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原文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却说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车仗马匹,军资器械,并皆罄尽,休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魏主曹睿敕令厚葬。

司马懿引兵还、众将接入问曰:‘曹都督兵败,即元帅之干系,何故急回耶?’懿曰:‘吾料诸葛亮知吾兵败,必乘虚来取长安。倘陇西紧急,何人救之?吾故回耳。’

众皆以为惧怯,哂笑而退。

却说东吴遣使致书蜀中,请兵伐魏,并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

后主大喜,令人持书至汉中,报知孔明。

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

听知此信,即设宴大会诸将,计议出师。

忽一阵大风,自东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树吹折。

众皆大惊。

孔明就占一课,曰:‘此风主损一大将!’

诸将未信。

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

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

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

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众将无不挥涕。

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

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

即下诏追赠大将军,谥封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后人有诗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却说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

二人辞谢而去。

忽近臣奏曰:‘诸葛丞相将军马分拨已定,即日将出师伐魏。’

后主问在朝诸臣,诸臣多言未可轻动。

后主疑虑未决。

忽奏丞相令杨仪赍出师表至。

后主宜入,仪呈上表章。

后主就御案上拆视,其表曰: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之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主览表甚喜,即敕令孔明出师。

孔明受命,起三十万精兵,令魏延总督前部先锋,径奔陈仓道口而来。

早有细作报入洛阳。

司马懿奏知魏主,大会文武商议。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昨守陇西,功微罪大,不胜惶恐。今乞引大军往擒诸葛亮。’

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

臣保此人为先锋。

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

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

睿笑曰:‘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

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

曹真为大都督。

真谢恩出朝,遂引十五万精兵,会合郭淮、张郃,分道守把隘口。

却说蜀兵前队哨至陈仓,回报孔明,说:‘陈仓口已筑起一城,内有大将郝昭守把,深沟高垒,遍排鹿角,十分谨严;不如弃了此城,从太白岭鸟道出祁山甚便。’

孔明曰:‘陈仓正北是街亭;必得此城,方可进兵。’

命魏延引兵到城下,四面攻之。

连日不能破。

魏延复来告孔明,说城难打。

孔明大怒,欲斩魏延。

忽帐下一人告曰:‘某虽无才,随丞相多年,未尝报效。愿去陈仓城中,说郝昭来降,不用张弓只箭。’

众视之,乃部曲靳祥也。

孔明曰:‘汝用何言以说之?’

祥曰:‘郝昭与某,同是陇西人氏,自幼交契。某今到彼,以利害说之,必来降矣。’

孔明即令前去。

靳祥骤马径到城下,叫曰:‘郝伯道故人靳祥来见。’

城上人报知郝昭。

昭令开门放入,登城相见。

昭问曰:‘故人因何到此?’

祥曰:‘吾在西蜀孔明帐下,参赞军机,待以上宾之礼。特令某来见公,有言相告。’

昭勃然变色曰:‘诸葛亮乃我国仇敌也!吾事魏,汝事蜀,各事其主,昔时为昆仲,今时为仇敌!汝再不必多言,便请出城!’

靳祥又欲开言,郝昭已出敌楼上了。

魏军急催上马,赶出城外。

祥回头视之,见昭倚定护心木栏杆。

祥勒马以鞭指之曰:‘伯道贤弟,何太情薄耶?’

昭曰:‘魏国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兄不必下说词。早回见诸葛亮,教快来攻城,吾不惧也!’

祥回告孔明曰:‘郝昭未等某开言,便先阻却。’

孔明曰:‘汝可再去见他,以利害说之。’

祥又到城下,请郝昭相见。

昭出到敌楼上。

祥勒马高叫曰:‘伯道贤弟,听吾忠言:汝据守一孤城,怎拒数十万之众?今不早降,后悔无及!且不顺大汉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浊乎?愿伯道思之。’

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靳祥而喝曰:‘吾前言已定,汝不必再言!可速退!吾不射汝!’

靳祥回见孔明,具言郝昭如此光景。

孔明大怒曰:‘匹夫无礼太甚!岂欺吾无攻城之具耶?’

随叫土人问曰:‘陈仓城中,有多少人马?’

土人告曰:‘虽不知的数,约有三千人。’

孔明笑曰:‘量此小城,安能御我!休等他救兵到,火速攻之!’

