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虎掌-原文
味苦温。
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生山谷。
<吴普>曰:虎掌,神农雷公苦无毒,岐伯桐君辛有毒,立秋九月采之(《御览》引云,或生太山,或宛朐)。
<名医>曰:生汉中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案《广雅》云:虎掌,瓜属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虎掌-译文
味道苦而性温。
主要治疗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弱、拘急和缓脉等症状,有助于利水道。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虎掌,神农和雷公认为它苦而无毒,岐伯和桐君认为它辛而有毒,在立秋后的九月采摘它(《御览》引用,说它可能生长在太山,或者宛朐)。
《名医》说:在汉中和冤句地区生长,二月和八月采摘,阴干保存。
根据《广雅》的说法:虎掌属于瓜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虎掌-注解
味苦温:味苦温是指虎掌的药性,其中‘味苦’表示其味道苦涩,‘温’表示其性质温和。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性味与其功效密切相关。
主心痛:主心痛指的是虎掌主要用于治疗心痛的症状。
寒热:寒热是指疾病中的寒性症状和热性症状,虎掌可能用于治疗这两种症状。
结气:结气是指气滞,即体内气机不畅,虎掌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一症状。
积聚:积聚指的是体内有形的病理产物,如肿块、痰核等,虎掌可能用于消散这些积聚。
伏梁:伏梁是一种中医术语,指腹内结块,如现代医学中的肿瘤。
伤筋:伤筋是指筋骨损伤,虎掌可能用于治疗筋骨的损伤。
痿:痿是指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虎掌可能有助于治疗此类病症。
拘缓:拘缓是指肌肉拘挛、不灵活,虎掌可能用于缓解这种症状。
利水道:利水道是指促进水液的正常代谢和排泄,虎掌可能有助于治疗水肿等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症。
生山谷:生山谷指的是虎掌的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山谷等湿润的环境中。
虎掌:虎掌是一种植物,其学名为掌叶大黄,属于大黄属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神农雷公苦无毒:神农和雷公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这里可能是指古代医书对虎掌药性的描述,认为其味道苦且无毒。
岐伯桐君辛有毒:岐伯和桐君也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这里可能是指古代医书对虎掌药性的另一种描述,认为其味道辛且有毒。
立秋九月采之:立秋九月采之是指虎掌的最佳采摘时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采摘的虎掌可能药效最佳。
《御览》引云,或生太山,或宛朐:《御览》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这里引用《御览》的内容说明虎掌可能生长在太山或宛朐等地。
生汉中及冤句:汉中和冤句是中国古代的地名,这里说明虎掌可能生长在这些地区。
二月、八月采,阴干:二月和八月是虎掌的另一个采摘时间,阴干是指将采摘的虎掌在阴凉处晾干,以保存药效。
案《广雅》云,虎掌,瓜属也:《广雅》是古代的一部综合性词典,这里引用《广雅》的内容说明虎掌属于瓜属植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虎掌-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神农本草经》,是对虎掌这种植物的药性和采集时间所做的描述。
首先,‘味苦温’一句是对虎掌味道和性质的概括。‘味苦’表明虎掌的味道是苦的,这种味道在中医理论中通常与清热、燥湿、解毒等功效相关。‘温’则说明其性质温和,不会过于刺激身体。
接着,‘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列举了虎掌的主要药用功效。‘心痛’指的是心脏疼痛,‘寒热’可能是指寒热往来,‘结气’和‘积聚’可能指的是气滞和血瘀,‘伏梁’是一种病症,‘伤筋’和‘痿’分别指筋骨损伤和肌肉萎缩,‘拘缓’可能是指肌肉拘挛或弛缓,‘利水道’则是指有利尿作用。这些病症涵盖了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表明虎掌的药用范围较广。
‘生山谷’一句说明虎掌的生长环境,即在山谷之中,这样的环境可能对其生长条件有所要求,也可能影响其药效。
《吴普》的记载提供了虎掌的来源和采集时间。‘虎掌,神农雷公苦无毒,岐伯桐君辛有毒’中,提到了神农、雷公、岐伯和桐君,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苦无毒’和‘辛有毒’则分别指出了虎掌的味道和毒性,‘立秋九月采之’则是指出采集的最佳时间。
《名医》的记载则提供了虎掌的产地和采集方法。‘生汉中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中,‘汉中’和‘冤句’是虎掌的产地,‘二月、八月采’说明了采集的时间,‘阴干’则是干燥的方法,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保存和药效。
最后,《广雅》中的记载将虎掌归类为‘瓜属也’,这表明虎掌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葫芦科,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虎掌的植物学特征和与其他植物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