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孔尚任(1648年-1718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之一,凭借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了清代最重要的戏曲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
内容简要:《桃花扇》是孔尚任创作的京剧经典之一,书中融合了历史事件、爱情故事与道德讨论,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王朝更替、权力斗争与爱情命运的故事。通过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书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风貌。它不仅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戏剧的重要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三出-哄丁-原文
癸未三月
(副净、丑扮二坛户上)
(副净)俎豆传家铺排户,(丑)祖父。
(副净)各坛祭器有号簿,(丑)查数。
(副净)朔望开门点蜡炬,(丑)扫路。
(副净)跪迎祭酒早进署,(丑)休误。
(丑)怎么只说这样没体面的话。
(副净)你会说,让你说来。
(丑)四季关粮进户部,(副净)夸富。
(丑)红墙绿瓦阖家住,(副净)娶妇。
(丑)干柴只靠一把锯,(副净)偷树。
(丑)一年到头不吃素,(副净)醃胙。
(丑)啐!你接得不好,倒底露出脚色来。
(同笑介)
咱们南京国子监铺排户,苦熬六个月,今日又是仲春丁期。太常寺早已送到祭品,待俺摆设起来。
(排桌介)
(副净)栗、枣、芡、菱、榛。
(丑)牛、羊、猪、兔、鹿。
(副净)鱼、芹、菁、笋、韭。
(丑)盐、酒、香、帛、烛。
(副净)一件也不少,仔细看着,不要叫赞礼们偷吃,寻我们的悔气呀。
(副末扮老赞礼暗上)啐!你坛户不偷就够了,倒赖我们。
(副净拱介)得罪得罪!我说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老先生是正人君子,岂有偷嘴之理。
(副末)闲话少说,天已发亮,是时候了,各处快点香烛。
(丑)是。
(同混下)
【粉蝶儿】
(外冠带执笏,扮祭酒上)松柏笼烟,两阶蜡红初翦。排笙歌,堂上宫悬。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
(末冠带执笏,扮司业上)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外)下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是也。
(末)下官司业是也。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
(分立介)
【四园春】
(小生衣巾,扮吴应箕上)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杏坛前。
(杂扮监生四人上)济济礼乐绕三千,万仞门墙瞻圣贤。
(副净满髯冠带,扮阮大铖上)净洗含羞面,混入几筵边。
(小生)小生吴应箕,约同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沈眉生众社兄,同来与祭。
(杂四人)次尾社兄到的久了,大家依次排起班来。
(副净掩面介)下官阮大铖,闲住南京,来观盛典。
(立前列介)
(副末上,唱礼介)排班,班齐。鞠躬,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
(众依礼各四拜介)
【泣颜回】
(合)百尺翠云巅,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迎神乐奏,拜彤墀齐把袍笏展。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拜完立介)
(唱礼介)焚帛,礼毕。
(众相见揖介)
【前腔】
(外、末)北面并臣肩,共事春丁荣典;趋跄环佩,鵷班鹭序旋转。
(小生等)司笾执豆,鲁诸生尽是瑚琏选。
(副净)喜留都、散职逍遥,叹投闲、名流谪贬。
(外、末下)
(副净拱介)
(小生惊看,问介)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
(喝介)快快出去!
(副净气介)我乃堂堂进士,表表名家,有何罪过,不容与祭。
(小生)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难道前日防乱揭帖,不曾说着你病根么!
(副净)我正为暴白心迹,故来与祭。
(小生)你的心迹,待我替你说来:
【千秋岁】
魏家干,又是客家干,一处处儿字难免。同气崔田,同气崔田,热兄弟粪争尝,痈同吮。
东林里丢飞箭,西厂里牵长线,怎掩旁人眼。
(合)笑冰山消化,铁柱翻掀。
(副净)诸兄不谅苦衷,横加辱骂,那知俺阮圆海原是赵忠毅先生的门人。
魏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这些话都从何处说起。
【前腔】
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初识忠贤,初识忠贤,救周魏,把好身名,甘心贬。
前辈康对山,为救李空同,曾入刘瑾之门。
我前日屈节,也只为着东林诸君子,怎么倒责起我来。
春灯谜谁不见,十错认无人辩,个个将咱谴。
(指介)恨轻薄新进,也放屁狂言!
