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原文
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却说周瑜见孔明袭了南郡,又闻他袭了荆襄,如何不气?气伤箭疮,半晌方苏,众将再三劝解。
瑜曰:‘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程德谋可助我攻打南郡,定要夺还东吴。’
正议间,鲁肃至。
瑜谓之曰:‘吾欲起兵与刘备、诸葛亮共决雌雄,复夺城池。子敬幸助我。’
鲁肃曰:‘不可。方今与曹操相持,尚未分成败;主公现攻合淝不下。不争自家互相吞并,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相厚,若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
瑜曰:‘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
肃曰:‘公瑾且耐。容某亲见玄德,将理来说他。若说不通,那时动兵未迟。’
诸将曰:‘子敬之言甚善。’
于是鲁肃引从者径投南郡来,到城下叫门。
赵云出问,肃曰:‘我要见刘玄德有话说。’
云答曰:‘吾主与军师在荆州城中。’
肃遂不入南郡,径奔荆州。
见旌旗整列,军容甚盛,肃暗羡曰:‘孔明真非常人也!’
军士报入城中,说鲁子敬要见。
孔明令大开城门,接肃入衙。
讲礼毕,分宾主而坐。
茶罢,肃曰:‘吾主吴侯,与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
孔明曰:‘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常言道:物必归主。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吾主固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
肃曰:‘若果系公子刘琦占据,尚有可解;今公子在江夏,须不在这里!’
孔明曰:‘子敬欲见公子乎?’便命左右:‘请公子出来。’
只见两从者从屏风后扶出刘琦。
琦谓肃曰:‘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
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良久,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
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
肃曰:‘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
孔明曰:‘子敬之言是也。’遂设宴相待。
宴罢,肃辞出城,连夜归寨,具言前事。
瑜曰:‘刘琦正青春年少,如何便得他死?这荆州何日得还?’
肃曰:‘都督放心。只在鲁肃身上,务要讨荆襄还东吴。’
瑜曰:‘子敬有何高见?’
肃曰:‘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那时往取荆州,刘备须无得推故。’
周瑜犹自忿气未消,忽孙权遣使至。
瑜令请入。
使曰:‘主公围合淝,累战不捷。特令都督收回大军,且拨兵赴合淝相助。’
周瑜只得班师回柴桑养病,令程普部领战船士卒,来合淝听孙权调用。
却说刘玄德自得荆州、南郡、襄阳,心中大喜,商议久远之计。
忽见一人上厅献策,视之,乃伊籍也。
玄德感其旧日之恩,十分相敬,坐而问之。
籍曰:‘要知荆州久远之计,何不求贤士以问之?’
玄德曰:‘贤士安在?’
籍曰:‘荆襄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幼者名谡,字幼常;其最贤者,眉间有白毛,名良,字季常。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公何不求此人而与之谋?’
玄德遂命请之。
马良至,玄德优礼相待,请问保守荆襄之策。
良曰:‘荆襄四面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刘琦于此养病,招谕旧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为荆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后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久远之计也。’
玄德大喜,遂问:‘四郡当先取何郡?’
良曰:‘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后湘江之东取桂阳;长沙为后。’
玄德遂用马良为从事,伊籍副之。
请孔明商议送刘琦回襄阳,替云长回荆州。
便调兵取零陵,差张飞为先锋,赵云合后,孔明;玄德为中军,人马一万五千;留云长守荆州;糜竺、刘封守江陵。
却说零陵太守刘度,闻玄德军马到来,乃与其子刘贤商议。
贤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我本州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抵对。’
刘度遂命刘贤与邢道荣引兵万余,离城三十里,依山靠水下寨。
探马报说:‘孔明自引一军到来。’
道荣便引军出战。
两阵对圆,道荣出马,手使开山大斧,厉声高叫:‘反贼安敢侵我境界!’
只见对阵中,一簇黄旗出。
旗开处,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中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用扇招邢道荣曰:‘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汝等岂堪与我对敌?我今来招安汝等,何不早降?’
