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梓白皮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梓白皮-原文

味苦寒。

主热,去三虫,叶捣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医》曰:生河内。

案《说文》云: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槚,楸也。

《尔雅》云:槐小叶曰榎.

郭璞云:槐为楸楸,当细叶者为榎,又大而榎,楸。

郭璞云:老乃皮粗,皵者为楸,又椅梓。

郭璞云:即楸。

《毛诗》云椅,桐梓漆,《传》云椅,梓属。

陆玑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曰梓,梓实,桐皮,曰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梓白皮-译文

味道苦而寒。

主治发热病,能驱除三种寄生虫,叶子捣碎后敷在猪的伤口上,喂养的猪会长得大三倍,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一书中记载:生长在河内。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梓树,就是楸树,有时也写作榟,或者指椅梓,楸树,槚树,都是楸树。在《尔雅》中提到:槐树的小叶叫做榎。郭璞解释说:槐树被称为楸楸,细叶的称为榎,又大又细的称为榎楸。郭璞又解释说:老树皮粗糙,皵裂的称为楸,又称为椅梓。郭璞还解释说:即是指楸树。《毛诗》中提到椅、桐、梓、漆,《传》中解释椅属于梓树。陆玑在《疏》中说:梓树是楸树的变种,木质纹理白色,能结子的称为梓,梓树的果实,桐树的树皮,称为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梓白皮-注解

味苦寒:味指植物的口感,苦寒表示这种植物的性味,在中医理论中,苦味通常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寒性则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

主热:主热在这里指的是这种植物的主要功效是治疗热病,即中医所说的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

去三虫:去三虫指的是这种植物可以驱除人体内的寄生虫,三虫在这里泛指各种寄生虫。

叶捣传猪创:叶捣传猪创中的叶捣是指将植物的叶子捣碎,传猪创则是指将捣碎的叶子敷在猪的伤口上。

饲猪肥大三倍:饲猪肥大三倍表示用这种植物的叶子喂猪,可以使得猪长得更快,体重增加三倍。

生山谷:生山谷指的是这种植物生长在山谷之中。

河内:河内指的是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河内地区,即古代的某个地区。

梓:梓是一种树木,古时指梓树,其木材坚硬,常用于制作家具。

楸:楸是一种树木,与梓相似,木材也坚硬,常用于建筑和家具。

榟:榟,同楸,指楸树。

椅梓:椅梓指梓树,有时也指楸树。

榎:榎是槐树的一种,指小叶的槐树。

郭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注释家,这里引用的是他的注释。

毛诗:毛诗即《诗经》中的毛传,是《诗经》的一种注释。

陆玑:陆玑是东晋时期的学者,著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一书,这里引用的是他的著作内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梓白皮-评注

味苦寒,这是对梓树药材性质的描述。‘味’指的是药材的口感,‘苦’和‘寒’则是其药性。在中医理论中,苦味通常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寒性则意味着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这种药材被用来治疗‘主热’,即主要针对体内热毒积聚所引起的病症。

‘去三虫’表明此药材具有驱虫的功效,这在古代医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叶捣传猪创’描述了使用梓树叶的一种传统用法,即将叶子捣碎后敷在猪的伤口上,用以促进伤口愈合。‘饲猪肥大三倍’则是对梓树叶药用效果的一种夸张说法,意在强调其奇效。‘生山谷’说明梓树生长在山谷之间,这也为后人寻找和采集此药材提供了线索。

《名医》和《说文》的引用是对梓树药材来源和名称的考证。《名医》可能是古代医学典籍的名称,这里引用它来证明梓树在医学上的应用。《说文》则是东汉许慎所著的汉字字典,其中对梓树及其相关字词的解释,为我们理解古文中的梓树提供了文字学上的依据。

‘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槚,楸也’这一段文字详细解释了梓树的不同名称及其关系。在古代,梓树有多个名称,如梓、楸、榟、椅梓等,这些名称之间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郭璞云’则是对郭璞,即晋代学者郭璞的解释的引用,他在这段文字中对梓树的不同形态和名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槐小叶曰榎’是对榎树的一种描述,榎树是槐树的一种,其特点是叶子较小。郭璞的解释进一步说明了榎树的特点,包括其叶子细小和树皮粗糙等。‘老乃皮粗,皵者为楸’则是对楸树老树皮特征的描述,‘皵’意为粗糙。‘又椅梓’和‘即楸’是对梓树和楸树关系的再次强调。

《毛诗》和《传》的引用则是对梓树在古代文学中的提及。《毛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这里引用它来说明梓树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陆玑云’则是引用了陆玑,即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陆玑的解释,他对梓树和桐树进行了区分,指出梓树是楸树的一种,而梓树的果实和桐树的树皮是不同的。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梓白皮》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67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