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桑蜱蛸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桑蜱蛸-原文

味咸平。

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一名蚀疣,生桑枝上,采,蒸之。

“《吴普》曰:桑蛸条,一名(今本脱此二字),蚀疣,一名害焦,一名致,神农咸无毒。(《御览》)”

“《名医》曰: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火炙。”

案《说文》云:蜱,蜱蛸也,或作蜱蛸,虫蛸,螂子。

“《广雅》云:蟭,乌涕,冒焦,螵蛸也。”

“《尔雅》云:不过螳蠰,其子蜱蛸。”

郭璞云:一名焦,螳蠰卵也。

范子计然云:螵蛸出三辅,上价三百,旧作螵,声相近,字之误也。

玉篇云:蜱同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桑蜱蛸-译文

味道咸而平和。

主要伤害的是人体中的某个部位,可以治疗疝气、肿块、阴痿,有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让男性能够生育。对于女性来说,可以治疗闭经,缓解腰痛,通畅五种淋病,有利于小便和尿道的通畅。另外,它还能治疗疣子,这种疣子生长在桑树上,采集后进行蒸煮。

《吴普》说:桑蛸条,又名(这里原文缺失了两个字),可以治疗疣子,又名害焦,又名致,神农认为它没有任何毒性。(《御览》)

《名医》说:这是螳螂的子,在二月或三月采集,用火烤炙。

根据《说文》记载:蜱,就是蜱蛸,有时也写作蜱蛸、虫蛸、螂子。《广雅》说:蟭,是乌鸦的涕,冒焦,也是螵蛸。《尔雅》说:不过螳蠰,它的子就是蜱蛸。郭璞说:又名焦,是螳蠰的卵。范子计然说:螵蛸出产于三辅地区,价格高的时候每枚三百钱,以前写作螵,声音相近,是字的错误。

《玉篇》说:蜱和螵是同一种东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桑蜱蛸-注解

味咸平:指味道咸而平和,咸味在中医理论中与肾相关,具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主伤中:中医术语,指主要伤害或影响人体内部的气血。

疝瘕:中医术语,指腹部出现肿块或疼痛,可能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内脏下垂等原因引起的。

阴痿:中医术语,指男性性功能障碍,表现为阴茎勃起困难或勃起不坚。

益精生子:中医术语,指有增强精液质量和促进生育的作用。

女子血闭:中医术语,指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腰痛:指腰部疼痛,可能是由于肾虚、筋骨损伤等原因引起的。

通五淋:中医术语,指治疗五种淋证,淋证是泌尿系统疾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利小便水道:中医术语,指促进小便通畅,治疗小便不利。

一名蚀疣:指这种药材可以用来治疗疣(一种皮肤赘生物)。

生桑枝上:指这种药材生长在桑树的枝条上。

采,蒸之:指采集后进行蒸煮处理。

桑蛸条:指桑树上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即螵蛸。

蚀疣:指治疗疣。

害焦:指对皮肤有损害的焦状物。

致:指导致。

神农咸无毒: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这里的“咸无毒”指神农认为这种药材没有毒性。

螳螂子:指螳螂的卵。

火炙:指用火烤炙处理。

蜱:指一种昆虫,即螵蛸。

蜱蛸:同螵蛸,指螳螂的卵。

虫蛸:同螵蛸,指螳螂的卵。

螂子:同螳螂子,指螳螂的卵。

蟭:指一种昆虫,即螵蛸。

乌涕:指一种黑色的液体,可能指螵蛸分泌的物质。

冒焦:指像焦炭一样的东西,可能指螵蛸的外壳。

螵蛸:指螳螂的卵,常用于中药材。

不过螳蠰:指螳螂。

焦:同焦,指螳螂的卵。

螳蠰卵:指螳螂的卵。

三辅: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地区,可能指产地的名称。

上价三百:指价格较高,每件三百。

旧作螵:指过去写作螵。

声相近,字之误也:指发音相近,可能是字写错了。

玉篇:古代的字典,收录了大量的汉字及其解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桑蜱蛸-评注

味咸平,此句表明了桑蛸的药性特点。‘味咸’意味着其性质属于咸味,在中医理论中,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润燥通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一些因坚硬结块、干燥引起的病症。‘平’则表示其药性平和,不会过于峻猛,适合长期服用。

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这一段列举了桑蛸的主治功效。‘主伤中’指的是桑蛸可以治疗中焦(脾胃)的疾病,‘疝瘕’是指腹中结块,‘阴痿’是指男性性功能障碍,‘益精生子’则表明桑蛸可以增强生殖能力,‘女子血闭’是指女性月经不调,‘腰痛’是指腰部疼痛,‘通五淋’是指治疗五种淋病,‘利小便水道’是指促进尿液排出,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

一名蚀疣,生桑枝上,采,蒸之。这里描述了桑蛸的来源和采集方法。‘一名蚀疣’说明桑蛸可以用来治疗疣,‘生桑枝上’指出桑蛸生长在桑树上,‘采,蒸之’则是采集和加工的方法,表明了古人对药材采集和加工的重视。

《吴普》曰:桑蛸条,一名(今本脱此二字),蚀疣,一名害焦,一名致,神农咸无毒。(《御览》)此段引用了《吴普本草》中的记载,说明桑蛸具有蚀疣、害焦、致等功效,且神农本草经认为其无毒,体现了古人对药材安全性的重视。

《名医》曰: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火炙。这里引用了《名医别录》中的描述,将桑蛸与螳螂子联系起来,指出其采集时间为二月三月,且需要经过火炙处理,这反映了古人对药材采集和加工的细致入微。

案《说文》云:蜱,蜱蛸也,或作蜱蛸,虫蛸,螂子。《广雅》云:蟭,乌涕,冒焦,螵蛸也。《尔雅》云:不过螳蠰,其子蜱蛸。郭璞云:一名焦,螳蠰卵也。范子计然云:螵蛸出三辅,上价三百,旧作螵,声相近,字之误也。这一段通过引用《说文解字》、《广雅》、《尔雅》等经典文献,对桑蛸的名称、形态、产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展现了古人对药材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玉篇云:蜱同螵。此句引用了《玉篇》的记载,说明‘蜱’和‘螵’是同一种药材,体现了古人对药材名称的统一和规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虫鱼部-桑蜱蛸》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64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