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回-原文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格言曰:

乾坤宏大,日月照鉴分明。

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

使心用幸,果报只在今生。

积善存仁,获福休言后世。

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

万种强为,争奈随缘俭用。

心慈行孝,何须努力看经。

意恶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话说当时军师吴用启烦戴宗道:

贤弟可与我回山寨去,取铁面孔目裴宣,圣手书生萧让,通臂猿侯健,玉臂匠金大坚。

可教此四人带了如此行头,连夜下山来,我自有用他处。

戴宗去了。

只见寨外军士来报,西村扈家庄上扈成,牵牛担酒,特来求见。

宋江叫请人来。

扈成来到中军帐前,再拜恳告道:

小妹一时粗卤,年幼不省人事,误犯威颜。

今者被擒,望乞将军宽恕。

柰缘小妹原许祝家庄上,小妹不合奋一时之勇,陷于缧绁。

如蒙将军饶放,但用之物,当依命拜奉。

宋江道:

且请坐说话。

祝家庄那厮,好生无礼,平白欺负俺山寨,因此行兵报仇。

须与你扈家无冤。

只是令妹引人捉了我王矮虎,因此还礼,拿了令妹。

你把王矮虎放回还我,我便把令妹还你。

扈成答道:

不期已被祝家庄拿了这个好汉去。

吴学究便道:

我这王矮虎今在何处?

扈成道:

如今擒锁在祝家庄上。

小人怎敢去取。

宋江道:

你不去取得王矮虎来还我,如何能勾得你令妹回去?

吴学究道:

兄长休如此说。

只依小生一言。

今后早晚,祝家庄上,但有些响亮,你的庄上切不可令人来救护。

倘或祝家庄上有人投降降你处,你可就缚在彼。

若是捉下得人时,那时送还令妹到贵庄。

只是如今不在本寨,前日已使人送上山寨,奉养在宋太公处。

你且放心回去。

我这里自有个道理。

扈成道:

今番断然不敢去救应他。

若是他庄上果有人来投我时,定缚来奉献将军麾下。

宋江道:

你若是如此,便强似送我金帛。

扈成拜谢了去。

且说孙立却把旗号上改换作登州兵马提辖孙立,领了一行人马,都来到祝家庄后门前。

庄上墙里望见是登州旗号,报入庄里去。

栾廷玉听得是登州孙提辖到来相望,说与祝氏三杰道:

这孙提辖是我弟兄,自幼与他同师学艺。

今日不知如何到此?

带了二十余人马,开了庄门,放下吊桥,出来迎接。

孙立一行人都下了马。

众人讲礼已罢,栾廷玉问道:

贤弟在登州守把,如何到此?

孙立答道:

叫兵府行下文书,对调我来此间郓州守把城池,堤防梁山泊强寇,便道经过,闻知仁兄在此祝家庄,特来相探。

本待从前门来。

因见村口庄前,俱屯下许多军马,不敢过来。

特地寻觅村里,从小路问道庄后,人来拜望仁兄。

栾廷玉道:

便是这几时,连日与梁山泊强寇厮杀,已拿得他几个头领在庄里了。

只要捉了宋江贼首,一并解官。

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

孙立笑道:

小弟不才,且看相助捉拿这厮们,成全兄长之功。

栾廷玉大喜。

当下都引一行人进庄里来。

再拽起了吊桥,关上了庄门。

孙立一行人安顿车仗人马,更换衣裳,都出前厅来相见。

祝朝奉与祝龙、祝虎、祝彪三杰,都相见了,一家儿都在厅前相接。

栾廷玉引孙立等上到厅上相见。

讲礼已罢,便对祝朝奉说道:

我这个贤弟孙立,绰号病尉迟,任登州兵马提辖。

今奉总兵府对调他来镇守此间郓州。

祝朝奉道:

老夫亦是治下。

孙立道:

卑小之职,何足道哉!早晚也要望朝奉提携指教。

祝氏三杰相请众位尊坐。

孙立动问道:

连日相杀,征阵劳神。

祝龙答道:

也未见胜败。

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孙立便叫顾大嫂引了栾大娘子叔伯姆两个,去后堂拜见宅眷。

唤过孙新、解珍、解宝参见了,说道:

这三个是我兄弟。

指着乐和便道:

这位是此间郓州差来取的公吏。

指着邹渊、邹润道:

这两个是登州送来的军官。

祝朝奉并三子虽是聪明,却见他又有老小,并许多行李车仗人马,又是乐廷玉教师的兄弟,那里有疑心。

只顾杀牛宰马,做筵席管待众人,且饮酒食。

过了一两日,到第三日,庄兵报道:

宋江又调军马杀奔庄上来了。

祝彪道:

我自去上马拿此贼。

便出庄门,放下吊桥,引一百余骑马军杀将出来。

早迎见一彪军马,约有五百来人。

当先拥出那个头领,弯弓插箭,拍马轮枪,乃是小李广花荣。

祝彪见了,跃马挺枪,向前来斗。

花荣也纵马来战祝彪。

两个在独龙冈前,约斗了十数合,不分胜败。

花荣卖了个破绽,拨回马便走,引他赶来。

祝彪正待要纵马追去,背后有认得的,说道:

将军休要去赶,恐防暗器。

此人深好弓箭。

祝彪听罢,便勒转马来不赶,领回人马,投庄上来,拽起吊桥。

看花荣时,也引军马回去了。

祝彪直到厅前下马,进后堂来饮酒。

孙立动问道:

小将军今日拿得甚贼?

祝彪道:

这厮们夥里,有个什么小李广花荣,枪法好生了得。

斗了五十余合,那厮走了。

我却待要赶去追他,军人们道:

‘那厮好弓箭,’

因此各自收兵回来。

孙立道:

来日看小弟不才,拿他几个。

当日筵席上,叫乐和唱曲,众人皆喜。

至晚席散,又歇了一夜。

到第四日午牌,忽有庄兵报道:“宋江军马又来在庄前了。”

当下祝龙、祝虎、祝彪三子,都披挂了,出到庄前门外,远远地望见,早听得鸣锣擂鼓,纳喊摇旗,对面早摆成阵势。

这里祝朝奉坐在庄门上,左边栾廷玉,右边孙提辖,祝家三杰并孙立带来的许多人伴,都摆在两边。

早见宋江阵上豹子头林冲,高声叫骂。

祝龙焦燥,喝叫放下吊桥,绰枪上马,引一二百人马,大喊一声,直奔林冲阵上。

庄门下擂起鼓来。

两边各把弓弩射住阵脚。

林冲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龙交战。

连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

两边鸣锣,各回了马。

祝虎大怒,提刀上马,跑到阵前,高声大叫宋江决战。

说言未了,宋江阵上早有一将出马,乃是没遮拦穆弘,来战祝虎。

两个斗了三十余合,又没胜败。

祝彪见了大怒,便掉枪飞身上马,引二百余骑,奔到阵前。

宋江队里,病关索杨雄,一骑马,一条枪,飞抢出来战祝彪。

孙立看见两队儿在阵前厮杀,心中忍耐不住,便唤孙新:“取我的鞭枪来,就将我的衣甲头盔袍袄,把来披挂了。”

牵过自己马来。

这骑马号鸟骓马,鞴上鞍子,扣了三条肚带,腕上悬了虎眼钢鞭,掉枪上马。

祝家庄上一声锣响,孙立出马在阵前。

宋江阵上林冲、穆弘、杨雄都勒住马,立于阵前。

孙立早跑马出来,说道:“看小可捉这厮们。”

孙立把马兜住,喝问道:“你那贼兵阵上,有好厮杀的,出来与吾决战。”

宋江阵内,鸾铃响处,一骑马跑将出来。

众人看时,乃是拼命三石秀,来战孙立。

两马相交,双枪并举,四条臂膊纵横,八只马蹄撩乱。

两个斗到五十合,孙立卖个破绽,让石秀一枪搠入来,虚闪一个过,把石秀轻轻的从马上捉过来,直挟到庄前撇下,喝道:“把来缚了。”

祝家三子,把宋江军马一搅,都赶散了。

三子收军,回到门楼下,见了孙立,众皆拱手钦伏。

孙立便问道:“共是捉得几个贼人?”

