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回-原文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诗曰:
龙虎山中降敕宣,锁魔殿上散霄烟。
致令煞曜离金阙,故使罡星下九天。
战马频嘶杨柳岸,征旗布满藕花船。
只因肝胆存忠义,留得清名万古传。
话说宋江打了东平府,收军回到安山镇,正待要回山寨,只见白胜前来报说:
卢俊义去打东昌府,连输了两阵。城中有个猛将,姓张名清,原是彰德府人,虎骑出身,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呼为没羽箭。
手下两员副将:一个唤做花项虎龚旺,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马上会使飞枪;一个唤做中箭虎丁得孙,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
卢员外提兵临境,一连十日,不出厮杀。
前日张清出城交锋,郝思文出马迎敌,战无数合,张清便走,郝思文赶去,被他额角上打中一石子,跌下马来。
却得燕青一弩箭,射中张清战马,因此救得郝思文性命。
输了一阵。
次日,混世魔王樊瑞引项充、李衮,舞牌去迎,不期被丁得孙从肋窝里飞出标叉,正中项充。
因此又输了一阵。
二人见在船中养病。
军师特令小弟来请哥哥早去救应。
宋江见说了,叹曰:
卢俊义直如此无缘!特地教吴学究、公孙胜帮他,只想要他见阵成功,山寨中也好眉目,谁想又逢敌手。
既然如此,我等众弟兄引兵都去救应。
当时传令,便起三军。
诸将上马,跟随宋江直到东昌境界。
卢俊义等接着,具说前事,权且下寨。
正商议间,小军来报:
没羽箭张清搦战。
宋江领众便起,向平川旷野摆开阵势。
大小头领一齐上马,随到门旗下。
宋江在马上看对阵时,阵排一字,旗分五色。
三通鼓罢,没羽箭张清出马。
怎生打扮?有一篇《水调歌》,赞张清的英勇:
头巾掩映茜红缨,狼腰猿臂体彪形。
锦衣绣袄,袍中微露透深青。
雕鞍侧坐,青玉勒马轻迎。
葵花宝镫,振响熟铜铃。
倒拖雉尾,飞走四蹄轻。
金环摇动,飘飘玉蟒撒朱缨。
锦袋石子,轻轻飞动似流星。
不用强弓硬弩,何须打弹飞铃。
但着处,命归空。
东昌马骑将,没羽箭张清。
宋江在门旗下见了喝采。
张清在马上荡起征尘,往来驰走。
门旗左边闪出那个花项虎龚旺。
有诗为证:
手执标枪惯飞舞,盖世英雄诚未睹。
斑烂锦体兽吞头,龚旺名为花项虎。
又见张清阵内门旗影里,右边闪出这个中箭虎丁得孙。
亦有诗为证:
虎骑奔波出阵门,双腮连项露疤痕。
到处人称中箭虎,手搦飞叉丁得孙。
三骑马来到阵前。
张清手指宋江骂道:
水洼草贼,愿决一阵!
宋江问道:
谁可去战张清?
傍边恼犯这个英雄,忿怒跃马,手舞钩镰枪,出到阵前。
宋江看时,乃是金枪手徐宁。
宋江暗喜,便道:
此人正是对手!
徐宁飞马直取张清,两马相交,双枪并举。
斗不到五合,张清便走,徐宁去赶。
张清把左手虚提长枪,右手便向锦袋中摸出石子,扭回身,觑得徐宁面门较近,只一石子,可怜悍勇徐宁,石子眉心早中,翻身落马。
龚旺、丁得孙便来捉人。
宋江阵上人多,早有吕方、郭盛,两骑马,两枝戟,救回本阵。
宋江等大惊,尽皆失色。
再问:
那个头领接着厮杀?
宋江言未尽,马后一将飞出。
看时,却是锦毛虎燕顺。
宋江却待阻当,那骑马已自去了。
燕顺接住张清,斗无数合,遮拦不住,拨回马便走。
张清望后赶来,手取石子,看燕顺后心一掷,打在镗甲护镜上,铮然有声,伏鞍而走。
宋江阵上一人大叫:
匹夫何足惧哉!
拍马提槊飞出阵去。
宋江看时,乃是百胜将韩滔。
不打话便战张清。
两马方交,喊声大举。
韩滔要在宋江面前显能,抖擞精神,大战张清。
不到十合,张清便走。
韩滔疑他飞石打来,不去追赶。
张清回头不见赶来,翻身勒马便转。
韩滔却待挺槊来迎,被张清暗藏石子,手起,望韩滔鼻凹里打中。
只见鲜血迸流,逃回本阵。
彭玘见了大怒,
量这等小辈,何足惧哉!
不等宋公明将令,手舞三尖两刃刀,飞马直取张清。
两个未曾交马,被张清暗藏石子在手,手起,正中彭玘面额,丢了三尖两刃刀,奔马回阵。
宋江见输了数将,心内惊惶,便要将军马收转。
只见卢俊义背后一人大叫:
今日将威折了,来日怎地厮杀!且看石子打得我么!
宋江看时,乃是丑郡马宣赞,拍马舞刀,直奔张清。
张清便道:
一个来,一个走!两个来,两个逃!你知我飞石手段么?
宣赞道:
你打得别人,怎近得我!
说言未了,张清手起一石子,正中宣赞嘴边,翻身落马。
龚旺、丁得孙却待来捉,怎当宋江阵上人多,众将救了回阵。
宋江见了,怒气在心,掣剑在手,割袍为誓:
我若不拿得此人,誓不回军!
呼延灼见宋江说誓,便道:
兄长此言,要我们弟兄何用!
就拍踢雪乌骓,直临阵前,大骂张清:
小儿得宠,一力一勇!认得大将呼延灼么?
张清便道:
辱国败将之人,也遭我毒手!
言未绝,一石子飞来。
呼延灼见石子飞来,急把鞭来隔时,却中在手腕上。
早着一下,便使不动钢鞭,回归本阵。
宋江道:“马军头领,都被损伤。步军头领,谁敢捉这张清?”
