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原文

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却说关公同孙乾保二嫂向汝南进发,不想夏侯惇领三百余骑,从后追来。

孙乾保车仗前行。

关公回身勒马按刀问曰:‘汝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

夏侯惇曰:‘丞相无明文传报,汝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我特来擒你,献与丞相发落!’

言讫,便拍马挺枪欲斗。

只见后面一骑飞来,大叫:‘不可与云长交战!’

关公按辔不动。

来使于怀中取出公文,谓夏侯惇曰:‘丞相敬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某特赍公文,遍行诸处。’

惇曰:‘关某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

来使曰:‘此却未知。’

惇曰:‘我只活捉他去见丞相,待丞相自放他。’

关公怒曰:‘吾岂惧汝耶!’

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

惇挺枪来迎。

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

惇停枪问来使曰:‘丞相叫擒关某乎?’

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关诸将阻挡关将军,故又差某驰公文来放行。’

惇曰:‘丞相知其于路杀人否?’

使者曰:‘未知。’

惇曰:‘既未知其杀人,不可放去。’

指挥手下军士,将关公围住。

关公大怒,舞刀迎战。

两个正欲交锋,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叫:‘云长、元让,休得争战!’

众视之,乃张辽也。

二人各勒住马。

张辽近前言曰:‘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

惇曰:‘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

辽曰:‘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

夏侯惇只得将军马约退。

辽曰:‘云长今欲何往?’

关公曰:‘闻兄长又不在袁绍处,吾今将遍天下寻之。’

辽曰:‘既未知玄德下落,且再回见丞相,若何?’

关公笑曰:‘安有是理!文远回见丞相,幸为我谢罪。’

说毕,与张辽拱手而别。

于是张辽与夏侯惇领军自回。

关公赶上车仗,与孙乾说知此事。

二人并马而行。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

遥望山冈边有一所庄院,关公引着车仗,到彼借宿。

庄内一老人出迎。

关公具言来意。

老人曰:‘某姓郭,名常,世居于此。久闻大名,幸得瞻拜。’

遂宰羊置酒相待,请二夫人于后堂暂歇。

郭常陪关公、孙乾于草堂饮酒。

一边烘焙行李,一边喂养马匹。

至黄昏时候,忽见一少年,引数人入庄,径上草堂。

郭常唤曰:‘吾儿来拜将军。’

因谓关公曰:‘此愚男也。’

关公问何来。

常曰:‘射猎方回。’

少年见过关公,即下堂去了。

常流泪言曰:‘老夫耕读传家,止生此子,不务本业,惟以游猎为事。是家门不幸也!’

关公曰:‘方今乱世,若武艺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云不幸?’

常曰:‘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

关公亦为叹息。

至更深,郭常辞出。

关公与孙乾方欲就寝,忽闻后院马嘶人叫。

关公急唤从人,却都不应,乃与孙乾提剑往视之。

只见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叫唤,从人正与庄客厮打。

公问其故。

从人曰:‘此人来盗赤兔马,被马踢倒。我等闻叫唤之声,起来巡看,庄客们反来厮闹。’

公怒曰:‘鼠贼焉敢盗吾马!’

恰待发作,郭常奔至告曰:‘不肖子为此歹事,罪合万死!奈老妻最怜爱此子,乞将军仁慈宽恕!’

关公曰:‘此子果然不肖,适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我看翁面,且姑恕之。’

遂分付从人看好了马,喝散庄客,与孙乾回草堂歇息。

次日,郭常夫妇出拜于堂前,谢曰:‘犬子冒渎虎威,深感将军恩恕。’

关公令唤出:‘我以正言教之。’

常曰:‘他于四更时分,又引数个无赖之徒,不知何处去了。’

关公谢别郭常,奉二嫂上车,出了庄院,与孙乾并马,护着车仗,取山路而行。

不及三十里,只见山背后拥出百余人,为首两骑马:前面那人,头裹黄巾,身穿战袍;后面乃郭常之子也。

黄巾者曰:‘我乃天公将军张角部将也!来者快留下赤兔马,放你过去!’

关公大笑曰:‘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

黄巾者曰:‘我只闻赤面长髯者名关云长,却未识其面。汝何人也?’

公乃停刀立马,解开须囊,出长髯令视之。

其人滚鞍下马,脑揪郭常之子拜献于马前。

关公问其姓名。

告曰:‘某姓裴,名元绍。自张角死后,一向无主,啸聚山林,权于此处藏伏。今早这厮来报:有一客人,骑一匹千里马,在我家投宿。特邀某来劫夺此马。不想却遇将军。’

郭常之子拜伏乞命。

关公曰:‘吾看汝父之面,饶你性命!’

郭子抱头鼠窜而去。

公谓元绍曰:‘汝不识吾面,何以知吾名?’

元绍曰:‘离此二十里有一卧牛山。山上有一关西人,姓周,名仓,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啸聚山林。他多曾与某说将军盛名,恨无门路相见。’

关公曰:‘绿林中非豪杰托足之处。公等今后可各去邪归正,勿自陷其身。’

元绍拜谢。

正说话间,遥望一彪人马来到。

元绍曰:‘此必周仓也。’

关公乃立马待之。

果见一人,黑面长身,持枪乘马,引众而至;见了关公,惊喜曰:‘此关将军也!’

疾忙下马,俯伏道傍曰:‘周仓参拜。’

关公曰:‘壮士何处曾识关某来?’

仓曰:‘旧随黄巾张宝时,曾识尊颜;恨失身贼党,不得相随。今日幸得拜见。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公见其意甚诚,乃谓曰:‘汝若随我,汝手下人伴若何?’

