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六十九回-原文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诗曰:
神龙失势滞飞升,得遇风雷便不情。
豪杰相逢鱼得水,英雄际会弟投兄。
千金伪买花娘俏,一让能成俊义名。
水战火攻人罕敌,绿林头领宋公明。
话说当下梁山泊忠义堂上,宋江打了曾头市,卢俊义捉得史文恭,祭献晁天王已了,宋江不负晁盖遗言,要把主位让与卢员外,众人不服。
宋江又道:‘如此众志不定,于心不安。目今山寨钱粮缺少,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我们自来不曾搅扰他那里百姓。今去问他借粮,公然不肯。今写下两个阄儿,我和卢员外各拈一处。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如何?’
吴用道:‘也好。听从天命。’
卢俊义道:‘休如此说。只是哥哥为梁山泊之主,某听从差遣。’
此时不由卢俊义,当下便唤铁面孔目裴宣写下两个阄儿。
焚香对天祈祷已罢,各拈一个。
宋江拈着东平府,卢俊义拈着东昌府。
众皆无语。
当日设筵,饮酒中间,宋江传令调拨人马。
宋江部下:林冲、花荣、刘唐、史进、徐宁、燕顺、吕方、郭盛、韩滔、彭玘、孔明、孔亮、解珍、解宝、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石勇、郁保四、王定六、段景住,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领水军驾船接应。
卢俊义部下:吴用、公孙胜、呼延灼、朱仝、雷横,索超、关胜、杨志、单廷圭、魏定国、宣赞、郝思文、燕青、杨林、欧鹏、凌振、马麟、邓飞、施恩、樊瑞、项充、李衮、时迁、白胜,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李俊、童威、童猛,引水手驾船策应。
其余头领并中伤者,看守寨栅。
宋江分俵已定。
此是一时进兵,去打两处州郡。
有诗为证:
尧舜推贤万古无,禹汤传后亦良图。
谁知聚啸山林者,揖让谦恭有盛谟。
且说宋江与众头领去打东平府,卢俊义与众头领去打东昌府,众多头领各自下山。
此是三月初一日的话。
日暖风和,草青沙软,正好厮杀。
却说宋江领兵前到东平府,离城只有四十里路,地名安山镇,扎住军马。
宋江道:‘东平府太守程万里和一个兵马都监,乃是河东上党郡人氏。此人姓董名平,善使双枪,人皆称为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虽然去打他城子,也和他通些礼数,差两个人,赍一封战书去那里下。若肯归降,免致动兵。若不听从,那时大行杀戮,使人无怨。谁敢与我先去下书?’
只见部下走过一人,身长一丈,腰阔数围。
那人是谁?有诗为证:
不好资财惟好义,貌似金刚离古寺。
身长唤做险道神,此是青州郁保四。
郁保四道:‘小人认得董平,情愿赍书去下。’
又见部下转过一人,瘦小身材,叫道:‘我帮他去。’
那人是谁?有诗为证:
蚱蜢头尖光眼目,鹭鹚瘦腿全无肉。
路遥行走疾如飞,扬子江边王定六。
这两个便道:‘我们不曾与山寨中出得些气力,今情愿去走一遭。’
宋江大喜,随即写了战书与郁保四、王定六两个去下。
书上只说借粮一事。
且说东平府程太守,闻知宋江起军马到了安山镇住扎,便请本州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商议军情重事。
正坐间,门人报道:‘宋江差人下战书。’
程太守教唤至。
郁保四、王定六当府厮见了,将书呈上。
程万里看罢来书,对董都监说道:‘要借本府钱粮,此事如何?’
董平听了大怒,叫推出去即便斩首。
程太守谏道:‘不可!自古两国争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只将二人各打二十讯棍,发回原寨,看他如何?’
董平怒气未息,喝把郁保四、王定六一索捆翻,打得皮开肉绽,推出城去。
两个回到大寨,哭告宋江说:‘董平那厮无理,好生眇视大寨!’
宋江见打了两个,怒气填胸,便要平吞州郡。
先叫郁保四、王定六上车,回山将息。
只见九纹龙史进起身说道:‘小弟旧在东平府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染,唤做李瑞兰,往来情熟。我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约定时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便扒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
宋江道:‘最好!’
史进随即收拾金银,安在包袱里,身边藏了暗器,拜辞起身。
宋江道:‘兄弟善觑方便。我且顿兵不动。’
且说史进转入城中,径到西瓦子李瑞兰家。
大伯见是史进,吃了一惊,接入里面,叫女儿出来厮见。
李瑞兰生的甚是标格出尖。
有诗为证:
万种风流不可当,梨花带雨玉生香。
翠禽啼醒罗浮梦,疑是梅花靓晓妆。
李瑞兰引去楼上坐了,遂问史进道:“一向如何不见你头影?听的你在梁山泊做了大王,官司出榜捉你。这两日街上乱哄哄地说宋江要来打城借粮,你如何却到这里?”
史进道:“我实不瞒你说:我如今在梁山泊做了头领,不曾有功。如今哥哥要来打城借粮,我把你家备细说了。如今我特地来做细作,有一包金银相送与你,切不可走透了消息。明日事完,一发带你一家上山快活。”
李瑞兰葫芦提应承,收了金银,且安排些酒肉相待,却来和大娘商量道:“他往常做客时,是个好人,在我家出入不妨。如今他做了歹人,倘或事发,不是耍处。”
大伯说道:“梁山泊宋江这伙好汉,不是好惹的。但打城池,无有不破。若还出了言语,他们有日打破城子入来,和我们不干罢!”
