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原文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诗曰:
不识存亡妄逞能,吉凶祸福并肩行。
只知武士戡离乱,未许将军见太平。
自课赤心无谄屈,岂知天道不昭明。
韩彭功业人难辨,狡兔身亡猎犬烹。
话说当下众将救起宋江,半晌方才苏醒,对吴用等说道:
我们今番必然收伏不得方腊了。自从渡江以来,如此不利,连连损折了我八个弟兄!
吴用劝道:
主帅休说此言,以懈军心。当初破大辽之时,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数。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眼见得渡江以来,连得了三个大郡,润州、常州、宣州,此乃皆是天子洪福齐天,主将之虎威,如何不利?先锋何故自丧志气?
宋江道:
军师言之极当。虽然天数将尽,我想一百八人上应列宿,又合天文所载。兄弟们过如手足之亲。今日听了这般凶信,不由我不伤心!
吴用再劝道:
主将请休烦恼,勿伤贵体。且请理会调兵接应,攻打无锡县。
宋江道:
留下柴大官人与我做伴。别写军帖,使戴院长与我送去,回复卢先锋,着令进兵攻打湖州,早至杭州聚会。
吴用教裴宣写了军帖回复,使戴宗往宣州去了,不在话下。
却说吕师囊引着许定,逃回至无锡县,正迎着苏州三大王发来救应军兵,为头是六军指挥使卫忠,带十数个牙将,引兵一万,来救常州,合兵一处,守住无锡县。
吕枢密诉说金节献城一事,卫忠道:
枢密宽心,小将必然再要恢复常州。
只见探马报道:
宋军至近,早作准备。
卫忠便引兵上马,出北门外迎敌,早见宋江军马势大,为头是黑旋风李逵,引着鲍旭、项充、李衮当先,直杀过来。
卫忠力怯难加,军马不曾摆成行列,大败而走。
急退入无锡县时,四个早随马后入县治。
吕枢密便奔南门而走。
关胜引着兵马已夺了无锡县,四下里放起火来。
卫忠、许定亦望南门走了,都回苏州去了。
关胜等得了县治,便差人飞报宋先锋。
宋江与众头领都到无锡县,便出榜安抚了本处百姓,复为良民。
引大队军马,都屯驻在本县。
却使人申请张、刘二总兵镇守常州。
且说吕枢密会同卫忠、许定三个,引了败残军马,奔苏州城来告三大王方貌求救,诉说宋军势大,迎敌不住,兵马席卷而来,以致失陷城池。
三大王大怒,喝令武士推转吕枢密斩讫报来。
卫忠等告说:
宋江部下军将,皆是惯战兵马,多有勇烈好汉了得的人,更兼步卒都是梁山泊小喽啰,多曾惯斗,因此难敌。
方貌道:
权且寄下你项上一刀,与你五千军马,首先出哨。我自分拨大将,随后便来策应。
吕师囊拜谢了,全身披挂,手执丈八蛇矛,上马引军,首先出城。
却说三大王方貌聚集手下八员战将,名为八骠骑。
一个个都是身长力壮,武艺精熟的人。
那八员?
飞龙大将军刘赟、飞虎大将军张威、飞熊大将军徐方、飞豹大将军郭世广、飞天大将军邬福、飞云大将军苟正、飞山大将军甄诚、飞水大将军昌盛
当下三大王方貌,亲自披挂,手持方天画戟,上马出阵,监督中军人马,前来交战。
马前摆列着那八员大将,背后整整齐齐有三十二个副将,引五万南兵人马,出阊阖门来,迎敌宋军。
前部吕师囊引着卫忠、许定,已过寒山寺了,望无锡县而来。
宋江已使人探知,尽引许多正偏将佐,把军马调出无锡县,前进十里余路。
两军相遇,旗鼓相望,各列成阵势。
吕师囊忿那口气,跃坐下马,横手中矛,亲自出阵,要与宋江交战。
有诗为证:
头带茜红巾,身披锦战袍,
内穿黄金甲,外系彩绒绦。
马振铜铃响,身腾杀气高。
乾坤无敌手,当阵逞英豪。
宋江在门旗下见了,回头问道:
谁人敢拿此贼?
说犹未了,金枪手徐宁挺起手中金枪,骤坐下马,出到阵前,便和吕枢密交战。
二将交锋,左右助喊,约战了二十余合,吕师囊露出破绽来,被徐宁肋下刺着一枪,搠下马去。
两军一齐呐喊。
黑旋风李逵手挥双斧,丧门神鲍旭挺仗飞刀,项充、李衮各舞枪牌,杀过对阵来,南兵大乱。
宋江驱兵赶杀,正迎着方貌大队人马,两边各把弓箭射住阵脚,各列成阵势。
南军阵上,一字摆开八将。
方貌在中军听得说杀了吕枢密,心中大怒,便横戟出马来,大骂宋江道:
量你等只是梁山泊一伙打家劫舍的草贼,宋朝合败,封你为先锋,领兵侵入吴地,我今直把你诛尽杀绝,方才罢兵!
宋江在马上指道:
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天兵到此,尚自巧言抗拒。我若不把你杀尽,誓不回军!
方貌喝道:
且休与你论口。我手下有八员猛将在此,你敢拨八个出来厮杀么?
有诗为证:
兵知虚实方为得,将识存亡始是贤。
方貌两端俱不省,冥驱八将向军前。
宋江笑道:“若是我两个并你一个,也不算好汉。你使八个出来,我使八员首将和你比试本事,便见输赢。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如若不见输赢,不得混战,明日再约厮杀。”
方貌听了,便叫八将出来,各执兵器,骤马向前。
宋江道:“诸将相让马军出战。”说言未绝,八将齐出。
那八人?关胜、花荣、徐宁、秦明、朱仝、黄信、孙立、郝思文。
宋江阵内,门旗开处,左右两边,分出八员首将,齐齐骤马,直临阵上。
两军中花腔鼓擂,杂彩旗摇,各家放了一个号炮,两军助着喊声,十六骑马齐出,各自寻着敌手,捉对儿厮杀。
那十六员将佐,如何见得寻着敌手,配合交锋?关胜战刘赟,秦明战张威,花荣战徐方,徐宁战邬福,朱仝战苟正,黄信战郭世广,孙立战甄诚,郝思文战昌盛。
两阵上主帅立了信约。十六员大将交锋厮杀,真乃是堪描堪画。
但见:征尘迷铁甲,杀气罩银盔。绣旗风摆团花,骏马烟笼金。
英雄关胜,舞青龙刀直奔刘赟;猛健徐宁,挺金枪勇冲邬福。
节级朱仝逢苟正,铁鞭孙立遇甄诚。
秦明使棍战张威,郭世广正当黄信。
徐方举槊斗花荣,架隔难收;昌盛横刀敌思文,遮拦不住。
这一十六员猛将,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敌。
斗到三十合之上,数中一将,翻身落马。
赢得的是谁?美髯公朱仝,一枪把苟正刺下马来。
两阵上各自鸣金收军,七对将军分开。
两下各回本阵。
三大王方貌见折了一员大将,寻思不利,引兵退回苏州城内。
宋江当日催攒军马,直近寒山寺下寨。
升赏朱仝,裴宣写了军状,申复张招讨,不在话下。
且说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坚守不出,分调诸将,守把各门,深栽鹿角,城上列着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窝铺内熔煎金汁,女墙边堆垛灰瓶,准备牢守城池。
次日,宋江见南兵不出,引了花荣、徐宁、黄信、孙立,带领三十余骑马军,前来看城。
见苏州城郭,一周遭都是水港环绕,墙垣坚固,想道:“急不能勾打得城破。”
