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三出-神诉

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三出-神诉-原文

【仙吕入双调·柳摇金】[贴引二仙女、二仙宫队子行上]工成玉杼,机丝巧殊,呈锦过天除。摇珮还星渚,云中引凤舆。却望着银河一缕,碧落映空虚。俯视尘寰,山川米聚。吾乃天孙织女是也。织成天锦,进呈上帝。行路中间,只见一道怨气,直冲霄汉。不知下界是何地方。[叫介]仙官,[官应介][贴]你看这非烟非雾,怨气模糊,试问下方何处?

[官应,作看介]启娘娘,下界是马嵬坡地方。[贴]分付暂驻云车,即宣马嵬坡土地来者。[官应,众拥贴高处坐介][官向内唤介]马嵬坡土地何在?[副净应上]来也。

【越调斗鹌鹑】则俺在庙里安身,忽听得空中唤取。则他那天上宣差,有俺甚地头事务。[官唤科]土地快来。[副]他不住的唱叫扬疾,唬得我慌忙急遽。只索把急张拘诸的袍袖来拂,乞留屈碌的腰带来束。整顿了这破丢不答的平顶头巾,扶定了那滴羞扑速的齐眉拐拄。

[见官科]仙官呼唤,有何使令?[官]织女娘娘呼唤你哩。[副净]

【紫花儿序】听说道唤俺的是天孙织女,我又不曾在河边去掌渡司桥,可因甚到坡前来觅路寻途?[背科]哦,是了波,敢只为云中驾过,道俺这里接待全疏,[哭科]待将咱这卑职来勾除。[回向官科]仙官可怜见波,小神官卑地苦,接待不周,特带得一陌黄钱在此,送上仙官,望在娘娘前方便咱。则看俺庙宇荒凉鬼判无,常只是尘蒙了神案,土塞在台基,草长在香炉。

[官笑科]谁要你的黄钱。娘娘有话问你哩,快去,快去。[引副净见介][副净]马嵬坡土地叩见。愿娘娘圣寿无疆。[仙女]平身。[副净起科][贴]土地,我在此经过,见你界上有怨气一道,直冲霄汉。是何缘故?[副净]娘娘听启,

【天净沙】这的是艳晶晶霓裳曲里娇妹,袅亭亭翠盘掌上轻躯。[贴]是那一个?[副净]是唐天子的贵妃杨玉环,碜磕磕黄土坡前怨屈,因此上痛咽咽幽魂不去,霭腾腾黑风在空际吹嘘。

[贴]原来就是杨玉环。记得天宝十载渡河之夕,见他与唐天子在长生殿上,誓愿世为夫妇。如今已成怨鬼,甚是可怜。土地,你将死时光景说与我听者。[副净]

【调笑令】只为着往蜀、侍銮舆,鼎沸般军声四下里呼。痛红颜不敢将恩负,哭哀哀拜辞了君主。一霎时如花命悬三尺组,生擦擦为国捐躯。

[贴]怎生为国捐躯,你再细细说来。[副净]

【小桃红】当日个闹镬铎,激变羽林徒,把驿庭四面来围住。若不是慷慨佳人将难轻赴,怎能够保无虞,扈君王直向西川路,使普天下人心悦服。今日里中兴重睹,兀的不是再造了这皇图。

[贴]虽说如此,只是以天下为主,不能庇一妇人,长生殿中之誓安在?李三郎畅好薄情也。[副净]娘娘,那杨妃呵,

【秃厮儿】并不怨九重上情违义忤,单则捱九泉中恨债冤逋。痛只痛情缘两断不再续,常则是悲此日,忆当初,欷歔。

[贴]他可说些甚来?[副净]

【圣药王】他道是恩已虚,爱已虚,则那长生殿里的誓非虚。就是情可辜,意可辜,则那金钗、钿盒的信难辜。拼抱恨守冥途。[贴]他原是蓬莱仙子,只因夙孽,迷失本真。今到此地位,还记得长生殿中之誓。有此真情,殊堪鉴悯。[副净]再启娘娘,杨妃近来,更自痛悔前愆。[贴]怎见得?[副净]

【麻郎儿他夜夜向星前扪心泣诉,对月明叩首悲吁。切自悔愆尤积聚,要祈求罪业消除。【么篇】因此上怨呼,恨吐,意苦。虽不能贯白虹上达天都,早则是结紫孛冲开地府。不提防透青霄横当仙路。