祝朝奉道:“起初先捉得一个时迁,次后拿得一个细作杨林,又捉得一个黄信。

扈家庄一丈青捉得一个王矮虎。

阵上拿得两个,秦明、邓飞。

今番将军又捉得这个石秀。

这厮正是烧了我店屋的。

共是七个了。

孙立道:“一个也不要坏他。快做七辆囚车装了,与些酒饭,将养身体,休教饿损了他,不好看。

他日拿了宋江,一并解上东京去,教天下传名,说这个祝家庄三子。”

祝朝奉谢道:“多幸得提辖相助,想是这梁山泊当灭也。”

邀请孙立到后堂筵宴。

石秀自把囚车装了。

看官听说,石秀的武艺不低似孙立。

要赚祝家庄人,故意教孙立捉了,使他庄上人一发信他。

孙立又暗暗地使邹渊、邹润、乐和去后房里,把门户都看了出入的路数。

杨林、邓飞见了邹渊、邹润,心中暗喜。

乐和张看得没人,使透个消息与众人知了。

顾大嫂与乐大娘子在里面,已看了房户出入的门径。

话休絮繁。

一是祝家庄当败,

二乃恶贯满盈。

早是祝家庄坦然不疑。

至第五日,孙立等众人都在庄上闲行。

当日辰牌时候,早饭已罢,只见庄兵报道:“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孙立道:“分十路待怎地!你手下人且不要慌,早作准备便了。

先安排些挠钩套索,须要活捉,拿死的也不算。”

庄上人都披挂了。

祝朝奉亲自也引着一班儿上门楼来。

看时,见正东上一彪人马,当先一个头领,乃是豹子头林冲,背后便是李俊、阮小二,约有五百以上人马在此。

正西上,又有五百来人马,当先一个头领,乃是小李广花荣,随背后是张横、张顺。

正南门楼上望时,也有五百来人马,当先三个头领,乃是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黑旋风李逵。

四面都是兵马,战鼓齐鸣,喊声大举。

栾廷玉听了道:今日这厮们厮杀,不可轻敌。

我引了一队人马出后门,杀这正西北上的人马。”

祝龙道:“我出前门杀这正东上的人马贼兵。”

祝虎道:“我也出后门杀那正南上的人马。”

祝彪道:“我也出前门捉宋江,是要紧的贼首。”

祝朝奉大喜,都赏了酒,各人上马,尽带了三百余骑,奔出庄门。

其余的都守庄院,门楼前纳喊。

此时邹渊、邹润已藏了大斧,只守在监门左侧。

解珍、解宝藏了暗器,不离后门。

孙新、乐和已守定前门左右。

顾大嫂先拨人兵保护乐大娘子,却自拿了两把双刀,在堂前踅,只听风声,便乃下手。

且说祝家庄上擂了三通战鼓,放了一个炮,把前后门都开,放下吊桥,一齐杀将出来。

四路军兵出了门,四下里分投去厮杀。

临后,孙立带了十数个军兵,立在吊桥上门里。

孙新便把原带来的旗号插起在门楼上。

乐和便提着枪,直唱将入来。

邹渊、邹润听得乐和唱,便唿哨了几声,轮动大斧,早把守监房的庄兵砍翻了数十个,便开了陷车,放出七只大虫来。

各各寻了器械,一声喊起,顾大嫂掣出两把刀,直奔入房里。

把应有妇人,一刀一个,尽都杀了。

祝朝奉见头势不好了,却待要投井时,早被石秀一刀剁翻,割了首级。

那十数个好汉,分投来杀庄兵。

后门头解珍、解宝,便去马草堆里放起把火,黑焰冲天而起。

四路人马见庄上火起,并力向前。

祝虎见庄里火起,先奔回来。

孙立守在吊桥上,大喝一声:“你那厮那里去?”拦住吊桥。

祝虎省口,便拨转马头,再奔宋江阵上来。

这里吕方、郭盛两戟齐举,早把祝虎和人连马,搠翻在地。

众军乱上,剁做肉泥。

前军四散奔走。

孙立、孙新迎接宋公明入庄。

且说东路祝龙斗林冲不住,飞马望庄后而来。

到得吊桥边,见后门头解珍、解宝把庄客的尸首,一个个撺将下来火焰里。

祝龙急回马望北而走。

猛然撞着黑旋风,踊身便到,轮动双斧,早砍翻马脚。

祝龙措手不及,倒撞下来。

被李逵只一斧,把头劈翻在地。

祝彪见庄兵走来报知,不敢回,直望扈家庄投奔。

被扈成叫庄客捉了,绑缚下,正解将来见宋江。

恰好遇着李逵,只一斧砍翻祝彪头来。

庄客都四散走了。

李逵再轮起双斧,便看着扈成砍来。

扈成见局面不好,拍马落荒而走,弃家逃命,投延安府去了。

后来中兴内,也做了个军官武将。

且说李逵正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叫小喽罗牵了有的马匹,把庄里一应有的财赋,捎搭有四五十驮,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

却回来献纳。

再说宋江已在祝家庄上正厅坐下。

众头领都来献功。

生擒得四五百人,夺得好马五百余疋,活捉牛羊不记其数。

宋江看了,大喜道:“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正嗟叹间,闻人报道:“黑旋风烧了扈家庄,砍得头来献纳。”

宋江便道:“前日扈成已来投降,谁教他杀了此人?如何烧了他庄院?”

只见黑旋风一身血污,腰里插着两把板斧,直到宋江面前,唱个大喏,说道:“祝龙是兄弟杀了,祝彪也是兄弟砍了。扈成那厮走了。扈太公一家都杀得干干净净。兄弟特来请功。”

宋江喝道:“祝龙曾有人见你杀了,别的怎地是你杀了?”

黑旋风道:“我砍得手顺,望扈家庄赶去,正撞见一丈青的哥哥,解那祝彪出来,被我一斧砍了。只可惜走了扈成那厮。他家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也没了。”

宋江喝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牛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故违了我的将令?”

李逵道:“你便忘记了,我须不忘记!那厮前日教那个乌婆娘赶着哥哥要杀,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

宋江喝道:“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如何肯要这妇人?我自有个处置。你这黑厮拿得活的有几个?”

