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君房(约10世纪—11世纪),北宋道士,曾任道官,主持编撰道教典籍。他以整理和传播道教文献闻名。
年代:编撰于北宋真宗年间(11世纪初)。
内容简要:《云笈七签》是道教经典丛书《道藏》的精华选编,共122卷。书中收录了道教修炼、符箓、斋醮、神仙传记等内容,系统总结了道教的教义、方术和经典文献。它是研究道教思想与实践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小道藏”,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三-原文
◎老子中经上一名《珠宫玉历》
△第一神仙
经曰: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也。乃在九天之上、太清之中、八冥之外、细微之内,吾不知其名也,元气是耳。其神人头鸟身,状如雄鸡,凤凰五色,珠衣玄黄。正在兆头上,去兆身九尺,常在紫云之中,华盖之下住。兆见之言曰:上上太一道君,曾孙小兆王甲.洁志好道,愿得长生。
△第二神仙
经曰:无极太上元君者,道君也。一身九头,或化为九人,皆衣五色珠衣,冠九德之冠,上上太一之子也。非其子也,元气自然耳。正在兆头上紫云之中,华盖之下住。兆见之言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养我育我,保我护我。毒虫猛兽,见我皆蛰伏,令某所为之成,所求之得。太清乡,虚无里,姓硃愚,名光,字帝乡。乃在太微勾陈之内一星是也。号曰天皇太帝耀魄宝。兆常念之,勿忘也。人亦有之,常存之眉间,通于泥丸,气上与天连。
△第三神仙
经曰:东王父者,青阳之元气也,万神之先也。衣五色珠衣,冠三缝,一云三锋之冠。上有太清云曜五色。治于东方,下在蓬莱山。姓无为,字君鲜,一云君解。人亦有之,在头上顶巅,左有王子乔,右有赤松子,治在左目中,戏在头上。其精气上为日,名曰伏羲。太清乡,东明里,西王母,字偃昌。左目为日月,在目为日,右目为月。目中童子,字英明。王父在左目,王母在右目,童子在中央,两目等也。兆欲修真,当念东王父、西王母、正在头上,有三人并立,乃合日月精光,下念紫房、太一、绛宫、黄庭、太渊、丹田,行其真气五週,施于腹中。复行气十二週,施于一身中。道毕,即止硃雀阙门。阙门,两乳是也。左乳曰君阿,右乳曰翁仲,当两乳下有玉阙,天狗、天鸡在其上,主晨夜鸣吠。
△第四神仙
经曰: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人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字偃玉。人须得王父王母护之两目,乃能行步,瞻视聪明,别知好丑,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也。精气相得,万世长存。夫人两乳者,万神之精气,阴阳之津汋也。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王母之宅也。上治目中,戏于头上,止于乳下,宿于绛宫紫房,此阴阳之气也。
△第五神仙
经曰:道君者,一也;皇天上帝中极北辰中央星是也。乃在九天之上,万丈之巅,太渊紫房宫中。衣五色之衣,冠九德之冠,上有太清元气,云曜五色。华盖九重之下,老子、太和侍之左右。姓制皇氏,名上皇德,字汉昌。人亦有之,在紫房宫中,华盖之下,元贵乡,平乐里,姓陵阳,字子明。身黄色,长九分,衣五色珠衣,冠九德之冠。思之长三寸,正在紫房宫中,华盖之下。其妻太阴玄光玉女,衣玄黄五色珠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在太素宫中,养真人子丹,稍稍盛大,自与已身等也。子能存之,与之语言,即呼子上谒道君。道君者,一也。乘云气珠玉之车,骖驾九极之马,时乘六龙以御天下。子常思之,以八节之日,及晦朔日,日暮夜半时祝曰:
天灵节荣真人,王甲愿得长生,太玄之一,守某甲身形,五藏君候,愿长安宁。
△第六神仙
经曰:老君者,天之魂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左方,故吾等九人,九头君也。吾为上首作王父,馀人无所作也。人亦有之,金楼乡,小庐里,姓皮,名子明,字蓝蓝。衣青衣,长九分,把芝草,持青幡,侍道君在左方,从仙人仲成子。思之长三寸,常在已左方,正与已身等也。其妻素女,衣黄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
△第七神仙
经曰:太和者,天之魄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右方。人亦有之,乌抬乡,姓角里先生,字<漂寸>々。衣白衣,长九分,持金剑,捧白幡,侍道君在右方,从仙人曲文子。思之亦长三寸。起坐行止,常在已右。其妻青腰玉女,衣青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
△第八神仙
经曰:泥丸君者,脑神也。乃生于脑,肾根心精之元也。华盖乡,蓬莱里,南极老人泥丸君也,字元先。衣五色珠衣,长九分,正在兆头上脑中,出见于脑户目前。思之长九分,亦长三寸。兆见之言曰:南极老人,使某甲长生,东西南北,入地上天,终不死坏迷惑,上某甲生籍,侍于道君,与天地无极。
△第九神仙
经曰:南极者,一也,仙人之首出也,上上太一也,天之侯王太尉公也。主诸灾变,国祚吉凶之期。上为荧惑星,下治霍山。人亦有之,在长吴乡,绛宫中元里,姓李,名尚一名常,字曾子。衣绛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在心中。其妻,玉女也,衣白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常思心中有华盖,下有人赤帻大冠,绛章单衣,名曰天侯,玉带紫绶,金印玄黄。子能见之,彻视八方,千日登仙时。候视脑中,小童子见之是也。
△第十神仙
经曰:日月者,天之司徒、司空公也。主司天子人君之罪过,使太白辰星,下治华阴恒山。人亦有之,两肾是也。左肾男,衣皁衣;右肾女,衣白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为日月之精,虚无之气,人之根也。在目中,故人之目,左为司徒公,右为司空公。两肾各有三人,凡有六人。左为司命,右为司录;左为司隶校尉,右
为延尉卿。主记人罪过,上奏皇天上帝太上道君。兆常存之,令削去死籍,著某长生。属太初乡,玄冥里。司录,六丁玉女,字道明,皆在神龟上,乘紫云气之车,骖驾双鲤鱼,字太成子。玄母,道母也。在中央,身之师也。主生养身中诸神,在五色云气华盖之下坐,戴太白明星明月之珠,光曜照一身中。常存以八节之夜,卧祝曰:司命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更著某甲长生玉历。
△第十一神仙
经曰:中极黄老者,真人之府中斗君也,天之侯王,主皇后素女宫也。人亦有之,黄庭真人,道之父母也,赤子之所生也,己吾身也。皇后者,太阴玄光玉女,道之母也,正在脾上中斗中也。衣五色珠衣,黄云气华盖之下坐,主哺养赤子。常思两乳下有日月,日月中有黄精赤气,来入绛宫,复来入黄庭紫房中,黄精赤气填满太仓中,赤子当胃管中,正南面坐,饮食黄精赤气,即饱矣。百病除去,万灾不干。兆常思存之,上为真人。故曰同出而异名也。有注云:日月同出异名。太素乡,中元里,中黄真人,字黄裳子,主辟谷,令人神明乍小乍大,常以鸡鸣、食时祝曰:
黄裳子,黄裳子,黄庭真人在于已。为我致药酒,松脯,粳粮,黍臛诸可食饮者,令立至。祝讫,瞑目有顷,闭口咽之二七过,即饱矣。
△第十二神仙
