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司马迁(约145年-86年),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圣”。他编写的《史记》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代:成书于西汉(约公元前91年)。
内容简要:《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的第一部通史,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内容涉及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司马迁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及人性的复杂。作为史学的经典,《史记》不仅为中国后代的历史学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田叔列传-原文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苗裔也。
叔喜剑,学黄老术於乐巨公所。
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齧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蟲出。公等柰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
於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於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馀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馀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馀年,会高后崩,诸吕作乱,大臣诛之,立孝文帝。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
对曰:‘臣何足以知之!’
上曰:‘公,长者也,宜知之。’
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馀年矣,虏曾一人,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
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於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後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曰:‘梁有之乎?’
叔对曰:‘死罪!有之。’
上曰:‘其事安在?’
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何也?’
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馀人。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馀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
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於是王乃尽偿之。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
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仁以壮健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
卫将军进言仁,仁为郎中。
数岁,为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
其後使刺举三河。
上东巡,仁奏事有辞,上说,拜为京辅都尉。
月餘,上迁拜为司直。
数岁,坐太子事。
时左相自将兵,令司直田仁主闭守城门,坐纵太子,下吏诛死。
仁发兵,长陵令车千秋上变仁,仁族死。
陉城今在中山国。
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
仁与余善,余故并论之。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闻之曰田仁故与任安相善。
任安,荥阳人也。
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
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刬道近山。
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後为亭长。
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无怂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
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
任少卿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
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
其後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石长,治民。
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
乃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
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齧马。
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
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
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其後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赵禹以次问之,十餘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赵禹曰:‘吾聞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傳曰‘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子視其所友’。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繽绣耳,將柰之何?’
於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餘人,以次問之,得田仁、任安,曰:‘獨此兩人可耳,餘無可用者。’
衛將軍見此兩人貧,意不平。
趙禹去,謂兩人曰:‘各自具鞍馬新繽衣。’兩人對曰:‘家貧無用具也。’
將軍怒曰:‘今兩君家自為貧,何為出此言?鞅鞅如有移德於我者,何也?’
將軍不得已,上籍以聞。
有诏召見衛將軍舍人,此二人前見,诏問能略相推第也。
田仁對曰:‘提桴鼓立軍門,使士大夫樂死戰鬥,仁不及任安。’
任安對曰:‘夫決嫌疑。定是非,辯治官,使百姓無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護北軍,使田仁護邊田穀於河上。
此兩人立名天下。
其後用任安為益州刺史,以田仁為丞相長史。
田仁上書言:‘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尤甚,臣請先刺舉三河。三河太守皆內倚中贵人,與三公有親屬,無所畏懼,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
是時河南、河內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河東太守石丞相孫子也。
是時石氏九人为二千石,方盛貴。
田仁數上書言之。
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謝,謂田少卿曰:‘吾非敢有言語也,原少卿無相誣汙也。’
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誅死。
仁還奏事,武帝說,以仁為能不畏彊御,拜仁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
其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將兵,使司直主城門。
司直以為太子骨肉之親,父子之間不甚欲近,去之諸陵過。
是時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責丞相‘何為纵太子’。
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門而開太子’。
上書以聞,請捕系司直。
司直下吏,誅死。
是时任安為北軍使者護軍,太子立車北軍南门外,召任安,與節令發兵。
安拜受節,入,閉門不出。
武帝聞之,以為任安為詳邪,不傅事,何也?
