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原文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

为东周谓韩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案兵而勿出,可以德东周,西周之宝可尽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译文

东周和西周发生了战争,韩国去救援西周。

有人对韩王说:“西周是以前天子的国家,拥有许多名贵的器物和重要的宝物,如果按兵不动,可以用恩德来感化东周,西周的宝物就可以全部得到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注解

东周:指中国历史上的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

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是周朝的早期阶段。

韩: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

名器重宝:指珍贵的礼器和宝物,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案兵:指停止军事行动,按兵不动。

德:在这里指通过道德或政治手段影响或控制对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策略运用。东周与西周的战争背景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霸和领土扩张。韩国的介入显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联盟和对抗关系。

文中提到的‘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强调了西周的历史地位和文化遗产。西周作为周朝的早期阶段,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象征权力的礼器,这些‘名器重宝’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文化和权力的象征。

韩国的策略是通过‘案兵而勿出’,即停止军事行动,来‘德东周’,即通过政治手段影响东周。这种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不仅通过武力,也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争夺利益。

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对‘名器重宝’的重视,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文化遗产和权力象征的重视。同时,通过政治手段影响他国的策略,也体现了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策略思维。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也具有文化价值,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对这段古文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东周-东周与西周战》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69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