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虫鱼部-蟅虫-原文
味咸寒。
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生子大,良。
一名地鳖。
生川泽。
“《吴普》曰:(庶虫)虫,一名土鳖(《御览》).”
“《名医》曰:一名土鳖,生河东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暴干.”
案《说文》云:蟅虫属蠜,目蠜也。
“《广雅》云:负蠜,蟅也.”
“《尔雅》云:草虫,负蠜.”
“郭璞云:常羊也.”
“《毛诗》云:喓喓草虫.”
“《传》云:草虫,常羊也.”
“陆玑云: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虫鱼部-蟅虫-译文
味道咸而寒。
主治心腹部位的寒热病,可以用来洗涤,治疗血积症瘕,能破除坚硬的肿块,治疗血闭症,对于生孩子的妇女有好处。又名地鳖。生长在河川湖泊等地。
《吴普》说:(庶虫)这种虫子,又名土鳖(《御览》)。
《名医》说:又名土鳖,生长在河东地区以及沙地中,人家墙壁下面,湿润的土壤中,十月份晒干。
根据《说文》记载:蟅虫属于蠜虫类,是目蠜。
《广雅》说:负蠜,就是蟅。
《尔雅》说:草虫,就是负蠜。
郭璞注解:《尔雅》中的常羊,就是草虫。
《毛诗》说:喓喓草虫。
《传》说:草虫,就是常羊。
陆玑注解:大小长短像蝗虫,有奇特的鸣叫声,青色,喜欢生活在茅草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虫鱼部-蟅虫-注解
味咸寒:味咸寒,指药物的口味和性质。咸味入肾,寒性药物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心腹寒热、血积症瘕等症状。
主心腹寒热:主心腹寒热,指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治疗心腹部的寒热症状。
洗洗:洗洗,指清洗,此处可能指用药物清洗患处。
血积症瘕:血积症瘕,指血瘀积聚在体内形成的病症,症瘕即肿块。
破坚:破坚,指破除坚硬的肿块或结块。
下血闭:下血闭,指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或血行不畅。
生子大:生子大,指药物对孕妇有益,有助于生育健康的孩子。
良:良,指药物效果良好。
一名地鳖:一名地鳖,指这种药物又称地鳖。
生川泽:生川泽,指这种药物生长在河流湖泊等水边湿地。
《吴普》曰:《吴普》曰,指引用了《吴普本草》中的内容。
(庶虫)虫:(庶虫)虫,指庶虫这种虫类。
一名土鳖:一名土鳖,指庶虫又称土鳖。
《御览》:《御览》,指《御览》这部古代典籍。
《名医》曰:《名医》曰,指引用了《名医别录》中的内容。
生河东及沙中:生河东及沙中,指这种虫类生长在黄河流域及沙地。
人家墙壁下:人家墙壁下,指这种虫类常出现在住宅墙壁下方。
土中湿处:土中湿处,指这种虫类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
十月暴干:十月暴干,指在农历十月将这种虫类晒干保存。
案《说文》云:案《说文》云,指根据《说文解字》这部字典的内容。
蟅虫属蠜:蟅虫属蠜,指蟅虫属于蠜类。
目蠜也:目蠜也,指蠜是一种昆虫。
《广雅》云:《广雅》云,指引用了《广雅》这部辞书的内容。
负蠜,蟅也:负蠜,蟅也,指负蠜是蟅的一种。
《尔雅》云:《尔雅》云,指引用了《尔雅》这部古代辞书的内容。
草虫,负蠜:草虫,负蠜,指草虫中的一种叫负蠜。
郭璞云:郭璞云,指引用了郭璞的注释。
常羊也:常羊也,指常羊是一种昆虫。
《毛诗》云:《毛诗》云,指引用了《毛诗》这部古代诗歌集的内容。
喓喓草虫:喓喓草虫,指草虫的叫声。
《传》云:《传》云,指引用了古代传世文献的内容。
草虫,常羊也:草虫,常羊也,指草虫中的一种叫常羊。
陆玑云:陆玑云,指引用了陆玑的注释。
小大长短如蝗也:小大长短如蝗也,指常羊的大小、长短像蝗虫。
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指常羊的叫声奇特,体色为青色,喜欢生活在茅草丛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虫鱼部-蟅虫-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古代中医药学著作,主要描述了一种名为地鳖的药材及其性质和应用。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味咸寒:地鳖的药性味道咸而寒,这种药性特点在中医药理论中意味着它能入肾经,具有清热、利水、活血等功效。
主心腹寒热,洗洗:地鳖主要用于治疗心腹部的寒热病证,具有清洗和清除病邪的作用。
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生子大,良:地鳖能够活血化瘀,治疗血积、症瘕等病症,能够破除坚硬的肿块,治疗血闭不通,对于产妇也有催生作用,是一种良药。
一名地鳖:地鳖是这种药材的别称,反映了它在中医药中的常见用法。
生川泽:地鳖生长在河流和湖泊的湿地中,这种生长环境与它的药性特点有关,湿地环境湿润,有利于地鳖的生长,也与其药性入肾、利水有关。
《吴普》曰:(庶虫)虫,一名土鳖(《御览》):《吴普》是古代医学家,此处引用他的说法,指出地鳖也被称为土鳖,进一步说明了地鳖的别名。
《名医》曰:一名土鳖,生河东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暴干:此处引用《名医》的记载,描述了地鳖的生长环境和采集方法,强调了其生长在湿润的沙土中,并在秋季干燥时采集。
案《说文》云:蟅虫属蠜,目蠜也:《说文》是古代字典,此处引用其解释,指出蟅虫属于蠜类,是一种有目昆虫。
《广雅》云:负蠜,蟅也:《广雅》是一部综合性词典,此处引用其解释,说明蟅虫是负蠜的另一种称呼。
《尔雅》云:草虫,负蠜:《尔雅》是一部古代辞书,此处引用其解释,指出草虫中的一种被称为负蠜。
郭璞云:常羊也:《尔雅》的注释者郭璞,他认为这种虫子被称为常羊。
《毛诗》云:喓喓草虫:《毛诗》即《诗经》,此处引用其描述,描绘了草虫的叫声。
《传》云:草虫,常羊也:《诗经》的传注,此处引用其解释,再次确认草虫被称为常羊。
陆玑云: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陆玑是古代学者,此处引用他的描述,描述了这种虫子的形态、声音、颜色和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