回到寨中,和吴用计议攻城之策。
有人报道:“水军头领正将李俊,从江阴来见主将。”宋江教请入帐中。
见了李俊,宋江便问沿海消息。
李俊答道:“自从拨领水军,一同石秀等,杀至江阴、太仓沿海等处,守将严勇、副将李玉,部领水军船只,出战交锋。
严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枪搠下水去,李玉已被乱箭射死,因此得了江阴、太仓。
即目石秀、张横、张顺去取嘉定,三阮去取常熟,小弟特来报捷。”
宋江见说大喜,赏赐了李俊,着令自往常州,去见张、刘二招讨,投下申状。
且说这李俊径投常州来,见了张招讨、刘都督,备说收复了江阴、太仓海岛去处,杀了贼将严勇、李玉。
张招讨给与了赏赐,令回宋先锋处听调。
李俊回到寒山寺寨中,来见宋先锋。
宋江因见苏州城外,水面空阔,必用水军船只厮杀,因此就留下李俊,教整点船只,准备行事。
李俊说道:“容俊去看水面阔狭,如何用兵,却作道理。”
宋江道:“是。”
李俊去了两日,回来说道:“此城正南上相近太湖,兄弟欲得备舟一只,投宜兴小港,私入太湖里去,出吴江,探听南边消息,然后可以进兵,四面夹攻,方可得破。”
宋江道:“贤弟此言极当,正合吾意。只是没有副手与你同去。”
随即便拨李大官人带同孔明、孔亮、施恩、杜兴四个,去江阴、太仓、昆山、常熟、嘉定等处协助水军,收复沿海县治,便可替回童威、童猛来帮助李俊行事。
李应领了军帖,辞别宋江,引四员偏将,投江阴去了。
不过两日,童威、童猛回来,参见宋先锋。
宋江抚慰了,就叫随从李俊,乘驾小船,前去探听南边消息。
且说李俊带了童威、童猛,驾起一叶扁舟,两个水手摇橹,五个人径奔宜兴小港里去,盘旋直入太湖中来。
看那太湖时,果然水天空阔,万顷一碧。
但见:天连远水,水接遥天。高低水影无尘,上下天光一色。
双双野鹭飞来,点破碧琉璃;两两轻鸥惊起,冲开青翡翠。
春光淡荡,溶溶波皱鱼鳞;夏雨滂沱,滚滚浪翻银屋。
秋蟾皎洁,金蛇游走波澜;冬雪纷飞,玉洞弥漫天地。
混沌凿开元气窟,冯夷独占水晶宫。
仙子时时飞宝剑,圣僧夜夜伏骊龙。
又有诗为证: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常送钓船归。
当下李俊和童威、童猛并两个水手,驾着一叶小船,径奔太湖,渐近吴江,远远望见一派鱼船,约有四五十只。
李俊道:“我等只做买鱼,去那里打听一遭。”
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
李俊问道:“渔翁,有大鲤鱼么?”
渔人道:“你们要大鲤鱼,随我家里去卖与你。”
李俊摇着船,跟那几只鱼船去。
没多时,渐渐到一个处所。
看时,团团一遭,都是驼腰柳树,篱落中有二十余家。
那渔人先把船来缆了,随即引李俊、童威、童猛三人上岸,到一个庄院里。
一脚入得庄门,那人呕了一声,两边攒出七八条大汉,都拿着挠钩,把李俊三人一齐搭住,径捉入庄里去。
不问事情,便把三人都绑在桩木上。
李俊把眼看时,只见草厅上坐着四个好汉。
为头那个赤须黄发,穿着领青绸衲袄;第二个瘦长短髯,穿着一领黑绿盘领木锦衫;第三个黑面长须,第四个骨脸阔腮、扇圈胡须,两个都一般穿着领青衲袄子。
头上各带黑毡笠儿,身边都倚着军器。
为头那个喝问李俊道:‘你等这厮们,都是那里人氏?来我这湖泊里做甚么?’
李俊应道:‘俺是扬州人,来这里做客,特来买鱼。’
那第四个骨脸的道:‘哥哥休问他,眼见得是细作了。只顾与我取他心肝来吃酒。’
李俊听得这话,寻思道:‘我在浔阳江上做了许多年私商,梁山泊内又妆了几年的好汉,却不想今日结果性命在这里!罢,罢,罢!’
叹了口气,看着童威、童猛道:‘今日是我连累了兄弟两个,做鬼也只是一处去!’
童威、童猛道:‘哥哥休说这话!我们便死也勾了。只是死在这里,埋没了兄长大名!’
三面厮觑着,腆起胸脯受死。
那四个好汉却看了他们三个,说了一回,互相厮觑道:‘这个为头的人,必不是以下之人。’
那为头的好汉又问道:‘你三个正是何等样人?可通个姓名,教我们知道。’
李俊又应道:‘你们要杀便杀,我等姓名,至死也不说与你,枉惹的好汉们耻笑!’
那为头的见说了这话,想这三人必是好汉,便跳起来,把刀都割断了绳索,放起这三个人来。
四个渔人,都扶他至屋内请坐。
为头那个纳头便拜,说道:‘我等做了一世强人,不曾见你这般好义气人物,好汉!三位老兄正是何处人氏?愿闻大名姓字。’
李俊道:‘眼见得你四位大哥,必是个好汉了。便说与你,随你们拿我三个那里去。我三个是梁山泊宋公明手下副将:混江龙李俊的便是;这两个兄弟,一个是出洞蛟童威,一个是翻江蜃童猛。今来受了朝廷招安,新破大辽,班师回京,又奉敕命,来收方腊。你若是方腊手下人员,便解我三人去请赏,休想我们挣扎!’
那四个听罢,纳头便拜,齐齐跪道:‘有眼不识泰山,却才甚是冒渎,休怪!休怪!俺四个弟兄,非是方腊手下贼兵。原旧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今来寻得这个去处,地名唤做榆柳庄,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俺四个只着打鱼的做眼,太湖里面寻些衣食。近来一冬,都学得些水势,因此无人敢来侵傍。俺们也久闻你梁山泊宋公明招集天下好汉,并兄长大名,亦闻有个浪里白跳张顺。不想今日得遇哥哥。’
李俊道:‘张顺是我弟兄,亦做同班水军头领,见在江阴地面,收捕贼人。改日同他来,却和你们相会。愿求你等四位大名。’
为头那一个道:‘小弟们因在绿林丛中走,都有异名,哥哥勿笑!小弟是赤须龙费保,一个是卷毛虎倪云,一个是太湖蛟卜青,一个是瘦脸熊狄成。’
李俊听说了四个姓名,大喜道:‘列位从此不必相疑。你岂不闻唐朝国子博士李涉,夜泊被盗,赠之以诗。今录与公辈一看。诗曰: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偶知闻。
相逢不用频猜忌,游宦而今半是君。’
俺哥哥宋公明,见做收方腊正先锋,即目要取苏州,不得次第,特差我三个来探路。今既得遇你四好汉,可随我去见俺先锋,都保你们做官。待收了方腊,朝廷升用。’
费保道:‘容复:若是我四个要做官时,方腊手下,也得个统制做了多时,所以不愿为官,只求快活。若是哥哥要我四人帮助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说保我做官时,其实不要。’
李俊道:‘既是恁地,我等只就这里结义为兄弟如何?’
四个好汉见说大喜,便叫宰了一口猪,一腔羊,置酒设席,结拜李俊为兄。
李俊叫童威、童猛都结义了。
七个人在榆柳庄上商议,说宋公明要取苏州一事。
‘方貌又不肯出战,城池四面是水,无路可攻,舟船港狭难以进,只似此怎得城子破?’
费保道:‘哥哥且宽心住两日。杭州不时间有方腊手下人来苏州公干,可以乘势智取城郭。小弟使几个打鱼的去缉听,若还有人来时,便定计策。’
李俊道:‘此言极妙!’