任安笞辱北軍錢官小吏,小吏上書言之,以為受太子節,言‘幸與我其鮮好者’。
書上聞,武帝曰:‘是老吏也,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两心。安有當死之罪甚眾,吾常活之,今懷詐,有不忠之心。’
下安吏,誅死。
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
知進而不知退,久乘貴富,禍積為祟。
故范蠡之去越,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
田叔長者,重義輕生。
張王既雪,漢中是榮。
孟舒見廢,抗說相明。
按梁以禮,相魯得情。
子仁坐事,刺舉有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田叔列传-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他的祖先是齐国田氏的后代。田叔喜欢剑术,在乐巨公那里学习黄老之术。田叔为人严肃廉洁,喜欢与各界人士交往。赵国人推荐他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向赵王张敖推荐,赵王任命他为郎中。几年后,田叔为人正直、廉洁、公平,赵王认为他很贤能,但还没有来得及提拔他。
正逢陈豨在代地反叛,汉七年,高祖刘邦前往讨伐,经过赵国,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恭敬,但高祖刘邦却坐在那里大骂。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愤怒,对赵王说:‘大王对上级的礼节已经完备了,现在却遭到这样的对待,我们请求造反。’赵王咬破手指,鲜血直流,说:‘先人失去了国家,如果不是陛下,我们这些人早就死了。你们怎么能这样说!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大王是忠厚长者,不会违背道德。’最终私下里共同密谋杀害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汉朝下诏书逮捕赵王和反叛的群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逮捕。
这时汉朝下诏书说:‘赵国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囚衣,自己剃光头发,戴着枷锁,自称是赵王的奴仆,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被废为宣平侯,于是向皇上推荐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部召见他们,与他们交谈,汉朝的朝臣没有人能超过他们,皇上很高兴,全部任命他们为郡守或诸侯的相。
田叔担任汉中守十多年,正逢高后去世,吕氏作乱,大臣们诛杀了他们,立孝文帝为帝。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你知道天下谁是忠厚长者吗?’田叔回答说:‘我哪里够资格知道这些!’皇上说:‘你,是忠厚长者,应该知道。’田叔磕头说:‘以前的云中守孟舒,就是忠厚长者。’这时孟舒因为敌军大举入侵边塞抢掠,云中尤其严重,被免职。皇上说:‘先帝任命孟舒担任云中守十多年了,敌军曾经入侵,孟舒不能坚守,无故让士兵战死数百人。忠厚长者会杀人吗?你为什么说孟舒是忠厚长者呢?’田叔磕头回答说:‘这正是孟舒作为忠厚长者的原因。贯高等人谋反,上下都发布了明确的诏令,赵国有敢追随张王的,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发,戴着枷锁,跟随张王张敖,想要为他而死,他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会担任云中守呢!汉朝与楚国对峙,士兵疲惫不堪。匈奴冒顿单于刚刚征服了北方民族,前来边境造成危害,孟舒知道士兵疲惫不堪,不忍心再让他们出战,士兵们争相拼死守城,就像儿子为父亲,弟弟为哥哥一样,因此战死数百人。孟舒难道是故意驱使他们去战斗的吗?这正是孟舒作为忠厚长者的原因。’于是皇上说:‘孟舒真是个贤人啊!’再次召见孟舒,任命他为云中守。
几年后,田叔因为犯法失去了官职。梁孝王派人杀害了前吴国相袁盎,景帝召见田叔调查梁国的事情,田叔查清了全部事实,回朝报告。景帝说:‘梁国有这回事吗?’田叔回答说:‘死罪!有这回事。’皇上说:‘证据在哪里?’田叔说:‘皇上不必过问梁国的事情。’皇上说:‘为什么?’田叔说:‘现在梁王如果不被处死,那么汉朝的法律就无法执行;如果他被依法处死,而太后会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是您的忧虑。’景帝非常赞赏田叔,任命他为鲁国相。
鲁国相田叔刚到任,百姓纷纷上告,说鲁王夺取了他们一百多人的财物。田叔抓了为首的二十人,每人鞭打五十下,其他人各打二十下,对他们说:‘王不是你们的主人吗?怎么敢说你们的主人!’鲁王听说后非常羞愧,从国库中拿出钱来,让相国偿还。相国说:‘王自己夺取的,让相国偿还,这是王做坏事而相国做好事。相国不能参与偿还。’于是鲁王全部偿还了。
鲁王喜欢打猎,相国田叔经常跟随他进入猎苑,鲁王总是让相国去馆舍休息,相国出来后,常常坐在苑外等待鲁王。鲁王多次派人请相国休息,相国始终不答应,说:‘我王在苑中暴露,我怎能独自去馆舍呢!’鲁王因此不再大规模外出打猎。
