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歌

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歌-原文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

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

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

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歌-译文

坎卦的第一位与申脉相连,照海与坤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相连,

震卦的第三位属于外关,巽卦的第四位与临泣相关,

乾卦的第六位是公孙,兑卦的第七位与后溪府相连,

艮卦的第八位与内关相连,离卦的第九位是列缺主。

根据灵龟飞腾图有两种解释,人们难以确定哪一种正确,现在只记录那些经过验证有效的部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歌-注解

坎:八卦之一,代表水,象征北方、冬季、寒冷等。

申脉:中医术语,指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穴位,位于小腿外侧。

照海:中医术语,指足少阴肾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足内侧。

坤:八卦之一,代表地,象征西南方、母亲、柔顺等。

震:八卦之一,代表雷,象征东方、春季、震动等。

外关:中医术语,指手少阳三焦经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外侧。

巽:八卦之一,代表风,象征东南方、长女、顺从等。

临泣:中医术语,指足少阳胆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外侧。

乾:八卦之一,代表天,象征西北方、父亲、刚健等。

公孙:中医术语,指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足内侧。

兑:八卦之一,代表泽,象征西方、秋季、喜悦等。

后溪:中医术语,指手太阳小肠经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背外侧。

艮:八卦之一,代表山,象征东北方、少男、静止等。

内关:中医术语,指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内侧。

离:八卦之一,代表火,象征南方、夏季、光明等。

列缺:中医术语,指手太阴肺经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内侧。

灵龟飞腾图:古代道家修炼图,用于指导内丹修炼和养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歌-评注

这段文字融合了八卦理论与中医经络学说,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与医学的紧密结合。八卦作为《易经》的核心概念,不仅用于占卜,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风水等领域。文中将八卦与人体经络穴位相对应,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体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相通。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八卦象征着自然界的基本元素和变化规律,而经络穴位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将八卦与穴位对应,古人试图揭示人体与宇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凝练,体现了古代文献的典型风格。每一句都以八卦为引,配以相应的穴位名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这种结构不仅便于记忆,也反映了古代文献的实用性和传承性。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是研究古代中医理论和道家修炼方法的重要资料。它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如何将哲学思想应用于医学实践,为后世的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是中医理论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八卦与穴位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学术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33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