仓曰:‘愿从则俱从;不愿从者,听之可也。’

于是众人皆曰:‘愿从。’

关公乃下马至车前禀问二嫂。

甘夫人曰:‘叔叔自离许都,于路独行至此,历过多少艰难,未尝要军马相随。前廖化欲相投,叔既却之,今何独容周仓之众耶?我辈女流浅见,叔自斟酌。’

公曰:‘嫂嫂之言是也。’

遂谓周仓曰:‘非关某寡情,奈二夫人不从。汝等且回山中,待我寻见兄长,必来相招。’

周仓顿首告曰:‘仓乃一粗莽之人,失身为盗;今遇将军,如重见天日,岂忍复错过!若以众人相随为不便,可令其尽跟裴元绍去。仓只身步行,跟随将军,虽万里不辞也!’

关公再以此言告二嫂。

甘夫人曰:‘一二人相从,无妨于事。’

公乃令周仓拨人伴随裴元绍去。

元绍曰:‘我亦愿随关将军。’

周仓曰:‘汝若去时,人伴皆散;且当权时统领。我随关将军去,但有住紥处,便来取你。’

元绍怏怏而别。

周仓跟着关公,往汝南进发。

行了数日,遥见一座山城。

公问土人:‘此何处也?’

土人曰:‘此名古城。数月前有一将军,姓张,名飞,引数十骑到此,将县官逐去,占住古城,招军买马,积草屯粮。今聚有三五千人马,四远无人敢敌。’

关公喜曰:‘吾弟自徐州失散,一向不知下落,谁想却在此!’

乃令孙乾先入城通报,教来迎接二嫂。

却说张飞在芒砀山中,住了月余,因出外探听玄德消息,偶过古城。

入县借粮;县官不肯,飞怒,因就逐去县官,夺了县印,占住城池,权且安身。

当日孙乾领关公命,入城见飞。

施礼毕,具言:‘玄德离了袁绍处,投汝南去了。今云长直从许都送二位夫人至此,请将军出迎。’

张飞听罢,更不回言,随即披挂持矛上马,引一千余人,径出北门。

孙乾惊讶,又不敢问,只得随出城来。

关公望见张飞到来,喜不自胜,付刀与周仓接了,拍马来迎。

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

关公大惊,连忙闪过,便叫:‘贤弟何故如此?岂忘了桃园结义耶?’

飞喝曰:‘你既无义,有何面目来与我相见!’

关公曰:‘我如何无义?’

飞曰:‘你背了兄长,降了曹操,封侯赐爵。今又来赚我!我今与你拼个死活!’

关公曰:‘你原来不知!我也难说。现放着二位嫂嫂在此,贤弟请自问。’

二夫人听得,揭帘而呼曰:‘三叔何故如此?’

飞曰:‘嫂嫂住着。且看我杀了负义的人,然后请嫂嫂入城。’

甘夫人曰:‘二叔因不知你等下落,故暂时栖身曹氏。今知你哥哥在汝南,特不避险阻,送我们到此。三叔休错见了。’

糜夫人曰:‘二叔向在许都,原出于无奈。’

飞曰:‘嫂嫂休要被他瞒过了!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关公曰:‘贤弟休屈了我。’

孙乾曰:‘云长特来寻将军。’

飞喝曰:‘如何你也胡说!他那里有好心,必是来捉我!’

关公曰:‘我若捉你,须带军马来。’

飞把手指曰:‘兀的不是军马来也!’

关公回顾,果见尘埃起处,一彪人马来到。

风吹旗号,正是曹军。

张飞大怒曰:‘今还敢支吾么?’

挺丈八蛇矛便搠将来。

关公急止之曰:‘贤弟且住。你看我斩此来将,以表我真心。’

飞曰:‘你果有真心,我这里三通鼓罢。便要你斩来将!’

关公应诺。

须臾,曹军至。

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曰:‘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

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

张飞亲自擂鼓。

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众军士俱走。

关公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

小卒告说:‘蔡阳闻将军杀了他外甥,十分忿怒,要来河北与将军交战。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刘辟。不想在这里遇着将军。’

关公闻言,教去张飞前告说其事。

飞将关公在许都时事细问小卒;小卒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飞方才信。

正说间,忽城中军士来报:‘城南门外有十数骑来的甚紧,不知是甚人。’

张飞心中疑虑,便转出南门看时,果见十数骑轻弓短箭而来。

见了张飞,滚鞍下马。

视之,乃糜竺、糜芳也。

飞亦下马相见。

竺曰:‘自徐州失散,我兄弟二人逃难回乡。使人远近打听,知云长降了曹操,主公在于河北;又闻简雍亦投河北去了。只不知将军在此。昨于路上遇见一伙客人,说有一姓张的将军,如此模样,今据古城。我兄弟度量必是将军,故来寻访。幸得相见!’

飞曰:‘云长兄与孙乾送二嫂方到,已知哥哥下落。’

二糜大喜,同来见关公,并参见二夫人。

飞遂迎请二嫂入城。

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诉说关公历过之事,张飞方才大哭,参拜云长。

二糜亦俱伤感。

张飞亦自诉别后之事,一面设宴贺喜。

次日,张飞欲与关公同赴汝南见玄德。

关公曰:‘贤弟可保护二嫂,暂住此城,待我与孙乾先去探听兄长消息。’

飞允诺。

关公与孙乾引数骑奔汝南来。

刘辟、龚都接着,关公便问:‘皇叔何在?’

刘辟曰:‘皇叔到此住了数日,为见军少,复往河北袁本初处商议去了。’

关公怏怏不乐。

孙乾曰:‘不必忧虑。再苦一番驱驰,仍往河北去报知皇叔,同至古城便了。’

关公依言,辞了刘辟、龚都,回至古城,与张飞说知此事。

张飞便欲同至河北。

关公曰:‘有此一城,便是我等安身之处,未可轻弃。我还与孙乾同往袁绍处,寻见兄长,来此相会。贤弟可坚守此城。’

飞曰:‘兄斩他颜良、文丑,如何去得?’