(小生)好骂好骂!
(众)你这等人,敢在文庙之中公然骂人,真是反了。
(副末亦喊介)反了反了!让我老赞礼,打这个奸党。
(打介)
(小生)掌他的嘴,挦他的毛。
(众乱采须,指骂介)
【越恁好】
阉儿珰子,阉儿珰子,那许你拜文宣。
辱人贱行,玷庠序,愧班联。
急将吾党鸣鼓传,攻之必远;屏荒服不与同州县,投豺虎只当闲猪犬。
(副净)好打好打!
(指副末介)连你这老赞礼,都打起我来了。
(副末)我这老赞礼,才打你个知和而和的。
(副净看须介)把胡须都采落了,如何见人,可恼之极。
(急跑介)
【红绣鞋】
难当鸡肋拳揎,拳揎。
无端臂折腰攧,腰攧。
忙躲去,莫流连。
(下)
(小生)
(众)分邪正,辨奸贤,党人逆案铁同坚。
【尾声】
当年势焰掀天转,今日奔逃亦可怜。
儒冠打扁,归家应自焚笔砚。
(小生)今日此举,替东林雪愤,为南监生光,好不爽快。
以后大家努力,莫容此辈再出头来。
(众)是是!
(众)堂堂义举圣门前,
(小生)黑白须争一着先,
(众)只恐输赢无定局,
(小生)治由人事乱由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三出-哄丁-译文
癸未三月
(副净、丑扮二坛户上)(副净)俎豆传家铺排户,(丑)祖父。(副净)各坛祭器有号簿,(丑)查数。(副净)朔望开门点蜡炬,(丑)扫路。(副净)跪迎祭酒早进署,(丑)休误。(丑)怎么只说这样没体面的话。(副净)你会说,让你说来。(丑)四季关粮进户部,(副净)夸富。(丑)红墙绿瓦阖家住,(副净)娶妇。(丑)干柴只靠一把锯,(副净)偷树。(丑)一年到头不吃素,(副净)醃胙。(丑)啐!你接得不好,倒底露出脚色来。(同笑介)咱们南京国子监铺排户,苦熬六个月,今日又是仲春丁期。太常寺早已送到祭品,待俺摆设起来。(排桌介)(副净)栗、枣、芡、菱、榛。(丑)牛、羊、猪、兔、鹿。(副净)鱼、芹、菁、笋、韭。(丑)盐、酒、香、帛、烛。(副净)一件也不少,仔细看着,不要叫赞礼们偷吃,寻我们的晦气呀。(副末扮老赞礼暗上)啐!你坛户不偷就够了,倒赖我们。(副净拱介)得罪得罪!我说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老先生是正人君子,岂有偷嘴之理。(副末)闲话少说,天已发亮,是时候了,各处快点香烛。(丑)是。(同混下)
【粉蝶儿】(外冠带执笏,扮祭酒上)松柏笼烟,两阶蜡红初剪。排笙歌,堂上宫悬。捧爵帛,供牲醴,香芹早荐。(末冠带执笏,扮司业上)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外)下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是也。(末)下官司业是也。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分立介)
【四园春】(小生衣巾,扮吴应箕上)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杏坛前。(杂扮监生四人上)济济礼乐绕三千,万仞门墙瞻圣贤。(副净满髯冠带,扮阮大铖上)净洗含羞面,混入几筵边。
(小生)小生吴应箕,约同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沈眉生众社兄,同来与祭。(杂四人)次尾社兄到的久了,大家依次排起班来。(副净掩面介)下官阮大铖,闲住南京,来观盛典。(立前列介)(副末上,唱礼介)排班,班齐。鞠躬,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俯伏、兴。(众依礼各四拜介)
【泣颜回】(合)百尺翠云巅,仰见宸题金匾,素王端拱,颜曾四座冠冕。迎神乐奏,拜彤墀齐把袍笏展。读诗书不愧胶庠,畏先圣洋洋灵显。
(拜完立介)(唱礼介)焚帛,礼毕。(众相见揖介)
【前腔】(外、末)北面并臣肩,共事春丁荣典;趋跄环佩,鵷班鹭序旋转。(小生等)司笾执豆,鲁诸生尽是瑚琏选。(副净)喜留都、散职逍遥,叹投闲、名流谪贬。
(外、末下)(副净拱介)(小生惊看,问介)你是阮胡子,如何也来与祭?唐突先师,玷辱斯文。(喝介)快快出去!(副净气介)我乃堂堂进士,表表名家,有何罪过,不容与祭。(小生)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难道前日防乱揭帖,不曾说着你病根么!(副净)我正为暴白心迹,故来与祭。(小生)你的心迹,待我替你说来:
【千秋岁】魏家干,又是客家干,一处处儿字难免。同气崔田,同气崔田,热兄弟粪争尝,痈同吮。东林里丢飞箭,西厂里牵长线,怎掩旁人眼。(合)笑冰山消化,铁柱翻掀。
(副净)诸兄不谅苦衷,横加辱骂,那知俺阮圆海原是赵忠毅先生的门人。魏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这些话都从何处说起。
【前腔】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初识忠贤,初识忠贤,救周魏,把好身名,甘心贬。前辈康对山,为救李空同,曾入刘瑾之门。我前日屈节,也只为着东林诸君子,怎么倒责起我来。春灯谜谁不见,十错认无人辩,个个将咱谴。(指介)恨轻薄新进,也放屁狂言!
