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远志-原文
味苦温。
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久服,轻身不老。
叶名小草,一名棘菀(陆德明《尔雅》音义引作苋),一名棘绕(《御览》作要绕),一名细草。
生川谷。
‘《名医》曰:生太山及冤句,四月采根叶,阴干。’
案《说文》云:蒬,棘蒬也;《广雅》云:蕀苑,远志也,其上谓之小草;《尔雅》云:绕,蕀蒬;郭璞云: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远志-译文
味道苦而温度适中。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逆、伤害到内脏、补充身体不足、排除邪气、畅通九窍、增进智慧、使耳朵和眼睛聪明、记忆力增强、增强意志和体力。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延缓衰老。
这种植物的叶子被称为小草,另一种名字是棘菀(根据陆德明的《尔雅》音义引作苋),还有一种名字是棘绕(《御览》作要绕),还有一种名字是细草。它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一书中记载:这种植物生长在泰山和冤句,四月份采摘它的根和叶,然后在阴凉处晾干。
根据《说文》的说法:蒬,是指棘蒬;《广雅》中提到:蕀苑,是指远志,它上面被称为小草;《尔雅》中提到:绕,是指蕀蒬;郭璞解释说:现在的远志,外形像麻黄,花是红色的,叶子尖锐且呈黄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远志-注解
味苦温:味苦温指的是这种草药的味道苦涩,性质温和。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味和性是决定其疗效的重要因素。
咳逆:咳逆是指咳嗽且伴有气逆的症状,常见于呼吸道疾病。
伤中:伤中指的是伤害到人体的中部,这里可能指的是内脏受损。
补不足:补不足是指补充人体所缺乏的营养或能量,以达到平衡身体状态的目的。
除邪气:除邪气是指排除体内的病邪,恢复健康。
利九窍:九窍指的是人体的九个通道,包括耳、目、鼻、口、舌、肛门、尿道等,利九窍即指这些通道通畅无阻。
益智慧:益智慧指的是增强智力,提高认知能力。
耳目聪明:耳目聪明指的是听力、视力敏锐,感官功能良好。
不忘:不忘指的是记忆力好,不易忘记事物。
强志倍力:强志倍力是指增强意志力和体力。
久服:久服指的是长期服用。
轻身不老:轻身不老是指服用后感觉身体轻盈,延缓衰老。
叶名小草:叶名小草是指这种草药的叶子被称为小草。
棘菀:棘菀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据《尔雅》音义引作苋,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棘绕:棘绕是另一种对棘菀的称呼,见于《御览》作要绕。
细草:细草是对这种植物形态的描述,指的是一种细小的草。
生川谷:生川谷指的是这种植物生长在山谷之间。
太山:太山指的是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古代医药学中药物采集的重要地点。
冤句:冤句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阴干:阴干是一种干燥方法,指的是将草药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
蒬:蒬是古代对一种植物的称呼,即棘蒬。
棘蒬:棘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据《说文》记载,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蕀苑:蕀苑是古代对一种植物的称呼,即远志。
远志:远志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据《广雅》记载,其上称为小草,具有药用价值。
绕:绕是对植物的称呼,据《尔雅》记载,即蕀蒬。
郭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学者,对古代文献有深入研究,他的注释对后世理解古文有重要参考价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远志-评注
味苦温,这是对药材口感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温性则能温中散寒,适合治疗寒性病症。此句表明该药材性质苦温,适合用于治疗咳逆、伤中等症状。
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这段话详细介绍了该药材的主要功效。其中,咳逆和伤中是具体的病症,而补不足、除邪气则是治疗原则。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则是该药材对人体各系统产生的正面影响,体现了其全面调养身体的特性。
久服,轻身不老。这句话强调了长期服用该药材可以起到轻身不老的效果,这是中医中常见的养生理念,即通过调理身体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叶名小草,一名棘菀(陆德明《尔雅》音义引作苋),一名棘绕(《御览》作要绕),一名细草。这里列举了该药材的几个别名,这些别名反映了古人对药材形态的描述和认知。从‘小草’到‘棘菀’、‘棘绕’再到‘细草’,这些名称都体现了该药材的细小、棘状和细长的特征。
生川谷。这句话说明了该药材的生长环境,川谷指的是山谷,暗示了该药材生长在山谷之间,这种环境可能对其生长条件和药效有一定的影响。
《名医》曰:生太山及冤句,四月采根叶,阴干。这是对药材采集和干燥方法的记载。《名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医学典籍,这里提到了该药材生长在太山和冤句,以及采集和干燥的时间和方法,这些信息对于药材的采集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案《说文》云:蒬,棘蒬也;《广雅》云:蕀苑,远志也,其上谓之小草;《尔雅》云:绕,蕀蒬;郭璞云: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这一段话引用了《说文》、《广雅》、《尔雅》等古代文献,对药材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描述。其中,‘蒬’、‘棘蒬’、‘蕀苑’、‘绕’等名称都是对该药材的进一步说明,而‘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则是对其外观特征的描述,有助于后人识别和了解该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