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苑抽

作者: 唐传奇是指唐代的一种文学体裁,结合了历史、浪漫、神话与现实元素,着重描述唐代的宫廷、民间以及爱情故事。许多唐代著名文学家如白居易、元稹等人也创作了传奇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学形式之一,内容通常包括了爱情、历史、神话和奇异故事。它以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展现了唐代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既有现实题材的描述,又充满了浪漫的情感和虚构的奇幻成分。唐传奇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苑抽-原文

唐尚书裴胄镇江陵,常与苑论有旧。

论及第后,更不相见,但书札通问而已。

论弟抽,方应举,过江陵,行谒地主之礼。

客因见抽由名,曰:‘秀才之名,虽字不同,且难于尚书前为礼,如何?’

会抽怀中有论旧名纸,便谓客将曰:‘某自别有名。’

客将见日晚。仓遑遽将名入。

胃喜曰:‘苑大来矣!屈入。’

抽至中庭,胄见貌异,及坐,揖曰:‘足下第几?’

抽对曰:‘第四。’

胄曰:‘与苑大远近?’

抽曰:‘家兄。’

又问曰:‘足下正名何?’

对曰:‘名论。’

又曰:‘贤兄改名乎?’

抽曰:‘家兄也名论。’

公庭将吏,于是皆笑。

及引坐,乃陈本名名抽。

既逡巡于使院,俄而远近悉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苑抽-译文

唐朝的尚书裴胄在镇江陵任职,经常和苑论有来往。苑论考中进士后,两人就不再见面,只是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苑论的弟弟苑抽,正好要去参加科举考试,路过江陵,就前来拜访当地的主人裴胄。客人看到苑抽的名片,说:‘秀才的名字虽然不同,但在尚书面前行礼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

恰巧苑抽怀里藏着苑论以前的签名纸,便对客人说:‘我自然有自己的名字。’

客人因为天色已晚,匆忙中将名字记下。裴胄很高兴,说:‘苑大应该来了!请进吧。’

苑抽来到中庭,裴胄看到他的相貌和以前不同,坐下后作揖问:‘您是第几位?’

苑抽回答说:‘第四位。’

裴胄问:‘您和苑大是远是近的关系?’

苑抽说:‘是我的哥哥。’

裴胄又问:‘您的真名叫什么?’

苑抽回答:‘我叫苑论。’

裴胄又问:‘您哥哥改名了吗?’

苑抽说:‘我哥哥也名叫苑论。’

在公堂上的官员们因此都笑了。等到苑抽被引到座位上,他才说出自己的真名叫苑抽。在使者府中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不久远近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苑抽-注解

唐尚书裴胄:唐代的尚书裴胄,尚书是古代官名,为六部之一的长官,裴胄则是其姓氏。

镇江陵:镇江陵指的是裴胄在江陵地区担任地方官。

苑论:苑论是裴胄的旧友,此处可能是指他的名字。

及第:及第是指科举考试中通过考试,取得进士资格。

书札:书札是指书信,古代文人相互通信的一种方式。

应举:应举是指参加科举考试。

地主之礼:地主之礼是指对地方长官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

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相当于现代的学士。

仓遑遽:仓遑遽形容匆忙、急促的样子。

公庭:公庭是指官府的法庭或会议室。

将吏:将吏是指官员及其属吏。

逡巡:逡巡是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苑抽-评注

唐尚书裴胄镇江陵,常与苑论有旧。

此句开篇即点明裴胄与苑论之间的旧交,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旧’字既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深厚,也预示了故事中可能出现的误会。

论及第后,更不相见,但书札通问而已。

此句描绘了苑论中第后的境遇,虽然两人不再见面,但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体现了古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论弟抽,方应举,过江陵,行谒地主之礼。

苑论之弟苑抽前来江陵参加科举,行地主之礼,这一举动既符合礼仪,也展现了苑氏兄弟间的团结。

客因见抽由名,曰:‘秀才之名,虽字不同,且难于尚书前为礼,如何?’

此句中‘客’对苑抽的称呼体现了古代对秀才的尊重,但‘难于尚书前为礼’则暗示了苑抽可能面临身份上的尴尬。

会抽怀中有论旧名纸,便谓客将曰:‘某自别有名。’

苑抽拿出旧名纸,表明自己并非无名之辈,这一举动既自信又机智,体现了他的应对能力。

客将见日晚。仓遑遽将名入。

‘仓遑遽’形容客将的慌乱,表现了他在时间紧迫下的无奈。

胃喜曰:‘苑大来矣!屈入。’

裴胄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屈入’一词则表现出他对苑抽的尊重。

抽至中庭,胄见貌异,及坐,揖曰:‘足下第几?’

裴胄见到苑抽后,首先询问他的排名,这一细节揭示了古代科举制度下对名次的重视。

抽对曰:‘第四。’

苑抽的回答既简单又直接,展现了他的自信。

胄曰:‘与苑大远近?’

裴胄再次询问苑抽与苑论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提出,为接下来的误会埋下了伏笔。

抽曰:‘家兄。’

苑抽的回答证实了裴胄的猜测,但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又问:‘足下正名何?’

裴胄继续追问苑抽的名字,这一细节体现了古代对姓名的重视。

对曰:‘名论。’

苑抽的回答再次证实了他的名字与苑论相同,但这一回答却引发了周围人的笑声。

又曰:‘贤兄改名乎?’

裴胄的疑问表明他对苑抽的名字产生了怀疑,这一疑问也引发了周围人的好奇。

抽曰:‘家兄也名论。’

苑抽的回答再次证实了他的名字与苑论相同,这一回答使得周围的人更加困惑。

公庭将吏,于是皆笑。

周围人的笑声既是对苑抽的回答的回应,也是对故事情节的期待。

及引坐,乃陈本名名抽。

苑抽最终揭示了真相,他的本名是苑抽,这一揭示使得故事达到了高潮。

既逡巡于使院,俄而远近悉知。

苑抽的真相最终传遍远近,这一情节既展现了古代消息传播的速度,也体现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唐传奇-苑抽》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36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