道荣大笑曰:‘赤壁鏖兵,乃周郎之谋也,干汝何事,敢来诳语!’轮大斧竟奔孔明。
孔明便回车,望阵中走,阵门复闭。
道荣直冲杀过来,阵势急分两下而走。
道荣遥望中央一簇黄旗,料是孔明,乃只望黄旗而赶。
抹过山脚,黄旗紥住,忽地中央分开,不见四轮车,只见一将挺矛跃马,大喝一声,直取道荣,乃张翼德也。
道荣轮大斧来迎,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
翼德随后赶来,喊声大震,两下伏兵齐出。
道荣舍死冲过,前面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大叫:‘认得常山赵子龙否!’
道荣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得下马请降。
子龙缚来寨中见玄德、孔明。
玄德喝教斩首。
孔明急止之,问道荣曰:‘汝若与我捉了刘贤,便准你投降。’
道荣连声愿往。
孔明曰:‘你用何法捉他?’
道荣曰:‘军师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说。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某为内应,活捉刘贤,献与军师。刘贤既擒,刘度自降矣。’
玄德不信其言。
孔明曰:‘邢将军非谬言也。’
遂放道荣归。
道荣得放回寨,将前事实诉刘贤。
贤曰:‘如之奈何?’
道荣曰:‘可将计就计。今夜将兵伏于寨外,寨中虚立旗幡,待孔明来劫寨,就而擒之。’
刘贤依计。
当夜二更,果然有一彪军到寨口,每人各带草把,一齐放火。
刘贤、道荣两下杀来,放火军便退。
刘贤、道荣两军乘势追赶,赶了十余里,军皆不见。
刘贤、道荣大惊,急回本寨,只见火光未灭,寨中突出一将,乃张翼德也。
刘贤叫道荣:‘不可入寨,却去劫孔明寨便了。’
于是复回军。
走不十里,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
刘贤急拨马奔走,背后张飞赶来,活捉过马,绑缚见孔明。
贤告曰:‘邢道荣教某如此,实非本心也。’
孔明令释其缚,与衣穿了,赐酒压惊,教人送入城说父投降;如其不降,打破城池,满门尽诛。
刘贤回零陵见父刘度,备述孔明之德,劝父投降。
度从之,遂于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赍捧印绶出城,竟投玄德大寨纳降。
孔明教刘度仍为郡守,其子刘贤赴荆州随军办事。
零陵一郡居民,尽皆喜悦。
玄德入城安抚已毕,赏劳三军。
乃问众将曰:‘零陵已取了,桂阳郡何人敢取?’
赵云应曰:‘某愿往。’
张飞奋然出曰:‘飞亦愿往!’二人相争。
孔明曰:‘终是子龙先应,只教子龙去。’
张飞不服,定要去取。
孔明教拈阉,拈着的便去。又是子龙拈着。
张飞怒曰:‘我并不要人相帮,只独领三千军去,稳取城池。’
赵云曰:‘某也只领三千军去。如不得城,愿受军令。’
孔明大喜,责了军令状,选三千精兵付赵云去。
张飞不服,玄德喝退。
赵云领了三千人马,径往桂阳进发。
早有探马报知桂阳太守赵范。
范急聚众商议。
管军校尉陈应、鲍隆愿领兵出战。
原来二人都是桂阳岭山乡猎户出身,陈应会使飞叉,鲍隆曾射杀双虎。
二人自恃勇力,乃对赵范曰:‘刘备若来,某二人愿为前部。’
赵范曰:‘我闻刘玄德乃大汉皇叔;更兼孔明多谋,关、张极勇;今领兵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坂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桂阳能有多少人马?不可迎敌,只可投降。’
应曰:‘某请出战。若擒不得赵云,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
赵范拗不过,只得应允。
陈应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敌,早望见赵云领军来到。
陈应列成阵势,飞马绰叉而出。
赵云挺枪出马,责骂陈应曰:‘吾主刘玄德,乃刘景升之弟,今辅公子刘琦同领荆州,特来抚民。汝何敢迎敌!’
陈应骂曰:‘我等只服曹丞相,岂顺刘备!’
