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二十出-侦报

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二十出-侦报-原文

[外引末扮中军,四杂执刀棍上]出守岩疆典钜城,风闻边事实堪惊。不知忧国心多少,白发新添四五茎。下官郭子仪,叨蒙圣恩,擢拜灵武太守。前在长安,见安禄山面有反相,知其包藏祸心。不想圣上命彼出镇范阳,分明纵虎归山。却又许易番将,一发添其爪牙。下官自天德军升任以来,日夜担忧。此间来武,乃是股肱重地,防守宜严。已遣精细哨卒,前往范阳采听去了。且待他来,便知分晓。

【双调夜行船】[小生扮子,执小红旗上]两脚似星驰和电捷,把边情打听些。急离燕山,早来灵武。[作进见外,一足跪叩科]向黄堂爆雷般唱一声高喏。[外]探子,你回来了么?[小生]我肩挑令字小旗,昼夜奔驰疾似风。探得边关多少事,从头来报主人公。[外]分付掩门。[众掩门下][外]探子,你探的安禄山军情怎的,兵势如何?近前来,细细说与我听者。[小生]爷爷听启,小哨一到了范阳镇上呵,

【乔木鱼】见枪刀似雪,密匝匝铁骑连营列。端的是号令如山把神鬼慑。那知有朝中天子尊,单逞他将军令阃外唓嗻。

[外]那安禄山在边关,近日作何勾当?[小生]【庆宣和】他自请那番将更来,把那汉将撤,四下里牙爪排设。每日价跃马弯弓斗驰猎,把兵威耀也、耀也!

[外]还有什么举动波?[小生]

【落梅花】他贼行藏真难料,歹心肠忒肆邪。诱诸番密相勾结,更私招四方亡命者,巢窟内尽藏凶孽。

[外惊科]呀,有这等事!难道朝廷之上,竟无人奉告么?[小生]闻得一月前,京中有人告称禄山反状,万岁爷暗遣中使,去到范阳,瞰其动静。那禄山见了中使呵,【风入松】十分的小心礼貌假妆呆,尽金钱遍布盖奸邪。把一个中官哄骗的满心悦,来回奏把逆迹全遮。因此万岁爷愈信不疑,反把告叛的人,送到禄山军前治罪。一任他横行傲桀,有谁人敢再弄唇舌![外叹介]如此怎生是了也![小生]前日杨丞相又上一本,说禄山叛迹昭然,请皇上亟加诛戮。那禄山见了此本呵,

【拨不断】也不免脚儿跌,口儿嗟,意儿中忐忑,心儿里怯。不想圣旨倒说禄山诚实,丞相不必生疑。他一闻此信,便就呵呵大笑,骂这馋臣奈我耶,咬牙根誓将君侧权奸灭,怒轰轰急待把此仇来雪。

[外]呀,他要诛君侧之奸,非反而何?且住,杨相这本怎么不见邸抄?[小生]此是密本,原不发抄。只因杨丞相要激禄山速反,特着塘报抄送去的。[外怒科]唉,外有逆藩,内有奸相,好教人发指也![小生]小哨还打听的禄山近有献马一事,更利害哩!【离亭宴歇拍煞】他本待逞豺狼,魆地里思抄窃。巧借着献骅骝,乘势去行强劫。[外]怎么献马?可明白说来者。[小生]他遣何千年赉表,奏称献马三千匹,每马一匹,有甲士二人,又有二人御马,一人刍牧,共三五一万五千人,护送入京。一路里兵强马劣,闹汹汹怎提防!乱纷纷难镇压,急攘攘谁拦截。生兵入帝畿,野马临城阙,怕不把长安来闹者。[外惊科]唉,罢了,此计若行,西京危矣。[小生]这本方才进去,尚未取旨。只是禄山呵,他明把至尊欺,狡将奸计使,险备机关设。马蹄儿纵不行,狼性子终难贴。逗的鼙鼓向渔阳动也,爷爷呵,莫待传白羽始安排。小哨呵,准备闪红旗再报捷。

[外]知道了。赏你一坛酒,一腔羊,五十两花银,免一月打差。去罢[小生叩头科]谢爷。[外]叫左右,开门。[众应上,作开门科][小生下][外]中军官。[末应介][外]传令众军士,明日教场操演,准备酒席犒赏。[末]领钧旨。[先下]

[外]数骑渔阳探使回,杜牧威雄八阵役风雷。刘禹锡

[外]胸中别有安边计,曹唐军令分明数举杯。杜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二十出-侦报-译文

[外引末扮中军,四杂执刀棍上]我奉命镇守边疆,管理这座重要的城池,最近听到边境的传闻实在令人震惊。不知道我心中有多少忧国之情,白发又新添了四五根。我是郭子仪,承蒙圣上的恩典,被任命为灵武太守。之前在长安时,看到安禄山脸上有反叛的迹象,知道他心怀不轨。没想到圣上竟然任命他镇守范阳,这分明是放虎归山。还允许他更换番将,更是给他增添了爪牙。自从我从天德军升任以来,日夜担忧。这里灵武是重要的军事重地,防守必须严密。我已经派遣了精干的哨兵前往范阳打探消息。等他回来,就能知道具体情况了。

【双调夜行船】[小生扮子,执小红旗上]我两脚像星星和闪电一样快速,去打听边境的情况。急忙离开燕山,早早来到灵武。[作进见外,一足跪叩科]向黄堂大声报告一声。[外]探子,你回来了吗?[小生]我肩挑着令字小旗,昼夜奔驰像风一样快。探得边关的许多事情,从头来报告给主人。[外]吩咐掩门。[众掩门下][外]探子,你探得的安禄山军情如何,兵势怎样?近前来,细细说给我听。[小生]爷爷请听,小哨一到范阳镇上,

【乔木鱼】看到枪刀像雪一样白,密密麻麻的铁骑连营排列。真是号令如山,连神鬼都感到害怕。哪里知道朝中有天子尊贵,只凭他将军的命令在边关横行霸道。

[外]那安禄山在边关,最近在做什么?[小生]【庆宣和】他自己请来番将,撤换了汉将,四处布置爪牙。每天骑马弯弓,炫耀兵威,耀武扬威!