[贴]原来如此。既悔前非,诸愆可释。吾当保奏天庭,令他复归仙位便了。[副净]娘娘呵,【络丝娘】虽则保奏他仙班再居,他却还有痴情儿几许。只恐到仙宫,但孤处,愿永证前盟夫妇。

[贴]是儿好情痴也。你且回本境,吾自有道理。[副净]领法旨。

【尾声】代将情事分明诉,幸娘娘与他做主。早则看马嵬坡少一个苦游魂,稳情取蓬莱山添一员旧仙侣。

[下][贴]分付起驾,回璇玑宫去。[众应引行介]

【仙吕入双调过曲·金字段】【金字令】红颜薄命,听说真冤苦。黄泉长恨,听说多酸楚。更抱贞心,初盟不负。【三段子】悔深顿令真元露,情坚炼出金丹固,只合登仙,把人天恨补。

往来朝谒蕊珠宫,赵嘏乌鹊桥成上界通。刘威

纵目下看浮世事,方千君恩已断尽成空。卢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三出-神诉-译文

【仙吕入双调·柳摇金】织女带领两位仙女和两位仙宫队子前行,织成了精美的玉杼,机丝巧妙,织出的锦缎超越了天界。她摇动玉佩,回到星渚,云中引领着凤舆。她望着银河的一缕光芒,碧落映照着虚空。俯视人间,山川如同米粒般聚集。我是天孙织女,织成了天锦,进献给上帝。在行路途中,看到一道怨气直冲云霄。不知道下界是什么地方。[叫介]仙官,[官应介][贴]你看这非烟非雾,怨气模糊,试问下方何处?

[官应,作看介]启禀娘娘,下界是马嵬坡地方。[贴]吩咐暂驻云车,立即宣召马嵬坡土地来。[官应,众拥贴高处坐介][官向内唤介]马嵬坡土地何在?[副净应上]来了。

【越调斗鹌鹑】我在庙里安身,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召唤。那天上的宣差,有什么事情找我。[官唤科]土地快来。[副]他不停地叫喊,吓得我慌忙急遽。只好把急张拘诸的袍袖来拂,乞留屈碌的腰带来束。整顿了这破丢不答的平顶头巾,扶定了那滴羞扑速的齐眉拐拄。

[见官科]仙官呼唤,有什么命令?[官]织女娘娘呼唤你。[副净]

【紫花儿序】听说召唤我的是天孙织女,我又没有在河边掌管渡司桥,为什么到坡前来找路?[背科]哦,是了,大概是因为云中驾过,说我这里接待不周,[哭科]要把我这卑职勾除。[回向官科]仙官可怜见,小神官卑地苦,接待不周,特带得一陌黄钱在此,送上仙官,望在娘娘前方便我。你看我庙宇荒凉,鬼判无,常只是尘蒙了神案,土塞在台基,草长在香炉。

[官笑科]谁要你的黄钱。娘娘有话问你,快去,快去。[引副净见介][副净]马嵬坡土地叩见。愿娘娘圣寿无疆。[仙女]平身。[副净起科][贴]土地,我在此经过,见你界上有怨气一道,直冲霄汉。是什么缘故?[副净]娘娘听启,

【天净沙】这是艳晶晶霓裳曲里的娇妹,袅亭亭翠盘掌上的轻躯。[贴]是哪一个?[副净]是唐天子的贵妃杨玉环,碜磕磕黄土坡前怨屈,因此上痛咽咽幽魂不去,霭腾腾黑风在空际吹嘘。

[贴]原来就是杨玉环。记得天宝十载渡河之夕,见她与唐天子在长生殿上,誓愿世为夫妇。如今已成怨鬼,甚是可怜。土地,你将死时光景说给我听。[副净]

【调笑令】只为着往蜀、侍銮舆,鼎沸般军声四下里呼。痛红颜不敢将恩负,哭哀哀拜辞了君主。一霎时如花命悬三尺组,生擦擦为国捐躯。

[贴]怎么为国捐躯,你再细细说来。[副净]

