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二-原文
○笑
《说文》曰:哑,笑也。咥,大笑。听,笑貌也。忻,笑喜也。
《易·同人卦》曰:先号咷而后笑。
又《震卦》曰: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又《旅卦》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
《毛诗·邶·终风》曰: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傲,中心是悼。
又《硕人》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又《氓》曰: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咥咥然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晏晏,和柔也。)
又《蓼萧》曰:燕笑语兮。
《礼记·檀弓》曰: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笑其为乐速也。)夫子曰:”由,尔责於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
《礼斗威仪》曰:君乘土而王,其民好大笑。
《乐动声仪》曰:人情喜则笑。
《左传·宣下》曰:晋侯使郄克徵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郄子将登,妇人笑于房。
又昭十六曰:晋韩起聘于郑,郑伯享之。子产戒曰:”苟有位于朝,无有不共恪.”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之,適客后。又御之,適县间。客从而笑之。事毕,富子谏曰:”夫大国之人,不可不慎也。几为之笑,而不陵我。(言数见笑,则心陵侮我也。”
又昭二十四曰:晋士弥牟逆叔孙于箕。叔孙使梁其踁待于门内,曰:”余左顾而咳,乃杀之。右顾而笑,乃止。”
又昭二十八年曰:昔贾大夫貌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
《穀梁传》曰:成公曰:”季孙行父秃,晋郄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首伛,同聘於齐。齐使秃者御秃者,眇者御眇者,跛者御跛者,伛者御伛者。萧同叔子处台笑之。客不悦,相与立胥闾而语,移日不解。齐有知者曰:”齐患必在此始也.””
又昭公曰:楚灵王围吴朱方,执齐庆封,将杀之。使人令於军中曰:”有若齐庆封杀其君者乎?”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围杀其兄之子麏而代之为君者乎?”军人粲然皆笑。
《论语·宪问》曰: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又《阳货》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莞尔,小笑貌。)
《史记》曰:吴王问孙子兵法。孙子曰:”愿得大王宠姬二人以为军阵长.”吴王曰:”诺.”使二夫人为军队长,各将一队。令宫女三百被甲而立,告以兵法,令随鼓进退。令曰:”闻一鼓皆庄,二鼓操兵,三鼓皆为战形.”于是,宫女皆掩口而笑。孙子操枹击鼓,三令五申,其笑如故。孙子怒,目如明星,声如骇虎M袖上冲冠,鬓旁绝缨。顾谓执法曰:”取鈇锧引夫人斩之.”
又曰:有躄者盘散行汲。赵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到门曰:”臣不幸癃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应曰:”诺.”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怪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君为爱色而贱士,即去耳.”平原乃斩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又曰:高祖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又曰:孟尝君之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皆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眇小丈夫耳!”
《汉书》曰:公孙弘为人谈笑多闻。(师古曰:善于谈笑而又多闻也。)
又曰:匡衡字稚圭。好学,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
《东观汉记》曰: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或言国师公刘秀当之。光武曰:”安知非仆乎?”建武三年,上徵邓晨还京师,数宴见,说故旧平生为忻乐。晨从容谓帝曰:”仆竟辩之。”帝大笑。
又曰:初,桓荣遭仓卒困厄时,尝与族人桓玄卿俱捃拾投,闲辄诵诗。玄卿谓荣曰:”卿但尽气尔,当安复施用时乎?”荣笑而不应。后荣为太常,玄卿来候荣,诸子谓曰:”平生笑君尽气,今何如?”玄卿曰:”我农民,安能预知此!”
又曰:桓荣为博士,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奉以拜。帝笑止之曰:”此真儒生也.”愈见敬厚。
《魏志》曰:贾诩字文和。文帝为五官将,而临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有夺宗之议。太祖又问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又曰:明悼毛皇后父嘉,本典虞车工,卒暴富贵。明帝令朝臣会其家饮宴,其容止举动甚痴騃,语辄自谓侯身。时人以为笑。
《蜀志》曰:马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谈啁(张流切。)大笑,忿怒不形于颜色。
王隐《晋书》曰:杜预伐吴,军入城,至都督孙歆帐下,生将歆诣预。王濬先列,得歆头。而预生送歆洛中,大笑。
《晋中兴书》曰:石勒与李阳相近。
阳性刚愎,每岁与争沤麻池,共相打扑,互有胜负。
勒贵,召阳,引入言及平生酒醋,宣阳肘曰:’卿年老,臂中故有力不?颇复与人斗耶?孤往昔数得卿尊拳,卿亦数遭孤毒手。’因大笑。
赏赐甚厚。
即日拜阳奉车都尉,除始兴太守。
时有醉胡乘马径入府门,勒问门吏冯翥:’向走马入门为是何人而不弹白?’。
翥见问,惶遽误对忘讳:’向有醉胡乘马驰来,即以呵问,胡人难与语,非小吏所制。’。
勒笑曰:’胡正自难与言。’。
其后章武太守樊坦入辞,居贫,衣服甚陋,曰:’樊章武贫耶?朝服何以坏恶?’。
坦性疏谬,对曰:’顷遇羯胡,资财荡尽,是以穷弊。’。
勒大笑曰:’羯胡贼乃尔,大恶,取君物尽。’。
坦汗流而不敢谢。
勒赐坦衣,恕而不问。
萧子显《齐书》曰:徵张敬儿为护军将军常侍如故。
敬儿武将不习朝仪,闻当内迁,乃于密室中屏人学揖让答对。
空中俯仰,如此竟日。
妾侍窃窥笑焉。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曰:桃豹字安步,范阳人。
少时以胆勇骑射称,尝攘臂大言曰:’大丈夫遭遇魏太祖,不封万户侯位上将者,非丈夫也。’。
时类笑之,豹骂言:’尔鼠子辈,安知君子豹变之志乎!’。
后起中原,豹为十八骑之雄,事勒甚恭。
又《南燕录》曰:慕容德。
建平四年妖贼王始聚众于太山莱芜谷,自称太平皇帝。
置署公卿。
父固为太上皇,兄林为征东,弟秦为征西。
讨擒之将刑焉,市人皆骂之曰:’何为妖妄,自贻族灭,父兄今并何在?’。
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朕躬虽存,复何聊赖。’。
其妻赵氏怒之曰:’君正坐口过以至于此,如何临死犹有狂言。’。
始曰:’皇后何不达天命?自古及今,岂有不亡之国。’。
行刑者以刀环筑之,始曰:’朕当崩,终不改号。’。