几年后,田叔因为官职失职而被免职。鲁国用一百金祭祀他,他的小儿子田仁不接受,说:‘不能因为一百金而损害先人的名声。’
田仁以强壮健壮的身份担任卫将军的舍人,多次跟随军队攻打匈奴。卫将军向皇上推荐田仁,田仁被任命为郎中。几年后,担任二千石级别的丞相长史,后来失职。后来被派去刺探三河地区的情况。皇上东巡,田仁上奏事情时言辞恰当,皇上很高兴,任命他为京辅都尉。一个月后,皇上又升任他为司直。几年后,因为太子的事情被牵连。当时左相亲自带兵,命令司直田仁负责关闭城门,因为放纵太子而被下放到官吏处处死。田仁发动军队,长陵令车千秋上奏田仁,田仁的家族因此被杀。陉城现在位于中山国。
太史公说:孔子说‘居住在这个国家一定会听到它的政治’,这不就是田叔的情况吗!不忘贤能,明主的美德可以用来纠正过失。田仁与我交好,所以我一并论述他们。
褚先生说:我担任郎官时,听说田仁以前与任安关系很好。任安是荥阳人。小时候父亲去世,家境贫困,他被人雇佣到长安,留下后,想找一份小官做,但没有机会,于是登记在名册上。武功是扶风西部的一个小城,谷口蜀刬道靠近山区。任安认为武功是小城,没有豪族,容易出人头地,于是他留下,代替别人请求担任亭长。城中的百姓都出去打猎,任安经常帮助人们分配猎物,安排老弱病残的人去容易的地方,大家都很高兴,说:‘没有怨言,任少卿分配得公平,有智谋。’第二天再次聚会,参与者有几百人。任少卿问:‘某某子甲为什么没来?’大家都对他的迅速发现感到惊讶。后来他被任命为三老,被推举为亲民,外放担任三百石的长官,治理百姓。因为上级出行时没有准备好帐篷而被免职。
后来他被任命为卫将军的舍人,与田仁相遇,两人都是舍人,住在将军府中,彼此相爱。这两个人家贫,没有钱用来贿赂将军府的家监,家监让他们养一匹凶猛的马。他们同床而睡,田仁低声说:‘真是看不懂家监啊!’任安说:‘将军尚且看不懂人,何况家监呢!’卫将军带他们经过平阳公主家,公主家的人让他们与骑奴同席而食,这两个人拔刀割断席子,分别坐下。公主家的人都对此感到奇怪和厌恶,没有人敢呵斥他们。
后来皇帝下诏,招募挑选卫将军的舍人担任郎官,卫将军挑选了那些富有的舍人,让他们准备鞍马、红色衣服和玉饰的剑,准备进宫上奏。恰好贤大夫少府赵禹前来拜访卫将军,卫将军将自己的舍人叫出来给赵禹看。赵禹逐一询问他们,十多个人中没有一个是懂得事务有智谋的人。赵禹说:‘我听说,将军的家中必定有像将军一样的人。古书上说:“不了解他的君主,就看他任用的人;不了解他的儿子,就看他交的朋友。”现在皇帝下诏挑选将军的舍人,是想通过这个来观察将军是否能挑选到有才能的文武之士。现在只是挑选了富人家的子弟,又没有智谋,就像木偶人穿上华丽的衣服一样,这该怎么办呢?’于是赵禹把卫将军的舍人一百多人都叫来,逐一询问,最后选出了田仁和任安,说:“只有这两个人可以,其余的人都不行。”卫将军看到这两个人贫穷,心中不平。赵禹离开后,对这两个人说:“各自准备鞍马和新的红色衣服。”两人回答说:“家里贫穷,没有这些用品。”将军生气地说:“现在两位先生的家境确实贫穷,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好像有人想把我比下去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将军没有办法,只好上报了这件事。皇帝下诏召见了卫将军的舍人,这两个人前来,皇帝让他们各自陈述自己的能力。田仁回答说:“在军门前击鼓,让士兵们乐于死亡战斗,我比不上任安。”任安回答说:“决定嫌疑,确定是非,辨别官职,使百姓没有怨言,我比不上田仁。”武帝大笑说:“好。”让任安负责北军,让田仁负责河上的边防粮食。这两个人因此名声传遍天下。
后来任安被任命为益州刺史,田仁被任命为丞相长史。
田仁上书说:‘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地区尤其严重,我请求先调查三河地区。’当时河南、河内太守都是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河东太守是石丞相的子孙。当时石家有九个人担任两千石级别的官职,正处于显赫的地位。田仁多次上书谈论这件事。杜大夫和石家派人向田少卿道歉,说:“我们不敢说什么,希望少卿不要诬陷我们。”田仁调查了三河地区,三河的太守都被交给官吏处决。田仁回朝上奏,武帝很高兴,认为田仁敢于不畏权势,任命他为丞相司直,威震天下。
后来遇到太子有军事行动,丞相亲自带兵,让司直负责城门。司直认为太子是皇帝的儿子,父子之间不应该太过亲近,于是离开了城门,去各陵墓巡视。当时武帝在甘泉宫,让御史大夫暴君责问丞相为什么放纵太子,丞相回答说‘让司直负责守城门,而让太子进入’。丞相上书报告这件事,请求逮捕司直。司直被交给官吏,最终被处死。
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太子在北军南门外立车,召见任安,让他发兵。任安接受命令,进入后关闭城门不出来。武帝听说后,认为任安是故意拖延,不配合事务,为什么?任安鞭打了北军钱官的小官吏,小官吏上书报告这件事,说任安接受了太子的命令,说‘希望和我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奏书上报后,武帝说:‘这个老官吏,看到军事行动发生,想坐观成败,看到胜利者想归附,有两个心眼。任安有多次该死的罪行,我以前都救了他,现在他却心怀欺诈,有不忠之心。’将任安交给官吏,最终被处死。