费保便唤几个渔人,先行去了,自同李俊每日在庄上饮酒。
在那里住了两三日,只见打鱼的回来报道:‘平望镇上,有十数只递运船只,船尾上都插得黄旗,旗上写着‘承造王府衣甲’,眼见的是杭州解来的。每只船上,只有五七人。’
李俊道:‘既有这个机会,万望兄弟们助力。’
费保道:‘只今便往。’
李俊道:‘但若是那船上走了一个,其计不谐了。’
费保道:‘哥哥放心,都在兄弟身上。’
随即聚集六七十只打鱼小船。
七筹好汉,各坐一只,其余都是渔人。
各藏了暗器,尽从小港透入大江,四散接将去。
当夜星月满天,那十只官船都湾在江东龙王庙前。
费保船先到,唿起一声号哨,六七十只鱼船一齐拢来,各自帮住大船。
那官船里人急钻出来,早被挠钩搭住,三个五个,做一串儿缚了。
及至跳得下水的,都被挠钩搭上船来。
尽把小船带住官船,都移入太湖深处。
直到榆柳庄时,已是四更天气。
闲杂之人,都缚做一串,把大石头坠定,抛在太湖里淹死。
捉得两个为头的来问时,原来是守把杭州方腊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手下库官,特奉令旨,押送新造完铁甲三千副,解赴苏州三大王方貌处交割。
李俊问了姓名,要了一应关防文书,也把两个库官杀了。
李俊道:‘须是我亲自去和哥哥商议,方可行此一件事。’
费保道:‘我着人把船渡哥哥,从小港里稍到军前,觉近便。’
就叫两个渔人,摇一只快船送出去。
李俊分付童威、童猛并费保等:‘且教把衣甲船只,悄悄藏在庄后港内,休得吃人知觉了。’
费保道:‘无事。’自来打并船只。
却说李俊和两个渔人,驾起一叶快船,径取小港,稍到军前寒山寺上岸。
来至寨中,见了宋先锋,备说前事。
吴用听了,大喜道:‘若是如此,苏州唾手可得。便请主将传令,就差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带领冲阵牌手二百人,跟随李俊回太湖庄上,与费保等四位好汉,如此行计。约在第二日进发。’
李俊领了军令,带同一行人,直到太湖边来。
三个先过湖去,却把船只接取李逵等一干人,都到榆柳庄上。
李俊引着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个,和费保等相见了。
费保看见李逵这般相貌,都皆骇然。
邀取二百余人,在庄上置备酒食相待。
到第三日,众人商议定了,费保扮做解衣甲正库官,倪云扮做副使,都穿了南官的号衣,将带了一应关防文书。
众渔人都装做官船上梢公水手。
却藏黑旋风等二百余人将校在船舱里。
卜青、狄成押着后船,都带了放火的器械。
却欲要行动,只见渔人又来报道:‘湖面上有一只船,在那里摇来摇去。’
李俊道:‘又来作怪!’急急自去看时,船头上立着两个人,看来却是神行太保戴宗和轰天雷凌振。
李俊呼了一声号哨,那只船飞也似奔来庄上,到得岸边,上岸来,都相见了。
李俊问:‘二位何来?甚事见报?’
戴宗道:‘哥哥急使李逵来了,正忘却一件大事,特地差我与凌振赍一百号炮在船里,湖面上寻赶不上,这里又不敢拢来傍岸,教兄弟明早卯时进城,到得里面,便放这一百个火炮为号。’
李俊道:‘最好!’便就船里,搬过炮笼炮架来,都藏埋衣甲船内。
费保等闻知是戴宗,又置酒设席管待。
凌振带来十个炮手,都埋伏摆在第三只船内。
有诗为证:
攻城无计正忧心,忽有渔郎送好音。
杀却库官施妙术,苏州城郭等闲侵。
当夜四更,离庄望苏州来。
五更已后,到得城下。
守门军士在城上望见是南国旗号,慌忙报知。
管门大将却是飞豹大将军郭世广,亲自上城来,问了小校备细,接取关防文书,吊上城来看了。
郭世广使人赍至三大王府里,辨看了来文。
又差人来监视,却才教放入城门。
郭世广直在水门边坐地,再叫人下船看时,满满地堆着铁甲号衣,因此一只只都放入城去。
放过十只船了,便关水门。
三大王差来的监视官员,引着五百军在岸上跟定,便着湾住了船。
李逵、鲍旭、项充、李衮,从船舱里钻出来。
监视官见了四个人形容粗丑,急待问是甚人时,项充、李衮早舞起团牌,飞出一把刀来,把监视官剁下马去。
那五百军欲待上船,被李逵掣起双斧,早跳在岸上,一连砍翻十数个,那五百军人都走了。
船里众好汉并牌手二百余人,一齐上岸,便放起火来。
凌振就岸边撒开炮架,搬出号炮,连放了十数个。
那炮震得城楼也动,四下里打将入去。
三大王方貌正在府中计议,听的火炮接连响,惊的魂不附体。
各门守将听得城中炮响不绝,各引兵奔城中来。
各门飞报:‘南军都被冷箭射死,宋军已上城了。’
苏州城内鼎沸起来,正不知多少宋军入城。
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引着两个牌手,在城里横冲直撞,追杀南兵。
李俊、戴宗引着费保四人,护持凌振,只顾放炮。
宋江已调三路军将取城。
宋兵人马杀入城来,南军漫散,各自逃生。
且说三大王方貌急急披挂上马,引了五七百铁甲军,夺路待要杀出南门,不想正撞见黑旋风李逵这一伙,杀得铁甲军东西乱窜,四散奔走。
小巷里又撞出鲁智深,轮起铁禅杖打将来。
方貌抵当不住,独自跃马再回府来。
乌鹊桥下转出武松,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方貌倒攧将下来,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提首级径来中军,参见先锋请功。
此时宋江已进城中王府坐下,令诸将各自去城里搜杀南军,尽皆捉获。
单只走了刘赟一个,领了些败残军兵,投秀州去了。
有诗为证:
神器从来不可干,僭王称号讵能安?
