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兽部-羚羊角-原文
味咸寒。
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
生川谷。
<名医>曰:生石城及华阴山,采无时。
案《说文》云:羚大羊而细角。
<广雅>云:美皮冷角。
<尔雅>云:羚大羊。
郭璞云:羚羊似羊而大,角园锐,好在山崖间。
陶宏景云:《尔雅》名羱羊。
据《说文》云:苋山羊细角也。
<尔雅>云:羱如羊。
郭璞云:羱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苋即羱正字,然本经羚字,实羚字俗写,当以羚为是《尔雅》释文,引本草作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兽部-羚羊角-译文
味道咸而寒。
主要功效是明目,补益气血,提升阴气,去除恶血,防止蛊毒和恶鬼的侵扰,使心情安定,经常不会感到困倦。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中说:生长在石城和华阴山,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羚羊是一种大羊,但角比较细。
《广雅》中说:羚羊的皮很美,角很凉。
《尔雅》中说:羚羊是一种大羊。
郭璞注释说:羚羊看起来像羊但体型更大,角是圆形且尖锐,喜欢生活在山崖之间。
陶宏景说:《尔雅》中称之为羱羊。根据《说文解字》的说法:苋山羊指的是细角的羊。《尔雅》中说:羱羊像羊一样。郭璞注释说:羱羊看起来像吴羊但角更大,角是椭圆形的,产于西方,苋即羱的正确字,但本经中使用的羚字实际上是羚字的俗写,应该以羚字为准。《尔雅》的释文中引用《本草》时作羚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兽部-羚羊角-注解
味咸寒:味指药物的口感,咸寒表示药物的性质,咸味能软坚散结,寒性可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疗热病、炎症等。
主明目:主表示主要功能,明目即具有改善视力、保护眼睛的作用。
益气起阴:益气即补益身体之气,起阴可能指增强阴液,即滋润身体,常用于治疗因阴液不足引起的症状。
去恶血注下:去恶血指排除体内有害的血液,注下表示通过尿液排出。
辟蛊毒恶鬼不祥:辟表示驱除,蛊毒是指古代传说中的毒物,恶鬼不祥则指邪恶的鬼神和不吉利的预兆。
安心气:安心指使心情安定,气指精神状态,表示药物有助于使人精神安宁。
常不厌寐:常表示经常,不厌寐即不会感到困倦,适用于治疗失眠。
生川谷:生表示生长,川谷指山涧或山谷,这里指药物生长的环境。
《名医》:《名医》可能指古代的医学著作或医学家。
生石城及华阴山:石城和华阴山是地名,指药物的原产地。
采无时:采无时表示可以随时采摘,不受时间限制。
《说文》:《说文》是古代的一部文字学著作,由许慎编撰,对汉字进行了系统性的解释。
羚大羊而细角:羚羊是一种大型羊科动物,大羊指其体型较大,细角指其角较细。
《广雅》:《广雅》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辞书,由东汉学者刘熙编撰。
美皮冷角:美皮指羚羊的皮毛美丽,冷角指其角的质地较硬。
《尔雅》:《尔雅》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辞书,由周朝学者编撰,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
郭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训诂学家,对《尔雅》有重要注释。
苋山羊细角也:苋山指一种山名,山羊指一种羊,细角指其角较细。
角椭:角椭指角的形状为椭圆形。
出西方:出西方指这种羊产自西方地区。
苋即羱正字:苋是羱的正确写法。
本经羚字:本经指《神农本草经》,羚字是羚羊的称呼。
实羚字俗写:实际上羚字是羚羊的俗写形式。
当以羚为是《尔雅》释文:应该以羚字作为《尔雅》中的正式解释。
引本草作羚:在《本草》中,羚羊也被称为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兽部-羚羊角-评注
味咸寒,这是对羚羊角性质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味咸入肾,寒能清热,因此羚羊角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这一性质体现了中医对药物性味的重视,通过味道和性质来推断药物的作用。
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这一行说明了羚羊角的主要功效。明目即指对眼睛有益,能够改善视力;益气起阴则是指能够补充人体的阴气,增强体质;去恶血注下则是指能够排除体内的瘀血,有助于血液循环。这些功效与现代医学中的一些药物作用有相似之处。
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这里描述了羚羊角的更多用途。辟蛊毒恶鬼不祥,意味着羚羊角可以用来驱除邪气和疾病,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安心气,常不厌寐则是指羚羊角有助于安定心神,改善睡眠质量。
生川谷,这句话指出羚羊角的来源,生川谷指的是生长在山谷中的羚羊角,这也暗示了羚羊角的珍贵性。
《名医》曰:生石城及华阴山,采无时,这是对羚羊角采集地点和时间的描述。《名医》可能指的是古代医学著作,石城和华阴山则是具体的采集地点。采无时说明羚羊角的采集不受季节限制,这也反映了古代医家对药物的重视。
案《说文》云:羚大羊而细角,《广雅》云:美皮冷角,《尔雅》云:羚大羊,这些句子引用了古代文献对羚羊角的描述。《说文》是古代汉字字典,《广雅》是一部综合性词典,《尔雅》则是古代的一部词典,这些文献的引用增加了描述的可信度。
郭璞云:羚羊似羊而大,角园锐,好在山崖间,陶宏景云:《尔雅》名羱羊。据《说文》云:苋山羊细角也,《尔雅》云:羱如羊,郭璞云:羱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苋即羱正字,然本经羚字,实羚字俗写,当以羚为是《尔雅》释文,引本草作羚。这些句子进一步解释了羚羊角的形态和名称。郭璞和陶宏景都是古代的学者,他们的解释增加了对羚羊角的认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