月亮满则亏,事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常理。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退让,长久享受富贵,祸患积累成为灾祸。所以范蠡离开越国,辞去官位,名声流传后世,万年不忘,这是怎么能够比得上的!后来的人要谨慎自戒。
田叔长者,重视道义而轻视生命。张王被冤屈得以昭雪,汉中因此荣耀。孟舒被废弃,坚持正义,表达明白。按梁国礼仪,担任鲁国相得到真情。子仁因事受罚,调查举报有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田叔列传-注解
田叔:田叔,古代赵国的一位著名人物,以忠诚、廉洁和智慧著称。
赵陉城:赵国的一个城池,田叔的故乡。
齐田氏:齐国的田氏家族,田叔的祖先。
黄老术:指道家学派,以黄帝和老子为代表。
乐巨公:古代道家人物,田叔向他学习黄老术。
刻廉自喜:形容田叔为人严肃、廉洁且自得其乐。
赵相赵午:赵国的相国赵午,推荐田叔给赵王。
赵王张敖:赵国的国王,对田叔有所赏识。
郎中:古代官职,负责宫廷内务。
陈豨反代:陈豨在代地起兵反叛。
高祖:即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
箕踞:一种不礼貌的坐姿,表示傲慢。
贯高:赵王张敖的亲信,参与谋反。
汉下诏书:汉朝皇帝发布的命令。
赵午:赵国的相国,因谋反事件自杀。
王家奴:自称是赵王的家奴,以示忠诚。
汉中守:汉中地区的行政长官。
孝文帝:汉朝的皇帝,田叔在其时期担任汉中守。
云中守孟舒:云中地区的行政长官孟舒,以长者风范著称。
匈奴冒顿:匈奴的首领,对汉朝边境造成威胁。
梁孝王:梁国的国王,因贪污被田叔调查。
袁盎:吴国的相国,被梁孝王派人杀害。
景帝:汉朝的皇帝,继孝文帝之后。
鲁相:鲁国的相国,田叔曾担任此职。
卫将军:古代官职,掌管宫廷宿卫。
任安:荥阳人,与田仁相善。
武功:扶风的一个小城。
三老:古代官职,负责教化。
亲民:古代官职,负责地方行政。
三百石长:古代官职,负责三百石粮食的长官。
家监:将军家的监督人。
平阳主: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
骑奴:骑马的奴仆。
诏:皇帝的命令,是一种正式的官方文件。
募:招募,征召。
舍人:古代官职,为高级官员的私人属官。
郎:古代官职,为宫廷中的官员。
鞍马:鞍具和马匹,指装备。
绛衣:红色的衣服,古代官员的服饰之一。
玉具剑:装饰有玉的剑,表示身份尊贵。
会:恰逢,正巧。
贤大夫:有德行的大夫,指有才德的人。
少府: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财政。
赵禹:古代人物,少府赵禹。
智略:智慧和谋略。
将门:将军的家门,指将军的后代。
传:古代文献,此处指《论语》。
视其所使:看他任用什么样的人。
视其所友:看他交什么样的朋友。
徒:只是,仅仅。
绮绣:华丽的衣服。
柰之何:怎么办。
具鞍马新绛衣:准备鞍马和新的红色衣服。
移德:转移恩德。
上籍:上报名单。
能略:才能和谋略。
推第:评定等级。
提桴鼓:击鼓,指指挥军队。
乐死战斗:愿意为了战斗而死亡。
北军:古代军队的一种,负责宫廷宿卫。
边田穀:边地的田地和粮食。
刺举:弹劾检举。
中贵人:宫廷中的宦官。
三公:古代官职,指宰相、御史大夫、丞相。
彊御:强大而难以对抗。
司直: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
诸陵:各个陵墓。
甘泉:地名,武帝的行宫所在。
暴君:古代人物,御史大夫暴君。
部守:负责守卫。
详邪:狡猾不诚实。
笞辱:鞭打侮辱。
鲜好者:亲近的人。
当死之罪:应当被处死的罪行。
万岁:皇帝的代称。
田叔长者:古代人物,田叔。
重义轻生:重视道义而轻视生命。
雪:洗刷罪名。
汉中:地名,汉中地区。
废:被免职。
抗说:直言不讳地说话。
相明:明察秋毫。
按梁以礼:按照礼仪行事。
得情:了解实情。
子仁:古代人物,子仁。
坐事:因事获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史记-七十列传-田叔列传-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古代选拔人才的过程,反映了当时选拔官员的标准和选拔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首句‘其後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表明了皇帝下诏选拔卫将军的舍人担任郎官,体现了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
‘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这句话揭示了当时选拔人才的一个特点,即重视物质条件,将军选拔舍人时,注重其财富和物质条件,而非才能。
赵禹的言论‘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观察和考察人才的观念,即通过观察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和所任用的人来判断其品质和能力。
赵禹对卫将军舍人的评价‘十馀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表明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标准,即要求人才具备实际能力和智慧。