经曰:吾者,道子之也。人亦有之,非独吾也。正在太仓胃管中,正南面坐珠玉床上,黄云华盖覆之,衣五彩珠衣。母在其右上,抱而养之;父在其左上,教而护之。故父曰陵阳,字子明,母曰太阴,字玄光玉女。己身为元阳,字子丹。真人字仲黄,真吾之师也。常教吾神仙长生之道,常侍吾左右,休舍太仓,在脾中与黄裳子共宿卫吾,给事神所当得,主致行厨。故常思真人子丹正在太仓胃管中,正南面坐,食黄精赤气,饮服醴泉。元阳子丹长九分,思之令与己身等也。父母养之,乃得神仙。常自念已身在胃管中童子,服五色彩衣,坐珠玉之床,黄云赤气为账,食黄金玉饵,服神丹芝草,饮醴泉,乘黄云气五色珠玉之车,驾十二飞龙,二十四白虎,三十六硃鸟。思之九年,乘云去世,上谒道君。吾之从官,凡三万六千神,举吾宗族,皆得仙道,白日升天。常以四时祠吾祖先:正月亥日鸡鸣时祠郊庙;二月亥日祠社稷、风伯两师;四月、五月申卯日、七月、八月己午日,十月、十一月卯戌日,四季月不祠。但解洿土公,逐去伏尸耳。郊在头上脑户中,庙在顶后骨之上,社在脾左端,稷在大肠穷,风伯在八门。八门者,在脐旁五城十二楼也。雨师在小肠穷,四渎云气出昆仑,弱水在胞中,诸神食厨在于太仓中。以次呼神名召之,勿忘也。
△第十三神仙
经曰:璇玑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主制万二千神,持人命籍。人亦有之,在脐中,太一君,人之侯王也。柱天大将军,特进侯也。主身中万二千神。中极乡,璇玑里,姓王,名阳,字灵子。冠三缝之冠,衣绛章单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其大与自身等也。太一君有八使者,八卦神也。太一在中央,主总阅诸神,案比定录,不得逋亡。八使者以八节之日上对太一,故脐中名为太渊都乡之府也。常以秋分之日案比?弄之。斋戒沐浴,静卧三日勿出。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常如此,诸神不得逋亡,名上仙箓,定为真人。故太一不得妄上白事,不吉则凶,但八使者耳。故以八节日、晦朔弦望日,右手拊脐二七,左手拊心三七,祝曰:
天灵节荣真人,某甲愿得长生,太玄真一守某甲身形,五脏诸君侯愿且安宁。公兆七遍,庶兆二七。明日平旦,复祝曰:
太一北极君,敬守告诸神,常念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形。此所谓拘魂制魄者也。常以十二月晦日人定时,向月建太一于空室中,再拜,正坐,瞑目,祝曰:
五脏之君,魂魄诸神,某乞长生,无得离身。常与形合,同成为一身。男女各三通。常以八节日于室中,向其王地再拜,瞑目,祝曰:
大道鸿涬鸿涬,天节之日,万兆魂魄皆上诸天。真人身与神合。某甲欲得长生,独在空室之中,不豫死籍数。男女各三遍。常以十二月晦日,宿夜昼朝至平旦,于室中向寅地再拜,祝曰:
鸿涬鸿涬,某受大道之恩,太清玄巅,愿还某甲去岁之年,魂魄保身。男女各三通。
△第十四神仙
经曰: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一名五城。五城中有五真人。五城者,五帝也。五城之外有八吏者,八卦神也;并太一为九卿。八卦之外有十二楼者,十二太子,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故五城真人主四时上计,八神主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十二月以晦日上计,月月不得懈怠。即免计上事,常当存念留之,即长生矣。故太一常以晦朔、八节日夜半时,五城击鼓,集召诸神,校定功德,谋议善恶。有录者延命,众神共举;无录者终亡,司命绝去生籍。故常以晦朔、八节之日夜欲卧时,念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五城、十二楼真人,祝曰:
天帝太一君,天帝太一君,敬存诸神,与之相亲。司录司命、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著某生文,皆当言长生。
△第十五神仙
经曰:五城真人者,五方五帝之神名也。东方之神名曰句芒子,号曰文始洪崖先生,东方苍帝东海君也。南方之神名曰祝融
子,号曰赤精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也。
西方之神名曰蓐收子,号曰夏里黄公,西方白帝西海君也。
北方之神名曰禺强子,号曰玄冥子昌,北方黑帝北海君也。
此皆后神也,天地人神等耳。
风伯神名吒君,号曰长育。
雨师神名冯修,号曰树德。
诸神常当存念之,令与司命君、司录君共削去某死籍,既为真人长生矣。
不与相知存念之,即为疾风暴雨,雷电霹雳,持子远去,杀子之身,埋子深山,投子深渊;或为毒气所中,众鬼害人。
子欲为道,宜致敬之。
此神能害人,王者之治,不可不知也。
中央之神名曰黄裳子,号曰黄神彭祖,中央黄帝君也。
与中太一并治,度人命,爱养善人,成就人,常侍黄天真人。
人亦有之,常侍真人,名曰子丹,给神所得。
兆欲志道,常思念之,即不饥渴,长生久视,上为真人,能致行厨,役使鬼神。
社稷、河伯之神,名曰冯夷,号曰元梁使者。
△第十六神仙
经曰:八卦天神下游于人间,宿卫太一,为八方使者,主八节日上计,校定吉凶。
乾神字仲尼,号曰伏羲;坎神字大曾子;艮神字照光玉;震神字小曾子;巽神字大夏候;离神字文昌;坤神字扬翟王,号曰女娲;兑神字一世注一云字八世。
常以八节之日存念之,其神皆在脐中,令人延年。
△第十七神仙
经曰: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气之元也;赤子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合和阴阳之门户也。
在脐下三寸,附著脊膂,两肾根也。
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中。
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法五行,故有五色。
清水乡、敖丘里、丹田名藏精宫。
神姓孔,名丘,字仲尼,传之为师也。
兆常以夜半存心之,赤气上行至绛宫、华盖,各右绕之。
太一入黄庭,满太仓,养赤子,复入太渊,忽忽不知所在。
复念太一,气还入丹田中止。
常念太一玄光道母养真人子丹,正吾身也,自兆名也,勿忘之。
△第十八神仙
经曰:大肠、小肠为元梁使者,主逐捕邪气。
三焦关元为左社右稷,主捕奸贼。
上焦元气上入头中为宗庙,兆身与天地等也。
天地万物不可犯触也,天地之神则知之矣,而人身体四支,亦不可伤也。
有痛痒者,神亦知之。
由是言之,昭然明矣。
天不可欺,地不可负,修身慎行,勿令懈怠也。
兆欲除邪气,治百病,啄齿二七过,祝曰:
左社右稷,元梁使者,逐捕灾殃,急急如律令!五咽一咒,三十咽止。
一日一夜三百六十咽,三十日邪气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愈,三虫皆死,三尸走出,面目生光,与神为友。
六祝一止,十二为之一週。
△第十九神仙
经曰:两肾间名曰大海,一名弱水。
中有神龟,呼吸元气,流行作为风雨,通气四支,无不至者。
上有九人,三三为位。
左有韩众,右有范蠡,中有太城子;左为司徒公,右为司空公,中有太一君;左有青腰玉女,右有白水素女,中有玄光玉女。
玄光玉女者,道元气之母也。
左有司录,右有司命,风伯雨师,雷电送迎,仙人玉女,宿卫门户,故名曰太渊之宫。
先正紫房宫太一玄女赤子,故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著太明之珠,光照一身中,即延年而不死也。
△第二十神仙
经曰: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
房心为天子之宫,诸神皆就太仓中饮食,故胃为太仓,日月三道之所行也。
又为大海,中有神龟。
神龟上有七星北斗,正在中央。
其龟黄色,状如黄金盘,左右日月照之。
故脐下为地中,中有五岳四渎,水泉交通,昆仑弱水,沈沈滉滉,玄冥之渊也。
日月之行,故天昼日照于地下,万神皆得其明。
人亦法之,昼日下在脐中,照于丹田,脐中万神皆得其明也。
夜日在胃中,上照于胸中,万神行游嬉戏,相与言语,故令人有梦也。
天不掩人不备,故召其神问善恶吉凶之事,令贤者自慎也。
夜月在脐中,下照于万神;昼月在胃中,上照胸中万神。
更相上下,无有休息。
故胃中神十二人,谏议大夫名曰黄裳子、黄腾子、中黄子,主傅相太子;玄光玉女主取金液、神丹、芝草、玉液、松脯诸可饮食者,立至矣。
△第二十一神仙
经曰:兆审欲得神仙,当知天地父母赤子处。
兆汝为道,不可不知此五神名也,当自苦耳。
知之,行之,坚守之,常念之,即神仙矣!
