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二十七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二十七-原文

《释名》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

《左传·庄公》曰: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曹师伐之。南宫长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乘车,非兵车也。驾人曰辇。宋去陈二百六十里,言万之多力。)宋人请南宫长万於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

又曰:初,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盖,覆地。稷门,鲁南城门。走而自投接其屋之桷,反覆门上。)

又《宣公下》曰:晋魏颗见老人结草以抗杜回。(杜回,秦之力人也。)

又《成公上》曰:高固入晋师,磔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又《成公下》曰:晋楚交战,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晋师本焉,以徇齐垒。

又《襄公十年》曰:晋荀偃、士丐请钒党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见门开,故攻之。)悬门发,邹人纥抉之以出门者。(纥,邹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纥也。)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于之以甲以为橹,(狄虒弥,鲁人。蒙,覆也。橹,大盾也。)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百人曰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主人悬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坠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

又《哀公下》曰:楚白公作乱,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以效其多力。豫章,大木。)

《史记》曰:秦王有力好戏,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又曰:范雎说秦昭王曰:’乌获、任鄙之力,成荆、孟贲、庆忌、夏育之勇。’

又曰:张良常学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东游,良与客俱击秦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乃更姓名,亡匿於下邳。

《汉书》曰:项羽在鸿门,沛公与张良在坐。樊哙闻事急,乃拔盾入。初入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羽见之,问:’为谁?’良曰:’沛公参乘樊哙也。’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之。羽曰:’能复饮乎?’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也。’

又曰: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於等伦,常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又曰:淮南王长,力能扛鼎,广陵王胥手搏熊罴。

又曰:上官桀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桷拢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御。上奇其才力,迁未央厩令。

又曰:彭城王翌,身长八尺七寸,骁幹过人,能手举殿梁,超过平阳。

《楚汉春秋》曰:项梁尝阴养士,最高者多力拔树以击地。

《东观汉记》曰:盖延字巨卿,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以气势闻。

又曰:阴兴字君陵,为期门仆射。从上出入,常操小盖,疾风暴雨,屏翳左右,泥涂隘狭,自投车下,脱袴解履,涉淖至膝。

又曰:祭彤字次孙,力贯弓三百斤,入为大仆。从至鲁,帝指子路室曰:’此太仆室也。’

范晔《后汉书》曰:虞延字子太,陈留人。延生时有物如匹练直昇天。长八尺六寸,力能扛鼎。

又曰:董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魏志》曰:许褚字仲康,长八尺馀,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宗琢裴壁以御寇贼。贼攻壁,褚令男女聚石如盖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碎。以牛与贼易食,牛奔还,褚一手逆曳牛尾,行百步,贼遂不敢取牛。褚后事太祖,以力如虎而痴,号曰’痴虎’。

又曰:典韦,陈留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

又曰:吕布字奉先,五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英雄记》曰:袁绍父成,字文开。名壮健,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交结恩好,言无不从,故京师谚曰:’事不谐,诣文开。’

《江表传》曰:太祖与马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常置六斛米囊,东西走马,辄掣米囊以量太祖轻重。许褚瞋目瞪盼,超曰:’闻君有健将虎侯那在?’太祖指褚,超乃止。太祖寻知之,叹息良久,曰:’几为狡虏所欺。’

王隐《晋书》曰:吴彦字士则,吴郡人。有文武才幹,长八尺馀,膂力如虎。

《晋中兴书》曰:庾阐父东,以勇力闻。世祖时,西域遣一使胡,趫〈走巢〉(音巢。)勇果,自谓无敌,晋人不敢与校。世祖募求勇敢之士,惟东应选,遂懚杀胡,勇闻殊俗。晋令曰:’选三部司马,皆限力举千二百斤以上;前驱司马,取使大戟;由基司马,取能挽一石七斗以上弓。’

沈约《宋书》曰:丁旿骁勇有气力,时人为之语曰:’勿跋扈,付丁旿。’

萧子显《齐书》曰:张敬儿为持节,督雍梁二州刺史。部伍泊沔口,敬儿舴艋过江,诣晋熙王燮。中江遇船覆,左右丁壮者各走,馀二小吏没,舱下呼叫,张敬儿两掖挟之,随船覆仰,常得在水上。如此翻覆行数十里,方得迎接。

又曰:东昏侯有膂力,能担白虎幢。自制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

崔鸿《十六国春秋·秦录》曰:姚兴将军王奚仲,骁悍有膂力。

去其弓槊,持短兵出堡,与赫连勃勃力战,众多伤。

勃勃乃羁縻图之,断其水路,堡民执奚仲出降,勃谓奚仲曰:’卿忠臣也,朕方与卿共平天下。’

奚曰:’若蒙大恩,速死为惠。’

乃与所亲数十人自刎而死。

又《前赵录》曰:郭默字玄雄,河内怀人,世以屠沽为业。

默壮勇拳捷,能贯甲跳三丈堑,时人咸异之,曰:’此儿必兴郭氏。’

河内陆允,世之豪民,望见以女妻之。

又曰:陈安字虎侯,家世农民。

安少慷慨,曰:’大丈夫当乘轩杖节,安能久执犁锄乎?’

遂东游京师,颇学书算,读《魏书》见许褚而慕之,乃自字虎忽拢遇晋室丧乱,遂凭结司马宾。

骁壮果毅,武幹过人,多力善射,持七尺刀贯甲,奔及驰马。

又《前秦录》曰:张蚝(音刺。)本姓弓,上党泫氏人也。

膂力过人,能却曳牛走,张平爱而子之。

淫於平妾,知而责之。

蚝惭,割阴以自誓,遂为阉人。

坚甚宠之,常侍左右,终为名将。

所在有殊功,称邓羌、张蚝’万人敌’也。

又《后赵录》曰:张弥,字巨秦,汲郡人。

晋永嘉中,与梁臣戍武德城,石勒攻之,城溃,弥随例当坑,大呼曰:’官当活健儿,何以杀也?’

勒曰:’有何健事而求活也?’