‘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这句话强调了家族传承和遗传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性。
‘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表明了选拔人才的目的,即通过选拔来观察和评价将军的能力。
‘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柰之何’这句话揭示了当时选拔人才的一个问题,即过分注重物质条件而忽视人才的实际能力。
‘於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馀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这句话说明了赵禹通过实际考察发现了两位真正有才能的人才。
‘卫将军见此两人贫,意不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贫富差异的敏感和对贫寒出身人才的偏见。
‘赵禹去,谓两人曰:“各自具鞍马新绛衣。”’这句话展现了赵禹对两位人才的关心和支持。
‘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这两句话通过两位人才的自我评价,展现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和才能。
‘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穀於河上’这句话表明了武帝对两位人才的认可和重用。
‘此两人立名天下’这句话强调了这两位人才在当时的名声和影响力。
‘其後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这句话说明了两位人才在官场上的晋升和成就。
‘田仁上书言:“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尤甚,臣请先刺举三河’’这句话展现了田仁的忠诚和敢于直言的品质。
‘是时河南、河内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也’这句话揭示了当时官场上的裙带关系和权力斗争。
‘田仁数上书言之’这句话说明了田仁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进谏。
‘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谢,谓田少卿曰:“吾非敢有语言也,原少卿无相诬汙也。”’这句话反映了当时官场上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
‘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这句话说明了田仁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仁为能不畏彊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这句话说明了武帝对田仁的认可和重用。
‘其後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这句话说明了太子兵事对朝廷的影响。
‘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这句话反映了司直的忠诚和原则。
‘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这句话说明了武帝对任安的误解和怀疑。
‘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这句话揭示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权力斗争。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这句话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
‘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懂得进退之道,避免因过度追求富贵而招致祸端。
‘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後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後进者慎戒之’这句话强调了范蠡的明智选择和后世对其的敬仰。
‘田叔长者,重义轻生’这句话说明了田叔的品德和为人。
‘张王既雪,汉中是荣’这句话反映了张王在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孟舒见废,抗说相明’这句话说明了孟舒的忠诚和坚持。
‘按梁以礼,相鲁得情’这句话展现了按梁的才能和智慧。
‘子仁坐事,刺举有声’这句话说明了子仁的声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