《经》中俱有,但当心解耳!
既知其神,当须得太一神丹金液,乃得神仙耳?诸神元气,虚无无为,自然为圣人耳,不为俗人所施也。
兆不能服神丹金液,劳精思念,当自苦耳!
故谓兆汝昼日常念脐中有日,赤黄精气光明照于脐中,胃中有月,白光赤黄精气填满胃中;暮卧念日在胃中,赤黄精气光明照于胸中,月在脐中,赤黄白光精气,照于脐中。
以此为常,万世无止。
△第二十二神仙
经曰:头发神七人,七星精也,神字录之。
两目神六人,日月精也,左目字英明,右目字玄光。
头上神三人,东王父也。
脑户中神三人,泥丸君也。
眉间神三人,南极老人元光天灵君也。
两耳神四人,阴阳之精也,字娇女。
鼻人中神一人,名太一,字通庐,本天灵也。
口旁神二人,厨宰守神也。
口中神一人,太一君也,字丹硃。
颐下神三人,太阴神也。
颈外神二人,玉女君也。
两手中神二人,太阳之精也,字魂阴。
项中神二人,字上间也。
肩背神二人,少阴少阳之精也,字
女爵。胸中神二人,虎贲神也。两乳下,日月也;日月中有太神各一人,王父母也。两腋下神二人,魂魄兆神也。小腹中神二人,玉女也。两褷内神二人,亦玉女也,字阴隐。两胫神二人,金木神也,字随孔子。两足神二人,太阴之精也,字柱天力士。头发神字禄之,两耳神字娇女,两目神字英明、玄光,鼻孔中神字通庐,口神字丹硃,肩背神字硃雀,一云字女爵,两手神字魄阴,上元神字威成子,中元神字中黄子,下元神字明光子,一云字命光,阴神字穷英,两褷神字阴隐,两膝神字枢公。兆欲卧,瞑目,从上次三呼之,竟,乃止。其有病痛处,即九呼其神,令治之,百病悉去,即为神仙矣。
△第二十三神仙
经曰:肺神八人,大和君也,名曰玉真宫,尚书府也。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乘白云气之车,骖驾白虎,或乘白龙。心神九人,太尉公也,名曰绛宫,太始南极老人元光也。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乘赤云气之车,硃雀为盖,丹蛇为柄,骖驾硃雀或乘赤龙。肝神七人,老子君也,名曰明堂宫兰台府也。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乘青云气之车,骖驾青龙或乘白鹿。胆神五人,太一道君也,居紫房宫。乘五彩玄黄紫盖珠玉云气之车,骖驾六飞龙。从官三千六百人。脾神五人,玄光玉女,子丹母也。乘黄金珠玉云气之车,骖驾凤凰或乘黄龙,从官三千六百人。真人子丹在上,卧胃管中,黄云气为帐,珠玉为床,食黄金玉饵,饮醴泉玉液,服太一神丹,啖玉李芝草,存而养之,九年成真矣!千乘万骑,上谒太上黄道君,东谒王父,西谒王母,南谒老人元光之前,真人得道,与天地合。元阳子丹者,吾也。吾道成乃去,白日升天。或乘黄金云气珠玉之车,骖驾六飞龙,辔无极之马,从官凡万八千人。天师大神使万八千人来下著吾身,合三万六千人,故能白日升天也。胃神十二人,五元之气,谏议大夫也。脐中神五人,太一八人,凡十三人。合二十五人,五行阴阳之神也。神龟之上神三人,玄女、虚无、道母也。肾神六人,司徒、司空、司命、司录、司隶、校尉、廷尉卿也。乘神龟之车,驾六鲤鱼,一云白鱼,玄白云气之盖。丹田神三人,人之根也。三合成德,以应道数也。三焦神六人,左社、右稷、风伯、雨师、雷电、霹雳也。大肠、小肠神二人,为元梁使者。虎贲神二人,为力士,在硃雀阙门,延年益寿为龄,下侍真人凤凰阁。玄谷神五人,大将军司马也。阴神三人,上将军也,万神之精也,男子字穷英,女子字丹城。天之神万八千人,人之神万八千人,都合三万六千人,共举一身升天,即神仙矣!
△第二十四神仙
经曰:东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南方之神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曰黄素玉女,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名曰玄光玉女。左为常阳,右为承翼,此皆玉女之名也。五行之道,常以所胜好者为妻。假令今日甲乙木,木胜土,则甲以己为妻。故言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此皆夫妻合会之曰也。言肝、胆木也。木帝以中宫戊己素女为妻。他皆效此。此二神玉女之来,敬而侍之,慎无妻也。妻之杀人,终不得道也。兆欲为道,慎勿淫,淫即死矣。此玉女可使取玉浆,致行厨也。
△第二十五神仙
经曰:太上神字元光太一君。其欲得太一之神也,非心神也,乃天神南极老人元光也。下在人心中,常以平旦、日中,甲午日,丙午日,呼之曰:南极老人元光太一君,某甲欲愿得太一神丹长生之道。因瞑目念心中太一童子,衣绛章单衣,其色正赤黄如日,九十息顿止。心中神,字光坚,中太一中极君也。在脾中,主养兆身。常以鸡鸣、食时、日西黄昏时、辰戊丑未日,呼之曰:中极光坚太一君,某甲欲得真人神仙黄庭之道。因瞑目默念黄气满太仓胃管中脾上有一黄人,五十息顿止。心下神,字玄谷,北极君也,玄光道母也。常以夜半时,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日,呼之曰:北极君玄谷道母,某甲愿欲得金液醴泉可饮食者。因瞑目念肾间有白气,中有神龟,龟上有玄女,女右有司命,左有司录,见之呼曰:司命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著玉历生录。皆当言长生。故曰能知三神字,可以还命延年。此三神者,乃天地神道君三元君字也,人之先也。常念勿忘也,三元天之贵神是也。
△第二十六神仙
经曰:子欲为道,当先历藏皆见其神,乃有信。有信之积,神自告之也。先念天灵君,天灵君青身白头,正在眉间,思之三日,即见其神。念玄膺,状正赤生光。念咽喉中正白如银,环十二重。凡三日,念遍。乃念肺色正白,名曰鸿鸿,七日。念心色正赤,名曰呴呴,九日。念肝色正青,名曰蓝蓝,三日。念胆色正青,名曰护护,三日。念脾色正黄,名曰俾俾,五日。念胃色正黄,名曰旦旦,五日。念肾色正黑,名曰<漂寸>々,三日。念脐中太一色赤,人名曰玉灵子,三日。念大肠正白色,名曰胴胴,一作洞洞,七日。念小肠色正赤,名曰契契,九日。念丹田色正赤,中有赤人,名曰藏精,三日。念玄丈方丈,其中有人到住,七日。念金玉印乾燥完坚,三日。念玄英正黑,润泽有光,三日。念两脾,一作褷,左右脾内各有一玉女,衣绛帔襦、青裙,正立两褷上,三日。念两足下各有一人,正白,三日。念为道竟矣。不出静室
,辞庶俗,赴清虚,先斋戒,节饮食,乃依道而思之。
△第二十七神仙
经曰:子审欲为道,神仙不死,当先去三虫,下伏尸。三日百六十息食气,三十通一止,九十通一休息,日四为之。常以夜半、鸡鸣时祝曰:东方青牙,紫云流霞,饮食青牙,服食朝华。三咽之。南方硃丹,焕耀徘徊,服食硃丹,饮以丹池。三咽之。中央黄气,黄庭高仙,服食黄气,饮之醴泉。三咽之。西方明石,皓灵金质,服食明石,饮以金液。三咽之。北方玄滋,玄珠润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三咽之。如此三十日,三虫皆死,伏尸走去,而三神正气自安定,伏尸不敢复还兆身中,即神仙不死,玉字金名,乘云而上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三-译文
◎《老子中经》又名《珠宫玉历》
△第一神仙
经文说:上上太一是道的父亲,天地的始祖。他位于九天之上、太清之中、八冥之外、细微之内,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元气。他的神像人头鸟身,形状像雄鸡,凤凰五色,穿着珠衣玄黄。他正在我的头上,离我的身体九尺,常在紫云之中,华盖之下居住。我看见他时说:上上太一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志向纯洁,喜好道术,愿得长生。