弥曰:’武德西城上,大声督战,时警备严设,使贼不入,正是张弥。’

勒笑曰:’降儿能尔,正自奇健。’

乃赦之。

《赵书》曰:汲桑,清河则丘人。

年二十馀,力扛百钧,呼闻数里,时人服之。

又曰:刘灵,阳平人,年二十馀,常期役於县,力制奔牛,走及驰马。

《后魏书》曰:孝文帝有膂力,年十馀岁,能以指弹碎羊髀骨。

又曰:玄淑字买仁,有膂力,弯弓三百斤,善骑射。

又曰:陈留王虔,姿气魁杰,膂力绝人。

每以常矛短刀大作之,犹患其轻,后缀铜铃於刃下,其弓力倍如常人,以其殊异於世。

虔常临阵以槊刺人,遂贯胸高举,以示於众。

又尝以一手顿槊於地,骑马伪退,敌人争取,引不能出。

虔引弓射之,一箭杀其二人,摇槊之徒,亡魄奔散,乃命人取槊而反。

每从征伐,乃率偏将先登陷阵,勇冠当时。

又曰:卫王仪,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美鬓髯,有算略。

少能舞剑骑射,膂力过人,弓将十石。

陈留公虔槊大见称异,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也。

又曰:韩茂字玄兴,尝从太宗征丁零。

时大风,旌旗皆偃仆,茂於马上持幢,初不倾倒。

太鬃讶其膂力。

又曰:伊馥,代人也,善射多力,曳牛却行。

《三国典略》曰:周贺若敦尝从太祖校猎於甘泉宫,围人不齐,兽多越逸,太祖大怒。

围内惟有一鹿,俄亦突围而走,敦跃马驰之,鹿上东山,敦弃马步逐山半,掣之而下,太祖大悦。

《周书》曰:韩雄,河东垣人也。

少敢勇魁岸,膂力绝人。

工骑射,有将帅才略。

又曰:窦炽字光成,性宽明有伟略,美鬓髯,身长八尺二寸,善骑射,膂力过人。

《隋书》曰:鱼俱罗,冯翊下邽人也。

身长八尺,膂力雄壮,言闻数百步。

《墨子》曰: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

《晏子》曰: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制兕虎。

《子思子》曰:中行穆伯手捕虎。

《列子》曰: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周宣王备礼聘之。

公仪伯至;观形,懦夫也,宣王心惑,曰:’汝之力何以?’

对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胜秋蝉之翼。’

王作色曰:’吾之力者能分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

公仪伯曰:’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於天下,而六亲弗知,未尝用其力故也。’

又曰:魏黑邜杀丘邴章,邴章之子来丹谋复仇。

丹气甚猛,形甚露,计粒而食,从风而趋,誓手剑以屠黑邜。

黑邜悍志绝众,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类也。

延颈承刃,披胸受矢,芒锷摧屈,而体无痕。

负其才力,视来丹犹雏鷇也。

《孟子》曰:有冯妇,善搏虎。

《尸子》曰:中黄伯余左执太行之獶,(音猱。)右搏雕虎,惟象未与吾试,愿为牛与象斗以自试。

又曰: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

《孔丛子》曰:孔鲋谓陈王曰:’梁人有阳由者,其力扛鼎,伎巧过人,骨腾肉飞。’

《淮南子》曰:孔子勇复孟诸,足蹀狡兔,不以力闻。

《六韬》曰: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崇侯虎等举五百石重沙二十四人。

《山海经》曰:中曲之山有怀木,食之多力。

《穆天子传》曰:有虎在於葭中,七萃之士曰高奔戎,生捕以献天子,乃命为柙而畜之东虞,是曰虎牢。

《吕氏春秋》曰:孔子之劲能招国门之关。(抬,举也。《淮南子》同也。)

又曰:赵氏,中山之多力者,曰:’吾兵衣铁甲,操铁杖以战,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

《春秋外传》曰:少室吻简子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不胜,致右焉,简子许之。

使少室为宰,曰:’知贤而让,可以训矣。’

《蜀王本纪》曰: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女五人。

蜀王遣五丁迎女,还梓潼,见大蛇入山穴,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

《说苑》曰: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於天。

王充《论衡》曰: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

《风俗通》曰:颍川张钦,字孟孝。吴楚反,与亚夫常为前锋,陷阵溃围,傍人观曰:’壮哉此君!’钦闻自矜,遂死军。

《方言》曰:蹶,膂力也。东齐曰蹍,宋鲁曰膂,膂力也。(郭璞曰:律蹶,多力貌。)

《通俗文》曰:强健曰馶。(音翅。)

《曹肇别传》曰:肇之弟纂,字德思,力举千钧,明帝宠之,寝止恒同。尝与戏,赌衣物,有所获,辄入御帐取而出之。

《石虎别传》曰:虎字季龙,勒从弟,年十七八,身长七尺五寸,好弓马射猎,迅健有勇力。同时等类多畏惮之。

《异苑》曰:荆州上明浦常有蛟杀人,死者不脱岁。昇平中,邓遐为太守,素勇健,入水觅蛟,曳出斩之,至今不复有患。

《博物志》曰:石蕃,卫臣也,有勇力,背负千二百斤沙。

《西京杂记》曰:江都王劲捷,能超七尺屏风。

任豫《益州记》曰:玄帝为丞相,有力士锺齐,本吴人,百斛米分为三担,担从渚入市五六里。

《世说》曰:周处年少时,凶强使气,为乡里所患。时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虎,并皆犯暴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极。或说处使杀蛟虎,遂入击蛟,或没或出,行数十里,经三日夜,乡里皆谓死,更相庆,处竟杀蛟而出,始知为人情所患。处遂自为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楚辞》曰:魂兮来归无上天,一夫九首,拔木九千。(言有一丈夫身有九段,强梁多力,从朝至幕,能拔木九千也。)

张衡《西京赋》曰:乌获扛鼎,都庐寻橦。

○羸

《说文》曰:羸,痿也。

《释名》曰:羸,累也,恒累於人也。

《东观汉记》曰:和喜太后遭新野君丧,悲伤思慕,赢瘦骨立,不能自胜。

王隐《晋书》曰:皇甫谧表从武帝借书,上送一车书与谧,谧羸病,手不释书,历观今古,无不皆综。

又曰:尚书令傅勖久羸瘦,上令太官给乳酪。

《吴越春秋》曰:子胥与要离见於吴王,要离对曰:’臣吴国之东阡陌人,细微无力,迎风则偃,背风则仆,大王有命,臣不敢尽死。’

