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

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原文

【商调过曲·吴小四】[老旦扮酒家妪上]驿坡头,门巷幽,拾得娘娘锦袜收。开着店儿重卖酒,往来客人尽见投。聊度日,不用愁。

老身王嬷嬷,一向在这马嵬坡下,开个冷酒铺儿度日。自从安禄山作乱,人户奔逃。那时老身躲入驿内佛堂,只见梨树之下有锦袜一只,是杨娘娘遣下的。老身收藏到今,谁想是件至宝。

如今郭元帅破贼收京,太平重见,老身仍旧开张酒铺在此。但是远近人家,闻得有锦袜的,都来铺中饮酒,兼求看袜。酒钱之外,另有看钱,生意十分热闹。[笑介]也算是老身交运了。

今早铺设下店儿,想必有人来也。[虚下][小生巾、服行上]

【中吕过曲·驻马听】翠辇西临,古驿千秋遗恨深。叹红颜断送,一似青冢荒凉,紫玉销沉。

小生李謩,向因兵戈阴路,不能出京。如今渐喜太平,闻得马嵬坡下王嬷嬷酒店中,藏有贵妃锦袜一只,因此前往借观。

呀,那边一个道姑来了。[丑扮道姑上]满目沧桑都换泪,空留锦袜与人看。[见介][小生]姑姑何来?[丑]贫道乃金陵女贞观主,来京请藏,兵阻未归。今闻王嬷嬷店中,有杨娘娘锦袜,特来求看。[小生]原来也是看袜的,就请同行。[同行介][合]玉人一去杳难寻,伤心野店留残锦。且买酒徐斟,暂时把玩端详审。

[小生]此间已是,不免径入。[同作进介][老旦迎上]里面请坐。[小生、丑作坐介][外上]老汉郭从谨,喜得兵戈宁息,要往华山进香。经过这马嵬坡下,走的乏了。有座酒店在此,且吃三杯前去。[进介]店主人取酒来。[老旦]有酒。[外与小生、丑见介]请了。

[小生向老旦介]王嬷嬷,我等到此,一则饮酒,二则闻有太真娘娘的锦袜,要借一观。[老旦笑介]锦袜果有一只。只是老身呵,【前腔】宝护深深,什袭收藏直到今。要使他香痕不减,粉泽常留,尘涴无侵。果然堪爱又堪钦,行人欲见争投饮。客官,只要不惜囊金,愿与君把玩端详审。

[小生]这个自然。我每酒钱之外,另有青蚨便了。[老旦]如此待老身去取来。[虚下][持袜上]玉趾罢穿还带腻,罗巾深裹便闻香。客官,锦袜在此。请看。[小生作接,展开同丑看介]呀,你看锦文缜致,制度精工。光艳犹存,异香未散。真非人间之物也。[丑]果然好香![外作饮酒不顾介][小生作持袜起,看介]

【驻云飞】你看薄衬香绵,似一朵仙云轻又软。昔在黄金殿,小步无人见。怜今日酒垆边,等闲携展。只见线迹针痕,都砌就伤心怨。可惜了绝代佳人绝代冤,空留得千古芳踪千古传。[外作恼介]唉,官人,看他则甚!我想天宝皇帝,只为宠爱了贵妃娘娘,朝欢暮乐,弄坏朝纲。致使干戈四起,生民涂炭。老汉残年向尽,遭此乱离。今日见了这锦袜,好不痛恨也。

【前腔】相当日一捻新裁,归贴红莲着地开,六幅湘裙盖,行动君先爱。唉,乐极惹非灾,万民遭害。今日里事去人亡,一物空留在。我蓦睹香袎重痛哀,回想颠危还泪揩。

[老旦]呀,这客官见了锦袜,为何着恼?敢是不肯出看钱么![外]什么看钱?[老旦]原来是个村老儿,看钱也不晓得。[小生]些须小事,不必斗口。[向丑介]姑姑也请细观。[向老旦介]待小生一并送钱便了。[递袜介][丑接起看介]唉,我想太真娘娘,绝代红颜,风流顿歇。今日此袜虽存,佳人难再。真可叹也。