虔婆便骂道:“老蠢物!你省得甚么人事!自古道:蜂刺入怀,解衣去赶。天下通例,自首者即免本罪。你快去东平府里首告,拿了他去,省得日后负累不好。”
李公道:“他把许多金银与我家,不与他担些干系,买我们做甚么?”
虔婆骂道:“老畜生!你这般说,却似放屁!我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万万的人,岂争他一个!你若不去首告,我亲自去衙前叫屈,和你也说在里面!”
李公道:“你不要性发,且教女儿款住他,休得打草惊蛇,吃他走了。待我去报与做公的,先来拿了,却去首告。”
且说史进见这李瑞兰上楼来,觉得面色红白不定。史进便问道:“你家莫不有甚事,这般失惊打怪?”
李瑞兰道:“却才上胡梯踏了个空,争些儿吃了一跤,因此心慌撩乱。”
史进虽是英勇,又吃他瞒过了,更不猜疑。
有诗为证:可叹虔婆伎俩多,粉头无奈苦教唆。
早知暗里施奸狡,错用黄金买笑歌。
当下李瑞兰相叙间阔之情。
争不过一个时辰,只听得胡梯边脚步响,有人奔上来。
窗外呐声喊,数十个做公的抢到楼上。
史进措手不及,正如鹰拿野雀,弹打斑鸠,把史进似抱头狮子绑将下楼来,径解到东平府里厅上。
程太守看了大骂道:“你这厮胆包身体,怎敢独自个来做细作!若不是李瑞兰父亲首告,误了我一府良民。快招你的情由,宋江教你来怎地?”
史进只不言语。
董平便道:“两边公吏狱卒牢子,这等贼骨头,不打如何肯招!”
程太守喝道:“与我加力打这厮!”又将冷水来喷,两边腿上各打一百大棍。
史进由他拷打,不招实情。
董平便道:“且把这厮长枷木杻,送在死囚牢里,等拿了宋江,一并解京施行。”
却说宋江自从史进去了,备细写书与吴用知道。
吴用看了宋公明来书,说史进去娼妓李瑞兰家做细作,大惊。
急与卢俊义说知,连夜来见宋江,问道:“谁叫史进去来?”
宋江道:“他自愿去。说这李行首是他旧日的表子,好生情重,因此前去。”
吴用道:“兄长欠这些主张。若吴某在此,决不叫去。常言道: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得便熟闲,迎新送旧,陷了多少才人。更兼水性,无定准之意,纵有恩情,也难出虔婆之手。此人今去,必然吃亏。”
宋江便问吴用请计。
吴用便叫顾大嫂:“劳烦你去走一遭。可扮做贫婆,潜入城中,只做求乞的。若有些动静,火急便回。若是史进陷在牢中,你可去告狱卒,只说有旧情恩念,我要与他送一口饭。捵入牢中,暗与史进说知:‘我们月尽夜黄昏前后,必来打城。你可就水火之处,安排脱身之计。’月尽夜,你就城中放火为号。此间进兵方好成事。——兄长可先打汶上县,百姓必然都奔东平府。却叫顾大嫂杂在数内,乘势入城,便无人知觉。”
吴用设计已罢,上马便回东昌府去了。
宋江点起解珍、解宝,引五百余人攻打汶上县。
果然百姓扶老挈幼,鼠窜狼奔,都奔东平府来。
有诗为证:史进怆惶已就擒,当官拷掠究来音。
若非顾媪通消息,怎救圜中万死身。
欲避兵戈,逃生匿迹,合城纷扰,都不在话下。
却说顾大嫂头髻蓬松,衣服蓝缕,杂在众人里面,捵入城来,绕街求乞。
到于衙前,打听得果然史进陷在牢中,方知吴用智亮如神。
次日,提着饭罐,只在司狱司前往来伺候。
见一个年老公人从牢里出来,顾大嫂看着便拜,泪下如雨。
那年老公人问道:“你这贫婆哭做甚么?”
顾大嫂道:“牢中监的史大郎,是我旧的主人,自从离了,又早十年。
只说道在江湖上做买卖,不知为甚事陷在牢里。
眼见得无人送饭,老身叫化得这一口儿饭,特要与他充饥。
哥哥怎生可怜见,引进则个,强如造七层宝塔。”
那公人道:“他是梁山泊强人,犯着该死的罪。
谁敢带你入去。”
顾大嫂道:“便是一刀一剐,自教他瞑目而受。
只可怜见引老身入去送这口儿饭,也显得旧日之情。”
说罢又哭。
那老公人寻思道:“若是个男子汉,难带他入去。
一个妇人家有甚利害?”
当时引顾大嫂直入牢中来,看见史进项带沉枷,腰缠铁索。
史进见了顾大嫂,吃了一惊,则声不得。
顾大嫂一头假啼哭,一头喂饭。
别的节级便来喝道:“这是该死的歹人!狱不通风,谁放你来送饭?
即忙出去,饶你两棍!”
顾大嫂见监牢内人多,难说备细,只说得:“月尽夜打城,叫你牢中自挣扎。”
史进再要问时,顾大嫂被小节级打出牢门。
史进只记得“月尽夜”。
原来那个三月却是大尽。
到二十九,史进在牢中与两个节级说话,问道:“今朝是几时?”