《吕氏春秋》曰: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吴王之友曰要离谓王曰:’臣请杀之。’吴王曰:’汝拔剑不能举臂,上车不能登足,汝能杀之?’要离曰:’请必能。’

《世说》曰:何晏字平叔,体弱不胜重服。

又曰:李钦是茂曾第六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住临海,常往兄侍中墓下。既有高名,王丞相辟为公府掾。钦得板命,笑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

又曰:丞相去见卫洗马,曰:’居然有羸形,虽复终日调畅,犹若不堪罗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二十七-译文

《释名》说:健,就是建立的意思。能够有所建立和作为。

《左传·庄公》记载:宋国的南宫长万在蒙泽杀害了闵公,曹国的军队攻打宋国。南宫长万逃到陈国,用马车载着他的母亲,一天就到了。这里的马车不是战车,而是载人用的辇。宋国到陈国的距离是二百六十里,这说明南宫长万力气很大。宋国人请求陈国交出南宫长万,陈国人让妇女给他灌酒,然后用犀牛皮包裹他,等宋国人接走时,他的手脚都露在外面了。

《左传·宣公下》记载:起初,雩祭时,在梁氏家举行,女公子去观看。牧牛人荦从墙外与她嬉戏。子般生气,让人鞭打他。公说:‘不如杀了他,鞭打他是不合适的。荦有力气,能够把车盖扔到稷门上。’(盖,是覆盖地面的东西。稷门,是鲁国南城门。他跑过去,自己扔上车盖,然后接住它,反复在门上扔来扔去。)

《左传·成公上》记载:高固进入晋国军队,用石头砸人,把人打倒后骑上他的车,用桑树的根系住车,在齐军营垒中示众。

《左传·成公下》记载:晋国和楚国交战,叔山冉打倒敌人,用他们投掷,击中战车,折断了车前的横木。晋国军队用车轮上的木根在齐军营垒中示众。

《左传·襄公十年》记载:晋国的荀偃、士丐请求钒党阳,钒党阳人打开城门,诸侯的士兵进入城门。(看到城门开了,所以进攻。)悬挂的门打开,邹国的大夫纥用手指开门的人出来。(纥,是邹国的大夫,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狄虒弥建立大车车轮,用铠甲作为盾牌,左手抓住它,右手拔出戟,组成一个队伍。(一百人称为一个队。)孟献子说:‘《诗经》所说的有力如虎的人。’主人悬挂布幔,堇父爬上去,到了城垛上就割断了布幔。掉下去后又挂上去,苏醒后又爬上去三次。主人拒绝了他,于是退去。

《左传·哀公下》记载:楚国的白公作乱,劫持了惠王。子西用袖子遮住脸而死。子期说:‘以前我用力量侍奉君主,不能不坚持到底。’用手指折断一根大木头杀人后死去。(以此来证明他有多大力气。豫章,是一种大树木。)

《史记》记载:秦王有力气喜欢戏耍,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官至高位。秦王和孟说一起举起龙纹赤鼎,结果秦王断脚而死。

《史记》记载:范雎劝说秦昭王说:‘乌获、任鄙的力量,成就了荆轲、孟贲、庆忌、夏育的勇猛。’

《史记》记载:张良常常在淮阳学习,向东见到沧海君,得到一个大力士,得到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椎。秦始皇东巡,张良和客人一起在博浪沙中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大规模搜捕天下,急于寻找凶手。张良于是更改姓名,逃到下邳藏匿。

《汉书》记载:项羽在鸿门宴上,刘邦和张良在座。樊哙听说事情紧急,就拿起盾牌冲进去。一开始进入军营,守卫阻止了樊哙,樊哙直冲进去,站在帐下。项羽见到他,问:‘你是谁?’张良说:‘这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给你一杯酒、一块猪肉。’樊哙喝了酒后,拔出剑切肉吃。项羽问:‘还能再喝吗?’樊哙说:‘我即使死了也不推辞,难道只是一杯酒吗?’

《汉书》记载:甘延寿字君况,是北地郁郅人。年轻时以良家子弟的身份擅长骑射,成为羽林军,投掷石头、拔河都超过同辈,常常跳过羽林亭楼,因此升迁为郎官。

《汉书》记载:淮南王刘长,力气能举起鼎,广陵王刘胥能徒手搏斗熊罴。

《汉书》记载:上官桀跟随汉武帝到甘泉宫,天大风,车无法行驶,他解开车盖递给车辕,自己手持车盖,即使大风也使车保持在原位;下雨时,他举起车盖挡雨。武帝对他的才能和力气感到惊奇,升迁他为未央宫的厩令。

《汉书》记载:彭城王刘翌,身高八尺七寸,勇猛过人,能举起殿梁,超过平阳。

《楚汉春秋》记载:项梁曾经暗中培养士人,其中最有力的能拔树击地。

《东观汉记》记载:盖延字巨卿,身高八尺,能拉三百斤的弓,以气势闻名。

《东观汉记》记载:阴兴字君陵,是期门仆射。他随皇帝出入,常常手持小盖,在疾风暴雨中,用盖子遮蔽左右,在泥泞狭窄的地方,自己跳下车,脱掉裤子鞋子,涉水到膝盖。

《东观汉记》记载:祭彤字次孙,力气能拉三百斤的弓,成为大仆。

范晔《后汉书》记载:虞延字子太,是陈留人。虞延出生时,有东西像一条白练直上天。身高八尺六寸,能举起鼎。

范晔《后汉书》记载:董卓膂力过人,能同时携带两个弓袋,左右驰射,羌胡人都很害怕他。

《魏志》记载:许褚字仲康,身高八尺多,腰围十围,容貌雄壮,勇力过人。汉末,他聚集宗族和裴壁抵抗盗贼。盗贼攻打壁垒,许褚命令男女收集像盖子一样大的石头。许褚飞石投掷,所击之处都破碎。他用牛和盗贼交换食物,牛跑回来后,许褚一只手抓住牛尾巴,走了一百步,盗贼就不敢再取牛。许褚后来侍奉太祖,因为他的力气像老虎一样大而被称为‘痴虎’。