只见部下刘唐手拈朴刀,挺身出阵。
张清见了大笑,骂道:“你那败将,马军尚且输了,何况步卒!”
刘唐大怒,径奔张清。
张清不战,跑马归阵。
刘唐赶去,人马相迎。
刘唐手疾,一朴刀砍去,却砍着张清战马。
那马后蹄直踢起来,刘唐面门上扫着马尾,双眼生花,早被张清只一石子,打倒在地。
急待挣扎,阵中走出军来,横拖倒拽,拿入阵中去了。
宋江大叫:“那个去救刘唐?”
只见青面兽杨志便舞刀直取张清。
张清虚把枪来迎。
杨志一刀刺去,张清镫里藏身,杨志却砍了个空。
张清手拿石子,喝声道:“着!”
石子从肋罗里飞将过去。
张清又一石子,铮的打在盔上,吓得杨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
宋江看了,转转寻思:“若是今番输了锐气,怎生回梁山泊!谁与我出得这口气?”
朱仝听得,目视雷横说道:“捉了刘唐去,却值甚的!一个不济事,我两个同去夹攻。”
朱仝居左,雷横居右,两条朴刀,杀出阵前。
张清笑道:“一个不济,又添一个!由你十个,更待如何!”
全无惧色。
在马上藏两个石子在手。
雷横先到,张清手起,势如招宝七郎,石子来时,面门上怎生躲避,急待抬头看时,额上早中一石子,扑然倒地。
朱仝急来快救,脖项上又一石子打着。
关胜在阵上看见中伤,大挺神威,轮起青龙刀,纵开赤兔马,来救朱仝、雷横。
刚抢得两个奔走还阵,张清又一石子打来。
关胜急把刀一隔,正打着刀口,迸出火光。
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
双枪将董平见了,心中暗忖:“吾今新降宋江,若不显我些武艺,上山去必无光彩。”
手提双枪,飞马出阵。
张清看见,大骂董平:“我和你邻近州府,唇齿之邦,共同灭贼,正当其理。你今缘何反背朝廷?岂不自羞!”
董平大怒,直取张清。
两马相交,军器并举。
两条枪阵上交加,四双臂环中撩乱。
约斗五七合,张清拨马便走。
董平道:“别人中你石子,怎近得我!”
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个石子,手起处真如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董平眼明手快,拨过了石子。
张清见打不着,再取第二个石子,又打将去,董平又闪过了。
两个石子打不着,张清却早心慌。
那马尾相衔,张清走到阵门左侧,董平望后心刺一枪来。
张清一闪,镫里藏身,董平却搠了空,那条枪却搠将过来。
董平的马和张清的马两厮并着。
张清便撇了枪,双手把董平和枪连臂膊只一拖,却拖不动。
两个搅做一块。
宋江阵上索超望见,轮动大斧,便来解救。
对阵龚旺、丁得孙两骑马齐出,截住索超厮杀。
张清、董平又分拆不开。
索超、龚旺、丁得孙三匹马搅做一团。
林冲、花荣、吕方、郭盛四将,一齐尽出,两条枪、两枝戟来救董平、索超。
张清见不是头,弃了董平,跑马入阵。
董平不舍,直撞入去,却忘了提备石子。
张清见董平追来,暗藏石子在手,待他马近,喝声道:“着!”
董平急躲,那石子抹耳根上擦过去了。
董平便回。
索超撇了龚旺、丁得孙,也赶入阵来。
张清停住枪,轻取石子,望索超打来。
索超急躲不迭,打在脸上。
鲜血迸流,提斧回阵。
却说林冲、花荣把龚旺截住在一边,吕方、郭盛把丁得孙也截住在一边。
龚旺心慌,便把飞枪摽将来,却摽不着花荣、林冲。
龚旺先没了军器,被林冲、花荣活捉归阵。
这边丁得孙不敢弃叉,死命抵敌吕方、郭盛,不提防浪子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暗忖道:“我这里被他片时连打了一十五员大将!”
手中弃了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
张清要来救时,寡不敌众,只得拿了刘唐,且回东昌府去。
太守在城上看见张清前后打了梁山泊一十五员大将,虽然折了龚旺、丁得孙,也拿得这个刘唐。
回到州衙,先把刘唐长枷送狱,却再商议。
张清神手拨天关,暗里能将石子攀。
一十五人都打坏,脚瘸手跛奔梁山。
且说宋江收军回寨,把龚旺、丁得孙先送上梁山泊。
宋江再与卢俊义、吴用道:“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
众人无语。
宋江又道:“我看此人,全仗龚旺、丁得孙为羽翼。如今手足羽翼被擒,可用良策捉获此人。”
吴用道:“兄长放心。小生见了此将出没,已自安排定了。虽然如此,且把中伤头领送回山寨,却教鲁智深、武松、孙立、黄信、李立,尽数引领水军,安排车仗船只,水陆并进,船骑相迎,赚出张清,便成大事。”
吴用分拨已定。
再说张清在城内与太守商议道:
‘虽是赢得,贼势根本未除,暗使人去探听虚实,却作道理。’
只见探事人来回报:
‘寨后西北上,不知那里将许多粮米,有百十辆车子,河内又有粮草船,大小约有五百余只。水陆并进,船马同来。沿路有几头领监管。’
太守道:
‘这厮们莫非有计?恐遭他毒手。再差人去打听,端的果是粮草也不是。’
次日,小军回报说:
‘车上都是粮,尚且撒下米来。水中船只,虽是遮盖着,尽有米布袋露出将来。’
张清道:
‘今晚出城,先截岸上车子,后去取他水中船只。太守助战,一鼓而得。’
太守道:
‘此计甚妙,只可善觑方便。’
叫军汉饱餐酒食,尽行披挂,捎驮锦袋。
张清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城。
是夜月色微明,星光满天。
行不到十里,望见一簇车子,旗上明写‘水浒寨忠义粮’。
张清看了,见鲁智深担着禅杖,皂直裰拽扎起来,当头先走。
张清道:
‘这秃驴脑袋上着我一下石子!’