那个小节级却错记了,回说道:“今朝是月尽夜,晚些买贴孤魂纸来烧。”
史进得了这话,巴不得晚。
一个小节级吃的半醉,带史进到水火坑边。
史进哄小节级道:“背后的是谁?”赚得他回头,挣脱了枷。
只一枷梢,把那小节级面上正着一下,打倒在地。
就拾砖头敲开木杻,睁着鹘眼,抢到亭心里。
几个公人都酒醉了,被史进迎头打着,死的死了,走的走了。
拔开牢门,只等外面救应。
又把牢中应有罪人尽数放了,总有五六十人,就在牢内发喊起来,一齐走了。
有人报知太守。
程万里惊得面如土色,连忙便请兵马都监商议。
董平道:“城中必有细作,且差多人围困了这贼!我却乘此机会,领军出城去捉宋江。相公便紧守城池,差数十个人围定牢门,休教走了。”
董平上马点军去了。
程太守便点起一应节级、虞候、押番,各执枪棒,去大牢前呐喊。
史进在牢里不敢轻出。
外厢的人又不敢进去。
顾大嫂只叫得苦。
却说都监董平,点起兵马,四更上马,杀奔宋江寨来。
伏路小军报知宋江。
宋江道:“此必是顾大嫂在城中又吃亏了。他既杀来,准备迎敌!”
号令一下,诸军都起。
当时天色方明,却好接着董平军马,两下摆开阵势。
董平出马,真乃英雄盖世,谋勇过人。
有诗为证:两面旗牌耀日明,简银铁铠似霜凝。
水磨凤翅头盔白,锦绣麒麟战袄青。
一对白龙争上下,两条银蟒递飞腾。
河东英勇风流将,能使双枪是董平。
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山东、河北皆号他为风流双枪将。
宋江在阵前,看了董平这表人品,一见便喜。
又见他箭壶中插一面小旗,上写一联道:“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宋江随即遣韩滔出马迎敌。
韩滔得令,手执铁槊,直取董平。
董平那对铁枪,神出鬼没,人不可当。
宋江再教金枪手徐宁,仗钩镰枪前去交战,替回韩滔。
徐宁得令,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
两个在征尘影里,杀气丛中,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交战良久,宋江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徐宁勒马回来。
董平手举双枪,直追杀入阵来。
宋江鞭梢一展,四下军兵一齐围住。
宋江勒马,上高阜处看望,只见董平围在阵内。
他若投东,宋江便把号旗望东指,军马向东来围他。
他若投西,号旗便望西指,军马便向西来围他。
董平在阵中横冲直撞,两枝枪,直杀到申牌已后,冲开条路,杀出去了。
宋江不赶董平,驱兵大进。
董平因见交战不胜,当晚收军回城去了。
宋江连夜起兵,直抵城下,团团调兵围住。
顾大嫂在城中未敢放火,史进又不得出来,两下拒住。
原来程太守有个女儿,十分大有颜色。
董平无妻,累累使人去求为亲,程万里不允。
因此日常间有些言和意不和。
董平当晚领军入城,其日,使个就里的人,乘势来问这头亲事。
程太守回说:“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贼寇临城,事在危急,若还便许,被人耻笑。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未为晚矣。”
那人把这话却回复董平,董平虽是口里应道:“说得是。”只是心中踌躇,不十分欢喜。恐怕他日后不肯。
这里宋江连夜攻城得紧,太守催请出战。
董平大怒,披挂上马,带领三军出城交战。
宋江亲在阵前门旗下喝道:“量你这个寡将,怎敢当吾!岂不闻古人有言: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你看我手下雄兵十万,猛将千员,替天行道,济困扶危。早来就降,免受一死。”
董平大怒,回道:“文面小吏,该死狂徒,怎敢乱言!”
说罢,手举双枪,直奔宋江。
左有林冲,右有花荣,两将齐出,各使军器,来战董平。
约斗数合,两将便走,宋江军马佯败,四散而奔。
董平要逞功劳,拍马赶来。
宋江等却好退到寿张县界。
宋江前面走,董平后面追。
离城有十数里,前至一个村镇,两边都是草屋,中间一条驿道。
董平不知是计,只顾纵马赶来。
宋江因见董平了得,隔夜已使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四个,带一百余人,先在草屋两边埋伏,却拴数条绊马索在路上,又用薄土遮盖,只等来时鸣锣为号,绊马索齐起,准备捉这董平。
董平正赶之间,来到那里,只听得背后孔明、孔亮大叫:“勿伤吾主!”
恰好到草屋前,一声锣响,两边门扇齐开,拽起绳索。
那马却待回头,背后绊马索齐起,将马绊倒,董平落马。
左边撞出一丈青、王矮虎,右边走出张青、孙二娘,一齐都上,把董平捉了。
头盔、衣甲、双枪、只马,尽数夺了。
两个女头领,将董平捉住,用麻绳背剪绑了。
两个女将各执钢刀,监押董平来见宋江。
却说宋江过了草房,勒住马,立在绿杨树下,迎见这两个女头领解着董平。
宋江随即喝退两个女将:“我教你去相请董将军,谁教你们绑缚他来!”
二女将喏喏而退。
宋江慌忙下马,自来解其绳索,便脱护甲锦袍与董平穿着,纳头便拜。
董平慌忙答礼。
宋江道:“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
董平答道:“小将被擒之人,万死犹轻。若得容恕安身,实为万幸!”
宋江道:“敝寨地连水泊,素无扰害。今为缺少粮食,特来东平府借粮,别无他意。”
董平道:“程万里那厮,原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若是兄长肯容董平,今去赚开城门,杀入城中,共取钱粮,以为报效。”
宋江大喜,便令一行人将过盔甲枪马,还了董平,披挂上马。
董平在前,宋江军马在后,卷起旗幡,都到东平城下。
董平军马在前,大叫:“城上快开城门!”