《魏志》记载:典韦,是陈留人,身材魁梧,膂力过人。

《魏志》记载:吕布字奉先,是五原人。他以勇猛给并州刺史丁原当差。担任骑都尉,擅长骑马射箭,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

《英雄记》记载:袁绍的父亲袁成,字文开。他名叫壮健,贵族权豪从大将军梁冀以下,都与他交往结交,他说的话没有人不听,所以京师有谚语说:‘事情不顺利,就去找文开。’

《江表传》记载:太祖和马超单骑会面,马超依仗自己的力气大,常常带着六个米袋,东西来回跑马,就用来量太祖的轻重。许褚瞪大眼睛盯着他,马超说:‘听说您有勇猛的将领虎侯在哪里?’太祖指了指许褚,马超才停止。太祖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叹息了很久,说:‘差点被狡猾的敌人欺骗。’

王隐《晋书》记载:吴彦字士则,是吴郡人。他有文武才干,身高八尺多,膂力像老虎。

《晋中兴书》记载:庾阐的父亲庾东,以勇力闻名。世祖时,西域派来一个使者胡人,勇猛果敢,自称无敌,晋国人不敢与他较量。世祖招募勇敢的士兵,只有庾东应选,于是勇敢地杀死了胡人,勇猛闻名于异域。晋朝下令:‘选拔三部司马,都要求能举起一千二百斤以上的力量;前驱司马,选取能使用大戟的人;由基司马,选取能拉一石七斗以上弓的人。’

沈约《宋书》记载:丁旿勇猛有力,时人为他编了这样的话:‘不要傲慢,交给丁旿。’

萧子显《齐书》记载:张敬儿担任持节,监督雍梁二州刺史。他的部队停泊在沔口,张敬儿乘坐小船过江,去见晋熙王刘燮。在中江遇到船只翻覆,左右强壮的士兵都跑了,剩下的两个小吏落水,在船舱下呼救,张敬儿用双臂夹着他们,随着船翻覆仰面朝天,经常在水上。就这样翻覆行进了几十里,才得以接应。

萧子显《齐书》记载:东昏侯有膂力,能举起白虎幢。自己制作了杂色的锦衣,上面缀满了金花玉镜,众多宝物都展示在他的意态之中。

崔鸿《十六国春秋·秦录》记载:姚兴将军王奚仲,勇猛有力。在战斗中,他丢弃了弓箭和长矛,手持短兵器冲出堡垒,与赫连勃勃激烈交战,导致众多士兵受伤。赫连勃勃便将他囚禁起来,切断了他的水路。堡垒中的士兵将王奚仲抓出来投降,赫连勃勃对王奚仲说:‘你是忠臣,我正要与你共同平定天下。’王奚仲说:‘如果蒙受大恩,我愿意立刻死去。’于是他与几十个亲近的人一起自刎而死。

《前赵录》记载:郭默字玄雄,是河内怀人,世代以屠宰和卖酒为业。郭默强壮勇猛,能够穿甲跳跃三丈深的壕沟,当时的人都对他感到惊奇,说:‘这个孩子必将振兴郭家。’河内的豪民陆允,看到郭默后,便将女儿嫁给他。

《前赵录》又说:陈安字虎侯,家世为农民。陈安年轻时就慷慨激昂,说:‘大丈夫应当乘坐马车,手执符节,怎么能长久地握着犁锄呢?’于是他东游京师,学习书法和算术,读到《魏书》中关于许褚的记载后,便以许褚为榜样。后来遇到晋室丧乱,便投靠了司马宾。陈安勇猛果敢,武艺超群,力大善射,手持七尺长刀,能够穿越甲胄,骑马奔袭。

《前秦录》记载:张蚝(音刺),本姓弓,是上党泫氏人。他力大无比,能够拉动牛行走,张平喜欢他,便把他当作儿子看待。张蚝与张平的妾室私通,被张平发现后责备他。张蚝感到羞愧,割掉自己的生殖器来发誓,于是成为了一个阉人。苻坚非常宠爱他,经常让他侍奉在身边,最终成为了一名名将。他所在之处都有显著的功绩,与邓羌、张蚝并称为‘万人敌’。

《后赵录》记载:张弥,字巨秦,是汲郡人。在晋永嘉年间,他与梁臣一起守卫武德城,石勒攻打城池,城池被攻破,张弥按照惯例应当被活埋,他大声呼喊:‘官府应当让健壮的士兵活下来,为什么要杀我们呢?’石勒问:‘你有什么壮举值得活下去的?’张弥说:‘在武德城的西城上,我大声指挥战斗,当时警戒严密,使得敌军无法进攻,这正是张弥的功绩。’石勒笑着说:‘投降的士兵能有这样的勇气,真是奇特。’于是赦免了他。

《赵书》记载:汲桑,是清河则丘人。二十多岁时,能够举起一百钧的重物,呼喊的声音能够传到几里之外,当时的人都对他感到敬畏。

《赵书》又说:刘灵,是阳平人,二十多岁时,经常在县里服役,能够制服狂奔的牛,能够跑得像马一样快。

《后魏书》记载:孝文帝有超人的力量,十几岁时,能够用手指弹碎羊的髀骨。

《后魏书》又说:玄淑字买仁,有超人的力量,能够拉开三百斤的弓,擅长骑射。

《后魏书》又说:陈留王虔,身材魁梧,气质出众,力量超群。他经常使用长矛和短刀,觉得这些武器太轻,后来在刀刃下缀上铜铃,使得他的弓力比常人加倍,这使他与众不同。他在战场上经常用长矛刺杀敌人,将敌人贯穿胸膛高举,向众人展示。他还曾经用一只手将长矛插入地面,假装后退,敌人上前争抢,他却无法拔出。他拉开弓射击,一箭射杀了两个人,摇动长矛的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他让人取回长矛,然后反击。每次征战,他都率领偏将率先冲锋陷阵,勇猛无比,是当时的勇冠。