【小桃红】当日个闹镬铎,激变羽林徒,把驿庭四面来围住。若不是慷慨佳人将难轻赴,怎能够保无虞,扈君王直向西川路,使普天下人心悦服。今日里中兴重睹,兀的不是再造了这皇图。

[贴]虽说如此,只是以天下为主,不能庇一妇人,长生殿中之誓安在?李三郎畅好薄情也。[副净]娘娘,那杨妃呵,

【秃厮儿】并不怨九重上情违义忤,单则捱九泉中恨债冤逋。痛只痛情缘两断不再续,常则是悲此日,忆当初,欷歔。

[贴]他可说些什么?[副净]

【圣药王】他道是恩已虚,爱已虚,则那长生殿里的誓非虚。就是情可辜,意可辜,则那金钗、钿盒的信难辜。拼抱恨守冥途。[贴]他原是蓬莱仙子,只因夙孽,迷失本真。今到此地位,还记得长生殿中之誓。有此真情,殊堪鉴悯。[副净]再启娘娘,杨妃近来,更自痛悔前愆。[贴]怎见得?[副净]

【麻郎儿他夜夜向星前扪心泣诉,对月明叩首悲吁。切自悔愆尤积聚,要祈求罪业消除。【么篇】因此上怨呼,恨吐,意苦。虽不能贯白虹上达天都,早则是结紫孛冲开地府。不提防透青霄横当仙路。

[贴]原来如此。既悔前非,诸愆可释。吾当保奏天庭,令他复归仙位便了。[副净]娘娘呵,【络丝娘】虽则保奏他仙班再居,他却还有痴情儿几许。只恐到仙宫,但孤处,愿永证前盟夫妇。

[贴]是儿好情痴也。你且回本境,吾自有道理。[副净]领法旨。

【尾声】代将情事分明诉,幸娘娘与他做主。早则看马嵬坡少一个苦游魂,稳情取蓬莱山添一员旧仙侣。

[下][贴]吩咐起驾,回璇玑宫去。[众应引行介]

【仙吕入双调过曲·金字段】【金字令】红颜薄命,听说真冤苦。黄泉长恨,听说多酸楚。更抱贞心,初盟不负。【三段子】悔深顿令真元露,情坚炼出金丹固,只合登仙,把人天恨补。

往来朝谒蕊珠宫,赵嘏乌鹊桥成上界通。刘威

纵目下看浮世事,方千君恩已断尽成空。卢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三出-神诉-注解

天孙织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擅长织造云锦。每年七夕与牛郎相会,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由来。

马嵬坡: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逃亡途中,杨贵妃被赐死的地方。

杨玉环:唐朝著名美女,唐玄宗的宠妃,因安史之乱在马嵬坡被赐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

长生殿:唐朝皇宫中的一座殿宇,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此发誓世世为夫妇。

蓬莱仙子:蓬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山,仙子指仙女。此处指杨贵妃原本是仙女下凡,因前世罪孽而迷失本真。

金钗、钿盒:金钗和钿盒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首饰和化妆盒,此处指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定情信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三出-神诉-评注

这段文本出自元代杂剧《长生殿》,描写了天孙织女在云端巡视时,发现马嵬坡上空有一道怨气直冲霄汉,遂召见马嵬坡土地询问缘由。土地告知这是杨贵妃的幽魂因冤屈未散而形成的怨气。织女听后,回忆起杨贵妃与唐玄宗在长生殿上的誓言,感叹杨贵妃的悲惨命运,并决定保奏天庭,令她复归仙位。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融合了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命运和天命的思考。杨贵妃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脆弱和皇权的无情。织女的介入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道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观念,杨贵妃因悔过而得以重返仙班,象征着善有善报的伦理观念。

艺术特色方面,文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杨贵妃的幽魂夜夜向星月泣诉,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前世的悔恨。织女的慈悲与怜悯,则体现了神仙对人间苦难的关怀。文本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艳晶晶霓裳曲里娇妹’、‘袅亭亭翠盘掌上轻躯’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和悲剧命运。

历史价值方面,这段文本不仅是对杨贵妃故事的再创作,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唐朝历史的追忆和对爱情悲剧的同情。通过神话与历史的结合,文本赋予了杨贵妃故事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朽的经典。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神话与历史的交织,展现了爱情的坚贞与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善恶因果的信仰和对人间苦难的悲悯。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十三出-神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60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