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原文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
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又无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状。对曰:“齐王遣使求臣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聘入乎?”对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园乃与其女弟谋。
园女弟承间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今君相楚王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即楚王更立,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之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心幸妾。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封尽可得,孰与其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立为王后。楚王贵李园,李园用事。
李园既入其女弟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死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春申君相楚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无妄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为相国,实楚王也。五子皆相诸侯。今王疾甚,旦暮且崩,太子衰弱。疾而不起,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因而有楚国。此所谓无妄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无妄之祸?”曰:“李园不治国,王之舅也。不为兵将,而阴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崩,李园必先入。据本议制断君命,秉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无妄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无妄之人?”曰:“君先仕臣为郎中,君王崩,李园先入,臣请为君(童刂)其胸杀之。此所谓无妄之人也。”春申君曰:“先生置之,勿复言已。李园,软弱人也。仆又善之,又何至此?”朱英恐,乃亡去。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崩,李园果先入,置死士,止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后入,止棘门。园死士夹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新生子者,遂立为楚幽王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译文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对此感到忧虑,于是寻找适合生育的女子进献给楚王,人数众多,但最终还是没有儿子。
赵国人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想要进献给楚王,但听说楚王不适合生育,担心妹妹得不到宠爱。李园请求成为春申君的舍人。不久后,李园请假回家,故意拖延时间。回来后,春申君询问情况。李园回答说:“齐王派使者来求娶我的妹妹,我和使者一起喝酒,所以耽误了时间。”春申君问:“已经下聘了吗?”李园回答:“还没有。”春申君问:“可以见见你妹妹吗?”李园说:“可以。”于是李园将妹妹进献给春申君,春申君宠爱她。得知她怀孕后,李园与妹妹密谋。
李园的妹妹趁机对春申君说:“楚王对您的宠爱,即使是兄弟也比不上。现在您担任楚王的相国已经二十多年,但楚王没有儿子,百年之后将立兄弟为王。如果楚王立兄弟为王,他们也会各自重用自己亲近的人,您又怎么能长久保持宠爱呢?不仅如此,您长期掌权,对楚王的兄弟多有失礼之处,如果兄弟真的即位,灾祸将降临到您身上,您怎么能保住相印和江东的封地呢?现在我自知怀孕了,但别人还不知道。我受宠于您时间不长,如果以您的地位将我进献给楚王,楚王一定会宠爱我。如果我有幸生下男孩,那就是您的儿子成为楚王,楚国的封地都可以得到,这比面临不可预测的罪过要好得多吧?”春申君非常赞同。于是将李园的妹妹安置在隐秘的地方,并向楚王推荐。楚王召见她,宠爱她。后来她生下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李园的妹妹被立为王后。楚王重用李园,李园掌权。
李园将妹妹立为王后,儿子立为太子后,担心春申君泄露秘密而更加骄横,暗中培养死士,想要杀死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中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春申君担任楚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重。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无缘无故的福气,也有无缘无故的灾祸。现在您处在无缘无故的世道,侍奉无缘无故的君主,怎么会没有无缘无故的人呢?”春申君问:“什么是无缘无故的福气?”朱英说:“您担任楚相二十多年,虽然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是楚王。您的五个儿子都担任诸侯的相国。现在楚王病重,随时可能去世,太子年幼体弱。如果楚王病重不起,您辅佐少主,趁机代立为楚王,就像伊尹、周公那样。等楚王长大后再还政于他,如果不还政,就南面称王,拥有楚国。这就是所谓的无缘无故的福气。”春申君问:“什么是无缘无故的灾祸?”朱英说:“李园不治理国家,是楚王的舅舅。他不担任将军,却暗中培养死士已经很久了。楚王去世后,李园一定会先入宫。他会按照原来的计划控制局面,掌握大权并杀死您以灭口。这就是所谓的无缘无故的灾祸。”春申君问:“什么是无缘无故的人?”朱英说:“您先任命我为郎中,楚王去世后,李园先入宫,我请求为您刺穿他的胸膛杀死他。这就是所谓的无缘无故的人。”春申君说:“先生放下这件事吧,不要再说了。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又对他很好,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朱英感到害怕,于是逃离了。
十七天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先入宫,安排死士埋伏在棘门内。春申君随后入宫,停在棘门。李园的死士夹击春申君,砍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于是李园派人将春申君全家灭门。而李园的妹妹,最初受宠于春申君怀孕,后来进献给楚王生下的儿子,被立为楚幽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注解
春申君: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人物,名黄歇,曾任楚国相国,以智谋和权术著称。
楚考烈王: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名熊完,因无子嗣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斗争。
李园:赵国人,通过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进而使其成为楚王的宠妃,最终通过阴谋手段掌握了楚国大权。
无妄之福:指意外的好运或福气,通常指不经过努力或预料之外的幸运。
无妄之祸:指意外的灾祸或不幸,通常指不经过预料或无法避免的灾难。
伊尹、周公:伊尹是商朝初年的著名宰相,周公是周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两人都以辅佐幼主、稳定国家而闻名。
棘门:古代城门的一种,通常指城门的防御设施,此处指李园设伏刺杀春申君的地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与李园之间的政治斗争。故事的核心围绕着楚考烈王无子嗣的问题展开,春申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寻找合适的女子进献给楚王,而李园则通过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春申君,进而使其成为楚王的宠妃,最终通过阴谋手段掌握了楚国大权。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术运用。春申君作为楚国的相国,虽然位高权重,但面对楚王无子的困境,他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园则通过巧妙的策略,利用春申君的弱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这种权谋斗争在战国时期非常普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的复杂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权谋手段。春申君的犹豫和李园的果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张和引人入胜。特别是李园妹妹的劝说,既展现了她的智慧,也为后续的阴谋埋下了伏笔。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一段重要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态和权谋文化。春申君和李园的故事,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同时,这段文字也展示了司马迁作为历史学家的卓越叙事能力,使得这段历史得以生动地流传下来。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还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谋文化,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