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八回

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原文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赋曰:

寨名水浒,泊号梁山。

周回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

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

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只战舰艨艟;建三十六座雁台,屯百千万军粮马草。

声闻宇宙,五千骁骑战争夫;名达天庭,三十六员英勇将。

跃洪波,迎雪浪,混江龙与九纹龙;踏翠岭,步青山,玉麒麟共青面兽。

逢山开路,索超原是急先锋;遇水叠桥,刘唐号为赤发鬼。

小李广开弓有准,病关索枪法无双。

黑旋风善会偷营,船火儿偏能劫寨。

花和尚岂解参禅,武行者何曾受戒!

焚烧屋宇,多应短命二郎;杀戮生灵,除是立地太岁。

心雄难比两头蛇,毒害怎如双尾蝎?

阮小七号活阎罗,秦明性如霹雳火。

假使官军万队,穆弘出阵没遮拦;

纵饶铁骑千层,万马怎当董一撞。

朱仝面如重枣,时人号作云长;

林冲燕颔虎须,满寨称为翼德。

李应俊似扑天雕,雷横猛如插翅虎。

燕青能减灶屯兵,徐宁会平川布阵。

呼风噀雨,公孙胜似入云龙;

抢鼓夺旗,石秀众中偏拚命。

张顺赴得三十里水面,驰名浪里白跳;

戴宗走得五百里程途,显号神行太保。

关胜刀长九尺,轮来手上焰光生;

呼延灼鞭重十斤,使动耳边风雨响。

没羽箭当头怎躲,小旋风弓马熟闲。

设计施谋,众伏智多吴学究;

运筹帷幄,替天行道宋公明。

大闹山东,纵横河北。

步斗两赢童贯,水战三败高俅。

非图坏国贪财,岂敢欺天罔地。

施恩报国,幽州城下杀辽兵;

仗义兴师,清溪洞里擒方腊。

千年事迹载皇朝,万古清名标史记。

后有诗为证:

去时三十六,回来十八双。

纵横千万里,谈笑却还乡。

再说梁山泊好汉自从两赢童贯之后,宋江、吴用商议,必用着一个人去东京探听消息虚实,上山回报,预先准备军马交锋。

言之未绝,只见神行太保戴宗道:‘小弟愿往。’宋江道:‘探听军情,多亏杀兄弟一个。虽然贤弟去得,必须也用一个相帮去最好。’

李逵便道:‘兄弟帮哥哥去走一遭。’宋江笑道:‘你便是那个不惹事的黑旋风!’

李逵道:‘今番去时,不惹事便了。’宋江喝退,一壁再问:‘有那个兄弟敢去走一遭?’

赤发鬼刘唐禀道:‘小弟帮戴宗哥哥去如何?’宋江大喜道:‘好。’当日两个收拾了行装,便下山去。

且不说戴宗、刘唐来东京打听消息。

却说童贯和毕胜沿路收聚得败残军马四万余人,比到东京,于路教众多管军的头领,各自部领所属军马,回营寨去了,只带御营军马入城来。

童贯卸了戎装衣甲,径投高太尉府中去商议。

两个见了,各叙礼罢,请入后堂深处坐定。

童贯把大折两阵,结果了八路军官,并许多军马,酆美又被活捉去了,似此如之奈何,一一都告诉了。

高太尉道:‘枢相不要烦恼,这件事只瞒了今上天子便了,谁敢胡奏!我和你去告禀太师,再作个道理。’

有诗为证:

怀私挟诈恨奸雄,诡计邪谋怎建功?

数万儿郎遭败劫,却连党恶蔽宸聪。

童贯和高俅上了马,径投蔡太师府内来。

已有报知:‘童枢密回了。’

蔡京料道不胜,又听得和高俅同来,蔡京教唤入书院里来厮见。

童贯拜了太师,泪如雨下。

蔡京道:‘且休烦恼,我备知你折了军马之事。’

高俅道:‘贼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进,枢密只以马步军征剿,因此失利,中贼诡计。’

童贯诉说折兵败阵之事。

蔡京道:‘你折了许多军马,费了许多钱粮,又折了八路军官。这事怎敢教圣上得知!’

童贯再拜道:‘望乞太师遮盖,救命则个!’

蔡京道:‘明日只奏道:‘天气暑热,军士不伏水土,权且罢战退兵。’

倘或震怒,说道:‘似此心腹大患,不去剿灭,后必为殃。’如此时,恁众官却怎地回答?’

高俅道:‘非是高俅夸口,若还太师肯保高俅领兵,亲去那里征剿,一鼓可平。’

蔡京道:‘若是太尉肯自去,可知是好。明日便当保奏太尉为帅。’

高俅又禀道:‘只有一件,须得圣旨任便起军,并随造船只,或是拘刷原用官船、民船,或备官价收买木料,打造战船,水陆并进,船骑同行,方可指日成功。’

蔡京道:‘这事容易。’

正话间,门吏报道:‘酆美回来了。’

童贯大喜。

太师教唤进来,问其缘故。

酆美拜罢,叙说:‘宋江但是活捉上山去的,尽数放回,不肯杀害,又与盘缠,令回乡里。因此小将得见钧颜。’

高俅道:‘这是贼人诡计,故意慢我国家。今后不点近处军马,直去山东、河北拣选得用的人,跟高俅去。’

蔡京道:‘既然如此计议定了,来日内里相见,面奏天子。’

各自回府去了。

次日五更三点,都在侍班阁子里相聚。

朝鼓响时,各依品从,分列丹墀。

拜舞起居已毕,文武分班列于玉阶之下。

只见殿头官手执净鞭喝道:‘有事出奏,无事卷帘退班。’

只见蔡太师出班奏道:‘昨遣枢密使童贯,统率大军征进梁山泊草寇。近因炎热,军马不伏水土。抑且贼居水洼,非船不行,马步军兵急不能进。因此权且罢战,各回营寨暂歇,别候圣旨。’

天子乃云:‘似此炎热,再不复去矣!’

蔡京奏道:‘童贯可于泰乙宫听罪,别令一人为帅,再去征伐。乞请圣旨。’

天子曰:‘此寇乃是腹心大患,不可不除。谁与寡人分忧?’

