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秦菽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秦菽-原文

味辛温。

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

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

生川谷。

《名医》曰:生太山及秦岭上,或琅邪,八月九月采实。

案《说文》云:菽,菽萯.莍菽榝实莍裹如裘者,榝似茱萸,出淮南。

《广雅》云:榝(木卡),茱萸也。

北山经云:景山多秦椒。

郭璞云,子似椒面细叶草也。

《尔雅》云:(木毁),大椒。

郭璞云: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木毁),又椒丑莍.

郭璞云:(上亠下裘)萸子聚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榝,似茱萸而小,赤色。

《毛诗》云:椒聊之实。

《传》云:椒卿,椒也。

陆玑云: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

《范子计然》云:秦椒出天水陇西,细者善。

《淮南子》人间训云:申椒杜茞,美人之所怀服,旧作椒,非,据《山海经》,有秦椒,生闻喜景山,则秦非秦地之秦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秦菽-译文

味道辛辣而温热。

主要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温暖中焦,去除寒痹,坚固牙齿和头发,使眼睛明亮。长期服用,可以使身体轻盈,面色好看,延缓衰老,增加寿命,增强精神。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说:生长在泰山和秦岭山上,或者是琅邪地区,在八月和九月采摘果实。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菽,菽萯。莍菽榝实莍裹如裘者,榝似茱萸,出自淮南地区。《广雅》说:榝(木卡),就是茱萸。北山经记载:景山多产秦椒。郭璞注释说,椒的子实像椒,叶子细小,是草类植物。

《尔雅》说:(木毁),是大的椒。郭璞注释说:现在椒树丛生,果实大的叫做(木毁),又称为椒丑莍。郭璞注释:(上亠下裘)萸子聚集的样子像房屋,现在江东地区也称为莍榝,比茱萸小,颜色是红色的。

《毛诗》说:椒聊之实。《传》说:椒卿,就是椒。陆玑说:椒树像茱萸,有刺,叶子坚硬而光滑,蜀地的人用它来制作茶,吴地的人用它来制作茗,都是将叶子煮来作为香料。

《范子计然》说:秦椒产自天水陇西,细小的椒质量好。

《淮南子》人间训说:申椒杜茞,是美人所佩戴的,过去写作椒,实际上不是,根据《山海经》,有秦椒,生长在闻喜景山,这里的秦并不是秦地之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秦菽-注解

味辛温:味辛指味道辛辣,温指性质温和。辛温在中医中是一种药性,通常用于治疗寒邪引起的疾病。

主风邪气:主指主要作用,风邪气指风邪引起的疾病,如风寒感冒等。

温中除寒痹:温中指温暖内脏,除寒痹指消除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

坚齿发:坚齿指坚固牙齿,发指头发,这里指使牙齿和头发更加坚固。

明目:明目指使眼睛明亮,提高视力。

久服:久服指长期服用。

轻身:轻身指身体轻盈,感觉轻松。

好颜色:好颜色指面色红润,看起来健康美丽。

耐老增年:耐老指抗衰老,增年指延年益寿。

通神:通神指与神明相通,这里可能指具有神秘或超自然的力量。

生川谷:生指生长,川谷指山谷,这里指这种植物生长在山谷中。

太山:太山指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古代常作为神圣之地的象征。

秦岭: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也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琅邪:琅邪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八月九月采实:八月九月指农历的这两个月份,采实指采摘植物的果实。

菽:菽指豆类植物,这里可能指某种豆类植物的果实。

莍菽:莍指草本植物,菽指豆类,这里可能指某种草本植物的豆类果实。

榝:榝指一种植物,类似于茱萸。

淮南:淮南指古代的淮南地区,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北山经:北山经是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的一篇,记载了北方山川地理和神话传说。

景山:景山指古代的山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秦椒:秦椒指秦地的花椒,是一种著名的调味品。

椒树:椒树指花椒的树木。

椒丑莍:椒丑莍可能指花椒的某种形态或品种。

(上亠下裘)萸子:(上亠下裘)萸子指茱萸的果实,茱萸是一种香料植物。

江东: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区。

椒聊之实:椒聊之实指花椒的果实。

椒卿:椒卿指花椒,这里可能是一种对花椒的别称。

蜀人:蜀人指四川地区的人。

吴人:吴人指江苏地区的人。

范子计然:范子计然是古代的某位人物,这里可能指某本书或某篇文章。

天水陇西:天水陇西指古代的两个地区,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申椒杜茞:申椒杜茞可能指某种植物的名称,这里可能是一种对植物的别称。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志和神话传说集。

闻喜景山:闻喜景山指古代的山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秦菽-评注

味辛温,这是对秦椒性质的描述。‘辛’指其味道,‘温’则指其性质,表明秦椒具有辛温的特性,这种性质在中医理论中通常与驱风除湿、温中散寒的功效相关联。

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这一段描述了秦椒的主要药用功效。‘风邪气’指的是由风引起的疾病,‘寒痹’则是指因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秦椒被认为可以温中驱寒,对于治疗风邪和寒痹有显著效果。‘坚齿发’和‘明目’则是指秦椒还有坚固牙齿、促进头发生长和改善视力的作用。

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这一句进一步说明了长期服用秦椒的益处,包括减轻体重、使肤色良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以及增强精神活力。

生川谷,这里的‘生’指的是秦椒的生长环境,‘川谷’则是指山谷,说明秦椒生长在山谷之间。

《名医》曰:生太山及秦岭上,或琅邪,八月九月采实。这是对秦椒生长地点和采摘时间的记载,太山、秦岭和琅邪都是古代地名,表明秦椒在这些地方生长,最佳采摘时间为八月或九月。

案《说文》云:菽,菽萯.莍菽榝实莍裹如裘者,榝似茱萸,出淮南。《广雅》云:榝(木卡),茱萸也。这两段引用了古代文献,对秦椒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指出秦椒与茱萸相似,且在淮南地区有产出。

《尔雅》云:(木毁),大椒。郭璞云: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木毁),又椒丑莍.郭璞云:(上亠下裘)萸子聚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榝,似茱萸而小,赤色。这是对椒的不同品种的描述,指出大椒(木毁)是椒树丛生实大者,而莍榝则是小而赤色的一种椒,与茱萸相似。

《毛诗》云:椒聊之实。《传》云:椒卿,椒也。陆玑云: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这段文字提到了《毛诗》中关于椒的记载,以及椒树的形态和用途,椒叶在古代还有用作香料的传统。

《范子计然》云:秦椒出天水陇西,细者善。《淮南子》人间训云:申椒杜茞,美人之所怀服,旧作椒,非,据《山海经》,有秦椒,生闻喜景山,则秦非秦地之秦也。这两段引用了古代文献,进一步说明了秦椒的产地和用途,以及与‘秦’这一地名的关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秦菽》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89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