德闻而笑谓左右曰:’荧惑之人,死由狂语,何可不杀。’。
《南史》曰:宋司徒褚彦回送相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
仆射王俭马惊跣下车。
谢超宗抚掌笑曰:’落水三公,堕车仆射。’。
《唐书》曰:马周疏曰:’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失。是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炀帝大业之初,又笑齐魏之失国。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齐魏,不可不诫。’。
又曰: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
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战国策》曰:楚王游于云梦,有狂兕触车径轮。
弯弓而射,应发而殪。
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同乐乎?’。
安陵君泣涕数行而进曰:’臣入则侍纶席,出则陪万乘,万岁千秋之后,愿得身灭黄泉,先辱蝼蚁。’。
王大悦。
《晏子》曰:景公置酒太山之上。
酒酣,公四面望,喟然叹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耶!’。
左右泣者三人,曰:’臣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
晏子搏髀仰天大笑曰:’乐哉!今日之饮也。’。
公怒曰:’笑何也?’。
对曰:’臣见怯君一、谀臣三,是以大笑。’。
公惭而更辞。
《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列子》曰:晋文公出,会欲伐卫。
公子鉏仰而笑,公问何笑。
曰:’臣之邻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臣窃笑之。’。
公悟其言,乃引师还。
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
《庄子》曰:齐桓公田于泽,见鬼焉。
公反,诶(音熙)诒(音怡)为病,数日不出。
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臣闻野有委蛇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者殆乎。’。
霸公冁然笑曰:’此寡人所见也。’。
不终日而病去。
又曰:造適不及笑,献笑不及排。(所造皆适,则忘适矣,故不及笑。排者,推移之谓也。夫礼,哭必哀,献笑必乐,哀乐存怀,则不能与适推移矣。)
又曰:盗跖谓孔子曰:’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邓析子》曰:故体痛者口不能不呼,心悦者颜不能不笑。
《孟子》曰: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乎夏畦。'(胁肩,竦体也。谄笑,强笑也。此言其言劳苦,甚于仲夏之月治畦、灌园之勤也。)
《吕氏春秋》曰:戎尝寇周,幽王击鼓,诸侯皆至。
褒姒大悦而笑。
王欲褒姒之笑,数数击鼓。
诸侯至,无寇。
及真寇至击鼓,而诸侯不来,遂为戎所灭。
又曰:强令之笑则不乐,强令之哭则不悲,不由中心也。
《淮南子》曰:强哭者虽疾不哀,强欢者虽笑不乐。
戴哀者见歌而泣,戴乐者见哭而笑。
《说苑》曰: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
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之。’。
淳于髡大笑而不应。
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
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怜之祠田也。以箧饮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洿耶,(洿耶,下田也。)得穀百车。鸡堁者宜禾。'(鸡堁,鸡肝黑土。)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
王曰:’善。’。
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又曰:赵简子举毙蕙齐,有被甲而笑者。
简子曰:’子何笑?’
对曰:’臣乃有宿笑。’
简子曰:’有以说之则可,无则死。’
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追之,不能及。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
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
还师而归。
《论衡》曰:天怒则隆隆雷声,天喜应哑哑而笑。那不闻笑也?
桓子《新论》曰:关东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郭子》曰:王淳与妇锺氏共坐,见武子从庭前过。
淳谓妇曰:’生儿如是,足慰人意。’
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翅如此。’
参军是浑中弟,名沦,字太冲,为晋文王大将军。
从征寿春,遇疾亡。
时人惜焉。
《世说》曰:二陆入洛,而士龙不诣张公。
公问士衡,云何以不来。
机曰:’有疾,恐公不悉,故未敢自见。’
俄而,云诣华。
华为人多姿质,又好帛缠鬓,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
士龙尝着衰帻上船,因水中自见其影,便大笑不能已,几落水中。
又曰:王大将军尚主,如厕,见漆箱中盛乾枣本,以塞鼻。
王谓厕上果,食遂为之尽。
既还,婢擎金漆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王因倒豆着水中饮之,谓是乾饭。
群婢莫不笑。
又曰:殷荆州有所识作赋示之,殷甚以为有才。
语王恭:’適见新文甚可观。’
便於手中亟出之。
王既读,殷笑不自胜。
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点之而已。
殷怅然自失。
《语林》曰:吊王武子。
客正哭,见孙子荆驴鸣,变声成笑。
又曰:董昭失势,久为卫尉。
昭乃厚加意于侏儒。
正朝大会,侏儒作董卫尉啼,面叙太祖时事,举坐大笑。
明帝怅然不怡,月中以为司徒。
《曹瞒别传》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确尽无所隐。
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投诸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琐语》曰:师旷御,晋平公鼓瑟,辍而笑曰:’齐君与其嬖人戏,坠於床而伤其臂。’
平公命人书之曰:’某年某月,齐君戏而伤。’
问之于齐侯,笑曰:’然。有之。’
《东方朔别传》曰:朔于上前射覆,中之。
郭舍人亟屈,被榜。
上辄大笑。
又曰:南山有木,名曰柘。
良工材之,可以射,射中人情,如掩兔。
舍人数穷,何不早谢。
上乃搏髀大笑也。
《荀勖别传》曰:司徒鈌,帝问其人。
勖曰:’魏文用贾诩为公,孙权笑之。’
《神异经》曰:东方有人,不妄语,恒笑。
仓卒见之,如痴。(张华注曰:今人痴好笑,本此。)
《搜神记》曰:孙綝杀徐光而无血。
后綝上蒋陵,有大风荡綝车,顾见光在松树上附手笑之。
俄而綝诛。
《蜀记》曰:谯周字允南,巴西人。
体貌素朴,无造次辩论之才。
诸葛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
初见,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
亮曰:’孤犹不能忍,况左右乎?’