赵云大怒,挺枪骤马,直取陈应。
应捻叉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陈应料敌不过,拨马便走。
赵云追赶。
陈应回顾赵云马来相近,用飞叉掷去,被赵云接住。
回掷陈应。
应急躲过,云马早到,将陈应活捉过马,掷于地下,喝军士绑缚回寨。
败军四散奔走。
云入寨叱陈应曰:‘量汝安敢敌我!我今不杀汝,放汝回去;说与赵范,早来投降。’
陈应谢罪,抱头鼠窜,回到城中,对赵范尽言其事。
范曰:‘我本欲降,汝强要战,以致如此。’
遂叱退陈应,赍捧印绶,引十数骑出城投大寨纳降。
云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倘得不弃,结为兄弟,实为万幸。’
云大喜,各叙年庚。
云与范同年。
云长范四个月,范遂拜云为兄。
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相得。
至晚席散,范辞回城。
次日,范请云入城安民。
云教军士休动,只带五十骑随入城中。
居民执香伏道而接。
云安民已毕,赵范邀请入衙饮宴。
酒至半酣,范复邀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
云饮微醉。
范忽请出一妇人,与云把酒。
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
范曰:‘家嫂樊氏也。’
子龙改容敬之。
樊氏把盏毕,范令就坐。
云辞谢。
樊氏辞归后堂。
云曰:‘贤弟何必烦令嫂举杯耶?’
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乞兄勿阻: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弟常劝其改嫁。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你道天下那得有这般凑巧的?今尊兄堂堂仪表,名震四海,又与家兄同姓,正合家嫂所言。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结累世之亲,如何?’
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
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
遂目视左右,有相害之意。
云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径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范急唤陈应、鲍隆商议。
应曰:‘这人发怒去了,只索与他厮杀。’
范曰:‘但恐赢他不得。’
鲍隆曰:‘我两个诈降在他军中,太守却引兵来搦战,我二人就阵上擒之。’
陈应曰:‘必须带些人马。’
隆曰:‘五百骑足矣。’
当夜二人引五百军径奔赵云寨来投降。
云已心知其诈,遂教唤入。
二将到帐下,说:‘赵范欲用美人计赚将军,只等将军醉了,扶入后堂谋杀,将头去曹丞相处献功:如此不仁。某二人见将军怒出,必连累于某,因此投降。’
赵云佯喜,置酒与二人痛饮。
二人大醉,云乃缚于帐中,擒其手下人问之,果是诈降。
云唤五百军入,各赐酒食,传令曰:‘要害我者,陈应、鲍隆也;不干众人之事。汝等听吾行计,皆有重赏。’
众军拜谢。
将降将陈、鲍二人当时斩了;却教五百军引路,云引一千军在后,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
城上听时,说陈、鲍二将军杀了赵云回军,请太守商议事务。
城上将火照看,果是自家军马。
赵范急忙出城。
云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抚百姓已定,飞报玄德。
玄德与孔明亲赴桂阳。
云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
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
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
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
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
云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玄德曰:‘子龙真丈夫也!’
遂释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重赏赵云。
张飞大叫曰:‘偏子龙干得功!偏我是无用之人!只拨三千军与我去取武陵郡,活捉太守金旋来献!’
孔明大喜曰:‘翼德要去不妨,但要依一件事。’
正是:军师决胜多奇策,将士争先立战功。
