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施耐庵(约1296年-1371年),元代小说家,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疾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在梁山泊聚集,反抗腐败的朝廷和不公正社会的故事。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英雄事迹。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社会不公、官民矛盾和对抗暴政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农民起义的赞扬,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抒发,展示了忠诚、义气与悲剧性的命运。该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和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引首-原文
词曰: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诗曰: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
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
那时朝属梁,暮属晋,正谓是:“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
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
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
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
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
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道:“一旦云开复见天。”
正如教百姓再见天日之面一般。
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
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
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攧下驴来。
人问其故。
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应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与御弟太宗。
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真宗。
真宗又传位与仁宗。
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
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
看榜官员引至殿下,朝见真宗。
天子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
那老叟直至宫中,抱着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
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见化一阵清风而去。
耳边道八个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
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
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
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
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
这九年谓之一登。
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这九年亦是丰富,谓之二登。
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
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登之世”,那时百姓受了些快乐。
谁道乐极悲生,嘉祐三年春间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症。
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将来。
且说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资合药,救治万民;
那里医治得住,瘟疫越盛。
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专要祈祷,禳谢瘟疫。
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有诗为证,诗曰:
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
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
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引首-译文
词曰:
试着看看书林中的隐居之地,有多少英俊的儒生。虚名薄利都不放在心上,像裁剪冰块和剪裁雪花一样,轻松谈笑地看着吴钩(一种古代兵器)。评议前朝和后朝的帝王,分辨真伪占据中原,七雄纷争扰乱了春秋时期。兴衰成败就像脆弱的柳树,个人的一生就像一艘空虚的船只。看到无数人成名,无数人的画像,还有那些逃避名声的人。忽然间,新月下在长河中,江湖变成了古老的路线。惊讶地想要从树木上捕鱼,想要像困在树上的猿猴一样选择树木,担心伤害到远离的弯曲树木。不如先放下手中的酒杯,再听听新曲的旋律。
诗曰:
纷纷五代乱世之间,一旦云雾散开,天空重现。草木百年得到了新的雨露,车马行驶在万里之遥的古老江山。普通的街巷中布满了华丽的罗绮,几处楼台演奏着管弦乐。人们在太平无事的日子里欢乐,莺歌燕舞,日上三竿。
话说这八句诗,是宋朝神宗皇帝朝中的一位名叫邵尧夫的著名儒生所作。他以此诗来表达对五代残唐,天下战乱不断的感叹。那时朝代属于梁,傍晚又属于晋,正所谓:‘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一共十五个皇帝,混乱了五十个春秋。’后来感叹天道循环,甲马营中生出了太祖武德皇帝。这位皇帝出生时,天空布满红光,异香经久不散,那是上界霹雳大仙降临。他英勇果断,胸怀宽广,自古以来,没有哪个皇帝能比得上这位天子。他手持一根与身高相等的杆棒,打下了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这位天子扫平了天下,使中原安定,国号为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的开国皇帝,四百年的基业。因此,邵尧夫先生赞叹道:‘一旦云雾散开,天空重现。’就像让百姓再次见到光明一样。
那时西岳华山有一个名叫陈抟的隐士,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能辨别风云气色。一天他骑驴下山,在华阴道中行走时,听到路上客人传说:现在东京的柴世宗把皇位让给了赵检点登基。陈抟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欢喜,用手摸着头,在驴背上大笑,从驴上摔了下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那先生说道:‘天下从此安定!正好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心。’
自庚申年间,接受禅让,开创基业即位,在位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给弟弟太宗。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给真宗皇帝。真宗又传位给仁宗。
这位仁宗皇帝,是上界的赤脚大仙下凡,出生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贴出黄榜,招募人医治。感动了天庭,派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位老者,前来揭了黄榜,自称能止住太子的啼哭。看榜的官员引领他到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让他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者直到宫中,抱着太子,在耳边低声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了。那老者没有留下姓名,只见一阵清风而去。耳边听到的八个字是什么?说的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确实是玉帝派遣紫微宫中的两颗星辰下来,辅佐这位皇帝。文曲星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是征西夏国的大元帅狄青。这两位贤臣出来辅佐这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九年称为一登。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这九年也是丰饶,称为二登。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这九年庄稼大熟,称为三登。连续三九二十七年,称为‘三登之世’,那时百姓享受了一些快乐。谁知乐极生悲,嘉祐三年春天,天下瘟疫盛行,从江南到两京,没有一处人民不感染这种病。天下各州各府,像雪片一样纷纷上报。