于是军中起百乘云梯,一乘上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

军士各把短梯软索,听军中擂鼓,一齐上城。

郝昭在敌楼上,望见蜀兵装起云梯,四面而来,即令三千军各执火箭,分布四面;待云梯近城,一齐射之。

孔明只道城中无备,故大造云梯,令三军鼓噪呐喊而进;不期城上火箭齐发,云梯尽着,梯上军士多被烧死,城上矢石如雨,蜀兵皆退。

孔明大怒曰:‘汝烧吾云梯,吾却用‘冲车’之法!’

于是连夜安排下冲车。

次日,又四面鼓嗓呐喊而进。

郝昭急命运石凿眼,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皆被打折。

孔明又令人运土填城壕,教廖化引三千锹锄军,从夜间掘地道,暗入城去。

郝昭又于城中掘重壕横截之。

如此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无计可破。

孔明正在营中忧闷,忽报:‘东边救兵到了,旗上书:‘魏先锋大将王双’。’

孔明问曰:‘谁可迎之?’

魏延出曰:‘某愿往。’

孔明曰:‘汝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

又问:‘谁敢迎之?’

裨将谢雄应声而出。

孔明与三千军去了。

孔明又问:‘谁敢再去?’

裨将龚起应声要去。

孔明亦与三千兵去了。

孔明恐城内郝昭引兵冲出,乃把人马退二十里下寨。

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

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

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

败兵回报孔明。

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迎。

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

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

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

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

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

巍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

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

王双驱兵大杀一阵,蜀兵折伤甚多。

巍吐血数口,回见孔明,说:‘王双英雄无敌;如今将二万兵就陈仓城外下寨,四围立起排栅,筑起重城,深挖壕堑,守御甚严。’

孔明见折二将,张嶷又被打伤,即唤姜维曰:‘陈仓道口这条路不可行。别求何策?’

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却统大军去袭祁山,某却如此如此用计,可捉曹真也。’

孔明从其言,即令王平,李恢,引二枝兵守街亭小路;魏延引一军守陈仓口。

马岱为先锋,关兴、张苞为前后救应使,从小径出斜谷望祁山进发。

却说曹真因思前番被司马懿夺了功劳,因此到洛阳分调郭淮、孙礼东西守把;又听的陈仓告急,已令王双去救。

闻知王双斩将立功,大喜,乃令中护军大将费耀,权摄前部总督,诸将各自守把隘口。

忽报山谷中捉得细作来见。

曹真令押入,跪于帐前。

其人告曰:‘小人不是奸细,有机密来见都督,误被伏路军捉来,乞退左右。’

真乃教去其缚,左右暂退。

其人曰:‘小人乃姜伯约心腹人也。蒙本官遣送密书。’

真曰:‘书安在?’

其人于贴肉衣内取出呈上。

真拆视曰:‘罪将姜维百拜,书呈大都督曹麾下:维念世食魏禄,忝守边城;叨窃厚恩,无门补报。昨日误遭诸葛亮之计,陷身于巅崖之中。思念旧国,何日忘之!今幸蜀兵西出,诸葛亮甚不相疑。赖都督亲提大兵而来:如遇敌人,可以诈败;维当在后,以举火为号,先烧蜀人粮草,却以大兵翻身掩之,则诸葛亮可擒也。非敢立功报国,实欲自赎前罪。倘蒙照察,速赐来命。’

曹真看毕,大喜曰:‘天使吾成功也!’

遂重赏来人,便令回报,依期会合。

真唤费耀商议曰:‘今姜维暗献密书,令吾如此如此。’

耀曰:‘诸葛亮多谋,姜维智广,或者是诸葛亮所使,恐其中有诈。’

真曰:‘他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又何疑乎?’

耀曰:‘都督不可轻去,只守定本寨。某愿引一军接应姜维。如成功,尽归都督;倘有奸计,某自支当。’

真大喜,遂令费耀引五万兵,望斜谷而进。

行了两三程,屯下军马,令人哨探。

当日申时分,回报:‘斜谷道中,有蜀兵来也。’

耀忙催兵进。

蜀兵未及交战先退。

耀引兵追之,蜀兵又来。

方欲对阵,蜀兵又退:如此者三次,俄延至次日申时分。

魏军一日一夜,不曾敢歇,只恐蜀兵攻击。

方欲屯军造饭,忽然四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漫山遍野而来。

门旗开处,闪出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其中,令人请魏军主将答话。

耀纵马而出,遥见孔明,心中暗喜,回顾左右曰:‘如蜀兵掩至,便退后走。若见山后火起,却回身杀去,自有兵来相应。’

分付毕,跃马出呼曰:‘前者败将,今何敢又来!’

