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猪苓-原文
味甘平。
主痎疟,解毒蛊,注。(《御览》作蛀)不祥利水道。
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
一名猳猪尿。
生山谷。
“《吴普》曰:猪苓,神农甘,雷公苦无毒。(《御览》引云,如茯芩,或生冤句,八月采。)”
“《名医》曰:生衡山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案庄子云:豕零,司马彪注,作豕囊云,一名猪苓,根似猪卵,可以治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猪苓-译文
味道甜而平和。
主要用于治疗疟疾,解毒和驱除蛊虫。(《御览》中写作‘蛀’)有利于疏通水道,排除不祥之物。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延缓衰老。(《御览》中写作‘能老’。)又称为猳猪尿。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猪苓,神农认为是甜的,雷公认为是苦的,但无毒。(《御览》引用时说,它像茯芩,或者生长在冤句,八月份采摘。)
《名医》说:猪苓生长在衡山和济阴冤句,二月份和八月份采摘,阴干保存。
根据《庄子》的说法:豕零,司马彪注解为‘豕囊’,又称为猪苓,其根像猪的卵,可以用来治疗口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猪苓-注解
味甘平:指药物的口感和性质,甘表示味道甜美,平表示性质平和,通常指药物对人体温和,没有强烈的副作用。
主痎疟:痎疟是指疟疾,古代对疟疾的称呼,主表示这种药物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
解毒蛊:蛊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有害生物,这里指这种药物可以解毒,用于治疗由蛊虫引起的疾病。
注:注解,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或补充。
不祥利水道:不祥指不吉利的事物,利水道可能是指这种药物有助于疏通水道,可能用于治疗水肿或排尿不畅。
久服轻身耐老:久服表示长期服用,轻身耐老指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可以使身体轻盈,延缓衰老。
一名猳猪尿:一名表示别名,猳猪尿可能是指这种药物的来源或其形状与猪的尿液相似。
生山谷:生表示生长,山谷指这种药物生长在山谷中。
猪苓: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
神农甘,雷公苦无毒:神农和雷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医药学家,这里的描述可能是指猪苓的味道和毒性。
如茯芩,或生冤句,八月采:茯芩是一种中药材,这里可能是将猪苓与茯芩进行对比,冤句可能是地名,八月采表示在八月采集。
生衡山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衡山和济阴冤句都是地名,这里描述了猪苓的采集时间和方法,阴干是指将药材在阴凉处晾干。
案庄子云:案表示根据,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这里引用庄子的话来解释猪苓。
豕零:古代对猪苓的另一种称呼。
司马彪注:司马彪是东汉时期的学者,这里指他对于猪苓的注释。
作豕囊云:作表示解释为,豕囊云可能是指猪苓的形状像猪的囊。
可以治渴:治渴表示可以治疗口渴,这里可能是指猪苓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猪苓-评注
味甘平,首先从味道上描述了猪苓的属性,甘味在中国古代医药理论中通常代表补益,平和则表示其性质温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表明猪苓是一种性质温和、有益于身体的药材。
主痎疟,解毒蛊,注。这里的‘主’指的是猪苓的主要用途,‘痎疟’是指疟疾,‘解毒蛊’则是指解毒和驱除寄生虫。‘注’字在此可能表示补充说明,说明猪苓在治疗疟疾和解毒方面的作用。
不祥利水道。这里的‘不祥’可能是指不吉利的事物,但在此语境中,结合‘利水道’来看,可能是指猪苓能够帮助排除体内不利的积水,具有利尿作用。
久服轻身耐老。这句话强调了猪苓的长期服用效果,‘轻身’意味着减轻体重,‘耐老’则是指延年益寿。这表明猪苓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养生功效的药材。
《御览》作蛀。这里引用了《御览》这部古代文献对猪苓的另一种称呼‘蛀’,可能是因为猪苓的外观类似被蛀蚀的木材。
一名猳猪尿。这里的‘一名’表示另一种称呼,‘猳猪尿’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可能是因为猪苓的外观或气味与猪的尿液相似。
生山谷。这句话说明了猪苓的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山谷等地形较为隐蔽的地方。
《吴普》曰:猪苓,神农甘,雷公苦无毒。这里引用了《吴普本草》中对猪苓的描述,神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农业和医药始祖,雷公则是古代医药学家,这句话表明猪苓在神农和雷公的医学理论中被认为是有益的,味道甘甜,性质无毒。
《御览》引云,如茯芩,或生冤句,八月采。这里引用了《御览》中的内容,提到了猪苓与茯芩的相似性,以及其生长在冤句地区,采摘时间为八月。
《名医》曰:生衡山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这里引用了《名医别录》中的记载,说明了猪苓的产地和采摘时间,同时也提到了阴干这一保存方法。
案庄子云:豕零,司马彪注,作豕囊云,一名猪苓,根似猪卵,可以治渴。这里引用了《庄子》中关于‘豕零’的记载,司马彪对其进行了注释,指出‘豕零’即‘猪苓’,其根状似猪卵,可以治疗口渴。这表明猪苓在古代不仅用于药用,还可能用于治疗口渴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