《后魏书》又说:卫王仪,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非常伟岸,有美丽的鬓须,有谋略。他年轻时就能舞剑骑射,力量超群,能够拉开十石重的弓。陈留公虔的长矛非常著名,当时的人说‘卫王弓,桓王槊’。

《后魏书》又说:韩茂字玄兴,曾经跟随太宗征讨丁零。当时刮大风,旌旗都被吹倒,韩茂在马上手持旗帜,却始终没有倒下。太武帝惊讶于他的力量。

《后魏书》又说:伊馥,是代人,擅长射箭,力量大,能够拉动牛行走。

《三国典略》记载:周贺若敦曾经跟随太祖在甘泉宫狩猎,包围圈不整齐,野兽纷纷逃窜,太祖非常生气。包围圈内只剩下一只鹿,不久也突围而逃,贺若敦骑马追赶,鹿逃到了东山,贺若敦弃马步行,追到山腰,将鹿抓住,太祖非常高兴。

《周书》记载:韩雄,是河东垣人。他年轻时就勇敢过人,力量超群。擅长骑射,有将帅的才略。

《周书》又说:窦炽字光成,性格宽厚明理,有远大的谋略,有美丽的鬓须,身高八尺二寸,擅长骑射,力量超群。

《隋书》记载:鱼俱罗,是冯翊下邽人。身高八尺,力量雄壮,声音能够传到数百步之外。

《墨子》记载:商纣王有勇力之人,能够生擒犀牛和老虎,能够指画杀人。

《晏子》记载:夏朝衰落时,有推侈大戏;商朝衰落时,有费仲、恶来,能够奔跑千里,手抓犀牛和老虎。

《子思子》记载:中行穆伯能够亲手捉住老虎。

《列子》记载:公仪伯以力量闻名诸侯,周宣王以礼节聘请他。公仪伯到了之后,宣王看到他的体型,觉得他像一个懦夫,宣王心中疑惑,问:‘你的力量在哪里?’公仪伯回答:‘我的力量能够折断春天的蝈蝈的腿,战胜秋天的蝉的翅膀。’宣王变色说:‘我的力量能够分割犀牛的皮,拉动九牛的尾巴,还是觉得力量不足。’公仪伯说:‘我的老师商丘子,力量无敌于天下,但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因为他从未使用过他的力量。’

《列子》又说:魏黑邜杀了丘邴章,丘邴章的儿子来丹计划复仇。来丹性格凶猛,外表张扬,吃饭计算粒数,走路顺风而行,发誓要用剑杀死魏黑邜。魏黑邜性格凶猛,力量过人,筋骨皮肉非同常人。他伸长脖子承受刀刃,敞开胸膛接受箭矢,刀剑都弯曲了,但他的身体上没有伤痕。他依靠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把来丹看作是雏鸟。

《孟子》记载:有冯妇,擅长搏斗老虎。

《尸子》记载:中黄伯余左手抓住太行山的猕猴,右手搏斗猛虎,只有大象还没有与他试过,他愿意与牛和象搏斗来考验自己。

《尸子》又说:飞廉、恶来能够与犀牛和老虎角力,勇敢地搏斗熊虎。

《孔丛子》记载:孔鲋对陈王说:‘梁国有个人叫阳由,他能够举起鼎,技艺超群,身体轻盈如飞。’

《淮南子》记载:孔子勇敢地再次平定了孟诸,脚踩狡兔,不以力量闻名。

《六韬》记载:商纣王的士兵中,有十八人能够抓住炭火流汤,有五百人能够举起五百石重的沙袋。

《山海经》记载:中曲山上有怀木,吃了它的人会变得有力。

《穆天子传》记载:有一只老虎在葭中,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擒了它献给天子,天子命令将它关在东虞的笼子里,这就是虎牢。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力量能够举起国门之关。(抬,举也。《淮南子》也有类似的记载。)

《吕氏春秋》又说:赵国的中山人,是多力的人,说:‘我们穿着铁甲,手持铁杖作战,所击无不破碎,所冲无不陷落,用车投车,用人投人。’

《春秋外传》记载:少室吻简子的右边,听说牛谈有力,请求与他玩耍,但不是牛谈的对手,结果受伤。简子同意了,让少室担任宰官,说:‘知道贤能而谦让,可以教育了。’

《蜀王本纪》记载:秦王知道蜀王喜欢美色,便献上了五个美女。蜀王派遣五个壮丁去迎接美女,回到梓潼时,看到一条大蛇进入山洞,一个壮丁拉住蛇尾不放手,五个壮丁一起拉蛇,山体崩塌。

《说苑》记载:勇士孟贲,在水里不躲避蛟龙,在陆地上不躲避虎狼,发怒时吐气,声音震动天地。

王充《论衡》记载:人们说商纣王的力量能够拉直铁钩,抚摩桥梁可以改变柱子的位置,这是说他力量很大。

《风俗通》记载:颍川人张钦,字孟孝。在吴楚叛乱时,他经常作为前锋与周亚夫并肩作战,冲锋陷阵,突破重围。旁观的人赞叹道:‘这位壮士真了不起!’张钦听到这话后自鸣得意,结果在军中死去。

《方言》说:‘蹶’是指强大的体力。在东齐地区称为‘蹍’,在宋鲁地区称为‘膂’,都是指强大的体力。(郭璞注:按照律法,‘蹶’是指力量很大的样子。)

《通俗文》说:强壮健壮的人称为‘馶’(音同‘翅’)。

《曹肇别传》记载:曹肇的弟弟曹纂,字德思,能够举起千钧重物,明帝非常宠爱他,睡觉时总是和他一起。曾经有一次他们玩耍,打赌衣物,曹纂赢得了,就进入皇帝的帐篷里取衣物出来。

《石虎别传》说:石虎,字季龙,是石勒的堂弟,十七八岁时,身高七尺五寸,喜欢骑马射猎,敏捷有力,当时和他同辈的人都对他敬畏。

《异苑》记载:荆州上明浦经常有蛟龙杀人,每年都有人被蛟龙杀害。在昇平年间,邓遐担任太守,他一向勇猛健壮,下水寻找蛟龙,将它拖出来杀死,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这种事。