高俅出班奏曰:‘微臣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去剿此寇。伏取圣旨。’

天子云:‘既然卿背与寡人分忧,任卿择选军马。’

高俅又奏:‘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非仗舟船,不能前进。臣乞圣旨,于梁山泊近处,采伐木植,命督工匠造船,或用官钱收买民船,以为战伐之用。’

天子曰:‘委卿执掌,从卿处置,可行即行,慎勿害民。’

高俅奏道:‘微臣安敢!只容宽限,以图成功。’

天子命取锦袍金甲,赐与高俅,另选吉日出师。

当日百官朝退,童贯、高俅送太师到府。

便唤中书省关房掾史,传奉圣旨,定夺拨军。

高太尉道:‘前者有十节度使,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鬼方国,或伐西夏,并大金、大辽等处,武艺精熟。请降指使,差拨为将。’

有诗为证:

十路英雄用计深,分头截杀更难禁。

高俅原不知行止,却要亲征奏捷音。

当时蔡太师依允,便拨十道札付文书,仰各各部领所属精兵一万,前赴济州取齐,听候调用。

那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克期并进。

那十路军马?

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玡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

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在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

当日中书省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都到济州,迟慢者,定依军令处置。

金陵建康府有一枝水军,为头统制官唤做刘梦龙。

那人初生之时,其母梦见一条黑龙飞入腹中,感而遂生。

及至长大,善知水性。

曾在西川峡江讨贼有功,升做军官都统制,统领一万五千水军,棹船五百只,守住江南。

高太尉要取这支水军并船只,星夜前来听调。

又差一个心腹人,唤做牛邦喜,也做到步军校尉,教他去沿江上下,并一应河道内,拘刷船只,都要来济州取齐,交割调用。

高太尉帐前牙将极多,于内两个最了得:一个唤做党世英,一个唤做党世雄,弟兄二人见做统制官,各有万夫不当之勇。

高太尉又去御营内,选拨精兵一万五千,通共各处军马一十三万。

先于诸路差官供送粮草,沿途交纳。

高太尉连日整顿衣甲,制造旌旗,未及发程。

有诗为证:

匿奸罔上非忠荩,好战全违旧典章。

不事怀柔服强暴,只驱良善敌刀枪。

却说戴宗、刘唐在东京住了几日,打听得备细消息,星夜回还山寨,报说此事。

宋江听得高太尉亲自领兵,调天下军马一十三万,十节度使统领前来,心中惊恐,便与吴用商议。

吴用道:‘仁兄勿忧。昔日诸葛孔明用三千兵卒,破曹操十万军马。小生也久闻这十节度的名,多与朝廷建功。只是当初无他的敌手,以此只显他的豪杰。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兄长何足惧哉!比及他十路军来,先教他吃我一惊。’

宋江道:‘军师如何惊他?’

吴用道:‘他十路军马都到济州取齐。我这里先差两个快厮杀的,去济州相近,接着来军,先杀一阵。这是报信与高俅知道。’

宋江道:‘叫谁去好?’

吴用道:‘差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此二人可去。’

宋江差二将各带一千军马,前去巡哨济州,相迎截杀各路军马。

又拨水军头领,准备泊子里夺船。

山寨中头领,预先调拨已定,且不细说,下来便知。

再说高太尉在京师俄延了二十余日,天子降敕,催促起军。

高俅先发御营军马出城,又选教坊司歌儿舞女三十余人,随军消遣。

至日祭旗,辞驾登程。

却好一月光景。

时值初秋天气,大小官员都在长亭饯别。

高太尉戎装披挂,骑一匹金鞍战马,前面摆着五匹玉辔雕鞍从马,左右两边,排着党世英、党世雄弟兄两个,背后许多殿帅统制官、统军提辖、兵马防御、团练等官,参随在后。

那队伍军马,十分摆布得整齐。

怎见得?

飞龙旗缨头飐飐,飞虎旗火焰纷纷,飞熊旗彩色辉辉,飞豹旗光华衮衮。

青旗按东方甲乙,如堆蓝叠翠遮天;白旗按西方庚辛,似积雪凝霜向日;红旗按丙丁前进,火云队堆满山前;皂旗按壬癸后随,杀气弥漫阵后;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台散乱金霞。

七重围子手,前后遮拦;八面引军旗,左右招飐。

一簇枪林似竹,一攒剑洞如麻。

嘶风战马荡金鞍,开路征夫披铁铠。

却似韩侯临魏地,正如王剪出秦关。

那高太尉部领大军出城,来到长亭前下马,与众官作别。

饮罢饯行酒,攀鞍上马,登程望济州进发。

于路上纵容军士,尽去村中纵横掳掠。

黎民受害,非止一端。

却说十路军马,陆续都到济州。

有节度使王文德,领着京兆等处一路军马,星夜奔济州来。

离州尚有四十余里。

当日催动人马,赶到一个去处,地名凤尾坡。

坡下一座大林。

前军却好抹过林子,只听得一棒锣声响处,林子背后,山坡脚边,转出一彪军马来。

当先一将拦路。

那员将顶盔挂甲,插箭弯弓,去那弓袋箭壶内,侧插着小小两面黄旗,旗上各有五个金字,写道:‘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两手搦两杆钢枪。

此将乃是梁山泊第一个惯冲头阵的勇将董平,因此人称为董一撞。

董平勒定战马,截住大路,喝道:‘来的是那里兵马?不早早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这王文德兜住马,呵呵大笑道:‘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上将王文德么?’

董平大笑,喝道:‘只你便是杀晚爷的大顽!’

王文德听了大怒,骂道:‘反国草寇,怎敢辱吾!’

拍马挺枪,直取董平。

董平也挺双枪来迎。

两将斗到三十合,不分胜败。

王文德料道赢不得董平,喝一声:‘少歇再战!’

各归本阵。

王文德分付众军,休要恋战,且冲过去。

王文德在前,三军在后,大发声喊,杀将过去。

董平后面引军追赶。

将过林子,正走之间,前面又冲出一彪军马来。

为首一员上将,正是没羽箭张清,在马上大喝一声:‘休走!’