李逵答道:“谁乌奈烦!见着活的便砍了。”

宋江道:“你这厮违了我的军令,本合斩首。且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折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饶。”

黑旋风笑道:“虽然没了功劳,也吃我杀得快活。”

只见军师吴学究引着一行人马,都到庄上来,与宋江把盏贺喜。

宋江与吴用商议道:“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

石秀禀说起:“这钟离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济大恩,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内,亦不可屈坏了这等好人。”

宋江听罢,叫石秀去寻那老人来。

石秀去不多时,引着那个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吴学究。

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

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饶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

那钟离老人,只是下拜。

宋江又道:“我连日在此搅扰你们百姓,今日打破了祝家庄,与你村中除害。所有各家,赐粮米一石,以表人心。”

就着钟离老人为头给散。

一面把祝家庄多余粮米,尽数装载上车,金银财赋,犒赏三军众将。

其余牛羊骡马等物,将去山中支用。

打破祝家庄,得粮五千万石。

宋江大喜。

大小头领将军马收拾起身,又得若干新到头领,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顾大嫂,并救出七个好汉。

孙立等将自己马也稍带了自己的财赋同老小,乐大娘子,跟随了大队军马上山。

当有村坊乡民,扶老挈幼,香花灯烛,于路拜谢宋江等。

众将一齐上马。

将军兵分作三队摆开。

前面鞭敲金镫,后军齐唱凯歌。

但见:

云开见日,雾散天清。

旱苗得时雨重生,枯树遇春风再活。

一鞭喜色,如龙骏马赴梁山。

满面笑容,似虎雄兵归大寨。

车上满装粮草,军中尽是降兵。

风卷旌旗,将将齐敲金镫响。

春风宇宙,人人都唱凯歌回。

宋江把这祝家庄兵都收在部下,一行军马,尽出村口。

乡民百姓,自把祝家庄村坊拆作白地。

话分两头,且说扑天雕李应,恰才将息得箭疮平复,闭门在庄上不出,暗地使人常常去探听祝家庄消息,今次有人回报道。

只见庄客入来报说:‘有本州知府,带领三五十部汉到庄,便问祝家庄事情。’

李庆慌忙叫杜兴开了庄门,放下吊桥,迎接入庄。

李应把条白绢搭膊络着手,出来迎迓,邀请进庄里前厅。

知府下了马,来到厅上,居中坐了。

侧首坐着孔目,下面一个押番,几个虞候,阶下尽是许多节级牢子。

李应拜罢,立在厅前。

知府问道:‘祝家庄被杀一事,如何?’

李应答道:‘小人因被祝彪射了一箭,有伤左臂,一向闭门不敢出去,不知其实。’

知府道:‘胡说!祝家庄见有状子告你结连梁山泊强寇,引诱他军马,打破了庄。前日又受他鞍马、羊酒、采段、金银。你如何赖得过?知情是你。’

李应告道:‘小人是知法度的人,如何敢受他的东西?’

知府道:‘难信你说。且提去府里,你自与他对理明白。’

喝叫狱卒牢子捉了,‘带他州里去,与祝家分辩。’

两下押番,虞候,把李应缚了。

众人族拥知府上了马。

知府又问道:‘那个是杜主管杜兴?’

杜兴道:‘小人便是。’

知府道:‘状上也有你名,一同带去,也与他锁了。’

一行人都出庄门。

当时拿了李应、杜兴,离了李家庄,脚不停地解来。

行不过三十余里,只见林子边撞出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一班人马,拦住去路。

林冲大喝道:‘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

那知府人等,不敢抵敌,撇了李应、杜兴,逃命去了。

宋江喝叫赶上。

众人赶了一程,回来说道:‘我们若赶上时,也把这个乌知府杀了。但自不知去向。’

便与李应、杜兴解了缚索,开了锁,便牵两疋马过来,与他两个骑了。

宋江便道:‘且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几时如何?’

李应道:‘:却是使不得。知府是你们杀了,不干我事。’

宋江笑道:‘官司里怎肯与你如此分辩。我们去了,必然要负累了你。既是大官人不落草,且在山寨消停几日,打听得没事了时,再下山来不迟。’

当下不由李应、杜兴不行,大队军马中间,如何回得来。

一行三军人马,迤里回到梁山泊了。

寨里头领晁盖等众人,擂鼓吹笛,下山来迎接。

把了接风酒,都上到大寨里聚义厅上,扇圈也似坐下。

请上李应与众头领都相见了。

两个讲礼已罢,李应禀宋江道:‘小可两个,已送将军到大寨了,既与众头领亦都相见了,在此趋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则个。’

吴学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宝眷已都到山寨了。贵庄一把火,已都烧做白地。大官人却回那里去?’

李应不信。

早见车仗人马,队队上山来。

李应看时,却见是自家的庄客并老小人等。

李应连忙来问时,妻子说道:‘你被知府捉了来,随后又有两个巡检,引着四个都头,带领二百来士兵,到来抄札家私。把我们好好地教上车子,将家里一应箱笼、牛羊、马疋、驴骡等项,都拿了去。又把庄院放起火来,都烧了。’

李应听罢,只叫得苦。

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我等弟兄们端的久闻大官人好处,因此行出这条计来,万望大官人情恕。’

李应见了如此言事,只得随顺了。

宋江道:‘且请宅眷后厅耳房中安歇。’

李应又见厅前、厅后这许多头领亦有家眷老小在彼,便与妻子道:‘只得依允他过。’

宋江等当时请至厅前,叙说闲话。

众皆大喜。

宋江便取笑道:‘大官人,你看我叫过两个巡检并那知府过来。’

扮知府的是萧让,扮巡检的两个是戴宗、杨林,孔目的是裴宣,扮虞候的是金大坚、侯健。

又叫唤那四个都头,却是李俊、张横、马麟、白胜。

李应都看了,目睁口呆,言语不得。

宋江喝叫小头目,快杀牛宰马,与大官人陪话,庆贺新上山的十二位头领。

乃是:李应、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杜兴、乐和、时迁,女头领扈三娘、顾大嫂同乐大娘子、李应宅眷,另做一席,在后堂饮酒。

正厅上大吹大擂。

众多好汉,饮酒至晚方散。

新到头领,俱各拨房安顿。

次日又作席面会请众头领作主张。

宋江唤王矮虎来说道:‘我当初在清风寨时许下你一头亲事,悬挂在心中,不曾完得此愿。今日我父亲有个女儿,招你为婿。’

宋江自去请出宋太公来,引着一丈青扈三娘到筵前。

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

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

两口儿只得拜谢了。

晁盖等众人皆喜,都称领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

当日尽皆筵席,饮酒庆贺。

正饮宴间,只见山下有人来报道:‘朱贵头领酒店里有个郓城县人在那里,要来见头领。’

晁盖、宋江听得报了,大喜道:‘既是这恩人上山来入夥,足遂平生之愿。’

不知那个人来?有分教:枷稍起处,打翻路柳墙花,大斧落时,杀倒幼童稚子。

皆是两筹好汉恩逢义,一个军师智隐情。

毕竟来的是郓城县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回-译文

吴学究用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格言说:

天地广大,日月照得清楚。

宇宙辽阔,天地不容奸邪之徒。

用心用计,果报就在今生。

积累善行,存留仁慈,福报不必等到后世。

千般巧计,不如本分做人。

心慈行孝,不必努力看经。

心怀恶意,损害他人,空读佛经也是无用。

话说当时军师吴用对戴宗说:‘贤弟可以跟我回山寨,去取铁面孔目裴宣、圣手书生萧让、通臂猿侯健、玉臂匠金大坚。让他们带着这些行头,连夜下山来,我自有用处。’戴宗去了。