未知孔明说出那一件事来,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译文
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周瑜看到孔明攻占了南郡,又听说他攻占了荆襄,怎能不生气?气得箭伤发作,半晌才恢复过来,众将领纷纷劝解。周瑜说:‘如果不杀掉诸葛村夫,我的心头之恨怎么能够平息!程德谋可以帮我攻打南郡,一定要夺回东吴的领土。’正在议论时,鲁肃到了。周瑜对他说:‘我想起兵与刘备、诸葛亮一决胜负,重新夺回城池。子敬你愿意帮我吗?’鲁肃说:‘不可以。现在我们与曹操对峙,胜负尚未分出;主公现在攻打合淝也攻不下。如果我们自己互相争斗,万一曹操趁虚而入,那形势就危险了。何况刘玄德以前和曹操关系很好,如果逼得他太紧,他可能会献出城池,和我们一起攻打东吴,那怎么办呢?’周瑜说:‘我们用计策,损失兵马,耗费钱粮,他却去夺取现成的,这不是很可恨吗!’鲁肃说:‘公瑾暂且忍耐一下。让我亲自去见刘备,用道理说服他。如果说不通,那时再动兵也不迟。’众将领说:‘子敬的话很对。’
于是鲁肃带着随从直接前往南郡,到城下叫门。赵云出来询问,鲁肃说:‘我要见刘备,有话要说。’赵云回答说:‘我主和军师在荆州城中。’鲁肃就没有进入南郡,直接奔向荆州。看到旌旗整齐,军容威严,鲁肃暗自羡慕地说:‘孔明真是个非凡之人!’士兵报告说鲁子敬要见,孔明下令大开城门,迎接鲁肃进入官衙。行礼完毕,宾主分坐。喝完茶后,鲁肃说:‘我主吴侯和都督公瑾让我多次向皇叔说明,之前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名义上是南下江南,实际上是想夺取皇叔的领土;幸亏东吴击退了曹军,救了皇叔。荆州九郡本应归东吴所有。现在皇叔用诡计,夺取了荆襄,让江东白白耗费了钱粮和兵马,而皇叔却安然享受其利,这在道理上说不通。’孔明说:‘子敬是位高明之士,为何也说出这样的话?常言道:物归原主。荆襄九郡,不是东吴的领土,而是刘景升的基业。我的主公是景升的弟弟。景升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儿子还在;以叔父的身份辅助侄子,夺取荆州,有什么不妥?’鲁肃说:‘如果真是公子刘琦占据,还有可解释的余地;现在公子在江夏,不应该在这里!’孔明说:‘子敬想见公子吗?’便命令左右:‘请公子出来。’只见两个随从从屏风后扶出刘琦。刘琦对鲁肃说:‘我身体不好,不能行礼,子敬不要怪罪。’鲁肃吃了一惊,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如果公子不在,那怎么办?’孔明说:‘公子在,就守一天;如果不在,就另作商议。’鲁肃说:‘如果公子不在,必须将城池归还给东吴。’孔明说:‘子敬的话是正确的。’于是设宴款待。
宴会结束后,鲁肃辞别出城,连夜回到军营,把前事都告诉了周瑜。周瑜说:‘刘琦正值青春年少,怎么就能让他死去?荆州什么时候才能夺回来?’鲁肃说:‘都督请放心。这荆州的事就交给我鲁肃,我一定要把荆襄夺回东吴。’周瑜问:‘子敬有什么高见?’鲁肃说:‘我看刘琦过于沉溺于酒色,病入膏肓,现在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吐血不止,不出半年,他必定死去。那时再去夺取荆州,刘备就没有借口推辞了。’周瑜还是心有不甘,突然孙权派人来了。周瑜让人请他进来。使者说:‘主公围攻合淝,久攻不下。特派都督收回大军,并派兵支援合淝。’周瑜只得班师回柴桑养病,让程普带领战船和士兵,前往合淝听孙权调遣。
刘备自从得到了荆州、南郡、襄阳,心里非常高兴,就开始商议长远的计划。突然,有一个人上厅献计,一看,原来是伊籍。刘备感激他昔日的恩情,非常尊敬他,坐下询问。伊籍说:“要了解荆州的长远计划,为什么不请贤士来咨询呢?”刘备问:“贤士在哪里?”伊籍回答:“荆襄的马家,兄弟五人都有才名:年纪最小的是马谡,字幼常;最贤能的是眉间有白毛的那位,名叫马良,字季常。乡里的人给他们编了个谚语说:‘马家五兄弟,白眉马良最贤能。’您为什么不请这个人来商量呢?”刘备于是命令请马良来。马良到了,刘备对他非常礼貌,请教他如何保守荆襄的策略。马良说:“荆襄四面都是敌对的地方,恐怕不能长期坚守;可以让公子刘琦在这里养病,招揽旧人来守卫,并且上表奏请公子为荆州刺史,以此来安定民心。然后向南征讨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累粮食,作为根基。这是长远的计划。”刘备非常高兴,于是问:“四个郡中应该先攻取哪个?”马良回答:“湘江的西边,零陵最近,可以先攻取它;然后是武陵。接着是湘江东边的桂阳;长沙放在最后。”刘备于是任命马良为从事,伊籍为副手。他们商议让孔明送刘琦回襄阳,代替关羽回荆州。然后调动军队攻打零陵,任命张飞为先锋,赵云断后,孔明担任中军,人马一万五千;留下关羽守荆州;糜竺、刘封守江陵。