关公曰:‘不妨。我到彼当见机而变。’

遂唤周仓问曰:‘卧牛山裴元绍处,共有多少人马?’

仓曰:‘约有四五百。’

关公曰:‘我今抄近路去寻兄长。汝可往卧牛山招此一枝人马,从大路上接来。’

仓领命而去。

关公与孙乾只带二十余骑投河北来,将至界首,乾曰:‘将军未可轻入,只在此间暂歇。待某先入见皇叔,别作商议。’

关公依言,先打发孙乾去了,遥望前村有一所庄院,便与从人到彼投宿。

庄内一老翁携杖而出,与关公施礼。

公具以实告。

老翁曰:‘某亦姓关,名定。久闻大名,幸得瞻谒。’

遂命二子出见,款留关公,并从人俱留于庄内。

且说孙乾匹马入冀州见玄德,具言前事。

玄德曰:‘简雍亦在此间,可暗请来同议。’

少顷,简雍至,与孙乾相见毕,共议脱身之计。

雍曰:‘主公明日见袁绍,只说要往荆州,说刘表共破曹操,便可乘机而去。’

玄德曰:‘此计大妙!但公能随我去否?’

雍曰:‘某亦自有脱身之计。’

商议已定。

次日,玄德入见袁绍,告曰:‘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兵精粮足,宜与相约,共攻曹操。’

绍曰:‘吾尝遣使约之,奈彼未肯相从。’

玄德曰:‘此人是备同宗,备往说之,必无推阻。’

绍曰:‘若得刘表,胜刘辟多矣。’

遂命玄德行。

绍又曰:‘近闻关云长已离了曹操,欲来河北;吾当杀之,以雪颜良、文丑之恨!’

玄德曰:‘明公前欲用之,吾故召之。今何又欲杀之耶?且颜良、文丑比之二鹿耳,云长乃一虎也:失二鹿而得一虎,何恨之有?’

绍笑曰:‘吾实爱之,故戏言耳。公可再使人召之,令其速来。’

玄德曰:‘即遣孙乾往召之可也。’

绍大喜从之。

玄德出,简雍进曰:‘玄德此去,必不回矣。某愿与偕往:一则同说刘表,二则监住玄德。’

绍然其言,便命简雍与玄德同行。

郭图谏绍曰:‘刘备前去说刘辟,未见成事;今又使与简雍同往荆州,必不返矣。’

绍曰:‘汝勿多疑,简雍自有见识。’

郭图嗟呀而出。

却说玄德先命孙乾出城,回报关公;一面与简雍辞了袁绍,上马出城。

行至界首,孙乾接着,同往关定庄上。

关公迎门接拜,执手啼哭不止。

关定领二子拜于草堂之前。

玄德问其姓名。

关公曰:‘此人与弟同姓,有二子:长子关宁,学文;次子关平,学武。’

关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随关将军,未识肯容纳否?’

玄德曰:‘年几何矣?’

定曰:‘十八岁矣。’

玄德曰:‘既蒙长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贤郎为子,若何?’

关定大喜,便命关平拜关公为父,呼玄德为伯父。

玄德恐袁绍追之,急收拾起行。

关平随着关公,一齐起身。

关定送了一程自回。

关公教取路往卧牛山来。

正行间,忽见周仓引数十人带伤而来。

关公引他见了玄德。

问其何故受伤,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

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样?姓甚名谁?’

仓曰:‘极其雄壮,不知姓名。’

于是关公纵马当先,玄德在后,径投卧牛山来。

周仓在山下叫骂,只见那将全副披挂,持枪骤马,引众下山。

玄德早挥鞭出马大叫曰:‘来者莫非子龙否?’

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

原来果然是赵子龙。

玄德、关公俱下马相见,问其何由至此。

云曰:‘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瓚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

玄德大喜,诉说从前之事。

关公亦诉前事。

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云曰:‘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当日就烧毁山寨,率领人众,尽随玄德前赴古城。

张飞、糜竺、糜芳迎接入城,各相拜诉。

二夫人具言云长之事,玄德感叹不已。

于是杀牛宰马,先拜谢天地,然后遍劳诸军。

玄德见兄弟重聚,将佐无缺,又新得了赵云,关公又得了关平、周仓二人,欢喜无限,连饮数日。

后人有诗赞之曰:‘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时玄德、关、张、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关平、周仓部领马步军校共四五千人。

玄德欲弃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刘辟、龚都差人来请。

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紥,招军买马,徐图征进,不在话下。

且说袁绍见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

郭图曰:‘刘备不足虑。曹操乃劲敌也,不可不除。刘表虽据荆州,不足为强。江东孙伯符威镇三江,地连六郡,谋臣武士极多,可使人结之,共攻曹操。’

绍从其言,即修书遣陈震为使,来会孙策。

正是:只因河北英雄去,引出江东豪杰来。

未知其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译文

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

关公和孙乾带着两位夫人向汝南进发,没想到夏侯惇率领三百多骑兵从后面追赶。孙乾保着车辆队伍走在前面。关公回身勒住马,按着刀问夏侯惇:“你来追赶我,这不是丞相的宽宏大量所能容忍的。”夏侯惇说:“丞相没有明文通知,你在路上杀人,还斩了我的部将,太无礼了!我特地来抓你,要献给丞相处置!”说完,就拍马挺枪想要和关公交战。