△第二神仙
经文说:无极太上元君是道君。他一身九头,有时化为九人,都穿着五色珠衣,戴着九德之冠,是上上太一的儿子。其实不是他的儿子,是元气自然形成的。他正在我的头上紫云之中,华盖之下居住。我看见他时说: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喜好道术,愿得长生。养育我,保护我。毒虫猛兽见到我都蛰伏,让我所做的事情成功,所求的事情得到。太清乡,虚无里,姓硃愚,名光,字帝乡。他位于太微勾陈之内的一颗星上。称号为天皇太帝耀魄宝。我要常常念诵他,不要忘记。人也有他,常存在于眉间,通向泥丸,气与天相连。
△第三神仙
经文说:东王父是青阳的元气,万神的始祖。他穿着五色珠衣,戴着三缝冠,一说三锋冠。头上有太清云曜五色。他治理东方,居住在蓬莱山。姓无为,字君鲜,一说君解。人也有他,位于头顶,左边有王子乔,右边有赤松子,治理在左目中,游戏在头上。他的精气上升为日,名叫伏羲。太清乡,东明里,西王母,字偃昌。左目为日月,在目为日,右目为月。目中的童子,字英明。王父在左目,王母在右目,童子在中央,两目相等。我要修真,应当念诵东王父、西王母,他们正在头上,有三人并立,合日月精光,下念紫房、太一、绛宫、黄庭、太渊、丹田,运行真气五週,施于腹中。再行气十二週,施于全身中。道术完毕,即止于硃雀阙门。阙门是两乳。左乳叫君阿,右乳叫翁仲,两乳下有玉阙,天狗、天鸡在其上,主管晨夜鸣吠。
△第四神仙
经文说:西王母是太阴的元气。姓自然,字君思。她治理昆仑山,金城九重,云气五色,万丈之巅;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人也有她,位于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字偃玉。人需要得到王父王母的保护两目,才能行走,看得清楚,辨别好坏,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也念母。精气相得,万世长存。人的两乳是万神的精气,阴阳的津液。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是王父王母的宅邸。上治目中,游戏在头上,止于乳下,宿于绛宫紫房,这是阴阳之气。
△第五神仙
经文说:道君是一;皇天上帝中极北辰中央星。他位于九天之上,万丈之巅,太渊紫房宫中。穿着五色之衣,戴着九德之冠,头上有太清元气,云曜五色。华盖九重之下,老子、太和侍奉左右。姓制皇氏,名上皇德,字汉昌。人也有他,位于紫房宫中,华盖之下,元贵乡,平乐里,姓陵阳,字子明。身黄色,长九分,穿着五色珠衣,戴着九德之冠。思念他长三寸,正在紫房宫中,华盖之下。他的妻子太阴玄光玉女,穿着玄黄五色珠衣,长九分。思念她也长三寸,位于太素宫中,养育真人子丹,渐渐盛大,与自身相等。你能存念他,与他说话,即呼唤你上谒道君。道君是一。乘云气珠玉之车,驾九极之马,时乘六龙以御天下。你要常常思念他,在八节之日,及晦朔日,日暮夜半时祝祷说:
天灵节荣真人,王甲愿得长生,太玄之一,守某甲身形,五藏君候,愿长安宁。
△第六神仙
经文说:老君是天之魂,自然之君。常侍道君在左方,所以我们九人,九头君也。我是上首作王父,其他人无所作。人也有他,金楼乡,小庐里,姓皮,名子明,字蓝蓝。穿着青衣,长九分,手持芝草,持青幡,侍奉道君在左方,跟随仙人仲成子。思念他长三寸,常在左方,正与自身相等。他的妻子素女,穿着黄衣,长九分,思念她也长三寸。
△第七神仙
经文说:太和是天之魄,自然之君。常侍道君在右方。人也有他,乌抬乡,姓角里先生,字<漂寸>々。穿着白衣,长九分,手持金剑,捧白幡,侍奉道君在右方,跟随仙人曲文子。思念他也长三寸。起坐行止,常在右方。他的妻子青腰玉女,穿着青衣,长九分,思念她也长三寸。
△第八神仙
经文说:泥丸君是脑神。生于脑,是肾根心精的元。华盖乡,蓬莱里,南极老人泥丸君,字元先。穿着五色珠衣,长九分,正在头上脑中,出现在脑户目前。思念他长九分,也长三寸。我看见他说:南极老人,让我长生,东西南北,入地上天,终不死坏迷惑,上我生籍,侍奉道君,与天地无极。
△第九神仙
经文说:南极是一,仙人之首出,上上太一,天之侯王太尉公。主管诸灾变,国祚吉凶之期。上为荧惑星,下治霍山。人也有他,在长吴乡,绛宫中元里,姓李,名尚一名常,字曾子。穿着绛衣,长九分,思念他也长三寸,在心中。他的妻子是玉女,穿着白衣,长九分,思念她也长三寸。常思心中有华盖,下有人赤帻大冠,绛章单衣,名叫天侯,玉带紫绶,金印玄黄。你能见到他,彻视八方,千日登仙时。候视脑中,小童子见之是也。
△第十神仙
经文说:日月是天之司徒、司空公。主管天子人君的罪过,使太白辰星,下治华阴恒山。人也有他们,两肾是也。左肾男,穿着皁衣;右肾女,穿着白衣,长九分,思念他们也长三寸。他们是日月之精,虚无之气,人的根。在目中,所以人的目,左为司徒公,右为司空公。两肾各有三人,共有六人。左为司命,右为司录;左为司隶校尉,右
担任延尉卿的职位。主要负责记录人的罪过,向皇天上帝和太上道君上奏。经常保持这种状态,可以让人从死亡的名册中删除,记录在长生的名册中。属于太初乡,玄冥里。司录,六丁玉女,字道明,都在神龟上,乘坐紫云气的车,驾驭双鲤鱼,字太成子。玄母,也就是道母。位于中央,是身体的导师。主要负责生养身体中的各种神灵,坐在五色云气的华盖下,戴着太白明星和明月之珠,光芒照耀全身。常在八节的夜晚,躺着祈祷说:司命司录,六丁玉女,请删除某人的死亡记录,重新记录某人的长生玉历。
△第十一神仙
经文中说:中极黄老者,是真人的府中斗君,是天上的侯王,主要负责皇后素女宫。人也有这样的存在,黄庭真人,是道的父母,是赤子所生的地方,也是自己的身体。皇后,是太阴玄光玉女,是道的母亲,位于脾上的中斗中。穿着五色珠衣,坐在黄云气的华盖下,主要负责哺养赤子。经常想象两乳下有日月,日月中有黄精赤气,进入绛宫,再进入黄庭紫房中,黄精赤气填满太仓中,赤子位于胃管中,正南面坐,饮食黄精赤气,就会感到饱足。百病消除,万灾不侵。经常保持这种想象,可以成为真人。所以说同出而异名。有注释说:日月同出异名。太素乡,中元里,中黄真人,字黄裳子,主要负责辟谷,让人神明时小时大,常在鸡鸣、食时祈祷说:
黄裳子,黄裳子,黄庭真人在于已。请为我带来药酒,松脯,粳粮,黍臛等各种可以食用的东西,让它们立刻到来。祈祷完毕后,闭上眼睛片刻,闭口咽下十四次,就会感到饱足。
△第十二神仙
经文中说:我,是道的孩子。人也有这样的存在,不仅仅是我。位于太仓胃管中,正南面坐在珠玉床上,黄云华盖覆盖着,穿着五彩珠衣。母亲在右上,抱着养育;父亲在左上,教导保护。所以父亲叫陵阳,字子明,母亲叫太阴,字玄光玉女。自己的身体是元阳,字子丹。真人字仲黄,是我的老师。经常教导我神仙长生的道理,常在我左右,休息在太仓,在脾中与黄裳子一起宿卫我,给事神所当得,主要负责行厨。所以经常想象真人子丹正在太仓胃管中,正南面坐,饮食黄精赤气,饮服醴泉。元阳子丹长九分,想象它与自己的身体一样大。父母养育它,才能成为神仙。经常想象自己在胃管中的童子,穿着五色彩衣,坐在珠玉之床,黄云赤气为账,食黄金玉饵,服神丹芝草,饮醴泉,乘黄云气五色珠玉之车,驾十二飞龙,二十四白虎,三十六硃鸟。想象九年,乘云去世,上谒道君。我的从官,共有三万六千神,举我的宗族,都得到仙道,白日升天。常在四时祭祀我的祖先:正月亥日鸡鸣时祭祀郊庙;二月亥日祭祀社稷、风伯两师;四月、五月申卯日、七月、八月己午日,十月、十一月卯戌日,四季月不祭祀。但解洿土公,逐去伏尸耳。郊在头上脑户中,庙在顶后骨之上,社在脾左端,稷在大肠穷,风伯在八门。八门者,在脐旁五城十二楼也。雨师在小肠穷,四渎云气出昆仑,弱水在胞中,诸神食厨在于太仓中。依次呼唤神名召之,不要忘记。
