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

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原文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

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子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

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

八法逐日计数表:

八法逐日计数表

亥子(丙辛)→丑(甲己)→寅卯(丁壬)→辰(甲己)→巳午(戊癸)→未(甲己)→申酉(乙庚)→戌(甲己)→亥子(丙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译文

甲己日子的子时和午时适合用九,乙庚日子的丑时和未时适合用八,丙辛日子的寅时和申时适合用七,丁壬日子的卯时和酉时适合用六,戊癸日子的辰时和戌时适合用五,巳亥日子的单数时适合用四。阳日除以九,阴日除以六,如果余数不够,就根据余数推算出对应的穴位。

具体方法是:甲、丙、戊、庚、壬日为阳日,乙、丁、己、辛、癸日为阴日。根据日时的干支计算出对应的数字,阳日除以九,阴日除以六。阳日的余数可能是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的余数可能是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的余数与卦数对应,根据卦数推算出对应的穴位。

例如,甲子日、戊辰时,甲日的数字是十,子的数字是七,戊时的数字是五,辰的数字是五,总共是二十七。这是阳日,用九去除,二九一十八,剩下九,对应离卦,即列缺穴开启。

再例如,乙丑日、壬午时,乙日的数字是九,丑的数字是十,壬时的数字是六,午的数字是九,总共是三十四。这是阴日,用六去除,五六三十,剩下四,对应巽四卦,即临泣穴开启。其他情况依此类推。

八法逐日计数表:

八法逐日计数表

亥子(丙辛)→丑(甲己)→寅卯(丁壬)→辰(甲己)→巳午(戊癸)→未(甲己)→申酉(乙庚)→戌(甲己)→亥子(丙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注解

甲己子午九宜用:甲、己日与子、午时相配,使用数字九。

乙庚丑未八无疑:乙、庚日与丑、未时相配,使用数字八。

丙辛寅申七作数:丙、辛日与寅、申时相配,使用数字七。

丁壬卯酉六顺知:丁、壬日与卯、酉时相配,使用数字六。

戊癸辰戌各有五:戊、癸日与辰、戌时相配,使用数字五。

巳亥单加四共齐:巳、亥时单独使用数字四。

阳日除九阴除六:阳日(甲、丙、戊、庚、壬)除以九,阴日(乙、丁、己、辛、癸)除以六。

不及零余穴下推:如果除不尽,余数对应特定的穴位。

离卦:八卦之一,象征火,与列缺穴相对应。

巽四:八卦之一,象征风,与临泣穴相对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评注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医针灸中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特定日时对应的穴位。这种方法结合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以及八卦的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与哲学、天文学的紧密联系。

首先,文中提到的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于记录时间。

其次,文中提到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代表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再次,文中提到的八卦是《易经》中的基本概念,包括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不仅用于占卜,还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中医中,八卦与穴位相对应,用于指导针灸治疗。

最后,文中提到的穴位是中医针灸中的重要概念。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通过刺激这些点可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文中提到的列缺穴和临泣穴都是常用的穴位,分别对应离卦和巽卦。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医的复杂计算方法,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种方法,古代医者能够根据天时地利,精确地选择穴位进行治疗,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这种方法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的研究和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31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