鲁智深担着禅杖,此时自望见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却忘了提防他石子。
正走之间,张清在马上喝声:‘着!’
一石子正飞在鲁智深头上,打得鲜血迸流,望后便倒。
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
武松急挺两口戒刀,死去救回鲁智深,撇了粮车便走。
张清夺得粮车,见果是粮米,心中欢喜,不来追赶鲁智深,且押送粮车,推入城来。
太守见了大喜,自行收管。
张清道:
‘再抢河中粮船。’
太守道:
‘将军善觑方便。’
张清上马,转到南门。
此时望见河港内粮船不计其数。
张清便叫开城门,一齐呐喊,抢到河边。
只见阴云布满,黑雾遮天,马步军兵回头看时,你我对面不见。
此是公孙胜行持道法。
张清看见,心慌眼暗,却待要回,进退无路。
四下里喊声乱起,正不知军兵从那里来。
林冲引铁骑军兵,将张清连人和马都赶下水去了。
河内却是李俊、张横、张顺、三阮、两童八个水军头领,一字儿摆在那里。
张清便有三头六臂,也怎生挣扎得脱。
被阮氏三雄捉住,绳缠索绑,送入寨中。
水军头领飞报宋江。
吴用便催大小头领连夜打城。
太守独自一个怎生支持得住。
听得城外四面炮响,城门开了,吓得太守无路可逃。
宋江军马杀入城中,先救了刘唐。
次后便开仓库,就将钱粮一分发送梁山泊,一分给散居民。
太守平日清廉,饶了不杀。
宋江等都在州衙里聚集,众人会面。
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
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
宋江见解将来,亲自直下堂阶迎接,便陪话道:
‘误犯虎威,请勿挂意。’
邀上厅来。
说言未了,只见阶下鲁智深,使手帕包着头,拿着铁禅杖,径奔来要打张清。
宋江隔住,连声喝退:‘怎肯教你下手!’
张清见宋江如此义气,叩头下拜受降。
宋江取酒奠地,折箭为誓:‘众弟兄若要如此报仇,皇天不祐,死于刀剑之下。’
众人听了,谁敢再言。
也是天罡星合当聚会,自然义气相投。
昔日老郎有一篇言语,赞张清道:
‘祖代英雄播英武,义胆忠肝咸若古。’
‘披坚自可为干城,佐郡应须是公辅。’
‘东昌骁将名张清,豪气凌霄真可数。’
‘阵云冉冉飘征旗,劲气英英若痴虎。’
‘龙鳞铁甲披凤毛,宫锦花袍明绣补。’
‘坐骑一匹大宛驹,袖中暗器真难睹。’
‘非鞭非简亦非枪,阵上陨石如星舞。’
‘飞来猛将不能逃,中处应令倒旗鼓。’
‘感人义气成大恩,此日归心甘受虏。’
‘天降罡星大泊中,烨烨英声传水浒。’
宋江在东昌府州衙堂上折箭盟誓已罢,‘众弟兄勿得伤情!’
众皆大笑,人各听令,尽皆欢喜。
收拾军马,都要回山。
只见张清在宋公明面前举荐:‘东昌府一个兽医,复姓皇甫,名端。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才。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亦有用他处。可唤此人带引妻小,一同上山。乞取钧旨。’
宋江闻言大喜:‘我虽在中原,不晓其理。若果皇甫端肯去相聚,大称予怀。’
张清见宋江相爱甚厚,随即便去唤到兽医皇甫端来,拜见宋江并众头领。
大小众将看了,尽皆欢喜。
有篇七言古风诗,道皇甫端医术:
‘传家艺术无人敌,安骥年来有神力。’
‘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鄂公乌骓人尽夸,郭公駬来渥洼。’
‘吐蕃枣骝号神驳,北地又羡拳毛。’
‘驣骧駝皆经见,衔橛背鞍亦多变。’
‘天闲十二旧驰名,手到病除能应验。’
‘古人已往名不刊,只今又见皇甫端。’
‘解治四百零八病,双瞳炯炯珠走盘。’
‘天集忠良真有意,张清鹗荐诚良计。’
‘梁山泊内添一人,号名紫髯伯乐裔。’
宋江看了皇甫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虬须过腹。
皇甫端见了宋江如此义气,心中甚喜,愿从大义。
宋江大喜。
抚谕已了,传下号令,诸多头领,收拾车仗、粮食、金银,一齐进发。
鞍上将鞭敲金镫响,步下卒齐唱凯歌声。
把这两府钱粮,运回山寨。
前后诸军都起,于路无话。
早回到梁山泊忠义堂上。
宋江叫放出龚旺、丁得孙来,亦用好言抚慰。
二人叩首拜降。
又添了皇甫端,在山寨专工医兽。
董平、张清亦为山寨头领。
宋江欢喜,忙叫排宴庆贺。
都在忠义堂上,各依次席而坐。
宋江看了众多头领,却好一百单八员。
宋江开言说道:‘我等弟兄,自从上山相聚,但到处并无疏失,皆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
今来扶我为尊,皆托众弟兄英勇。
二者合当聚义,二乃我再有句言语,烦你众兄弟共听。
吴用便道:‘愿请兄长约束,共听号令。’
宋江对着众头领,开口说这个主意下来。
正是,有分教: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
