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蛇合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蛇合-原文

(原注云,合是含字)

味苦微寒。

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创,疽痔,鼠瘘,恶创,头疡。

一名蛇衔。

生山谷。

《名医》曰:生益州,八月采,阴干。

按本草图经云:或云是雀瓢,即是萝摩之别名。

据陆玑云:芄兰一名萝摩,幽州谓之雀瓢,则即《尔雅》雚芄兰也,《唐本》草,别出萝摩条,非,又见女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蛇合-译文

(原注说,合字通含字)味道苦,稍微有点凉。

主要治疗惊痫、寒热等邪气,可以清热,治疗刀伤、痈疽、痔疮、鼠瘘、恶疮、头部疮疡。另一种名字叫蛇衔。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一书中说:生长在益州,八月份采摘,阴干保存。

根据《本草图经》记载:有人说它是雀瓢,也就是萝摩的别称。根据陆玑的说法:芄兰就是萝摩,幽州人叫它雀瓢,那么它就是《尔雅》中提到的雚芄兰,《唐本草》中草类部分单独列出了萝摩条,不是雚芄兰,还提到了女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蛇合-注解

合:合字在此处可能是‘含’字的误写,含字有包含、含有之意,此处指草药的成分含有。

味苦微寒:味苦微寒是草药的药性描述,苦味表示此草药有清热、燥湿、解毒等功效,微寒则表示其性质偏凉,适合治疗热性病。

惊痫:惊痫是指因惊吓或癫痫等病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突然惊恐、身体抽搐等。

寒热邪气:寒热邪气是指引起疾病的寒性和热性因素,这里指的是可以引起惊痫等病症的外邪。

除热:除热是指消除体内的热邪,适用于治疗发热、口渴、烦躁等热性病症。

金创:金创是指刀枪等金属造成的创伤。

疽痔:疽痔是指皮肤或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如痈、疽、痔等。

鼠瘘:鼠瘘是指皮肤上的管道,如鼠咬伤后形成的瘘管。

恶创:恶创是指严重的创伤,可能伴有感染。

头疡:头疡是指头部皮肤上的炎症。

蛇衔:蛇衔是一种草药的别名,此处指的可能是萝摩。

生山谷:生山谷指这种草药生长在山谷之间。

《名医》:《名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医学典籍或医学家的著作。

益州:益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四川省。

八月采:八月采指的是在农历八月采摘这种草药。

阴干:阴干是指将草药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以保留其药效。

本草图经:《本草图经》是古代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草药的形态、功效等。

雀瓢:雀瓢是一种植物的别名,可能是萝摩的另一种称呼。

萝摩:萝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

陆玑:陆玑是古代的一位学者,著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等著作。

芄兰:芄兰是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的是萝摩。

幽州:幽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北京市附近。

《尔雅》:《尔雅》是古代的一部词典性质的著作,收录了许多动植物的名称和解释。

雚芄兰:雚芄兰是《尔雅》中记载的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的是萝摩。

《唐本》草:《唐本》草可能指的是唐代的一部草药学著作。

女青:女青是一种植物,此处可能也是指萝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蛇合-评注

原文中提到的‘味苦微寒’是对药材性质的描述,这是中医药理论中常用的术语。‘味苦’意味着这种药材具有苦味,根据中医理论,苦味药物通常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等功效。‘微寒’则说明其性凉,适合用于治疗因热邪所致的疾病。

‘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创,疽痔,鼠瘘,恶创,头疡’这一段列举了该药材的主治疾病。‘惊痫’指的是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寒热邪气’则泛指由寒邪和热邪引起的疾病。‘金创’、‘疽痔’、‘鼠瘘’、‘恶创’、‘头疡’分别指创伤、痔疮、鼠咬伤、恶疮和头部疮疡,这些都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症。

‘一名蛇衔’是对该药材的别称,‘蛇衔’可能与其形状或药用功能有关,具体含义需要结合更多文献来解释。

‘生山谷’说明这种药材的生长环境,‘山谷’暗示其生长在湿润、隐蔽的环境中,这可能与药材的药性有关。

《名医》的记载表明,这种药材在益州地区生长,并且最好在八月采集,阴干后使用。这里的‘阴干’是指将药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以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

《本草图经》中的记载提出了关于该药材的另一种可能性,即‘雀瓢’可能是‘萝摩’的别名。‘萝摩’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常见的植物名称,而‘雀瓢’则可能是不同地区的俗称。陆玑的记载进一步将‘芄兰’与‘萝摩’联系起来,并指出‘幽州谓之雀瓢’,说明这种植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雚芄兰’和‘女青’可能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或者是不同的植物,需要进一步考证。

整体来看,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文献的引用,对一种药材的名称、性质、功效、采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体现了古代医药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对植物药材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医学文献的传承和交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蛇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79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