手中拈定一个石子打将来,望王文德头上便着。

急待躲时,石子打中盔顶。

王文德伏鞍而走,跑马奔逃。

两将赶来,看看赶上,只见侧首冲过一队军来。

王文德看时,却是一般的节度使杨温军马,齐来救应。

因此董平、张清不敢来追,自回去了。

两路军马,同入济州歇定。

太守张叔夜接待各路军马。

数日之间,前路报来,高太尉大军到了。

十节度出城迎接。

都参见了太尉,一齐护送入城。

把州衙权为帅府,安歇下了。

高太尉传下号令,教十路军马,都向城外屯驻。

伺候刘梦龙水军到来,一同进发。

这十路军马,各自都来下寨。

近山砍伐木植,人家搬掳门窗,搭盖窝铺,十分害民。

高太尉自在城中帅府内,定夺征进人马。

无银两使用者,都充头哨出阵交锋;有银两者,留在中军,虚功滥报。

似此奸弊,非止一端。

有诗为证:

无钱疲卒当头阵,用幸精强殿后军。

正法废来真可笑,贪夫赃吏竞纷纷。

高太尉在济州不过一二日,刘梦龙战船到了,参见太尉。

高俅随即便唤十节度使,都到厅前,共议良策。

王焕等禀复道:‘太尉先教马步军去探路,引贼出战,然后即调水路战船去劫贼巢,令其两下不能相顾,可获群贼矣。’

高太尉从其所言。

当时分拨王焕、徐京为前部先锋;王文德、梅展为合后收军;张开、杨温为左军;韩存保、李从吉为右军;项元镇、荆忠为前后救应使。

党世雄引领三千精兵,上船协助刘梦龙水军船只,就行监战。

诸军尽皆得令,整束了三日,请高太尉看阅诸路军马。

高太尉亲自出城,一一点看了。

便遣大小三军并水军,一齐进发,径望梁山泊来。

且说董平、张清回寨说知备细。

宋江与众头领统率大军,下山不远,早见官军到来。

前军射住阵脚,两边拒定人马。

只见先锋王焕出阵,使一条长枪,在马上厉声高叫:‘无端草寇,敢死村夫,认得大将王焕么?’

对阵绣旗开处,宋江亲自出马,与王焕声喏道:‘王节度,你年纪高大了,不堪与国家出力。当枪对敌,恐有些一差二误,枉送了你一世清名。你回去罢,另教年纪小的出来战。’

王焕听得大怒,骂道:‘你这厮是个文面俗吏,安敢抗拒天兵!’

宋江答道:‘王节度,你休逞好手。我这一般儿‘替天行道’的好汉,不到得输与你!’

王焕便挺枪戳将过来。

宋江马后早有一将,銮铃响处,挺枪出阵。

宋江看时,却是豹子头林冲,来战王焕。

两马相交,众军助喊。

高太尉自临阵前,勒住马看。

只听得两军呐喊喝采。

果是马军踏镫抬身看,步卒掀盔举眼观。

两个施逞诸路枪法。

但见:

一个屏风枪,势如霹雳;一个水平枪,勇若奔雷。

一个朝天枪,难防难躲;一个钻风枪,怎敌怎遮。

这个枪使得疾如孙策,那个枪使得猛似霸王。

这个恨不得枪戳透九霄云汉,那个恨不得枪刺透九曲黄河。

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

一个使枪的雄似虎吞羊,一个使枪的俊如雕扑兔。

这个使枪的英雄盖尽梁山泊,那个使枪的威风播满宋乾坤。

王焕大战林冲,约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败。

两边各自呜金。

二骑分开,各归本阵。

只见节度使荆忠到前军,马上欠身,禀复高太尉道:‘小将愿与贼人决一阵,乞请钧旨。’

高太尉便教荆忠出马交战。

宋江马后銮铃响处,呼延灼来迎。

荆忠使一口大杆刀,骑一匹瓜黄马。

二将交锋,约斗二十合,被呼延灼卖个破绽,隔过大刀,顺手提起钢鞭来,只一下,打个衬手,正着荆忠脑袋,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死于马下。

高俅看见折了一个节度使,火急便差项元镇聚马挺枪,飞出阵前,大喝:‘草贼,敢战吾么?’

宋江马后双枪将董平撞出阵前,来战项元镇。

两个斗不到十合,项元镇霍地勒回马,拖了枪便走。

董平拍马去赶。

项元镇不入阵去,绕着阵脚,落荒而走。

董平飞马去追。

项元镇带住枪,左手拈弓,右手搭箭,拽满弓,翻身背射一箭。

董平听得弓弦响,抬手去隔,一箭正中右臂。

弃了枪,拨回马便走。

项元镇挂着弓,拈着箭,倒赶将来。

呼延灼、林冲见了,两骑马各出,救得董平归阵。

高太尉挥指大军混战。

宋江先教救了董平回山。

后面军马遮拦不住,都四散奔走。

高太尉直赶到水边,却调入去接应水路船只。

且说刘梦龙和党世雄布领水军,乘驾船只,迤逦前投梁山泊深处来。

只见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

这里官船樯篙不断,相连十余里水面。

正行之间,只听得山坡上一声炮响,四面八方小船齐出。

那官船上军士,先有五分惧怯。

看了这等芦苇深处,尽皆慌了。

怎禁得芦苇里面埋伏着小船齐出,冲断大队,官船前后不相救应。

大半官军,弃船而走。

梁山泊好汉看见官军阵脚乱了,一齐鸣鼓摇船,直冲上来。

刘梦龙和党世雄急回船时,原来经过的浅港内,都被梁山泊好汉用小船装载柴草,砍伐山中木植,填塞断了。

那橹桨竟摇不动。

众多军卒,尽弃了船只下水。

刘梦龙脱下戎装披挂,爬过水岸,拣小路走了。

这党世雄不肯弃船,只顾教水军寻港汊深处,摇动了行去。

不到二里,只见前面三只小船。

船上是阮氏三雄,各人手执蓼叶枪,挨近船边来。

众多驾船军士,都跳下水里去了。

党世雄自持铁槊,立在船头上,与阮小二交锋。

阮小二也跳下水里去。

阮小五、阮小七两个逼近身来。

党世雄见不是头,撇了铁槊,也跳下水去了。

只见水底下钻过船火儿张横来,一手揪住头发,一手提定腰胯,的溜溜丢上芦苇根头。

先有十数个小喽啰躲在那里,挠钩套索搭住,活捉上水浒寨来。

却说高太尉见水面上船只,都纷纷滚滚,乱投山边去了。

船上缚着的,尽是刘梦龙水军的旗号。

情知水路里又折了一阵,忙传钧令,且教收兵回济州去,别作道理。

五军比及要退,又值天晚,只听得四下里火炮不住价响,宋江军马不知几路杀将来。

高太尉只叫得:‘苦了也!’