黄义《仲交广记》曰:合浦尹牙为郡主簿,太守到官三年不笑。
牙问其故,曰:’父为太尉所杀。’
牙乃辞,至洛为太尉养马。
三年,断其头而还南。
《正论》曰:搔癣之为悦,先笑而后出拢
《养生要诀》曰:人语笑欲令至少,不欲令声高,若过误笑,损肺肠,精神不足。
《楚词·九歌》曰: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
宋玉《登徒子赋》曰:腰如约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二-译文
《说文》说:哑,就是笑。咥,就是大笑。听,是指笑的表情。忻,是指笑得很高兴。
《易经·同人卦》说:先是大哭然后笑。
《易经·震卦》说:震动到来时,人们感到恐惧,但随后又笑出声。
《易经·旅卦》说:鸟儿烧毁了它的巢穴,旅人先笑后哭。
《诗经·邶风·终风》说:狂风且暴,当我回头看时,他却笑了。他戏谑地笑,但内心却是悲伤的。
《诗经·卫风·硕人》说:她笑得多么迷人啊,她的眼睛多么明亮。
《诗经·卫风·氓》说:兄弟们不知道,他笑得那么开心。在童年宴会上,大家说说笑笑,誓言坚定。
《诗经·邶风·蓼萧》说:燕子在欢快地笑。
《礼记·檀弓》说:鲁国有个人早上祭拜,晚上就唱歌,子路嘲笑他。孔子说:‘由,你责备别人,永远不会停止。三年的丧期,也已经很长了。’
《礼斗威仪》说:君主乘坐土地为王,他的百姓喜欢大笑。
《乐动声仪》说:人们高兴就会笑。
《左传·宣公下》说:晋侯派郄克去齐国参加宴会,齐顷公让宫女们观看。郄子要上座,宫女们在房间里笑。
《左传·昭公十六年》说:晋国的韩起去郑国访问,郑伯宴请他。子产告诫说:‘如果有官位的人,没有不恭敬的。’孔张晚到,站在客人之间,执政官责备他,然后又责备他站在县官旁边。客人因此而笑。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说:晋国的士弥牟在箕地拦截叔孙,叔孙让梁其踁在门内等待,说:‘我左看右看,就杀了他。右看左看,就停下来笑。’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说:从前贾大夫长相丑陋,娶了位漂亮的妻子,三年不说也不笑。后来他带着妻子去打猎,射到了一只雉鸡,他的妻子才开始笑并说话。
《穀梁传》说:成公说:‘季孙行父秃头,晋国的郄克瞎眼,卫国的孙良夫跛脚,曹国的公子首驼背,他们都一起去齐国访问。齐国让他们秃头的人驾车给秃头的人,瞎眼的人驾车给瞎眼的人,跛脚的人驾车给跛脚的人,驼背的人驾车给驼背的人。萧同叔子站在台上笑他们。客人不高兴,一起站在胥闾那里说话,一整天都不解。
《左传·昭公》说:楚灵王围攻吴国的朱方,抓了齐国的庆封,要杀他。他在军中下令:‘有谁看到齐庆封杀了他的君主吗?’庆封说:‘你一口气,我也要说一句话:有谁看到楚国的公子围杀了他的哥哥的儿子麏而取代他成为君主吗?’士兵们都笑了起来。
《论语·宪问》说:孔子问公叔文子的情况于公明贾,说:‘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也不笑,不取利吗?’公明贾回答说:‘告诉你的人说错了。夫子在适当的时候说话,人们不厌其言。高兴的时候笑,人们不厌其笑。按照道义行事,人们不厌其取。’
《论语·阳货》说:孔子去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微笑,微笑的样子。)
《史记》说:吴王问孙子兵法。孙子说:‘我希望得到大王宠爱的两个姬妾作为军队的长官。’吴王说:‘好。’让两个姬妾分别带领一队宫女,穿上铠甲站立,告诉她们兵法,让她们随着鼓声前进后退。命令说:‘听到第一声鼓都庄重,第二声鼓操练兵器,第三声鼓都摆出战斗姿态。’于是,宫女们都掩着嘴笑。孙子拿着鼓槌击鼓,三令五申,她们还是笑。
《史记》又说:有个瘸腿的人提着水桶去打水。赵平原君的美人住在楼上,看到他,大笑起来。第二天,瘸腿的人来到门口说:‘我不幸生病,而大王的后宫却嘲笑我。我希望得到嘲笑我的人的头。’回答说:‘好。’过了一年多,门下的宾客和仆人渐渐离开的超过了一半。平原君感到奇怪。一个人上前说:‘因为你不杀嘲笑瘸腿的人,你爱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他们都离开了。’平原君于是斩了美人的头,亲自到门口去见那个瘸腿的人,向他道歉。
《史记》又说:高祖捧着玉杯为太上皇祝寿,说:‘当初大人常说我不务正业,不能治理产业,不如我的弟弟刘仲有力气。现在我取得的成就,和刘仲相比,哪一个更多呢?’殿上的群臣都高呼万岁,大笑作乐。
《史记》又说:孟尝君去赵国,赵国的平原君接待他。赵国人听说孟尝君有才德,都出来看他。他们都笑着说:‘起初以为薛公是个高大的人物,现在看起来不过是个小矮人罢了!’
《汉书》说:公孙弘为人谈笑风生,见闻广博。(师古说:善于谈笑而且见闻广博。)
《汉书》又说:匡衡字稚圭,好学,众儒生为他编了这样的话:‘没有说诗的,匡鼎来了。匡说诗,让人笑得停不下来。’(如淳说:让人笑得不能停止。)
《东观汉记》说:光武帝刘秀年轻的时候,和邓晨一起看谶书,说刘秀将做天子。有人说国师公刘秀将做。光武帝说:‘怎么知道不是我自己呢?’建武三年,光武帝召回邓晨回京师,多次宴会,谈论过去的旧事,大家都很高兴。邓晨从容地对皇帝说:‘我竟然能辩驳。’皇帝大笑。
《东观汉记》又说:当初,桓荣遭遇突然的困境时,曾经和族人桓玄卿一起拾取丢弃的东西,空闲时就读诗。桓玄卿对桓荣说:‘你只是尽力而已,什么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呢?’桓荣笑着不回答。后来桓荣做了太常,桓玄卿来拜访桓荣,桓荣的孩子们对他说:‘以前你总是笑别人尽力,现在怎么样了?’桓玄卿说:‘我是农民,怎么能预知这些呢!’