毕竟宋公明说出甚么主意,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回-译文
没有羽毛的箭和飞石打英雄,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诗说:
龙虎山中降下圣旨,锁魔殿上散去云烟。
导致凶煞之光离开金殿,因此让刚猛之星降临九天。
战马在杨柳岸边嘶鸣,征旗在荷花船上飘扬。
只因心怀忠义,才能留下清名流传万古。
话说宋江攻下东平府,收兵回到安山镇,正准备回山寨,只见白胜前来报告说:
卢俊义去攻打东昌府,连续输了两场。
城中有个猛将,姓张名清,原是彰德府人,是虎骑出身,擅长用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们称他为没羽箭。
他手下有两员副将:一个叫花项虎龚旺,全身有虎斑,脖子上戴着虎头,骑马时会使用飞枪;
另一个叫中箭虎丁得孙,面颊和脖子上都有疤痕,骑马时会使用飞叉。
卢俊义领军来到边境,连续十天没有出战。
前天张清出城交锋,郝思文出马迎战,交战多回合后,张清便撤退,郝思文追赶,却被他额头上打中一石子,跌下马来。
幸亏燕青一箭射中张清的战马,因此救了郝思文性命。输了一场。
次日,混世魔王樊瑞带领项充、李衮,舞动牌去迎战,不料被丁得孙从肋下飞出标叉,正中项充。
因此又输了一场。他们现在都在船上养病。
军师特别命令我来请哥哥你早日去救援。
宋江听后,叹了口气说:
卢俊义真是如此不幸!特地派吴学究、公孙胜去帮助他,只希望他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以便山寨中也有个眉目,
谁想到又遇到了对手。既然如此,我们众兄弟领兵一起去救援。
当时下令,便起三军。众将上马,跟随宋江直到东昌边境。
卢俊义等人迎接,详细说明了前事,暂时安营扎寨。
正在商议间,小军来报告说:
没羽箭张清挑战。
宋江带领众人起身,向平川旷野摆开阵势。
大小头领一齐上马,随到门旗下。
宋江在马上观察对阵时,阵势排成一字,旗帜分为五色。
三通鼓罢,没羽箭张清出马。
他如何打扮?有一首《水调歌》赞颂张清的英勇:
头巾映衬着茜红缨,狼腰猿臂体态威猛。
锦衣绣袄,袍中微露透深青。
雕鞍侧坐,青玉勒马轻迎。
葵花宝镫,振响熟铜铃。
倒拖雉尾,飞走四蹄轻。
金环摇动,飘飘玉蟒撒朱缨。
锦袋石子,轻轻飞动似流星。
不用强弓硬弩,何须打弹飞铃。
只要打中,命归黄泉。
东昌马骑将,没羽箭张清。
宋江在门旗下看到后喝彩。
张清在马上扬起征尘,来回驰骋。
门旗左边闪出那个花项虎龚旺。
有诗为证:
手执标枪惯飞舞,盖世英雄诚未睹。
斑烂锦体兽吞头,龚旺名为花项虎。
又见张清阵内门旗影里,右边闪出这个中箭虎丁得孙。
亦有诗为证:
虎骑奔波出阵门,双腮连项露疤痕。
到处人称中箭虎,手握飞叉丁得孙。
三骑马来到阵前。张清指着宋江骂道:
水洼草贼,愿意决一死战!
宋江问道:
谁可以去战张清?
旁边一个英雄愤怒地跃马,手持钩镰枪,出到阵前。
宋江看时,乃是金枪手徐宁。
宋江暗自高兴,便说:
这个人正是对手!
徐宁飞马直取张清,两马相交,双枪并举。
斗不到五合,张清便走,徐宁去追赶。
张清把左手虚提长枪,右手便从锦袋中摸出石子,扭回身,看到徐宁面门很近,只一石子,可怜勇猛的徐宁,石子打中眉心,翻身落马。
龚旺、丁得孙便来捉人。
宋江阵上人多,早有吕方、郭盛,两骑马,两枝戟,救回本阵。
宋江等人十分惊慌,都感到失色。
再问:
哪个头领接着战斗?
宋江话还没说完,马后一将飞出。
看时,却是锦毛虎燕顺。
宋江想要阻止,但那匹马已经冲了出去。
燕顺接住张清,交战多回合,遮拦不住,拨回马便走。
张清望后赶来,手取石子,看燕顺后心一掷,打在铠甲护镜上,铮然有声,伏鞍而走。
宋江阵上一人大叫:
你这个家伙有什么可怕!
拍马提槊飞出阵去。
宋江看时,乃是百胜将韩滔,不打话便战张清。
两马刚交,喊声大作。
韩滔想在宋江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抖擞精神,大战张清。
不到十合,张清便走。
韩滔怀疑他飞石打来,不去追赶。
张清回头不见追赶,翻身勒马便转。
韩滔正要挺槊来迎,被张清暗藏石子,手起,打中韩滔鼻凹里。
只见鲜血迸流,逃回本阵。
彭玘见了大怒,
这些小辈有什么可怕!
不等宋公明下令,手持三尖两刃刀,飞马直取张清。
两个未曾交马,被张清暗藏石子在手,手起,正中彭玘面额,丢了三尖两刃刀,奔马回阵。
宋江见输了几员将领,心中惊慌,便要收兵。
只见卢俊义背后一人大叫:
今日将威折了,来日怎地战斗!
且看石子能不能打中我!
宋江看时,乃是丑郡马宣赞,拍马舞刀,直奔张清。
张清便说:
一个来,一个走!两个来,两个逃!你知我飞石手段吗?
宣赞说:
你打得别人,怎么近得我!
话还没说完,张清手起一石子,正中宣赞嘴边,翻身落马。
龚旺、丁得孙正要来捉,怎当宋江阵上人多,众将救了回阵。
宋江见了,怒气冲冲,拔剑在手,割袍为誓:
我若不拿得此人,誓不回军!
呼延灼见宋江发誓,便说:
兄长此言,要我们兄弟有何用!
就拍踢雪乌骓,直临阵前,大骂张清:
小儿得宠,一力一勇!认得大将呼延灼吗?
张清便说:
辱国败将之人,也遭我毒手!
