖,小童子服饰也。
存之欲令坚强,长大自倍也。
念金液,欲令其乾燥而缓也,如紫谷盛水银也。
念此尽遍,而复存之,法十二週,精神处之,和气自来,百病去除,寿命与天地期,长生无极,安知死时?
△第三十四神仙
经曰:食日之精,可以长生;缘兹上天,上谒道君。
其法常以月一日、二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日初出时,被发向日,瞑目念心中有一小童子,衣绛衣,文彩五色,灼灼正赤;两手掌中亦正赤;以两手掌摩面,下至心止,十二反为之。
念天日精正赤黄气来下在目前,存入口中咽之,一九,以手摩送之,拊心祝曰:
景君元阳,与我合德,俱养绛宫中小童子。
须臾复念心下至丹田中止,以手摩送之。
以日托心,心得日精,己乃神仙矣。
△第三十五神仙
经曰:食月之精,以养肾根,白发复黑,齿落更生,己乃得神仙。
常以夜半时,思肾间白气週行一身中,上至脑户,下至足心。
自然之道,易致难行。
常以月十五日,向月祝曰:
月君子光,与我合德,养我丹田中小童子。
因瞑目念月白黄精气来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以手摩送之,下至丹田之中。
丹田中气正赤,气中有一人,长九分,小童子也。
衣硃衣,故丹田中赤外黑,左青右黄上白,五色气已具。
但以其月托肾,肾得月精,乃得升沈。
丹田中赤者,太阳之精也,心火之气也;其外黑者,太阴之精也,肾水之气也;其左青者,少阳之精也,肝木之气也;其右黄者,中和之精也,脾土之气也;其上白者,如银盘而照覆之者,少阴之精也,肺金之气也。
其中有五人,即五脏之太子也,五行之精神也。
人须得丹田成,乃为真人。
故生子仁者,肝之精也。
礼容者,心之精也。
义慧者,肺之精也。
和乐者,肾之精也。
忠信笃厚者,脾之精也。
辩勇者,胆之精也。
缓和者,胆之气衰也。
盲者,肝之气衰也。
懦者,肺之气衰也。
癫者,心之气衰也。
濡者,肾之气衰也。
不肖喑聋者,脾之气衰也。
其五脏衰者,皆自见于己也。
忧悲不乐则伤肝,伤肝则目瞑头白,当思肾心以养之。
淫乐过度即伤肾,伤肾则腰疼痛,身沉重,大小便脓血,思肝肺以养之。
恚怒则伤心,伤心则病狂吐血,思肝脾以养之。
遭患忧难则伤肺,伤肺则思脾肾以养之。
饮食绝饱,酒醉过度则伤脾,伤脾则思心肺以养之。
令其子母相养之,即病愈疾除求神仙之人,恶伤五脏,学士明照之。
△第三十六神仙
经曰:食太极之精,乃得长生。
常以六戊之日,时加其辰辰一作神,道士于室中,冠带北向,再拜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壬甲好道,愿得长生。
暮夜卧,上念北斗太极中央大明星精,正黄气来下,在兆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
黄精气填满太仓黄庭中,下至丹田中。
乃念绛宫中有一赤人;紫房宫中有五人:太一君在其中,老子、仙人仲成子在左,太和、曲文子在右;明堂宫中有玄光玉女,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真人,俱宿卫真人子丹也。
乃复下念玉堂三公,呼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令某甲长生。
气定,乃复念真人子丹中胃管中,祝曰:
玄光玉女,养我真人子丹,服食元气,饮宴醴泉。
以北斗中极托脾,脾得斗极之精,乃为真人。
△第三十七神仙
经曰:肺为尚书;肝为兰台;心为太尉公;左肾为司徒公,右肾为司空公;脾为皇后、贵人、夫人;胆为天子、大道君;胃为太仓,太子之府也,吾之舍也;大肠、小肠为元梁使者;下元气为大鸿胪;中元气为八十一元士;上元气为高车使者,通神于上皇;故肺为玉堂宫;心为绛宫硃雀阙门;肾为北极幽阙玄武掖门;脾为明堂,侍中省阁也;胃为上海,日月之所宿也;脐为下海,日月更相上下至胃中。
故太初者,元气之始也,道也,一也;心上为天。
太始者,为万物之始也,山川也,地也,为肾。
太素者,人之始也,精也,脾也,土也。
上亦有三宫,两目为绛宫,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
眉间为郊山。
能合三元气以养其真人小童子,则列然彻视矣。
老君曰:万道众多,但存一念子丹耳。
一,道也。
在紫房宫中者,胆也。
子丹者,吾也。
吾者,正己身也。
道毕此矣。
△第三十八神仙
经曰:道士练水银,消沙液、珠玉、八石,以作神丹,服一刀圭,飞升天宫。
身常食气,乃得长生神仙。
存神食丹,乃为真人。
真人得道,上佐上皇治。
故真人以水土溟溟浩浩,天地溃溃濛濛,不知所存藏。
万八千岁乃成天、地、人。
故真人以土作人,呼吸饮食,从骑伏使,令土不得独处,人不得独存。
故言黄土,本人之先也。
真人去之,上升九天;世人无道,下入黄泉。
益土三升子一作了无骨筋一本作肋。
故九天丈人有言曰:食于天者,以身报天,上为真人神仙戏游;食于地者,以身报地,下为尸鬼;食于人者,以身报人,骨毛弃捐。
兆欲为道,勿食飞鸟。
天之所生,杀之数数,减子寿年。
人畜食之,可以为厨宰六畜也。
避六丁神,兽类也勿食。
丁卯兔也,丁丑牛也,丁亥猪也,丁酉鸡也,丁未羊也,丁巳蛇也,此大禁之,六丁神之讳也。
乘气服丹入室之时,无令生物,禁食五畜肉。
五畜肉者,马、牛、羊、猪、狗也,但得食鸡子、鱼耳。
禁食五辛,臭恶自死之物慎勿食,服丹尚可,乘枿禁之。
△第三十九神仙
经曰:道者,吾也,上上中极君也。
兆常以日出时、日中时、酉时、夜半时一云日申、酉,上念太极中央太黄星,其精气来下在兆额上眉间止,正赤黄白如日状,以意致之下,入口中咽之,令其气下入绛宫紫房黄庭中。
咽之三五而止,祝曰: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光壬甲好道,愿得长生。
此吾之气也,吾从此气生。
念之万遍,无止也。
令兆长生,上为真人,云车下迎,飞升天宫,上谒上帝南极老人元光之前。
老君曰:圣人销珠,肾人水玉。
销珠水玉,其道同法。
销珠者,服日之精,左目日也。
水玉者,食月之精,右目月也。
被发,正偃卧,瞑目,常念两目中黄精赤气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
令人神明,彻视八方。
食肺之精,常念肺中白气来上出至咽喉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令人神明,身生光泽,辟邪致神,玉女侍之,即长生辟百鬼矣。
常念身中小童子衣绛衣,在心中央。
中央即神明也。
时念心中有紫华盖,下有一人,著赤帻大冠,绛单衣,彳钊箭引弩,愤然而嗔,即能辟兵,役使鬼神矣。
△第四十神仙
经曰:常思顶中紫云出如车盖,状如火气,文彩五色,上与天连。
以意极布之,与天相率下。
念胃中黄气如橘,忽长稍大,身形如日。
念目下元气、赤人黄人,道气行布四支,登高入登高,一作登台,上至绛宫紫房太一。
祝曰:
太一北极,敬告诸神,常令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
是谓自然无形者也。
△第四十一神仙
经曰:鬼箭十二,可以辟兵。
常思心中十二芝茎,上与肺连,以意挹之,名曰鬼箭。
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凶恶自亡。