孔明曰:‘唤汝曹真来答话!’

耀骂曰:‘曹都督乃金枝玉叶,安肯与反贼相见耶!’

孔明大怒,把羽扇一招,左有马岱,右有张嶷,两路兵冲出。

魏兵便退。

行不到三十里,望见蜀兵背后火起,喊声不绝。

费耀只道号火,便回身杀来。

蜀兵齐退。

耀提刀在前,只望喊处追赶。

将次近火,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军杀出:左有关兴,右有张苞。

山上矢石如雨,往下射来。

魏兵大败。

费耀知是中计,急退军望山谷中而走,人马困乏。

背后关兴引生力军赶来,魏兵自相践踏及落涧身死者,不知其数。

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

耀大骂曰:‘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速下马受降!’

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

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

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

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

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

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却说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

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

睿大惊,即召司马懿入内曰:‘曹真损兵折将,蜀兵又出祁山。卿有何策,可以退之?’

懿曰:‘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译文

话说蜀汉建兴六年秋天九月,魏国的都督曹休在石亭被东吴的陆逊大败,车马和军资器械都损失殆尽,曹休惊恐万分,忧愁成疾,到了洛阳后,背上生疽而死。魏国君主曹睿下令厚葬他。司马懿领军返回,众将迎接他,问道:‘曹都督兵败,这是元帅的责任,为什么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呢?’司马懿说:‘我料想诸葛亮知道我军兵败,一定会趁机来攻取长安。如果陇西那边紧急,谁来救它呢?所以我回来。’众人都认为他害怕,嘲笑他然后离开。

再说东吴派人给蜀国写信,请求出兵攻打魏国,并提到了大败曹休的事情: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和蜀国的友好关系。蜀汉后主刘禅非常高兴,派人把信送到汉中,告诉诸葛亮。当时诸葛亮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所需物资都准备妥当,正准备出兵。听到这个消息,诸葛亮立即设宴款待众将,商议出兵事宜。突然一阵大风从东北角刮起,吹折了庭院前的松树,众人都大惊。诸葛亮占卜一课,说:‘这阵风预示着将损失一位大将!’众将都不信。正在喝酒时,忽然有人报告说镇南将军赵云的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诸葛亮大惊,把酒杯扔在地上说:‘子龙(赵云)不行了!’两个儿子进来拜见并哭泣说:‘我们父亲昨晚三更时分病重去世。’诸葛亮跺脚大哭说:‘子龙去世,国家失去了一根栋梁,我失去了一只手臂!’众将无不流泪。诸葛亮命令两个儿子进成都向君主报告丧事。后主刘禅听到赵云去世,放声大哭说:‘我当年年幼,如果不是子龙,我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于是下诏追赠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侯,命令在成都锦屏山之东安葬;建立庙宇,四季祭祀。后人有诗赞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再说后主刘禅思念赵云过去的功绩,对他的祭葬非常隆重;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命令他们守墓。两人辞谢离去。忽然有近臣奏报说:‘诸葛丞相已经安排好军队的分拨,即将出兵伐魏。’后主询问朝中大臣,大臣们多数认为不宜轻举妄动。后主犹豫不决。忽然又奏报说丞相命令杨仪带着出师表前来。后主宣召进宫,杨仪呈上表章。后主在御案上拆开阅读,表文如下:

先帝担心汉贼不能共存,王业不能偏安一隅,所以托付我讨伐贼寇。以先帝的英明,衡量我的才能,所以他知道我讨伐贼寇,我的才能弱敌强。但是不讨伐贼寇,王业也会灭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讨伐他们。所以托付我而不怀疑。我接受命令的那天,睡觉不安稳,吃饭不香;思考北伐,认为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渡过沪水,深入不毛之地,一日只吃一顿饭。——我并非不珍惜自己,只是考虑到王业不能在蜀都偏安,所以冒着危险来实现先帝的遗愿。而有人认为这不是好计策。现在贼寇在西方疲惫,又在东方忙碌,兵法上讲‘乘劳’:这是进攻的好时机。我谨陈述以下情况:

汉高祖刘邦英明如同日月,谋臣智谋深远,但曾经经历危险受伤,经历了危机之后才安全;现在陛下不及汉高祖,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却想要用长远的策略取胜,坐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谈论安危,动不动引用圣人言论,众人对他们充满疑虑,难题堆积如山;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征兵,让孙权坐大,最终并吞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曹操的智谋超群,用兵如同孙武、吴起,但他在南阳受困,在乌巢遭遇险境,在祁连山面临危机,在黎阳受到威胁,几乎在北山败北,差点死在潼关,然后才暂时安定一时;何况我的才能薄弱,却想要在不危险的情况下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三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不下,四次越过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想要背叛他,委任夏侯惇而夏侯惇败亡,先帝每次称赞曹操有才能,他还有这样的失误;何况我才能平庸,怎么能保证必胜,这是我不理解的四点。自从我到汉中,中间才一年,但是已经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人,以及七十多个曲长屯将,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四方纠合的精锐,不是一州之所有;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三分之二。——那我们该如何对付敌人,这是我不理解的五点。现在民穷兵疲,事情不能停止;事情不能停止,那么停留和行动,劳费是一样的;但是不及早图之,想要用一州之地,与贼寇持久,这是我不理解六点。

难以平定的是事情。以前先帝在楚地败军,当时曹操得意洋洋,认为天下已经平定。——然后先帝东联吴越,西取巴蜀,北征,夏侯惇战死,这是曹操的失策,而汉室的事业将要成功。——然后吴国违背盟约,关羽败亡,秭归战败,曹丕称帝,事情都是这样,难以预知。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得失,不是我的明智所能预见的。

后主刘禅看了奏表非常高兴,就下令诸葛亮出兵。诸葛亮接受了命令,起用了三十万精兵,让魏延担任前部先锋,直接向陈仓道口进发。早有细作把消息报告给了洛阳。司马懿向魏主报告,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大将军曹真站出来奏报说:‘我昨天守卫陇西,虽然立了功,但罪过也很大,非常惶恐。现在请求带领大军去捉拿诸葛亮。我最近得到一位大将,使用六十斤重的大刀,骑千里马,拉开两石重的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勇猛无比,是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我保举这个人做先锋。’魏主非常高兴,立刻召见王双。一看,王双身高九尺,面黑眼黄,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魏主笑着说:‘我得到这样的大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赐给他锦袍金甲,封他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曹真担任大都督。曹真谢恩后离开朝廷,于是带领十五万精兵,与郭淮、张郃会合,分路把守要隘。

再说蜀军先锋哨兵到了陈仓,回来报告诸葛亮,说:‘陈仓口已经筑起了一座城,里面有大将郝昭守卫,深沟高垒,到处都是鹿角,非常严密;不如放弃这座城,从太白岭的小路出祁山更为方便。’诸葛亮说:‘陈仓正北是街亭,必须得到这座城,才能进军。’命令魏延带兵到城下,四面攻打。连续几天都没有攻破。魏延又回来报告诸葛亮,说城池难以攻下。诸葛亮非常生气,想要斩杀魏延。突然帐下一个人报告说:‘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跟随丞相多年,还没有报答过。愿意去陈仓城中,说服郝昭投降,不用放一箭一矢。’大家一看,原来是部曲靳祥。

靳祥骑马直接来到城下,喊道:‘郝伯道的老朋友靳祥来见。’城上的人报告给郝昭。郝昭下令开门让他进来,上城相见。郝昭问:‘老朋友为什么到这里?’靳祥说:‘我在西蜀诸葛亮的帐下,参与军机大事,受到上宾的礼遇。特派我来见您,有话要告诉您。’郝昭脸色一变说:‘诸葛亮是我们的仇敌!我为魏国效力,你为蜀国效力,各自为各自的主公效力,以前是兄弟,现在是仇敌!你不要再多说了,请出城去!’靳祥还想说些什么,郝昭已经上了敌楼。魏军急忙催他上马,赶出城外。靳祥回头一看,见郝昭靠在护心木栏杆上。靳祥勒住马,用鞭子指着他说:‘伯道贤弟,你为何如此无情?’郝昭说:‘魏国的法度,你是知道的。我受国恩,只有一死而已,你不必再说了。早点回去见诸葛亮,让他快快攻城,我不怕!’