把门军士将火把照时,认得是董都监,随即大开城门,放下吊桥。
董平拍马先入,砍断铁锁,背后宋江等长驱人马杀入城来。
都到东平府里。
急传将令,不许杀害百姓,放火烧人房屋。
董平径奔私衙,杀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夺了这女儿。
宋江先叫开放大牢,救出史进。
便开府库,尽数取了金银财帛,大开仓廒,装载粮米上车,先使人护送去梁山泊金沙滩,交割与三阮头领,接递上山。
史进自引人去西瓦子里李瑞兰家,把虔婆老幼,一门大小,碎尸万段。
宋江将太守家私,俵散居民,仍给沿街告示,晓谕百姓:“害民州官,已自杀戮。汝等良民,各安生理。”
告示已罢,收拾回军。
大小将校再到安山镇,只见白日鼠白胜飞奔前来,报说东昌府交战之事,虚实胜败。
宋江听罢,神眉剔竖,怪眼圆睁,大叫:“众多兄弟,不要回山,且跟我来,再去这个去处降兵捉将!”
正是:再施忠义轻舒手,复夺资储锦绣城。
毕竟宋江再引军马投何处来,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译文
东平府被误陷,九纹龙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诗云:神龙失去势力无法飞升,一旦遇到风雷便不再犹豫。豪杰相遇如同鱼得水,英雄相逢如同兄弟投靠兄长。用千金虚假购买花娘的美丽,一次让步就能成就俊义的名声。水战火攻无人能敌,绿林中的头领是宋公明。
话说当时梁山泊忠义堂上,宋江打败了曾头市,卢俊义捉住了史文恭,祭拜了晁天王之后,宋江没有违背晁盖的遗言,想要把梁山泊的主位让给卢员外,但众人都不答应。宋江又说:‘如此众人意见不一致,心里不安。现在山寨缺少钱粮,梁山泊东边有两个州府,那里有钱粮。一个是东平府,一个是东昌府。我们从来都没有打扰过那里的百姓。现在我们去借粮,他们公然不肯。现在写下两个阄儿,我和卢员外各抽一个。谁先攻破城池,就做梁山泊的主。怎么样?’吴用说:‘好,听从天命。’卢俊义说:‘不要这样说。只是哥哥是梁山泊的主,我听从安排。’这时候卢俊义无法反对,当下就召唤铁面孔目裴宣写下两个阄儿。烧香向天祈祷完毕,各自抽了一个。宋江抽到了东平府,卢俊义抽到了东昌府。众人都无话可说。
当天设宴,饮酒之间,宋江下令调拨人马。宋江手下:林冲、花荣、刘唐、史进、徐宁、燕顺、吕方、郭盛、韩滔、彭玘、孔明、孔亮、解珍、解宝、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石勇、郁保四、王定六、段景住,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领水军驾船接应。卢俊义手下:吴用、公孙胜、呼延灼、朱仝、雷横,索超、关胜、杨志、单廷圭、魏定国、宣赞、郝思文、燕青、杨林、欧鹏、凌振、马麟、邓飞、施恩、樊瑞、项充、李衮、时迁、白胜,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李俊、童威、童猛,引水手驾船策应。其余头领和受伤者,留守山寨。宋江分配完毕。这是临时出兵,去攻打两个州郡。有诗为证:
尧舜推举贤能千古无人可比,大禹商汤传位也是明智之举。谁知在山林中聚集的人,谦逊有礼有深谋。
且说宋江与众头领去攻打东平府,卢俊义与众头领去攻打东昌府,众多头领各自下山。这是三月初一的事情。天气温暖,风和日丽,草青沙软,正好作战。
却说宋江领兵来到东平府,离城只有四十里路,地名安山镇,驻扎军马。宋江说:‘东平府太守程万里和一个兵马都监,是河东上党郡人。这个人姓董名平,擅长使用双枪,人都称他为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虽然要去攻打他的城池,也要和他讲些礼数,派两个人,带着一封战书去那里。如果愿意归降,就免得动兵。如果不听从,那时再大举杀戮,让人无怨。谁敢先去送信?’只见部下走过一人,身高一丈,腰围数围。那人是谁?有诗为证:
不喜欢财富只喜欢正义,像金刚一样从古寺出来。身高叫做险道神,这是青州郁保四。
郁保四说:‘我认识董平,愿意带着信去送。’又见部下转过一人,身材瘦小,说:‘我帮他去。’那人是谁?有诗为证:
头尖眼亮,腿细肉少。路途遥远行走如飞,扬子江边有王定六。
这两个人就说:‘我们以前没有为山寨出过力,现在愿意去走一趟。’宋江非常高兴,立刻写了战书给郁保四、王定六两个去送。信上只说借粮一事。
再说东平府程太守,听说宋江的军队到了安山镇驻扎,就请本州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商议军情大事。正在坐谈间,门人报告说:‘宋江派人送来战书。’程太守让人叫进来。郁保四、王定六到府上相见,将信呈上。程万里看完信后,对董都监说:‘要借本府的钱粮,这件事怎么办?’董平听了大怒,叫人把两人推出去立刻斩首。程太守劝道:‘不可!自古两国交战,不杀来使。不合礼仪。只把两人各打二十棍,发回原寨,看看他们怎么反应。’董平怒气未消,喝令把郁保四、王定六捆起来,打得皮开肉绽,推出城去。
两个回到大寨,哭着告诉宋江说:‘董平那家伙无理,如此轻视大寨!’