正是:欢喜未来愁又至,才逢病退又遭殃。

有分教:一枚太尉,翻为阴陵失路之人;十路雄兵,变作赤壁鏖兵之客。

只教步卒无门归大寨,水军逃路到华胥。

毕竟高太尉并十路军兵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八回-译文

十节度商量要打败梁山泊的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赋曰:

寨名叫水浒,泊名叫梁山。周围有数千条港汊,四方八方共有八百里。东边连着海岛,西边接壤咸阳,南边通往大冶金乡,北边跨越青齐兖郡。有七十二段港汊,藏有千百只战舰;建有三十六座雁台,储备了百千万军粮马草。名声传遍宇宙,有五千名勇猛的骑兵战士;名号传到天庭,有三十六位英勇的将领。跳跃在汹涌的波浪中,迎接飞雪般的浪涛,有混江龙和九纹龙;踏着翠绿的丘陵,走在青青的山岭上,有玉麒麟和青面兽。遇到山就开路,索超原是急先锋;遇到水就架桥,刘唐被称为赤发鬼。小李广开弓准确无误,病关索枪法无与伦比。黑旋风擅长偷袭营地,船火儿擅长劫寨。花和尚不懂参禅,武行者未曾受戒!焚烧房屋,多是因为短命二郎;杀戮生灵,只因为立地太岁。心雄难以比得上两头蛇,毒害怎能比得上双尾蝎?阮小七被称为活阎罗,秦明性情如霹雳火。即使官军万队,穆弘出阵无人能挡;即使铁骑千层,万马也难以抵挡董一撞。朱仝脸色像红枣,时人称为云长;林冲燕颔虎须,满寨人都称他为翼德。李应英俊如飞鸟,雷横勇猛如插翅虎。燕青能减少军火,徐宁会布置阵势。呼风唤雨,公孙胜像入云龙;抢夺战鼓和旗帜,石秀在人群中特别勇敢。张顺能横渡三十里水面,闻名浪里白跳;戴宗能走五百里路,被称为神行太保。关胜的刀长九尺,挥舞起来手上的刀光闪烁;呼延灼的鞭重十斤,挥舞起来耳边风雨声作响。没羽箭难以躲避,小旋风弓马技艺娴熟。设计策划,智多星吴用众人佩服;运筹帷幄,替天行道的宋公明。在山东大闹,在河北纵横。步战两次战胜童贯,水战三次打败高俅。不是图谋坏国贪财,岂敢欺骗天地。施恩报国,在幽州城下杀辽兵;仗义兴师,在清溪洞里擒方腊。千年事迹记载在皇朝,万古清名在史记。

后有诗为证:

去时三十六,回来十八双。

纵横千万里,谈笑却还乡。

再说梁山泊的好汉自从两次战胜童贯之后,宋江、吴用商议,一定要派一个人去东京探听消息的真假,上山回报,提前准备军队应对交战。话还没说完,只见神行太保戴宗说:‘小弟愿意去。’宋江说:‘探听军情,多亏兄弟一个。虽然贤弟要去,但也必须有一个兄弟相帮最好。’李逵便说:‘兄弟帮哥哥去一趟。’宋江笑着说:‘你便是那个不惹事的黑旋风!’李逵说:‘这次去,不惹事就是了。’宋江喝退了李逵,一边再问:‘有哪个兄弟敢去一趟?’赤发鬼刘唐禀报说:‘小弟帮戴宗哥哥去如何?’宋江大喜说:‘好。’当天,两人收拾了行装,便下山去了。

且不说戴宗、刘唐去东京探听消息。却说童贯和毕胜沿路收聚了败残军马四万余人,等到了东京,路上让许多管军的头领各自带领所属军队回营寨去了,只带着御营军马入城。童贯卸下军装,直接去了高太尉府中商议。两个见了面,互相行礼后,请进后堂深处坐下。童贯把大败两阵,结果了八路军官,以及许多军马,樊美也被活捉了,像这样该怎么办,一一都告诉了高太尉。高太尉说:‘枢相不要烦恼,这件事只瞒了当今皇帝便了,谁敢胡乱上奏!我和你去告诉太师,再想个办法。’有诗为证:

怀私挟诈恨奸雄,诡计邪谋怎建功?

数万儿郎遭败劫,却连党恶蔽宸聪。

童贯和高俅骑上马,直接去了蔡太师府中。已有通报说:‘童枢密回来了。’蔡京料到战事不利,又听说和高俅一起来,蔡京让唤入书院里来相见。童贯拜见太师,泪如雨下。蔡京说:‘且不要烦恼,我已知道你损失了军队的事情。’高俅说:‘贼人盘踞在水泊,非用船不能征讨,枢密只派了马步军征讨,因此失利,中了贼人的诡计。’童贯诉说损失军队、败仗的事情。蔡京说:‘你损失了许多军队,耗费了许多钱粮,又损失了八路军官。这件事怎么敢让皇帝知道!’童贯再次拜伏在地说:‘望乞太师庇护,救命则个!’蔡京说:‘明天只奏报说:“天气炎热,军士不适应水土,暂时停止作战,退兵。”如果皇帝震怒,说:“这样的心腹大患不剿灭,以后必将为祸。”到那时,这么多官员该如何回答?”高俅说:“非是高俅夸口,如果太师肯保举高俅领兵,亲自去那里征讨,一战即可平定。”蔡京说:“如果枢相肯自己去,那自然最好。明天我就保奏枢相为帅。”高俅又禀报说:“只有一件事情,必须得到圣旨任意起兵,并且可以征用原来的官船、民船,或者购买木料,打造战船,水陆并进,船骑同行,才能指日成功。”蔡京说:“这件事容易。”正说着,门吏报道:“樊美回来了。”童贯大喜。太师让他进来,询问原因。樊美行礼后,叙述说:“宋江把活捉上山的人全部放回,不肯杀害,还给了盘缠,让他们回乡。因此小将得以见到您的面。”高俅说:“这是贼人的诡计,故意拖延我们国家。今后不调用附近军队,直接去山东、河北挑选可用之人,跟高俅去。”蔡京说:“既然已经商议定了,明天在内里相见,面奏天子。”各自回府去了。

