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鲤鱼胆-原文
味苦寒。
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
久服,强悍益志气。
生池泽。
《名医》曰:生九江,采无时。
案《说文》云:鲤,鳣也。鳣,鲤也。
《尔雅》云:鲤鳣.
舍人云:鲤,一名鳣.
郭璞注鲤云:今赤鲤鱼。
注鳣云:大鱼似鲟。
《毛诗》云:鳣鲔发发。
《传》云:鳣,鲤也,据此知郭璞别为二,非矣。
古今注云:兖州人呼赤鲤为赤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元驹,白鲤为白骐,黄鲤为黄雉。
上虫,鱼。
上品一十种,旧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鲤鱼胆-译文
味道苦而寒。
主要治疗眼睛红肿热痛、青盲(视力模糊),可以明目。长期服用,可以增强体力和意志。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
《名医》一书中说:野生在九江地区,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鲤,即鳣。鳣,即鲤。《尔雅》中提到:鲤和鳣。舍人解释说:鲤,又称鳣。郭璞注解鲤时说:现在的赤鲤鱼。注解鳣时说:大鱼,类似鲟鱼。《毛诗》中有:鳣鲔发发。《传》中说:鳣,即鲤。根据这些,可以知道郭璞将鲤和鳣区分开来是不正确的。古今注解中说:兖州人把赤鲤称为赤骥,把青鲤称为青马,黑鲤称为元驹,白鲤称为白骐,黄鲤称为黄雉。
上面的虫子是鱼。属于上品的一共有十种,和以前一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鲤鱼胆-注解
味苦寒:味指鱼的味道,苦寒则指其性味,苦味表示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寒性表示具有降火、清热的效果。
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主表示主要治疗,目热赤痛青盲是指眼睛红肿、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明目则是改善视力的意思。
久服,强悍益志气:久服表示长期服用,强悍指身体强健,益志气则是增强意志和气力的意思。
生池泽:生表示生长,池泽是指池塘或湖泊等水域。
《名医》曰:《名医》指的是古代医学著作,这里引用《名医》中的说法。
生九江,采无时:九江指古代的九江地区,采无时表示可以随时采摘。
案《说文》云:案表示根据,《说文》是古代的一部文字学著作,这里引用《说文》中的内容。
鲤,鳣也。鳣,鲤也。:鲤和鳣都是指鲤鱼,这里是在说明鲤鱼的不同名称。
《尔雅》云:《尔雅》是古代的一部词典性质的著作,这里引用《尔雅》中的内容。
舍人云:舍人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引用舍人的说法。
郭璞注鲤云:郭璞是东晋时期的学者,这里引用郭璞对鲤鱼的注释。
今赤鲤鱼:指现在的赤鲤鱼,即红色的鲤鱼。
注鳣云:对鳣的注释。
大鱼似鲟:指鳣是一种大型的鱼,其外形类似鲟鱼。
《毛诗》云:《毛诗》是《诗经》的一部分,这里引用《毛诗》中的内容。
鳣鲔发发:鳣鲔是两种鱼的名字,发发表示鱼儿活泼的样子。
《传》云:《传》指《毛诗正义》等注解《诗经》的著作,这里引用《传》中的内容。
兖州人呼赤鲤为赤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元驹,白鲤为白骐,黄鲤为黄雉:兖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这里描述了兖州人对不同颜色鲤鱼的别称。
上虫,鱼:上虫指的是鱼身上的寄生虫,这里可能是指鲤鱼身上的寄生虫。
上品一十种,旧同:上品指的是古代对药材品质的分类,一十种表示共有十种,旧同则是指这些分类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鲤鱼胆-评注
味苦寒,这是对鲤鱼药性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性味是判断其功效的重要依据。苦味通常与清热、解毒、燥湿等功效相关,寒性则表示药物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苦寒,意味着鲤鱼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因热邪所致的目赤、热痛等症状。
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这一句话进一步说明了鲤鱼的功效。目热赤痛是指眼睛因热邪侵袭而引起的红肿、疼痛,青盲则是指视力模糊或失明。鲤鱼能够明目,说明其具有改善视力、治疗眼疾的作用。
久服,强悍益志气。这句话说明了长期服用鲤鱼的好处。强悍益志气意味着鲤鱼能够增强体力和意志力,这可能与其具有的强壮筋骨、增强体质的功效有关。
生池泽,这句话描述了鲤鱼的产地。生池泽指的是鲤鱼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这是鲤鱼的自然生长环境,也说明了鲤鱼是一种水生动物。
《名医》曰:生九江,采无时。这里引用了《名医》一书中的记载,指出鲤鱼生长在九江,并且可以随时采集。九江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地区,而‘采无时’则表明鲤鱼是一种容易获取的食材或药材。
案《说文》云:鲤,鳣也。鳣,鲤也。《尔雅》云:鲤鳣.舍人云:鲤,一名鳣.郭璞注鲤云:今赤鲤鱼。注鳣云:大鱼似鲟。《毛诗》云:鳣鲔发发。《传》云:鳣,鲤也,据此知郭璞别为二,非矣。古今注云:兖州人呼赤鲤为赤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元驹,白鲤为白骐,黄鲤为黄雉。这一段文字是对鲤鱼名称的考据。从《说文》、《尔雅》等古籍中可以看出,鲤鱼在不同文献中有着不同的称呼,如鳣、鲤等。郭璞的注释则进一步解释了鲤鱼的特征,如赤鲤鱼、大鱼似鲟等。同时,这段文字还提到了不同颜色的鲤鱼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古人对鲤鱼的认识和分类。
上虫,鱼。上品一十种,旧同。这里的‘上虫’指的是鲤鱼属于上品药材,‘鱼’则是指鲤鱼是鱼类。‘上品一十种’表明鲤鱼在药材中的地位较高,‘旧同’则说明这一分类在古代就已经存在。这一句话强调了鲤鱼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