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薛昌绪-原文
岐王李茂贞霸秦陇也,
泾州书记薛昌绪,为人迂僻,禀自天性。
飞文染翰,即不可得之矣。
与妻相见,亦有时,必有礼客。
先命女仆通转,往来数四,可之,然后秉烛造室。
至于高谈虚论,茶果而退,或欲诣韩房,其礼亦然。
尝曰:‘某以继嗣事重,辄欲卜其嘉会,必候请而可之。’
及从泾帅统众于天水,与蜀人相拒干青泥岭,
歧众迫于辇运,又闻梁人入境,遂潜师宵遁,颇惧蜀人之掩袭。
泾帅临行,攀鞍忽记曰:‘传语书记,速请上马。’
连促之。
薛在草庵下藏身,曰:‘传语太师,但请先行。今晨是某不乐日。’
戎帅怒,使人提上鞍轿,捶其马而逐之,尚以物蒙其面,云:‘忌日礼不见客。’
此盖人妖也,秦陇人皆知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薛昌绪-译文
岐王李茂贞在秦陇地区称霸,泾州的书记薛昌绪,性格孤僻,这是他的天性。他一旦提起笔来写文章,就很难得到他的作品。他和妻子见面也是偶尔的,每次见面都会有礼节地接待客人。他先让女仆传话,来回几次,如果同意了,然后才会点上蜡烛进入房间。至于深入交谈,喝茶吃果品后就会离开,如果想去韩房,礼节也是一样的。他曾经说:‘我因为继承家业的事情很重要,所以想要占卜一个吉日,必须等到请示了才能决定。’
等到他跟随泾帅在天水统领军队,与蜀军在青泥岭对峙时,岐王的军队因为辇运(指运输困难)而受到压力,又听说梁人已经进入境内,于是悄悄地带领军队在夜间逃跑,非常担心蜀军会进行偷袭。泾帅临走时,他突然想起,说:‘告诉书记,快点请他上马。’
急忙催促他。薛昌绪躲在草庵下,说:‘告诉太师,请您先走。今天早上对我来说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戎帅生气了,派人把他提到鞍轿上,用鞭子抽打他的马,驱赶他走,还用东西蒙住他的脸,说:‘忌日不宜见客。’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妖人吧,秦陇地区的人都知道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薛昌绪-注解
岐王李茂贞: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势力之一,岐王李茂贞是当时割据陕西一带的藩镇首领。
霸秦陇也:霸占、统治秦陇地区,秦陇指今陕西、甘肃一带。
泾州书记薛昌绪:泾州是唐朝的一个州名,书记是官职名,指管理文书、记录的官员,薛昌绪是此官职的人名。
迂僻:迂腐、古怪,指性格或行为不合时宜。
禀自天性:天生如此,指性格或行为是天性使然。
飞文染翰:指挥笔作文,翰指笔。
不可得之矣:形容文采飞扬,难以得到或复制。
礼客:以礼待客,指有礼貌地接待客人。
女仆通转:女仆传达,指通过女仆来传达信息。
往来数四:来回多次,指多次往返。
秉烛造室:手持蜡烛进入房间,指夜晚进入室内。
高谈虚论:高谈阔论,指谈论一些空泛或不切实际的话题。
茶果而退:以茶果款待后离开,指以茶点招待客人后让其离开。
欲诣韩房:想要去韩房,诣指前往。
继嗣事重:继承家业的事情非常重要。
卜其嘉会:占卜吉日良辰,嘉会指吉日。
天水: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青泥岭: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辇运:指运送辇车,辇指古代帝王或贵族乘坐的车。
潜师宵遁:悄悄地率领军队在夜间逃跑。
掩袭:偷袭、伏击。
攀鞍忽记:突然想起,攀鞍指骑马。
速请上马:赶快上马,请指请求。
连促之:连续催促。
草庵:简陋的草屋。
太师:官职名,指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此处指对薛昌绪的尊称。
忌日:指亲人去世的日子,忌指忌讳。
人妖:指行为古怪、不合常理的人,此处可能含有贬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薛昌绪-评注
岐王李茂贞霸秦陇也,泾州书记薛昌绪,为人迂僻,禀自天性。
此句开篇点明人物背景,岐王李茂贞在秦陇地区称霸,而薛昌绪作为其属下,性格孤僻,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天性有关。‘迂僻’一词,既描绘了薛昌绪的性格特点,也暗示了他与世隔绝的处世态度。
飞文染翰,即不可得之矣。
‘飞文染翰’形容薛昌绪文采飞扬,才华横溢,但‘即不可得之’则表明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可能是由于他的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
与妻相见,亦有时,必有礼客。
这句话揭示了薛昌绪在家庭生活中的态度,他虽与妻子相见,但必定是以礼待人,体现了他的礼仪之邦的教养。
先命女仆通转,往来数四,可之,然后秉烛造室。
此句描绘了薛昌绪与妻子相见的繁琐过程,他先是通过女仆传达信息,经过多次往返,才得到允许,最后才秉烛造访。这种描写既表现了他的孤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
至于高谈虚论,茶果而退,或欲诣韩房,其礼亦然。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薛昌绪的礼仪之邦形象,他在与人交往时,无论是高谈阔论还是品茶果,都保持着一定的礼节。
尝曰:‘某以继嗣事重,辄欲卜其嘉会,必候请而可之。’
此句反映了薛昌绪对待家庭和家族事务的严肃态度,他认为继嗣之事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都要征得家人的同意。
及从泾帅统众于天水,与蜀人相拒干青泥岭,歧众迫于辇运,又闻梁人入境,遂潜师宵遁,颇惧蜀人之掩袭。
此句描绘了战争场景,薛昌绪随泾帅出征,面对蜀军的抵抗,以及梁军的威胁,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撤退,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和应变能力。
泾帅临行,攀鞍忽记曰:‘传语书记,速请上马。’
这句话体现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泾帅在临行前突然想起薛昌绪,要求他迅速上马,显示出对薛昌绪的重视。
连促之。
‘连促之’表明泾帅对薛昌绪的催促,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紧迫性。
薛在草庵下藏身,曰:‘传语太师,但请先行。今晨是某不乐日。’
此句描绘了薛昌绪在战争中的机智,他选择在草庵下藏身,既避开了战火,又向太师传达了撤退的信号,同时表达了自己不乐的心情。
戎帅怒,使人提上鞍轿,捶其马而逐之,尚以物蒙其面,云:‘忌日礼不见客。’
这句话反映了戎帅对薛昌绪的愤怒,他不仅让人提上鞍轿,还捶打马匹,甚至用物品蒙住薛昌绪的面,以此表达对他的不满。‘忌日礼不见客’更是凸显了戎帅对薛昌绪的排斥。
此盖人妖也,秦陇人皆知之。
这句话揭示了薛昌绪在秦陇地区的特殊地位,他被当地人视为‘人妖’,既是对他孤僻性格的讽刺,也是对他特殊才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