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中山-阴姬与江姬争为后-原文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司马憙谓阴姬公曰:“事成,则有土子民;不成,则恐无身。欲成之,何不见臣乎?”
阴姬公稽首曰:“诚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
司马憙即奏书中山王曰:“臣闻弱赵强中山。”
中山王悦而见之曰:“愿闻弱赵强中山之说。”
司马憙曰:“臣愿之赵,观其地形险阻,人民贫富,君臣贤不肖,商敌为资,未可豫陈也。”
中山王遣之。
见赵王曰:“臣闻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今者臣来至境,入都邑,观人民谣俗,容貌颜色,殊无佳丽好美者。以臣所行多矣,周流无所不通,未尝见人如中山阴姬者也。不知者,特以为神,力言不能及也。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绝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赵王意移,大悦曰:“吾愿请之,何如?”
司马憙曰:“臣窃见其佳丽,口不能无道尔。即欲请之,是非臣所敢议,愿王无泄也。”
司马憙辞去,归报中山王曰:“赵王非贤王也。不好道德,而好声色;不好仁义,而好勇力。臣闻其乃欲请所谓阴姬者。”
中山王作色不悦。
司马憙曰:“赵强国也,其请之必矣。王如不与,即社稷危矣;与之,即为诸侯笑。”
中山王曰:“为将奈何?”
司马憙曰:“王立为后,以绝赵王之意。世无请后者。虽欲得请之,邻国不与也。”
中山王遂立以为后,赵王亦无请言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中山-阴姬与江姬争为后-译文
阴姬和江姬争夺成为王后。
司马憙对阴姬的父亲说:“如果事情成功,你就能拥有土地和人民;如果不成功,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想要成功,为什么不来找我呢?”
阴姬的父亲叩首说:“确实如您所说,但事情怎么能预先说定呢?”
司马憙立即上书中山王说:“我听说赵国弱而中山国强。”
中山王高兴地接见他,说:“我想听听关于赵国弱而中山国强的说法。”
司马憙说:“我愿意去赵国,观察他们的地形险阻,人民的贫富,君臣的贤愚,以便为我们的敌人提供情报,这些不能预先说明。”
中山王派遣他去了。
司马憙见到赵王说:“我听说赵国是天下音乐最好的地方,也是美女的产地。现在我来到贵国,进入都城,观察人民的歌谣和风俗,容貌和肤色,却没有看到特别美丽的人。我走过很多地方,周游各地,从未见过像中山国的阴姬那样的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神仙,言语无法形容她的美丽。她的容貌和肤色,确实已经超越了常人。她的眉目、鼻子、嘴唇和下巴,都像犀角和偃月一样完美,她应该是帝王的后妃,而不是诸侯的姬妾。”
赵王心动,非常高兴地说:“我想请求她来,怎么样?”
司马憙说:“我私下见过她的美丽,口不能不说出来。即使您想请求她来,这不是我敢议论的,希望大王不要泄露。”
司马憙告辞离开,回去报告中山王说:“赵王不是贤明的君主。他不喜欢道德,而喜欢声色;不喜欢仁义,而喜欢勇力。我听说他想请求所谓的阴姬。”
中山王脸色不悦。
司马憙说:“赵国是强国,他们一定会请求她。大王如果不给,国家就会危险;如果给了,就会被诸侯嘲笑。”
中山王说:“那该怎么办?”
司马憙说:“大王立她为后,以断绝赵王的念头。世上没有人会请求王后。即使他想请求,邻国也不会同意。”
中山王于是立阴姬为后,赵王也没有再提请求的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中山-阴姬与江姬争为后-注解
阴姬:阴姬是中山王的妃子,与江姬争夺王后之位。她的美貌和智慧在故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江姬:江姬是中山王的另一位妃子,与阴姬争夺王后之位。
司马憙:司马憙是中山王的臣子,以其智慧和策略帮助阴姬成为王后。
中山王:中山王是故事中的君主,最终采纳了司马憙的建议,立阴姬为后。
赵王:赵王是赵国的君主,对阴姬的美貌产生了兴趣,但最终未能如愿。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服从。
社稷:古代指国家和政权,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合称社稷,象征国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中山-阴姬与江姬争为后-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讲述了阴姬与江姬争夺中山王后之位的故事。通过司马憙的智慧和策略,阴姬最终成功成为王后。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宫廷斗争的复杂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智慧和策略运用。
首先,故事中的阴姬和江姬代表了古代宫廷中妃子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较量,更是背后政治势力的博弈。阴姬最终能够胜出,离不开司马憙的智慧和策略。司马憙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了立阴姬为后的建议,从而避免了中山国与赵国之间的潜在冲突。
其次,故事中的司马憙是一个典型的智者形象。他不仅能够洞察赵王的意图,还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的智慧和策略不仅帮助阴姬成为王后,还维护了中山国的利益。这种智慧和策略的运用,反映了古代政治家的高超智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再次,故事中的赵王形象也颇具代表性。他对阴姬的美貌产生了兴趣,但最终未能如愿。这反映了古代君主在追求个人欲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权衡。赵王的失败,也说明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单纯依靠个人欲望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最后,故事通过阴姬成为王后的结局,展现了古代宫廷斗争的最终目的——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利益。阴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山国政治智慧的体现。这种结局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智慧和策略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阴姬与江姬的竞争,展现了古代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智慧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各个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段古文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智慧和策略运用,以及古代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