再说零陵太守刘度,听说刘备的军队到了,就和儿子刘贤商量。刘贤说:“父亲不必担心,他们虽然有张飞、赵云这样的勇将,但我州的上将邢道荣,能以一敌万,可以抵挡他们。”刘度于是命令刘贤和邢道荣带领一万多士兵,离城三十里,依山傍水扎营。侦察兵报告说:“孔明亲自带领一支部队来了。”邢道荣于是带领军队出战。两军对峙,邢道荣出马,手持开山大斧,大声喊道:“反贼怎么敢侵犯我的领土!”只见对阵中一队黄旗出现。旗帜展开,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中坐着一个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用扇子招手邢道荣说:“我是南阳的诸葛孔明。曹操带领百万大军,被我略施小计,杀得片甲不留。你们怎么能和我对抗?我现在来招安你们,为什么不早点投降?”邢道荣大笑说:“赤壁之战是周瑜的计谋,与你何干,敢来胡说!”挥舞大斧直冲孔明。孔明立刻调转车头,向阵中逃跑,阵门重新关闭。邢道荣直接冲杀过来,阵势立刻分为两半而退。邢道荣远远望见中央一队黄旗,认为是孔明,于是只朝黄旗追去。绕过山脚,黄旗突然停下,中央分开,不见四轮车,只见一位将领挺矛跃马,大喊一声,直取邢道荣,那就是张飞。邢道荣挥舞大斧迎击,打了几个回合,力气不支,拨马逃跑。张飞随后追赶,喊声震天,两边的伏兵一起冲出。邢道荣拼死冲过去,前面一位大将拦住去路,大喊:‘认得常山赵子龙吗!’邢道荣知道敌不过,又无处可逃,只得下马投降。赵云将他绑起来,带到刘备和孔明面前。刘备下令斩首。孔明急忙阻止,问邢道荣说:‘你如果帮我捉了刘贤,就准你投降。’邢道荣连声答应。孔明说:‘邢将军不是胡说。’于是放他回去。
邢道荣得以返回营地,将前事告诉了刘贤。刘贤说:‘怎么办呢?’邢道荣说:‘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今晚我们在营外埋伏,营中只立起旗帜,等孔明来劫营,我们就趁机捉住他。’刘贤依计行事。
当晚二更时分,果然有一支军队来到营口,每个人都带着草把,一起放火。刘贤和邢道荣从两边杀来,放火的军队便撤退。刘贤和邢道荣乘势追赶,追了十多里,军队都不见了。刘贤和邢道荣大惊,急忙返回营地,只见火光还未熄灭,营地中突然冲出一员将领,那就是张飞。刘贤对邢道荣说:‘不能进入营地,我们去劫孔明的营地吧。’于是他们又返回军队。走了十多里,赵云带领一支军队从斜刺里杀出,一枪将邢道荣刺下马。刘贤急忙拨马逃跑,背后张飞赶来,活捉了他,绑起来见孔明。刘贤说:‘邢道荣教我这样做,其实并非我的本意。’孔明命令解开他的绑绳,给他穿上衣服,赐给他酒压惊,派人送他进城说服父亲投降;如果他不投降,就打破城池,满门抄斩。刘贤回到零陵见父亲刘度,讲述了孔明的恩德,劝父亲投降。刘度同意了,于是就在城上竖起降旗,大开城门,拿着印绶出城,直接投奔刘备的大营投降。孔明让刘度继续担任郡守,他的儿子刘贤去荆州随军办事。零陵全郡的居民都非常高兴。
刘备进入城中安抚完毕,奖赏了三军。然后他问众将:“零陵已经攻下了,谁敢去攻取桂阳郡?”赵云回答说:“我愿意去。”张飞激昂地跳出来说:“我也愿意去!”两人争着要去。诸葛亮说:“既然子龙先答应,就只让子龙去。”张飞不依,坚持要去。诸葛亮让他们抽签决定,抽到签的人就去。结果又是子龙抽到了签。张飞生气地说:“我并不需要别人帮忙,只带领三千军独自去,稳稳地攻下城池。”赵云说:“我也只带领三千军去。如果攻不下城池,愿意接受军令。”诸葛亮非常高兴,责成他们立下军令状,挑选三千精兵交给赵云。张飞还是不服,刘备喝令他退下。赵云领着三千人马,直接前往桂阳出发。早有探子报告给桂阳太守赵范。赵范急忙召集众人商议。管军校尉陈应、鲍隆愿意领兵出战。原来这两人都是桂阳岭山乡的猎户出身,陈应擅长使用飞叉,鲍隆曾经射杀过两只老虎。两人自认为勇猛,就对赵范说:“刘备如果来攻,我们愿意作为先锋。”赵范说:“我听说刘玄德是大汉皇叔;再加上孔明多谋,关羽、张飞非常勇猛;现在带领军队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坂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们桂阳能有多少人马?不能迎战,只能投降。”陈应说:“我请求出战。如果抓不到赵云,那时再投降也不迟。”赵范拗不过,只得答应。陈应领着三千人马出城迎战,早看到赵云领军到来。陈应摆好阵势,骑马挥舞着飞叉出来。赵云挺着枪出来,责骂陈应说:“我的主公刘备,是刘景升的弟弟,现在辅佐公子刘琦共同管理荆州,特地来安抚百姓。你怎敢迎战!”陈应骂道:“我们只服从曹丞相,岂会顺从刘备!”赵云大怒,挺枪纵马,直取陈应。陈应挥舞飞叉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回合,陈应觉得敌不过,拨马就跑。赵云追赶。陈应回头看到赵云的马接近,用飞叉掷去,被赵云接住。赵云回掷给陈应。陈应躲过,赵云的马已经追到,将陈应活捉过马,扔到地上,喝令军士绑起来回营。败兵四处逃散。赵云进入营寨,斥责陈应说:“你怎敢和我对抗!我现在不杀你,放你回去;告诉赵范,让他早点来投降。”陈应认罪,抱头鼠窜,回到城中,把事情全部告诉了赵范。