[外]还有什么举动吗?[小生]

【落梅花】他的行为真是难以预料,心肠太邪恶。引诱各番密谋勾结,还私自招揽四方的亡命之徒,巢穴里全是凶恶之徒。

[外惊科]呀,有这等事!难道朝廷之上,竟没有人报告吗?[小生]听说一个月前,京城有人报告禄山有反叛的迹象,万岁爷暗中派遣使者,前往范阳,观察他的动静。那禄山见了使者,【风入松】十分小心礼貌,假装呆傻,用金钱掩盖奸邪。把一个中官哄骗得满心欢喜,回来报告时把逆迹全掩盖了。因此万岁爷更加相信他,反而把告叛的人送到禄山军前治罪。任凭他横行霸道,有谁敢再说什么![外叹介]这样下去怎么办啊![小生]前日杨丞相又上了一本,说禄山叛迹昭然,请皇上立即诛杀他。那禄山见了此本,

【拨不断】也不免脚儿跌,口儿嗟,意儿中忐忑,心儿里怯。没想到圣旨却说禄山诚实,丞相不必生疑。他一听到这个消息,便呵呵大笑,骂这馋臣奈何我,咬牙切齿发誓要消灭君侧的权奸,怒轰轰急待报仇雪恨。

[外]呀,他要诛杀君侧的奸臣,这不是反叛是什么?且住,杨相这本怎么不见邸抄?[小生]这是密本,原本不公开发布。只因杨丞相要激怒禄山速反,特意通过塘报抄送去的。[外怒科]唉,外有逆藩,内有奸相,真是让人愤怒![小生]小哨还打听到禄山最近有献马一事,更厉害哩!【离亭宴歇拍煞】他本想逞豺狼之威,暗中计划抄窃。借着献骅骝的机会,乘势去行强劫。[外]怎么献马?可明白说来。[小生]他派遣何千年带着表章,奏称献马三千匹,每马一匹,有甲士二人,又有二人御马,一人刍牧,共三五一万五千人,护送入京。一路上兵强马劣,闹汹汹怎么提防!乱纷纷难镇压,急攘攘谁拦截。生兵入帝畿,野马临城阙,怕不把长安闹翻天。[外惊科]唉,罢了,此计若行,西京危矣。[小生]这本方才进去,尚未取旨。只是禄山呵,他明把至尊欺,狡将奸计使,险备机关设。马蹄儿纵不行,狼性子终难贴。逗的鼙鼓向渔阳动也,爷爷呵,莫待传白羽始安排。小哨呵,准备闪红旗再报捷。

[外]知道了。赏你一坛酒,一腔羊,五十两花银,免一月打差。去罢[小生叩头科]谢爷。[外]叫左右,开门。[众应上,作开门科][小生下][外]中军官。[末应介][外]传令众军士,明日教场操演,准备酒席犒赏。[末]领钧旨。[先下]

[外]数骑渔阳探使回,杜牧威雄八阵役风雷。刘禹锡

[外]胸中别有安边计,曹唐军令分明数举杯。杜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二十出-侦报-注解

郭子仪:唐代著名将领,以平定安史之乱闻名,被封为汾阳王,是唐朝中期的军事重臣。

安禄山:唐代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原为唐朝边将,后反叛,建立大燕政权。

灵武太守:灵武是唐代重要的边防城市,太守是该地区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

范阳:唐代重要的边防重镇,今北京一带,安禄山曾任范阳节度使。

杨丞相:指杨国忠,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安史之乱前夕的重要政治人物。

献马:古代边疆民族或藩镇向中央朝廷进贡马匹,以示臣服或友好。

渔阳:古代地名,今北京密云一带,唐代为边防重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二十出-侦报-评注

这段文本选自古代戏曲,通过郭子仪与探子的对话,展现了安禄山反叛前夕的紧张局势。文本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安禄山的军事准备和朝廷内部的复杂政治斗争。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反映了唐代中期的政治腐败和边疆危机。安禄山的反叛不仅是个人野心的体现,也是唐朝政治体制和边疆政策问题的集中爆发。郭子仪作为忠臣,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安禄山的警惕,体现了当时忠臣义士的忧国忧民之情。

艺术特色方面,文本通过对话和唱词的形式,巧妙地结合了叙事和抒情。探子的报告详细而生动,通过具体的军事行动和政治阴谋,增强了戏剧的紧张感和冲突性。同时,郭子仪的忧虑和愤怒,通过简短的对话和感叹,深刻地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历史价值上,这段文本不仅是对安史之乱前夕历史事件的再现,也是对唐代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安禄山反叛的描述,揭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教育意义。

总体而言,这段文本通过生动的对话和详细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唐代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也深刻反映了忠臣义士的忧国情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二十出-侦报》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6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