(小生)好骂好骂!(众)你这等人,敢在文庙之中公然骂人,真是反了。(副末亦喊介)反了反了!让我老赞礼,打这个奸党。(打介)(小生)掌他的嘴,挦他的毛。(众乱采须,指骂介)
【越恁好】阉儿珰子,阉儿珰子,那许你拜文宣。辱人贱行,玷庠序,愧班联。急将吾党鸣鼓传,攻之必远;屏荒服不与同州县,投豺虎只当闲猪犬。
(副净)好打好打!(指副末介)连你这老赞礼,都打起我来了。(副末)我这老赞礼,才打你个知和而和的。(副净看须介)把胡须都采落了,如何见人,可恼之极。(急跑介)
【红绣鞋】难当鸡肋拳揎,拳揎。无端臂折腰攧,腰攧。忙躲去,莫流连。(下)(小生)(众)分邪正,辨奸贤,党人逆案铁同坚。
【尾声】当年势焰掀天转,今日奔逃亦可怜。儒冠打扁,归家应自焚笔砚。
(小生)今日此举,替东林雪愤,为南监生光,好不爽快。以后大家努力,莫容此辈再出头来。(众)是是!
(众)堂堂义举圣门前,(小生)黑白须争一着先,(众)只恐输赢无定局,(小生)治由人事乱由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三出-哄丁-注解
癸未三月:癸未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癸未三月指的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癸未年三月,即农历三月份。
副净:戏曲角色名,属于净角的一种,指扮相丑陋、性格滑稽的角色。
丑:戏曲角色名,属于丑角的一种,指扮相滑稽、性格诙谐的角色。
俎豆传家铺排户:俎豆是古代祭祀时放置祭品的礼器,这里比喻家族传承。
祭器:用于祭祀的器物,如俎、豆、簋等。
号簿:记录物品名称、数量等的簿册。
朔望: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古代祭祀通常在这两天进行。
蜡炬:古代用于照明和祭祀的蜡烛。
祭酒:古代官名,指主管祭祀的官员。
署:官署,指官府。
体面:指有面子,符合礼仪。
四季关粮进户部: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关粮是指征收粮食,户部是古代主管财政的部门。
夸富:炫耀自己的财富。
红墙绿瓦阖家住:红墙绿瓦是古代贵族府邸的建筑特色,阖家指的是整个家族。
娶妇:结婚。
干柴只靠一把锯:比喻关系紧密,相互依存。
偷树:偷窃树木。
醃胙:腌制肉类。
啐:表示不满或责备。
国子监: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教育机构。
丁期:古代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称为丁期。
太常寺:古代官署名,主管祭祀、礼仪等事务。
祭品:用于祭祀的供品。
排桌:摆设桌子。
栗、枣、芡、菱、榛:五种干果。
牛、羊、猪、兔、鹿:五种牲畜。
鱼、芹、菁、笋、韭:五种蔬菜。
盐、酒、香、帛、烛:五种祭祀用品。
赞礼:古代祭祀时负责赞颂礼仪的官员。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于记录或记事。
释奠:古代对文庙的祭祀仪式。
南雍:南京国子监的别称。
社兄:同乡或同门的朋友。
颜回: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
宸题:皇帝的题词。
素王:指孔子。
胶庠:古代学校的代称。
彤墀:红色台阶,指官府。
袍笏:古代官员的服饰。
司业:古代官名,主管学校教育。
吴应箕:明代文学家。
阮大铖:明代官员,因参与魏忠贤专权而名声狼藉。
堂堂进士:指有功名的进士。
蒙面丧心:形容行为不端,道德败坏。
防乱揭帖:指揭露乱党的告示。
东林党:明代末年一个政治派别,主张改革政治。
刘瑾:明代宦官,曾权倾朝野。
康对山:明代文学家,曾任东林党成员。
李空同:明代文学家,曾任东林党成员。
春灯谜:春季举办的灯谜活动。
轻薄新进:指年轻轻狂的人。
阉儿珰子:指宦官。
文宣:指孔子。
庠序:古代学校的代称。
班联:古代官员的行列。
鲁诸生:指鲁地的学生,鲁是孔子的故乡。
瑚琏选:指优秀的人才。
堂堂:形容气派非凡。
投闲:闲置在家。