第二天五更三点,大家都在侍班阁子里聚集。朝鼓响起时,大家按照自己的品级和从属关系,排列在丹墀两侧。行过拜舞礼后,文武官员分别站在玉阶之下。只见殿头官手持净鞭喊道:‘有事情出奏,没事的就卷起帘子退班。’这时,蔡太师走出队列上奏道:‘昨天派遣枢密使童贯,率领大军征讨梁山泊的草寇。最近因为天气炎热,军马水土不服。再加上贼寇居住在水洼中,没有船只就无法前进,马步军兵急于进攻却不能前进。因此暂时停止战斗,各自回到营寨休息,等待圣旨。’天子说:‘像这样炎热的天气,再也不会去了!’蔡京上奏说:‘童贯可以到泰乙宫听候处分,另外派遣一人担任统帅,再去征伐。请下圣旨。’天子说:‘这个贼寇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能不除。谁愿意帮我分担这个忧愁?’高俅走出队列上奏说:‘我虽然没有才能,愿意效犬马之劳,去剿灭这个贼寇。请下圣旨。’天子说:‘既然你愿意帮我分担忧愁,就任你挑选军马。’高俅又上奏说:‘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没有船只就无法前进。我请求圣旨,在梁山泊附近采集木材,命令工匠造船,或者用官钱购买民船,作为战斗之用。’天子说:‘你负责这件事,按照你的安排去做,可以就做,不要伤害百姓。’高俅上奏说:‘我怎敢!只求宽限一些时间,以图成功。’天子下令取出锦袍金甲,赐给高俅,另外选择吉日出兵。当天百官退朝后,童贯、高俅送太师回府。随即召唤中书省关房掾史,传达圣旨,决定调拨军队。高太尉说:‘之前有十个节度使,都曾为国家立下战功,或者征讨鬼方国,或者讨伐西夏,还有大金、大辽等地,武艺高强。请下命令,派遣他们为将。’有诗为证:十路英雄用计深,分头截杀更难禁。高俅原不知行止,却要亲征奏捷音。当时蔡太师同意,就拨发十道文书,命令各部领所属精兵一万,前往济州集合,等待调用。这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限期并进。那十路军马是: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玡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而且这十位节度使,以前都是在绿林中出身,后来被招安,一直做到很高的官职,都是精锐勇猛的人,不是一时建立的小功名。当日中书省定了期限,发出十道公文,要求这十路军马按时都到济州,迟到的,一定按照军令处置。金陵建康府有一支水军,由统制官刘梦龙率领。这个人出生时,其母梦见一条黑龙飞入腹中,因此得名。长大后,擅长水性。曾在西川峡江讨伐贼寇有功,升为军官都统制,统领一万五千水军,驾船五百只,守卫江南。高太尉要征用这支水军和船只,星夜前来听调。又派了一个心腹人,名叫牛邦喜,也做到步军校尉,让他去沿江上下,以及所有河道,拘集船只,都要来济州集合,交付调用。高太尉帐前牙将极多,其中两个最厉害:一个叫党世英,一个叫党世雄,兄弟二人都是统制官,各有万夫不当之勇。高太尉又从御营内挑选精兵一万五千,总共各处军马一十三万。先在各路派遣官员供应粮草,沿途缴纳。高太尉连日整理衣甲,制造旌旗,尚未出发。有诗为证:匿奸罔上非忠荩,好战全违旧典章。不事怀柔服强暴,只驱良善敌刀枪。戴宗、刘唐在东京住了几天,打探到详细消息,星夜返回山寨,报告此事。宋江听说高太尉亲自领兵,调动天下军马一十三万,十位节度使统领前来,心中惊恐,便与吴用商议。吴用说:‘仁兄不必担忧。昔日诸葛孔明用三千兵卒,打败曹操十万军马。小生也久闻这十位节度使的名声,都曾为国家立下战功。只是当初没有他们的对手,因此只显出他们的英雄气概。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兄弟,如狼似虎的人,那十位节度使已经是过时的人了。兄长何必惧怕!等到他们十路军马到来,我们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宋江说:‘军师如何让他们害怕?’吴用说:‘他们十路军马都到济州集合。我们这里先派两个勇猛的将领,去济州附近,迎击来军,先打他们一阵。这是通知高俅的。’宋江派遣二将各带一千军马,前去巡哨济州,迎击各路军马。又派遣水军头领,准备在泊子里夺取船只。山寨中的头领,预先做了安排,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后面就会知道。

再说高太尉在京城拖延了二十多天,天子下敕令,催促起兵。高俅先派遣御营军马出城,又选出教坊司歌女舞女三十余人,随军消遣。到了出发那天,举行祭旗仪式,告别皇帝,踏上征程。正好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是初秋天气,大小官员都在长亭为高太尉饯行。高太尉身着战甲,骑着一匹金鞍战马,前面跟着五匹玉辔雕鞍的从马,左右两边,排列着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二人,背后有许多殿帅统制官、统军提辖、兵马防御、团练等官员跟随在后。那队伍军马,布置得十分整齐。怎见得?飞龙旗、飞虎旗、飞熊旗、飞豹旗,青旗、白旗、红旗、皂旗、黄旗,七重围子手,八面引军旗,枪林、剑洞,战马、征夫,金鞍、铁铠,韩侯临魏地,王剪出秦关。高太尉率领大军出城,来到长亭前下马,与众官员告别。喝完饯行酒后,上马登程,前往济州。在路上纵容军士,任意在村里抢掠。百姓受害,不止一次。