△第十三神仙
经文中说:璇玑,是北斗君,是天上的侯王。主要负责制万二千神,持人命籍。人也有这样的存在,在脐中,太一君,是人的侯王。柱天大将军,特进侯。主要负责身中万二千神。中极乡,璇玑里,姓王,名阳,字灵子。戴着三缝之冠,穿着绛章单衣,长九分,想象它也长三寸,大小与自身相等。太一君有八使者,是八卦神。太一在中央,主要负责总阅诸神,案比定录,不得逋亡。八使者以八节之日上对太一,所以脐中名为太渊都乡之府。常在秋分之日案比?弄之。斋戒沐浴,静卧三日勿出。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常如此,诸神不得逋亡,名上仙箓,定为真人。所以太一不得妄上白事,不吉则凶,但八使者耳。所以以八节日、晦朔弦望日,右手拊脐十四次,左手拊心二十一次,祈祷说:
天灵节荣真人,某甲愿得长生,太玄真一守某甲身形,五脏诸君侯愿且安宁。公兆七遍,庶兆十四遍。明日平旦,再祈祷说:
太一北极君,敬守告诸神,常念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形。这就是所谓的拘魂制魄。常在十二月晦日人定时,向月建太一于空室中,再拜,正坐,瞑目,祈祷说:
五脏之君,魂魄诸神,某乞长生,无得离身。常与形合,同成为一身。男女各三通。常在八节日于室中,向其王地再拜,瞑目,祈祷说:
大道鸿涬鸿涬,天节之日,万兆魂魄皆上诸天。真人身与神合。某甲欲得长生,独在空室之中,不豫死籍数。男女各三遍。常在十二月晦日,宿夜昼朝至平旦,于室中向寅地再拜,祈祷说:
鸿涬鸿涬,某受大道之恩,太清玄巅,愿还某甲去岁之年,魂魄保身。男女各三通。
△第十四神仙
经文中说:脐,是人的命。也叫中极,也叫太渊,也叫昆仑,也叫特枢,也叫五城。五城中有五真人。五城,是五帝。五城之外有八吏,是八卦神;加上太一为九卿。八卦之外有十二楼,是十二太子,十二大夫;加上三焦神合为二十七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所以五城真人主要负责四时上计,八神主要负责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要负责十二月以晦日上计,月月不得懈怠。即免计上事,常当存念留之,即长生矣。所以太一常在晦朔、八节日夜半时,五城击鼓,集召诸神,校定功德,谋议善恶。有录者延命,众神共举;无录者终亡,司命绝去生籍。所以常在晦朔、八节之日夜欲卧时,念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五城、十二楼真人,祈祷说:
天帝太一君,天帝太一君,敬存诸神,与之相亲。司录司命、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著某生文,皆当言长生。
△第十五神仙
经文中说:五城真人,是五方五帝的神名。东方的神名叫句芒子,号文始洪崖先生,是东方苍帝东海君。南方的神名叫祝融
子,号称为赤精成子,是南方的赤帝,南海的君主。
西方的神名叫蓐收子,号称为夏里黄公,是西方的白帝,西海的君主。
北方的神名叫禺强子,号称为玄冥子昌,是北方的黑帝,北海的君主。
这些都是后来的神,与天地人神同等。
风伯神名叫吒君,号称为长育。
雨师神名叫冯修,号称为树德。
诸神应当常常思念,让他们与司命君、司录君一起削去某人的死籍,这样就能成为真人,长生不老。
如果不与他们相知并思念他们,就会遭遇疾风暴雨,雷电霹雳,被带走,杀死,埋在深山,投入深渊;或者被毒气所中,众鬼害人。
如果你想修道,应当向他们致敬。
这些神能害人,王者治理国家,不可不知。
中央的神名叫黄裳子,号称为黄神彭祖,是中央的黄帝君。
他与中太一一起治理,度化人命,爱护善人,成就人,常常侍奉黄天真人。
人也有这样的神,常常侍奉真人,名叫子丹,是神所赐予的。
如果你想修道,应当常常思念他们,这样就不会饥渴,长生不老,成为真人,能够召唤行厨,役使鬼神。
社稷、河伯的神名叫冯夷,号称为元梁使者。
△第十六神仙
经上说:八卦天神下凡游历人间,宿卫太一,作为八方使者,主管八节日的上计,校定吉凶。
乾神字仲尼,号称为伏羲;坎神字大曾子;艮神字照光玉;震神字小曾子;巽神字大夏候;离神字文昌;坤神字扬翟王,号称为女娲;兑神字一世注一云字八世。
常常在八节之日思念他们,这些神都在脐中,能让人延年益寿。
△第十七神仙
经上说:丹田是人的根本,是精神的藏所,是五气的源头,是赤子的府邸,男子用来藏精,女子用来藏月水;主管生子,是阴阳合和的门户。
丹田位于脐下三寸,附着在脊膂上,是两肾的根部。
丹田之中,中间是赤色,左边是青色,右边是黄色,上面是白色,下面是黑色,方圆四寸之中。
之所以在脐下三寸,是因为它效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所以称为四寸;效法五行,所以有五色。
清水乡、敖丘里、丹田名为藏精宫。
神姓孔,名丘,字仲尼,传之为师。
你应当在夜半时分存心思念,赤气上行至绛宫、华盖,各自向右绕行。
太一进入黄庭,充满太仓,养育赤子,再进入太渊,忽然不知所在。
再思念太一,气回到丹田中停止。
常常思念太一玄光道母养育真人子丹,正是我的身体,是我的名字,不要忘记。
△第十八神仙
经上说:大肠、小肠是元梁使者,主管逐捕邪气。
三焦关元是左社右稷,主管捕奸贼。
上焦元气上入头中为宗庙,你的身体与天地等同。
天地万物不可侵犯,天地之神会知道,而人身体的四肢也不可伤害。
有痛痒的地方,神也会知道。
由此说来,昭然明矣。
天不可欺,地不可负,修身慎行,不要懈怠。
如果你想除邪气,治百病,啄齿二十七次,祝曰:
左社右稷,元梁使者,逐捕灾殃,急急如律令!五咽一咒,三十咽止。
一日一夜三百六十咽,三十日邪气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愈,三虫皆死,三尸走出,面目生光,与神为友。
六祝一止,十二为之一週。
△第十九神仙
经上说:两肾之间名叫大海,又名弱水。
其中有神龟,呼吸元气,流行作为风雨,通气四肢,无所不至。
上面有九人,三三为位。
左边有韩众,右边有范蠡,中间有太城子;左边是司徒公,右边是司空公,中间是太一君;左边有青腰玉女,右边有白水素女,中间有玄光玉女。
玄光玉女是道元气的母亲。
左边有司录,右边有司命,风伯雨师,雷电送迎,仙人玉女,宿卫门户,所以名叫太渊之宫。
先正紫房宫太一玄女赤子,所以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著太明之珠,光照一身中,即延年而不死。
△第二十神仙
经上说:胃是太仓,是三皇五帝的厨府。
房心是天子的宫,诸神都在太仓中饮食,所以胃是太仓,是日月三道所行的地方。
胃又是大海,其中有神龟。
神龟上有七星北斗,正在中央。
这龟是黄色,形状如黄金盘,左右日月照耀。
所以脐下是地中,其中有五岳四渎,水泉交通,昆仑弱水,沈沈滉滉,是玄冥之渊。
日月之行,所以天昼日照于地下,万神皆得其明。
人也效法,昼日下在脐中,照于丹田,脐中万神皆得其明。
夜日在胃中,上照于胸中,万神行游嬉戏,相与言语,所以让人有梦。
天不掩人不备,所以召其神问善恶吉凶之事,让贤者自慎。
夜月在脐中,下照于万神;昼月在胃中,上照胸中万神。
更相上下,无有休息。
所以胃中有十二位神,谏议大夫名叫黄裳子、黄腾子、中黄子,主管傅相太子;玄光玉女主取金液、神丹、芝草、玉液、松脯等可饮食的东西,立至矣。
△第二十一神仙
经上说:你如果想成为神仙,应当知道天地父母赤子的位置。
你修道,不可不知这五位神的名字,应当自己努力。
知道它,实行它,坚守它,常常思念它,就能成为神仙!