武松立马诛方貌,留与奸臣做样看。
宋江到王府坐下,便传下号令,休教杀害良民百姓。
一面教救灭了四下里火。
便出安民文榜,晓谕军民。
次后聚集诸将,到府请功。
已知武松杀了方貌,朱仝生擒徐方,史进生擒了甄诚,孙立便打死张威,李俊枪刺死昌盛,樊瑞杀死邬福。
宣赞和郭世广鏖战,你我相伤,都死于饮马桥下。
其余都擒得牙将,解来请功。
宋江见折了丑郡马宣赞,伤悼不已,便使人安排花棺彩椁,迎去虎丘山下殡葬。
把方貌首级并徐方、甄诚,解赴常州张招讨军前施行。
张招讨就将徐方、甄诚碎剐于市,方貌首级,解赴京师;回将许多赏赐,来苏州给散众将。
张招讨移文申状,请刘光世镇守苏州,却令宋先锋沿便进兵,收捕贼寇。
只见探马报道:‘刘都督、耿参谋来守苏州。’
当日众将都跟着宋先锋迎接刘光世等官入城。
王府安下,参贺已了。
宋江众将自来州治议事,使人去探沿海水军头领消息如何。
却早报说,沿海诸处县治,听得苏州已破,群贼各自逃散,海僻县道,尽皆平静了。
宋江大喜,申达文书到中军报捷,请张招讨晓谕旧官复职,另拨中军统制,前去各处守御安民,退回水军头领正偏将佐,来苏州调用。
数日之间,统制等官各自分投去了。
水军头领都回苏州,诉说三阮打常熟,折了施恩,又去攻取昆山,折了孔亮。
石秀、李应等尽皆回了,施恩、孔亮不识水性,一时落水,俱被淹死。
宋江见又折了二将,心中大忧,嗟叹不已。
费保等四人,来辞宋先锋,要回去。
宋江坚意相留,不肯,重赏了四人,再令李俊送费保等回榆柳庄去。
李俊当时又和童威、童猛送费保四人到榆柳庄上,费保等又冶酒设席相款。
饮酒中间,费保起身与李俊把盏,说出几句言语来。
有分教:李俊名闻海外,声播寰中。
去作化外国王,不犯中原之境。
正是:了身达命蟾离壳,立业成名鱼化龙。
毕竟费保与李俊说出甚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折了三员将佐:宣赞、施恩、孔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译文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诗曰:
不识存亡妄逞能,吉凶祸福并肩行。
只知武士戡离乱,未许将军见太平。
自课赤心无谄屈,岂知天道不昭明。
韩彭功业人难辨,狡兔身亡猎犬烹。
话说当下众将救起宋江,半晌方才苏醒,对吴用等说道:‘我们今番必然收伏不得方腊了。自从渡江以来,如此不利,连连损折了我八个弟兄!’吴用劝道:‘主帅休说此言,以懈军心。当初破大辽之时,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数。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眼见得渡江以来,连得了三个大郡,润州、常州、宣州,此乃皆是天子洪福齐天,主将之虎威,如何不利?先锋何故自丧志气?’宋江道:‘军师言之极当。虽然天数将尽,我想一百八人上应列宿,又合天文所载。兄弟们过如手足之亲。今日听了这般凶信,不由我不伤心!’吴用再劝道:‘主将请休烦恼,勿伤贵体。且请理会调兵接应,攻打无锡县。’宋江道:‘留下柴大官人与我做伴。别写军帖,使戴院长与我送去,回复卢先锋,着令进兵攻打湖州,早至杭州聚会。’吴用教裴宣写了军帖回复,使戴宗往宣州去了,不在话下。
却说吕师囊引着许定,逃回至无锡县,正迎着苏州三大王发来救应军兵,为头是六军指挥使卫忠,带十数个牙将,引兵一万,来救常州,合兵一处,守住无锡县。吕枢密诉说金节献城一事,卫忠道:‘枢密宽心,小将必然再要恢复常州。’只见探马报道:‘宋军至近,早作准备。’卫忠便引兵上马,出北门外迎敌,早见宋江军马势大,为头是黑旋风李逵,引着鲍旭、项充、李衮当先,直杀过来。卫忠力怯难加,军马不曾摆成行列,大败而走。急退入无锡县时,四个早随马后入县治。吕枢密便奔南门而走。关胜引着兵马已夺了无锡县,四下里放起火来。卫忠、许定亦望南门走了,都回苏州去了。关胜等得了县治,便差人飞报宋先锋。宋江与众头领都到无锡县,便出榜安抚了本处百姓,复为良民。引大队军马,都屯驻在本县。却使人申请张、刘二总兵镇守常州。
且说吕枢密会同卫忠、许定三个,引了败残军马,奔苏州城来告三大王方貌求救,诉说宋军势大,迎敌不住,兵马席卷而来,以致失陷城池。三大王大怒,喝令武士推转吕枢密斩讫报来。卫忠等告说:‘宋江部下军将,皆是惯战兵马,多有勇烈好汉了得的人,更兼步卒都是梁山泊小喽啰,多曾惯斗,因此难敌。’方貌道:‘权且寄下你项上一刀,与你五千军马,首先出哨。我自分拨大将,随后便来策应。’吕师囊拜谢了,全身披挂,手执丈八蛇矛,上马引军,首先出城。
却说三大王方貌聚集手下八员战将,名为八骠骑。一个个都是身长力壮,武艺精熟的人。那八员?
飞龙大将军刘赟、飞虎大将军张威、飞熊大将军徐方、飞豹大将军郭世广、飞天大将军邬福、飞云大将军苟正、飞山大将军甄诚、飞水大将军昌盛
当下三大王方貌,亲自披挂,手持方天画戟,上马出阵,监督中军人马,前来交战。马前摆列着那八员大将,背后整整齐齐有三十二个副将,引五万南兵人马,出阊阖门来,迎敌宋军。前部吕师囊引着卫忠、许定,已过寒山寺了,望无锡县而来。宋江已使人探知,尽引许多正偏将佐,把军马调出无锡县,前进十里余路。两军相遇,旗鼓相望,各列成阵势。吕师囊忿那口气,跃坐下马,横手中矛,亲自出阵,要与宋江交战。有诗为证:
头带茜红巾,身披锦战袍,
内穿黄金甲,外系彩绒绦。
马振铜铃响,身腾杀气高。
乾坤无敌手,当阵逞英豪。
宋江在门旗下见了,回头问道:‘谁人敢拿此贼?’说犹未了,金枪手徐宁挺起手中金枪,骤坐下马,出到阵前,便和吕枢密交战。二将交锋,左右助喊,约战了二十余合,吕师囊露出破绽来,被徐宁肋下刺着一枪,搠下马去。两军一齐呐喊。黑旋风李逵手挥双斧,丧门神鲍旭挺仗飞刀,项充、李衮各舞枪牌,杀过对阵来,南兵大乱。
宋江驱兵赶杀,正迎着方貌大队人马,两边各把弓箭射住阵脚,各列成阵势。南军阵上,一字摆开八将。方貌在中军听得说杀了吕枢密,心中大怒,便横戟出马来,大骂宋江道:‘量你等只是梁山泊一伙打家劫舍的草贼,宋朝合败,封你为先锋,领兵侵入吴地,我今直把你诛尽杀绝,方才罢兵!’宋江在马上指道:‘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天兵到此,尚自巧言抗拒。我若不把你杀尽,誓不回军!’方貌喝道:‘且休与你论口。我手下有八员猛将在此,你敢拨八个出来厮杀么?’有诗为证:
兵知虚实方为得,将识存亡始是贤。
方貌两端俱不省,冥驱八将向军前。
宋江笑着说:“如果是我和你两个人一起,也不算是什么好汉。你如果派出八个将领来,我就派出八个首将和你较量一下,这样就能看出谁胜谁负。但是,被打下马的,各自抬回自己的阵地,不允许暗箭伤人,也不允许抢夺尸体。如果没有分出胜负,不要混战,明天再约定时间再战。”方貌听了,就命令八位将领出来,各自拿着兵器,骑马向前。宋江说:“各位将领,请让马军出战。”话音未落,八位将领齐齐出现。这八位将领是谁?是关胜、花荣、徐宁、秦明、朱仝、黄信、孙立、郝思文。宋江阵中,门旗打开,左右两边,分出八位首将,齐齐骑马,直接来到阵前。两军中鼓声花腔,彩旗飘扬,各自放了一个号炮,两军助着喊声,十六骑马齐齐出阵,各自寻找对手,一对一地交战。这十六位将领,如何能找到对手,配合交锋?关胜对战刘赟,秦明对战张威,花荣对战徐方,徐宁对战邬福,朱仝对战苟正,黄信对战郭世广,孙立对战甄诚,郝思文对战昌盛。两军的主帅立下了约定。十六位大将交锋厮杀,真是精彩绝伦。只见:
战尘弥漫铁甲,杀气笼罩银盔。绣旗随风摆动,骏马烟雾笼罩金鞍。英雄关胜,舞动青龙刀直冲刘赟;猛将徐宁,挺起金枪勇冲邬福。节级朱仝遭遇苟正,铁鞭孙立对上甄诚。秦明用棍棒对战张威,郭世广面对黄信。徐方举起长矛与花荣交战,架隔难以收招;昌盛横刀对抗郝思文,遮拦不住。
这十六位猛将,各人都是英雄,用心交战。战斗到三十回合以上,有一位将领翻身落马。胜出的是谁?美髯公朱仝,一枪将苟正刺下马来。两军各自鸣金收兵,七对将军分开。两下各自回到自己的阵地。
三大王方貌看到损失了一名大将,心想形势不利,带领军队退回苏州城内。宋江当天督促军队,直接在寒山寺下寨。奖赏朱仝,裴宣写了军状,向张招讨报告,不在此话下。
且说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坚守不出,分调诸将,守把各门,深挖鹿角,城上排列着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窝铺内熔煎金汁,女墙边堆放着灰瓶,准备坚守城池。