《东观汉记》又说:桓荣做博士,进入会庭中。皇帝赐给他奇异的果实,接受的人都怀揣着,只有桓荣举手捧着果实行礼。皇帝笑着阻止他说:‘这真是儒生啊。’更加尊敬他。
《魏志》说:贾诩字文和。魏文帝做五官将时,临淄侯曹植的才华和名声正盛,各有党羽,有夺取王位的议论。魏太祖又问贾诩,贾诩沉默不语。魏太祖说:‘和你说话却不回答,为什么?’贾诩说:‘想起了袁绍、刘表父子。’魏太祖大笑。于是,太子的地位就确定了。
《魏志》又说:明悼皇后父亲明嘉,本来是典虞车工,突然富贵起来。明帝让朝臣去他家饮酒作乐,他的举止言行非常痴呆,说话总是自称侯爷。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可笑。
《蜀志》说:马忠为人宽厚有度量,只是喜欢谈笑,大笑时,愤怒不表现在脸上。
王隐《晋书》说:杜预攻打吴国,军队进入城内,到了都督孙歆的帐篷下,活捉了孙歆。王濬先列队,得到了孙歆的头。而杜预把孙歆活着送到洛阳,大笑。
《晋中兴书》记载:石勒和李阳关系亲近。李阳性格刚愎,每年都与石勒争夺沤麻池,互相打斗,各有胜负。石勒地位升高后,召见李阳,交谈时提及往事,拍着李阳的胳膊说:‘你年纪大了,臂力还很强,还与人争斗吗?我以前多次得到你的拳头,你也多次遭受我的重拳。’说完大笑。给予李阳丰厚的赏赐。当天任命李阳为奉车都尉,并担任始兴太守。当时有醉酒的胡人骑马直接闯入府门,石勒问守门人冯翥:‘刚才骑马闯门的人是谁,为何不弹铗(一种古代乐器)警告他?’冯翥被问及,慌乱中错误地回答,忘记了避讳:‘刚才有醉酒的胡人骑马冲来,我就大声斥责他,胡人难以沟通,不是小官吏能制服的。’石勒笑着说:‘胡人本来就是难以沟通的。’后来章武太守樊坦前来辞行,因为他家境贫寒,衣服破旧,说:‘樊章武是不是很贫穷?为何朝服如此破旧?’樊坦性格粗疏,回答说:‘最近遇到羯胡,财产都被抢光了,所以变得贫穷。’石勒大笑说:‘羯胡贼子如此可恶,大逆不道,抢走了你的东西。’樊坦吓得汗流浃背,不敢道谢。石勒赐给樊坦衣服,并原谅了他。
《齐书》记载:征召张敬儿担任护军将军,保持原来的职位。张敬儿是武将,不熟悉朝廷礼仪,听说要被调到朝廷任职,就在密室中避开他人学习作揖、答礼。他低头抬头地练习了一整天。他的妾室偷偷窥视,觉得好笑。
《十六国春秋·后赵录》记载:桃豹字安步,是范阳人。年轻时以胆量、勇敢和骑射著称,曾经挥动双臂大声说:‘大丈夫遇到魏太祖,如果不能封为万户侯或担任上将,就不是真正的丈夫。’当时的人都嘲笑他,桃豹骂道:‘你们这些鼠辈,怎么知道君子桃豹的志向呢!’后来在中原崛起,桃豹成为十八骑中的佼佼者,对石勒非常恭敬。
又《南燕录》记载:慕容德。建平四年,妖贼王始在太山莱芜谷聚集众人,自称太平皇帝,设立公卿职位。他的父亲慕容固被封为太上皇,哥哥慕容林被封为征东将军,弟弟慕容秦被封为征西将军。王始被擒获后将要被处刑,市场上的百姓都骂他:‘你为什么要妖言惑众,自取灭亡,你的父兄现在都哪里去了?’王始说:‘太上皇在外流亡,征东将军和征西将军被乱兵杀害,我虽然还活着,又能有什么依靠呢。’他的妻子赵氏愤怒地说:‘你正是因为口出狂言才落到这个地步,怎么临死前还这么狂妄。’王始说:‘皇后你不懂天命,自古至今,哪有不亡的国家。’行刑的人用刀环砸他,王始说:‘我即将死去,但绝不会改变称号。’慕容德听说后笑着对左右的人说:‘这些狂妄的人,死因就是他的狂言,怎能不杀。’
《南史》记载:宋国司徒褚彦回送相州刺史王僧虔,阁道损坏,王僧虔坠入水中。仆射王俭的马受惊,王僧虔跳下车。谢超宗拍手大笑说:‘落水的三公,坠车的仆射。’
《唐书》记载:马周上疏说:‘君主每次看到前代灭亡,都知道其政治教化的原因,却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商纣王嘲笑夏桀的灭亡,周幽王和周厉王也嘲笑商纣王的灭亡,隋炀帝在大业初期,又嘲笑齐魏的失国。现在的人看待隋炀帝,就像隋炀帝看待齐魏一样,不可不引以为戒。’
又记载:李义府外貌温和恭敬,与人交谈时总是嬉笑颜开,但实际上心胸狭窄,阴险狡诈。他掌握权势后,想要别人依附自己,稍微不合他心意的人,就会遭到陷害。因此,当时的人说:‘李义府笑里藏刀。’
《战国策》记载:楚王在云梦游玩,有狂兕冲撞车辕。楚王弯弓射箭,箭矢一发射中,狂兕立即倒下。楚王仰天大笑说:‘太好了!今天的游玩。’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说:‘我进入朝廷就侍奉您,外出就陪伴您,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先死,进入黄泉,先受侮辱。’楚王非常高兴。
《晏子》记载:景公在泰山设宴,酒喝得正高兴时,景公四面望去,感慨地说:‘我将在如此堂堂的国家中死去吗!’左右有三个人哭泣,说:‘我们这些小人物,死都很难,何况您呢!’晏子拍着大腿仰天大笑说:‘今天喝酒多快乐啊。’景公生气地说:‘你为什么笑?’晏子回答说:‘我看到您有恐惧的君主和一个谄媚的臣子,所以大笑。’景公感到羞愧,改换了话题。
《老子》记载:下等的人听到‘道’,会大笑。不笑不足以成为‘道’。
《列子》记载:晋文公外出,想要攻打卫国。公子鉏仰天大笑,晋文公问他为什么笑。公子鉏说:‘我的邻居有个妻子要回娘家,在路上遇到一个采桑的女子,他喜欢她并与她交谈,然后又回头看他妻子,发现也有人招手。’晋文公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带领军队返回。还没到目的地,就有敌人从北方边境发起攻击。