这时,后面又有一骑飞快地赶来,大声喊道:“不要和云长交战!”关公没有动,只是按着马缰。来使从怀里拿出公文,对夏侯惇说:“丞相敬爱关将军的忠义,担心路上会有关卡拦截,所以派我来带着公文,到处传达。”夏侯惇问:“关某在路上杀人,丞相知道吗?”来使说:“这个还不清楚。”夏侯惇说:“我只打算活捉他去见丞相,让丞相自己决定怎么处理他。”关公愤怒地说:“我难道会怕你吗?”拍马挥刀,直接冲向夏侯惇。夏侯惇挺枪迎击。两匹马交战不到十回合,忽然又有一骑飞来,大声喊道:“二位将军暂时停战!”夏侯惇停住枪,问来使:“丞相是要抓关某吗?”使者说:“不是的。丞相担心守关的将领会阻拦关将军,所以又派我来送公文,允许他通行。”夏侯惇问:“丞相知道他在路上杀人了吗?”使者说:“不知道。”夏侯惇说:“既然不知道他杀人,就不能放他走。”指挥手下士兵,将关公围住。关公愤怒,挥刀迎战。两个正要交战,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声喊道:“云长、元让,不要争战!”众人一看,原来是张辽。两人都勒住马。张辽走近前来说:“奉丞相的命令:因为听说关将军斩杀了关卡将领,担心路上会有阻碍,所以特别派我来传达命令,让各处关卡都放行。”夏侯惇说:“秦琪是蔡阳的外甥。他把秦琪托付给我,现在被关某杀了,我怎么能就此罢休?”张辽说:“我会去见蔡将军,自有解释。既然丞相宽宏大量,让放关将军走,你们不能违背丞相的意愿。”夏侯惇只能命令军队后退。张辽问:“关将军现在要去哪里?”关公说:“听说兄长不在袁绍那里,我现在要遍寻天下找到他。”张辽说:“既然不知道玄德的下落,不如先回见丞相,怎么样?”关公笑着说:“哪有这个道理!文远回去见丞相,帮我向他道歉。”说完,和张辽拱手告别。于是张辽和夏侯惇带领军队回去了。

关公赶上车辆队伍,和孙乾说明了这件事。两人并骑而行。走了几天,突然遇到大雨倾盆,行装都湿透了。远远望见山岗边有一座庄园,关公带着车仗队伍来到那里借宿。庄园里一位老人出来迎接。关公说明了来意。老人说:“我姓郭,名常,世代住在这里。久闻您的大名,有幸得以拜见。”于是杀羊设宴款待,请两位夫人到后堂休息。郭常陪着关公、孙乾在草堂喝酒。一边烘干行李,一边喂养马匹。到了黄昏时分,忽然看到一个少年带着几个人进入庄园,径直上了草堂。郭常喊道:“我的儿子来拜见将军。”接着对关公说:“这是我的不成才的儿子。”关公问他是从哪里来的。郭常说:“刚刚去射猎回来。”少年见过关公后,就下去了。郭常流泪说:“我老老实实地耕读传家,只生了这一个儿子,他不务正业,只喜欢游猎。这是我们家的不幸啊!”关公说:“现在乱世之中,如果武艺高强,也可以取得功名,怎么能说是不幸呢?”郭常说:“如果他愿意学习武艺,那他就有志向了。现在他专门游荡,什么坏事都做,这是我担忧的原因!”关公也为之叹息。

到了深夜,郭常告辞出去。关公和孙乾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后院马嘶人叫。关公急忙呼唤随从,但他们都不回应,于是和孙乾提着剑去看。只见郭常的儿子倒在地上叫唤,随从正和庄园的客人打架。关公问原因。随从说:“这个人来偷赤兔马,被马踢倒了。我们听到叫声起来查看,庄园的客人反而来闹事。”关公愤怒地说:“鼠贼怎么敢偷我的马!”正要发作,郭常跑来报告说:“这个不成才的儿子做了坏事,罪该万死!但是老妻最疼爱这个儿子,请求将军仁慈宽恕!”关公说:“这个儿子确实不成才,刚才老先生说的,真是知子莫若父啊。看在老先生的面子上,就暂且饶恕他。”于是吩咐随从看好马,驱散庄园的客人,和孙乾回到草堂休息。

次日,郭常夫妇在堂前拜见,感谢说:“犬子冒犯了您的威严,深感将军的恩惠。”关公命令叫出:“我要用正言教诲他。”郭常说:“他在四更时分,又带着几个无赖,不知道去哪里了。”关公告别郭常,带着两位夫人上车,出了庄园,和孙乾并骑,保护着车仗,沿着山路前行。走了不到三十里,只见山后涌出百余人,前面两骑马:前面的人头裹黄巾,身穿战袍;后面的是郭常的儿子。黄巾的人说:“我是天公将军张角的部将!来的人快留下赤兔马,放你们过去!”关公大笑说:“无知狂妄的贼人!你既然跟随张角做强盗,也该知道刘、关、张三兄弟的名字吗?”黄巾的人说:“我只听说一个红脸长胡子的人叫关云长,却没见过他的面。你是谁?”关公就停刀下马,解开胡须袋,露出长胡子让他看。那个人跳下马,抓住郭常的儿子,拜倒在马前。关公问他姓名。他报告说:“我姓裴,名元绍。张角死后,我一直没有主子,聚集在山林中,暂时藏在这里。今天早上这个人来报告说:有一个客人骑着一匹千里马,在我家投宿。我特意邀请你来抢夺这匹马。没想到却遇到了将军。”郭常的儿子跪地求饶。关公说:“我看在老先生的面子上,饶你一命!”郭常的儿子抱头鼠窜而去。

关公对元绍说:“你不认识我的面,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元绍说:“离这里二十里有一座卧牛山。山上有一个关西人,姓周,名仓,双臂有千斤之力,胸肌如板,胡须卷曲,身材魁梧;原来在黄巾张宝部下做将领,张宝死后,聚集在山林中。他经常和我提起将军的盛名,遗憾的是没有机会见面。”关公说:“绿林中不是英雄豪杰应该停留的地方。你们今后可以各自弃邪归正,不要自己陷入危险。”元绍拜谢。

