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原文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

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

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

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

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

犀首曰:“奈何?”

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

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

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

魏王止其行使。

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

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

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

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译文

陈轸作为秦国的使者前往齐国,途中经过魏国,请求会见犀首。犀首拒绝了陈轸。

陈轸说:“我之所以来,是因为有重要的事情。您不见我,我就要走了,不能等到以后了。”犀首于是接见了他。

陈轸说:“您讨厌事务吗?为什么只吃饭而不做事?没有事务您一定会来。”

犀首说:“我不才,无法得到事务,怎么敢讨厌事务呢?”

陈轸说:“请让我把天下的事务交给您。”

犀首说:“怎么做?”

陈轸说:“魏王派李从率领一百辆车前往楚国,您可以参与其中并引起怀疑。您对魏王说:‘我与燕国、赵国有旧交,他们多次派人召见我,说没有事务一定会来。现在我无事,请允许我去拜访他们。不会太久,十天或五天的时间。’魏王一定没有理由阻止您。您得以出行后,就在朝廷上自己说:‘我急着出使燕国、赵国,赶紧准备车辆和行装。’”

犀首说:“好的。”于是去拜见魏王,魏王同意了,犀首立即宣布要出使燕国、赵国。

诸侯的使者听说后,都派人告诉他们的国王说:“李从率领一百辆车前往楚国,犀首又率领三十辆车前往燕国、赵国。”

齐王听说后,担心落后于其他国家得到魏国,于是将事务交给犀首,犀首接受了齐国的事务。

魏王阻止了他的出行。

燕国、赵国听说后,也将事务交给犀首。

楚王听说后,说:“李从约见我,现在燕国、齐国、赵国都将事务交给犀首,犀首一定会想要见我,我也想见他。”于是背弃了李从,将事务交给犀首。

魏王说:“之所以不派犀首,是因为认为不可行。现在四国都将事务交给他,我也将事务交给他。”

犀首于是掌管了天下的事务,再次成为魏国的宰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注解

陈轸: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智谋和辩才著称,曾为秦国效力。

犀首:即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智谋和权术闻名。

李从:魏国的使者,负责出使楚国。

魏王:指魏国的君主,具体为魏惠王。

齐王:指齐国的君主,具体为齐宣王。

楚王:指楚国的君主,具体为楚怀王。

燕、赵:指燕国和赵国,战国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

纵横家:战国时期的一种政治流派,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权谋来达到政治目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评注

本文选自《战国策》,讲述了陈轸如何通过智谋和权术,使犀首(公孙衍)成为各国争相拉拢的对象,最终掌握天下大权的故事。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和纵横家的智慧,还深刻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权谋的重要性。

首先,陈轸作为秦国的使者,途经魏国时主动求见犀首,表现出他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犀首能力的认可。陈轸的言辞巧妙,既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又暗示了犀首若不采取行动将错失良机。这种策略性的对话,充分体现了纵横家的辩才和智谋。

其次,陈轸提出的计策极具战略眼光。他建议犀首利用魏王派李从出使楚国的机会,制造假象,使各国误以为犀首已成为魏国的核心人物。这一计策不仅成功引起了齐、燕、赵等国的关注,还使楚国主动放弃与李从的约定,转而拉拢犀首。这种通过制造舆论和假象来影响各国决策的手段,正是纵横家常用的策略。

再次,犀首的应对也显示出他的政治智慧。他不仅接受了陈轸的建议,还巧妙地利用魏王的信任,成功获得了各国的信任和支持。最终,犀首不仅掌握了魏国的实权,还成为各国争相拉拢的对象,实现了对天下事务的主导。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权谋的重要性。

最后,这段文字还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相互猜忌和竞争。各国君主在面对犀首的崛起时,纷纷采取行动,试图通过拉拢他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种局面不仅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为犀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对话和情节,展示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智慧和权谋,深刻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为我们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陈轸为秦使于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43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