赵范说:“我本来想投降,是你强迫我出战,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于是斥责陈应,捧着印绶,带着十几个骑兵出城投降。赵云出营迎接,以宾客之礼待他,一起饮酒,接受了印绶。酒过数巡,赵范说:“将军姓赵,我也姓赵,五百年前,我们本是一家。将军是真定人,我也是真定人,又是同乡。如果我不嫌弃,愿意结为兄弟,那真是太幸运了。”赵云非常高兴,互相诉说年龄。赵云和赵范同年。赵云比赵范大四个月,赵范于是拜赵云为兄。两人同乡,同年,又同姓,非常投缘。晚上酒席散后,赵范告辞回城。第二天,赵范邀请赵云入城安抚百姓。赵云让军士不要动,只带着五十骑兵随他入城。居民拿着香在路边迎接。赵云安抚完百姓后,赵范邀请他到衙门饮酒。酒过半酣,赵范再次邀请赵云到后堂深处,换酒再喝。赵云喝得微醉。赵范忽然请出一个妇人,给赵云敬酒。赵云看到妇人穿着白色丧服,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就问赵范:“这是谁?”赵范说:“这是我嫂子樊氏。”赵云改变脸色对她表示尊敬。樊氏敬完酒,赵范让她坐下。赵云辞谢。樊氏回到后堂。赵云说:“贤弟何必麻烦令嫂举杯呢?”赵范笑着说:“中间有个原因,请兄长不要阻止:先兄已经去世三年,家嫂守寡,终究不是结局,我常常劝她改嫁。嫂子说:‘如果遇到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相貌堂堂、威仪出众、与我兄长同姓的人,我才嫁给他。’你说天下哪能有这么巧的事?现在尊兄仪表堂堂,名震四海,又与家兄同姓,正好符合家嫂所说的。如果不怕家嫂容貌丑陋,愿意提供嫁妆,与将军结为夫妻,结成世交,如何?”赵云听到这话非常生气地站起来,厉声说:“既然我已经和你结为兄弟,你嫂子就是我的嫂子,怎么能做出这种乱伦的事情!”赵范羞愧满面,回答说:“我是一片好意,怎么这样无礼!”于是他示意左右,有要加害的意思。赵云已经察觉,一拳打倒赵范,径直走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赵范急忙召唤陈应、鲍隆商议。陈应说:“这个人发怒离开了,我们只好和他战斗。”赵范说:“但恐怕打不过他。”鲍隆说:“我们两个假装投降到他的军中,太守带领军队来挑战,我们就在战场上抓捕他。”陈应说:“必须带些人马。”鲍隆说:“五百骑兵足够了。”当天晚上,两人带领五百骑兵直接奔向赵云的营寨。赵云已经知道他们是假的,于是让他们进来。两位将领到帐下,说:“赵范想要用美人计来赚将军,只等将军醉了,扶他到后堂谋杀,然后把头颅献给曹丞相:这是多么不仁的行为。我们两个看到将军生气离开,一定会连累我们,因此投降。”赵云假装高兴,设宴款待他们痛饮。两人大醉,赵云将他们捆绑在帐中,抓捕他们的手下人询问,果然是假装投降。赵云叫来五百士兵,各自赐予酒食,下令说:“想要加害我的是陈应、鲍隆;和你们无关。你们听从我的计划,都会有重赏。”众士兵感谢。赵云将投降的陈、鲍二人立即斩首;然后让五百士兵带路,赵云带领一千士兵在后,连夜到达桂阳城下叫门。城上听到报告,说陈、鲍两位将军杀了赵云回军,请太守商议事务。城上的人用火把照看,果然是自己的军队。赵范急忙出城。赵云喝令左右捉拿,于是进城,安抚了百姓,并飞报刘备。
刘备和诸葛亮亲自去了桂阳。赵云迎接他们进城,把赵范推到了台阶下。诸葛亮问他原因,赵范详细说明了要把嫂子许配给他这件事。诸葛亮对赵云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你为什么这样拒绝呢?”赵云说:“赵范既然已经和我结为兄弟,现在要娶他的嫂子,会被人唾弃,这是第一个原因;他的妻子再嫁,会失去大节,这是第二个原因;赵范刚刚投降,他的心思难以捉摸,这是第三个原因。主公刚刚平定了江汉,还没有安顿下来,我怎么能因为一个妇人而耽误主公的大事呢?”刘备说:“今天的大事已经定了,我同意你娶她,怎么样?”赵云说:“天下的女子不少,但我担心名声受损,何愁没有妻子呢?”刘备说:“子龙真是个大丈夫啊!”于是放了赵范,仍旧让他担任桂阳太守,并且重赏了赵云。张飞大喊道:“偏是子龙能立功!偏我是无用之人!只给我三千军队,我去攻打武陵郡,活捉太守金旋来献给主公!”诸葛亮非常高兴,说:“翼德要去没问题,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正是:军师决胜多奇策,将士争先立战功。
不知道诸葛亮会说出哪一件事来,且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注解
周瑜: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吴国名将,以智谋和英勇著称,是孙权的得力助手。
孔明:孔明指的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南郡: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荆州境内,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城市。