宋江看到打了两个人,怒火中烧,便要攻占州郡。先让郁保四、王定六上车,回山休养。只见九纹龙史进站起来说:‘小弟以前在东平府时,和一个院里的妓女有染,叫李瑞兰,彼此关系熟悉。我现在多带些金银,暗中进城,借她家里住下。约定时间,哥哥可以攻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就爬上更鼓楼放火,里应外合,可以成功。’宋江说:‘很好!’史进立刻收拾金银,放在包袱里,身上藏着暗器,告辞起身。宋江说:‘兄弟要小心行事。我暂时按兵不动。’
再说史进转入城中,直接到了西瓦子李瑞兰家。李瑞兰的父亲见到史进,吃了一惊,把他接进去,叫女儿出来相见。李瑞兰长得非常漂亮。有诗为证:
万种风流令人难以抵挡,如同梨花带雨,玉生香气。翠鸟啼醒罗浮梦,疑是梅花映着晓妆。
李瑞兰引着史进上了楼,坐下后问史进:“怎么一直没见你的影子?听说你在梁山泊做了大王,官府出了榜文捉拿你。这两天街上乱哄哄的,说宋江要来攻打城池借粮,你怎么却到这里?”史进回答道:“我实在不瞒你,我现在在梁山泊做了头领,但还没有立功。现在哥哥要来攻打城池借粮,我已经把你的家事详细告诉了他。现在我来这里做间谍,给你带来一包金银,请你千万保密。等事情结束后,我会带你和你的家人一起上山享受快乐。”李瑞兰糊里糊涂地答应了,收下了金银,并准备了酒肉招待他,然后回来和大娘商量说:“他以前来做客时是个好人,在我家来去自如。但现在他变成了坏人,如果事情败露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大伯说:“梁山泊的宋江那伙好汉不是好惹的。只要他们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如果他们出了什么话,他们有朝一日会攻破城池进来,那我们可就麻烦了!”虔婆便骂道:“老傻瓜!你懂什么!自古说:蜜蜂蜇入怀中,脱衣去赶。这是天下的惯例,自首的人可以免罪。你快去东平府自首,把他抓起来,免得日后麻烦。”李公说:“他给了我们家这么多金银,如果不承担一些责任,买我们做什么?”虔婆骂道:“老畜生!你这么说,就像放屁!我这行当坑害了千千万万的人,难道还少他一个!你如果不自首,我亲自去衙门告状,你也会被牵连进去!”李公说:“你不要冲动,先让女儿留住他,不要打草惊蛇,让他跑了。我去通知官府,先把他抓起来,然后再去自首。”
史进看到李瑞兰上楼,觉得她的脸色红白不定。史进问道:“你家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李瑞兰说:“刚才上楼梯时踩了个空,差点摔倒,因此心里慌乱。”史进虽然英勇,但还是被她瞒过了,没有起疑。有诗为证:可叹虔婆手段多,粉头无奈苦教唆。早知暗里施奸狡,错用黄金买笑歌。
当时李瑞兰和史进交谈,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楼梯边有脚步声,有人跑上来。窗外有人喊叫,几十个官差冲上楼来。史进措手不及,就像鹰抓野鸡,弹打斑鸠,把史进像抱头狮子一样绑下楼去,直接解到东平府的厅上。程太守看了大骂道:“你这小子胆子包天,怎么敢一个人来做间谍!如果不是李瑞兰的父亲告发,差点误了我府上的良民。快招出你的来由,宋江让你来做什么?”史进一言不发。董平说:“两边公吏狱卒,这些罪犯不打怎么会招供!”程太守喝道:“给我用力打这小子!”又用冷水喷他,两边腿上各打了一百棍。史进任他们拷打,也不招供实情。董平说:“先把这小子戴上长枷,送到死囚牢里,等抓到了宋江,再一起押解到京城受刑。”
宋江自从史进被抓走后,详细地写信告诉了吴用。吴用看了宋公明的信,说史进去娼妓李瑞兰家做间谍,非常惊讶。他立刻告诉了卢俊义,连夜来见宋江,问道:“是谁让史进去的?”宋江说:“他自愿去的。说这李行首是他旧日的情人,感情很深,所以去了。”吴用说:“兄长缺乏这些主张。如果我在这里,绝不会让他去。常言道:娼妓之家,忌讳‘者扯丐漏走’这五个字。得便熟闲,迎新送旧,陷了多少才子。再加上她们水性杨花,没有固定的心思,就算有恩情,也难逃虔婆的手掌。这个人现在去了,必然会吃亏。”宋江便问吴用有什么办法。吴用便叫顾大嫂:“劳烦你去一趟。可以扮成贫婆,潜入城中,假装乞讨。如果有什么动静,立刻回来。如果史进被关在牢中,你可以去告诉狱卒,说有旧情恩义,我要给他送一口饭。混进牢中,暗中告诉他:‘我们月底晚上黄昏前后,一定会来攻打城池。你可以在水火之处,安排脱身之计。’月底晚上,你在城中放火作为信号。我们这边进攻正好成事。——兄长可以先攻打汶上县,百姓必然会都逃到东平府。然后让顾大嫂混在逃难的人群中,趁机进城,就不会有人察觉。”吴用设计完毕,上马回东昌府去了。宋江点起解珍、解宝,带领五百余人攻打汶上县。果然百姓扶老携幼,像老鼠逃窜、狼奔豕突一样,都逃到东平府来。有诗为证:史进惶恐已被擒,当官拷掠究来音。若非顾媪通消息,怎救囹圄万死身。