《经》中都有,但需要心解!
既然知道这些神,应当得到太一神丹金液,才能成为神仙。诸神元气,虚无无为,自然成为圣人,不为俗人所施。
你如果不能服神丹金液,劳精思念,应当自己努力!
所以告诉你,昼日常念脐中有日,赤黄精气光明照于脐中,胃中有月,白光赤黄精气填满胃中;暮卧念日在胃中,赤黄精气光明照于胸中,月在脐中,赤黄白光精气,照于脐中。
以此为常,万世无止。
△第二十二神仙
经上说:头发神有七人,是七星的精,神字录之。
两目神有六人,是日月的精,左目字英明,右目字玄光。
头上神有三人,是东王父。
脑户中神有三人,是泥丸君。
眉间神有三人,是南极老人元光天灵君。
两耳神有四人,是阴阳的精,字娇女。
鼻人中神有一人,名叫太一,字通庐,本天灵也。
口旁神有二人,是厨宰守神。
口中神有一人,是太一君,字丹硃。
颐下神有三人,是太阴神。
颈外神有二人,是玉女君。
两手中神有二人,是太阳的精,字魂阴。
项中神有二人,字上间也。
肩背神有二人,是少阴少阳的精,字
女爵。胸中有两位神,是虎贲神。两乳下是日月,日月中各有一位大神,是王父母。两腋下有两位神,是魂魄兆神。小腹中有两位神,是玉女。两褷内有两位神,也是玉女,名字叫阴隐。两胫有两位神,是金木神,名字叫随孔子。两足有两位神,是太阴之精,名字叫柱天力士。头发神名字叫禄之,两耳神名字叫娇女,两目神名字叫英明、玄光,鼻孔中神名字叫通庐,口神名字叫丹硃,肩背神名字叫硃雀,也有说叫女爵,两手神名字叫魄阴,上元神名字叫威成子,中元神名字叫中黄子,下元神名字叫明光子,也有说叫命光,阴神名字叫穷英,两褷神名字叫阴隐,两膝神名字叫枢公。想要睡觉时,闭上眼睛,从上到下依次呼唤三次,直到结束。如果有病痛的地方,就呼唤九次其神,让神治疗,百病都会消失,就能成为神仙。
△第二十三神仙
经上说:肺神有八人,是大和君,名叫玉真宫,是尚书府。其随从有三千六百人,乘坐白云气的车,驾驭白虎,或乘坐白龙。心神有九人,是太尉公,名叫绛宫,是太始南极老人元光。其随从有三千六百人,乘坐赤云气的车,硃雀为车盖,丹蛇为车柄,驾驭硃雀或乘坐赤龙。肝神有七人,是老子君,名叫明堂宫兰台府。其随从有三千六百人,乘坐青云气的车,驾驭青龙或乘坐白鹿。胆神有五人,是太一道君,居住在紫房宫。乘坐五彩玄黄紫盖珠玉云气的车,驾驭六条飞龙。随从有三千六百人。脾神有五人,是玄光玉女,是子丹母。乘坐黄金珠玉云气的车,驾驭凤凰或乘坐黄龙,随从有三千六百人。真人子丹在上,卧在胃管中,黄云气为帐,珠玉为床,吃黄金玉饵,喝醴泉玉液,服用太一神丹,吃玉李芝草,存养九年就能成真!千乘万骑,上谒太上黄道君,东谒王父,西谒王母,南谒老人元光之前,真人得道,与天地合一。元阳子丹者,就是我。我道成后就会离去,白日升天。或乘坐黄金云气珠玉的车,驾驭六条飞龙,辔无极之马,随从共有一万八千人。天师大神派一万八千人来附在我身上,合共三万六千人,所以能白日升天。胃神有十二人,是五元之气,是谏议大夫。脐中神有五人,太一有八人,共十三人。合共二十五人,是五行阴阳之神。神龟之上有三位神,是玄女、虚无、道母。肾神有六人,是司徒、司空、司命、司录、司隶、校尉、廷尉卿。乘坐神龟的车,驾驭六条鲤鱼,也有说白鱼,玄白云气为车盖。丹田神有三人,是人的根本。三合成德,以应道数。三焦神有六人,是左社、右稷、风伯、雨师、雷电、霹雳。大肠、小肠神有二人,是元梁使者。虎贲神有二人,是力士,在硃雀阙门,延年益寿为龄,下侍真人凤凰阁。玄谷神有五人,是大将军司马。阴神有三人,是上将军,是万神之精,男子名字叫穷英,女子名字叫丹城。天之神有一万八千人,人之神有一万八千人,合共三万六千人,共同举一身升天,就能成为神仙!