话说十路军马,陆陆续续都到了济州。节度使王文德领着京兆等地的军队,星夜兼程赶往济州,离州还有四十多里。当天催动人马,赶到一个地方,名叫凤尾坡。坡下有一片大林。前锋部队刚巧穿过林子,只听得一声锣响,林子后面,山坡脚下,转出一队军马来。前面一个将领拦住去路。那将领头戴盔甲,身插箭,手持弯弓,从弓袋箭壶里侧插着两面小黄旗,旗上各有五个金字,写着‘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他双手握着两杆钢枪。这位将领是梁山泊第一个喜欢冲在最前面的勇将董平,因此人们称他为董一撞。董平勒住战马,截住大路,大声喝道:‘来的是什么地方的兵马?为什么不早早下马投降,还等什么时辰!’王文德勒住马,哈哈大笑道:‘瓶瓶罐罐,也有两个耳朵。你难道没听说过我们十位节度使,屡建大功,名扬天下,上将王文德吗?’董平也大笑,大声喝道:‘就是你这个杀父仇人!’王文德听了大怒,骂道:‘反国的强盗,竟敢侮辱我!’拍马挺枪,直取董平。董平也挺起双枪来迎战。两将交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王文德估计赢不了董平,喊一声:‘暂时停战!’各自回到本阵。王文德吩咐众军,不要恋战,冲过去。王文德领着前军,三军在后,大声呼喊,冲了过去。董平领着后军追赶。刚过林子,正在行走之间,前面又冲出一队军马来。为首的是一位上将,正是没羽箭张清,他在马上大声喝道:‘别想逃走!’手一挥,扔出一个石子,朝王文德头上打来。王文德想躲,石子打中了他的头盔。王文德伏在马鞍上逃跑,骑着马奔逃。两将追来,眼看要赶上,只见旁边冲过一队军马来。王文德一看,却是同是节度使的杨温的军队,来救援。因此董平、张清不敢再追,自己回去了。

两路军马,一同进入济州安顿下来。太守张叔夜接待了各路军马。几天后,前方传来消息,高太尉的大军到了。十位节度使出城迎接。大家都拜见了太尉,一起护送进城。把州衙临时改为帅府,安顿下来。高太尉传下命令,让十路军马都在城外驻扎。等待刘梦龙的水军到来,一起出发。这十路军马各自都扎了营。靠近山的地方砍伐树木,从人家搬走门窗,搭建营房,非常扰民。高太尉在城中的帅府里,决定征战的策略。没有银两的士兵被派到前线作战;有银两的,留在中军,虚报功绩。像这样的奸诈行为,不止一桩。有诗为证:‘无钱疲卒当头阵,用幸精强殿后军。正法废来真可笑,贪夫赃吏竞纷纷。’高太尉在济州不过一二天,刘梦龙的水军就到了,参见太尉。高俅随即叫来十位节度使,都到厅前,共同商议良策。王焕等人禀报说:‘太尉先让马步军去探路,引诱敌人出战,然后调用水军战船去攻击敌人的巢穴,让他们两面不能相互支援,就可以抓住所有敌人了。’高太尉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时分派王焕、徐京为前部先锋;王文德、梅展为合后收军;张开、杨温为左军;韩存保、李从吉为右军;项元镇、荆忠为前后救应使。党世雄带领三千精兵,上船协助刘梦龙的水军,立即监战。各军都得到了命令,整理了三天,请高太尉检阅各路军马。高太尉亲自出城,一点一点地检阅了。于是派遣大小三军和水军,一齐出发,直奔梁山泊而来。

董平和张清回到营寨,把详细情况告诉了宋江和其他头领。宋江与众头领率领大军,下山不远处,就看到官军来了。前锋部队停下阵脚,两边各自摆好人马。只见先锋王焕出阵,手持长枪,在马上大声叫道:‘不要脸的草寇,敢死的村夫,认得大将王焕吗?’对阵的绣旗展开,宋江亲自出马,对王焕行礼道:‘王节度,你年纪大了,不适合为国家出力。当枪对敌,恐怕会有差错,白白浪费了你一生的好名声。你回去吧,换一个年轻的出来战。’王焕听了大怒,骂道:‘你这个脸上刺了字的俗吏,怎么敢抗拒天兵!’宋江回答说:‘王节度,你别炫耀。我们这一群替天行道的好汉,不会输给你的!’王焕便挺枪冲过来。宋江马后,一个将领骑着马,銮铃响处,挺枪出阵。宋江一看,是豹子头林冲,来战王焕。两马相交,众军呐喊助威。高太尉亲自站在阵前,勒住马观看。只听得两军呐喊欢呼声。果然是马军踏镫抬头看,步卒掀盔举眼观。两个各自施展枪法。只见:

一个屏风枪,势如霹雳;一个水平枪,勇若奔雷。一个朝天枪,难防难躲;一个钻风枪,怎敌怎遮。这个枪使得快如孙策,那个枪使得猛似霸王。这个恨不得枪戳透九霄云汉,那个恨不得枪刺透九曲黄河。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一个使枪的雄似虎吞羊,一个使枪的俊如雕扑兔。这个使枪的英雄盖尽梁山泊,那个使枪的威风播满宋乾坤。

王焕和林冲激烈交战,大约打了七八十回合,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两边的军队都吹响了收兵的号角。两骑马分开,各自回到自己的阵营。这时,节度使荆忠来到前军,他骑在马上欠身,向高太尉报告说:‘小将愿意和敌人决一死战,请下令吧。’高太尉就命令荆忠出马交战。宋江骑马,銮铃响起,呼延灼出来迎战。荆忠手持一把大杆刀,骑着一匹黄马。两位将领交战,大约斗了二十回合,呼延灼故意露出破绽,用钢鞭隔过大刀,顺势一击,正中荆忠的脑袋,打得脑浆迸裂,眼珠突出,当场死于马下。高俅看到节度使被杀,急忙派遣项元镇集合骑兵,挺枪冲出阵前,大声喊道:‘草贼,敢和我一战吗?’宋江后面双枪将董平冲出阵前,来和项元镇交战。两人交战不到十个回合,项元镇突然勒住马,拖着枪就跑。董平骑马追赶。项元镇不进入阵中,绕着阵脚逃跑。董平骑马追赶。项元镇停住马,左手拉弓,右手搭箭,拉满弓,转身射出一箭。董平听到弓弦响,举手去挡,一箭正中右臂。他扔掉枪,拨转马头就跑。项元镇挂着弓,拿着箭,追了上来。呼延灼和林冲看到,各自骑马出来,救回董平回到阵中。高太尉指挥大军混战。宋江首先让救回董平回到山上。后面的军队抵挡不住,都四散奔逃。高太尉一直追到水边,然后调集水路船只前来接应。

