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白头翁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白头翁-原文

味苦温。

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

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生山谷。

“《吴普》曰: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奈河草,神农扁鹊苦无毒,生嵩山川谷,破气狂寒热,止痛(《御览》).”

“《名医》曰:一名奈河草,生高山及田野,四月采.”

案陶宏景云: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故以为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白头翁-译文

味道苦,性质温热。

主要治疗温疟(一种热病),狂病,寒热病,症瘕(指腹部肿块),积聚(指体内有肿块),瘿气(指甲状腺肿大),可以驱除血瘀,止痛,治疗金疮(刀伤)。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白头翁,别名野丈人,奈河草,神农和扁鹊认为它苦但不含有毒,生长在嵩山的山谷中,可以破除气滞、狂病和寒热,止痛(《御览》)。

《名医》说:别名奈河草,生长在高山和田野中,四月份采摘。

根据陶宏景的说法:靠近根部的部分有白色的茸毛,看起来像人的白发,因此得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白头翁-注解

味苦温:味苦温是指白头翁的药性,味苦表示其味道苦涩,温则表示其性质温和,适合温补身体。

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主温疟指的是治疗温疟疾病;狂易可能指治疗因精神疾病导致的狂躁症状;寒热可能指治疗寒热往来等感冒症状;症瘕积聚可能指治疗体内有肿块或积聚的病症;瘿气可能指治疗甲状腺肿大的症状;逐血可能指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止痛可能指有缓解疼痛的作用;疗金疮可能指有治疗创伤的作用。

一名野丈人:野丈人是对白头翁的一种别称,可能是因为其生长在野外,且形状或特性类似人。

一名胡王使者:胡王使者是白头翁的另一种别称,具体含义不明,可能是因为其形状或功效与古代传说中的胡王使者有关。

生山谷:生山谷表示白头翁生长在山谷之间,通常指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植物。

白头翁:白头翁是一种中草药,其学名为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神农扁鹊苦无毒:神农和扁鹊是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家,苦无毒表示白头翁的味道苦涩,但无毒无害。

生嵩山川谷:生嵩山川谷表示白头翁生长在嵩山和山谷之间,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川谷指山谷。

破气狂寒热:破气狂寒热可能指白头翁有破除邪气、治疗狂躁、寒热等症状的作用。

止痛:止痛表示白头翁有缓解疼痛的功效。

《御览》:《御览》是古代的一部类书,由唐代官修,收录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一名奈河草:奈河草是白头翁的另一种别称,奈河可能是指某条河流的名字。

生高山及田野:生高山及田野表示白头翁不仅生长在高山,也生长在田野之间。

四月采:四月采表示白头翁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每年的四月。

案陶宏景云:案陶宏景云是指引用了陶宏景的观点,陶宏景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学家。

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是描述白头翁植物的一个特征,即其根部附近有白色的绒毛,看起来像人的白发。

故以为名:故以为名表示因为这个特征,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白头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白头翁-评注

味苦温,这是对白头翁药性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味苦入心,温性则能温中散寒,这种描述揭示了白头翁在中药中的药性特点。

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这里列举了白头翁的主治功能。温疟指的是温病引起的疟疾,狂易则是指精神失常,寒热是指寒热往来,症瘕积聚是指体内有肿块,瘿气是指甲状腺肿大,逐血是指活血化瘀,止痛则是指缓解疼痛,疗金疮是指治疗刀伤。这些病症的描述反映了白头翁的广泛用途。

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这是对白头翁的别称。野丈人可能是因为其生长在野外,形态独特,而胡王使者则可能是因为其药用价值高,被视为珍贵的药材。

生山谷,说明白头翁的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山谷等湿润的地方,这与其药性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吴普》中的记载,白头翁有多个别名,如野丈人、奈河草,这与前文提到的别称相呼应。神农扁鹊苦无毒,表明白头翁被认为是一种苦而无毒的药材,神农和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们的评价增加了白头翁的可信度。

《名医》的记载中,奈河草的生长地被明确为高山及田野,四月采,这提供了关于白头翁采集时间及生长地的信息。

案陶宏景云,陶宏景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他的记载提供了关于白头翁命名的依据。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这种描述形象生动,揭示了白头翁命名的由来。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白头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7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