想要躲避战乱,隐藏踪迹,全城都陷入混乱,这些都无关紧要。顾大嫂头发蓬乱,衣服破烂,混在人群中,混进城里,沿街乞讨。到了衙门前,打听到史进果然被关在牢中,才知道吴用的计谋神奇如神。第二天,她提着饭罐,只在司狱司附近来回等候。看到一个年老的公人从牢里出来,顾大嫂看着他跪拜,泪如雨下。那年老的公人问道:“你这贫婆哭什么?”顾大嫂说:“牢里关着的史大郎,是我以前的主人,自从离开后,已经十年了。只说他在江湖上做买卖,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关进牢里。眼看着没有人给他送饭,我讨得这一口饭,特意要给他充饥。哥哥怎么这么可怜,带我进去吧,比造七层宝塔都强。”那公人说:“他是梁山泊的强人,犯了该死的罪。谁敢带你进去。”顾大嫂说:“就算是一刀一剐,我也让他闭眼受死。只求可怜我,让我进去送这口饭,也显得我们旧日的情分。”说完又哭。那公人寻思道:“如果是个男人,难带他进去。一个妇人家有什么害处?”当时他就带着顾大嫂直接进了牢中,看到史进脖子上挂着沉重的枷锁,腰间缠着铁链。史进看到顾大嫂,吃了一惊,说不出话来。顾大嫂一边假装哭泣,一边喂他饭。其他的狱卒过来喝道:“这是该死的坏人!牢里不能通风,谁让你来的?快出去,饶你两棍!”顾大嫂见牢里人很多,难以说清楚,只说了一句:“月底晚上攻打城池,你在牢里自己想办法逃脱。”史进还想问什么,顾大嫂被小狱卒推出了牢门。史进只记得“月底晚上”
原来那个三月却是大尽。到二十九,史进在牢中与两个节级说话,问道:“今朝是几时?”那个小节级却错记了,回说道:“今朝是月尽夜,晚些买贴孤魂纸来烧。”史进得了这话,巴不得晚。
一个小节级吃的半醉,带史进到水火坑边。史进哄小节级道:“背后的是谁?”赚得他回头,挣脱了枷。只一枷梢,把那小节级面上正着一下,打倒在地。就拾砖头敲开木杻,睁着鹘眼,抢到亭心里。
几个公人都酒醉了,被史进迎头打着,死的死了,走的走了。拔开牢门,只等外面救应。又把牢中应有罪人尽数放了,总有五六十人,就在牢内发喊起来,一齐走了。有人报知太守。
程万里惊得面如土色,连忙便请兵马都监商议。董平道:“城中必有细作,且差多人围困了这贼!我却乘此机会,领军出城去捉宋江。相公便紧守城池,差数十个人围定牢门,休教走了。”董平上马点军去了。
程太守便点起一应节级、虞候、押番,各执枪棒,去大牢前呐喊。史进在牢里不敢轻出。外厢的人又不敢进去。顾大嫂只叫得苦。
却说都监董平,点起兵马,四更上马,杀奔宋江寨来。伏路小军报知宋江。宋江道:“此必是顾大嫂在城中又吃亏了。他既杀来,准备迎敌!”号令一下,诸军都起。
当时天色方明,却好接着董平军马,两下摆开阵势。董平出马,真乃英雄盖世,谋勇过人。有诗为证:两面旗牌耀日明,简银铁铠似霜凝。
水磨凤翅头盔白,锦绣麒麟战袄青。一对白龙争上下,两条银蟒递飞腾。河东英勇风流将,能使双枪是董平。
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山东、河北皆号他为风流双枪将。宋江在阵前,看了董平这表人品,一见便喜。
又见他箭壶中插一面小旗,上写一联道:“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宋江随即遣韩滔出马迎敌。韩滔得令,手执铁槊,直取董平。
董平那对铁枪,神出鬼没,人不可当。宋江再教金枪手徐宁,仗钩镰枪前去交战,替回韩滔。徐宁得令,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
两个在征尘影里,杀气丛中,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交战良久,宋江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徐宁勒马回来。董平手举双枪,直追杀入阵来。宋江鞭梢一展,四下军兵一齐围住。宋江勒马,上高阜处看望,只见董平围在阵内。
他若投东,宋江便把号旗望东指,军马向东来围他。他若投西,号旗便望西指,军马便向西来围他。董平在阵中横冲直撞,两枝枪,直杀到申牌已后,冲开条路,杀出去了。
宋江不赶董平,驱兵大进。董平因见交战不胜,当晚收军回城去了。宋江连夜起兵,直抵城下,团团调兵围住。
顾大嫂在城中未敢放火,史进又不得出来,两下拒住。
原来程太守有个女儿,十分大有颜色。董平无妻,累累使人去求为亲,程万里不允。因此日常间有些言和意不和。
董平当晚领军入城,其日,使个就里的人,乘势来问这头亲事。程太守回说:“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贼寇临城,事在危急,若还便许,被人耻笑。
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未为晚矣。”那人把这话却回复董平,董平虽是口里应道:“说得是。”只是心中踌躇,不十分欢喜。
恐怕他日后不肯。
这里宋江连夜攻城得紧,太守催请出战。董平大怒,披挂上马,带领三军出城交战。
宋江亲在阵前门旗下喝道:“量你这个寡将,怎敢当吾!岂不闻古人有言: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你看我手下雄兵十万,猛将千员,替天行道,济困扶危。
早来就降,免受一死。”董平大怒,回道:“文面小吏,该死狂徒,怎敢乱言!”说罢,手举双枪,直奔宋江。
左有林冲,右有花荣,两将齐出,各使军器,来战董平。约斗数合,两将便走,宋江军马佯败,四散而奔。
董平要逞功劳,拍马赶来。宋江等却好退到寿张县界。宋江前面走,董平后面追。
离城有十数里,前至一个村镇,两边都是草屋,中间一条驿道。董平不知是计,只顾纵马赶来。
宋江因见董平了得,隔夜已使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四个,带一百余人,先在草屋两边埋伏,却拴数条绊马索在路上,又用薄土遮盖,只等来时鸣锣为号,绊马索齐起,准备捉这董平。
董平正赶之间,来到那里,只听得背后孔明、孔亮大叫:“勿伤吾主!”恰好到草屋前,一声锣响,两边门扇齐开,拽起绳索。
那马却待回头,背后绊马索齐起,将马绊倒,董平落马。左边撞出一丈青、王矮虎,右边走出张青、孙二娘,一齐都上,把董平捉了。