名流谪贬:有名声的人被贬谪。
东林里:指东林党。
西厂里:指西厂,明代宦官机构。
长线:比喻远谋。
笑冰山消化:比喻人无情无义。
铁柱翻掀:比喻事情突然发生变化。
鸣鼓传:比喻公开指责。
荒服:指边远地区。
闲猪犬:比喻无用的人。
鸡肋拳揎:比喻无用的事物。
拳揎:挥舞拳头。
腰攧:身体歪斜。
邪正:邪恶与正义。
党人逆案:指对党派的指控和处罚。
铁同坚:坚定不移。
势焰:权势和威风。
奔逃:逃跑。
儒冠:儒生的帽子,指儒生。
笔砚:书写工具,指文人。
东林雪愤:指为东林党洗雪冤屈。
南监生光:指为南京国子监生争光。
黑白须争一着先:指黑白双方都要争得先机。
输赢无定局:指结果难以预料。
治由人事乱由天:指治理国家靠人,混乱由天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桃花扇-第三出-哄丁-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中国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庄重,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首句‘癸未三月’点明了时间背景,癸未年三月是古代祭祀的重要时节,体现了对自然规律和祖先的尊重。
‘副净、丑扮二坛户上’和‘副净’、‘丑’的对话,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角色分工和仪式程序,其中‘俎豆传家铺排户’和‘各坛祭器有号簿’等表述,体现了对祭祀物品的重视和规范管理。
‘朔望开门点蜡炬’和‘跪迎祭酒早进署’等描述,突出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参与者对祖先的敬畏之情。
‘四季关粮进户部’和‘红墙绿瓦阖家住’等句子,通过对比富足与贫瘠,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阶层差异和祭祀仪式的阶级性。
‘干柴只靠一把锯’和‘一年到头不吃素’等句子,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祭祀仪式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排桌介’、‘栗、枣、芡、菱、榛’等描述,展现了祭祀仪式中的饮食文化,以及食物在祭祀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副末扮老赞礼暗上’和‘啐!你坛户不偷就够了,倒赖我们’等对话,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监督和规范。
‘粉蝶儿’一段,通过祭酒和司业的对话,点明了祭祀仪式的主题和目的,即‘文庙丁期’和‘释奠’。
‘四园春’一段,通过吴应箕和阮大铖的对话,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于时政的关心和批判。
‘泣颜回’一段,通过众人的合唱,表达了对于先圣的敬仰和对于祭祀仪式的重视。
‘前腔’一段,通过外官和司业的对话,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规范和秩序。
‘千秋岁’一段,通过阮大铖的自我辩解,揭示了古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斗争中的困境和无奈。
‘越恁好’一段,通过副净和副末的对话,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于时政的批判和对于正义的追求。
‘红绣鞋’一段,通过副净的表演,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政治斗争中的坚韧和勇气。
‘尾声’一段,通过众人的合唱,总结了整个祭祀仪式的主题和意义,即‘黑白须争一着先’和‘治由人事乱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