【前腔】你看琐翠钩红,叶子花儿犹自工。不见双趺莹,一只留孤凤。空流落,恨何穷。马嵬残梦,倾国倾城,幻影成何用。莫对残丝忆旧踪,须信繁华逐晓风。

[递袜与老旦介]嬷嬷,我想太真娘娘,原是神仙转世。欲求喜舍此袜,带到金陵女贞观中,供养仙真。未知许否?[老旦笑介]老身无儿无女,下半世的过活都在这袜儿上。实难从命。[小生]小生愿出重价买去。如何?[外]这样遗臭之物,要他何用。[老旦]老身也不卖的。[外作交钱介]拿酒钱去。[小生作交钱介]我每看袜的钱,一总在此。[老旦收介]多谢了。

[小外]一醉风光莫厌频,鲍溶[丑]几多珠翠落香尘。卢纶

[小生]惟留坡畔弯环月,李益[外]郊外喧喧引看人。宋之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译文

【商调过曲·吴小四】[老旦扮演酒家老妇人上场]在驿站的坡头,门巷幽深,拾到了杨贵妃的锦袜并收藏起来。重新开张酒铺卖酒,往来的客人都来光顾。靠着这个度日,不用发愁。

我是王嬷嬷,一直在这马嵬坡下开个冷酒铺子过日子。自从安禄山作乱,人们纷纷逃难。那时我躲进驿站的佛堂,看见梨树下有一只锦袜,是杨贵妃留下的。我一直收藏到现在,没想到它竟成了件宝物。

如今郭元帅平定了叛乱,收复了京城,天下重归太平,我仍旧在这里开酒铺。远近的人听说我有锦袜,都来铺子里喝酒,顺便求看锦袜。除了酒钱,还有看袜的钱,生意非常红火。[笑介]这也算是我走运了。

今早摆好了店铺,想必有人会来。[虚下][小生戴着巾帽、穿着衣服上场]

【中吕过曲·驻马听】翠辇西临,古驿千秋遗恨深。叹息红颜断送,就像青冢一样荒凉,紫玉般的美人消逝无踪。

我是李謩,之前因为战乱阻断了道路,无法离开京城。如今渐渐太平了,听说马嵬坡下王嬷嬷的酒店里藏有杨贵妃的锦袜一只,因此前去借观。

呀,那边来了一个道姑。[丑扮演道姑上场]满目沧桑都化作泪水,空留下锦袜给人看。[见介][小生]姑姑从哪里来?[丑]贫道是金陵女贞观的主持,来京城请藏经,因战乱未能回去。如今听说王嬷嬷店里有杨贵妃的锦袜,特地前来求看。[小生]原来也是来看袜的,就请同行。[同行介][合]美人一去杳无音信,伤心的野店里留下残破的锦袜。且买酒慢慢喝,暂时把玩仔细端详。

[小生]这里就是了,不妨直接进去。[一同进去][老旦迎上来]里面请坐。[小生、丑坐下][外上场]老汉郭从谨,庆幸战乱平息,要去华山进香。经过这马嵬坡下,走得累了。有座酒店在这里,且喝三杯再走。[进介]店主人拿酒来。[老旦]有酒。[外与小生、丑见介]请了。

[小生对老旦说]王嬷嬷,我们到这里,一是喝酒,二是听说有太真娘娘的锦袜,想借来一看。[老旦笑介]锦袜确实有一只。只是我啊,【前腔】宝物深藏,层层包裹直到今天。要让它香痕不减,粉泽常留,尘污不侵。果然值得爱惜又值得钦佩,行人都想见一见,争相来喝酒。客官,只要不惜钱财,愿与您把玩仔细端详。

[小生]这是自然的。我们除了酒钱,另外还有看袜的钱。[老旦]既然如此,待我去取来。[虚下][拿着袜子上场]玉趾不再穿还带着腻香,罗巾深裹便闻到香气。客官,锦袜在这里。请看。[小生接过,展开与丑一起看]呀,你看这锦袜的纹路细致,做工精巧。光艳犹存,异香未散。真不是人间之物啊。[丑]果然好香![外只顾喝酒][小生拿着袜子站起来,看介]