次日,宋江看到南边军队不出来,带领花荣、徐宁、黄信、孙立,带领三十多骑兵,前来查看城池。看到苏州城池,四周都是水港环绕,城墙坚固,心想:“急攻也攻不下城池。”回到军营,和吴用商议攻城之策。有人报告说:“水军头领李俊,从江阴来见主将。”宋江让请他到帐中。见了李俊,宋江就问沿海的消息。李俊回答说:“自从被派领水军,和石秀等人一起,杀到江阴、太仓沿海等地,守将严勇、副将李玉,率领水军船只,出战交锋。严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枪刺下水去,李玉已经被乱箭射死,因此攻下了江阴、太仓。现在石秀、张横、张顺去攻取嘉定,三阮去攻取常熟,我特来报捷。”宋江听后大喜,奖赏了李俊,让他自己去常州,见张、刘两位招讨,递交申请。
且说这李俊直接前往常州,见了张招讨、刘都督,详细报告了收复江阴、太仓海岛的情况,杀了贼将严勇、李玉。张招讨给了他奖赏,让他回到宋先锋那里听调。李俊回到寒山寺军营,来见宋先锋。宋江因为看到苏州城外,水面空旷,必须用水军船只交战,因此留下李俊,让他整顿船只,准备行动。李俊说:“让我去看看水面的宽窄,然后再决定如何用兵。”宋江说:“好。”李俊离开两天后回来,说:“这个城池正南靠近太湖,我想准备一艘船,去宜兴小港,然后秘密进入太湖,出吴江,探听南边的消息,然后再进攻,四面夹击,才能攻破。”宋江说:“贤弟你说的很有道理,正合我意。只是没有副手和你一起去。”随即就派李大官人带着孔明、孔亮、施恩、杜兴四个,去江阴、太仓、昆山、常熟、嘉定等处协助水军,收复沿海的县治,就可以调回童威、童猛来帮助李俊行事。李应领了军令状,告别宋江,带领四员偏将,前往江阴。
不过两天,童威、童猛回来,参见宋先锋。宋江安慰了他们,就叫他们跟随李俊,乘坐小船,前去探听南边的消息。
且说李俊带着童威、童猛,驾起一叶扁舟,两个水手划桨,五个人直接驶向宜兴小港,盘旋直入太湖中。看那太湖,果然水天空阔,一片碧蓝。只见:
天连着远水,水接近遥天。高低的水影无尘,上下天光一色。一对对野鹭飞来,打破碧绿的水晶;一对对轻鸥惊起,冲开青色的翡翠。春光淡荡,波纹如鱼鳞;夏雨滂沱,浪涛如银屋。秋月皎洁,金蛇在波澜中游走;冬雪纷飞,玉洞弥漫天地。混沌开辟了元气的洞穴,冯夷独自占据了水晶宫。仙女时常飞舞宝剑,圣僧夜夜潜伏在龙宫。
又有诗为证:
水波荡漾白鸥飞,绿意盎然春深好染衣。
南北往来人自老,夕阳常送钓船归。
当时李俊和童威、童猛以及两个水手,驾驶着一叶小船,直奔太湖,渐渐靠近吴江,远远地看到一排鱼船,大约有四五十只。李俊说:“我们假装买鱼,去那里打听一下。”五个人直接划船到打鱼船边。李俊问:“渔翁,有大鲤鱼吗?”渔人说:“你们要大鲤鱼,跟我回家去卖给你们。”李俊摇着船,跟着几只鱼船去。没过多久,渐渐地到了一个地方。一看,周围都是弯曲的柳树,篱笆内有二十多户人家。那个渔人先把船系好,随即引着李俊、童威、童猛三个人上岸,来到一个庄园里。一进门,那个人咳嗽了一声,两边立刻冲出七八个大汉,都拿着挠钩,把李俊三个人一起抓住,直接捉进庄园里。不问任何事情,就把三个人都绑在桩木上。
李俊抬头一看,只见草屋上坐着四个壮汉。为首的那个,红胡子黄头发,穿着一件青色绸缎的棉袄;第二个,瘦高个,长着短胡须,穿着一件黑绿相间的盘领木锦衫;第三个,脸色黑,长着长胡须;第四个,脸型瘦,腮帮子宽,胡须像扇子一样。他们四个都穿着青色棉袄,头上戴着黑色毡帽,身边都靠着武器。为首的那个问李俊道:“你们这些家伙,都是哪里人?来我这湖里做什么?”李俊回答说:“我是扬州人,来这里做客,特地来买鱼。”第四个瘦脸的壮汉说:“哥哥别管他,明显是来者不善。只管把他心肝取出来喝酒。”李俊听到这话,心想:“我在浔阳江上做了多年的私商,在梁山泊也做了几年的好汉,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送命!罢了,罢了,罢了!”叹了口气,看着童威、童猛说:“今天是我连累了你们两个兄弟,做鬼也要一起去!”童威、童猛说:“哥哥别这么说!我们就算死也心甘情愿。只是死在这里,会埋没了你的名声!”三个人互相看着,挺起胸膛准备受死。那四个壮汉看了他们三个一番,互相看了看,说:“这个为首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为首的壮汉又问:“你们三个是什么人?能告诉我们你们的姓名吗?”李俊回答说:“你们要杀就杀,我们三个的姓名,死也不会告诉你们,免得让好汉们笑话!”为首的壮汉听了这话,心想这三人肯定是好汉,便跳起来,割断刀上的绳索,放了他们三个。四个渔人,都扶他们到屋内坐下。为首的那个跪下拜道:“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强盗,从没见过你这样讲义气的人,好汉!三位老兄是哪里人?请告诉我们你们的姓名。”李俊说:“看你们四位大哥的样子,肯定都是好汉。我就告诉你们,你们要杀就杀,我三个是梁山泊宋公明手下的副将:混江龙李俊就是我;这两个兄弟,一个是出洞蛟童威,一个是翻江蜃童猛。现在我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刚刚打败了大辽,班师回京,又奉命来收服方腊。你们要是方腊手下的人,就把我三个解去请赏,别想让我们挣扎!”那四个听后,都跪下拜道:“我们看错了人,刚才太冒犯了,请不要怪罪!请不要怪罪!我们四个兄弟,不是方腊手下的人。以前都在山林里讨生活,现在找到了这个地方,叫榆柳庄,四周都是深港,只有船才能进来。我们只让打鱼的做眼线,在太湖里找些吃的。最近一冬天,都学会了水战,所以没人敢来侵犯。我们久闻梁山泊宋公明招集天下好汉,也听说过你的名字,还有浪里白跳张顺。没想到今天能遇到你。”李俊说:“张顺是我的兄弟,也是我们的水军头领,现在在江阴,负责抓捕贼人。改天我会带他来和你们见面。请告诉我你们的姓名。”为首的那个说:“我们在山林里行走,都有外号,哥哥别笑!我是赤须龙费保,还有卷毛虎倪云,太湖蛟卜青,瘦脸熊狄成。”李俊听后,非常高兴说:“从现在起,我们之间不必再怀疑。你们没听过唐朝国子博士李涉,夜泊被盗,赠之以诗的事吗?现在我将这首诗给你们看。诗曰:‘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偶知闻。相逢不用频猜忌,游宦而今半是君。’我的哥哥宋公明,现在是收服方腊的前锋,现在要攻打苏州,但一时无法攻下,城池四面环水,船只能从狭窄的港口进入。我现在派你们三个来探路。既然遇到了你们四位好汉,就跟我去见我的先锋,我保证你们都能做官。等收服了方腊,朝廷会重用我们。”费保说:“请允许我回答:如果我们想做官,方腊手下已经做了很久的统制,所以我们不想做官,只想快活。如果我们需要你们帮助我们,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但如果你们要保我们做官,我们其实并不想。”李俊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在这里结拜为兄弟吧。”四个壮汉听后非常高兴,就杀了一口猪,一腔羊,摆酒设宴,和李俊结拜为兄弟。李俊叫童威、童猛也一起结拜。
七个人在榆柳庄上商议,说宋公明要攻打苏州的事。“方貌不肯出战,城池四面环水,没有路可以进攻,船只能从狭窄的港口进入,这样怎么攻下城池?”费保说:“哥哥别担心,再住两天。杭州不时会有方腊手下的人来苏州办事,我们可以趁机智取城池。我会派几个打鱼的去打听,如果还有人来,就定下计策。”李俊说:“这主意太好了!”费保就召集了六七十只打鱼的小船。七个好汉,每人坐一只,其余的都是渔夫。他们各自藏好暗器,从小港悄悄进入大江,分散开来。
那天晚上,星星和月亮都挂满了天空,那十只官船都停泊在江东龙王庙前。费保的船先到,吹响一声号角,六七十只渔船一齐靠过来,各自帮助官船。官船里的人急忙钻出来,很快就被人用挠钩抓住,三个五个一串绑起来。等到跳下水的人,也被挠钩拉回船上。把小船都系在官船上,都开到太湖深处。等到到达榆柳庄时,已经是四更天了。闲杂的人都被绑成一串,用大石头绑住,扔进太湖淹死。抓住两个为首的人审问时,原来是守卫杭州的方腊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手下的库官,特别奉命押送三千副新造的铁甲,解往苏州三大王方貌那里交割。李俊问了他们的名字,要了所有的关防文书,也把两个库官杀了。李俊说:“必须是我亲自和哥哥商量,才能做这件事。”费保说:“我会派人把船送哥哥,从小港里悄悄送到军营,比较方便。”于是叫了两个渔夫,划一只快船送出去。李俊吩咐童威、童猛和费保等人:“先把衣甲和船只悄悄藏在庄后的港里,不要让人发现。”费保说:“没事。”自己来安排船只。