正在说话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一队人马朝这边走来。元绍说:“这肯定是周仓。”关羽就停马等待。果然看到一个黑脸长身的人,手持长枪骑在马上,带着众人来到;见到关羽后,又惊又喜地说:“这是关将军!”急忙下马,跪在路边说:“周仓参见。”关羽问:“壮士在哪里认识我的?”周仓说:“以前随黄巾军张宝的时候,曾经见过您;遗憾的是自己失身于贼党,不能跟随您。今天有幸拜见。希望将军不要抛弃我,收我为步兵,早晚执鞭随从,即使死也心甘情愿!”关羽看到他心意诚恳,就对他说:“如果你跟我,你手下的人怎么办?”周仓说:“愿意跟就一起跟;不愿意跟的,听他们自己的。”于是众人都说:“愿意跟。”关羽就下马到车前向两位夫人禀报。甘夫人说:“叔叔自从离开许都,一路独行到这儿,经历了多少艰难,从未要求有军队跟随。以前廖化想要投奔,叔叔都拒绝了,现在为什么独独容许周仓的人马呢?我们这些女流之辈见识浅薄,叔叔自己决定吧。”关羽说:“嫂嫂的话是对的。”于是对周仓说:“不是关某薄情,是两位夫人不同意。你们先回山里去,等我找到兄长,一定会来接你们。”周仓磕头说:“我是个粗人,曾经失身为盗;现在遇到将军,就像重见天日一样,怎么忍心再次错过!如果担心众人跟随不方便,可以让他们都跟着裴元绍去。我一人步行,跟随将军,即使走万里路也不辞劳苦!”关羽再次把这话告诉两位夫人。甘夫人说:“一两个人跟随,对事情没有妨碍。”关羽就命令周仓派人跟随裴元绍去。裴元绍说:“我也愿意跟随关将军。”周仓说:“如果你走了,你的手下都会散去;你暂时代为统领。我跟随关将军去,只要有住的地方,就来接你。”裴元绍不高兴地告别了。

周仓跟着关羽,向汝南进发。走了几天,远远地看到一座山城。关羽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当地人回答:“这里叫古城。几个月前,有一位姓张的将军,名叫张飞,带着几十个骑兵来到这里,赶走了县官,占据了古城,招募士兵,购买马匹,储存粮食。现在聚集有三五千人马,附近没有人敢来挑战。”关羽很高兴说:“我弟弟自从徐州失散后,一直不知道他的下落,没想到他却在这里!”于是命令孙乾先入城通报,让他们来迎接两位夫人。

张飞在芒砀山中住了一个多月,因为外出打探刘备的消息,偶然经过古城。进城借粮;县官不肯借,张飞生气,于是赶走了县官,夺了县印,占据了城池,暂时安顿下来。当天孙乾带着关羽的命令进入城内见张飞。行礼完毕,详细说明了刘备离开袁绍后,投奔汝南,现在关羽直接从许都送两位夫人到这里,请将军出城迎接。

张飞听后,没有说话,立刻披挂上马,手持长矛,带领一千多人,直接从北门出来。孙乾惊讶,但又不敢问,只能随他出城。关羽看到张飞来了,非常高兴,把刀交给周仓,骑马前来迎接。只见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舞长矛向关羽冲来。关羽大惊,连忙闪躲,便问:“贤弟为什么这样?难道忘了桃园结义吗?”张飞喝道:“你既然没有义气,还有什么脸来见我!”关羽说:“我怎么会没有义气?”张飞说:“你背弃了兄长,投降了曹操,被封侯赐爵。现在又来骗我!我今天要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关羽说:“你原来不知道!我也很难解释。现在二位嫂嫂在这里,贤弟自己问吧。”两位夫人听到后,掀开帘子喊道:“三叔为什么这样?”张飞说:“嫂嫂在这里等着,且看我杀了这个负义的人,然后再请嫂嫂入城。”甘夫人说:“二叔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下落,所以暂时在曹家安身。现在知道哥哥在汝南,特地不避艰险,送我们到这里。三叔不要误会了。”糜夫人说:“二叔在许都的时候,也是出于无奈。”张飞说:“嫂嫂不要被他瞒过了!忠臣宁死不辱。大丈夫岂能有侍奉两个主子的道理!”关羽说:“贤弟不要冤枉我。”孙乾说:“云长特地来寻找将军。”张飞喝道:“你怎么也胡说!他那里有好心,一定是来抓我!”关羽说:“如果我抓你,必须带军队来。”张飞指着远处说:“那不是军队来吗?”关羽回头一看,果然看到尘土飞扬,一队人马朝这边走来。风吹着旗帜,正是曹操的军队。张飞大怒,手持丈八蛇矛就冲了过去。关羽急忙阻止他,说:“贤弟先住手。你看我杀了这来将,以表明我的真心。”张飞说:“你如果真的有真心,我这里击鼓三通后,就要你杀来将!”关羽答应了。不久,曹操的军队到了。领头的将领是蔡阳,他手持刀,骑马大喝道:“你杀了我的外甥秦琪,原来逃在这里!我奉丞相之命,特地来抓你!”关羽不再多言,举起刀就砍。张飞亲自击鼓。只见一通鼓未敲完,关羽刀起处,蔡阳的头已经落地。众士兵都逃跑了。关羽活捉了认旗的小兵过来,询问来由。小兵说:“蔡阳听说将军杀了他的外甥,非常愤怒,想要到河北和将军交战。丞相不同意,因此派他到汝南攻打刘辟。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将军。”关羽听后,让小兵去告诉张飞这件事。张飞详细地询问了关羽在许都的事情,小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张飞才相信。