荆襄:荆襄,指荆州和襄阳,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地区,荆州位于今湖北省南部,襄阳位于今湖北省西北部。
东吴:东吴,即孙吴,三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孙权建立,统治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区。
刘玄德: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群雄之一,蜀汉的开国皇帝。
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国的奠基人。
合淝:合淝,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合肥,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发生地。
子敬:子敬,即鲁肃,字子敬,东吴名将,以忠诚和智谋著称。
皇叔:皇叔,指刘备,因其曾受封为汉室宗亲,故称。
刘景升:刘景升,即刘表,刘备的姐夫。
屏风:屏风,古代室内家具,用于隔断空间或装饰。
班师:班师,指军队返回原地。
柴桑:柴桑,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地。
荆州:荆州,古代行政区划名,此处指刘备所领的荆州。
襄阳: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湖北省,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城市。
伊籍:三国时期蜀汉的谋士,字子永,曾为刘备献策。
马氏:指马良家族,马良是刘备的重要谋士,其家族兄弟五人都有才名。
谡:马谡的字,马良的弟弟,也有才名。
季常:马良的字,因其眉间有白毛而得名。
谚:民间流传的口头传说或俗语。
从事:古代官职,为州郡长官的属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武陵: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荆州境内。
长沙: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荆州境内。
桂阳:桂阳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南部,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地区。
零陵: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荆州境内。
刘度:零陵太守,刘备进攻零陵时的地方官员。
刘贤:刘度的儿子,刘备进攻零陵时的地方将领。
邢道荣:刘贤的上将,有勇力,与刘备军交战。
纶巾: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头巾,常与文人雅士的形象相关。
鹤氅:古代士人穿的一种长袍,常与文人雅士的形象相关。
羽扇:古代文人常用的扇子,常与智慧和谋略的形象相关。
赤壁鏖兵:指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击败曹操的关键战役。
周郎:即周瑜,东吴的重要将领,赤壁之战的主要策划者。
常山赵子龙:即赵云,刘备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常山: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赵云的故乡。
纳降:向敌方投降,归顺对方。
印绶: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佩带。
玄德:玄德指的是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的开国皇帝。
安抚:安抚意为安抚人心,使情绪稳定。
三军:三军指的是军队的全体,此处指刘备的军队。
赵云:赵云,字子龙,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著称。
张飞:张飞,字翼德,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和豪放著称。
拈阉:拈阉,古代一种用抽签或掷骰子等方式决定胜负的方法。
桂阳郡:桂阳郡,古代行政区划名,此处指桂阳郡的城池。
赵范:赵范,桂阳郡的太守。
管军校尉:管军校尉,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军队。
飞叉:飞叉,一种古代武器,形似长叉,可以投掷。
双虎:双虎,指两只老虎。
刘琦:刘琦,刘表的次子。
抚民:抚民,安抚民众。