靳祥回来报告诸葛亮,说郝昭这样回答。诸葛亮大怒说:‘这个匹夫太无礼了!难道以为我没有攻城的工具吗?’随即叫土人问:‘陈仓城中,有多少人马?’土人说:‘虽然不知道确切数字,大概有三千人。’诸葛亮笑着说:‘这么个小城,怎么能抵挡我呢!不等他救兵到来,火速攻城!’于是军中架起百乘云梯,一乘云梯上可以站十多人,周围用木板遮护。士兵们各拿着短梯和软索,听从军中擂鼓,一齐上城。郝昭在敌楼上,看到蜀军架起云梯,四面而来,立刻命令三千军各执火箭,分布在四面;等到云梯靠近城时,一齐射箭。诸葛亮以为城中没有准备,所以大造云梯,让三军鼓噪呐喊着前进;没想到城上火箭齐发,云梯全被烧着,梯上的士兵大多被烧死,城上箭石如雨,蜀军都退了回去。诸葛亮大怒说:‘你们烧了我的云梯,我用‘冲车’的办法!’于是连夜安排下冲车。第二天,又四面鼓噪呐喊着前进。郝昭急忙运来石头,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冲车都被打折了。诸葛亮又让人运土填平城壕,让廖化带领三千锹锄军,从夜间开始挖地道,暗地里进入城内。郝昭又在城中挖了重壕,横截地道。这样日夜攻打,二十多天都没有办法攻破。

诸葛亮正在营中烦恼,突然报告说:‘东边救兵到了,旗上写着:“魏先锋大将王双”。’诸葛亮问:‘谁可以去迎战?’魏延站出来说:‘我愿意去。’诸葛亮说:‘你是先锋大将,不可轻率出击。’又问:‘谁敢去迎战?’裨将谢雄立刻站出来。诸葛亮给了他三千兵。诸葛亮又问:‘谁敢再去?’裨将龚起立刻站出来,诸葛亮也给了他三千兵。诸葛亮担心城内的郝昭带兵冲出来,于是把人马撤退二十里下营。

谢雄率领军队前进,正巧遇到王双;交战不到三个回合,就被王双一刀斩杀。蜀军溃败逃跑,王双随后追赶。龚起接着出战,交战三个回合,也被王双斩杀。败兵回报给孔明。孔明大惊,急忙命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阵迎敌。两军对峙,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守在阵角。王双纵马与张嶷交战,打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王双假装败退,张嶷随后追赶。王平见张嶷中了计,急忙喊道:‘不要追赶!’张嶷急忙回马,但王双的流星锤已经飞来,正中他的背部。张嶷跌下马来逃跑,王双回马追赶。王平、廖化拦住王双,救回了张嶷。王双驱兵一阵猛杀,蜀军伤亡惨重。张嶷吐了几口血,回去见孔明,说:‘王双英勇无敌;现在他率领两万兵马在陈仓城外扎营,四周筑起栅栏,修筑高城,深挖壕沟,防守非常严密。’孔明看到损失了两员将领,张嶷又受了伤,立即召唤姜维说:‘陈仓道口这条路不能走。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姜维说:‘陈仓城池坚固,郝昭防守严密,又有王双的帮助,实在不可攻取。不如派一位大将,依山傍水扎营固守;再派良将守卫要道,以防街亭被攻;然后统率大军去袭击祁山,我这样计划,可以捉住曹真。’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即命令王平、李恢率领两支部队守卫街亭小路;魏延率领一支部队守卫陈仓口。马岱为先锋,关兴、张苞为前后接应,从小路出斜谷,向祁山进发。

曹真因为之前被司马懿夺了功劳,所以到了洛阳,分调郭淮、孙礼分别东西守卫;又听说陈仓告急,已经命令王双去救援。听说王双斩杀敌将立功,非常高兴,于是命令中护军大将费耀,暂时统领前部,其他将领各自守卫要塞。忽然报告说在山谷中捉到了细作,曹真让人把他押到帐前。这个人说:‘我不是奸细,有机密的事情来见都督,不小心被伏路军抓住了,请退下左右的人。’曹真让人解开他的束缚,左右的人暂时退下。这个人说:‘我是姜伯约的心腹,承蒙他派遣送来密信。’曹真问:‘信在哪里?’这个人从贴身的衣服里取出信呈上。曹真拆开信看,信中说:‘罪将姜维百拜,信呈大都督曹麾下:姜维想到自己世世代代吃着魏国的俸禄,愧对自己的职责;承蒙厚恩,没有机会报答。昨天不小心中了诸葛亮的计谋,被困在悬崖之中。思念故国,何时能忘记!现在幸亏蜀军西征,诸葛亮对他非常信任。希望都督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如果遇到敌人,可以假装败退;我在后面,以点火为信号,先烧蜀军的粮草,然后率领大军回身掩杀,就可以擒获诸葛亮。我并非想立功报国,而是想赎回之前的罪过。如果承蒙您查察,请速速下令。’曹真看完信,非常高兴说:‘这是天意让我成功!’于是重赏了这个人,让他回报,按照约定的时间会合。曹真召唤费耀商议说:‘现在姜维暗地里送来密信,让我这样这样。’费耀说:‘诸葛亮多谋,姜维智谋过人,这可能是诸葛亮的计谋,恐怕其中有诈。’曹真说:‘他原本是魏国人,不得已才投降蜀国,还有什么可疑的呢?’费耀说:‘都督不可轻举妄动,只守在本寨。我愿意率领一支军队接应姜维。如果成功,全部归功于都督;如果有奸计,我自会承担。’曹真非常高兴,于是命令费耀率领五万兵马,向斜谷进发。行了两三里,驻扎下军队,派人去侦察。