再说刘梦龙和党世雄带领水军,乘船缓缓前进,来到梁山泊深处。只见一片茫茫荡荡,都是芦苇和蒲草,密密麻麻地遮住了水道。这里官船的桅杆和篙杆连绵不断,连接着十多里的水面。正在行进中,只听山坡上响起一声炮响,四面八方的小船一起冲出。官船上的士兵,一开始就有五分害怕。看到这样的芦苇深处,都慌了神。怎能抵挡得住芦苇里面埋伏的小船一齐冲出,切断大队人马,官船前后无法相互支援。大部分官军都弃船而逃。梁山泊的好汉看到官军阵脚乱了,一起擂鼓摇船,直接冲了上来。刘梦龙和党世雄急忙回船,却发现经过的浅水港都被梁山泊好汉用小船装载柴草,砍伐山中的树木,堵塞住了。船桨根本摇不动。许多士兵都弃船下水。刘梦龙脱下军装,爬过水岸,拣小路走了。党世雄不肯弃船,只顾让水军寻找水道深处,摇动船只前行。不到两里地,只见前面有三只小船。船上站着阮氏三兄弟,每人手持一杆蓼叶枪,靠近船边。许多驾船的士兵都跳下水去了。党世雄手持铁槊,站在船头上,和阮小二交战。阮小二也跳下水去。阮小五和阮小七两个逼近身来。党世雄见形势不妙,扔掉铁槊,也跳下水去了。只见水底下钻出船火儿张横来,一手抓住头发,一手提起腰胯,把他丢到芦苇根上。早有十几个小喽啰在那里等着,用挠钩套索把他抓住,活捉到水浒山上来。

再说高太尉看到水上的船只都纷纷向山边乱逃。船上的旗帜都是刘梦龙水军的。他明白水路又损失了一阵,急忙下令,让军队收兵回济州去,再作打算。五路大军等到要撤退时,天已经晚了,只听四面八方火炮声不断,宋江的军队不知从哪里杀将过来。高太尉只能叫苦。正是:喜未至,愁已来,刚逢病退,又遭灾祸。注定这位太尉要变成阴陵失路的人;十路雄兵要变成赤壁之战的客军。让步兵无路可归大寨,水军逃路只能到华胥。到底高太尉和十路军怎么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八回-注解

十节度:指十位节度使,古代官职,掌管一定地区的军事、行政大权。

梁山泊:古代著名的起义军据点,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宋公明:宋江,梁山泊好汉领袖。

高太尉:指高俅,北宋末年的权臣,曾任太尉,是梁山泊好汉的对立面。

泊号梁山:泊,指湖泊,梁山泊因此得名。

港汊:河流分叉的地方,常用于船只停泊或避风。

艨艟:古代大型的战船。

雁台:古代用于瞭望和传递信息的建筑。

骁骑:勇敢的骑兵。

天庭:古代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地方,也指朝廷。

三十六员英勇将:指梁山泊的三十六位好汉。

混江龙与九纹龙: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李逵和武松。

玉麒麟共青面兽:指梁山泊好汉中的卢俊义和杨志。

索超: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刘唐:梁山泊好汉之一,以赤发著称。

小李广:指梁山泊好汉中的花荣。

病关索: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杨志。

黑旋风: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李逵。

船火儿:指梁山泊好汉中的张顺。

花和尚:指梁山泊好汉中的鲁智深。

武行者: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武松。

短命二郎: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李逵,因其勇猛且寿命不长而得名。

立地太岁:指梁山泊好汉中的阮小七,因其勇猛且性格刚烈而得名。

两头蛇: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李逵,因其性格刚烈且勇猛而得名。

双尾蝎:指梁山泊好汉中的张横,因其性格狡猾且勇猛而得名。

阮小七: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秦明: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穆弘: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董一撞:董平的外号,意指他勇猛善战,一撞即破敌阵。

朱仝: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林冲: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李应: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雷横: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燕青: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徐宁: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公孙胜:梁山泊好汉之一,以法术著称。

石秀: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张顺: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戴宗:梁山泊好汉之一,以神行太保著称。

关胜: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呼延灼:梁山泊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没羽箭:指梁山泊好汉中的张清。

小旋风:指梁山泊好汉中的柴进。

吴学究:指梁山泊好汉中的吴用,以智谋著称。

童贯:北宋末年权臣,曾任枢密使。

高俅:北宋末年的权臣,曾任枢密使等要职。

蔡太师:蔡京,北宋末年权臣,曾任太师。

酆美:北宋末年将领,后归顺梁山泊。

皇朝:指宋朝。

史记:古代中国的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司马迁所著。

侍班阁子:古代官员等待上朝的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候朝室。

品从:指官员的品级和随从人员。

丹墀:宫殿前的石阶,是皇帝和官员行礼的地方。

拜舞起居:古代官员朝见皇帝时的礼仪,包括跪拜、舞蹈和请安。

玉阶:宫殿的台阶,通常由玉石制成,象征尊贵。

净鞭:官员用来驱赶人马的工具,也用作仪仗。

枢密使:古代官职,掌管军事,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

泰乙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指皇帝的居所。

圣旨:皇帝的命令,具有最高权威。

锦袍金甲:皇帝赐予高级官员的礼服和盔甲,象征荣誉。

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负责处理政务。

关房掾史:中书省的官员,负责传达圣旨。

十节度使:指十个节度使,即十位军事官员。

鬼方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国家,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西夏:古代我国西北的一个民族国家。

大金:即金朝,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朝代。

大辽:即辽朝,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

绿林丛中出身:指原本是盗贼,后来被朝廷招安。

长亭:古代在城外设置的亭子,用于官员或行旅人休息。

金鞍战马:装饰华丽的战马。

玉辔雕鞍:精美的马具。

殿帅统制官:古代军事官职,负责指挥军队。

统军提辖:古代军事官职,负责统领军队。

兵马防御:古代军事官职,负责防守。

团练:古代地方军事组织,负责训练士兵。

飞龙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皇帝的权威。

飞虎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勇猛。

飞熊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吉祥。

飞豹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威武。

青旗:古代军队的旗帜,按五行中属木的颜色。

白旗:古代军队的旗帜,按五行中属金的颜色。

红旗:古代军队的旗帜,按五行中属火的颜色。

皂旗:古代军队的旗帜,按五行中属水的颜色。

黄旗:古代军队的旗帜,按五行中属土的颜色。

围子手:古代军队中的士兵,负责围攻。

引军旗:古代军队的旗帜,用于引导军队。

嘶风战马:指奔腾的战马。

开路征夫:指开路的士兵。

铁铠:士兵穿的铁制铠甲,用于防护。

韩侯:古代韩侯,即韩侯国,此处比喻高俅出兵的气势。

王剪:古代秦国名将,此处比喻高俅出兵的威武。

十路军马:指十支军队,这里可能是指宋朝朝廷派出的十支军队来征讨梁山泊的起义军。

节度使:古代官职,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行政和财政事务。

京兆等处:京兆是古代对首都地区的称呼,等处指其他地区。

凤尾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文中描述为两军交战之地。

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这是对董平的赞誉,双枪将是他的外号,风流万户侯则是对他武艺和身份的夸奖。