曹丞相:曹丞相,指曹操,东汉末年的权臣。
同乡:同乡,指同一个地方的乡里人。
真定人:真定人,指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人。
美人计:美人计,指用美女来诱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策略。
乱人伦:乱人伦,指违反人伦道德。
相害之意:相害之意,指有伤害对方的意思。
诈降:诈降,假装投降,实际上是为了其他目的。
搦战:搦战,挑战敌人战斗。
重赏:重赏,指给予丰厚的奖赏。
云:云指的是赵云,字子龙,刘备的部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阶下:阶下指台阶下面,这里指赵范被推倒在地。
嫂许嫁之事:嫂许嫁之事指的是赵范将自己的嫂嫂许配给赵云。
主公:主公是对君主的尊称,这里指刘备。
江汉:江汉是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指刘备控制的长江和汉水流域。
枕席未安:枕席未安是指刘备刚刚安定江汉地区,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
子龙:子龙是赵云的字,这里指赵云。
偏:偏在这里是表示不公平、不平均的意思。
武陵郡:武陵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西部。
金旋:金旋是武陵郡的太守。
翼德:翼德是张飞的字,这里指张飞。
军师:军师是指军事顾问,这里指诸葛亮。
奇策:奇策是指巧妙的计策。
将士:将士是指士兵和将领。
立战功:立战功是指在战争中建立功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三国演义》,描绘了刘备、诸葛亮、赵云、赵范等人物在桂阳的一段故事。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和孔明亲赴桂阳,体现了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对桂阳的战略重视。
云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这一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赵云对赵范的尊重,同时也为后面的对话埋下了伏笔。
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这里孔明询问赵范,是想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同时也体现了孔明的睿智和谨慎。
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孔明的话看似是在肯定赵范的行为,实则是在引导赵云思考,为后面的回答做铺垫。
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赵云的回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心。
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赵云的回答更是凸显了他的忠诚和对刘备的尊敬,他认为个人的私事不能影响到国家的大事。
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刘备的回答显示了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宽容,同时也为赵云解决了难题。
云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赵云的回答再次体现了他对名誉的重视,以及他对个人名誉和家族荣誉的维护。
玄德曰:‘子龙真丈夫也!’刘备对赵云的评价,既是对他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团队的激励。
遂释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重赏赵云。这一决定既是对赵云忠诚的回报,也是对赵范的宽恕,体现了刘备的仁德。
张飞大叫曰:‘偏子龙干得功!偏我是无用之人!只拨三千军与我去取武陵郡,活捉太守金旋来献!’张飞的话语充满了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荣誉的追求和对战斗的渴望。
孔明大喜曰:‘翼德要去不妨,但要依一件事。’孔明对张飞的回答显示出他对张飞的信任,同时也暗示了接下来的故事将充满悬念。
正是:‘军师决胜多奇策,将士争先立战功。’这句话总结了孔明的智慧和将士们的英勇,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