以击四夷,捐捴电光,但间兵楯刀戟、金银,天神皆助真也,雷公击鼓也。
太白扬光,白帝持弩,蚩尤辟兵,青龙守门,武夷在庭,珣蛇玄武,主辟凶殃。
白兔捣药,蟾蜍在傍,太一和剂,彭祖先当;服一刀圭,面目生光,身出毛羽,上谒上皇。
此道也,使诸神气与子合同,慎之,勿解殆也。
△第四十二神仙
经曰:
常以庚申之日申时,被发,西南首,申地偃卧,纵体,瞑目,念肺正白,润泽光明,中有芝草,茎大如小指,其中空而明,下与心相连。其中有青赤气,上下交通,出心入肺之中。念之至下晡时止。肺者,人之天也;心者,人之日也;日气上出如赤丹之精,未尝有之时,人须得此气以生耳。失此气者,则死矣。名曰自然之道。道通神灵矣。
△第四十三神仙
经曰:常念心中赤气如日,内青外黑,三合成德,以应道数。师曰:常以平旦,念心中正赤如日,日中有人,著大冠赤帻,衣绛单衣。兆见之呼曰:天皇太一君,使某甲长生,上为真人。
△第四十四神仙
经曰:还精绛宫之中法:常以月一日、十五日、晦日,以日初出时,被发,东首向日卧,以左手摩两乳间,下至心,九反而止。柑心言曰:神手神还绛宫,无离己身;神乎安,君静处,与己言语。如此三,乃止。师曰:每摩两乳间者,使气上下道也;拊摩其心,存小童子,此名虚无。还精绛宫者,月三日为之也,神仙之道也。
△第四十五神仙
经曰:元阳赤人,太一也;元阳道君,中太一也;元阳子丹,己吾身也;元阳玄光玉女,道之母也;元阳皇人,太一王也;元阳丹田,藏精宫也。师曰:元者,气也;阳者,日也。当思心中有日,日有赤人,著赤帻大冠,衣绛单衣。次思胆中有太白明星,三光耀而相照,星上各有一人,衣绛硃衣,冠九德之冠。道君在中央,左有老子、仲成子,右有太和、曲文子,凡五人、是一也。次念脾上正黄,中有日,日中有三人,道母玄光玉女在中央,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直。次念胃管中有真人子丹,坐珠玉之状,上黄金色云气为帐,玉女小童子侍之。次念脐中太一,衣五彩硃衣,冠三绛之冠,左青人,右有白人,前有赤人,后有黑人。次念丹田中有赤气,赤气中有三人,赤人在中央,左有青人,右有黄人,赤气绕之,内青外黑,上白中黄。念此毕,卧,有所见,神气来语人也。
△第四十六神仙
经曰:常念脾中有黄气升上至口中,咽之,三五而止,即饱矣。可以辟谷,坐在立亡。师曰:常思脾中有日,日中有黄金匮,匮中有书,封之以黄玉户阝々广三寸,字曰威喜。精而思之,则耶自出。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即时神仙矣。
△第四十七神仙
经曰:常思念胃中,正自如凝脂,中有黄气,填满太仓,上至口中,咽之即饱。师曰:胃者,太仓也。诸神皆就太仓中饮食。中黄金釜,金甑。玉女小童,主给使之。故呼曰黄裳子,致行厨矣。
△第四十八神仙
经曰:肾者,元气之根也。常思肾间白气,上升至头中,下至足心十指之端,週行一身中十二遍而止,手足皆热,可以不饥,不渴,不寒,令人不老,白发复黑。兆常念行之。
△第四十九神仙
经曰:常以月朔、望日,思两肾间白气,上顶中,下至足心。神龟五彩为甲,文若总系,上有玄光玉女,二公相对坐,前有太一,后有玄冥司录、司命,共议死生。人精念之,三十息止。咒曰:司录君、司命君、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著上生文,此当言长生。神龟呼吸,吐故纳新,恣意所为。白龟之神,元气布行,四友皆温。人须得肾气,神龟呼吸乃生耳。常以甲子日及壬子日存行之,即长生矣。
△第五十神仙
经曰:常以甲午之日日中时,被发,南首偃卧,瞑目,念脐下三寸丹田中黄,其气正赤,大如手掌,其外黑,次其外青。脐上有白气覆之,肺气也,左有青,右有黄,各大如手掌。此三者,肝气、脾气、肺气。师曰:丹田中赤者,太阳气;其外黑者,太阴气;次外青者,少阳气。三合成德,三气守之,即长生矣。
△第五十一神仙
经曰:心为虚,肾为元。虚气以青上为天,元气以宁下为地,入于太渊。故虚气生为呼,元气生为噏。心为日,肾为月,脾为斗。心气下,肾气上,合即为一,布行四友不休息。故心为血,肾为气,合即流行,名曰脉。脉者,魂魄,人之容也。魂魄以去,主人寂寂,故伯脉尽即气绝,气绝即死矣。是以为道者不可不存其神,养其根,益其气。兆汝弩力弩力,将去矣。真人得道,万八千岁一会;道士得道,千岁一会,故作《中经》,以遗后世。本上皇藏之金匮,道人得,千金勿传出也。
△第五十二神仙
经曰:三元之日会,合于己亥。三元者,太一、太阴、宫气是也。三元俱起己亥。太一左行,岁一辰;害气右行,四孟,岁行一孟;太阴右行,三岁一辰,九年行方。四九三十六年,三元俱合于亥。三合之岁,水旱兵饥,灾害并起。三合之岁,阴阳隔并,感天动地,害气流行,昼行则伤谷,中有人即疾疫,中谷即饥、贵。兆汝居其间,不能自生也。可不弩力勉时学道哉?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其父母妻子兄弟,哀气内发,摧肝绝肠,略为奴婢,不知县乡。于期乃欲学道,岂不晚哉!岂不晚哉!吾深戒子,存神作丹,早自防。即遭乱世,远去深藏;圣主明世,道可照而行也。故天地之会,四十五岁一小贵,九十岁一小饥;一百八十岁一大贵,三百六十岁一大饥。五百岁,肾者一小聚;千岁,圣人一小聚;三千六百岁圣人大会。万八千岁,真人一小出治;三万六千岁,至极仙人一出治;三百六十万,岁天地一大合,元气
溟涬,濛鸿元形,人为万物,不知东西南北,人化为禽兽,禽兽化为人。真人乃在元气之上,仙人乃在绝域无崖之际,道人隐居,可以贵重也。
△第五十三神仙
经曰:天都京兆,合在勾陈之左端,号曰安德君,主与天太一北君共釭计说诸神,主人魂魄,会于南极。有录者延寿,众神共举之;无录者终矣,司命绝去之人,魂魄会于北极。有功德于人、天地、万物者,子孙富贵,寿考鲜明,身得封侯,复出为人。无德者有三:一曰残贼酷虐、害逆天地四时;二曰咒咀嫉妒淫泆,慢易天地神灵;三曰不忠、盗窃阴贼、推埋杀人。犯此三者,子孙绝灭。人生自有三命,至娶妇嫁女,复定其一命;移徙葬埋,复定其一命。得吉身者寿考,子孙富贵;得凶者死,子孙贫困屯。汝居世间,当何著于天地?神可畏也。故天置日月、北斗、二十八宿、五星主之;六甲六丁诸神,主行民间。兆汝不知,汝甚可畏之。常复有邪鬼精魅至于家,思不祥、里社、水土公、司命、门户、井灶、清溷、太阴水渎,皆能杀人者。兆汝欲却邪辟鬼,当被符,次服神药。符者,天地之信也;药者,人丹也。益其气力,身轻坚强,即邪气官鬼不能中人也,即成神仙矣。鬼者,神之使也。鬼见天信即去矣。人亦有之,京兆舍中极乡璇玑里夏里黄公,字德皇,正在脐中央,太一是也。一名玉灵子。衣五彩硃衣,总阅黄神。常以八月秋分之日,案比计釭。常先之一日,后之一日,正节之日,凡三日,入室勿出,常以鸡鸣时思之,平旦兆悦之,至日禹中时止,为之三日。被发西北向,偃卧纵体,无令他人见之,豫敕家中人无得有声。先斋戒沐浴,至其日入静室中,安心自定,先祝之曰:鲁孙小兆某甲好道,愿得长生。今日秋分之日,天帝使者夏里黄公来下入吾身中,案比总阅,诸神不得逋亡,皆当来会。从上三呼之,比为之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日中乃止。即言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更著某长生神仙玉历,急急如律令!即日有天帝无极君,教自应曰:诺。下床回向再拜,谢天神。一身道毕此矣。
△第五十四神仙
