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周亚夫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周亚夫-原文

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

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殽、渑阨陋之间。

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殽、渑间,果得伏兵。

太尉会兵荥阳,坚壁不出。

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

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

太尉出精兵击破之。

〔评〕吴王之初发也,其大将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边批:魏延子午谷之计相似。)

吴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若借人兵,亦且反王。”(边批:何不谏他勿反。)

于是吴王不许。

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利险;汉多车骑,利平地。

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

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

吴王于是亦不许。

假令二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

亚夫之功,涉与吴王分半,而后世第功亚夫,竟无理田、桓二将军之言者,悲夫!

李牧、周亚夫,皆不万全不战者,故一战而功成;赵括以轻战而败,夫差以累战而败。

君知不可战而不禁之,子玉之败是也;将知不可战而迫使之,杨无敌之败是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周亚夫-译文

吴国和楚国叛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去讨伐他们。

周亚夫出发后,到达霸上,赵涉拦住他建议说:“吴王长期招募敢死之士,他知道将军您即将出征,必定会在殽山和渑水之间的险要之处设下埋伏。

而且军事行动讲究神秘和保密,将军为什么不从这里向右转,经过蓝田,出武关,抵达洛阳,这样虽然路程会多出一两天,但可以直接进入武库,击鼓进军,诸侯听到后,会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

周亚夫采纳了他的计策,到达洛阳后,果然在殽山和渑水之间发现了伏兵。

周亚夫在荥阳集结军队,坚守不出。

吴国正在加紧攻打梁国,梁国请求救援,周亚夫为了战略考虑,打算让梁国牵制吴国,不肯出兵救援。

梁王上书向皇帝陈述情况,皇帝派使者命令周亚夫救援梁国,周亚夫仍然不奉诏,而是派出轻骑兵切断吴国和楚国的后路,吴军无法求战,最终因饥饿而撤退。

周亚夫派出精兵击败了他们。

〔评论〕吴王最初起兵时,他的大将田禄伯说:“大军集结向西进攻,没有其他奇策,难以建功,我愿率领五万人,沿江、淮而上,攻取淮南、长沙,进入武关,与大王会合,这也是一条奇计。”(边批:这与魏延的子午谷之计相似。)

吴太子劝谏说:“大王以反叛为名,如果借兵给别人,别人也可能反叛大王。”(边批:为什么不劝他不要反叛。)

于是吴王没有同意。

少将桓将军对吴王说:“吴国多步兵,适合在险要地形作战;汉军多车骑,适合在平原地形作战。

希望大王不要攻打沿途的城池,直接快速西进,占据洛阳的武库,夺取敖仓的粮食,凭借山河之险,号令诸侯,即使不进入关中,天下也已经定了,大王如果慢慢行军,留下城邑,汉军的车骑一到,就会迅速进入梁、楚的郊野,事情就败了。”

吴国的老将们都说:“这个年轻人可以冲锋陷阵,但哪里懂得大战略。”

吴王于是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假如这两个计策得以实施,周亚夫未必能轻易取胜。

周亚夫的功劳,赵涉和吴王各占一半,但后世只称赞周亚夫,竟然没有人理会田禄伯和桓将军的建议,真是可悲啊!

李牧和周亚夫,都是不轻易出战的人,所以一战而成功;赵括因轻率出战而失败,夫差因连续作战而失败。

君主知道不可战却不禁止,子玉的失败就是如此;将领知道不可战却被逼迫出战,杨无敌的失败就是如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周亚夫-注解

周亚夫: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军事才能和忠诚著称,曾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反:指西汉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诸侯叛乱。

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是古代军事要地。

赵涉:西汉时期的谋士,曾为周亚夫出谋划策。

殽、渑: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是古代军事要地。

蓝田: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是古代军事要地。

武关:古代关隘,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是古代军事要地。

洛阳:古代都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武库:古代存放武器的地方,通常位于都城或军事要地。

荥阳: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是古代军事要地。

梁:古代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东部,是吴楚七国之乱中的重要角色。

田禄伯:吴王的大将,曾提出分兵奇袭的战略建议。

桓将军:吴王的少将,曾提出快速西进、占据洛阳的战略建议。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以防守著称。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因轻敌冒进而导致长平之战大败。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因多次征战而导致国力衰弱。

子玉:战国时期楚国的将领,因不听劝告而导致战败。

杨无敌: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因被迫出战而导致战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周亚夫-评注

本文通过叙述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经过,展现了古代军事战略的复杂性和将领的智慧。周亚夫在赵涉的建议下,采取了迂回战术,避开了吴王在殽、渑之间的伏兵,成功抵达洛阳,并最终击败了吴楚联军。这一战略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周亚夫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情报和谋略的重要性。

文中还提到了吴王的大将田禄伯和少将桓将军的战略建议。田禄伯提出分兵奇袭的建议,类似于魏延的子午谷之计,但吴王未采纳。桓将军则建议快速西进、占据洛阳,利用地理优势控制诸侯,但吴王也未采纳。这两个建议如果得以实施,可能会对周亚夫的胜利造成更大的挑战。这表明在战争中,将领的决策和战略选择对战争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章最后通过对李牧、周亚夫、赵括、夫差、子玉和杨无敌的比较,强调了在战争中谨慎和战略选择的重要性。李牧和周亚夫都以谨慎著称,最终取得了胜利;而赵括和夫差则因轻敌冒进和多次征战而失败。子玉和杨无敌的失败则分别体现了君主和将领在战争决策中的失误。这些历史教训提醒我们,在战争中,不仅需要勇气和力量,更需要智慧和谨慎。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叙述,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复杂性和将领的智慧,同时也通过对比不同将领的成败,强调了战略选择和谨慎决策的重要性。这些历史故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战略和领导决策的借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兵智部-周亚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