《庄子》记载:齐桓公在泽地打猎,看到鬼。他回来后,得了病,几天不出门。齐国的医生皇子告敖说:‘我听说野外的委蛇很凶恶,听到雷声车声,就会抬头站立,看到它的人都会倒霉。’齐桓公微笑着说:‘这就是我看到的。’不久他的病就好了。
又记载:去得及时,就不会感到遗憾;献出笑容,就不会感到排斥。(所做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就会忘记遗憾。排斥,就是推移的意思。礼节上,哭要悲伤,笑要快乐,悲伤和快乐存于心中,就不会被推移所影响。)
又记载:盗跖对孔子说:‘人活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去生病、死亡、忧愁和烦恼,一个月中开口笑的时间,不过四五天而已。’
《邓析子》记载:所以身体疼痛时,嘴里会忍不住叫喊,心情愉悦时,脸上会忍不住笑。
《孟子》记载:曾子说:‘耸着肩膀,强颜欢笑,比在仲夏的畦田里劳作还要辛苦。’(耸着肩膀,就是身体紧张。强颜欢笑,就是勉强的笑容。这里说他的言辞劳苦,比仲夏的畦田灌溉还要辛苦。)
《吕氏春秋》记载:戎人曾经侵犯周朝,周幽王击鼓,诸侯都来了。褒姒非常高兴地笑。周幽王想要褒姒笑,就多次击鼓。诸侯来了,但没有敌人。等到真的有敌人来时,击鼓,诸侯却不来了,结果被戎人灭亡。
又记载:强迫人笑,就不会快乐;强迫人哭,就不会悲伤,因为不是发自内心的。
《淮南子》记载:强迫人哭,即使生病也不会悲伤;强迫人笑,即使快乐也不会快乐。戴着悲伤的表情看到歌声会哭泣,戴着快乐的表情看到哭声会笑。
《说苑》记载:楚国和魏国在晋阳会盟,准备攻打齐国。齐王担心这件事,派人召见淳于髡说:‘楚国和魏国密谋要攻打齐国,希望先生能和我一起应对。’淳于髡大笑而不回答。齐王生气地说:‘先生是不是在戏弄我的国家?’淳于髡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您的国家呢?我只是同情他们的祭祀田地。用一竹篮酒和一条鱼祭祀,他们祈求的却是收获百车粮食。鸡肝黑土的鸡应该适合种植谷物。’齐王说:‘好。’赐给淳于髡千金,一百辆车,任命他为上卿。
赵简子说:赵简子举荐了毙蕙齐,有个人穿着铠甲在笑。简子问:‘你为什么笑?’那人回答说:‘我笑的是以前的事情。’简子说:‘如果你能说出理由,就可以,否则就死。’那人说:‘在桑树茂盛的时候,我邻居的丈夫和妻子一起去田里,看到桑树中的女子,于是追赶,但没能追上。他的妻子生气地离开了。我笑他的傻气。’简子说:‘现在我们攻打国家却失去了国家,这也是我的傻气。’于是带兵返回。
《论衡》说:天发怒时会有轰隆隆的雷声,天高兴时会应声而笑。那为什么没有听到笑声呢?
桓子《新论》说:关东地区的人说:‘人们听到长安的乐声,就会出门向西而笑。知道肉的美味,就会对着屠户的门大声咀嚼。’
《郭子》说:王淳和妻子钟氏一起坐着,看到武子从庭院前经过。淳对妻子说:‘生儿如此,足以让人满意。’妻子笑着说:‘如果新妇能嫁给参军,生的儿子自然可以超过这样。’参军是浑中弟,名叫沦,字太冲,是晋文王的大将军。他曾随军征讨寿春,后来因病去世。当时的人都为他感到惋惜。
《世说》说:二陆入洛,士龙没有去拜访张公。张公问士衡为什么不来,士衡说:‘我生病了,担心您不知道,所以不敢自己来。’不久,士衡说去华处。华为人多才多艺,又喜欢用丝带束发,士衡见到后大笑,无法自控。士龙曾经戴着丧帽上船,因为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也大笑不止,差点掉进水里。
《世说》又说:王大将军娶了公主,上厕所时,看到漆箱中装着干枣,用来塞鼻。王认为这是厕所里的水果,就吃了个精光。回来后,婢女端来金漆盘装的水,琉璃碗装着澡豆,王就将澡豆倒进水中喝,以为是干饭。众婢女都笑了。
《世说》又说:殷荆州有人写了一篇赋给他看,殷认为他有才华。他对王恭说:‘我刚看到的新文章非常不错。’就立刻从手中拿出赋来。王恭看完后,殷大笑不止。王恭看完后,既不笑也不说好恶,只是用如意轻轻地点了一下。
《语林》说:吊唁王武子时,客人正在哭泣,看到孙子荆骑着驴发出驴叫声,声音变得滑稽,忍不住笑了。
《语林》又说:董昭失势后,长期担任卫尉。董昭于是对侏儒特别关心。在正朝大会上,侏儒模仿董卫尉哭泣,描述太祖时事,满座大笑。明帝感到不悦,不久后任命他为司徒。
《曹瞒别传》说:太祖为人轻浮,没有威仪,与人谈论嬉戏时,言辞坦率,无所隐藏。当他高兴地大笑时,甚至会将头扔到案子上,让菜肴沾污了巾帻。
《琐语》说:师旷在驾车,晋平公在弹瑟,师旷停下来笑着说:‘齐君和宠妃在玩耍,从床上摔下来,伤了手臂。’平公让人记下这件事,说:‘某年某月,齐君玩耍时伤了手臂。’问齐侯,齐侯笑着说:‘是的,有这回事。’
《东方朔别传》说:东方朔在皇帝面前射覆,射中了。郭舍人急忙认输,被打板子。皇帝立刻大笑。
《东方朔别传》又说:南山有一种树,名叫柘。好的工匠认为它的木材可以用来射箭,射中人的心情,就像掩住兔子一样。郭舍人射尽了,为什么不早点认输呢?皇帝于是拍着大腿大笑。
《荀勖别传》说:司徒鈌,皇帝问他这个人。荀勖说:‘魏文帝用贾诩为公,孙权笑了。’
《神异经》说:东方有个人,从不胡说,总是笑。突然见到他,就像发了疯。(张华注:现在的人喜欢笑,就是从这里来的。)
《搜神记》说:孙綝杀了徐光,但没有流血。后来孙綝上蒋陵,有大风吹动他的车,回头看到徐光在松树上伸手笑着看他。不久,孙綝被杀。
《蜀记》说:谯周字允南,是巴西人。体貌朴素,没有急躁辩论的才能。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任命周为劝学从事。初次见面时,左右的人都笑了,出来后,有司请求追究笑的人。诸葛亮说:‘我尚且不能忍受,何况左右的人呢?’