《博物志》说:石蕃是卫国的臣子,有很强的体力,能够背起一千二百斤的沙。

《西京杂记》说:江都王刘建身手敏捷,能够跳过七尺高的屏风。

任豫的《益州记》说:玄帝担任丞相时,有一位大力士钟齐,他是吴国人,能够把一百斛米分成三份,每份都重达一百石,从河边挑到市场,来回五六里。

《世说》说:周处年轻时,凶猛强横,使气任性,成为乡里的一大祸害。当时义兴的水中有蛟龙,山中有老虎,都危害百姓。义兴人称之为‘三害’,而周处是最严重的。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蛟龙和老虎,他就下水去攻击蛟龙,有时潜入水中,有时露出水面,走了几十里路,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以为他死了,互相庆祝,但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并出来,人们才知道他原来是被人所苦。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楚辞》说:魂魄啊,回到人间不要上天,有一个男子有九个头,能够拔起九千根木头。(意思是说有一个男子身体分成九段,非常强壮有力,从早晨到傍晚,能够拔起九千根木头。)

张衡的《西京赋》说:乌获举鼎,都庐寻橦。

《说文》说:‘羸’是指瘦弱。

《释名》说:‘羸’是指累赘,常常给人带来负担。

《东观汉记》记载:和熹太后遭遇新野君的丧事,非常悲伤思念,瘦弱得只剩下一副骨架,无法承受。

王隐的《晋书》说:皇甫谧向武帝借书,武帝送了一车书给他,皇甫谧生病瘦弱,但手不释卷,阅读古今书籍,无不综合研究。

又记载:尚书令傅勖长期瘦弱,皇帝下令太官给他提供乳酪。

《吴越春秋》记载:子胥和要离在吴王那里见面,要离对吴王说:‘我是吴国东边的小民,身材瘦小无力,迎风倒下,背风倒下,大王有命令,我不敢不尽力。’

《吕氏春秋》记载:吴王想要杀死王子庆忌,但没有人能够杀成,吴王非常烦恼。吴王的朋友要离对吴王说:‘请让我去杀他。’吴王说:‘你连剑都举不起来,怎么能够杀他?’要离说:‘请相信我,我一定能杀他。’吴王说:‘好吧。’

《世说》说:何晏,字平叔,身体瘦弱,无法承受重服。

又记载:李钦是李茂曾的第六个儿子,清高正直,但年轻时身体瘦弱,不愿意结婚做官。他住在临海,经常去他哥哥侍中的墓前。他名声很高,王丞相征召他为公府掾。李钦接到任命后笑着说:茂弘又用一官职来借用人。

又记载:丞相去见卫洗马,说:‘你看起来身体瘦弱,虽然整天看起来很舒畅,但看起来还是无法承受华丽的衣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二十七-注解