李俊和两个渔夫,驾着一叶快船,直接从小港里划到军营前寒山寺上岸。来到军营,见到了宋先锋,把前的事情详细说了。吴用听了,非常高兴说:“如果是这样,苏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请主将传令,派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带领冲阵牌手二百人,跟随李俊回太湖庄上,和费保等四位好汉一起行动。约定第二天出发。”李俊领了军令,带着一行人,直到太湖边。三个人先过湖去,然后把船只接来,把李逵等一干人都接到榆柳庄上。李俊带着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个,和费保等人相见。费保看到李逵这样一副长相,都感到惊讶。邀请了两百多人,在庄上准备了酒食款待他们。到了第三天,众人商议好了,费保扮成押送衣甲的正库官,倪云扮成副使,都穿着南方的官服,带着所有的关防文书。所有的渔夫都装扮成官船上的水手。把黑旋风等二百多人藏在船舱里。卜青、狄成押着后面的船,都带着放火的工具。
正要行动,只见渔夫又来报告说:“湖面上有一只船,在那里晃来晃去。”李俊说:“又来捣乱!”急忙自己去看看,船头上站着两个人,看样子是神行太保戴宗和轰天雷凌振。李俊吹了一声号角,那只船像飞一样地奔向庄上,到岸边,上岸来,都见了面。李俊问:“二位从哪里来?什么事报告?”戴宗说:“哥哥紧急派李逵来了,正忘记了一件大事,特地派我和凌振带着一百个炮在船上,在湖面上追赶不上,这里又不敢靠近岸边,让兄弟明天早上卯时进城,到了里面,就放这一百个火炮作为信号。”李俊说:“太好了!”于是就在船上,把炮笼和炮架搬过来,都藏在衣甲船里。费保等人知道是戴宗,又摆酒设宴款待他们。凌振带来的十个炮手,都埋伏在第三只船里。
当夜四更,离开庄院向苏州进发。五更过后,到了城下。守门的士兵在城上看到是南方的旗帜,慌忙报告。管门的大将是飞豹大将军郭世广,亲自上城来,问了士兵详细情况,接过关防文书,吊上城去看了一下。郭世广派人送到三大王府里,辨看了文书。又派人监视,才让放行。郭世广亲自坐在水门边,再叫人下船查看,发现船里满满的都是铁甲和号衣,因此一艘艘都放行了。放过了十只船后,就关上了水门。三大王派来的监视官员,带着五百军在岸上跟着,让他们把船停住。李逵、鲍旭、项充、李衮,从船舱里钻出来。监视官看到这四个人长得粗犷丑陋,正要问他们是谁时,项充、李衮早就舞起团牌,飞出一把刀来,把监视官剁下马去。那五百军想要上船,被李逵举起双斧,跳到岸上,一连砍翻了十几个,那五百军人都逃跑了。船上的众好汉和牌手二百多人,一齐上岸,便放起火来。凌振就在岸边展开炮架,搬出号炮,连续放了十几个。那炮声震得城楼都动,四面八方都打将进去。
三大王方貌正在府中商议,听到火炮接连响起,吓得魂不附体。各门的守将听到城中的炮声不断,都带着兵奔向城中来。各门飞报:‘南军都被冷箭射死,宋军已经上城了。’苏州城内一片混乱,不知道有多少宋军进城。黑旋风李逵和鲍旭带着两个牌手,在城里横冲直撞,追杀南军。李俊、戴宗带着费保四人,保护凌振,只顾放炮。宋江已经调集三路军来攻城。宋军杀入城来,南军四处逃散,各自逃生。
三大王方貌急忙披挂上马,带着五七百铁甲军,想要夺路杀出南门,不想正撞上黑旋风李逵这一伙,铁甲军四处乱窜,四散奔逃。小巷里又撞出鲁智深,举起铁禅杖打过来。方貌抵挡不住,独自跃马回到府中。乌鹊桥下转出武松,追上一刀,削断了马脚,方貌跌倒在地,武松再补一刀砍了,提着首级直接来到中军,参见先锋请功。这时宋江已经进入城中王府坐下,命令各位将领各自在城里搜杀南军,全部捉拿。只有一个刘赟逃脱,带着一些败残的军兵,逃往秀州去了。有诗为证:‘神器从来不可夺,僭王称号怎能安?武松立马斩方貌,留下奸臣做榜样。’
宋江来到王府坐下后,立刻下令,禁止杀害无辜的百姓。同时,他派人扑灭了四处蔓延的火势。随后,他发布了安民告示,告知军民。接着,他召集各位将领,到府中请求论功行赏。已知武松杀了方貌,朱仝生擒了徐方,史进生擒了甄诚,孙立打死张威,李俊用枪刺死了昌盛,樊瑞杀死了邬福。宣赞和郭世广在饮马桥下激战,双方都受了伤,最终都死在那里。其余的将领都擒获了敌方的牙将,解来请求论功行赏。宋江看到宣赞被杀,非常伤心,于是派人准备了花棺和彩椁,将宣赞的遗体运到虎丘山下安葬。将方貌的首级和徐方、甄诚解送到常州张招讨军前处理。张招讨将徐方、甄诚在市场上公开处决,方貌的首级则解送到京师;同时,他还带回了许多赏赐,分发给在苏州的众将。张招讨发文向上级请示,请求刘光世镇守苏州,而命令宋先锋继续进军,收捕剩余的贼寇。探马报告说:“刘都督、耿参谋来守苏州。”当天,众将领都跟着宋先锋迎接刘光世等官员入城。在王府安顿下来后,举行了参拜和祝贺仪式。宋江与众将领来到州治商议事务,派人去探询沿海水军头领的消息。不久,报告说,沿海各地的县治听说苏州已被攻破,群贼各自逃散,偏远的海路县道也都恢复了平静。宋江非常高兴,向上级递交了捷报文书,请求张招讨通知旧官复职,并另派中军统制前往各地守卫和安抚百姓,同时召回水军头领及其将领,到苏州接受调用。
几天之内,统制等官员各自前往各自的岗位。水军头领们都回到了苏州,报告说三阮攻打常熟时,施恩阵亡,又去攻取昆山时,孔亮阵亡。石秀、李应等人也都回来了,施恩和孔亮不识水性,不慎落水,都被淹死了。宋江看到又损失了两员将领,心中非常忧虑,不停地叹息。
费保等四人前来向宋先锋辞行,想要回去。宋江坚决挽留他们,但他们执意要走,宋江于是重赏了他们四人,并派李俊送费保等人回榆柳庄。李俊当时又和童威、童猛一起送费保四人到榆柳庄,费保等人设宴款待他们。在饮酒的过程中,费保起身给李俊敬酒,说出了几句言语。这些言语预示着:李俊将在海外闻名,声名远播。他将成为化外国王,不再侵犯中原。正是:脱离尘世,达到超脱,如同蟾蜍脱壳,如同鱼化成龙。究竟费保和李俊说了什么言语,且听下回分解。
在这一回中,损失了三位将领:宣赞、施恩、孔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注解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宋公明苏州大会垓:混江龙太湖小结义宋公明苏州大会垓,指《水浒传》中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在太湖小结义,后来在苏州大会垓,即苏州城下与敌军会战的故事情节。
存亡:指生死存亡,比喻事物的生死存亡或国家的兴衰。
吉凶祸福:指好运和坏运,好事和坏事,泛指人生经历的各种遭遇。
武士:古代指以武艺为职业的人,特指以武艺为生的士兵。
戡离乱:戡,平定;离乱,战乱。指平定战乱。
将军:古代的高级武官,相当于现在的将军或高级军官。
太平:指社会安定,没有战乱和灾难。
赤心:指忠诚之心,真心。
谄屈:谄媚屈从,指曲意迎合。
天道:指自然界或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和法则。
昭明:明显,显著。
韩彭:指汉代名将韩信和彭越,常用来比喻英勇的将领。
狡兔:狡猾的兔子,比喻敌人。
猎犬烹:猎人捕得狡兔后烹食猎犬,比喻功臣被杀。
宋江:宋江,字公明,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被称为梁山泊好汉的首领,以智谋和仁义著称。
吴用:《水浒传》中的人物,智多星,以智谋著称。
天数:指天意,命运。
列宿:指天空中的星宿,这里比喻天上的星宿分布,象征梁山好汉的分布。
润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江苏省镇江市。
常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江苏省常州市。
宣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天子: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洪福:大福,好运。
虎威:比喻威严和力量。
先锋:军队中的先头部队,这里指军队的领导者。
湖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杭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无锡县:古代的一个县名,今江苏省无锡市。
苏州:古代的一个州名,今江苏省苏州市。
三大王方貌:指当时的一个敌方将领。
八骠骑:指三大王方貌手下八员勇猛的战将。
阊阖门:苏州城的城门之一。