话还没说完,一石子飞来。
呼延灼见石子飞来,急把鞭来隔时,却中在手腕上。
早着一下,便使不动钢鞭,回归本阵。
宋江说:‘马军头领都受伤了,步军头领里,谁敢去捉拿张清?’只见部下刘唐手持朴刀,挺身而出。张清看到大笑,骂道:‘你这个败军之将,连马军都输了,步卒又能怎么样!’刘唐大怒,直接冲向张清。张清不迎战,骑马回阵。刘唐追赶,两军相遇。刘唐手快,一朴刀砍去,却砍中了张清的战马。那马后蹄一踢,刘唐的脸被马尾扫中,双眼发花,张清只一石子打来,他就倒在地上。他挣扎着要起身,阵中走出军马来,把他拖进阵中去了。宋江大喊:‘谁去救刘唐?’只见青面兽杨志挥刀直取张清。张清虚晃一枪来迎。杨志一刀刺去,张清躲开,杨志却砍了个空。张清用手中的石子,大喊一声:“看招!”石子飞过来,打在盔上,杨志吓得心惊胆战,伏在马鞍上回阵。宋江看了,反复思考:‘如果这次输了,锐气大减,怎么回去见梁山泊的兄弟们!谁帮我出这口气?’朱仝听到后,对雷横说:‘抓了刘唐去,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人不行,我们俩一起去夹攻。’朱仝站在左边,雷横站在右边,两人手持朴刀,冲出阵前。张清笑道:‘一个人不行,又来一个!不管来多少,我都不怕!’他毫无惧色,手握两个石子。雷横先到,张清一石子打来,雷横无法躲避,额头上中了石子,扑通倒地。朱仝急忙来救,脖子上又中了一石子。关胜在阵上看到朱仝受伤,大显神威,挥舞青龙刀,骑赤兔马来救朱仝和雷横。刚救走两人,张清又一石子打来。关胜急忙用刀隔开,正好打在刀口上,迸出火光。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
双枪将董平看到这一幕,心中暗想:‘我现在刚投降宋江,如果不展示一下我的武艺,上山去肯定没面子。’他手持双枪,飞马出阵。张清看到后,大骂董平:‘我们邻近州府,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共同消灭敌人,这是理所当然的。你为什么反而背叛朝廷?你不觉得羞耻吗!’董平大怒,直取张清。两马交战,兵器相交。两杆枪在阵上交加,四只手臂搅动得一片混乱。大约打了五七回合,张清拨马便走。董平说:‘别人中你的石子,我怎么能近身!’张清握住枪杆,从锦袋中摸出一个石子,一出手就像流星闪电,石子吓得鬼哭神惊。董平眼明手快,躲过了石子。张清见打不着,再取第二个石子,又打过去,董平又躲过了。两个石子都打不着,张清却开始慌张。两马交错,张清走到阵门左侧,董平从后面刺来一枪。张清一闪,躲开,董平却刺了个空,那条枪却刺了过来。董平的马和张清的马并在一起。张清便放下枪,双手把董平和枪一起拖,却拖不动。两人纠缠在一起。宋江阵上的索超看到这一幕,挥舞大斧,前来解救。对阵的龚旺、丁得孙两骑马一起冲出,截住索超。张清和董平又无法分开。索超、龚旺、丁得孙三匹马搅在一起。林冲、花荣、吕方、郭盛四将,一齐出来,两杆枪、两枝戟来救董平和索超。张清见不是对手,弃了董平,骑马回阵。董平不舍,直冲入阵,却忘了防备石子。张清见董平追来,暗藏石子在手,等他马近,大喊一声:“看招!”董平急忙躲避,那石子擦着耳朵根飞过去。董平便回。索超扔掉龚旺、丁得孙,也冲入阵中。张清放下枪,轻轻取出石子,朝索超打去。索超躲闪不及,打在脸上,鲜血迸流,提斧回阵。
林冲、花荣把龚旺截住在一旁,吕方、郭盛把丁得孙也截住在一旁。龚旺心慌,便把飞枪投来,却没投中花荣、林冲。龚旺先失去了武器,被林冲、花荣活捉回阵。这边丁得孙不敢扔掉长枪,拼死抵抗吕方、郭盛,却没料到浪子燕青在阵门里看到这一幕,心中暗想:‘我这里被他连打了一十五员大将!’他扔掉杆棒,从身边取出弩弓,拉上弦,射出一箭,一声响,正中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下,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张清想要去救,但寡不敌众,只得拿着刘唐,且回东昌府去。太守在城上看到张清前后打了梁山泊一十五员大将,虽然损失了龚旺、丁得孙,但也抓到了刘唐。回到州衙,先把刘唐戴上长枷送进监狱,然后再商议对策。
张清神手如拨天关,暗中能将石子投掷得如飞。他一口气打伤了一十五员大将,脚瘸手跛地逃回梁山。宋江收军回寨,把龚旺、丁得孙先送到梁山泊。宋江再对卢俊义、吴用说:‘我听说五代时,大梁王彦章,一天之内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天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是个猛将。’众人无言以对。宋江又说:‘我看这个人,全靠龚旺、丁得孙作为他的羽翼。现在他的羽翼被擒,我们可以用良策捉拿他。’吴用说:‘兄长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尽管如此,还是先把受伤的头领送回山寨,然后让鲁智深、武松、孙立、黄信、李立,带领全部水军,准备车马船只,水陆并进,船骑相迎,引诱张清出来,这样就能成功。’吴用已经安排妥当。
张清在城里和太守商量说:‘虽然我们赢了,但敌人的势力根本没有被消除,派人去暗中探听虚实,然后再想办法。’只见探子回来报告说:‘在寨子的西北方向,不知道从哪里运来了许多粮食,有一百多辆马车,河里还有运粮的船只,大小加起来大约有五百多艘。水陆两路同时进攻,船马一同到来。沿途有几个头领在监督。’太守说:‘这些人莫非有什么计谋?恐怕我们要遭受他们的毒手。再派人去打听,看究竟是不是粮食。’第二天,小兵回来报告说:‘车上的都是粮食,而且撒下了米粒。水中的船只虽然遮盖着,但有很多米袋露了出来。’张清说:‘今晚出城,先截断岸上的马车,然后再去夺取水中的船只。太守帮助作战,一鼓作气就能成功。’太守说:‘这个计策很好,只是要找合适的时机。’叫士兵们吃饱喝足,都穿上盔甲,带上锦袋。张清手持长枪,带领一千士兵,悄悄地出城。
这天晚上,月亮微微发亮,星星布满天空。走了不到十里路,就看到一队马车,旗帜上明明白白写着‘水浒寨忠义粮’。张清看了,见鲁智深扛着禅杖,穿着黑色的直裰,走在最前面。张清说:‘这秃驴头上要被我打一下石子了!’鲁智深扛着禅杖,这时已经看到了张清,但装作不知道,大步向前走,却忘了防备他的石子。正在走着的时候,张清在马上喊道:‘打!’一颗石子正好打在鲁智深的头上,打得鲜血直流,向后倒下。张清的士兵一起呐喊,都冲了上来。武松急忙挥舞着戒刀,冲上去救回鲁智深,扔下粮车就跑了。张清夺得了粮车,看到确实是粮食,心中很高兴,没有追赶鲁智深,而是押着粮车,推进城来。太守看到很高兴,自己收了起来。张清说:‘再去抢河中的粮船。’太守说:‘将军要找合适的时机。’张清上马,转到南门。这时看到河港里粮船不计其数。张清就下令打开城门,一起呐喊,抢到河边。