经曰:子欲知真人、仙人何类?仙人衣揲衣,生毛羽;真人无影,衣五彩硃衣。其居无常处,东春、南夏、西秋、北冬,浮游名山昆仑、蓬莱、大郢九域之上,时上谒。上谒上皇,故真人得道,八千万岁。乘珠玉云气之车,驾元极之马,时乘六飞龙,佐上皇治。中仙之士,中天而上。乘云往来,历越海江。下仙之士,法当尸解。晦日朝会拜礼,不得解怠,当为神使。道非有所异也,但有尊卑等故耳。故百岁之人黄头发,二百岁之人两颧起,三百岁之人万物耳,四百岁之人面纵理,五百岁之人方瞳子,六百岁之人胁助胼,七百岁人骨体填,八百岁之人肠为筋,九百岁之人延耳生,千岁之人飞上天,上谒上皇太一。为仙真人重瞳子,故能彻视八方。食芝服丹即不老。人万八千岁更为童子,男八女七,从此始。
△第五十五神仙
经曰:子欲制百邪百鬼及老精魅,常持符、利剑,亭水甕上,于中视其形影。凡行出入,卒逢非常怪物,于日月光中视其形影,皆可知也。以丹书制百邪符,置于甕水上。邪鬼见之,皆自然消去矣。诸精鬼魅、龙蛇、虎豹、六畜、狐狸、鱼鳖龟、飞鸟、袴鹿、老木,皆能为精物。犯人者,符刻之斩之,付河伯、社令。常召今日直符使六丁神守之宿卫。左文字,在八十一首玄图六甲宫四十九真中。亦有珠胎、七机、华盖、清观皆能制百邪。此四符者,恶秽人不可服也。当被服威喜、巨胜、左契、右射、太极、太清、太玄、阳章、参天、包元气、太虚,此大道也。可常被服,无所不防,亦无禁忌也。上制文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所愿从心来,自在心也,不多言。上封文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天一太一北斗君、日月阴阳君、司命君、司录君,曾孙小兆王某好道,愿得长生,唯司命司录君削去死籍,更著长生玉历仙籍,定为真人。臣某即日除为太一使者,再拜受命。上皇道君。中黄门子,再拜著契封符传,当清洁先解过,常以西四时除日及八节日,以酒脯于东流水上解过,南流亦可。神仙玄图曰:玉历五十五章姓名符信,本在上皇金匮玉笈玉笥中,封之九重。兆得之,慎勿妄传。子慎之,勿受钱之。得其人即传之,可得神仙。吾时时自案行此三篇。三篇,上下《中经》也。吾常使司命教鬼守汝,勿妄增减吾文。一字不具,吾即知之,兆汝慎之!慎之!如吾言符与下字以丹青之,此吾之信也。兆汝审欲神仙,当先服还丹金液,存神,即时仙矣,上为真人。兆汝不服神丹金液,当自苦耳。为寒温风鬼所系,司命不救汝也。道神无奈汝何。兆为道,温衣适食,守虚无,为自然,鬼亦不能救杀也,年寿终竟,自死矣。何以言之?以其不坚守神故也。譬犹万物之生,非欲求死,但自然老枯槁腐死,其人亦如此矣。吾以喻汝,努力求师,吾教八十一弟,皆仙。其十人布在民间,游筼谷仙。吾越度秦项不出,为汉出,合于黄世,见吾大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四-译文
◎老子中经下
又名《珠宫玉历》
△第二十八神仙
经文中说:通常在六甲之日的清晨,拍打胸口并祈祷说:
苍林中的玄龟,流水如河,炎火环绕全身(一作宫),谁能知晓它?道来归我,道来归我!
接着想象肝脏的颜色是正青色,润泽生光,位于身体左侧的高处。
然后想象胆的颜色是正青圆形,中间黄色,外围青色,润泽清亮,靠近心脏,附着在肝脏上,肝脏覆盖其顶部,这是修道的开始。
念完后,呼唤其神说:肉(一作皮)子蓝蓝,与我为友,留为我使。
我想要得到太一神丹服用,让我长生不老,不要离开我的身体,常在紫房宫中,与道合一。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日精青气降下附着在身体上,进入鼻孔中,想象肝脏的青气与之合在眼前,进入口中,咽下三次七次停止。
想象青气遍布全身,九十次呼吸后停止。
到乙日再次存想其神,呼唤说:太一紫宫(一作紫房)素女,与我为友,留为我使。
我想要得到太一华符服用。
到甲寅、乙卯之日再次存想。
△第二十九神仙
经文中说:通常在六丙之日的禺中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拍打胸口并祈祷说:
朱雀丹液,天海地河;愿求不死,服食天和(一作至和)。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心脏的颜色是正红色如太阳,位于肺叶之间停止。
想象日精赤黄气来到眼前,进入口中咽下,三次九次停止。
想象赤气遍布全身,一百八十次呼吸后停止。
呼唤其神说:李尚(一作李常、曾子),与我为友,留为我使。
我想要得到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饮食者,常在绛宫中,与我合一。
到丁日再次存想其神,呼唤说:天皇绛宫玉女,与我为友,留为我使。
我想要得到天皇长生之道。
到丙午、丁己之日再次存想。
△第三十神仙
经文中说:通常在六戊之日的鸡鸣时、日西黄昏时,拍打胸口并祈祷说:
天道天道,愿得不老,寿比中黄,升天常早,愿延我命,与道长久。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脾中的黄气上升到口中,想象天精黄气来到眼前,进入口中咽下,三次五次停止。
想象黄气遍布全身,一百五十次呼吸后停止。
呼唤其神说:玄光玉女、养子赤子、真人子丹、服食元气,饮宴醴泉。
所以说一身神有父母共三人。
到己日再次存想其神,呼唤说:真人黄庭玉女,与我为友,留为我使。
我想要得到真人黄庭神仙之道。
到戊辰、己未、戊戌、己丑之日再次存想。
△第三十一神仙
经文中说:通常在六庚之日的日晡时(下午三点到五点),拍打胸口并祈祷说:
本子本子,白云突然升起,雾合万里,愿云来归我,常为我使,反复仙命,终而复始。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肺的颜色是正白色,让白气来到口中;想象天精白气降下在眼前,进入口中咽下,三次七次停止。
想象白气遍布全身,一百四十次呼吸后停止。
呼唤其神说:先生<漂寸>々,与我为友,留为我使,奉持华盖,金液玉英,常在勿出,侍我道君,共合为一身。
到辛日再次存想其神,呼唤说:光黄玉堂,青腰玉女,与我为友,留为我使。
我想要得到彭祖长生不死之药服用。
到庚申、辛酉之日再次存想。
△第三十二神仙
经文中说:通常在六壬之日的夜半时,拍打胸口并祈祷说:
愿睹天镜,玄滋玉池;还白使黑,常为婴兒。
神来归我,五脏相随。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两肾间的白气周行全身十二遍,迅速布散,流行四肢。
再想象两肾巍峨,形状如双鲤鱼,右黑左赤,夹脊而居,炫耀光明,照耀全身。
然后想象青天太清元气降下在眼前,进入口中咽下,一次九次停止。
想象太清白元气遍布全身,还藏丹田中,呼唤其神说: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我的死籍,让我长生,上为真人,十二太一皆当言生。
到壬子、癸亥之日再次存想。
△第三十三神仙
经文中说:所存想的五脏神都完成后,再念玄厘、玉英、金液,永远不要忘记。
再念玄厘,希望其润泽而起行列。
另念玉英,其中有一人大回倒竖,小童子服饰。
存想希望其坚强,长大自倍。
念金液,希望其干燥而缓慢,如紫谷盛水银。
念完这些,再存想,方法十二周,精神处之,和气自来,百病去除,寿命与天地期,长生无极,安知死时?