只见寨外的军士来报告,西村的扈家庄上扈成,牵牛担酒,特意来求见。宋江让他进来。扈成来到中军帐前,跪拜恳求道:‘小妹一时冲动,年幼无知,冒犯了将军。现在被擒,希望将军能宽恕。因为小妹原本许配给祝家庄,我不该一时冲动,陷入困境。如果将军能饶恕,任何东西我都愿意献上。’宋江说:‘先请坐,我们谈谈。祝家庄那帮人无礼,无故欺负我们山寨,因此我们出兵报仇。但我们与扈家并无冤仇。只是因为你的妹妹引诱捉了我王矮虎,所以我们也抓了你的妹妹。如果你能放回王矮虎,我就把你的妹妹还给你。’扈成回答说:‘没想到王矮虎已经被祝家庄抓走了。’吴学究问:‘我的王矮虎现在在哪里?’扈成说:‘现在被锁在祝家庄。我怎敢去取。’宋江说:‘你不去取回王矮虎,怎么能让你妹妹回去?’吴学究说:‘兄长不必这样说。只听我一言。今后,祝家庄如果有什么动静,你的庄上千万不要派人去救援。如果祝家庄有人投降到你这里,你可以绑了他们。如果抓到人,那时再送你的妹妹回贵庄。只是现在她不在本寨,前些日子已经派人送到山寨,由宋太公照顾。你放心回去,这里自有办法。’扈成说:‘这次我一定不敢去救应他们。如果他们庄上有人来投奔我,我一定绑了来献给将军。’宋江说:‘你这样做,比送金帛还强。’扈成拜谢后离开了。

再说孙立把旗号改成了登州兵马提辖孙立,领着一行人马,都来到祝家庄后门前。庄上的人看到是登州的旗号,报告进庄里去。栾廷玉听到是登州的孙提辖到来,对祝氏三杰说:‘这位孙提辖是我的兄弟,自幼一起学艺。今天不知怎么来了这里?’带着二十多人马,打开庄门,放下吊桥,出来迎接。孙立一行人都下了马。众人行礼完毕,栾廷玉问:‘贤弟在登州守卫,怎么到这里来了?’孙立回答说:‘是兵府下文调我来这里守卫郓州,防止梁山泊的强盗,路过这里,听说兄长在这里祝家庄,特意来探望。本来想从前门来,但因为村口和庄前都驻扎了许多军马,不敢过来。特地寻找村里,从小路来到庄后,来拜望兄长。’栾廷玉说:‘就是这几日,连续与梁山泊的强盗作战,已经抓了他们几个头领在庄里了。只要抓到宋江这个贼头,就可以一起解官。幸运的是今天贤弟来到这里镇守,就像锦上添花,旱苗得到雨水。’孙立笑着说:‘小弟不才,且看我来帮助他们捉拿这些家伙,成全兄长的功业。’栾廷玉非常高兴。当下都领着一行人进庄里来,重新拉起吊桥,关上庄门。孙立一行人安顿好车马,更换了衣服,都来到前厅相见。祝朝奉和祝龙、祝虎、祝彪三兄弟都来了,一家都在厅前迎接。

栾廷玉领着孙立等人上到厅上相见。行礼完毕,就对祝朝奉说:‘我这个贤弟孙立,外号病尉迟,现在是登州兵马提辖。现在奉总兵府的命令调来这里镇守郓州。’祝朝奉说:‘老夫也是这里的官员。’孙立说:‘我的职位微不足道,哪里值得说!早晚也希望朝奉能给予指导。’祝氏三兄弟请众人坐下。孙立询问:‘最近连续作战,征战劳神。’祝龙回答说:‘也未见胜负。各位兄弟鞍马劳顿,不易。’孙立就叫顾大嫂带着栾大娘子的叔伯媳妇两个,去后堂拜见家眷。叫孙新、解珍、解宝见过面,说:‘这三个是我的兄弟。’指着乐和说:‘这位是郓州差来取的公吏。’指着邹渊、邹润说:‘这两位是登州送来的军官。’祝朝奉和他的三个儿子虽然聪明,但看到孙立又有老小,又有许多行李车马,又是乐廷玉老师的兄弟,哪里会怀疑。只是不停地杀牛宰马,设宴款待众人,一起饮酒吃饭。

过了一两天,到了第三天,庄兵报告说:‘宋江又调军马杀奔庄上来了。’祝彪说:‘我亲自去上马捉这个贼。’便出庄门,放下吊桥,领着一百多骑兵杀出来。早迎面遇到一彪军马,大约有五百人。当先拥出那个头领,弯弓插箭,拍马轮枪,是小李广花荣。祝彪见了,跃马挺枪,向前挑战。花荣也纵马迎战祝彪。两个在独龙冈前,约斗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花荣假装败阵,拨马便走,引他追赶。祝彪正要纵马追去,背后有认得的,说:‘将军不要去追,防备暗器。这个人很擅长射箭。’祝彪听后,便勒转马不追,领回人马,回到庄上,拉起吊桥。看花荣时,也领着军马回去了。祝彪直到厅前下马,进后堂来饮酒。孙立问:‘小将军今天抓到什么贼了?’祝彪说:‘他们队伍里有个什么小李广花荣,枪法非常了得。斗了五十多个回合,那家伙跑了。我正要追去,军人们说:“那家伙射箭很厉害,”因此各自收兵回来。’孙立说:‘明天看我不才,抓他几个。’当天的宴席上,叫乐和唱歌,众人都很高兴。到晚上宴会结束,又住了一夜。

到了第四天的中午,突然有庄兵来报告说:‘宋江的军队又来到了庄前。’当时祝龙、祝虎、祝彪三个儿子,都穿上了盔甲,出到庄门外面,远远地望见,早就听到鸣锣擂鼓,呐喊摇旗,对面已经摆好了阵势。

这里祝朝奉坐在庄门上,左边是栾廷玉,右边是孙提辖,祝家三杰和孙立带来的许多人伴,都摆放在两边。早见宋江阵上的豹子头林冲,高声叫骂。祝龙非常焦躁,喝令放下吊桥,拿起枪上马,带着一二百人马,大喊一声,直冲向林冲的阵地上。庄门下擂起鼓来。两边各自拉弓射箭,稳住阵脚。

林冲举起丈八蛇矛,和祝龙交战。连续战斗了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两边鸣锣,各自收兵。

祝虎大怒,提刀上马,跑到阵前,高声大叫与宋江决战。话音未落,宋江阵上早有一员将出马,是没遮拦穆弘,来战祝虎。两个打了三十多回合,又没有胜负。

祝彪见状大怒,便扔掉枪,飞身上马,带着二百多骑兵,冲到阵前。宋江队里的病关索杨雄,一骑马,一条枪,飞快地冲出来战祝彪。

孙立看到两队在阵前厮杀,心中按捺不住,便叫孙新:‘拿我的鞭枪来,就将我的衣甲头盔袍袄,披挂上。’牵过自己的马。这匹马叫做鸟骓马,鞍子已经备好,扣了三条肚带,腕上挂着虎眼钢鞭,拿起枪上马。祝家庄上一声锣响,孙立出马在阵前。宋江阵上的林冲、穆弘、杨雄都勒住马,站在阵前。

孙立早跑马出来,说道:‘看小可捉这帮家伙。’孙立把马勒住,喝问道:‘你那贼兵阵上,有敢战的,出来与我决战。’宋江阵内,鸾铃响起,一骑马飞奔出来。众人一看,是拼命三石秀,来战孙立。两马相交,双枪并举,四条臂膀纵横,八只马蹄翻腾。两个斗到五十回合,孙立卖个破绽,让石秀一枪刺来,虚闪一下,轻轻地把石秀从马上捉过来,直接带到庄前扔下,喝道:‘把他绑了。’祝家三子,把宋江的军队打散了。

