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鼠妇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鼠妇-原文

味酸温。

主气癃,不得小便,女人月闭,血症,痫痓,寒热,利水道。

一名负蟠,一名威。

生平谷。

《名医》曰:一蜲生魏郡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

案《说文》云:(女尹)(女尹)威,委黍,委黍,鼠妇也,蟠鼠负也。

《尔雅》云:蟠,鼠负。

郭璞云:瓮器底虫。

又(女尹)威委黍。

郭璞云:旧说,鼠妇别名。

《毛诗》云:伊威在室。

《传》云:伊威,委黍也。

陆玑云:在壁根下,瓮底中生,似白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鼠妇-译文

味道酸,性质温和。

主要治疗气滞引起的癃病,即无法排尿,以及女性的月经不调,血瘀症状,癫痫病,寒热病,还有通利水道的功效。它有别名,一个叫负蟠,一个叫威。生长在平旷的谷地。

《名医》一书说:这种药在魏郡以及人家的地上生长,在五月五日这天采集。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女尹)(女尹)威,委黍,委黍,指的是鼠妇,也就是蟠鼠的别名。《尔雅》中也说:蟠,鼠负。郭璞注解说:瓮器底下的虫子。又(女尹)威委黍。郭璞注解说:旧时说法,鼠妇的别名。

《毛诗》中说:伊威在室。《传》中说:伊威,委黍也。陆玑注解:伊威生长在墙壁的根部,瓮底内生,形状像白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鼠妇-注解

味酸温:指该植物的味道是酸的,性质温和。

主气癃:主,主管;气癃,指尿潴留,小便不利。

不得小便:指无法排出尿液。

女人月闭:指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血症:指血液病,如血瘀、血热等。

痫痓:痫痓,同“痫”,指癫痫病。

寒热:指寒热交替,即忽冷忽热。

利水道:指能够帮助尿液顺利排出。

一名负蟠,一名威:指这种植物有两个别名,一个是负蟠,另一个是威。

生平谷:指这种植物生长在田野或山谷中。

一蜲生魏郡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蜲,一种昆虫;魏郡,古代地名;五月五日,指端午节。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昆虫在魏郡及人家地上生活,端午节那天采集。

(女尹)(女尹)威,委黍,委黍,鼠妇也,蟠鼠负也:这是《说文解字》中对“威”字的解释,其中(女尹)和(女尹)是“威”字的古文写法,委黍、鼠妇、蟠鼠负都是对“威”的解释。

《尔雅》云:蟠,鼠负。郭璞云:瓮器底虫:《尔雅》是一部古代词典,这句话的意思是《尔雅》中提到蟠是鼠负,郭璞注解蟠为瓮器底部的虫子。

又(女尹)威委黍。郭璞云:旧说,鼠妇别名: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威”字的另一个别名,即鼠妇。

《毛诗》云:伊威在室。《传》云:伊威,委黍也:《毛诗》即《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诗经》中提到伊威在室内,传注中说伊威就是委黍。

陆玑云:在壁根下,瓮底中生,似白鱼:陆玑是《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作者,这句话的意思是陆玑描述伊威生长在墙壁根部和瓮底,形状像白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鼠妇-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名医》一书,描述了一种名为‘负蟠’或‘威’的中药材。首先,‘味酸温’是对这种药材味道和性质的描述,酸味通常与收敛、固涩的特性相关,而温性则表明其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主气癃,不得小便’表明这种药材主要用于治疗气癃,即气机不畅导致的排尿困难。这可能与药材的利水道功能有关,利水道可以促进尿液排出,缓解癃闭的症状。

‘女人月闭,血症,痫痓,寒热’说明这种药材还可以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血瘀、痫痓(痉挛)以及寒热往来等病症。这些病症的治疗需要药材具有调节气血、温经散寒的功效。

‘利水道’再次强调了这种药材的利水作用,对于水肿、淋病等与水液代谢相关的疾病具有治疗意义。

‘一名负蟠,一名威’是对这种药材的不同称呼,体现了古人对药材名称的多样性。‘负蟠’可能是因为这种药材形似蟠鼠背负之物,而‘威’则可能与其药效有关,具有威猛、强劲之意。

‘生平谷’可能是指这种药材的生长环境,生在谷地之中,暗示其可能具有滋养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

《名医》中提到‘一蜲生魏郡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这里的‘蜲’指的是一种昆虫,‘魏郡’是古代地名,说明这种药材的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五月五日,即端午节,古时认为这一天采集的药材具有特殊的功效。

《说文》中对‘(女尹)(女尹)威’的解释,‘委黍’、‘委黍’、‘鼠妇也’、‘蟠鼠负也’等,揭示了这种药材的形态和别名。‘委黍’即委曲的黍子,‘鼠妇’则是指这种药材像鼠妇一样,‘蟠鼠负也’则是说它像蟠鼠背负之物。

《尔雅》中的记载‘蟠,鼠负’、郭璞的解释‘瓮器底虫’、‘(女尹)威委黍’等,进一步丰富了这种药材的名称和形态描述。‘瓮器底虫’则说明这种药材可能生长在瓮器底部。

《毛诗》中的‘伊威在室’、《传》中的‘伊威,委黍也’、陆玑的描述‘在壁根下,瓮底中生,似白鱼’等,则从文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对这种药材的形态和生长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鼠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85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