△第二十四神仙
经上说:东方的神女名叫青腰玉女。南方的神女名叫赤圭玉女,中央的神女名叫黄素玉女,西方的神女名叫白素玉女,北方的神女名叫玄光玉女。左边是常阳,右边是承翼,这些都是玉女的名字。五行之道,常以所胜者为妻。比如今天是甲乙木,木胜土,那么甲以己为妻。所以说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这些都是夫妻合会的日子。肝、胆是木。木帝以中宫戊己素女为妻。其他都效仿此例。这两位神女来时,要恭敬侍奉,千万不要娶她们为妻。娶她们为妻会杀人,最终不能得道。想要修道,千万不要淫乱,淫乱就会死。这些玉女可以取玉浆,带来行厨。
△第二十五神仙
经上说:太上神名字叫元光太一君。想要得太一之神,不是心神,而是天神南极老人元光。下在人心中,常在平旦、日中,甲午日,丙午日,呼唤说:南极老人元光太一君,某甲想要得太一神丹长生之道。于是闭上眼睛念心中太一童子,穿着绛章单衣,颜色正赤黄如日,九十息后停止。心中神,名字叫光坚,是中太一中极君。在脾中,主养身体。常在鸡鸣、食时、日西黄昏时、辰戊丑未日,呼唤说:中极光坚太一君,某甲想要得真人神仙黄庭之道。于是闭上眼睛默念黄气满太仓胃管中脾上有一黄人,五十息后停止。心下神,名字叫玄谷,是北极君,玄光道母。常在夜半时,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日,呼唤说:北极君玄谷道母,某甲想要得金液醴泉可饮食者。于是闭上眼睛念肾间有白气,中有神龟,龟上有玄女,女右有司命,左有司录,见到后呼唤说:司命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著玉历生录。都要说长生。所以说能知三神字,可以还命延年。这三神,是天地神道君三元君的名字,是人的祖先。要常念勿忘,三元是天之贵神。
△第二十六神仙
经上说:你想要修道,应当先经历五脏六腑,见到其神,才能有信。有信的积累,神自然会告诉你。先念天灵君,天灵君青身白头,正在眉间,思念三天,就能见到其神。念玄膺,形状正赤生光。念咽喉中正白如银,环十二重。共三天,念遍。然后念肺色正白,名叫鸿鸿,七天。念心色正赤,名叫呴呴,九天。念肝色正青,名叫蓝蓝,三天。念胆色正青,名叫护护,三天。念脾色正黄,名叫俾俾,五天。念胃色正黄,名叫旦旦,五天。念肾色正黑,名叫<漂寸>々,三天。念脐中太一色赤,人名玉灵子,三天。念大肠正白色,名叫胴胴,也有说洞洞,七天。念小肠色正赤,名叫契契,九天。念丹田色正赤,中有赤人,名叫藏精,三天。念玄丈方丈,其中有人到住,七天。念金玉印乾燥完坚,三天。念玄英正黑,润泽有光,三天。念两脾,也有说褷,左右脾内各有一玉女,穿着绛帔襦、青裙,正立两褷上,三天。念两足下各有一人,正白,三天。念为道竟矣。不出静室。
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清净虚无的境界,首先要进行斋戒,节制饮食,然后按照道的方法去思考。
△第二十七神仙
经书上说:如果你真的想要修道,达到神仙不死的境界,首先要去除体内的三虫,消除潜伏的尸气。三天内进行一百六十次呼吸,吸收天地之气,每三十次为一组,九十次后休息一次,每天进行四次。通常在夜半和鸡鸣时分,念诵祝词:东方的青牙,紫云流动的霞光,饮食青牙,服食朝露。三次吞咽。南方的硃丹,光彩夺目,服食硃丹,饮用丹池之水。三次吞咽。中央的黄气,黄庭中的高仙,服食黄气,饮用醴泉。三次吞咽。西方的明石,皓灵的金质,服食明石,饮用金液。三次吞咽。北方的玄滋,玄珠的润泽,服食玄滋,饮用玉饴。三次吞咽。这样坚持三十天,三虫都会死亡,伏尸会离开,而三神的正气会自然安定,伏尸不敢再回到你的身体中,这样就能达到神仙不死的境界,名字刻在玉字金名上,乘云升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三-注解
上上太一:道教中的至高神,被认为是道的化身,宇宙的创造者。在道教神话中,上上太一居于九天之上,是元气之源,象征着宇宙的初始和至高无上的力量。
无极太上元君:道教中的重要神祇,被认为是上上太一的儿子,象征着道的延续和宇宙的秩序。无极太上元君的形象多变,常被描绘为拥有九头或化为九人,代表着宇宙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东王父:道教中的东方之神,象征着青阳之元气,是万神之先。东王父的形象常与日月、星辰相联系,代表着光明和生命的源泉。
西王母:道教中的西方之神,象征着太阴之元气,是万神之母。西王母常被描绘为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神秘女神,掌管着长生不老和阴阳调和。
道君:道教中的核心神祇,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和秩序的维护者。道君的形象常与北辰星相联系,象征着宇宙的稳定和永恒。
老君:道教中的重要神祇,被认为是天之魂,自然之君。老君常被描绘为道君的侍从,象征着智慧和长寿。
太和:道教中的神祇,被认为是天之魄,自然之君。太和常被描绘为道君的侍从,象征着和谐与平衡。
泥丸君:道教中的脑神,象征着智慧和精神的源泉。泥丸君的形象常与脑部相联系,代表着人的思维和意识。
南极:道教中的神祇,被认为是仙人之首,象征着长寿和吉祥。南极的形象常与荧惑星相联系,代表着宇宙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
日月:道教中的神祇,被认为是天之司徒、司空公,象征着光明和正义。日月的形象常与两肾相联系,代表着人的生命力和健康。
延尉卿:古代官职名,负责司法审判,主记人罪过,上奏皇天上帝太上道君。
太初乡:道教中的理想乡,象征宇宙的初始状态。
玄冥里:道教中的理想居住地,象征深奥玄妙的境界。
司录:道教中的神职,负责记录人的善恶行为。
六丁玉女:指六位玉女,象征纯洁和美丽。
黄庭真人:道教中的神祇,象征人体内的真气。
太阴玄光玉女:道教中的女神,象征月亮和阴性能量。
黄精赤气:道教中的修炼术语,象征人体内的精华和生命力。
璇玑:北斗星的别称,象征天命的掌控者。
太一君:道教中的神祇,象征宇宙的中心和统一。
五城真人:道教中的神祇,象征五方五帝的神力。
赤精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的神名,代表南方的神明,与五行中的火相对应。
蓐收子:西方白帝西海君的神名,代表西方的神明,与五行中的金相对应。
禺强子:北方黑帝北海君的神名,代表北方的神明,与五行中的水相对应。
黄裳子:中央黄帝君的神名,代表中央的神明,与五行中的土相对应。
风伯:风神,掌管风的神明,常与雨师一同出现,象征自然力量。
雨师:雨神,掌管雨的神明,与风伯一同象征自然的力量。
司命君:掌管生死的神明,负责记录人的寿命和命运。
司录君:掌管记录的神明,与司命君一同负责人的生死记录。
黄神彭祖:中央黄帝君的别号,彭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人物,象征长寿与养生。
八卦天神:八卦象征天地万物的八种基本元素,八卦天神则是掌管这八种元素的神明。
丹田:道家修炼中的重要概念,指人体内的能量中心,位于脐下三寸,是精气神的聚集之处。
太一:道家思想中的至高神明,象征宇宙的本源和秩序。
元梁使者:指大肠、小肠神的名字,象征生命之源。
神龟:指一种神兽,象征长寿和智慧。
太仓:胃的别称,象征人体的能量储存中心,与三皇五帝的厨府相对应。
赤子:道家修炼中的概念,象征纯净无邪的状态,常与丹田、太一等概念相关联。
女爵:古代对女性贵族的尊称,此处指肩背神的名字。
虎贲神:古代神话中的神祇,象征勇猛和力量。
太神:指至高无上的神,此处指日月中的神。
王父母:指古代神话中的王父和王母,象征天地之父母。
魂魄兆神:指掌管魂魄的神祇,兆神意为显灵之神。
玉女: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象征纯洁和美丽。
金木神:指五行中的金和木的神祇。
太阴之精:指月亮的精华,象征阴柔之力。
禄之:指头发神的名字,象征福禄。
娇女:指两耳神的名字,象征娇美。
英明、玄光:指两目神的名字,象征智慧和光明。
通庐:指鼻孔中神的名字,象征通达。
丹硃:指口神的名字,象征红色和生命力。
硃雀:指肩背神的名字,象征南方之神。
魄阴:指两手神的名字,象征阴柔之力。
威成子:指上元神的名字,象征威严和成就。
中黄子:指中元神的名字,象征中央和黄色。
明光子:指下元神的名字,象征光明和智慧。
穷英:指阴神的名字,象征穷尽和英明。
枢公:指两膝神的名字,象征枢纽和公正。
玉真宫:指肺神的居所,象征纯洁和真实。
绛宫:指心神的居所,象征红色和热情。
明堂宫兰台府:指肝神的居所,象征光明和高贵。
紫房宫:指胆神的居所,象征紫色和尊贵。
玄光玉女:指北方之神女的名字,象征玄妙和光明。
太一神丹:指一种神药,象征长生不老。
醴泉玉液:指一种神水,象征长生不老。
玉李芝草:指一种神草,象征长生不老。
太上黄道君:指至高无上的神祇,象征天道。
王父、王母:指古代神话中的王父和王母,象征天地之父母。
老人元光:指心神的名字,象征长寿和光明。
元阳子丹:指真人的名字,象征阳气和丹药。
黄金云气珠玉之车:指一种神车,象征富贵和尊贵。
六飞龙:指六条飞龙,象征力量和速度。
无极之马:指一种神马,象征无限和速度。
天师大神:指至高无上的神祇,象征天道。
玄女、虚无、道母:指三位女神,象征玄妙、虚无和道法。
司徒、司空、司命、司录、司隶、校尉、廷尉卿:指古代官职,象征权力和职责。
丹田神:指人体丹田中的神祇,象征生命之源。
三焦神:指人体三焦中的神祇,象征阴阳和五行。
力士:指虎贲神的名字,象征力量。
玄谷神:指人体玄谷中的神祇,象征玄妙和深邃。
上将军:指阴神的名字,象征权力和威严。
青腰玉女:指东方之神女的名字,象征青色和美丽。
赤圭玉女:指南方之神女的名字,象征红色和美丽。
黄素玉女:指中央之神女的名字,象征黄色和美丽。
白素玉女:指西方之神女的名字,象征白色和美丽。
常阳、承翼:指玉女的名字,象征永恒和辅助。
五行之道:指古代哲学中的五行理论,象征宇宙的运行规律。
夫妻合会: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象征阴阳的和谐。
太上神:指至高无上的神祇,象征天道。
元光太一君:指心神的名字,象征光明和至高无上。
南极老人元光:指心神的名字,象征长寿和光明。
黄庭之道:指一种修炼方法,象征长生不老。
金液醴泉:指一种神水,象征长生不老。
司命、司录:指掌管生死的神祇,象征命运和记录。
玉历生录:指一种神书,象征长生不老。
三元君:指三位至高无上的神祇,象征天地人三才。
天灵君:指一种神祇,象征天道和灵性。
玄膺:指咽喉中的神祇,象征玄妙和深邃。
鸿鸿:指肺神的名字,象征白色和纯洁。
呴呴:指心神的名字,象征红色和热情。
