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田单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田单-原文

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边批:肉先腐而虫生。)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毅归赵,燕军共忿。

而田单乃令城中,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

乃令城中曰:“当有神人为我师。”

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

田单乃起,引还,东向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实无能也。”单曰:“子勿言。”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

乃宣言曰:“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

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悉劓,皆坚守,唯恐见得。

单又宣言:“君惧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皆呼“万岁”。

田单乃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田单-译文

燕昭王去世,惠王继位,与乐毅有矛盾。(边批:肉先腐烂了,虫子才会生出来。)

田单听说后,便在燕国散布反间计,宣称:“齐王已经死了,只有两座城没有攻下。乐毅害怕被杀不敢回国,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联合军队在南方称王。齐国人还没有归附他,所以他暂时缓攻即墨,等待时机。齐国人最害怕的是,如果其他将领来了,即墨就会被摧毁。”

燕王相信了这些话,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回到赵国,燕军上下都很愤怒。

田单于是命令城中的人,吃饭时必须在庭院里祭祀祖先,飞鸟都飞来啄食,燕国人感到奇怪,田单趁机宣称:“神降临来教导我们。”

于是命令城中的人说:“将会有神人来当我们的老师。”

有一个士兵说:“我可以当老师吗?”说完就转身跑了。

田单于是起身,把他请回来,让他面朝东坐下,以师礼对待他。士兵说:“我欺骗了您,其实我没有什么能力。”田单说:“你不要说话。”于是继续以他为师,每次发布命令,都说是神师的指示。

田单又宣称:“我们最害怕的是燕军割掉俘虏的齐军士兵的鼻子,把他们放在前线与我们作战,那样即墨就会失败。”

燕国人听到后,果然这样做了。城中的人看到投降的齐军士兵都被割了鼻子,都坚守城池,生怕被抓住。

田单又宣称:“我们害怕燕国人挖开我们城外的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这让人心寒。”

燕军于是挖开了所有的坟墓,焚烧了尸体。即墨人在城上看到这一幕,都痛哭流涕,纷纷要求出战,愤怒之情倍增。

田单知道士兵们可以用了,于是亲自拿起工具,与士兵们一起劳作,把自己的妻妾编入军队。他把所有的食物都分给士兵,命令精锐部队埋伏起来。让老弱妇孺登上城墙,派使者向燕军表示愿意投降。燕军都欢呼“万岁”。

田单于是收集了百姓的金钱,得到千镒,让即墨的富豪送给燕军将领,说:“即墨即将投降,希望不要掳掠我们的家族妻妾。”

燕军将领非常高兴,答应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

田单于是从城中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穿上红色的丝绸衣服,画上五彩的龙纹,把兵器绑在牛角上。在牛尾上绑上浸了油的芦苇,点燃芦苇,凿开城墙上的几十个洞,夜里放出牛,五千名壮士跟在后面。牛尾着火,牛发怒狂奔,燕军在夜里大惊,牛尾的火光耀眼,燕军看到牛身上的龙纹,被牛撞到的士兵都死伤惨重,五千名壮士趁机无声地攻击,城中的人敲锣打鼓助威,老弱妇孺都敲打铜器,声音震天动地。

燕军大为惊恐,败退逃跑,最终杀死了骑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田单-注解

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以礼贤下士、广纳贤才著称。

惠王:燕昭王的继任者,与乐毅有矛盾。

乐毅:战国时期燕国著名将领,曾率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城。

田单:齐国名将,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齐国失地。

即墨:齐国重要城市,田单在此以火牛阵大破燕军。

骑劫:燕国将领,接替乐毅指挥燕军。

劓:古代割鼻的刑罚。

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约合二十两。

绛缯衣:红色丝绸衣服。

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兵口中含木片以防止发出声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田单-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史记·田单列传》,讲述了田单以智谋和勇气大破燕军的故事。田单利用反间计,使燕王怀疑乐毅,最终导致乐毅被撤换。田单还巧妙地利用心理战术,通过祭祀先祖、制造神迹等手段,鼓舞了即墨城中军民的士气。

田单的智谋不仅体现在军事策略上,还体现在对敌人心理的把握上。他通过散布谣言,使燕军对齐国降卒施以劓刑,从而激起了即墨城中军民的愤怒和抵抗意志。他还利用燕军掘墓烧尸的行为,进一步激化了即墨军民的仇恨,使他们更加团结一致,誓死抵抗。

田单的火牛阵是这场战役的关键。他巧妙地利用牛的特性,将牛装扮成龙的样子,并在牛尾上绑上火把,使牛在夜间狂奔,造成燕军的恐慌和混乱。这一战术不仅展示了田单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战争中智慧和勇气的结合。

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田单的军事成就,还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激烈的竞争。田单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展示了智谋和勇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从文化内涵来看,田单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忠君爱国思想,以及智勇双全的将帅形象。田单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深谙心理战术的谋略家。他的成功不仅在于军事上的胜利,更在于他能够团结军民,激发他们的斗志,最终取得了胜利。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紧凑的叙事,将田单的智谋和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如田单与士卒同甘共苦、火牛阵的布置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田单的军事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军事策略和心理战术的参考。田单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展示了智谋和勇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田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2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