健: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指有力气、强壮,能够建立功业。

乘车:非兵车也。驾人曰辇。指非战车,而是由人驾驭的车辆。

犀革:犀牛的皮,坚硬而耐用,常用来制作铠甲。

盖:覆地。指覆盖地面的东西,此处指盖子。

稷门:鲁南城门。指鲁国的南城门。

投盖于稷门:指将盖子投向稷门,形容有力。

杜回:秦之力人也。指秦国有力气的人。

磔石:用石头砸击。

禽:捕捉。

乘:乘坐。

系桑本:用桑树根来拴。

徇:巡行展示。

豫章:大木。

橹:大盾。

队:一百人曰队。指一百人的队伍。

悬门:可以开关的门。

抉:用手指甲挖。

狄虒弥:鲁人。指鲁国人。

蒙:覆也。指覆盖。

百人曰队:一百人的队伍。

孟献子: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悬布:悬挂布匹。

堇父:人名。

绝之:断绝。

坠:落下。

县:古代的行政单位。

苏:恢复。

白公:春秋时期楚国的白公。

劫:劫持。

惠王:楚惠王。

袂:袖子。

掩面而死:用手遮面而死。

龙文赤鼎:一种装饰有龙纹的红色大鼎。

绝膑而死:因极度用力而筋骨断裂而死。

范雎:战国时期秦国的大臣。

乌获:乌获是古代的一位大力士。

任鄙:秦国的力士。

孟说:秦国的力士。

荆、孟贲、庆忌、夏育:古代著名的勇士。

淮阳:地名。

沧海君:人名。

铁椎:一种铁制的槌子。

副车:副车,指副将的车。

卮酒:古代的一种酒器。

彘肩:猪肩。

羽林:古代禁卫军。

投石拔距:指投掷石头,拉起重物。

等伦:同等。

扛鼎:举起鼎。

手搏熊罴:用手与熊、罴搏斗。

甘泉:地名。

天大风:非常大的风。

解盖授桷拢桀奉盖:指解开车盖,递给桷(车辕),桀(人名)拿着车盖。

上甘泉:指到达甘泉。

未央厩令:未央宫的厩令,负责管理马匹。

彭城王翌:彭城王的名字。

骁幹:勇猛。

殿梁:宫殿中的梁。

项梁:项羽的父亲。

阴养士:暗中培养士人。

多力拔树以击地:用很大的力气拔树来击打地面。

盖延:人名。

巨卿:人名。

期门仆射:期门的仆射,指负责期门(宫门)的官员。

屏翳:保护。

泥涂隘狭:泥泞且狭窄的道路。

脱袴解履:脱下裤子,解开鞋子。

涉淖至膝:涉过泥泞的水,水漫到膝盖。

祭彤:人名。

次孙:人名。

陈留人:陈留地区的人。

力贯弓三百斤:拉弓的力量能贯穿三百斤的重物。

大仆:大仆,指高级官员。

子路室: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居所。

虞延:人名。

匹练:细长的布匹。

膂力:指人的体力、力气。

羌胡:羌族和胡族。

许褚:三国时期曹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仲康:人名。

聚宗琢裴壁:聚集宗族和裴壁。

御寇贼:抵御贼寇。

飞将:指勇猛的将领。

痴虎:因其力大而痴钝,被称为痴虎。

典韦:人名。

魁梧:身材高大强壮。

并州刺史:并州的行政长官。

骑都尉:古代武官职名。

骁武:勇猛。

给:供给。

丁原:人名。

便弓马:擅长弓马。

号:被称为。

袁绍父成:袁绍的父亲。

文开:人名。

梁冀:东汉末年的权臣。

事不谐,诣文开:事情不顺利,就去拜访文开。

太祖:指前秦的皇帝苻坚,太祖是他的谥号。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

单马会语:单骑会面。

负其多力:依仗自己的力量。

六斛米囊:六个斛(古代容量单位)的米袋。

东西走马:骑马在东西方向行走。

掣米囊以量太祖轻重:拉起米袋来衡量曹操的体重。

瞋目瞪盼:怒目而视。

狡虏:狡猾的敌人。

吴彦:人名。

士则:人名。

吴郡人:吴郡地区的人。

文武才幹:文才和武才都很出众。

东:地名。

西域:古代指西方的边疆地区。

使胡:派使者。

趫〈走巢〉:指勇猛。

懪杀胡:勇敢地杀死胡人。

殊俗:不同的风俗。

选三部司马:选拔三部司马。

力举千二百斤以上:能举起一千二百斤以上的重物。

前驱司马:前驱司马,指负责前驱的官员。

大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由基司马:由基司马,指擅长射箭的官员。

挽一石七斗以上弓:能拉起一石七斗以上的弓。

丁旿:人名。

勿跋扈,付丁旿:不要蛮横无理,交给丁旿处理。

张敬儿:人名。

持节:指担任使者。

督雍梁二州刺史:监督雍州和梁州的刺史。

泊沔口:停泊在沔口。

舴艋:一种小船。

晋熙王燮:晋熙王的名字。

中江遇船覆:在江中遇到船只翻覆。

丁壮者:年轻力壮的人。

没:沉没。

两掖挟之:两边抱住。

覆仰:翻转。

白虎幢:装饰有白虎图案的旗帜。

杂色锦伎衣:五颜六色的锦缎制作的舞衣。

金花玉镜:装饰有金花和玉镜的物品。

姚兴: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君主,名兴,字子略。

王奚仲:姚兴的将军,以勇猛著称。

骁悍:勇猛,勇猛果敢。

羁縻:束缚,控制。

图之:指计划对付或捕捉。

断其水路:切断其水源或交通路线。

执:捉拿,抓捕。

降:投降。

忠臣:忠诚的臣子。

共平天下:共同平定天下,共同治理国家。

自刎:用刀或剑割喉自杀。

郭默:前赵时期的人物,字玄雄。

河内怀人:河内怀县的人。

屠沽:从事屠宰和酿酒的行业。

拳捷:动作敏捷。

贯甲:穿透铠甲。

三丈堑:三丈深的壕沟。

河内陆允:河内地区的豪民。

陈安:十六国时期前赵的将领,字虎侯。

乘轩杖节:乘坐高车,手持符节,指担任高官。

执犁锄:从事农业劳动。

京师: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司马宾:司马氏的宾客。

骁壮果毅:勇猛、强壮且果断。

武幹过人:武艺超群。

七尺刀:长度为一尺七的刀。

奔及驰马:奔跑的速度能与骑马相媲美。

张蚝: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上党泫氏:上党郡泫氏县。

淫於平妾:与张平的妾室通奸。

阉人:被阉割的人,古代指太监。

坚:指苻坚,前秦的君主。

万人敌:形容勇猛无比,无人能敌。

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

武德城:位于武德的地方的城池。

坑: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活埋。

官当活健儿:作为健康的年轻人应该活下来。

汲桑: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清河则丘人:清河郡则丘县的人。

扛百钧:能举起一百钧的重物。

刘灵: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阳平人:阳平郡的人。

役於县:在县里服役。

力制奔牛:用力量制服奔跑的牛。

走及驰马:奔跑的速度能与骑马相媲美。

孝文帝:北魏的皇帝,名宏,字宣武。

玄淑:北魏的人物,字买仁。

陈留王虔:北魏的将领,陈留王的后代。

姿气魁杰:身材高大,气宇轩昂。

常矛短刀:普通的矛和短刀。

槊:古代的一种长矛。

卫王仪:北魏的将领,卫王的后代。

七尺五寸:身高七尺五寸,约等于现在的两米多。

美鬓髯:美丽的鬓发和胡须。

算略:谋略,策略。

韩茂:北魏的将领,字玄兴。

太宗:指北魏的皇帝拓跋焘,太宗是他的谥号。

丁零: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太鬃:指北魏的皇帝拓跋焘。

伊馥:北魏的人物。

代人:代郡的人。

周贺若敦: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甘泉宫:前秦的宫殿。

围人:围猎的人。

兽:指猎物。

越逸:逃跑。

韩雄: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窦炽: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鱼俱罗: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

冯翊下邽:冯翊郡下邽县。

纣: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兕虎:古代的一种猛兽。

推侈大戏:指夏朝衰败时的奢侈和荒淫。

费仲、恶来:商朝的两位大臣,以勇猛著称。

中行穆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

公仪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

周宣王:周朝的君主。

商丘子:公仪伯的师傅。

魏黑邜: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丘邴章: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来丹:丘邴章的儿子。