△第三十四神仙
经文中说:食日之精,可以长生;缘此上天,上谒道君。
其方法通常在每月的一日、二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日初出时,披发向日,闭上眼睛想象心中有一小童子,穿绛衣,文彩五色,灼灼正赤;两手掌中亦正赤;以两手掌摩面,下至心止,十二次反复。
想象天日精正赤黄气降下在眼前,存入口中咽下,一次九次,以手摩送之,拍打胸口祈祷说:
景君元阳,与我合德,俱养绛宫中小童子。
片刻后再想象心下至丹田中止,以手摩送之。
以日托心,心得日精,我便成神仙了。
△第三十五神仙
经文中说:食月之精,以养肾根,白发复黑,齿落更生,我便成神仙了。
通常在夜半时,想象肾间的白气周行全身,上至脑户,下至足心。
自然之道,易致难行。
通常在月十五日,向月祈祷说:
月君子光,与我合德,养我丹田中小童子。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月白黄精气降下在眼前,进入口中咽下,三次七次停止。
以手摩送之,下至丹田之中。
丹田中气正赤,气中有一人,长九分,小童子也。
穿硃衣,故丹田中赤外黑,左青右黄上白,五色气已具。
但以其月托肾,肾得月精,乃得升沈。
丹田中赤者,太阳之精也,心火之气也;其外黑者,太阴之精也,肾水之气也;其左青者,少阳之精也,肝木之气也;其右黄者,中和之精也,脾土之气也;其上白者,如银盘而照覆之者,少阴之精也,肺金之气也。
其中有五人,即五脏之太子也,五行之精神也。
人须得丹田成,乃为真人。
故生子仁者,肝之精也。
礼容者,心之精也。
义慧者,肺之精也。
和乐者,肾之精也。
忠信笃厚者,脾之精也。
辩勇者,胆之精也。
缓和者,胆之气衰也。
盲者,肝之气衰也。
懦者,肺之气衰也。
癫者,心之气衰也。
濡者,肾之气衰也。
不肖喑聋的人,是因为脾的气衰弱了。
五脏衰弱的人,都会在自己身上显现出来。
忧愁悲伤不快乐会伤害肝脏,伤害肝脏则会导致眼睛昏花、头发变白,应当通过思考肾脏和心脏来调养。
过度淫乐会伤害肾脏,伤害肾脏则会导致腰疼、身体沉重、大小便带脓血,应当通过思考肝脏和肺脏来调养。
愤怒会伤害心脏,伤害心脏则会导致疯狂、吐血,应当通过思考肝脏和脾脏来调养。
遭遇患难会伤害肺脏,伤害肺脏则应当通过思考脾脏和肾脏来调养。
饮食过度、醉酒过度会伤害脾脏,伤害脾脏则应当通过思考心脏和肺脏来调养。
让五脏相互调养,疾病就会痊愈,追求神仙的人,应当避免伤害五脏,学士应当明白这一点。
△第三十六神仙
经书上说:食用太极的精气,才能得到长生。
通常在六戊之日,时辰加上辰辰(或作神),道士在室内,穿戴整齐面向北方,再拜说: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壬甲好道,愿得长生。
夜晚躺下时,向上念北斗太极中央的大明星精,正黄气降下,出现在眼前,入口中咽下,三五次为止。
黄精气填满太仓黄庭中,下至丹田中。
然后念绛宫中有一个赤人;紫房宫中有五人:太一君在其中,老子、仙人仲成子在左,太和、曲文子在右;明堂宫中有玄光玉女,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真人,都是宿卫真人子丹的。
然后再念玉堂三公,呼唤说: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的死籍,让某甲长生。
气定后,再念真人子丹在胃管中,祝祷说:
玄光玉女,养我真人子丹,服食元气,饮宴醴泉。
以北斗中极托脾,脾得到斗极的精气,才能成为真人。
△第三十七神仙
经书上说:肺是尚书;肝是兰台;心是太尉公;左肾是司徒公,右肾是司空公;脾是皇后、贵人、夫人;胆是天子、大道君;胃是太仓,太子的府邸,也是我的居所;大肠、小肠是元梁使者;下元气是大鸿胪;中元气是八十一元士;上元气是高车使者,通神于上皇;所以肺是玉堂宫;心是绛宫硃雀阙门;肾是北极幽阙玄武掖门;脾是明堂,侍中省阁;胃是上海,日月所宿的地方;脐是下海,日月更替上下至胃中。
所以太初是元气的开始,是道,是一;心上是天。
太始是万物的开始,是山川,是地,是肾。
太素是人的开始,是精,是脾,是土。
上面也有三宫,两目是绛宫,两耳是玉堂宫,鼻口是明堂宫。
眉间是郊山。
能够合三元气来养其真人小童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一切。
老君说:万道众多,但只需存一念子丹。
一,就是道。
在紫房宫中的,是胆。
子丹,就是我。
我,就是正己身。
道就在这里。
△第三十八神仙
经书上说:道士炼制水银,消融沙液、珠玉、八石,以制作神丹,服用一刀圭,就能飞升天宫。
身体常食气,才能得到长生神仙。
存神食丹,才能成为真人。
真人得道,上佐上皇治理。
所以真人以水土溟溟浩浩,天地溃溃濛濛,不知所存藏。
一万八千岁才能形成天、地、人。
所以真人以土造人,呼吸饮食,从骑伏使,令土不得独处,人不得独存。
所以说黄土,是人的祖先。
真人离去,上升九天;世人无道,下入黄泉。
益土三升子(或作无骨筋)。
所以九天丈人有言说:食于天者,以身报天,上为真人神仙戏游;食于地者,以身报地,下为尸鬼;食于人者,以身报人,骨毛弃捐。
兆欲为道,勿食飞鸟。
天之所生,杀之数数,减子寿年。
人畜食之,可以为厨宰六畜。
避六丁神,兽类也勿食。
丁卯是兔,丁丑是牛,丁亥是猪,丁酉是鸡,丁未是羊,丁巳是蛇,这是大禁,六丁神的忌讳。
乘气服丹入室之时,不要让生物进入,禁食五畜肉。
五畜肉是马、牛、羊、猪、狗,只能吃鸡蛋、鱼。
禁食五辛,臭恶自死之物慎勿食,服丹尚可,乘枿禁之。
△第三十九神仙
经书上说:道,就是我,是上上中极君。
兆常在日出时、日中时、酉时、夜半时(或作日申、酉),向上念太极中央的太黄星,其精气降下在兆额上眉间停止,正赤黄白如日状,以意引导下,入口中咽下,令其气下入绛宫紫房黄庭中。
咽下三五次为止,祝祷说: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光壬甲好道,愿得长生。
这是我的气,我从这气生。
念之万遍,无止境。
令兆长生,上为真人,云车下迎,飞升天宫,上谒上帝南极老人元光之前。
老君说:圣人销珠,肾人水玉。
销珠水玉,其道同法。
销珠者,服日之精,左目是日。
水玉者,食月之精,右目是月。
被发,正仰卧,闭目,常念两目中黄精赤气降下入口中,咽下,三九次为止。
令人神明,彻视八方。
食肺之精,常念肺中白气上升至咽喉入口中,咽下,三七次为止。
令人神明,身生光泽,辟邪致神,玉女侍之,即长生辟百鬼。
常念身中小童子穿绛衣,在心中央。
中央就是神明。
时常念心中有紫华盖,下有一人,穿赤帻大冠,绛单衣,彳钊箭引弩,愤然而嗔,即能辟兵,役使鬼神。
△第四十神仙
经书上说:常思顶中紫云出如车盖,状如火气,文彩五色,上与天连。
以意极布之,与天相率下。
念胃中黄气如橘,忽长稍大,身形如日。
念目下元气、赤人黄人,道气行布四肢,登高入登高(或作登台),上至绛宫紫房太一。
祝祷说:
太一北极,敬告诸神,常令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
这是自然无形的。
△第四十一神仙
经书上说:鬼箭十二,可以辟兵。
常思心中十二芝茎,上与肺连,以意挹之,名曰鬼箭。
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凶恶自亡。
以击四夷,捐捴电光,但间兵楯刀戟、金银,天神皆助真也,雷公击鼓也。
太白扬光,白帝持弩,蚩尤辟兵,青龙守门,武夷在庭,珣蛇玄武,主辟凶殃。
白兔捣药,蟾蜍在傍,太一和剂,彭祖先当;服一刀圭,面目生光,身出毛羽,上谒上皇。
此道也,使诸神气与子合同,慎之,勿解殆也。
△第四十二神仙
经书上说:
通常在庚申日的申时,披散头发,头朝西南方向,在申地仰卧,放松身体,闭上眼睛,想象肺脏是纯白色的,润泽而光明,里面有一株芝草,茎像小指一样粗,中间是空的并且明亮,下面与心脏相连。其中有青红色的气,上下流动,从心脏进入肺脏。这种想象持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停止。肺是人的天,心是人的日;日气上升如同赤丹的精髓,如果没有这种气,人就会死亡。这被称为自然之道。道与神灵相通。
△第四十三神仙
经书说:经常想象心中有一团赤气如同太阳,内部青色外部黑色,三者结合形成德,以符合道的规律。老师说:通常在清晨,想象心中正赤如日,太阳中有一个人,戴着大冠和赤色头巾,穿着绛色单衣。你见到他时,呼唤他说:天皇太一君,让我长生,成为真人。
△第四十四神仙
经书说:还精绛宫的方法:通常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月末,太阳刚升起时,披散头发,头朝东方向太阳仰卧,用左手按摩两乳之间,向下到心脏,反复九次后停止。心中默念:神手神还绛宫,不要离开我的身体;神啊,安静地待着,与我交谈。这样重复三次,然后停止。老师说:每次按摩两乳之间,是为了让气上下流动;按摩心脏,想象一个小童子,这被称为虚无。还精绛宫的方法,通常在每月的第三天进行,这是神仙之道。
△第四十五神仙