黄义《仲交广记》说:合浦的尹牙担任郡主簿,太守到任三年没有笑过。尹牙问他原因,太守说:‘我父亲被太尉所杀。’尹牙于是辞职,到洛阳为太尉养马。三年后,他砍掉了自己的头颅回到南方。
《正论》说:挠痒痒让人感到快乐,先笑后出声。
《养生要诀》说:人们说话笑时应该尽量轻声,不要大声,如果笑得过度,会损伤肺和肠,精神也会不足。
《楚辞·九歌》说:如果有人在山的那一边,披着薜荔,带着女萝,既含情脉脉又适合笑。
宋玉《登徒子赋》说:腰身像细丝一样柔美,牙齿像贝壳一样洁白。她嫣然一笑,迷住了阳城,迷惑了下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二-注解
笑:笑是表达愉快情绪的动作,通常涉及面部表情和声音,是人的基本情感表达之一。
咥:咥形容大笑的样子,声音洪亮,表情夸张。
听:听在这里指笑貌,即听到的笑声所呈现出的面部表情。
忻:忻表示笑喜,即因为高兴而笑。
号咷:号咷指大声哭泣,这里指先哭泣后转为笑。
虩虩:虩虩形容恐惧的样子,这里与笑相对,形成对比。
晏晏:晏晏形容和柔、平和的样子。
祥:祥指吉祥,这里指举行祭祀以求得吉祥。
乐:乐指快乐,这里指高兴的音乐或活动。
军阵长:军阵长指军队中的指挥官。
军阵:军阵指军队的阵型。
被甲:被甲指穿着铠甲。
操兵:操兵指持兵器。
战形:战形指战斗的阵势。
笑臣:笑臣指被嘲笑的人。
无赖:无赖指不务正业,行为放荡不羁。
仲力:仲力指仲兄的能力或力量。
宠姬:宠姬指君主宠爱的大臣。
奇果:奇果指珍奇的果实。
侯身:侯身指侯爵的身份。
度量大:度量大量指心胸宽广,能容纳更多的东西。
谈啁:谈啁指说话风趣,善于言辞。
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名勒,字世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领袖。
李阳: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与石勒关系密切。
沤麻池: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类似于今天的拔河比赛。
肘:用手肘轻轻触碰或推挤。
奉车都尉: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车队。
始兴太守: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始兴郡。
醉胡:醉酒的胡人,指北方游牧民族。
冯翥:石勒的门吏。
章武太守: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章武郡。
樊坦: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官员。
羯胡: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萧子显:南朝梁的史学家,著有《齐书》。
张敬儿:南朝齐的将领。
护军将军: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常侍: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日常事务。
桃豹: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
范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魏太祖:指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慕容德:十六国时期南燕的建立者。
王始:十六国时期南燕的叛乱领袖。
太山:即泰山,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莱芜谷:位于泰山附近的山谷。
宋司徒:宋国(南朝宋)的司徒,官职相当于宰相。
王僧虔:南朝宋的官员。
仆射: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和机密事务。
谢超宗:南朝宋的官员。
唐书:指《新唐书》,是唐代的一部正史。
马周:唐代的政治家。
殷纣: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幽厉:周幽王和周厉王,两位以暴政著称的周朝君主。
隋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以暴政著称。
齐魏:指齐国的齐威王和魏国的魏文侯,两位著名的战国君主。
李义府:唐代的政治家,以阴险狡诈著称。
楚王:楚国的君主。
云梦: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狂兕:狂怒的犀牛。
安陵君:楚王的宠臣。
景公:齐国的一位君主。
老子: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列子: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
公子鉏:晋文公的儿子。
齐桓公:齐国的君主。
皇子告敖:齐国的士人。
委蛇: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霸公:齐桓公的别称。
盗跖: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盗贼。
孔子: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邓析子: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曾子:孔子的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褒姒:周幽王的宠妃。
戎: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褒姒大悦而笑:指褒姒看到戎寇入侵而大笑。
强令之笑:指被迫做出的笑容。
强令之哭:指被迫做出的哭泣。
戴哀者:戴着哀悼之情的人。
戴乐者:戴着欢乐之情的人。
淳于髡:战国时期的策士。
箧饮:用小竹箱装的酒。
鲋鱼:小鱼。
下田洿耶:低洼的田地。
穀百车:一百车粮食。
鸡堁:鸡肝和黑土,古代用作肥料。
禾:谷物。
谀臣:奉承拍马的臣子。
夏畦:夏天的田地。
灌园:灌溉园地。
委蛇恶:指委蛇这种神兽的恶行。
雷车之声:指雷声。
殆乎:几乎。
冁然笑:微笑的样子。
病去:病好了。
所造:所做的事情。
献笑:献上的笑容。
排:排除,去除。
体痛:身体疼痛。
心悦:心情愉悦。
颜:脸色。
胁肩谄笑:耸着肩膀,做出谄媚的笑容。
数日不出:几天不出门。
数数击鼓:一次次地击鼓。
数:多次。
革车:战车。
上卿:高级官员。
怜之祠田:可怜他祭祀的田地。
所以祠者:祭祀的方式。
所求者:所祈求的。
以寡人国为戏:把我的国家当作玩笑。