头盔、衣甲、双枪、只马,尽数夺了。两个女头领,将董平捉住,用麻绳背剪绑了。两个女将各执钢刀,监押董平来见宋江。
宋江骑着马走过草房,勒住马,站在绿杨树下,正巧遇到这两个女头领押着董平。宋江立刻喝退两个女将说:‘我让你们去请董将军,是谁让你们把他绑来的!’两个女将连连点头退去。宋江急忙下马,亲自解开董平身上的绳索,然后脱下自己的护甲锦袍给董平穿上,然后跪下拜见。董平慌忙还礼。宋江说:‘如果将军不嫌弃我微贱,就来做我们山寨的主。’董平回答说:‘我作为被擒的人,死一万次都不足惜。如果能得到宽恕让我安身,那就太幸运了!’宋江说:‘我们山寨地处水泊附近,一直没对百姓造成伤害。现在因为缺少粮食,特地来东平府借粮,没有其他意思。’董平说:‘程万里那家伙,原本是童贯的门下先生,得到这个好职位,怎么会不祸害百姓。如果兄长能容我,我现在就去赚开城门,杀进城去,一起夺取钱粮,作为报答。’宋江非常高兴,就让手下人把盔甲枪马还给董平,让他披挂整齐上马。董平走在前面,宋江的军队跟在后面,卷起旗帜,都到了东平城下。董平的军队在前面大声喊叫:‘城上快开城门!’守门的士兵用火把一照,认出是董都监,立刻大开城门,放下吊桥。董平骑马先冲进去,砍断铁锁,后面的宋江等人带着军队杀进城来。他们迅速传令,不允许伤害百姓,也不准放火烧人房屋。董平直接冲向私宅,杀了程太守一家,抢走了这个女儿。宋江先让人打开大牢,救出史进。然后打开府库,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拿了出来,打开仓库,把粮食装上车,派人先送到梁山泊金沙滩,交给三阮头领,再运上山。史进自己带人去西瓦子里李瑞兰家,把老少一家都杀了。宋江把太守家的财产分给百姓,贴出告示,告诉百姓:‘害民的州官已经被杀。你们这些良民,各自安心生活。’告示贴出后,宋江收拾军队准备回军。
大小将领回到安山镇,只见白日鼠白胜飞奔而来,报告东昌府交战的情况,包括胜负。宋江听后,眉头竖起,眼睛圆睁,大声喊道:‘众位兄弟,不要回山,跟我来,再去那个地方降兵捉将!’正是:再次施展忠义,轻松夺取资财,重夺锦绣之城。到底宋江再次带军去哪里,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六十九回-注解
九纹龙宋公明:宋公明,即宋江,因其身上有九条龙纹,故被称为九纹龙。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泊好汉领袖,以忠义著称。
双枪将:双枪将董平,是《水浒传》中的角色,擅长使用双枪,勇猛无比,是东平府的太守。
梁山泊:梁山泊,又称梁山,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虚构的一个山名,是梁山好汉的聚集地,象征着反抗封建统治的力量。
忠义堂:忠义堂是梁山泊好汉的议事和集会场所,象征着梁山泊好汉的忠诚和义气。
曾头市:曾头市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是梁山泊好汉与曾头市恶霸曾家争斗的地方。
史文恭:史文恭是《水浒传》中的角色,是曾头市的恶霸,被梁山泊好汉击败。
晁天王:晁天王,即晁盖,是梁山泊好汉的领袖之一,后被宋江所杀。
阄儿:阄儿,古代一种占卜方法,用竹签或木片等物随机抽取,以决定事情的去向。
铁面孔目裴宣:裴宣,是《水浒传》中的角色,因其面容严肃,如同铁面,故有此称。
东平府: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这里指宋江所借粮的地方。
东昌府:东昌府,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梁山泊好汉攻打的地方。
梁山泊主:梁山泊主,指梁山泊的首领,即梁山泊的最高领导人。
吴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之一,以智谋著称。
卢员外:卢员外,即卢俊义,是《水浒传》中的角色,梁山泊好汉的副首领。
铁面孔目:铁面孔目,是梁山泊好汉裴宣的别称,因其面容严肃,如同铁面。
双枪将董平:双枪将董平,是《水浒传》中的角色,擅长使用双枪,勇猛无比,是东平府的太守。
花娘:花娘,指美貌的女子,此处指李瑞兰。
水战火攻:水战火攻,指用火攻和水战的方法来攻城。
绿林头领:绿林头领,指绿林好汉的领袖,此处指宋公明。
安山镇:安山镇,是梁山泊好汉攻打东平府时驻扎的地方。
上党郡:上党郡,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赍书:赍书,指携带书信。
讯棍:讯棍,古代用来打人的刑具。
西瓦子:古代的一种娱乐场所,类似于现在的酒吧或茶馆。
娼妓:娼妓,指从事卖淫业的女子。
官司:官司,指官府,即政府机关,这里指官府发布的命令或通缉令。
细作:指间谍,特务。
金银:金银,指黄金和银子,这里指史进用来贿赂李瑞兰的财物。
首告:首告,指向官府告发他人犯罪的行为。
虔婆:古代对和尚或道士妻子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李瑞兰的丈夫。
行院:行院,指妓院。
胡梯:胡梯,即楼梯。
做公的:做公的,指官差或警察。
宋公明:宋公明,即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泊好汉的首领。