三子收兵,回到门楼下,见到孙立,众人都拱手钦佩。孙立问道:‘一共捉到几个贼人?’祝朝奉说:‘一开始先捉到一个时迁,后来又捉到一个细作杨林,再后来又捉到一个黄信。扈家庄的一丈青捉到一个王矮虎。阵上又捉到两个,秦明、邓飞。这次将军又捉到这个石秀。这家伙正是烧了我店屋的。一共是七个了。’孙立说:‘一个也不要伤害他们。快做七辆囚车装了,给他们一些酒饭,养好身体,不要让他们饿瘦了,不好看。以后抓到宋江,一并解到东京去,让天下都知道,说这个祝家庄三子。’祝朝奉感谢道:‘多亏了提辖相助,看来这梁山泊要被消灭了。’邀请孙立到后堂设宴。

石秀自己把囚车装了。

听者,石秀的武艺并不比孙立差。为了赚祝家庄的人,故意让孙立捉住他,使他庄上的人更加相信他。孙立又暗暗地让邹渊、邹润、乐和去后房里,看好了出入的门路。杨林、邓飞见到邹渊、邹润,心中暗喜。乐和趁没人,把消息透露给众人知道。顾大嫂和乐大娘子在里面,已经看好了房户出入的门径。

话不烦琐。一是祝家庄必败,二是恶贯满盈。幸好祝家庄坦然不疑。

到了第五天,孙立等人在庄上闲逛。当天上午,吃完早饭后,只见庄兵来报告说:‘今天宋江分兵四路,来攻打我们庄。’孙立说:‘分十路又怎么样!你手下的人不要慌,早做准备就是了。先安排好挠钩套索,一定要活捉,死的也不算数。’庄上的人都穿上了盔甲。祝朝奉亲自带着一班人上了门楼。

看到正东边一彪人马,当先一个头领,是豹子头林冲,后面是李俊、阮小二,大约有五百多人马在这里。正西边,又有五百多人马,当先一个头领,是小李广花荣,后面是张横、张顺。正南门楼上望时,也有五百多人马,当先三个头领,是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黑旋风李逵。四面都是兵马,战鼓齐鸣,喊声震天。

栾廷玉听了说:‘今天这帮家伙厮杀,不可轻敌。我带一队人马出后门,去杀正西北边的人马。’祝龙说:‘我出前门杀正东边的人马。’祝虎说:‘我也出后门杀正南边的人马。’祝彪说:‘我也出前门捉宋江,那是要紧的贼首。’祝朝奉非常高兴,都赏了酒,各自上马,带了三百多骑兵,出了庄门。其余的人守在庄院里,门楼前呐喊。

此时邹渊、邹润已经藏了大斧,只守在监门左侧。解珍、解宝藏了暗器,不离后门。孙新、乐和已经守在前门左右。顾大嫂先派兵保护乐大娘子,自己却拿了两把双刀,在堂前巡逻,只等风声,便动手。

且说祝家庄上擂了三通战鼓,放了一个炮,把前后门都打开,放下吊桥,一齐杀出来。四路军兵出了门,四下里分头去厮杀。最后,孙立带着十几个军兵,站在吊桥上门里。孙新把原来带来的旗号插在门楼上。乐和拿着枪,唱着歌进来。

邹渊、邹润听到乐和唱歌,便吹了几声口哨,轮动大斧,早把守监房的庄兵砍翻了数十个,便打开了囚车,放出了七只大虫。各自找到了武器,一声喊起,顾大嫂拔出两把刀,直冲入房里。把所有的妇女,一刀一个,都杀了。

祝朝奉见形势不妙,想要投井,却被石秀一刀砍翻,割了首级。那十几个好汉,分头去杀庄兵。后门头的解珍、解宝,就去马草堆里放了一把火,黑烟冲天而起。

四路人马看到庄上起火,一起奋力向前。祝虎看到庄里起火,先跑回来。孙立守在吊桥上,大声喝问:‘你这家伙想去哪里?’拦住了吊桥。祝虎愣了一下,就调转马头,再次冲向宋江的阵地上。这时吕方、郭盛两人同时举起长戟,立刻把祝虎和他的马一起刺倒在地。众人纷纷上前,将他剁成肉泥。前军四处逃散。孙立、孙新迎接宋公明进入庄内。

再说东路上的祝龙和林冲斗得不可开交,骑着马向庄后冲来。到了吊桥边,看到后门头解珍、解宝把庄客的尸体一个个扔进火里。祝龙急忙掉头往北跑。突然撞上黑旋风,黑旋风跳身而出,举起双斧,立刻砍断了马脚。祝龙措手不及,连人带马摔了下来。被李逵一斧头劈翻在地。祝彪看到庄兵前来报告,不敢回去,直接逃到扈家庄。却被扈成叫庄客捉住,绑了起来,正要解去见宋江。恰好遇到李逵,一斧头砍下了祝彪的头。庄客们都四散而逃。李逵再次举起双斧,就冲向扈成砍去。扈成看到形势不妙,拍马逃走,丢下家眷逃生,逃到了延安府。后来在中兴内,也做了个军官武将。

再说李逵杀得正起劲,直接冲进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家老少全部杀了,一个不留。叫小喽罗牵走了所有的马匹,把庄里的财物装了四五十驮,把庄院门一把火烧了。然后回来献功。

再说宋江已经在祝家庄的正厅坐下。众头领都来献功。俘虏了四五百人,夺得了五百多匹好马,活捉的牛羊不计其数。宋江看了,非常高兴,说:‘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正在感叹时,有人报告说:‘黑旋风烧了扈家庄,砍下头来献功。’宋江说:‘前天扈成已经来投降了,是谁教他杀了这个人?怎么烧了他庄院?’只见黑旋风一身血污,腰里插着两把板斧,走到宋江面前,深深一拜,说:‘祝龙是我杀的,祝彪也是我砍的。扈成那家伙跑了。扈太公一家都被我杀光了。兄弟特来请功。’宋江喝道:‘祝龙有人看见是你杀的,其他的怎么是你杀的?’黑旋风说:‘我杀得正顺,往扈家庄追去,正碰见一丈青的哥哥,解救祝彪出来,被我一把斧头砍了。只可惜扈成那家伙跑了。他家庄上,被我杀得一个也没了。’宋江喝道:‘你这混蛋,谁叫你去杀的!你也应该知道扈成前天牵牛担酒,前来投降了。怎么不听我的话,擅自杀了他一家,故意违抗我的军令?’李逵说:‘你就算忘记了,我也没忘记!那家伙前天让那个老妇人追着哥哥要杀,你今天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妹成亲,就又想当舅舅!’宋江喝道:‘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怎么会要这妇人?我自有安排。你这黑鬼,抓到的活人有多少?’李逵答道:‘谁管那么多!见着活的就杀了。’宋江说:‘你这混蛋违抗了我的军令,本来应该斩首。但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抵过了。下次违令,一定不会放过你。’黑旋风笑着说:‘虽然没功劳,也杀得痛快。’

