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魏王遗楚王美人-原文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
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
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
新人见王,因掩其鼻。
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
郑袖曰:“妾知也。”
王曰:“虽恶,必言之。”
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
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魏王遗楚王美人-译文
魏王送给楚王一位美人,楚王非常喜欢她。
楚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楚王喜欢这位新人,便表现得非常喜爱她,为她挑选喜欢的衣服和玩物,为她布置她喜欢的宫室和卧具。郑袖对她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楚王。
楚王说:“女人侍奉丈夫,靠的是美貌;而嫉妒是她们的本性。现在郑袖知道我喜欢新人,她对新人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我,这就像孝子侍奉父母,忠臣侍奉君主一样。”
郑袖知道楚王认为自己不嫉妒,便对新来的美人说:“大王非常喜欢你的美貌。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你见到大王时,一定要捂住你的鼻子。”
新人见到楚王时,便捂住了自己的鼻子。
楚王对郑袖说:“新人见到我时,总是捂住鼻子,这是为什么?”
郑袖说:“我知道原因。”
楚王说:“即使是不好的事,也一定要说出来。”
郑袖说:“她好像是讨厌闻到大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说:“真是放肆!”于是下令割掉她的鼻子,不让她违抗命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魏王遗楚王美人-注解
魏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此处指魏惠王。
楚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此处指楚怀王。
郑袖:楚怀王的宠妃,以美貌和智慧著称。
新人:指魏王送给楚王的美人。
劓:古代的一种刑罚,割去鼻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魏王遗楚王美人-评注
本文选自《战国策·楚策》,讲述了楚怀王宠妃郑袖如何利用智慧和权谋,巧妙地除掉魏王送给楚王的美人,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故事通过郑袖的行为,展现了古代宫廷中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女性在其中的角色。
首先,郑袖的智慧体现在她对楚王心理的准确把握。她知道楚王喜欢新人,便故意表现出对新人的极度关爱,甚至超过楚王本人。这种行为不仅让楚王感到欣慰,还让楚王误以为郑袖没有嫉妒之心,从而放松了对她的警惕。这种策略在古代宫廷中极为常见,女性往往通过表面上的顺从和关爱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其次,郑袖的权谋体现在她对新人心理的操控。她利用新人对楚王的敬畏心理,故意告诉新人楚王不喜欢她的鼻子,导致新人在见到楚王时掩鼻。这种行为不仅让楚王对新人生出厌恶之情,还让楚王误以为新人对自己不敬。郑袖通过这种巧妙的手段,成功地将新人置于不利的境地。
最后,楚王的反应也值得深思。他在得知新人掩鼻的原因后,立即下令割去新人的鼻子,表现出他对权力的绝对掌控和对不敬行为的严厉惩罚。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古代君主的专制和残暴,也揭示了宫廷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郑袖和楚王的行为,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宫廷中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女性在其中的角色。郑袖的智慧和权谋,楚王的专制和残暴,都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本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