以箧饮与一鲋鱼:用一竹箱酒和一条小鱼。
其祝曰:他祈祷说。
得穀百车:得到一百车粮食。
鸡堁者宜禾:鸡肝黑土适合种植谷物。
赵简子:赵简子,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大夫,晋文公的孙子,以贤能著称。
举毙蕙齐:举毙,举起杀死;蕙齐,指被杀的齐国人。
被甲而笑者:被甲,穿着铠甲;笑者,指穿着铠甲的人。
宿笑:宿笑,长时间的笑。
旷:旷,指行为轻率、不严肃。
伐国失国:伐国,指进攻国家;失国,指失去自己的国家。
关东语: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关东语,指关东地区的方言。
长安乐:长安,指古代的都城长安;长安乐,指长安城的繁华与欢乐。
参军:参军,古代官职,指辅助军事的官员。
浑中弟:浑中弟,指浑氏家族的弟弟。
名沦,字太冲:名沦,指人的名字;字太冲,指人的字。
晋文王大将军:晋文王,指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大将军,指高级军事将领。
入洛:入洛,指进入洛阳。
张公:张公,指张华,字茂先,晋朝文学家。
衰帻:衰帻,指丧服。
王大将军:王大将军,指王导,东晋时期的政治家。
乾枣本:乾枣本,指干枣。
漆箱:漆箱,指用漆涂饰的箱子。
琉璃碗:琉璃碗,指用琉璃制成的碗。
澡豆:澡豆,指洗澡用的豆粉。
参军是浑中弟,名沦,字太冲,为晋文王大将军:这是对前文提到的参军身份的补充说明。
从征寿春,遇疾亡:从征寿春,指随军出征寿春;遇疾亡,指因病去世。
生儿如是,足慰人意:生儿如是,指生有这样的儿子;足慰人意,指足以让人感到欣慰。
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翅如此:这是妇人对参军妻子的羡慕之情。
二陆入洛: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入洛,指进入洛阳。
士龙不诣张公:士龙,指陆云;不诣,指不去拜访。
张公问士衡,云何以不来:张公,指张华;士衡,指陆机。
机曰有疾,恐公不悉,故未敢自见:机,指陆机;自见,指亲自见面。
俄而,云诣华:俄而,指不久之后;云,指陆云;诣华,指去拜访华歆。
华为人多姿质,又好帛缠鬓,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华,指华歆;帛缠鬓,指用丝绸缠绕的发髻。
士龙尝着衰帻上船,因水中自见其影,便大笑不能已,几落水中:士龙,指陆云;衰帻,指丧服。
王大将军尚主,如厕,见漆箱中盛乾枣本,以塞鼻:尚主,指娶公主为妻。
以塞鼻:以塞鼻,指用来塞住鼻子。
食遂为之尽:食遂为之尽,指吃完了。
金漆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金漆盘,指用金漆装饰的盘子;琉璃碗,指用琉璃制成的碗。
以如意点之而已:以如意点之而已,指用如意轻轻地点一下。
郭子:郭子,指郭璞,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王淳与妇锺氏共坐:王淳,指王导;锺氏,指王导的妻子。
武子:武子,指王导的儿子。
孙子荆驴鸣,变声成笑:孙子荆,指王导的儿子;驴鸣,指模仿驴叫;变声成笑,指声音变化后引起笑声。
董昭失势,久为卫尉:董昭,指董昭,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卫尉,指卫尉将军。
侏儒:侏儒,指身材矮小的人。
太祖时事:太祖,指曹操;时事,指曹操在位时的事情。
明帝:明帝,指曹睿,曹操的儿子。
司徒:司徒,指古代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曹瞒别传:曹瞒,指曹操;别传,指记载某人或某事的传记。
佻易无威仪:佻易,指轻佻不庄重;无威仪,指没有威严的外表。
言确尽无所隐:言确尽,指说话直接;无所隐,指没有隐瞒。
师旷御,晋平公鼓瑟,辍而笑曰:师旷,指师旷,晋国的一位乐师;御,指演奏;晋平公,指晋平公;鼓瑟,指弹奏瑟。
柘:柘,指柘树,其木材可制作弓箭。
良工材之,可以射,射中人情,如掩兔:良工,指好的工匠;材之,指加工材料;射中人情,指射中人的感情;如掩兔,指像捕捉兔子一样迅速。
东方有人,不妄语,恒笑:东方,指东方地区;不妄语,指不说谎话;恒笑,指经常笑。
孙綝杀徐光而无血:孙綝,指孙綝,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徐光,指徐光,吴国的将领。
蒋陵:蒋陵,指蒋陵,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谯周字允南,巴西人:谯周,字允南,巴西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
诸葛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诸葛亮,字孔明,蜀汉的丞相;领益州牧,指担任益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劝学从事,指负责劝勉人们学习。
合浦尹牙为郡主簿,太守到官三年不笑:合浦,指合浦郡,古代的一个郡;尹牙,指合浦郡的主簿。
父为太尉所杀:父,指尹牙的父亲;太尉,指古代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搔癣之为悦,先笑而后出拢:搔癣,指搔痒;悦,指愉快;出拢,指手伸出来。
人语笑欲令至少,不欲令声高,若过误笑,损肺肠,精神不足:人语笑,指人们说话和笑;损肺肠,指损害身体健康。
楚词·九歌:楚词,指楚辞;九歌,指《楚辞》中的一篇。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山之阿,指山的弯曲处;披薜荔兮带女萝,指穿着薜荔和女萝;含睇,指含笑;宜笑,指应该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二-评注
又曰:赵简子举毙蕙齐,有被甲而笑者。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简子曰:‘有以说之则可,无则死。’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追之,不能及。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还师而归。
此段描述了赵简子与臣子的对话,臣子以桑中女子追逐的故事来比喻赵简子的失国,表现了臣子的机智和幽默。赵简子听后,以失国为旷,表达了自己对失败的反思和归咎。这段对话充满了幽默和讽刺,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和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
《论衡》曰:天怒则隆隆雷声,天喜应哑哑而笑。那不闻笑也?
