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二-女阿谓苏子-原文
女阿谓苏子曰:“秦栖楚王,危太子者,公也。
今楚王归,太子南,公必危。
公不如令人谓太子曰:“苏子知太子之怨己也,必且务不利太子。
太子不如善苏子,苏子必且为太子入矣。’”
苏子乃令人谓太子,太子复请善于苏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二-女阿谓苏子-译文
女阿对苏子说:“秦国收留了楚王,威胁太子的人,就是您。
现在楚王已经回国,太子在南方,您必定会处于危险之中。
您不如派人去对太子说:‘苏子知道太子怨恨自己,一定会尽力对太子不利。
太子不如善待苏子,苏子一定会为太子效力。’”
苏子于是派人去对太子说,太子再次请求善待苏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二-女阿谓苏子-注解
女阿:古代对女性的称呼,此处指一位女性人物。
苏子:指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合纵连横的策略闻名。
秦栖楚王:指秦国扣留楚王,栖意为扣留。
危太子:使太子处于危险境地。
太子南:太子向南逃亡或迁移。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指苏秦。
怨己:怨恨自己。
务不利太子:致力于对太子不利的事情。
善苏子:善待苏秦。
入:进入,此处指苏秦为太子效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二-女阿谓苏子-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讲述了女阿向苏秦献策,建议他通过改善与太子的关系来保护自己。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还反映了当时女性在政治中的智慧和影响力。
首先,女阿的智慧体现在她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她指出,苏秦因扣留楚王而使太子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楚王归来,太子南逃,苏秦将面临危险。这种分析不仅基于对当前政治形势的深刻理解,还预见了未来的可能发展。
其次,女阿的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她建议苏秦通过改善与太子的关系来化解危机,这种策略不仅能够保护苏秦自身,还能为太子提供支持,实现双赢。这种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通过改变人际关系来影响政治局势,展现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此外,这段文字还反映了战国时期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女阿作为一位女性,能够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提出如此高明的策略,说明当时女性在政治中并非完全被边缘化,她们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精炼,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的智慧和策略。对话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意,既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还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展示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女性的智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巧妙的对话,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