只见天空阴云密布,黑雾遮天,马步军兵回头看时,彼此对面都看不见。这是公孙胜施展道法。张清看到后,心慌意乱,想要回城,但进退无路。四面八方喊声四起,不知道士兵是从哪里来的。林冲带领铁骑军兵,把张清和他的马都赶到了水里。河里是李俊、张横、张顺、三阮、两个童子八个水军头领,一字排开。张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挣扎不脱。被阮氏三兄弟抓住,用绳子绑起来,送到了营寨中。水军头领迅速报告给了宋江。
吴用催促大小头领连夜攻打城池。太守一个人怎么支持得住。听到城外四面炮响,城门打开,吓得太守无路可逃。宋江的军队杀进城来,先救了刘唐。接着就打开仓库,把粮食分了一半给梁山泊,一半分给居民。太守平时很清廉,所以饶了他不杀。
宋江等人都聚集在州衙里。水军头领早已经把张清解来。许多兄弟都被他打伤了,都咬牙切齿,都要来杀张清。宋江看到张清被解来,亲自走下堂阶迎接,说道:‘误犯虎威,请勿介意。’邀请张清上厅。话还没说完,只见鲁智深用手帕包着头,拿着铁禅杖,直接冲过来要打张清。宋江拦住他,连声喝退:‘怎么可以让你动手!’张清看到宋江这样讲义气,跪下磕头,接受投降。宋江取酒洒在地上,折箭发誓:‘众兄弟如果还要报仇,皇天不保佑,你们会死于刀剑之下。’众人听了,谁都不敢再说话。也是天罡星应该聚会,自然义气相投。以前老郎有一篇赞颂张清的诗,写道:
祖代英雄播英武,义胆忠肝咸若古。披坚自可为干城,佐郡应须是公辅。东昌骁将名张清,豪气凌霄真可数。阵云冉冉飘征旗,劲气英英若痴虎。龙鳞铁甲披凤毛,宫锦花袍明绣补。坐骑一匹大宛驹,袖中暗器真难睹。非鞭非简亦非枪,阵上陨石如星舞。飞来猛将不能逃,中处应令倒旗鼓。感人义气成大恩,此日归心甘受虏。天降罡星大泊中,烨烨英声传水浒。
宋江在东昌府州衙堂上折箭盟誓完毕后,说:‘众弟兄不要伤感情!’大家都笑了,都听从命令,都很高兴。收拾军队,都要回山。只见张清在宋公明面前推荐:‘东昌府有一个兽医,复姓皇甫,名端。这个人擅长相马,知道马匹的寒暑病症,用药和针灸,没有治不好的,真有伯乐的才能。他原本是幽州人。因为他碧眼黄须,长得像外国人,所以被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也可以用得上他。可以叫这个人带着妻子孩子,一起上山。请下达命令。’宋江听了很高兴:‘我虽然在中原,但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如果皇甫端愿意加入我们,那就太好了。’张清看到宋江对他这么好,立刻就去叫兽医皇甫端来,拜见宋江和众头领。大小众将看了,都很高兴。有一首七言古诗,描述皇甫端的医术:
传家艺术无人敌,安骥年来有神力。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鄂公乌骓人尽夸,郭公駬来渥洼。吐蕃枣骝号神驳,北地又羡拳毛。驣骧駝皆经见,衔橛背鞍亦多变。天闲十二旧驰名,手到病除能应验。古人已往名不刊,只今又见皇甫端。解治四百零八病,双瞳炯炯珠走盘。天集忠良真有意,张清鹗荐诚良计。梁山泊内添一人,号名紫髯伯乐裔。
宋江看到皇甫端仪表非凡,碧眼重瞳,虬须过腹。皇甫端看到宋江这样讲义气,心中很高兴,愿意接受大义。宋江非常高兴。
安抚慰问已经结束,传达下命令,许多头领们整理好车辆、粮食、金银,一起出发。马上的将领挥鞭敲响金镫,步行的士兵齐声唱起胜利的歌声。把这两地的钱粮,运回山寨。前后的军队都行动起来,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很快就回到了梁山泊的忠义堂。宋江叫人放出龚旺、丁得孙来,也用好言好语安慰他们。两人叩首投降。又增加了皇甫端,在山寨专门负责兽医工作。董平、张清也成为了山寨的头领。宋江非常高兴,急忙叫人摆设酒宴庆祝。大家都在忠义堂上,按照次序坐下。宋江看着众多的头领,正好是一百零八位。宋江开口说道:“我们这些兄弟,自从上山聚在一起,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出现差错,这都是上天的保佑,不是我们自己的能力。现在大家扶持我成为首领,都是因为众位兄弟的英勇。一方面是应该聚集起来结义,另一方面我还有几句话,希望各位兄弟共同听听。”吴用便说:“愿意请兄长约束我们,共同听从命令。”
宋江对着众头领,提出了这个主意。正是,有分教:三十六天罡星降临人间,七十二地煞星在中原大乱。究竟宋公明说出了什么主意,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回-注解
龙虎山: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区,是道教天师道的发源地,被认为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
锁魔殿:在道教文化中,锁魔殿是用于锁住妖魔鬼怪的地方,象征着正义的力量能够战胜邪恶。
煞曜:煞曜指的是天上的凶星,古人认为它们会带来灾难和不祥。
金阙:金阙指的是天宫的宫殿,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罡星:罡星在道教中指的是天上的星辰,被认为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天体。
东平府:东平府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安山镇:安山镇在古文中指的可能是某个具体的镇名,但在文中并没有提供其具体位置。
白胜:白胜在《水浒传》中是梁山好汉之一,以机智著称。
卢俊义:卢俊义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因其武艺高强而被称为“玉麒麟”。
东昌府:东昌府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彰德府:彰德府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虎骑:虎骑指的是擅长骑射的士兵,以勇猛著称。
飞石打人:飞石打人是一种古代的武艺,指用石头投掷敌人。
百发百中: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投掷非常准确,每次都能命中目标。
花项虎龚旺:龚旺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勇猛和善使飞枪著称。
中箭虎丁得孙:丁得孙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勇猛和善使飞叉著称。