这段话出自《论衡》,作者以自然现象为例,说明笑声是喜乐的表现,即使天怒也会有雷声,天喜也会有笑声,暗示了笑声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应被忽视。
桓子《新论》曰:关东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桓子的《新论》中引用了关东的俗语,通过人们听到长安的乐声而笑,以及闻到肉的香味而大嚼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因快乐而笑的普遍心理,反映了民间生活的趣味。
《郭子》曰:王淳与妇锺氏共坐,见武子从庭前过。淳谓妇曰:‘生儿如是,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翅如此。’参军是浑中弟,名沦,字太冲,为晋文王大将军。从征寿春,遇疾亡。时人惜焉。
这段话描述了王淳与其妻锺氏的对话,通过两人的对话,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欢乐,同时也透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世说》曰:二陆入洛,而士龙不诣张公。公问士衡,云何以不来。机曰:‘有疾,恐公不悉,故未敢自见。’俄而,云诣华。华为人多姿质,又好帛缠鬓,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士龙尝着衰帻上船,因水中自见其影,便大笑不能已,几落水中。
这段话描绘了士龙因见到华人的美貌和特殊的发饰而大笑,以及士龙自己因看到水中倒影而大笑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士人的风趣和幽默。
又曰:王大将军尚主,如厕,见漆箱中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果,食遂为之尽。既还,婢擎金漆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王因倒豆着水中饮之,谓是乾饭。群婢莫不笑。
这段话描述了王大将军因误食乾枣而笑,以及因误饮澡豆而再次笑的情景,展现了王大将军的率真和幽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又曰:殷荆州有所识作赋示之,殷甚以为有才。语王恭:‘適见新文甚可观。’便於手中亟出之。王既读,殷笑不自胜。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点之而已。殷怅然自失。
这段话讲述了殷荆州和王恭之间的故事,通过两人的对话和反应,展现了文人的雅量和风度,同时也反映了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幽默。
《语林》曰:吊王武子。客正哭,见孙子荆驴鸣,变声成笑。
这段话描述了王武子吊丧时,孙子荆的驴鸣声引发了笑声,表现了孙子荆的机智和幽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中对于丧葬仪式的幽默处理。
又曰:董昭失势,久为卫尉。昭乃厚加意于侏儒。正朝大会,侏儒作董卫尉啼,面叙太祖时事,举坐大笑。明帝怅然不怡,月中以为司徒。
这段话讲述了董昭因失势而受到侏儒的戏弄,侏儒模仿董昭的啼声,引起众人大笑,但明帝却因此不悦,反映了宫廷中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
《曹瞒别传》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确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投诸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这段话描述了曹操的性格特点,他以佻易无威仪著称,喜欢与人谈论戏弄,笑声中充满了自信和豪放。
《琐语》曰:师旷御,晋平公鼓瑟,辍而笑曰:‘齐君与其嬖人戏,坠於床而伤其臂。’平公命人书之曰:‘某年某月,齐君戏而伤。’问之于齐侯,笑曰:‘然。有之。’
这段话讲述了师旷和晋平公的对话,通过师旷的笑声和晋平公的记录,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君臣之间的戏谑和幽默。
《东方朔别传》曰:朔于上前射覆,中之。郭舍人亟屈,被榜。上辄大笑。
这段话描述了东方朔在皇帝面前射覆的游戏,郭舍人因为猜错而受到惩罚,但皇帝却因此大笑,展现了皇帝的宽容和东方朔的机智。
又曰:南山有木,名曰柘。良工材之,可以射,射中人情,如掩兔。舍人数穷,何不早谢。上乃搏髀大笑也。
这段话通过东方朔的故事,展现了东方朔的机智和幽默,以及皇帝对于东方朔的欣赏。
《荀勖别传》曰:司徒鈌,帝问其人。勖曰:‘魏文用贾诩为公,孙权笑之。’
这段话讲述了荀勖对魏文王用贾诩为公的看法,孙权的笑体现了对于贾诩才能的认可。
《神异经》曰:东方有人,不妄语,恒笑。仓卒见之,如痴。(张华注曰:今人痴好笑,本此。)
这段话描述了一种神秘的人物,他们不妄语,总是笑,给人一种痴傻的感觉,反映了当时对于神秘现象的描述和想象。
《搜神记》曰:孙綝杀徐光而无血。后綝上蒋陵,有大风荡綝车,顾见光在松树上附手笑之。俄而綝诛。
这段话讲述了孙綝杀徐光的故事,以及徐光死后出现的神秘现象,反映了当时对于超自然现象的描述和信仰。
《蜀记》曰:谯周字允南,巴西人。体貌素朴,无造次辩论之才。诸葛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初见,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犹不能忍,况左右乎?’
这段话描述了谯周的性格特点,他以素朴无华著称,诸葛亮对他的评价也反映了当时对于人才的尊重。
黄义《仲交广记》曰:合浦尹牙为郡主簿,太守到官三年不笑。牙问其故,曰:‘父为太尉所杀。’牙乃辞,至洛为太尉养马。三年,断其头而还南。
这段话讲述了合浦尹牙的故事,他以三年不笑为父报仇,表现了忠孝之情。
《正论》曰:搔癣之为悦,先笑而后出拢
这段话表达了搔痒的愉悦,先笑后出,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方式。
《养生要诀》曰:人语笑欲令至少,不欲令声高,若过误笑,损肺肠,精神不足。
这段话讲述了养生的要诀,强调了笑声的适度,以及过度笑声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楚词·九歌》曰: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
这段话出自《楚辞·九歌》,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表现了人物的神态和情感,展现了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宋玉《登徒子赋》曰:腰如约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段话出自宋玉的《登徒子赋》,通过描绘美女的形象,展现了宋玉的辞赋风格,以及美女一笑的迷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