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比喻即使是低微的人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没羽箭张清:梁山泊起义军的一员将领,以射箭技艺高超著称。

刘梦龙:宋朝将领,负责水军。

替天行道:梁山泊起义军的口号,意指他们是为了正义而战。

豹子头林冲:梁山泊起义军的一员将领,以勇猛著称。

屏风枪,水平枪,朝天枪,钻风枪:描述的是林冲使用的枪法,各有特点,形象生动。

大战:指双方进行激烈的战斗,通常用于描述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战斗。

呜金:古代军事用语,指鸣响锣声,表示停止战斗或撤退。

钧旨:古代对上级或尊贵者的命令或意见的敬称。

卖个破绽:指故意露出破绽,诱使对方进攻,以便反击。

衬手:指用手挡住或接住,这里指呼延灼用钢鞭打中荆忠的手。

脑浆迸流:形容被打得极其严重,头部受到重创。

眼珠突出:形容被打得极其严重,眼球从眼眶中突出。

水军:指专门负责水上作战的军队。

芦苇蒹葭:芦苇和蒲草,常用来形容水边或沼泽地的景象。

樯篙:船上的桅杆和篙,这里指船队。

炮响:指炮声响起,通常用于表示战争或战斗的开始。

鸣鼓摇船:指敲响战鼓,摇动船桨,准备战斗或进攻。

浅港:水深较浅的港湾。

橹桨:船上的划桨,这里指船只。

戎装披挂:指穿上军装,准备战斗。

小喽啰:指梁山泊好汉中的小兵或低级士兵。

挠钩套索:古代用于捕捉或攻击敌人的工具。

旗号:军队或船只上的标志,通常用来识别敌我。

钧令:上级的命令或指示。

济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火炮:古代的一种火器,用于远距离攻击。

阴陵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这里比喻陷入困境。

赤壁鏖兵:指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华胥:古代地名,这里指安全的地方或归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八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英勇。

‘王焕大战林冲,约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败。’此句描绘了王焕与林冲的激烈交战,七八十合的描写体现了战斗的持久与激烈,不分胜败则暗示了双方实力相当,胜负难分。

‘两边各自呜金。’呜金是古代战争中的信号,表示战斗暂时停止,此处用来描绘双方力量的均衡,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礼仪。

‘只见节度使荆忠到前军,马上欠身,禀复高太尉道:“小将愿与贼人决一阵,乞请钧旨。”’荆忠的主动请战体现了古代将领的忠诚与勇敢,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军队的纪律性。

‘宋江马后銮铃响处,呼延灼来迎。’此句通过銮铃的声音和呼延灼的到来,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也预示了即将发生的战斗。

‘荆忠使一口大杆刀,骑一匹瓜黄马。’此句通过武器和坐骑的描写,展现了荆忠的武艺和形象。

‘二将交锋,约斗二十合,被呼延灼卖个破绽,隔过大刀,顺手提起钢鞭来,只一下,打个衬手,正着荆忠脑袋,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死于马下。’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呼延灼的武艺和战斗技巧,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高俅看见折了一个节度使,火急便差项元镇聚马挺枪,飞出阵前,大喝:“草贼,敢战吾么?”’高俅的反应体现了将领在面对损失时的果断和愤怒,项元镇的出场则预示了新的战斗。

‘宋江马后双枪将董平撞出阵前,来战项元镇。’董平的出场增加了战斗的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了梁山泊好汉的英勇。

‘项元镇带住枪,左手拈弓,右手搭箭,拽满弓,翻身背射一箭。’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项元镇的箭术高超,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

‘宋江先教救了董平回山。’此句体现了宋江的智谋和关心部下的品质。

‘后面军马遮拦不住,都四散奔走。’此句描绘了官军的溃败,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高太尉直赶到水边,却调入去接应水路船只。’此句反映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刘梦龙和党世雄布领水军,乘驾船只,迤逦前投梁山泊深处来。’此句描绘了梁山泊好汉的智谋和策略,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复杂性。

‘只见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此句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梁山泊的地理优势和隐蔽性。

‘四面八方小船齐出。’此句描绘了梁山泊好汉的突然袭击,也反映了他们的战斗力。

‘大半官军,弃船而走。’此句反映了官军的溃败和梁山泊好汉的胜利。

‘刘梦龙脱下戎装披挂,爬过水岸,拣小路走了。’此句描绘了刘梦龙的逃生,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党世雄自持铁槊,立在船头上,与阮小二交锋。’此句描绘了党世雄的英勇和战斗精神。

‘只见水底下钻过船火儿张横来,一手揪住头发,一手提定腰胯,的溜溜丢上芦苇根头。’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张横的武艺和勇敢。

‘高太尉见水面上船只,都纷纷滚滚,乱投山边去了。’此句反映了官军的溃败和梁山泊好汉的胜利。

‘情知水路里又折了一阵,忙传钧令,且教收兵回济州去,别作道理。’此句反映了高太尉的无奈和失败。

‘五军比及要退,又值天晚,只听得四下里火炮不住价响,宋江军马不知几路杀将来。’此句描绘了宋江军的突然袭击和官军的混乱。

‘高太尉只叫得:“苦了也!”’此句反映了高太尉的绝望和无奈。

‘一枚太尉,翻为阴陵失路之人;十路雄兵,变作赤壁鏖兵之客。’此句通过比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变化无常。

‘只教步卒无门归大寨,水军逃路到华胥。’此句反映了官军的溃败和士兵的困境。

‘毕竟高太尉并十路军兵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此句留下了悬念,为读者留下了期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七十八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70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