卢俊义:卢俊义,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之一,以武艺高强著称。
顾大嫂:顾大嫂,是《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敢和机智著称。
月尽夜: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晚上。
大尽:古代历法中,指农历月份中天数超过30天的月份。通常农历的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大尽在这里指的是三月有31天。
节级:古代官职名,负责监狱的管理和监督。
贴孤魂纸:指焚烧的纸钱,用于祭祀亡魂。
水火坑:古代监狱中的一种刑罚,将犯人关押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受水火之苦。
枷:古代的一种刑具,用木头制成,套在犯人的脖子上,限制其行动。
木杻:古代监狱中用来锁住犯人手脚的木制刑具。
鹘眼:形容眼神锐利,洞察力强。
亭心:指亭子的中心区域。
公人:古代官府中的差役。
兵马都监:古代官职名,负责军事和治安。
三教九流:古代指儒、道、佛三大教派和各种行业、阶层。
品竹调弦:指弹奏乐器,比喻技艺高超。
钩镰枪:古代的一种武器,形似枪,前端带有钩镰,用于钩拉敌人。
申牌:古代时间单位,相当于下午3点到5点。
绊马索:一种用来绊倒马匹的绳索。
孔明、孔亮:可能是指孔明和孔亮,但在这里可能是指其他人物。
麻绳背剪绑:用麻绳将犯人的手脚捆绑在一起。
钢刀:古代的一种短兵器,形似刀,用于近战。
监押:监督押送。
草房:指简陋的房屋,这里可能是指宋江暂时歇脚的地方。
勒住马:勒住马匹,停下马。
绿杨树:一种常见的树木,春天开白色花朵,叶子翠绿。
女头领:女性领导者,这里可能指梁山泊中的女将。
董平:梁山泊好汉之一,武艺高强。
护甲锦袍:古代武将的装备,护甲是防护身体的重甲,锦袍是华丽的战袍。
纳头便拜: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度尊敬。
山寨:指山中的堡垒或据点,这里指梁山泊。
地连水泊:指梁山泊地区与水泊相连,水泊即湖泊。
程万里:可能是指东平府的官员,与童贯有关。
童贯:北宋末年的权臣,以权谋著称。
门馆先生:古代指在官府或贵族家中教书的人。
钱粮:指钱币和粮食,这里是借指财物。
盔甲枪马:古代武将的装备,盔甲是防护头盔,枪是长枪,马是战马。
吊桥:古代城门前的吊桥,用于防御敌人。
私衙:官员的私人住宅。
史进: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府库:官府的仓库,用来存放财物。
仓廒:仓库,用来存放粮食。
金沙滩:梁山泊的一个地点,用来交接物资。
三阮头领:梁山泊的三位好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沿街告示:在街道上张贴的公告,用来告知百姓消息。
神眉剔竖:形容人眉头紧皱,表情严肃。
怪眼圆睁:形容人眼睛瞪得很大,显得凶狠。
降兵捉将:指收降敌军将领。
资储:指财物储备。
锦绣城:形容富饶繁华的城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水浒传》中宋江与董平的相遇及后续行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首先,宋江在绿杨树下勒马而立,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宋江的稳重与威严,同时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我教你去相请董将军,谁教你们绑缚他来!’宋江的这一句责问,既表现了他的威严,也体现了他的仁慈,他不愿意轻易伤害他人。
‘纳头便拜’这一动作描写,展现了宋江对董平的尊重和诚意,同时也为董平的归顺奠定了基础。
董平的‘小将被擒之人,万死犹轻’的回答,既表现了他的忠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的无奈。
宋江提出的‘敝寨地连水泊,素无扰害’的说法,体现了梁山泊的正义性,同时也为后续的借粮行动做了铺垫。
董平提出的‘赚开城门,杀入城中,共取钱粮’的计划,既展现了梁山泊的智谋,也体现了他们反抗腐败的决心。
‘卷起旗幡,都到东平城下’这一描写,表现了梁山泊军队的气势和纪律性。
‘急传将令,不许杀害百姓,放火烧人房屋’这一命令,体现了梁山泊的仁义之心,也反映了他们对百姓的关爱。
‘史进自引人去西瓦子里李瑞兰家,把虔婆老幼,一门大小,碎尸万段’这一情节,展现了梁山泊的暴力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宋江将太守家私,俵散居民,仍给沿街告示,晓谕百姓’这一行为,体现了梁山泊的公正和为民请命的精神。
‘众多兄弟,不要回山,且跟我来,再去这个去处降兵捉将’这一语句,展现了宋江的英勇和领导力,同时也预示了接下来的战斗。
整段古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紧凑的情节,展现了梁山泊的英雄形象,以及他们反抗腐败、为民请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