冯妇: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女子,以力大著称。

中黄伯余:古代的一位勇士。

太行山:位于中国北部的山脉。

飞廉、恶来:商朝的两位大臣,以勇猛著称。

孔鲋:战国时期鲁国的大夫。

陈王:指战国时期的陈国君主。

阳由:战国时期梁国的一位勇士。

孟诸:古代的一个地名。

狡兔:狡猾的兔子。

索铁伸钩:用力量拉直铁钩。

抚梁易柱:用手扶住桥梁,换掉柱子。

怀木:一种树木,食之能增加力量。

柙:关押野兽的笼子。

高奔戎:古代的一位勇士。

柙而畜之东虞:将老虎关在笼子里养在东虞。

招国门之关:用力量打开城门。

赵氏:赵国的姓氏。

中山:古代的一个地名。

少室吻简子: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

牛谈: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勇士。

右:指右手。

训:教导,教育。

蜀王:古代蜀国的君主。

梓潼:古代的一个地名。

大蛇:指巨蛇。

山穴:山中的洞穴。

孟贲:战国时期的一位勇士。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龙。

虎狼:猛虎和狼。

中黄伯余左执太行之獶:中黄伯余左手抓住太行山的猴子。

雕虎:猛虎。

象:大象。

孔丛子:古代的一部书籍,记载了孔子的后代孔鲋的事迹。

梁人有阳由者:梁国有一位名叫阳由的人。

伎巧过人:技艺高超,超过常人。

骨腾肉飞:形容力大无穷。

孔子勇复孟诸:孔子勇敢地恢复了孟诸。

不以力闻:不以力量著称。

六韬:古代的一部兵书。

崇侯虎:商朝的大臣。

山海经:古代的一部地理志。

中曲之山:中曲山。

穆天子传:古代的一部书籍,记载了周穆王的事迹。

葭:芦苇。

七萃之士:指周穆王的七位勇士。

东虞:东虞地区。

吕氏春秋:古代的一部书籍,为吕不韦所编纂。

兵衣铁甲:穿着铁甲。

铁杖:铁制的棍棒。

碎:打碎。

陷:陷入。

车投车:用车撞击车。

人投人:用人体撞击人体。

少室吻简子右:少室吻简子的右边。

闻牛谈有力:听说牛谈有力气。

请与之戏:请求与他比试。

致右焉:导致他失去了右手。

使少室为宰:让少室担任宰官。

知贤而让:知道贤能而谦让。

可以训矣:可以受到教育了。

秦王:指秦国的君主。

献女五人:献上五个女子。

五丁:五个壮丁。

一丁引其尾不出:一个壮丁拉住蛇的尾巴不放。

五丁共引蛇:五个壮丁一起拉蛇。

山乃崩:山体崩塌。

勇士孟贲:勇士孟贲。

水行不避蛟龙:在水里行走不躲避蛟龙。

陆行不避虎狼: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避虎狼。

发怒吐气:愤怒地吐气。

声响动於天:声音响彻天空。

语称:有人说。

言其多力也:说他力气很大。

颍川张钦:颍川是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一带。张钦是颍川人,字孟孝,是一位勇猛的将领。

吴楚反:吴楚反指的是吴国和楚国的叛乱,发生在秦末汉初时期。

亚夫:亚夫可能是指某个将领或武官。

陷阵溃围:陷阵指的是冲锋陷阵,溃围指的是突破敌人的包围。

蹶:蹶在这里指膂力,即腰腿部的力量。

东齐:东齐是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山东省东部地区。

宋鲁:宋鲁是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山东省南部地区。

郭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训诂学家。

通俗文:《通俗文》是古代一部解释字词的书籍。

馶:馶指强壮、健壮。

曹肇别传:《曹肇别传》是关于曹肇的传记。

石虎别传:《石虎别传》是关于石虎的传记。

石蕃:石蕃是古代人物,有勇力。

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古代一部记载西汉都城长安(今西安)风土人情的书籍。

江都王:江都王是古代的一个封号。

任豫《益州记》:任豫是古代人物,著有《益州记》。

玄帝:玄帝可能指道教中的某位神祇。

锺齐:锺齐是古代人物,有力量。

周处:周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

三横:指周处所面对的蛟、虎和自己的凶强性格。

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

都庐寻橦:都庐寻橦是古代的一种体育活动。

羸:羸指瘦弱、衰弱。

痿:痿指身体衰弱,不能站立。

累:累指身体虚弱,需要依靠他人。

和喜太后:和喜太后是古代的一位太后。

新野君:新野君是古代的一个封号。

皇甫谧:皇甫谧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医学家。

傅勖:傅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吴越春秋:《吴越春秋》是古代一部记载吴越历史的书籍。

子胥: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

要离:要离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勇士。

何晏:何晏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

李钦:李钦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茂曾:茂曾可能是指李钦的父亲或家族长辈。

卫洗马:卫洗马是古代的一个官职。

罗绮:罗绮指华丽的衣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二十七-评注

《风俗通》所述颍川张钦的故事,通过描绘他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展现了一位武将的豪迈与牺牲。‘壮哉此君!’一句,不仅是对张钦的赞誉,也是对英雄壮烈牺牲的哀悼。‘钦闻自矜,遂死军’则揭示了英雄的悲剧,过度的自信与矜持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方言》中的‘蹶’字,通过不同地区的称呼,展现了古人对力量的不同理解。郭璞的解释‘律蹶,多力貌’则是对‘蹶’字内涵的进一步阐释,体现了古人对力量与形态的关联认知。

《通俗文》中的‘馶’字,是对强健体魄的描述,体现了古人对身体强健的推崇。

《曹肇别传》中曹肇之弟纂的力举千钧,体现了古代对力量极限的探索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皇室对勇力的宠爱。

《石虎别传》中石虎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武将形象,弓马射猎,勇力过人,体现了古代对武力的崇尚。

《异苑》中邓遐斩蛟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人对勇猛的崇拜,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博物志》中石蕃背负千二百斤沙的记载,是对人力极限的挑战,也是对勇力的赞颂。

《西京杂记》中江都王能超七尺屏风的记载,是对身体能力的极致追求。

《益州记》中锺齐力举百斛米的记载,是对古代人力量的极致赞美。

《世说》中周处的故事,通过讲述他斩蛟杀虎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的勇敢与改变,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英雄的向往。

《楚辞》中描述的丈夫身有九段,能拔木九千的形象,是对超凡力量的想象与夸张,体现了古人对力量的崇拜。

《西京赋》中乌获扛鼎,都庐寻橦的描绘,是对古代武力的生动展现。

《说文》中对‘羸’字的解释,‘痿也’,体现了古人对身体衰弱的担忧。

《释名》中对‘羸’字的解释,‘累也,恒累於人也’,反映了古人对疾病与劳累的担忧。

《东观汉记》中太后赢瘦骨立的记载,是对悲伤过度导致身体衰弱的描述。

《晋书》中皇甫谧羸病手不释书的记载,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渴求。

《吴越春秋》中子胥与要离的对话,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忠诚与力量的追求。

《吕氏春秋》中吴王与要离的对话,展现了古代君臣之间对力量的不同理解。

《世说》中何晏、李钦等人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士人对身体与精神状态的重视。

《世说》中卫洗马羸形的描述,是对身体衰弱的一种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体态的审美标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二十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27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