经书说:元阳赤人,是太一;元阳道君,是中太一;元阳子丹,是我的身体;元阳玄光玉女,是道的母亲;元阳皇人,是太一王;元阳丹田,是藏精的宫殿。老师说:元是气,阳是日。应该想象心中有一个太阳,太阳中有一个人,戴着赤色头巾和大冠,穿着绛色单衣。接着想象胆中有太白明星,三光闪耀并相互照耀,每颗星上都有一个人,穿着绛色衣服,戴着九德之冠。道君在中央,左边有老子和仲成子,右边有太和和曲文子,共五人,实际上是一体。接着想象脾脏是正黄色的,里面有一个太阳,太阳中有三个人,道母玄光玉女在中央,左边有黄裳子,右边有中黄直。接着想象胃管中有真人子丹,坐在珠玉之上,上面有黄金色的云气作为帐幕,玉女和小童子侍奉他。接着想象脐中有太一,穿着五彩硃衣,戴着三绛之冠,左边有青人,右边有白人,前面有赤人,后面有黑人。接着想象丹田中有赤气,赤气中有三个人,赤人在中央,左边有青人,右边有黄人,赤气环绕,内部青色外部黑色,上面白色中间黄色。想象完毕后,躺下,会有所见,神气会来与人交谈。
△第四十六神仙
经书说:经常想象脾中有黄气上升到口中,咽下,重复三五次,就会感到饱足。可以辟谷,坐在那里就能消失。老师说:经常想象脾中有太阳,太阳中有黄金匮,匮中有书,用黄玉封住,宽三寸,字是威喜。精思之后,邪气自然消失。你能看见并读它,心开目明,立刻成为神仙。
△第四十七神仙
经书说:经常想象胃中,正像凝脂一样,里面有黄气,填满太仓,上升到口中,咽下就会感到饱足。老师说:胃是太仓。诸神都在太仓中饮食。里面有黄金釜和金甑。玉女和小童子负责供应。所以称为黄裳子,负责行厨。
△第四十八神仙
经书说:肾是元气的根本。经常想象肾间有白气,上升到头部,下到足心和十指的末端,循环全身十二次后停止,手脚都会发热,可以不感到饥饿、口渴和寒冷,让人不老,白发变黑。你应该经常这样做。
△第四十九神仙
经书说:通常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想象两肾间的白气,上升到头顶,下到足心。神龟有五彩的甲壳,纹路像总系,上面有玄光玉女,两位公相对而坐,前面有太一,后面有玄冥司录和司命,共同讨论生死。人精思之后,三十次呼吸后停止。咒语是:司录君、司命君、六丁玉女,削去我的死籍,写上生文,这应该说是长生。神龟呼吸,吐故纳新,随意所为。白龟之神,元气布行,四友都温暖。人需要肾气,神龟呼吸才能生存。通常在甲子日和壬子日进行,就能长生。
△第五十神仙
经书说:通常在甲午日的中午,披散头发,头朝南仰卧,闭上眼睛,想象脐下三寸丹田中有黄气,气是正赤色,像手掌一样大,外部是黑色,再外面是青色。脐上有白气覆盖,是肺气,左边有青色,右边有黄色,都像手掌一样大。这三者是肝气、脾气和肺气。老师说:丹田中的赤气是太阳气;外部黑色是太阴气;再外面青色是少阳气。三者结合形成德,三气守护,就能长生。
△第五十一神仙
经书说:心是虚,肾是元。虚气以青色上升为天,元气以宁静下降为地,进入太渊。所以虚气生为呼,元气生为吸。心是日,肾是月,脾是斗。心气下降,肾气上升,结合为一,布行四友不休息。所以心是血,肾是气,结合即流行,称为脉。脉是魂魄,是人的容貌。魂魄离去,主人寂寂,所以脉尽即气绝,气绝即死。因此修道者必须存神,养根,益气。你应该努力努力,快要去了。真人得道,一万八千年一次;道士得道,一千年一次,所以写了《中经》,留给后世。原本是上皇藏在金匮中,道人得到,千金不传。
△第五十二神仙
经书说:三元的日子会合在己亥。三元是太一、太阴和宫气。三元都从己亥开始。太一向左运行,每年一辰;害气向右运行,四孟,每年一孟;太阴向右运行,三年一辰,九年行方。四九三十六年,三元都合在亥。三合之年,水旱兵饥,灾害并起。三合之年,阴阳隔并,感天动地,害气流行,白天运行则伤谷,中有人即疾疫,中谷即饥、贵。你生活在这期间,不能自生。难道不应该努力学道吗?在这个时代,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父母妻子兄弟,哀气内发,摧肝绝肠,略为奴婢,不知县乡。在这个时候才想学道,岂不是太晚了吗!岂不是太晚了吗!我深深告诫你,存神作丹,早自防。即使遇到乱世,也要远离深藏;圣主明世,道可以照而行。所以天地之会,四十五年一小贵,九十年一小饥;一百八十年一大贵,三百六十年一大饥。五百年,肾者一小聚;一千年,圣人一小聚;三千六百年圣人大会。一万八千年,真人一小出治;三万六千年,至极仙人一出治;三百六十万年,天地一大合,元气
在混沌初开的时候,天地未分,人类作为万物之一,不知道东西南北,有时人变成禽兽,禽兽变成人。真正的仙人存在于元气之上,仙人则存在于无边无际的绝域之中,隐居的道人是非常珍贵的。
△第五十三神仙
经书上说:天都京兆,位于勾陈星的左端,被称为安德君,与天太一北君一起讨论诸神的事务,管理人的魂魄,聚集在南极。有记录的人可以延长寿命,众神共同推举他们;没有记录的人则生命终结,司命神会断绝他们的生命,魂魄聚集在北极。那些对人类、天地、万物有功德的人,子孙会富贵,寿命长久,身份显赫,甚至被封为侯爵,再次转世为人。没有德行的人有三种:一是残忍暴虐,违背天地四时的规律;二是诅咒嫉妒,放纵淫欲,轻视天地神灵;三是不忠、偷窃、暗中害人、推人入坑杀人。犯这三种罪行的人,子孙会灭绝。人生来就有三种命运,到娶妻嫁女时,又确定一种命运;迁移葬埋时,再确定一种命运。得到吉命的人寿命长久,子孙富贵;得到凶命的人会死亡,子孙贫困。你生活在世间,应该如何面对天地?神灵是可怕的。所以天设置了日月、北斗、二十八宿、五星来管理;六甲六丁诸神,管理民间事务。你不知道这些,你非常可怕。常常有邪鬼精魅来到家中,思考不祥之事、里社、水土公、司命、门户、井灶、清溷、太阴水渎,都能杀人。你想要驱邪避鬼,应当佩戴符咒,然后服用神药。符咒是天地之间的信物;药物是人间的仙丹。增加你的气力,身体轻健坚强,邪气和官鬼就不能伤害你,你就能成为神仙。鬼是神的使者。鬼见到天信就会离开。人也有这样的信物,京兆舍中极乡璇玑里夏里黄公,字德皇,位于肚脐中央,是太一神。另一个名字是玉灵子。穿着五彩朱衣,总览黄神。通常在八月秋分那天,进行案比计釭。通常提前一天,延后一天,正节那天,共三天,进入室内不要外出,通常在鸡鸣时思考,清晨时感到愉悦,到日禹中时停止,这样做三天。披发向西北,仰卧放松身体,不要让其他人看见,预先告诉家中人不要发出声音。先斋戒沐浴,到那天进入静室中,安心自定,先祈祷说:鲁孙小兆某甲好道,愿得长生。今天是秋分,天帝使者夏里黄公降临我身中,进行案比总阅,诸神不得逃亡,都应当来会。从上三次呼唤,比做那天三次呼唤,三天九次呼唤,日中停止。然后说: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更著某长生神仙玉历,急急如律令!当天有天帝无极君,教自应说:诺。下床回向再拜,谢天神。一身道毕此矣。
△第五十四神仙
经书上说:你想知道真人和仙人是什么样子吗?仙人穿着揲衣,身上长有羽毛;真人没有影子,穿着五彩朱衣。他们居无定所,春天在东,夏天在南,秋天在西,冬天在北,游历名山昆仑、蓬莱、大郢九域之上,时常上谒。上谒上皇,所以真人得道,八千万岁。乘坐珠玉云气之车,驾着元极之马,时常乘六飞龙,辅佐上皇治理。中仙之士,中天而上。乘云往来,跨越海江。下仙之士,法当尸解。晦日朝会拜礼,不得懈怠,应当为神使。道没有不同,但有尊卑等级。所以百岁之人黄头发,二百岁之人两颧突起,三百岁之人万物耳,四百岁之人面有纵理,五百岁之人方瞳子,六百岁之人胁助胼,七百岁人骨体填,八百岁之人肠为筋,九百岁之人延耳生,千岁之人飞上天,上谒上皇太一。为仙真人重瞳子,所以能彻视八方。食芝服丹即不老。人万八千岁更为童子,男八女七,从此始。
△第五十五神仙
经书上说:你想制伏百邪百鬼及老精魅,应当常持符咒、利剑,放在水甕上,从中观察它们的形影。凡是出入时,突然遇到非常怪物,在日月光中观察它们的形影,都可以知道。用丹书制百邪符,放在水甕上。邪鬼见到它,都会自然消失。各种精鬼魅、龙蛇、虎豹、六畜、狐狸、鱼鳖龟、飞鸟、袴鹿、老木,都能成为精物。侵犯人的,用符咒刻斩,交给河伯、社令。常召今日直符使六丁神守护宿卫。左文字,在八十一首玄图六甲宫四十九真中。也有珠胎、七机、华盖、清观都能制百邪。这四种符咒,恶秽人不可服用。应当佩戴威喜、巨胜、左契、右射、太极、太清、太玄、阳章、参天、包元气、太虚,这是大道。可以常佩戴,无所不防,也没有禁忌。上制文说: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所愿从心来,自在心也,不多言。上封文说:皇天上帝太上道君天一太一北斗君、日月阴阳君、司命君、司录君,曾孙小兆王某好道,愿得长生,唯司命司录君削去死籍,更著长生玉历仙籍,定为真人。臣某即日除为太一使者,再拜受命。上皇道君。中黄门子,再拜著契封符传,当清洁先解过,常以西四时除日及八节日,以酒脯于东流水上解过,南流亦可。神仙玄图说:玉历五十五章姓名符信,本在上皇金匮玉笈玉笥中,封之九重。兆得之,慎勿妄传。子慎之,勿受钱之。得其人即传之,可得神仙。吾时时自案行此三篇。三篇,上下《中经》也。吾常使司命教鬼守汝,勿妄增减吾文。一字不具,吾即知之,兆汝慎之!慎之!如吾言符与下字以丹青之,此吾之信也。兆汝审欲神仙,当先服还丹金液,存神,即时仙矣,上为真人。兆汝不服神丹金液,当自苦耳。为寒温风鬼所系,司命不救汝也。道神无奈汝何。兆为道,温衣适食,守虚无,为自然,鬼亦不能救杀也,年寿终竟,自死矣。何以言之?以其不坚守神故也。譬犹万物之生,非欲求死,但自然老枯槁腐死,其人亦如此矣。吾以喻汝,努力求师,吾教八十一弟,皆仙。其十人布在民间,游筼谷仙。吾越度秦项不出,为汉出,合于黄世,见吾大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四-注解