混世魔王樊瑞:樊瑞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勇猛和善于使用法术著称。
项充:项充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与李衮一起被称为混世魔王。
李衮:李衮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与项充一起被称为混世魔王。
钩镰枪:钩镰枪是一种古代武器,具有钩和镰的特点,既能钩挂,又能切割。
雉尾:雉尾是指用雉鸡的尾巴毛装饰的马鞍,象征着威武。
葵花宝镫:葵花宝镫是一种装饰华丽的马镫。
熟铜铃:熟铜铃是用铜制成的铃铛,用于装饰和发出声音。
金枪手徐宁:徐宁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善使金枪著称。
锦毛虎燕顺:燕顺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勇猛和善使武器著称。
百胜将韩滔:韩滔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勇猛和善战著称。
呼延灼:呼延灼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以勇猛和善用三尖两刃刀著称。
踢雪乌骓:踢雪乌骓是呼延灼的坐骑,是一匹黑色的马,因其速度快如闪电而得名。
马军头领:指以马为兵器的军队将领,古代战争中骑兵是重要的战斗力量。
步军头领:指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将领,步兵在古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朴刀:古代一种单刃的长刀,主要用于近战。
张清:《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梁山泊:梁山泊,是《水浒传》中的虚构地名,指梁山好汉的聚集地。
青面兽杨志:《水浒传》中的人物,以勇猛著称。
镫里藏身:古代骑马作战时的一种技巧,指在马镫里躲避攻击。
招宝七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以善于使用石子著称。
赤兔马:古代传说中的神马,速度极快。
双枪将董平:《水浒传》中的人物,擅长使用双枪。
锦袋:古代将领常用来装石子的袋子。
流星掣电:形容石子飞出的速度极快,如同流星划过天空。
手足羽翼:比喻重要的帮手或助手。
水军:古代以水战为主的军队。
车仗船只:指陆路和水路的交通工具。
太守: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负责一地区的行政和军事。
贼势:贼势,指敌人的势力或军队。
粮米:粮米,指粮食,古代军队或百姓的重要物资。
车子:车子,指古代的运输工具,多为马车。
河内:河内,指河流的内部,这里指河流中。
船:船,指水上交通工具。
沿路:沿路,沿着道路。
头领:首领,领导人。指某个组织或集团中的主要领导人。
水陆并进:水陆并进,指同时从水路和陆路进攻。
船马同来:船马同来,指船和马同时到达。
暗使人去探听虚实:暗使人去探听虚实,指派人暗中侦察敌人的情况。
作道理:作道理,指采取合适的策略或行动。
小军:小军,指士兵或小队。
撒下米来:撒下米来,指故意撒落米粒,可能是为了迷惑敌人。
捎驮锦袋:捎驮锦袋,指携带包裹或行囊。
长枪:长枪,一种古代兵器,长柄,前端有枪头。
鲁智深: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豪放、勇猛著称。
禅杖:禅杖,一种佛教徒使用的杖,这里指鲁智深的武器。
皂直裰:皂直裰,一种黑色的直身僧袍。
石子:石子,指小石头,这里指鲁智深被打中的物体。
鲜血迸流:鲜血迸流,指血流如注。
戒刀:戒刀,一种佛教徒使用的刀,这里指武松的武器。
吴用: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智谋著称。
铁骑军兵:铁骑军兵,指骑马的士兵。
公孙胜:公孙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道术。
道法:道法,指道教中的法术或仪式。
阴云布满:阴云布满,指天空布满乌云。
黑雾遮天:黑雾遮天,指浓雾遮蔽天空。
马步军兵:马步军兵,指骑马的士兵和步兵。
林冲: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以武艺高强著称。
李俊:李俊,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水战。
张横:张横,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水战。
张顺:张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水战。
三阮:三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合称,擅长水战。
两童:两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童威、童猛的合称,擅长水战。
头口:头口,指马。
寒暑病症:寒暑病症,指由季节变化引起的疾病。
伯乐: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这里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紫髯伯:紫髯伯,指皇甫端,因其外貌特征而得此称号。
天罡星:天罡星,是《水浒传》中的星宿,代表梁山好汉中的首领。
七言古风诗:七言古风诗,指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用古风风格写作。
乌骓:乌骓,古代名马,这里指皇甫端医术高明,能治愈名马。
駬駬:駬駬,指马。
渥洼:渥洼,古代地名,这里指名马产地。
神驳:神驳,指名马。
拳毛:拳毛,指马毛的一种,这里指名马。
驣骧:驣骧,指马。
駝:駝,指骆驼。
衔橛背鞍:衔橛背鞍,指马具。
天闲十二:天闲十二,指古代名马。
应验:应验,指预言或期望的事情发生。
名不刊:名不刊,指名声不可磨灭。
双瞳炯炯:双瞳炯炯,指眼睛明亮有神。
珠走盘:珠走盘,指眼珠转动如珠。
忠良:忠良,指忠诚善良的人。
鹗荐:鹗荐,指推荐或引荐。