蓝蓝:指肝神的名字,象征青色和活力。
护护:指胆神的名字,象征青色和保护。
俾俾:指脾神的名字,象征黄色和滋养。
旦旦:指胃神的名字,象征黄色和光明。
<漂寸>々:指肾神的名字,象征黑色和深邃。
玉灵子:指脐中太一神的名字,象征红色和灵性。
胴胴:指大肠神的名字,象征白色和纯洁。
契契:指小肠神的名字,象征红色和热情。
藏精:指丹田神的名字,象征红色和生命之源。
玄丈方丈:指一种神祇,象征玄妙和深邃。
金玉印:指一种神物,象征富贵和尊贵。
玄英:指一种神祇,象征黑色和光明。
绛帔襦、青裙:指玉女的服饰,象征红色和青色。
三虫:在道教中,三虫指的是人体内的三种有害生物,象征疾病和死亡。去除三虫是修炼成仙的重要步骤之一。
伏尸:伏尸在道教中指的是人体内的死气或不洁之气,需要通过修炼来驱除。
青牙:青牙在道教中象征东方和木属性,代表生机和成长。
硃丹:硃丹在道教中象征南方和火属性,代表热情和活力。
黄气:黄气在道教中象征中央和土属性,代表稳定和平衡。
明石:明石在道教中象征西方和金属性,代表坚固和清晰。
玄滋:玄滋在道教中象征北方和水属性,代表深邃和滋养。
玉字金名:玉字金名在道教中指的是修炼成仙后,名字被记录在仙籍上,象征长生不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卷十三-评注
《老子中经》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内容充满了神秘和象征意义。文本通过描述十位神仙的形象和特性,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生命和道德的深刻理解。这些神仙不仅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也是人类精神和道德的象征。
文本中的神仙形象丰富多彩,每个神仙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上上太一象征着宇宙的初始和至高无上的力量,无极太上元君象征着道的延续和宇宙的秩序,东王父和西王母则分别象征着光明和生命的源泉以及长生不老和阴阳调和。
通过对这些神仙的描述,文本传达了道教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道教认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而元气则是宇宙的初始和至高无上的力量。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应该遵循道的原则,追求长生不老和精神的升华。
此外,文本还强调了神仙与人类的关系。每个神仙都与人类的某个部位或功能相联系,例如泥丸君与脑部相联系,日月与两肾相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了道教对生命的理解,也强调了人类与宇宙的紧密联系。
总的来说,《老子中经》通过描述十位神仙的形象和特性,展现了道教对宇宙、生命和道德的深刻理解。这些神仙不仅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也是人类精神和道德的象征。文本通过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道教思想和宇宙观的窗口。
这段文本是道教经典的一部分,主要描述了道教中的神仙体系和修炼方法。文本中提到的神仙和神职,如延尉卿、司录、六丁玉女等,都是道教中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记录人的善恶行为,削去死籍,著长生。这些神仙和神职的存在,反映了道教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
文本中还提到了许多道教中的修炼术语和象征,如黄庭真人、太阴玄光玉女、黄精赤气等。这些术语和象征,都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人体内的真气、精华和生命力。通过这些修炼方法,道教徒希望能够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许多道教中的理想乡和居住地,如太初乡、玄冥里等。这些地方象征了宇宙的初始状态和深奥玄妙的境界,是道教徒追求的理想境界。通过这些理想乡和居住地的描述,文本展现了道教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是道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描述神仙体系、修炼方法和理想境界,展现了道教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这段文本是中国古代道教经典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了道教的神仙信仰和修炼思想。文本中提到的神明如赤精成子、蓐收子、禺强子等,分别代表五方五帝,象征着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力量。这些神明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道教修炼中重要的崇拜对象。通过存念这些神明,修炼者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文本中还提到了丹田、太一、神龟等概念,这些都是道教修炼中的核心内容。丹田是人体内的能量中心,太一则是宇宙的本源,神龟象征长寿和智慧。通过这些概念的修炼,修炼者可以调和阴阳,达到与天地合一的状态。这种修炼思想不仅体现了道教的宇宙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八卦天神、元梁使者等神明,这些神明掌管着天地万物的运行和吉凶祸福。通过存念这些神明,修炼者可以驱邪避灾,获得神灵的庇佑。这种信仰不仅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集中体现了道教的神仙信仰、修炼思想和宇宙观。通过存念神明、修炼丹田、调和阴阳,修炼者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与天地合一。这种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崇拜。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复杂的神仙体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文中详细描述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神祇,这些神祇不仅掌管着人体的生理功能,还象征着宇宙中的各种力量和元素。例如,肺神、心神、肝神等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金、火、木等元素,体现了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文中还提到了各种神车、神兽和神物,如白云气之车、赤云气之车、青龙、白虎、神龟等,这些都是古代神话中常见的象征物,代表着力量、速度、智慧和长寿。通过这些象征物,古人表达了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各种修炼方法和神药,如太一神丹、醴泉玉液、玉李芝草等,这些都是古代道教修炼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通过这些修炼方法,古人试图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成为神仙。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还反映了他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通过详细描述人体各个部位的神祇和各种象征物,古人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神仙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
这段文本出自道教经典,详细描述了修炼成仙的具体步骤和仪式。文本中提到的‘三虫’和‘伏尸’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人体内的疾病和死气,需要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来去除。这种修炼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斋戒和节食,还包括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
文本中的‘青牙’、‘硃丹’、‘黄气’、‘明石’和‘玄滋’分别代表了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这是道教宇宙观中基本的五种元素,每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功能。通过服食这些象征性的物质,修炼者可以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
此外,文本中提到的‘玉字金名’是修炼成仙后的最高荣誉,象征着修炼者的名字被永久记录在仙籍上,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道教修炼的终极目标,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永生和超越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段文本不仅是道教修炼方法的详细指南,也是研究古代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些修炼步骤和象征意义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对于生命、宇宙和超越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