正在说话的时候,忽然城里的士兵来报告说:“城南门外有十几个骑马的人急匆匆地来,不知道是什么人。”张飞心中起疑,就转到南门去看,果然看到十几个骑马的人带着轻弓短箭急速而来。见到张飞后,他们翻身下马。一看,原来是糜竺和糜芳。张飞也下马和他们相见。糜竺说:“自从徐州失散后,我们兄弟俩逃难回乡。派人四处打听,知道云长投降了曹操,主公在河北;又听说简雍也投奔了河北。只不知道将军在这里。昨天在路上遇到一伙客人,说有一位姓张的将军,长得这样,现在占据了古城。我们兄弟俩猜测一定是将军,所以来寻找。幸亏见到了!”张飞说:“云长兄和孙乾送二位夫人刚到,已经知道了哥哥的下落。”两位糜氏兄弟非常高兴,一同去见关羽,并参见两位夫人。张飞于是请两位夫人进城。到了官府坐下后,两位夫人讲述了关羽经历的事情,张飞才大哭,向关羽行礼。两位糜夫人也都感到悲伤。张飞也自己诉说了分别后的事情,一边设宴庆祝。

第二天,张飞想要和关羽一起前往汝南去见刘备。关羽说:‘贤弟你可以保护好两位嫂嫂,暂时留在这里,等我先和孙乾去打探一下兄长的消息。’张飞答应了。关羽和孙乾带着几匹马就往汝南赶去。刘辟和龚都接待了他们,关羽就问:‘皇叔在哪里?’刘辟说:‘皇叔到了这里住了几天,因为军队人数少,又去河北袁绍那里商议去了。’关羽听了很不高兴。孙乾说:‘不必担心,再辛苦一趟,我们去河北告诉皇叔,我们一起到古城会合。’关羽按照孙乾的建议,告别了刘辟和龚都,回到了古城,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飞。张飞就想要一起去河北。关羽说:‘这里有一座城,就是我们的安身之地,不能轻易放弃。我还要和孙乾一起去袁绍那里,找到兄长,然后我们一起到这里会合。贤弟你可以坚守这座城。’张飞说:‘兄长斩杀了颜良和文丑,怎么能轻易去河北呢?’关羽说:‘没关系,我到那里会随机应变。’于是叫来周仓问:‘卧牛山裴元绍那里,总共有多少人马?’周仓说:‘大概有四五百人。’关羽说:‘我现在抄近路去找兄长。你可以去卧牛山招募这些人马,从大路上接应他们过来。’周仓领命而去。

关羽和孙乾只带着二十多骑兵往河北赶,快到边界的时候,孙乾说:‘将军不可轻举妄动,我们先在这里暂时休息。等我先进去见皇叔,再商议下一步。’关羽同意了,先打发孙乾走了。远远望见前面有一个庄园,就和随从们一起到那里投宿。庄园里一位老者拄着拐杖出来,和关羽行礼。关羽就把实情告诉了老者。老者说:‘我也姓关,名叫关定。久闻您的大名,今天有幸能见到您。’于是叫出两个儿子来见关羽,并留关羽和他的随从在庄园里住下。

