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

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原文

手肺少商中府起,

大肠商阳迎香二,

足胃头维厉兑三,

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

小肠少泽、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

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

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

厥肝大敦期门至,

十二经穴始终歌,

学者铭于肺腑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译文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从少商穴和中府穴开始,

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包括商阳穴和迎香穴,

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头维穴和厉兑穴,

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包括隐白穴和大包穴,

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从极泉穴到少冲穴,

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包括少泽穴和听宫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从睛明穴到至阴穴,

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包括涌泉穴和俞府穴,

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从天池穴到中冲穴,

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从关冲穴到耳门穴,

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包括瞳子髎穴和窍阴穴,

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从大敦穴到期门穴,

这是十二经脉穴位的始终歌诀,

学者们应该牢记于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注解

手肺少商中府起:少商穴位于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点,中府穴是肺经的第二个穴位。

大肠商阳迎香二:商阳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起始点,迎香穴是大肠经的第二个穴位。

足胃头维厉兑三:头维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点,厉兑穴是胃经的第三个穴位。

脾部隐白大包四:隐白穴位于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点,大包穴是脾经的第四个穴位。

手心极泉少冲来:极泉穴位于手少阴心经的起始点,少冲穴是心经的第二个穴位。

小肠少泽、听宫去:少泽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起始点,听宫穴是小肠经的第二个穴位。

膀胱睛明、至阴间:睛明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点,至阴穴是膀胱经的第二个穴位。

肾经涌泉俞府位:涌泉穴位于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点,俞府穴是肾经的第二个穴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天池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点,中冲穴是心包经的第二个穴位。

三焦关冲耳门继:关冲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点,耳门穴是三焦经的第二个穴位。

胆家瞳子髎窍阴:瞳子髎穴位于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点,窍阴穴是胆经的第二个穴位。

厥肝大敦期门至:大敦穴位于足厥阴肝经的起始点,期门穴是肝经的第二个穴位。

十二经穴始终歌:这是一首描述人体十二经脉起始穴位的歌诀。

学者铭于肺腑记:学者应将此歌诀铭记于心,以便于记忆和应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评注

这首《十二经穴始终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总结了人体十二经脉的起始穴位,对于学习和记忆经络穴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首诗歌体现了中医经络学说的精髓,强调了经络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通过歌诀的形式,将复杂的经络知识简化,便于传播和记忆。

艺术特色方面,这首诗歌采用了押韵和对仗的手法,使得内容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每一句都对应一个经脉的起始穴位,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历史价值上,这首诗歌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家对经络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总的来说,这首《十二经穴始终歌》不仅在医学上具有实用价值,在文化和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42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