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太白营图篇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太白营图篇-原文

经曰:参七星伐三星,连体十星,为十将军,西方白虎宿也。

主杀伐,此星出而天下秋,草木摇落,有若军威,故兵出而法焉!

一将一千人,十将一万人。

幕千人,守地一万六千尺,积尺得二千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

积步得七里,余一百四十六步四尺;

以营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里,余三百六步四尺,

营内有地一十八顷七十亩,余一百四十三步五尺三寸三分。

地主居坎为地主门。

和德居艮为和德门。

高丛居震为高丛门。

大炅居巽为大炅门。

天威居离为天威门。

大武居坤为大武门。

太簇居兑为太簇门。

阴德居乾为阴德门。

四仲为开门。

四维为阖门。

外置牙旗游队,四维门置铺,偏将军居垒内,以禁出入、察奸邪!

十将幡旗图禽,以五色五行列之。

右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

右二将,行得火,赤幡帜旗,图鹗额白脚黄。

右三将,行得木,青幡帜旗,图熊额白脚赤。

右四将,行得金,白幡帜旗,图狼额白脚黑。

右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

左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

左二将,行得火,赤幡帜旗,图鹗额白脚黄。

左三将,行得木,青幡帜旗,图熊额白脚赤。

左四将,行得金,白幡帜旗,图狼额白脚黑。

左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

中营二千人为左右决胜军,大将卫五百为幕,二百五十人守地四千尺,

积尺得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

积步得一里,余三百六步四尺;

以营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百六十六步,余四尺。

其中营小,每面加四十三步一尺三寸三分,通成二百二十二步一尺三寸三分。

每幕相去四尺五寸四分,营内有地二顷四亩,余一百五十七步一尺五寸九分。

休门主一居子。

生门主八居艮。

伤门主三居卯。

杜门主四居巽。

景门主九居午。

死门主二居坤。

惊门主七居酉。

开门主六居乾。

右八门,四维,四仲。

唯开景门,阖致大将,将军旗纛、金鼓如握奇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太白营图篇-译文

经文说:观察天上的七星和三星,连接起来形成十个星体,这十个星体代表十位将军,它们位于西方,代表白虎星宿。它们掌管杀伐之事,当这些星出现时,天下就像秋天一样,草木凋零,就像军队的威严,所以军队出征时就会依照这些星的指示!一位将军率领一千人,十位将军则率领一万人。营帐内有一千人,守卫的地方是一万六千尺,累积起来得到二千六百六十六步,剩余四尺;再累积步数得到七里,剩余一百四十六步四尺;用这个数字乘以营地的四面,每面得到一里,剩余三百六步四尺,营地里共有地十八顷七十亩,剩余一百四十三步五尺三寸三分。

土地之神居住在坎位,称为地主门。和德之神居住在艮位,称为和德门。

高丛之神居住在震位,称为高丛门。大炅之神居住在巽位,称为大炅门。

天威之神居住在离位,称为天威门。大武之神居住在坤位,称为大武门。

太簇之神居住在兑位,称为太簇门。阴德之神居住在乾位,称为阴德门。

四个中位星代表开门。四个方位的星代表阖门。

在外布置牙旗和游队,四个方位的门放置驿站,偏将军驻扎在堡垒内,以禁止出入、监视奸邪!十位将军的旗帜和图案,按照五色和五行来排列。

右边的第一位将军,行动时得水德,旗帜是黑色的,图案是熊,额头白色,脚部青色。

右边的第二位将军,行动时得火德,旗帜是红色的,图案是鹗,额头白色,脚部黄色。

右边的第三位将军,行动时得木德,旗帜是绿色的,图案是熊,额头白色,脚部红色。

右边的第四位将军,行动时得金德,旗帜是白色的,图案是狼,额头白色,脚部黑色。

右边的第五位将军,行动时得土德,旗帜是黄色的,图案是虎,额头白色,脚部白色。

左边的第一位将军,行动时得水德,旗帜是黑色的,图案是熊,额头白色,脚部青色。

左边的第二位将军,行动时得火德,旗帜是红色的,图案是鹗,额头白色,脚部黄色。

左边的第三位将军,行动时得木德,旗帜是绿色的,图案是熊,额头白色,脚部红色。

左边的第四位将军,行动时得金德,旗帜是白色的,图案是狼,额头白色,脚部黑色。

左边的第五位将军,行动时得土德,旗帜是黄色的,图案是虎,额头白色,脚部白色。

中营有两千人,分为左右决胜军,大将护卫五百人,营帐内有两百五十人守卫四千尺的地方,累积起来得到六百六十六步,剩余四尺;再累积步数得到一里,剩余三百六步四尺;用这个数字乘以营地的四面,每面得到一百六十六步,剩余四尺。其中营地的面积较小,每面增加四十三步一尺三寸三分,总共达到二百二十二步一尺三寸三分。每个营帐之间相隔四尺五寸四分,营地里共有地二顷四亩,剩余一百五十七步一尺五寸九分。

