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蓝实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蓝实-原文

味苦寒。

主解诸毒,杀蛊蚑,注鬼,螫毒。

久服,头不白,轻身。

生平泽。

“《名医》曰: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

案《说文》云:葴马蓝也,蓝,染青草也;

“《尔雅》云:葴,马蓝;郭璞云:今大叶冬蓝也,《周礼》掌染草;郑注云:染草,蓝茜,象斗之属,《夏小正》五月启灌蓝;《毛诗》云:终朝采蓝,《笺》云,蓝,染草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蓝实-译文

味道苦而性寒。

主要功效是解毒,可以杀死蛊虫、蚑虫,驱除鬼魅,治疗蜂蛰等毒伤。长期服用,可以防止头发变白,使人身体轻盈。生长在湿润的地方。

《名医》一书说:它的茎和叶可以用来染成青色,生长在河内地区。

根据《说文》记载:它是指马蓝,马蓝,是一种用来染青色的草;《尔雅》中也提到:葴是指马蓝;郭璞注解为:现在的马蓝,即大叶冬蓝;《周礼》中记载了掌管染草的官员;郑玄的注解中提到:染草包括蓝草和茜草,属于斗星一类;《夏小正》中说:五月开始灌溉蓝草;《诗经》中有诗云:整天采摘蓝草,《笺》注解为:蓝草,就是用来染色的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蓝实-注解

味苦寒:味苦寒是指该植物的口感味道是苦的,性质寒冷。在中医理论中,味苦寒的药物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等功效。

主解诸毒:主解诸毒意味着该植物主要用于解除各种毒素,包括药物、食物中毒以及体内积聚的毒素。

杀蛊蚑:蛊蚑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寄生虫,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些寄生虫或有害生物。

注鬼:注鬼在这里可能是指驱除邪灵或鬼怪,注有引入、施加的意思。

螫毒:螫毒是指由昆虫、动物等通过螫刺(如蜜蜂、蝎子等)释放的有毒物质。

久服,头不白,轻身:久服指的是长期服用,头不白表示头发不会变白,轻身表示身体轻盈,可能是指该植物有抗衰老、强身健体的功效。

生平泽:生平泽意味着该植物生长在平坦湿润的地方。

《名医》:《名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具体指哪一部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其茎叶可以染青:其茎叶可以染青说明该植物的茎和叶可以用来染成青色。

生河内:生河内指的是该植物生长在河内地区,河内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

《说文》:《说文》是东汉许慎所著的一部文字学著作,这里可能引用的是《说文》中对“葴”字的解释。

葴马蓝也:葴是一种植物,马蓝是其别称。

蓝,染青草也:蓝是一种可以用来染色的植物,这里指的是用于染青色的草。

《尔雅》:《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词典性质的著作,收录了许多动植物的名称和解释。

郭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学者,对《尔雅》等古籍有注解。

《周礼》:《周礼》是古代的一部礼制典籍,记载了周代的官制、礼仪等。

郑注:郑注指的是郑玄对《周礼》等古籍的注解。

象斗之属:象斗可能是指形状像斗的东西,属表示类别。

《夏小正》:《夏小正》是古代的一部历书,记载了夏代的历法、农事等。

《毛诗》:《毛诗》是《诗经》的一个版本,由汉代毛亨编定。

《笺》:《笺》是对古籍的注解或解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蓝实-评注

味苦寒,此句点明了该植物的基本属性。‘味苦’与‘寒’为中医理论中的五味与四气,表明此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苦味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寒性则能清热、凉血、解毒,因此,‘味苦寒’的描述揭示了该植物在中医药学中的主要用途。

主解诸毒,杀蛊蚑,注鬼,螫毒。此句进一步阐述了该植物的主要功能。‘主解诸毒’说明其具有广泛的解毒作用,‘杀蛊蚑’则指其能杀灭寄生虫,‘注鬼’与‘螫毒’则表示其能驱除鬼邪与毒虫的侵害。这些描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利用,以及他们对疾病成因的理解。

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平泽。这三句描述了该植物的长期服用效果和生长环境。‘久服’意味着长期服用此植物有益于身体健康,‘头不白’与‘轻身’则表示其具有抗衰老、强身健体的功效。‘生平泽’说明该植物生长在湿润的地方,这与其‘味苦寒’的属性相呼应,体现了古人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认识。

《名医》曰: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此句引用了《名医》一书中的记载,说明该植物的茎叶可以用来染色,且生长在河内地区。这里的‘染青’指的是将茎叶中的蓝色素提取出来,用于染色,体现了古人对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

案《说文》云:葴马蓝也,蓝,染青草也;《尔雅》云:葴,马蓝;郭璞云:今大叶冬蓝也,《周礼》掌染草;郑注云:染草,蓝茜,象斗之属,《夏小正》五月启灌蓝;《毛诗》云:终朝采蓝,《笺》云,蓝,染草也。这一段文字是对‘葴’这一植物名称的详细解释和考证。通过引用《说文》、《尔雅》、《周礼》、《夏小正》和《毛诗》等古代文献,说明‘葴’即‘马蓝’,是一种用于染色的植物。这些文献的引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体现了古人对植物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蓝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59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