且说东京城内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自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禄合成药,救治万民;那里医治得住,瘟疫越来越严重。文武百官商议,都聚集在待漏院中,等待早朝,向天子奏报,专门祈祷,祈求消除瘟疫。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怎么会有三十六员天罡下凡人间,七十二座地煞降临人间,搅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有诗为证,诗曰:
万姓熙熙攘攘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引首-注解
书林隐处:指藏书之地,隐居之处,古代文人雅士常以此表达隐逸情怀。
俊逸儒流:指才智出众的儒者,儒流即儒家学者。
虚名薄利:指名声和利益都不重要。
裁冰及剪雪:比喻精细的工作,裁剪如冰,剪裁如雪,形容技艺高超。
吴钩:古代的一种弯刀,此处比喻英雄。
评议前王并后帝:指评论历代帝王。
中州:指中原地区,古代常以此代指中国。
七雄扰扰乱春秋:指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春秋时期诸侯纷争。
兴亡如脆柳:比喻国家兴衰如柳树般脆弱。
身世类虚舟:比喻人生如浮萍,身世无常。
图形无数:指画像无数,此处指名声显赫。
逃名无数:指逃避名声的人很多。
霎时新月下长川:形容时间短暂,如新月从长河上升起。
江湖变桑田古路:比喻世事变迁,如同江湖变为桑田,古路已非。
讶求鱼缘木:比喻做不可能的事情。
拟穷猿择木:比喻寻求安身之处。
恐伤弓远之曲木:比喻追求过远的目标可能会受伤。
覆掌中杯:指举起手中的酒杯。
新声曲度:指新曲的音调。
纷纷五代乱离间:指五代时期的混乱和离乱。
云开复见天:比喻经过混乱之后,又恢复了太平景象。
草木百年新雨露:比喻经过新的洗礼,万物焕然一新。
车书万里旧江山:指古代的车马和书写,以及曾经的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指普通街巷中也有华丽的罗绮。
楼台奏管弦:指楼台之上演奏着音乐。
人乐太平无事日:指人们享受着太平无事的时光。
莺花无限日高眠:指春天的莺歌和花朵,人们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美好的日子。
朱李石刘郭:指五代十国时期的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
梁唐晋汉周:指五代十国时期的梁、唐、晋、汉、周。
太祖武德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
杆棒等身齐:指太祖赵匡胤身高与手中的杆棒一样高。
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指太祖赵匡胤统一了中国,使得所有的军州都姓赵。
扫清寰宇,荡静中原:指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使中原地区恢复和平。
国号大宋,建都汴梁:指建立宋朝,首都为汴梁(今开封)。
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指宋朝历经九朝,八位皇帝,四百年的基业。
陈抟处士:指道家人物陈抟。
辨风云气色:指能预知未来。
东京柴世宗:指后周柴世宗。
赵检点:指赵匡胤,因他曾担任检校太尉一职。
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指天意、地理、人心都相合。
庚申年间:指北宋太祖赵匡胤即位的年份,即公元960年。
甲马营:指军营。
一条杆棒等身齐:指太祖赵匡胤身高与手中的杆棒一样高。
天圣元年癸亥登基:指宋仁宗赵祯在位的第一年,即公元1023年。
天圣九年:指宋仁宗赵祯在位的第九年,即公元1031年。
明道元年:指宋仁宗赵祯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即公元1032年。
皇祐三年:指宋仁宗赵祯在位的第四十年,即公元1053年。
惠民和济局方:指官方设立的医疗机构。
待漏院:指等待早朝的官员聚集的地方。
三十六员天罡:指《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星。
七十二座地煞:指《水浒传》中的七十二地煞星。
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指《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起义,影响整个宋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水浒传-引首-评注
词曰: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此句描绘了书林中的儒流人物,他们超脱于世俗的名利之外,如同裁剪冰雪一般,从容不迫,谈笑间看待吴钩,即剑,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这里蕴含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
此句通过对前代帝王和后代的评价,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真伪难辨的现象。‘七雄扰扰乱春秋’则是对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的生动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此句以柳树和虚舟比喻兴亡和身世,传达出一种无常之感。柳树脆弱易折,虚舟无依无靠,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历史变迁的无情。
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此句反映了历史中名人的众多,既有成名者,也有隐士,逃名者。这里蕴含了作者对于名利双收和隐逸生活的不同态度。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
此句描绘了新月之下长河的景象,以及江湖变迁,古路变桑田的历史变迁,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追求不切实际事物的讽刺,以及对过于执着于某事可能导致伤害的担忧。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此句建议放下手中的杯盏,聆听新声,意味着放下过去的烦恼,迎接新的生活。
诗曰: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此句描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以及宋朝建立后,百姓重见天日的景象,寓意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此句描绘了新的朝代带来的生机和希望,以及历史长河中不变的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此句描绘了太平时期的繁荣景象,寻常巷陌中的罗绮,楼台上的管弦,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文化的繁荣。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此句描绘了人们在太平时期的幸福生活,莺歌燕舞,无忧无虑。
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
此句介绍了诗的作者邵尧夫,以及他创作此诗的背景,表达了对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的感叹。
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
此句介绍了陈抟处士,他是一个道行高深、能预知未来的隐士。
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与御弟太宗。
此句描述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生平,以及他在位期间国家太平的景象。
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
此句描绘了宋仁宗皇帝的出生,以及朝廷为了治愈他的啼哭而发布的黄榜。
那老叟直至宫中,抱着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
此句描述了太白金星下界,治愈宋仁宗皇帝啼哭的神奇事件。
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此句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总结,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阴阳造化所决定的,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