且说孙乾骑马进入冀州去见刘备,详细地说明了之前的事情。刘备说:“简雍也在这里,可以暗中请他来一起商议。”过了一会儿,简雍到了,和孙乾见面后,一起商议如何脱身。简雍说:“主公明天见袁绍时,只需说要前往荆州,和刘表一起攻打曹操,就可以趁机离开。”刘备说:“这个计策太妙了!但是您能跟我一起去吗?”简雍说:“我也有自己的脱身之计。”商量好后,第二天,刘备去见袁绍,说:“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兵力精良,粮食充足,应该和他相约,一起攻打曹操。”袁绍说:“我曾经派人去约他,但他不肯答应。”刘备说:“这个人是我同宗,我去说服他,一定不会有推辞。”袁绍说:“如果能够得到刘表,那比得到刘辟还要好。”于是命令刘备去行动。袁绍又说:“最近听说关羽已经离开了曹操,想要来河北;我打算杀了他,以报颜良、文丑之仇!”刘备说:“您之前还想要用他,我因此召回了他。现在又为什么要杀他呢?而且颜良、文丑就像是两只鹿,关羽却像是一只虎:失去了两只鹿却得到了一只虎,有什么好恨的呢?”袁绍笑着说:“我确实是喜欢他,所以开玩笑说这句话。您可以再派人去召他,让他快点来。”刘备说:“那就派孙乾去召他吧。”袁绍非常高兴,同意了。刘备出去后,简雍进来说:“刘备这一去,肯定不会回来了。我愿意和他一起去:一方面是为了共同说服刘表,另一方面是为了监视刘备。”袁绍同意了他的建议,就命令简雍和刘备一起行动。郭图劝谏袁绍说:“刘备前去说服刘辟,事情还没有成功;现在又让他和简雍一起去荆州,肯定不会回来了。”袁绍说:“你不要多疑,简雍有自己的见解。”郭图无奈地走了出来。再说刘备先让孙乾出城,回报关羽;然后和简雍告别了袁绍,骑马出城。走到界首,孙乾来接他们,一起去了关定的庄园。关羽出门迎接,跪拜,手拉手哭泣不止。关定带着两个儿子在草堂前跪拜。刘备问他们的姓名。关羽说:“这个人跟我同姓,有两个儿子:长子关宁,学习文化;次子关平,学习武艺。”关定说:“现在我想让我的次子跟随关将军,不知道您是否愿意接受?”刘备说:“他多大年纪了?”关定说:“十八岁了。”刘备说:“既然受到您老人家的厚爱,我弟弟还没有儿子,现在就认您的儿子为子,怎么样?”关定非常高兴,就命令关平拜关羽为父,称呼刘备为伯父。刘备担心袁绍追来,急忙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关平跟着关羽,一起起身。关定送了一程就回去了。关羽教他们走卧牛山的路。正在行走间,忽然看见周仓带着几十个人带着伤来。关羽带他们去见刘备。问他们为什么受伤,周仓说:“我还没到卧牛山之前,先有一个骑马而来的将领,和裴元绍交战,只一回合,就将裴元绍刺死,把他的手下全部招降,占据了山寨。我到那里招降时,只有这几个过来,其余的人都害怕,不敢擅自离开。我不服气,和那个将领交战,被他连胜几次,身上中了三枪。因此来报告主公。”刘备问:“这个人长得什么样子?姓什么?”周仓说:“他非常雄壮,不知道姓名。”于是关羽骑马走在前面,刘备跟在后面,直接去了卧牛山。周仓在山下叫骂,只见那个将领全副武装,手持长枪,骑马下山。刘备早已经挥鞭出马,大声喊道:“来者莫非赵子龙否?”那个将领见到刘备,跳下马来,跪在道路旁边。原来果然是赵子龙。刘备和关羽都下马相见,问他为什么到这里。赵云说:“我自从离开您,没想到公孙瓒不听人言,导致兵败自焚,袁绍多次招我,我想袁绍也不是能用人的人,因此没有去。后来我想去徐州投奔您,又听说徐州失守,关羽已经归顺曹操,您又在袁绍那里。我几次想要来投奔您,只怕袁绍会怪罪。我四处漂泊,没有容身之地。之前偶然经过这里,正好遇到裴元绍下山来抢我的马,我就杀了他,借此安身。最近听说张飞在古城,我想去投奔他,不知道是否真实。现在有幸遇到您!”刘备非常高兴,讲述了之前的事情。关羽也讲述了之前的事情。刘备说:“我第一次见到子龙,就有留恋不舍的情感。现在有幸再次相遇!”赵云说:“我四处奔走,选择主人侍奉,从来没有像您这样好的主人。现在能够跟随您,非常满意。即使肝脑涂地,也没有遗憾了。”当天就烧毁了山寨,带领人马,全部跟随刘备前往古城。张飞、糜竺、糜芳迎接他们进城,互相拜见诉说了各自的情况。两位夫人讲述了关羽的事情,刘备感叹不已。于是宰杀牛马,先拜谢天地,然后慰劳了所有军队。刘备看到兄弟们重新团聚,将佐齐全,又新得到了赵云,关羽也得到了关平和周仓,非常高兴,连续喝了几天酒。后来有人写诗赞扬他们:“当时兄弟们如同瓜分,信件断绝,音信全无。如今君臣再次团聚,就像龙虎风云际会。”当时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关平、周仓带领马步军校共有四五千人。刘备想要放弃古城去守汝南,正好刘辟、龚都派人请他。于是刘备起兵前往汝南驻扎,招募士兵,购买马匹,准备征讨,不再细说。再说袁绍看到刘备没有回来,非常生气,想要起兵攻打他。郭图说:“刘备不值得担心。曹操才是强劲的敌人,不能不除掉。刘表虽然占据荆州,但不足以成为强大的势力。江东的孙策威震三江,地连六郡,谋士武士极多,可以派人去结交他,一起攻打曹操。”袁绍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写信派遣陈震为使者,去会合孙策。这正是:只因河北英雄离去,引出江东豪杰来。不知道这件事情会如何发展,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注解

关公:关公,即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刘备的结义兄弟之一,以忠义闻名。

孙乾:孙乾,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此处为关羽的随从。

二嫂:指关羽的妻子。

夏侯惇:夏侯惇,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勇猛著称。

丞相:指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代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传报:传达消息,通知。

部将:军队中的下级军官。

擒:捉拿。

公文:官方文件,用于传达命令或通知。

关隘:险要的关口。

遍行:遍及各个地方。

放行:允许通过。

将军:对武官的尊称。

钧旨:上级的命令或指示。

阻:阻挡。

秦琪:秦琪是蔡阳的外甥,被关羽所杀。

蔡阳:蔡阳是曹操的部将。

张辽: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以勇猛和智谋著称。

遍天下:四处,到处。

文远:张辽的字。

玄德:玄德是刘备的字,指刘备。

郭常:郭常,三国时期的人物,此处为庄院的主人。

耕读传家:以耕种和读书为家业,指重视教育和农业。

不肖子:不成材的儿子。

游猎:打猎。

鼠贼:盗贼。

赤兔马:关羽骑乘的名马。

天公将军:张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袖,被尊称为天公将军。

张角部将:张角手下的一员将领。

刘、关、张兄弟: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他们结义为兄弟,共同抗敌。

周仓:周仓,关羽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板肋虬髯:形容人身材魁梧,胡须浓密。

绿林:指山林,古代指逃避官府追捕的盗贼聚集的地方。

邪:邪恶,指不正当的行为。

正:正义,指正当的行为。

黄巾张宝:黄巾军是东汉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张宝是其中的一员将领。

许都:许都是东汉末年曹操的都城,也是曹操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建立了曹魏政权。

兄长:在这里指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

桃园结义:桃园结义是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为兄弟的故事,象征着忠诚和兄弟情谊。

曹氏:曹氏指的是曹操的家族。

汝南:汝南,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部,此处指刘备所在的地区。

古城:古城,此处指关羽和张飞暂住的地方。

县官:县官是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官员,负责一县的行政事务。

县印:县印是县官的官印,代表县官的权威。

廖化:廖化是刘备的部将,曾试图投奔刘备。

裴元绍:裴元绍,东汉末年人物,此处为卧牛山的地方势力。

甘夫人:甘夫人是刘备的妻子之一。

糜夫人:糜夫人是刘备的妻子之一。

曹军:曹军是曹操的军队。

河北:河北是古代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刘辟:刘辟,东汉末年人物,此处为汝南地方势力。