金枪手徐宁:《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之一,以金枪技艺著称。
黑旋风李逵:《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之一,以勇猛著称。
鲍旭:《水浒传》中的人物,鲍旭,梁山好汉之一。
项充:《水浒传》中的人物,项充,梁山好汉之一。
李衮:《水浒传》中的人物,李衮,梁山好汉之一。
南兵:指来自南方的军队。
八将:指三大王方貌手下的八员战将。
好汉:指在古代中国,以武艺高强、行侠仗义著称的男子,有时也指绿林好汉。
暗箭伤人:比喻暗中用诡计陷害人,不光明正大。
抢掳尸首:指在战争中抢夺敌人的尸体。
号炮:古代战争中用来传递信号的火炮。
门旗:古代军队中的旗帜,通常用于指挥和标识。
首将: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花腔鼓:古代战争中用来鼓舞士气的打击乐器。
杂彩旗:色彩斑斓的旗帜,用于装饰和鼓舞士气。
厮杀:指激烈的战斗。
信约:双方达成的协议或承诺。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著名古寺,文中指李俊等人到达的地方。
军马:指军队。
申复:向上级报告。
苏州城郭:指苏州的城墙。
水港环绕:指苏州城周围被水道环绕。
墙垣坚固:指城墙非常坚固。
踏弩硬弓:一种古代的弓箭武器。
擂木炮石:指用擂木和炮石进行防御。
窝铺:指军队中的帐篷。
熔煎金汁:古代的一种火攻手段,用熔化的金属汁液攻击敌人。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用于士兵观察和射击。
灰瓶:古代的一种攻城器具,用灰瓶投掷灰烬或热油等物质攻击敌人。
军状:军队中的文书或报告。
张招讨:指当时的军事指挥官。
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古代为军事要地。
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古代为军事要地。
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古代为军事要地。
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古代为军事要地。
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古代为军事要地。
李俊:宋江水军头领,以智勇著称。
江阴、太仓、昆山、常熟、嘉定等处:指江阴、太仓、昆山、常熟、嘉定等地。
童威、童猛:宋江水军头领,以勇猛著称。
太湖:位于今江苏省南部,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太湖的一部分。
宜兴小港:位于太湖附近的一个小港口。
水晶宫:传说中水神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太湖的美丽。
碧琉璃:指清澈透明的湖水。
青翡翠:指清澈的天空。
金蛇:指波光粼粼的湖水。
玉洞:指太湖中的洞穴。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宝剑:指传说中的宝剑,这里比喻李俊等人的英勇。
圣僧:指佛教中的高僧,这里比喻李俊等人的智慧。
骊龙:古代神话中的龙,这里比喻太湖中的神秘。
驼腰柳树:指形态弯曲的柳树。
篱落:指用篱笆围成的院子。
挠钩:一种古代的捕鱼工具,形状像钩,可以用来勾住船或鱼。
桩木:一种用来固定物体的木桩。
领青绸衲袄:领,指衣领;青绸,指用青色丝绸制成的;衲袄,指用粗布或麻布制成的袄子。这里指穿着领口为青色丝绸的粗布袄子。
黑绿盘领木锦衫:黑绿,指颜色;盘领,指衣领样式;木锦,指用木棉纤维织成的锦缎。这里指穿着黑色或绿色领口为盘领样式的木棉锦缎衫。
黑毡笠儿:黑毡,指用羊毛或羊绒制成的黑色毡帽;笠儿,指小型的笠帽。这里指头上戴着黑色的毡帽。
军器:指武器,如刀、枪、剑等。
细作:指暗中刺探情报的人,这里指李俊等人被怀疑是间谍。
私商:指私自进行商业活动的人,这里指李俊从事的非法贸易。
梁山泊:指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是一个聚集了许多好汉的地方。
混江龙李俊:《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好汉之一,以擅长水战著称。
出洞蛟童威:《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好汉之一,与童猛一同被称为水军头领。
翻江蜃童猛:《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好汉之一,与童威一同被称为水军头领。
班师回京:指军队完成任务后返回京城。
方腊: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建立过政权,文中指方腊的势力。
绿林丛中:指山林中,比喻在山林中聚集的人。
榆柳庄: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是指费保的家乡或居住地。
深港:指水深且隐蔽的港口。
水势:指水流的状况和力量。
异名:指除了本名之外的其他名字。
国子博士:古代官名,负责教育官员。
游宦:指做官。
宋公明:指《水浒传》中的宋江,梁山泊的首领。
浪里白跳张顺:《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好汉之一,以擅长水战著称。
收方腊:指宋江等人讨伐方腊的行动。
统制: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将军。
赤须龙费保:四个好汉之一,有赤须,被称为赤须龙。
卷毛虎倪云:四个好汉之一,有卷毛,被称为卷毛虎。
太湖蛟卜青:四个好汉之一,擅长水战,被称为太湖蛟。
瘦脸熊狄成:四个好汉之一,面容清瘦,被称为瘦脸熊。
递运船只:指用于运输货物的大型船只。
承造王府衣甲:指为王府制造衣甲的船只。
缉听:指暗中侦查或打探消息。
官船:指官方的船只,常用于官方的运输、巡视或军事行动。
南安王方天定:方腊的部下,文中指方天定的手下。
铁甲:古代战士穿戴的金属铠甲,用于保护身体。
苏州三大王方貌:方腊的部下,文中指方貌,是苏州地区的领导者。
军前:指军队的营地或前线。
宋先锋:宋江的别称,表示他是宋军的先锋。
李逵:《水浒传》中的人物,黑旋风,以勇猛著称。
放火:点燃火种,引发火灾,文中指李俊等人攻城时采取的行动。
神器:指国家的象征,如皇帝的宝座。
僭王:指非法自立为王的人。
乌鹊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桥梁,文中指武松追杀方貌的地方。
王府:指官府或权贵住宅,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官员或将领的府邸。
号令:命令,指令。
良民百姓:指普通的平民百姓,即非贵族或官员的普通人民。
安民文榜:公告,用来安抚民心、传达命令或信息。
诸将:所有的将领,指宋江手下的梁山泊好汉。
方貌:《水浒传》中的反派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一个敌人。
徐方:《水浒传》中的反派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一个敌人。
甄诚:《水浒传》中的反派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一个敌人。
张威:《水浒传》中的反派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一个敌人。
昌盛:《水浒传》中的反派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一个敌人。
邬福:《水浒传》中的反派人物,是梁山泊起义军的一个敌人。
宣赞:《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因战死而牺牲。