只见军师吴学究带着一队人马,都来到庄上,向宋江敬酒祝贺。宋江和吴用商量说:‘要把这祝家庄的村坊全部清除。’石秀禀报说:‘这钟离老人是个仁德之人,他给我们指路,有大恩,村子里也有这样的善良百姓,也不可以委屈了这些好人。’宋江听后,叫石秀去找那位老人。石秀去了一会儿,领着那位钟离老人来到庄上,拜见宋江和吴学究。宋江拿出一包金帛,赏给老人,永远作为乡民。’不是因为你这个老人的面子,我会把这个村坊全部清除,一个不留。因为你一家行善,所以饶了你这一境村坊的人民。’那钟离老人只是不停地下拜。宋江又说:‘我连日来在此打扰你们百姓,今天打破了祝家庄,给你们村中除害。各家各户,赐给一石粮米,以表心意。’就派钟离老人领头分发。一面把祝家庄多余的粮食,全部装上车,金银财宝,慰劳三军众将。其余的牛羊骡马等物,将去山中使用。打破祝家庄,得到粮食五千万石。宋江非常高兴。大小头领将军马收拾起程,又得到了一些新到的头领,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顾大嫂,以及救出的七个好汉。孙立等把自己和家人的马匹、财物也带上了山,乐大娘子也跟着大队军马上了山。当有村坊乡民,扶老携幼,带着香花灯烛,在路上拜谢宋江等人。众将一齐上马。将军兵分为三队摆开。前面马蹄声声,后面军队齐唱凯歌。只见:云开见日,雾散天清。旱苗得时雨重生,枯树遇春风再活。一鞭喜色,如龙骏马赴梁山。满面笑容,似虎雄兵归大寨。车上满装粮草,军中尽是降兵。风卷旌旗,将将齐敲金镫响。春风宇宙,人人都唱凯歌回。宋江把祝家庄的兵都收编到自己的部下,一行军马,全部出了村口。乡民百姓,把祝家庄的村坊全部拆成空地。

话分两头,这边说,扑天雕李应刚刚把箭伤养好,就闭门不出,待在庄上,暗地里派人经常去打探祝家庄的消息,这次有人回来报告。

只见庄客进来报告说:‘本州知府带着三五十个士兵来到庄上,询问祝家庄的事情。’李应慌忙叫杜兴打开庄门,放下吊桥,迎接他们进入庄内。李应用一条白绢绑着手臂,出来迎接,邀请他们进庄里的前厅。

知府下马后,来到厅上,坐在中间。旁边坐着孔目,下面是一个押番,几个虞候,阶下站满了许多节级牢子。李应行礼后,站在厅前。知府问道:‘祝家庄被杀的事情,是怎么回事?’李应回答说:‘小人因为被祝彪射了一箭,左臂受伤,一直闭门不出,不知道具体情况。’知府说:‘胡说!祝家庄看到有状子告你勾结梁山泊的强盗,引诱他们军队,打破了庄。前些日子还收到了他们的鞍马、羊酒、绸缎、金银。你怎能赖得掉?肯定是你干的。’李应辩解道:‘小人是懂法度的人,怎么敢接受他们的东西?’知府说:‘难以相信你的话。先带到府里,你自己去和他们对质。’命令狱卒和牢子把李应抓起来,‘带到州里去,和祝家对质。’两个押番、几个虞候把李应绑了起来。众人簇拥着知府上马。知府又问道:‘那个是杜主管杜兴?’杜兴说:‘小人就是我。’知府说:‘状子上也有你的名字,一起带走,也把他锁起来。’一行人都出了庄门。

当时抓了李应、杜兴,离开了李家庄,一路快马加鞭地解送到别处。

走了三十多里,只见林子边突然冲出一伙人,是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等人,拦住了去路。林冲大声喊道:‘梁山泊好汉全都在这里!’知府等人不敢抵抗,扔下李应、杜兴,逃跑了。宋江命令追赶。众人追赶了一段时间,回来报告说:‘如果我们追上他们,也会把那个乌知府杀了。但不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于是解开李应、杜兴的绑绳,打开锁,牵过两匹马给他们骑。宋江说:‘暂且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一躲如何?’李应说:‘这样做不行。知府是被你们杀的,和我无关。’宋江笑着说:‘官府怎么会这么分辩。我们走了,必然要连累你。既然大官人不愿意落草,就暂且在山寨里住几天,等打听到没事了再下山不迟。’当下不由得李应、杜兴不依,在大队人马中,怎么能够回去。一行三军人马,一路回到梁山泊。

寨里的头领晁盖等众人,擂鼓吹笛,下山来迎接。喝了一杯接风酒,都到大寨里的聚义厅上,坐下。请李应与众头领相见。两个行过礼后,李应向宋江禀报:‘小可已经把将军送到大寨,与众头领也都见过了,在这里服侍无妨。只是不知道家中老小怎么样?可否让我下山看看?’吴学究笑着说:‘大官人错了!你的家人都已经到山寨了。你家的庄子一把火,已经烧成了白地。大官人回哪里去?’李应不信。不久看到车马和随从队队上山来。李应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庄客和家眷。

李应连忙询问,妻子说:‘你被知府抓走了,后来又有两个巡检,带着四个都头,带着两百士兵,来抄家。他们把我们好好地送上车,把家里所有的箱子、牛羊、马匹、驴骡等东西都拿走了。然后把庄子放火烧了。’李应听后,只能叫苦。晁盖、宋江都下厅认罪道:‘我们久闻大官人好处,因此出此计,万望大官人宽恕。’李应见到这样的事情,只得顺从了。

宋江说:‘先请宅眷到后厅耳房中休息。’李应又看到厅前、厅后有许多头领也有家眷老小在那里,就对妻子说:‘只得依从他们了。’宋江等人当时请到厅前,闲聊。大家都非常高兴。宋江笑着说:‘大官人,你看我叫过两个巡检和那个知府过来。’扮演知府的是萧让,扮演巡检的是戴宗、杨林,孔目是裴宣,扮演虞候的是金大坚、侯健。又叫来那四个都头,是李俊、张横、马麟、白胜。李应看了,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宋江喝令小头目,快杀牛宰马,为大官人赔礼,庆贺新上山的十二位头领。他们是:李应、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杜兴、乐和、时迁,女头领扈三娘、顾大嫂和乐大娘子、李应的家属,另外在后堂设宴,饮酒。

正饮酒间,只见山下有人来报告说:‘朱贵头领酒店里有个郓城县人在那里,要来见头领。’晁盖、宋江听后,非常高兴说:‘既然这位恩人上山入伙,真是遂了平生之愿。’不知来的是郓城县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回-注解