【驻云飞】你看这薄薄的衬里,像一朵仙云般轻盈柔软。昔日它在黄金殿中,小步无人见。可怜今日在酒垆边,随意展开。只见线迹针痕,都砌成了伤心的怨恨。可惜了绝代佳人绝代的冤屈,空留下千古的芳踪千古传颂。[外生气地说]唉,官人,看它做什么!我想天宝皇帝,只因宠爱了贵妃娘娘,朝欢暮乐,弄坏了朝纲。导致战乱四起,百姓受苦。老汉我残年将尽,却遭遇这样的乱世。今日见了这锦袜,真是痛恨啊。

【前腔】想当年它刚裁成时,贴在红莲般的脚上,六幅湘裙盖住,行动时君王先爱。唉,乐极生悲,万民遭害。今日里事去人亡,只留下一物空存。我蓦然看到这香袜,心中悲痛,回想那动荡的岁月,不禁泪流满面。

[老旦]呀,这客官见了锦袜,为何生气?难道是不肯出看钱吗![外]什么看钱?[老旦]原来是个乡下老头,连看钱都不懂。[小生]这点小事,不必争吵。[对丑说]姑姑也请仔细看看。[对老旦说]待我一起付钱便是。[递袜子][丑接过袜子看]唉,我想太真娘娘,绝代红颜,风流顿歇。今日这袜子虽存,佳人难再。真是可叹啊。

【前腔】你看这琐翠钩红,叶子花儿依然精致。不见那双玉足,只留下一只孤凤。空流落,恨何穷。马嵬残梦,倾国倾城,幻影成何用。莫对残丝忆旧踪,须信繁华逐晓风。

[递袜子给老旦]嬷嬷,我想太真娘娘,原是神仙转世。想求您舍下这袜子,带到金陵女贞观中,供养仙真。不知可否?[老旦笑介]我无儿无女,下半辈子就靠这袜子过日子。实在难以从命。[小生]我愿意出高价买下。如何?[外]这样遗臭之物,要它何用。[老旦]我也不卖的。[外付钱]拿酒钱去。[小生付钱]我们看袜的钱,一并在这里。[老旦收下]多谢了。

[小外]一醉风光莫厌频,鲍溶[丑]几多珠翠落香尘。卢纶

[小生]惟留坡畔弯环月,李益[外]郊外喧喧引看人。宋之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注解

马嵬坡: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著名历史事件’马嵬驿兵变’的发生地,杨贵妃在此被赐死。

杨娘娘:即杨贵妃,唐玄宗宠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安禄山:唐代安史之乱的发动者,胡人出身,曾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郭元帅:指郭子仪,唐代名将,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

青蚨:古代铜钱的别称,也指钱财。

太真:杨贵妃的道号。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女贞观:道教宫观名,此处指金陵(今南京)的女贞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评注

这段戏曲文本通过马嵬坡下一家小酒店的场景,巧妙地串联起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百态,展现了战乱后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反思。文本以杨贵妃遗落的锦袜为线索,将不同身份的人物聚集在一起,通过他们对锦袜的不同态度,折射出对历史事件的多重解读。

从艺术特色来看,作者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如对锦袜的刻画’锦文缜致,制度精工。光艳犹存,异香未散’,生动传神地展现了这件遗物的珍贵。同时,通过不同人物的唱词,如李謩的’玉人一去杳难寻,伤心野店留残锦’,道姑的’空流落,恨何穷。马嵬残梦,倾国倾城,幻影成何用’,以及郭从谨的’乐极惹非灾,万民遭害’,展现了不同阶层对杨贵妃悲剧的多元解读。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红颜祸水’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人们对杨贵妃的美貌与悲剧命运充满同情与追思;另一方面,又将其视为导致国家动乱的祸因。这种矛盾心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的特殊认知。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本不仅生动再现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状况,还通过普通百姓的视角,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对民间生活的深远影响。王嬷嬷以锦袜招揽生意的细节,反映了战乱后百姓谋生的艰难,以及人们对历史遗物的特殊情感。

此外,文本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锦袜作为杨贵妃的遗物,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引发人们对繁华易逝、盛衰无常的深刻思考。这种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追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心理。

总的来说,这段戏曲文本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还深刻探讨了人性、历史与命运等永恒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61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