休门主一位于子位。生门主八位于艮位。伤门主三位于卯位。

杜门主四位于巽位。景门主九位于午位。死门主二位于坤位。

惊门主七位于酉位。开门主六位于乾位。

右边的八个门,四个方位的星,四个中位星。只有开门和景门,关闭时由大将指挥,旗帜和金鼓的使用依照奇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太白营图篇-注解

参七星:指北斗七星中的三星,即天枢、天璇、天玑三颗星。

伐三星:指北斗七星中的三颗星,即天权、玉衡、开阳三颗星。

连体十星:指北斗七星加上其两旁的辅星和弼星,共十颗星。

十将军:古代军事用语,指十个将领。

西方白虎宿:中国古代星宿之一,位于西方,代表西方的守护神。

主杀伐:白虎宿象征着战争和杀伐。

秋:指秋季,与杀伐有关。

草木摇落:秋季的特点,草木凋零。

兵出而法焉:指出兵作战时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一将一千人:古代军队编制,一名将领指挥一千士兵。

十将一万人:十个将领指挥一万人。

幕千人:古代军队编制,幕指的是一种帐篷,千人幕即一千人的帐篷。

守地一万六千尺:古代军队编制,指守卫的领土面积。

积尺得二千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古代长度单位换算,一尺等于十寸。

积步得七里,余一百四十六步四尺:古代长度单位换算,一步等于五尺。

营四面乘之:指计算军营四面面积。

地主居坎为地主门:坎为八卦之一,代表北方,地主门即北方之门。

和德居艮为和德门:艮为八卦之一,代表东北方,和德门即东北方之门。

高丛居震为高丛门:震为八卦之一,代表东方,高丛门即东方之门。

大炅居巽为大炅门:巽为八卦之一,代表东南方,大炅门即东南方之门。

天威居离为天威门:离为八卦之一,代表南方,天威门即南方之门。

大武居坤为大武门:坤为八卦之一,代表西南方,大武门即西南方之门。

太簇居兑为太簇门:兑为八卦之一,代表西方,太簇门即西方之门。

阴德居乾为阴德门:乾为八卦之一,代表西北方,阴德门即西北方之门。

四仲:指四季的中间月份,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四维:指四方之外,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牙旗:古代军队中用来指挥的旗帜。

游队:古代军队中的侦察部队。

五色五行:指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种颜色。

熊额白脚青:古代军队旗帜上的图案,熊头白身青色。

鹗额白脚黄:古代军队旗帜上的图案,鹗头白身黄色。

狼额白脚黑:古代军队旗帜上的图案,狼头白身黑色。

虎额白脚白:古代军队旗帜上的图案,虎头白身白色。

决胜军:古代军队中的精锐部队。

幕:古代军队中的帐篷。

相去:距离。

休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休息之门。

生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生机之门。

伤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伤害之门。

杜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封闭之门。

景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景象之门。

死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死亡之门。

惊门:古代风水学中的门,指惊吓之门。

握奇法:古代军事指挥的方法,具体内容不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太白营图篇-评注

经文开篇即以天文学为背景,‘参七星伐三星,连体十星,为十将军,西方白虎宿也’一句,描绘了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与军事的对应关系。‘参’、‘伐’、‘连体’等词汇,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象的细致观察,也展现了其将天文知识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智慧。白虎宿作为西方七宿之一,象征着威严与杀伐,与军事行动的严肃性相契合。

‘主杀伐,此星出而天下秋,草木摇落,有若军威,故兵出而法焉!’此句进一步强调了白虎宿的军事象征意义。秋季的景象与军威相呼应,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暗示了军事行动的必然性。

‘一将一千人,十将一万人’、‘幕千人,守地一万六千尺’等句,则具体描绘了古代军队的编制和部署。通过对军队规模和驻地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古代军事组织的严密性和复杂性。

‘地主居坎为地主门。和德居艮为和德门’等句,引入了风水学的概念。在古代,风水被认为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地形的利用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句子反映了古人对风水的重视,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策略。

‘四仲为开门。四维为阖门’等句,则涉及了古代的方位观念。四仲、四维分别代表了八个方位,开门和阖门则是对应的出入之门。这种对方位的细致划分,体现了古人对空间布局的讲究。

‘外置牙旗游队,四维门置铺,偏将军居垒内,以禁出入、察奸邪!’此句描述了军队的防御措施。牙旗、游队、偏将军等词汇,体现了古代军队的严密组织和高度警惕。

‘十将幡旗图禽,以五色五行列之’等句,描绘了军队的旗帜和图腾。五色五行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五种元素,与旗帜上的图腾相结合,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

‘右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至‘左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等句,详细描述了各将领的旗帜和图腾,进一步强化了军队的象征性和仪式感。

‘中营二千人为左右决胜军,大将卫五百为幕,二百五十人守地四千尺’等句,对中营的编制和职责进行了说明,体现了古代军队的层级结构和职责分工。

‘休门主一居子。生门主八居艮。伤门主三居卯’至‘开门主六居乾’等句,涉及了古代的五行学说和方位观念,通过对不同门派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多元性。

‘右八门,四维,四仲。唯开景门,阖致大将,将军旗纛、金鼓如握奇法’此句总结了全文,强调了开门和阖门的重要性,以及将军在军队中的核心地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阵图-太白营图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7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