六甲之日:古代干支纪日法中的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日,被认为是吉日,适合进行修炼和祭祀。
苍林玄龟:苍林指茂密的森林,玄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长寿和智慧。
太一神丹:道教中的一种神丹,据说服用后可以长生不老。
紫房宫:指胆,象征勇气和决断力。
六丙之日:干支纪日法中的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丙寅六日,被认为是适合修炼的日子。
硃雀丹液:硃雀是四象之一,象征南方和火,丹液指修炼中的精气。
天皇绛宫玉女:道教中的神仙,象征修炼者的内在灵性。
六戊之日:古代天干地支纪日法中的一种,用于选择修炼的吉日。
天道:指宇宙的规律和法则,道教修炼者追求与天道合一。
六庚之日:干支纪日法中的庚子、庚戌、庚申、庚午、庚辰、庚寅六日,被认为是适合修炼的日子。
本子:指修炼者的本源或内在灵性。
六壬之日:干支纪日法中的壬子、壬戌、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六日,被认为是适合修炼的日子。
天镜:象征修炼者的内心明澈,能够映照天地万物。
玄厘、玉英、金液:道教修炼中的三种精气,分别象征水、木、金的精华。
食日之精:通过吸收太阳的精华来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食月之精:通过吸收月亮的精华来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丹田:丹田是修炼中的重要部位,位于脐下三寸,是气机汇聚之处。
不肖喑聋者:指身体虚弱、听力下降的人,脾脏功能衰退所致。
五脏衰者:指五脏功能衰退,表现为身体各部位的虚弱和疾病。
忧悲不乐则伤肝:情绪低落、悲伤会损伤肝脏,导致眼睛昏花、头发变白。
淫乐过度即伤肾:过度纵欲会损伤肾脏,导致腰疼、身体沉重、大小便异常。
恚怒则伤心:愤怒会损伤心脏,导致精神失常、吐血。
遭患忧难则伤肺:遭遇困难和忧虑会损伤肺脏。
饮食绝饱,酒醉过度则伤脾: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会损伤脾脏。
令其子母相养之:通过调节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恢复健康。
食太极之精:指通过修炼和饮食调节来吸收天地精华,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北斗太极中央大明星精:指北斗星中的中央大星,象征天地精华。
黄精气:指天地间的黄色精气,象征生命力和能量。
太仓黄庭:指人体内的丹田,是修炼的重要部位。
绛宫:指心脏,绛色象征红色,修炼时想象心脏中有红色气机,有助于心气的养护。
明堂宫:指鼻子和嘴巴,象征感知和沟通。
玉堂三公:指肺、肝、心三个重要器官,象征人体的重要功能。
司录、六丁、玉女:指道教中的神灵,负责记录人的生死和命运。
真人子丹:指修炼者体内的真气,象征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黄土:指人体的基础,象征生命和健康。
九天丈人: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天地间的智慧和力量。
六丁神:六丁神是道教中的六位神祇,负责守护人间。
五畜肉:指马、牛、羊、猪、狗五种动物的肉,修炼者应避免食用。
五辛:指五种辛辣食物,修炼者应避免食用。
鬼箭十二:指修炼者心中的十二种精神力量,可以辟邪避凶。
太一北极: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天地间的最高力量。
白帝: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西方和金属性。
蚩尤:指古代神话中的战神,象征战斗和力量。
青龙: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东方和木属性。
武夷: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南方和火属性。
珣蛇玄武: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北方和水属性。
白兔捣药:指道教中的神话故事,象征长生不老。
蟾蜍: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月亮和阴性能量。
彭祖:指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象征长生不老。
庚申之日:庚申是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日法中的一个日子,庚属金,申属猴,这一天被认为是金气旺盛的日子,适合进行修炼和养生。
被发:指披散头发,古代修炼者认为这样可以放松身心,便于气机流通。
西南首:指头朝西南方向,西南在五行中属土,土生金,有助于肺气的养护。
申地偃卧:申地指西南方向,偃卧即仰卧,这种姿势有助于气机的顺畅运行。
肺正白:肺在五行中属金,白色象征金的纯净,修炼时想象肺呈现白色,有助于肺气的养护。
芝草:芝草在古代被视为仙草,象征长寿和健康,修炼时想象肺中有芝草,有助于增强肺气。
赤丹之精:赤丹象征心火,精指精华,修炼时想象心火精华上升,有助于心气的养护。
自然之道:指顺应自然规律的修炼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皇太一君:太一在古代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天皇太一君是修炼者祈求长生和成仙的对象。
元阳:元阳指人体的先天之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修炼时注重元阳的养护。
太一:太一在古代被视为宇宙的本源,修炼者通过想象太一来增强自身的气机。
辟谷:辟谷是古代修炼者通过减少或停止进食来净化身体、提升修为的方法。
神龟:神龟在古代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修炼时想象神龟有助于增强肾气。
三元:三元指太一、太阴和宫气,是古代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象征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溟涬:溟涬指的是混沌未分的状态,象征着宇宙初开时的原始状态。
濛鸿:濛鸿形容的是广阔无边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天地初开时的景象。
真人:真人在道教中指修炼到极高境界的人,能够与天地同寿,超越生死。
仙人:仙人是道教中修炼成仙的人,通常居住在远离人世的仙境中。
道人:道人指的是修行道教的人,他们通常隐居山林,追求长生不老。
元气:元气在道教中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能量,是生命之源。
绝域无崖:绝域无崖指的是极其遥远、无法到达的地方,常用来形容仙人的居所。
天都京兆:天都京兆是道教中的天界地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勾陈:勾陈是道教中的星宿名,代表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安德君:安德君是道教中的神祇,主管与天太一北君共同管理诸神。
天太一北君:天太一北君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掌管北方和冬季。
司命:司命是道教中掌管生死的神祇,决定人的寿命和命运。
魂魄:魂魄在道教中指人的精神和灵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极:南极在道教中象征着极南之地,是魂魄聚集的地方。
北极:北极在道教中象征着极北之地,是魂魄终结的地方。
符:符是道教中用于驱邪避鬼的法器,通常写有咒语或图案。
神药:神药在道教中指能够增强人体元气、延年益寿的药物。
鬼:鬼在道教中指人死后的灵魂,通常被认为是邪恶的存在。
神之使:神之使指的是鬼魂,它们是神灵的使者,执行神灵的意志。
京兆舍中极乡璇玑里夏里黄公:这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的名字,掌管人的命运和寿命。