吴学究:吴学究,即吴用,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梁山泊的军师,以智谋著称。

宋公明:《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别称。

祝家庄:祝家庄,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村庄,是梁山泊好汉的敌人之一。

乾坤:指天地,宇宙,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宇宙的广大。

日月照鉴分明:比喻事情真相清晰,如同日月照耀,一目了然。

宇宙宽洪:形容宇宙的广阔无边。

天地不容奸党:指天地不容许邪恶之人。

使心用幸:指使用心机,投机取巧。

果报只在今生:指善恶的报应会在今生显现。

积善存仁:指积累善行,保持仁爱之心。

获福休言后世:指积累善行会带来福报,无需等待后世。

千般巧计:指各种各样的计谋。

本分为人:指诚实本分地做人。

强为:指勉强为之,不自然。

随缘俭用:指顺应缘分,节俭使用。

心慈行孝:指心地慈悲,孝顺父母。

努力看经:指勤奋地阅读经典。

如来: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如来是佛的称号之一。

一藏:指佛教经典的总称。

军师:军师,古代军事指挥官,此处指智谋之人。

戴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将领。

铁面孔目裴宣:《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将领。

圣手书生萧让:《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将领。

通臂猿侯健:《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将领。

玉臂匠金大坚:《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将领。

扈家庄:《水浒传》中的人物,扈成的家乡。

扈成:《水浒传》中的人物,扈家庄的庄主。

王矮虎:《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将领。

宋太公:《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江的父亲。

登州兵马提辖孙立:《水浒传》中的人物,孙立是登州的兵马提辖。

郓州:《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是梁山泊与祝家庄交战的地方。

梁山泊强寇:指梁山泊的强盗。

病尉迟:孙立的绰号,意为身体虚弱但勇猛异常。

旗号:军队的标志。

吊桥:古代城池或庄园中用于防御的桥梁,可以升起或放下,以控制进出。

讲礼:讲礼,行礼,表示尊敬。

鞍马劳神:指骑马征战,劳神费力。

小李广花荣:《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射箭技艺高超著称。

独龙冈:《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是梁山泊与祝家庄交战的地方。

庄兵:指祝家庄的守卫士兵。

宋江军马:指宋江领导的水浒英雄们的军队。

绰枪上马:拿起长枪,骑上马。

纳喊摇旗:发出喊声,摇动旗帜,表示军队的集结和准备战斗。

阵势:军队布成的战斗队形。

豹子头林冲:梁山泊英雄之一,以勇猛著称。

丈八蛇矛:古代兵器,长丈八,形似蛇矛。

没遮拦穆弘:梁山泊英雄之一,以力大无穷著称。

病关索杨雄:梁山泊英雄之一,以武艺高强著称。

鸟骓马:一种良马,速度快,善于奔跑。

虎眼钢鞭:一种带有虎眼图案的钢制鞭子,用作武器。

捉得:抓住,捕获。

东京: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挠钩套索:一种用来捕捉敌人的工具,钩和索相连。

大斧:一种大型的斧头,用作武器。

陷车:古代用来囚禁犯人的车辆。

马草堆:堆积的马草,用作马料。

黑焰:指熊熊燃烧的火焰,通常用来形容火灾。

四路人马:指来自不同方向的四个队伍,通常在古代战争中,多个队伍的联合行动意味着力量的集中和战略的多样性。

庄上火起:庄子(村庄)起火,这里指祝家庄发生火灾。

祝虎: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祝家庄的一员。

孙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吕方、郭盛:《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

孙新:《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东路:指从东边来的方向。

林冲:《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黑旋风:《水浒传》中的人物,李逵的别称。

解珍、解宝:《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

祝龙:《水浒传》中的人物,祝虎的兄弟。

祝彪:《水浒传》中的人物,祝龙的弟弟。

延安府: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延安市。

中兴内:指国家或地区在经历困难后重新振兴的时期。

生擒:用武力活捉。

疋:古代计量马匹的单位,一疋等于一匹。

栾廷玉:《水浒传》中的人物,祝家庄的一员。

乌婆娘: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女性角色,这里指一个与李逵有冲突的女性。

一丈青:《水浒传》中的人物,解珍的别称。

钟离老人:《水浒传》中的人物,一个仁德之人。

金帛:黄金和丝绸,古代用作货币或赏赐。

白地:白地,指一片空地,此处指被烧毁的家园。

扑天雕李应:李应,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是梁山泊好汉之一,以箭术高超著称。

箭疮:箭疮,指被箭射伤后留下的伤口。

知府:知府,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负责一地的行政和司法。

汉:汉,此处指士兵。

白绢搭膊:白绢搭膊,一种用白绢制成的绑带,用于固定受伤的手臂。

孔目:孔目,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押番:押番,古代官职,负责押送囚犯。

虞候:虞候,古代官职,负责宫廷或官府的警卫。

节级:节级,古代官职,负责地方治安。

牢子:牢子,古代对囚犯的称呼。

梁山泊:梁山泊,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是梁山泊好汉的根据地。

结连:结连,勾结,联合。

状子:状子,古代指诉讼文书。

鞍马:鞍马,指马匹。

羊酒、采段、金银:羊酒、采段、金银,古代礼物,用于表示敬意或感谢。

法度:法度,法律和制度。

狱卒:狱卒,监狱里的看守。

州里:州里,指州府。

分辩:分辩,辩解,为自己辩白。

押番、虞候:押番、虞候,同上,指押送和警卫人员。

缚:缚,捆绑。

乌知府:乌知府,对知府的贬称,含有不满之意。

草:草,指草寇,即山贼。

宝眷:宝眷,同上,指家人。

抄札:抄札,抄家,指没收家产。

箱笼:箱笼,指存放衣物、财物等的箱子。

牛羊、马疋、驴骡:牛羊、马疋、驴骡,指各种牲畜。

接风酒:接风酒,用于欢迎新来的人。

聚义厅:聚义厅,梁山泊好汉聚集的地方。

扇圈也似:扇圈也似,形容围坐成一圈。

车仗人马:车仗人马,指随行的人员和车辆。

箱笼、牛羊、马疋、驴骡等项:箱笼、牛羊、马疋、驴骡等项,同上,指各种财物。

抄札家私:抄札家私,同上,指抄家。

放起火来:放起火来,指纵火。

枷稍:枷稍,古代刑具,用于惩罚犯人。

路柳墙花:路柳墙花,指路边的柳树和墙上的花朵,此处比喻美好的事物。

幼童稚子:幼童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智隐情:智隐情,指隐藏真实情况。

分教:分教,预示,预告。

郓城县:郓城县,古代县名,位于今山东省。

入夥:入夥,加入,成为同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回-评注

话分两头,且说扑天雕李应,恰才将息得箭疮平复,闭门在庄上不出,暗地使人常常去探听祝家庄消息,今次有人回报道。

此段开篇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扑天雕李应,通过‘话分两头’的手法,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李应的境遇,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恰才将息得箭疮平复’展现了李应受伤后的状态,而‘闭门在庄上不出’则描绘了他的谨慎与谨慎后的无奈,‘暗地使人常常去探听祝家庄消息’则表现出他对局势的关心和对自身安危的担忧。这一段文字简洁而富有层次,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只见庄客入来报说:‘有本州知府,带领三五十部汉到庄,便问祝家庄事情。’李庆慌忙叫杜兴开了庄门,放下吊桥,迎接入庄。

此段通过庄客的报信,引出了本州知府的到来,为李应的困境增添了新的变数。‘慌忙’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李应面对突发状况时的紧张与不安,而‘放下吊桥’则是对李应迎接知府的一种夸张描述,突显了他的恭敬与谦卑。

李应把条白绢搭膊络着手,出来迎迓,邀请进庄里前厅。

‘白绢搭膊’暗示了李应身份的特殊,同时也暗示了他受伤后的形象。‘出来迎迓’和‘邀请进庄里前厅’则展现了李应的礼貌与谦恭,为后续的对话和冲突埋下伏笔。

知府问道:‘祝家庄被杀一事,如何?’李应答道:‘小人因被祝彪射了一箭,有伤左臂,一向闭门不敢出去,不知其实。’

此段对话是故事的高潮之一,知府的质问和李应的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知府的质问充满了怀疑和指责,而李应的回答则充满了无奈和委屈。这一段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情感冲突。

知府道:‘胡说!祝家庄见有状子告你结连梁山泊强寇,引诱他军马,打破了庄。前日又受他鞍马、羊酒、采段、金银。你如何赖得过?知情是你。’

知府的指责进一步加深了李应的困境,通过列举证据,暗示了李应与梁山泊的关系,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知府的语气和态度也体现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李应告道:‘小人是知法度的人,如何敢受他的东西?’知府道:‘难信你说。且提去府里,你自与他对理明白。’喝叫狱卒牢子捉了,‘带他州里去,与祝家分辩。’

