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

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原文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

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

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

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译文

家庭对应国家,武力对应文治,四位辅佐大臣对应三军将领。九经对应三史,菊花香气对应兰花芬芳。歌唱北方的风土,吟咏南方的薰风,近处的声音对应远处的听闻。召公是周朝的太保,李广是汉朝的将军。听说教化使蜀地的百姓都像草一样倒伏,争权夺利使晋国的土地已经分裂成几块。巫峡夜晚深沉,猿猴的叫声悲哀,巴地的月亮照耀着;衡山秋天来得早,雁群飞得高,贴近楚天的云彩。

歪斜对应端正,看见对应听见,停止武力对应发展文治。羊拉的车辆对应鹤驾,朝霞对应晚霞。花朵有艳丽,竹子形成纹理,马燧对应羊欣。山中的宰相,树下的将军。布置帐篷解救困境的道韫,站在酒坛旁饮酒感叹文君。美好的景色有期限,北岭上的几枝梅花像雪一样洁白;丰收的预兆,西郊广阔的庄稼像云一样连绵。

尧对应舜,夏朝对应商朝,蔡惠对应刘蕡。山明丽对应水秀美,五经对应三坟。唐朝的李白和杜甫,晋朝的郭象和阮籍,孝顺父母对应忠诚于君主。雨过天晴,斑鸠呼唤妻子,霜冷时大雁呼唤同伴。酒量大如周仆射,诗才出众如鲍参军。鸟的翅膀虽然长,但凤凰确实是众鸟之王;狐狸的威严不需要借助外力,老虎确实是百兽之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注解

家:家庭,指家庭成员的团结和和谐。

国:国家,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包括领土、人民和政府。

武:武力,指军事力量和战争。

文:文化,指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四辅:古代指辅佐君主的四位重要官员,即太师、太傅、太保、太宰。

三军:古代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指整个军队。

九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九部经典。

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历史著作。

菊馥:菊花的香气,馥指香气浓郁。

兰芬:兰花的香气,芬指香气芬芳。

歌北鄙:歌颂北方边远的地方。

咏南薰:歌颂南方温暖的地方。

迩听:近处的声音。

遥闻:远处的声音。

召公:召公,古代周朝的贤臣。

周太保:周朝的太保,官职名。

李广:李广,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

汉将军:汉朝的将军,官职名。

闻化蜀民皆草偃:听说教化使得蜀地的百姓都安分守己。

争权晋土已瓜分:争夺权力导致晋朝的领土已经分裂。

巫峡: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

猿啸:猿猴的叫声。

苦哀:悲苦哀伤。

巴地月:巴地的月亮。

衡峰:衡山,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秋早:秋天来得早。

雁飞:雁群飞翔。

高贴:高高地贴近。

楚天云:楚地的云彩。

欹:倾斜。

正:端正,正直。

见:看见,看到。

闻:听到。

偃武:停止战争,息武。

修文:发展文化,修文。

羊车:羊拉的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鹤驾:鹤拉的车辆,比喻高洁的出行方式。

朝旭:早晨的阳光。

晚曛:傍晚的昏暗。

花有艳:花朵鲜艳美丽。

竹成文:竹子形成美丽的纹理。

马燧:马燧,唐代将领。

羊欣:羊欣,晋代书法家。

山中梁宰相:山中的梁国宰相,比喻隐居的贤人。

树下汉将军:树下的汉朝将军,比喻谦逊有礼的人。

施帐解围:搭起帐篷,解救围困。

嘉道韫:嘉德之人,韫指珍藏。

当垆沽酒:在酒垆上卖酒。

叹文君:感叹文君(卓文君)的才情。

好景有期:美好的时光有期限。

北岭:北方的山岭。

梅似雪:梅花像雪一样洁白。

丰年先兆:丰收的征兆。

西郊:西方的郊外。

千顷稼:广阔的田地上的庄稼。

尧:尧,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舜: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夏: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殷:殷朝,商朝的别称。

蔡惠:蔡惠,古代人物。

刘蕡:刘蕡,古代人物。

山明:山光明媚。

水秀:水清秀美。

五典:古代指《尚书》、《礼记》、《易经》、《诗经》、《春秋》五部经典。

三坟:古代指《易经》、《尚书》、《礼记》三部经典。

唐李杜: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晋机云:晋代诗人机云。

事父:侍奉父亲。

忠君:忠于君主。

雨晴:雨过天晴。

鸠唤妇:斑鸠呼唤配偶。

霜冷:霜冻寒冷。

雁呼群:雁群呼唤同伴。

酒量洪深:酒量大,深不可测。

周仆射:周朝的仆射,官职名。

诗才俊逸:诗才出众,文采飞扬。

鲍参军:鲍参军,鲍照,南朝梁代诗人。

鸟翼长随:鸟的翅膀长久跟随。

凤兮:凤啊,凤凰的呼唤。

洵众禽长:确实众鸟之长,凤凰是百鸟之王。

狐威不假:狐狸的威严不是假装的。

虎也真百兽尊:老虎确实是百兽之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评注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领域。‘家’与‘国’对应,体现了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武’与‘文’相对,代表了军事与文化的对立统一;‘四辅’与‘三军’、‘九经’与‘三史’、‘菊馥’与‘兰芬’均为对仗,凸显了古代文化中的对称美和平衡感。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歌北鄙’与‘咏南薰’、‘迩听’与‘遥闻’形成对比,表现了地域与距离的差异。‘召公周太保’与‘李广汉将军’则是历史人物的对比,彰显了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此句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社会现象。‘闻化蜀民皆草偃’反映了教化的力量,而‘争权晋土已瓜分’则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巫峡夜深’与‘衡峰秋早’分别描绘了不同地点的时令变化,而‘猿啸苦哀’与‘雁飞高贴’则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事物的正反两面。‘欹’与‘正’、‘见’与‘闻’、‘偃武’与‘修文’均为对仗,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羊车’与‘鹤驾’、‘朝旭’与‘晚曛’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景象。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花有艳’与‘竹成文’分别描绘了植物的美,而‘马燧’与‘羊欣’、‘山中梁宰相’与‘树下汉将军’则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功绩与遗憾。‘施帐解围嘉道韫’反映了人物的英勇,而‘当垆沽酒叹文君’则揭示了人物的孤独与无奈。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希望与喜悦。‘好景有期’与‘丰年先兆’均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而‘北岭几枝梅似雪’与‘西郊千顷稼如云’则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古代历史人物与文化。‘尧’与‘舜’、‘夏’与‘殷’、‘蔡惠’与‘刘蕡’均为对仗,凸显了历史人物的成就。‘山明’与‘水秀’、‘五典’与‘三坟’则展现了古代文化的丰富。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忠诚与孝顺的价值观。‘唐李杜’与‘晋机云’均为文学巨匠,而‘事父’与‘忠君’则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雨晴鸠唤妇’与‘霜冷雁呼群’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生命的循环。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此句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才华与威望。‘酒量洪深周仆射’与‘诗才俊逸鲍参军’分别反映了人物在酒量和文学方面的造诣。‘鸟翼长随’与‘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与‘虎也真百兽尊’则通过动物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态秩序。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10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