玉灵子:玉灵子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掌管黄神,负责案比计釭。
秋分: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秋季的中间点。
天帝使者:天帝使者是道教中天帝派遣的神祇,负责传达天帝的旨意。
司录:司录是道教中掌管生死簿的神祇,决定人的生死。
六丁:六丁是道教中的六位神祇,负责守护人间。
玉女:玉女是道教中的女神祇,负责削去死籍,更著长生神仙玉历。
天帝无极君:天帝无极君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真人得道:真人得道指的是修炼到极高境界的人,能够与天地同寿,超越生死。
八千万岁:八千万岁是道教中真人得道后的寿命,象征着长生不老。
珠玉云气之车:珠玉云气之车是道教中真人乘坐的神车,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元极之马:元极之马是道教中真人乘坐的神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
六飞龙:六飞龙是道教中真人乘坐的神龙,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上皇:上皇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中仙之士:中仙之士是道教中修炼到中等境界的仙人,能够乘云往来。
下仙之士:下仙之士是道教中修炼到较低境界的仙人,通常需要尸解。
尸解:尸解是道教中仙人修炼的一种方式,通过假死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百邪百鬼:百邪百鬼是道教中指各种邪恶的鬼魂和精怪。
老精魅:老精魅是道教中指修炼多年的精怪,通常具有强大的法力。
符、利剑:符、利剑是道教中用于驱邪避鬼的法器,通常写有咒语或图案。
亭水甕:亭水甕是道教中用于驱邪避鬼的法器,通常放置在水中。
丹书:丹书是道教中用于驱邪避鬼的法器,通常写有红色的咒语或图案。
河伯:河伯是道教中的水神,掌管河流和水域。
社令:社令是道教中的土地神,掌管土地和村庄。
八十一首玄图:八十一首玄图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六甲宫:六甲宫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四十九真:四十九真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珠胎:珠胎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七机:七机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华盖:华盖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清观:清观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威喜:威喜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巨胜:巨胜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左契:左契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右射:右射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太极:太极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太清:太清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太玄:太玄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阳章:阳章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参天:参天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包元气:包元气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太虚:太虚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皇天上帝:皇天上帝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太上道君:太上道君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天一太一:天一太一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北斗君:北斗君是道教中的神祇,掌管北斗七星。
日月阴阳君:日月阴阳君是道教中的神祇,掌管日月和阴阳。
司命君:司命君是道教中的神祇,掌管生死。
司录君:司录君是道教中的神祇,掌管生死簿。
太一使者:太一使者是道教中的神祇,负责传达太一的旨意。
上皇道君:上皇道君是道教中的至高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中黄门子:中黄门子是道教中的神祇,负责守护人间。
玉历五十五章:玉历五十五章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上皇金匮:上皇金匮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玉笈:玉笈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玉笥:玉笥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九重:九重是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鬼。
还丹金液:还丹金液是道教中的一种神药,能够增强人体元气、延年益寿。
存神:存神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冥想和修炼来增强精神力量。
寒温风鬼:寒温风鬼是道教中指各种邪恶的鬼魂和精怪。
司命不救:司命不救是道教中指司命神祇不救助某人,意味着该人将面临死亡。
道神:道神是道教中的神祇,掌管宇宙万物。
温衣适食:温衣适食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保持身体温暖和饮食适度来增强元气。
守虚无:守虚无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保持心灵空虚来增强精神力量。
自然:自然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增强元气。
鬼亦不能救杀:鬼亦不能救杀是道教中指鬼魂无法伤害修炼有成的人。
年寿终竟:年寿终竟是道教中指人的寿命终结,意味着死亡。
自死:自死是道教中指人自然死亡,而非被鬼魂或精怪所害。
坚守神:坚守神是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保持精神专注来增强元气。
万物之生:万物之生是道教中指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
自然老枯槁腐死:自然老枯槁腐死是道教中指万物自然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努力求师:努力求师是道教中指修炼者应该努力寻找高明的师父来指导修炼。
八十一弟:八十一弟是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八十一人。
游筼谷仙:游筼谷仙是道教中指在民间游历的仙人。
越度秦项:越度秦项是道教中指修炼者超越秦项(秦始皇)的境界。
为汉出:为汉出是道教中指修炼者在汉朝时期出现。
合于黄世:合于黄世是道教中指修炼者与黄帝时代相合。
见吾大吉:见吾大吉是道教中指修炼者见到我(指作者)将获得大吉大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四-评注
《老子中经下》是道教经典之一,内容主要涉及修炼方法和神仙信仰。文本通过详细的修炼步骤和咒语,展示了道教修炼者如何通过吸收天地精华、存念五脏神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些修炼方法不仅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和健康的追求。