十数骑:十数骑指的是十几个骑兵。

轻弓短箭:轻弓短箭指的是轻便的弓和短箭,常用于快速移动的骑兵使用。

糜竺:糜竺是糜芳的哥哥,也是刘备的部将。

糜芳:糜芳是糜竺的弟弟,也是刘备的部将。

张飞:张飞,字翼德,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刘备的结义兄弟之一,以勇猛、忠诚著称。

龚都:龚都,东汉末年人物,此处为汝南地方势力。

皇叔:皇叔,对刘备的尊称,表示尊敬。

袁本初:袁本初,即袁绍,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冀州牧。

颜良:颜良,袁绍部将,关羽在长坂坡之战中斩杀颜良。

文丑:文丑,袁绍部将,关羽在长坂坡之战中斩杀文丑。

卧牛山:卧牛山是关羽曾经驻扎的山寨。

界首:界首,古地名,此处指边境或分界的地方。

庄院:庄院,古代农村中较大的住宅院落。

冀州:冀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一带,是袁绍的地盘。

简雍:简雍是刘备的谋士之一,此处指简雍。

脱身之计:脱身之计指的是逃离困境或危险的方法。

荆州:荆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是刘表的势力范围。

刘表:刘表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军阀,镇守荆州。

颜良、文丑: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的两位勇将,被关羽所杀。

关云长:关云长是关羽的字,指关羽。

赵子龙:赵子龙是赵云的字,指赵云。

公孙瓚:公孙瓚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军阀,与刘备有过交往。

孙策:孙策是孙权的哥哥,江东孙家的首领。

陈震:陈震是袁绍的使者,被派去见孙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评注

这段古文节选自《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在冀州与孙乾商议脱身之计,并最终与赵云在卧牛山相遇,重聚兄弟的故事。

第一行中,孙乾匹马入冀州见玄德,体现了刘备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展现了孙乾忠诚的形象。

‘具言前事’表明孙乾详细地向刘备汇报了之前的情况,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

玄德曰:‘简雍亦在此间,可暗请来同议。’这句话显示了刘备的谨慎和谋略,他意识到与简雍的合议将有助于制定更周全的计划。

‘少顷,简雍至,与孙乾相见毕,共议脱身之计。’这里的‘少顷’暗示了事情进展迅速,同时也表现了刘备等人对脱身计划的紧迫性。

简雍提出的‘主公明日见袁绍,只说要往荆州,说刘表共破曹操,便可乘机而去’是一个巧妙的计策,既避开了袁绍的怀疑,又为刘备争取了时间。

玄德对简雍的计策表示赞赏,并询问他是否愿意一同前往,体现了刘备对简雍的信任。

简雍的回答‘某亦自有脱身之计’则表明他也有自己的计划,增强了故事的悬念。

‘次日,玄德入见袁绍,告曰:“刘景升镇守荆襄九郡,兵精粮足,宜与相约,共攻曹操。”’这里玄德利用了刘表的实力,试图与袁绍达成合作。

袁绍对玄德的建议表示认同,并认为得到刘表的支持胜过刘辟,显示了袁绍的战略眼光。

‘近闻关云长已离了曹操,欲来河北;吾当杀之,以雪颜良、文丑之恨!’这句话体现了袁绍的报复心理和对关云长的忌惮。

玄德对袁绍的提议表示疑惑,认为关云长是一员虎将,不应该轻易杀之,这也反映了他对关云长的重视。

‘吾实爱之,故戏言耳。公可再使人召之,令其速来。’袁绍的回答显示了他的狡猾和权谋。

‘即遣孙乾往召之可也。’这句话表明玄德对袁绍的提议表示同意,并安排孙乾去执行任务。

‘郭图谏绍曰:“刘备前去说刘辟,未见成事;今又使与简雍同往荆州,必不返矣。”’郭图的谏言体现了袁绍内部的不同意见和权力斗争。

‘绍曰:“汝勿多疑,简雍自有见识。”’袁绍的回答显示了他对简雍的信任和对郭图的不满。

‘关公教取路往卧牛山来。’这句话体现了关公的果断和领导力,他带领众人前往卧牛山寻找赵云。

‘正行间,忽见周仓引数十人带伤而来。’这里的‘忽见’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表现了局势的紧张。

‘关公纵马当先,玄德在后,径投卧牛山来。’这句话体现了关公的英勇和玄德的谦逊。

‘玄德、关公俱下马相见,问其何由至此。’这里的对话揭示了赵云的遭遇,也为两人的重逢做了铺垫。

‘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瓚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赵云的话表达了他对袁绍的失望和对刘备的忠诚。

‘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赵云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刘备的感激和决心。

‘当日就烧毁山寨,率领人众,尽随玄德前赴古城。’这句话体现了赵云的果断和忠诚。

‘时玄德、关、张、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关平、周仓部领马步军校共四五千人。’这句话展示了刘备集团的力量壮大。

‘玄德欲弃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刘辟、龚都差人来请。’这句话体现了刘备的军事眼光和对外交关系的处理。

‘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紥,招军买马,徐图征进,不在话下。’这句话表明刘备开始布局更大的战略。

‘且说袁绍见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这句话揭示了袁绍的愤怒和野心。

‘郭图曰:“刘备不足虑。曹操乃劲敌也,不可不除。刘表虽据荆州,不足为强。江东孙伯符威镇三江,地连六郡,谋臣武士极多,可使人结之,共攻曹操。”’郭图的提议显示了袁绍的远见和对外交关系的重视。

‘绍从其言,即修书遣陈震为使,来会孙策。’这句话表明袁绍开始实施郭图的计划,与孙策结盟对抗曹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28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