公明:公明,指宋江,因其排行第二,又称宋公明。
抚谕:抚慰,安抚。古代帝王或官员对下属或百姓进行安抚的话语或行为。
号令:命令,指示。指上级对下级发布的指令或要求。
车仗:古代出行时的随行车辆和人员。
粮食:谷物,食物。指用于食用的谷物、豆类等。
金银:金属货币,指金和银制成的货币。
鞍上:骑在马背上。
金镫:马镫,骑马时用来固定脚的金属器物。
步下:步行时。
凯歌声:胜利的歌声。古代军队在取得胜利后,士兵们会高唱的胜利之歌。
钱粮:钱币和粮食。古代指国家财政收入中的货币和粮食。
山寨:山中的堡垒或村落。古代指山贼或叛乱者的据点。
忠义堂:忠义堂是梁山泊的议事场所,也是梁山好汉的聚集地。
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的首领。
龚旺:《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丁得孙:《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叩首拜降:跪下磕头,表示投降。
皇甫端:《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擅长医术。
医兽:治疗牲畜的疾病。
董平:《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
聚义:聚集义士,结为兄弟。
天罡:古代神话中的天罡星,指勇猛的将领。
地煞:古代神话中的地煞星,指勇猛的士兵。
宋公明:宋江的别称,宋公明是他的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回-评注
抚谕已了,传下号令,诸多头领,收拾车仗、粮食、金银,一齐进发。
此句描绘了梁山泊好汉们在宋江的领导下,完成了对敌人的抚慰之后,迅速而有序地准备撤退的情景。‘抚谕已了’表明了宋江在处理完事务后的从容与果断,‘传下号令’则展现了梁山泊军纪严明的一面。‘收拾车仗、粮食、金银’这一细节描写,凸显了梁山泊好汉们对物资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外出行动的周密准备。
鞍上将鞭敲金镫响,步下卒齐唱凯歌声。
这句诗化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梁山泊好汉们胜利归来的场景。‘鞍上将鞭敲金镫响’形象地描绘了骑马将领的威武形象,‘步下卒齐唱凯歌声’则展现了士兵们的士气高昂。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梁山泊好汉们的英勇,也体现了他们胜利的喜悦。
把这两府钱粮,运回山寨。
这句话说明了梁山泊好汉们在取得胜利后,不仅没有私吞战利品,反而将钱粮运回山寨,体现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梁山泊基地建设的重视。
前后诸军都起,于路无话。
‘前后诸军都起’表明了梁山泊好汉们在撤退过程中,队伍整齐有序,没有发生混乱。‘于路无话’则暗示了他们在行军过程中的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早回到梁山泊忠义堂上。
‘早’字体现了梁山泊好汉们对返回山寨的渴望和急切,‘忠义堂’则是梁山泊的核心地带,这句话强调了梁山泊好汉们对家园的归属感。
宋江叫放出龚旺、丁得孙来,亦用好言抚慰。二人叩首拜降。
此句展现了宋江的宽宏大量和仁义之心。他在胜利后不仅没有对俘虏进行虐待,反而以好言抚慰,最终使得龚旺、丁得孙二人归降,体现了梁山泊好汉们的包容与团结。
又添了皇甫端,在山寨专工医兽。
皇甫端的加入,丰富了梁山泊的技能体系,为山寨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这也体现了梁山泊好汉们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
董平、张清亦为山寨头领。
董平和张清的加入,使得梁山泊的势力更加壮大,也进一步丰富了梁山泊的领导层。
宋江欢喜,忙叫排宴庆贺。
宋江的欢喜体现了梁山泊好汉们在取得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忙叫排宴庆贺’则展现了他们庆祝胜利的方式,即聚餐,这也体现了梁山泊好汉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都在忠义堂上,各依次席而坐。
‘忠义堂’再次出现,强调了梁山泊好汉们对家园的归属感,‘各依次席而坐’则体现了他们的秩序感和对等级的尊重。
宋江看了众多头领,却好一百单八员。
‘一百单八员’是梁山泊好汉们的总数,这句话强调了梁山泊的规模和实力。
宋江开言说道:‘我等弟兄,自从上山相聚,但到处并无疏失,皆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
宋江的这一番话,既是对梁山泊好汉们的肯定,也是对天命观的体现。他认为梁山泊好汉们的成功,是上天护佑的结果,而非个人能力所能达到。
‘今来扶我为尊,皆托众弟兄英勇。’
宋江的这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众头领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梁山泊好汉们的团结和英勇。
‘一者合当聚义,二乃我再有句言语,烦你众兄弟共听。’
宋江的这一句话,既是对梁山泊好汉们的期望,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梁山泊好汉们能够继续团结一致,共同为实现梁山泊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吴用便道:‘愿请兄长约束,共听号令。’
吴用的话体现了梁山泊好汉们的服从和团结,也表明了他们对宋江的尊敬和信任。
‘正是,有分教: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
这句话是梁山泊好汉们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分别代表了梁山泊好汉们的实力和影响力,‘临化地’和‘闹中原’则展现了他们扩张势力的野心。
‘毕竟宋公明说出甚么主意,且听下回分解。’
这句话预示着接下来的故事将更加精彩,宋江的主意将会对梁山泊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