文本中的修炼方法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例如,六甲、六丙、六戊、六庚、六壬等日期的选择,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这些日期被认为是天地精气最为旺盛的时刻,适合进行修炼。此外,文本中提到的苍林玄龟、硃雀丹液等神话元素,也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
文本还强调了修炼者与神仙的互动。通过呼神、存念等方式,修炼者可以与神仙建立联系,获得神仙的庇佑和帮助。这种互动不仅体现了道教的神仙信仰,也反映了修炼者对内在灵性的追求。通过修炼,修炼者可以逐渐与道合一,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从艺术特色来看,文本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咒语和祝词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适合在修炼时诵读。此外,文本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苍林玄龟、硃雀丹液等,不仅增强了文本的神秘感,也使得修炼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从历史价值来看,《老子中经下》是研究道教修炼方法和神仙信仰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修炼实践,也反映了道教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特理解。通过研究这些修炼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教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涵。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道教修炼的方法和理念,强调了五脏与情绪、饮食、修炼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五脏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文中提到的‘食太极之精’、‘黄精气’等概念,体现了道教对天地精华的追求和对生命力的重视。
文中还提到了许多道教神灵和神话故事,如‘北斗太极中央大明星精’、‘司录、六丁、玉女’、‘太一北极’等,这些神灵和故事不仅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自然和生命的理解和敬畏。
此外,文中还强调了修炼者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如‘五畜肉’、‘五辛’等,这些禁忌反映了道教对饮食的重视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和理念,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调节五脏、吸收天地精华、避免不良饮食和情绪,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体现了道教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这段文本是古代道教修炼的经典文献,集中体现了道教内丹术的核心思想和修炼方法。文本通过详细的修炼步骤和想象场景,展示了古代修炼者如何通过意念引导气机运行,以达到养生、长寿甚至成仙的目的。
首先,文本强调了肺、心、脾、胃、肾等五脏在修炼中的重要性。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胃属水,肾属水,五脏分别对应五行,修炼者通过想象五脏中的气机运行,来调和五行,达到身体的平衡与和谐。例如,修炼者想象肺中有芝草,心中有赤丹之精,脾中有黄气,胃中有黄气,肾中有白气,这些想象不仅有助于气机的运行,还象征了五脏的健康与活力。
其次,文本中多次提到‘太一’、‘天皇太一君’等神祇,反映了道教修炼中的神祇崇拜。修炼者通过想象与神祇的互动,来增强自身的气机和修为。这种神祇崇拜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修炼者通过精神力量来提升自身修为的重要手段。
此外,文本还详细描述了修炼的具体时间和姿势。例如,修炼者常在庚申之日、月朔、望日等特定时间进行修炼,头朝西南或东方,仰卧或坐立,这些时间和姿势的选择都与五行、天干地支等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代修炼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最后,文本还提到了‘辟谷’、‘还精绛宫’等修炼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净化身体,还能提升修炼者的精神境界。辟谷通过减少或停止进食来净化身体,还精绛宫则通过意念引导气机回归心脏,以达到养心护神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古代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还深刻反映了道教对自然、人体和神祇的理解与崇拜。通过修炼,古代修炼者不仅追求身体的健康与长寿,还追求精神的升华与成仙。这种修炼思想和方法,不仅对古代道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养生和修心的宝贵经验。
这段文本是道教经典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真人和仙人的修炼境界、神灵的职责以及驱邪避鬼的方法。文本通过详细的描述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生命和神灵的独特理解。
首先,文本通过描述真人和仙人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道教对修炼境界的层次划分。真人无影,衣五彩硃衣,象征着他们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了与天地同寿的境界。而仙人则生毛羽,象征着他们能够自由飞翔,居住在远离人世的仙境中。这种对修炼境界的细致划分,反映了道教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超越生死境界的向往。
其次,文本详细描述了神灵的职责和驱邪避鬼的方法。司命、司录等神灵掌管生死,决定人的寿命和命运。而符、神药等法器则是驱邪避鬼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这些法器,修炼者可以增强元气,抵御邪气的侵袭。这种对神灵和法器的描述,反映了道教对神灵力量的信仰和对驱邪避鬼的重视。
此外,文本还通过描述修炼者的修炼方法和生活态度,展现了道教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修炼者通过温衣适食、守虚无、顺应自然等方法来增强元气,保持身心健康。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反映了道教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最后,文本通过描述修炼者的最终境界和神灵的庇护,展现了道教对长生不老的终极追求。修炼者通过服还丹金液、存神等方法,最终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成为真人或仙人。而神灵的庇护则确保了修炼者的安全和成功。这种对长生不老的终极追求,反映了道教对超越生死境界的渴望和对神灵力量的依赖。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详细的描述,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生命和神灵的独特理解。它不仅反映了道教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超越生死境界的向往,还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和谐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