郭世广:《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与宣赞一同战死。
饮马桥: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指宣赞和郭世广战死的地方。
赏赐:奖赏,通常是指财物或荣誉。
刘光世:南宋名将,此处可能是指派去苏州镇守的官员。
贼寇:指叛乱或入侵的敌人。
三阮:《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指的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
施恩:《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因战死而牺牲。
孔亮:《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因战死而牺牲。
费保:《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
把盏:举杯敬酒。
了身达命: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蟾离壳:比喻摆脱束缚,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鱼化龙:比喻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如同鱼变成龙一样。
三员将佐:指宣赞、施恩、孔亮这三位梁山泊好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评注
宋江到王府坐下,便传下号令,休教杀害良民百姓。
此句体现了宋江作为梁山泊首领的仁义之心,他深知战争带来的苦难,因此立即下达禁止杀害平民的命令,显示了他对民众的关怀和保护。这一行为也反映了古代将领的道德规范,即以仁义为本,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面教救灭了四下里火。便出安民文榜,晓谕军民。
宋江不仅禁止杀戮,还积极采取措施灭火,并发布安民文榜,告知军民局势,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治理能力。通过这些行动,宋江稳定了民心,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也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打下了基础。
次后聚集诸将,到府请功。
宋江在平定叛乱后,召集诸将前来请功,这不仅是对将领们的认可,也是对他们的激励。这种集会形式在古代军事中常见,既是对功绩的表彰,也是对将领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军事部署的机会。
已知武松杀了方貌,朱仝生擒徐方,史进生擒了甄诚,孙立便打死张威,李俊枪刺死昌盛,樊瑞杀死邬福。
此句列举了梁山泊将领们的英勇事迹,展示了他们的战斗力和个人武艺。这些将领各有所长,他们的表现不仅彰显了梁山泊的强大实力,也丰富了《水浒传》这部小说的战斗场面。
宣赞和郭世广鏖战,你我相伤,都死于饮马桥下。
这句话描述了宣赞和郭世广的英勇牺牲,他们的死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这种对牺牲者的缅怀,是对英雄精神的赞颂。
其余都擒得牙将,解来请功。
这句话说明了其他将领的战果,进一步强调了梁山泊军队的胜利。
宋江见折了丑郡马宣赞,伤悼不已,便使人安排花棺彩椁,迎去虎丘山下殡葬。
宋江对宣赞的牺牲表示深深的悲痛,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体现了宋江对部下的深厚感情和尊重。
把方貌首级并徐方、甄诚,解赴常州张招讨军前施行。
宋江将敌人的首级解送至常州,这是对敌人的宣示和震慑,同时也是对胜利的庆祝。
张招讨就将徐方、甄诚碎剐于市,方貌首级,解赴京师;回将许多赏赐,来苏州给散众将。
这句话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奖赏和惩罚,体现了古代战争的奖罚分明。
张招讨移文申状,请刘光世镇守苏州,却令宋先锋沿便进兵,收捕贼寇。
张招讨的决策显示了军事行动的连续性和策略性,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胜利成果。
只见探马报道:“刘都督、耿参谋来守苏州。”当日众将都跟着宋先锋迎接刘光世等官入城。
这句话说明了新的军事部署和将领的任命,这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苏州,维护地方治安。
王府安下,参贺已了。
王府的安定和将领们的参贺,标志着军事行动的顺利完成。
宋江众将自来州治议事,使人去探沿海水军头领消息如何。
宋江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也不忘对外部情况进行了解,这体现了他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却早报说,沿海诸处县治,听得苏州已破,群贼各自逃散,海僻县道,尽皆平静了。
这句话说明了苏州的胜利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展示了梁山泊军队的强大影响力。
宋江大喜,申达文书到中军报捷,请张招讨晓谕旧官复职,另拨中军统制,前去各处守御安民,退回水军头领正偏将佐,来苏州调用。
宋江的喜悦和对胜利的庆祝,反映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对部下的关爱。同时,他的决策也显示了他在军事上的远见和战略布局。
数日之间,统制等官各自分投去了。
这句话说明了军事行动的迅速和高效,也反映了梁山泊军队的组织纪律。
水军头领都回苏州,诉说三阮打常熟,折了施恩,又去攻取昆山,折了孔亮。
这句话揭示了战争中的牺牲,施恩和孔亮的死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展示了梁山泊军队在战斗中的英勇。
石秀、李应等尽皆回了,施恩、孔亮不识水性,一时落水,俱被淹死。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施恩和孔亮的牺牲原因,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一些危险因素。
宋江见又折了二将,心中大忧,嗟叹不已。
宋江对部下的牺牲表示深深的忧虑和哀悼,这体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仁爱之心。
费保等四人,来辞宋先锋,要回去。
费保等人的离去,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梁山泊的未来感到迷茫或对战争感到厌倦。
宋江坚意相留,不肯,重赏了四人,再令李俊送费保等回榆柳庄去。
宋江虽然不舍,但最终还是尊重了费保等人的决定,并通过重赏和送行来表达对他的感激和尊重。
李俊当时又和童威、童猛送费保四人到榆柳庄上,费保等又冶酒设席相款。
这句话描绘了费保等人的离去场景,也反映了梁山泊内部的团结和友爱。
饮酒中间,费保起身与李俊把盏,说出几句言语来。
费保的话语预示着故事的发展,为后续情节埋下了伏笔。
有分教:李俊名闻海外,声播寰中。去作化外国王,不犯中原之境。
这句话是对李俊未来的预言,他将成为一位闻名海外的人物,这也体现了《水浒传》中人物命运的多样性和传奇性。
正是:了身达命蟾离壳,立业成名鱼化龙。
这句话是对李俊命运的总结,他通过努力和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毕竟费保与李俊说出甚言语来,且听下回分解。
这句话引导读者期待下文的情节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水浒传》作为章回小说的结构特点。
此一回内,折了三员将佐:宣赞、施恩、孔亮。
这句话总结了本回的牺牲者,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