李应的辩解虽然显得有些无力,但仍然表现出他的清白和坚持。知府的命令则标志着李应命运的转折,他被迫离开家园,走向未知的命运。

两下押番,虞候,把李应缚了。众人族拥知府上了马。

此段描写了李应被捆绑和知府离去的场景,通过‘两下押番,虞候’和‘众人族拥’等词语,展现了官场的威严和权力的压迫。

知府又问道:‘那个是杜主管杜兴?’杜兴道:‘小人便是。’知府道:‘状上也有你名,一同带去,也与他锁了。’

知府对杜兴的询问,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范围,将杜兴也卷入其中,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增添了新的线索。

一行人都出庄门。当时拿了李应、杜兴,离了李家庄,脚不停地解来。

此段描写了李应和杜兴被押解的情景,通过‘脚不停地解来’等词语,展现了他们被迫离开家园的无奈和痛苦。

行不过三十余里,只见林子边撞出宋江、林冲、花荣、杨雄、石秀一班人马,拦住去路。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出现,为李应的命运带来了转机。‘撞出’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梁山泊好汉突然出现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力量的强大。

林冲大喝道:‘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那知府人等,不敢抵敌,撇了李应、杜兴,逃命去了。

林冲的大喝和梁山泊好汉的出现,让知府等人感到恐惧,他们不得不放弃李应和杜兴,逃离现场。这一段描写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威慑力。

宋江喝叫赶上。众人赶了一程,回来说道:‘我们若赶上时,也把这个乌知府杀了。但自不知去向。’

宋江的命令和梁山泊好汉的决心,展现了他们的正义感和对敌人的仇恨。‘乌知府’一词,则是对知府的贬低和侮辱。

便与李应、杜兴解了缚索,开了锁,便牵两疋马过来,与他两个骑了。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对李应和杜兴的解救,展现了他们的义气和对弱者的同情。

宋江便道:‘且请大官人上梁山泊躲几时如何?’李应道:‘:却是使不得。知府是你们杀了,不干我事。’

李应的拒绝,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原则,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困境而牵连梁山泊好汉。

宋江笑道:‘官司里怎肯与你如此分辩。我们去了,必然要负累了你。既是大官人不落草,且在山寨消停几日,打听得没事了时,再下山来不迟。’

宋江的建议,既体现了他的智慧,也展现了他的仁慈。他不愿意让李应因为自己的困境而受到牵连,同时也为李应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当下不由李应、杜兴不行,大队军马中间,如何回得来。一行三军人马,迤里回到梁山泊了。

此段描写了李应和杜兴被梁山泊好汉带回到梁山泊的过程,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力量和决心。

寨里头领晁盖等众人,擂鼓吹笛,下山来迎接。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对李应的欢迎,展现了他们的热情和友好。

把了接风酒,都上到大寨里聚义厅上,扇圈也似坐下。

此段描写了李应在梁山泊的待遇,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豪爽和热情。

请上李应与众头领都相见了。两个讲礼已罢,李应禀宋江道:‘小可两个,已送将军到大寨了,既与众头领亦都相见了,在此趋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则个。’

李应的请求,展现了他的家庭观念和对家人的牵挂。

吴学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宝眷已都到山寨了。贵庄一把火,已都烧做白地。大官人却回那里去?’

吴学究的话语,揭示了李应家庭的悲剧,同时也为李应的处境增添了新的困境。

李应不信。早见车仗人马,队队上山来。

此段描写了李应的家人被梁山泊好汉接上山的过程,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仁慈和正义。

李应看时,却见是自家的庄客并老小人等。

此段描写了李应见到家人的场景,展现了家人对他的关爱和支持。

李应连忙来问时,妻子说道:‘你被知府捉了来,随后又有两个巡检,引着四个都头,带领二百来士兵,到来抄札家私。把我们好好地教上车子,将家里一应箱笼、牛羊、马疋、驴骡等项,都拿了去。又把庄院放起火来,都烧了。’

此段描写了李应家庭的遭遇,展现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李应听罢,只叫得苦。

李应的痛苦,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绝望。

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我等弟兄们端的久闻大官人好处,因此行出这条计来,万望大官人情恕。’

晁盖和宋江的道歉,展现了他们的诚意和歉意,同时也为李应的处境带来了新的希望。

李应见了如此言事,只得随顺了。

李应的随顺,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妥协。

宋江道:‘且请宅眷后厅耳房中安歇。’李应又见厅前、厅后这许多头领亦有家眷老小在彼,便与妻子道:‘只得依允他过。’

宋江的安排和李应的接受,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细心和周到,同时也展现了李应的无奈和妥协。

宋江等当时请至厅前,叙说闲话。众皆大喜。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和李应的交流,展现了他们的友好和融洽。

宋江便取笑道:‘大官人,你看我叫过两个巡检并那知府过来。’扮知府的是萧让,扮巡检的两个是戴宗、杨林,孔目的是裴宣,扮虞候的是金大坚、侯健。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智慧和幽默,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

又叫唤那四个都头,却是李俊、张横、马麟、白胜。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英勇和威武,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团结和力量。

李应都看了,目睁口呆,言语不得。

李应的惊讶和震撼,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非凡和神奇。

宋江喝叫小头目,快杀牛宰马,与大官人陪话,庆贺新上山的十二位头领。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对李应的欢迎和庆祝,展现了他们的热情和友好。

乃是:李应、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杜兴、乐和、时迁,女头领扈三娘、顾大嫂同乐大娘子、李应宅眷,另做一席,在后堂饮酒。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阵容和阵容的多样性,展现了他们的团结和力量。

正厅上大吹大擂。众多好汉,饮酒至晚方散。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欢乐和热闹,展现了他们的豪放和自由。

新到头领,俱各拨房安顿。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对新到头领的安排,展现了他们的细致和周到。

次日又作席面会请众头领作主张。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团结和民主,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宋江唤王矮虎来说道:‘我当初在清风寨时许下你一头亲事,悬挂在心中,不曾完得此愿。今日我父亲有个女儿,招你为婿。’

此段描写了宋江对王矮虎的关心和照顾,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亲情和友情。

宋江自去请出宋太公来,引着一丈青扈三娘到筵前。

此段描写了宋江的安排和操作,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

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

此段描写了宋江的安排和操作,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智慧和仁慈。

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

此段描写了扈三娘对宋江的感激和敬仰,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正义和仁慈。

两口儿只得拜谢了。

此段描写了王英和扈三娘的婚礼,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欢乐和喜庆。

晁盖等众人皆喜,都称领宋公明真乃有德有义之士。

此段描写了众人对宋江的赞誉和敬佩,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团结和力量。

当日尽皆筵席,饮酒庆贺。

此段描写了梁山泊好汉的庆祝和欢乐,展现了他们的豪放和自由。

正饮宴间,只见山下有人来报道:‘朱贵头领酒店里有个郓城县人在那里,要来见头领。’

此段描写了新的情节和人物的出现,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

晁盖、宋江听得报了,大喜道:‘既是这恩人上山来入夥,足遂平生之愿。’

此段描写了晁盖和宋江的喜悦和期待,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团结和力量。

不知那个人来?有分教:枷稍起处,打翻路柳墙花,大斧落时,杀倒幼童稚子。

此段描写了新的情节和人物的出现,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

皆是两筹好汉恩逢义,一个军师智隐情。

此段描写了新的情节和人物的出现,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

毕竟来的是郓城县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

此段点明了故事的悬念和期待,为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期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五十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77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