当日申时,侦察兵回报说:‘斜谷道中有蜀军。’费耀急忙催促军队前进。蜀军还没来得及交战就撤退了。费耀率领军队追赶,蜀军又回来了。正要对阵,蜀军又撤退:如此反复了三次,拖延到次日申时。魏军一天一夜没有敢休息,只怕蜀军攻击。正要驻军做饭,忽然四面喊声震天,鼓角齐鸣,蜀军漫山遍野而来。门旗打开,闪出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其中,派人请魏军主将答话。费耀纵马而出,远远看到孔明,心中暗自高兴,回头对左右说:‘如果蜀军掩杀过来,就向后撤退。如果看到山后有火光,就回身杀去,自有军队来接应。’安排完毕,跃马而出呼喊:‘之前的败将,今天怎么又敢来挑战!’孔明说:‘叫曹真来答话!’费耀骂道:‘曹都督是金枝玉叶,怎么会和反贼相见呢!’孔明大怒,挥动羽扇,左边是马岱,右边是张嶷,两路军队冲出。魏军开始撤退。

走了不到三十里,看到蜀军背后火光冲天,喊声不断。费耀以为这是信号,便回身杀来。蜀军全部撤退。费耀提刀在前,只管追赶喊声的方向。快要接近火光时,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军杀出:左边是关兴,右边是张苞。山上箭石如雨,向下射来。魏军大败。费耀知道中了计,急忙撤退,向山谷中逃跑,人马疲惫不堪。背后关兴率领精锐部队赶来,魏军自相践踏,掉入山谷的,不知道有多少。

费耀逃命,正遇到山坡口一支军队,是姜维。费耀大骂:‘反贼无信!我不幸中了你的奸计!’姜维笑着说:‘我想擒获曹真,却意外地赚了你!快下马投降吧!’费耀骑马夺路,向山谷中逃跑。忽然看到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费耀自刎而死,其余的士兵全部投降。孔明连夜率领军队,直接出祁山前扎营,收住军队,重赏姜维。姜维说:‘我恨不得杀了曹真!’孔明也说:‘可惜大计小用了。’

曹真听说费耀战败,后悔不已,于是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向魏主上奏,说蜀军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形势非常危急。魏主曹睿大惊,立即召司马懿进宫说:‘曹真损兵折将,蜀军又出祁山。你有什么计策可以退敌?’司马懿说:‘我已经有了退诸葛亮的计策。不用魏军扬威,蜀军自然会撤退。’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不知道他的计策是什么,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注解

蜀汉建兴六年:蜀汉建兴六年指的是公元228年,这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北伐曹魏的第一年。

魏都督曹休:曹休是曹魏的将领,曾任都督,负责镇守魏国东南边疆。

石亭:石亭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此处是曹休与东吴陆逊交战的地方。

洛阳:古代都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司马懿:司马懿是魏国的一位权臣,以智谋著称。

诸葛亮: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汉中:汉中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是蜀汉的军事重镇。

赵云:赵云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著称。

赵统:赵统是赵云的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赵广:赵广是赵云的次子。

汉水:汉水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流经今天的陕西、湖北、湖南等地。

王业:王业指的是帝王的基业,这里指蜀汉的基业。

汉贼:汉贼是指曹魏,因为在曹魏建立后,蜀汉仍然以汉朝的正统自居。

南征:南征是指诸葛亮对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征讨。

沪:沪指汉水的一个支流。

不毛:不毛是指不适宜耕种的土地,这里指荒凉的地方。

先帝:先帝指蜀汉的先主刘备。

王业不偏安:王业不偏安是指蜀汉的基业不应该仅仅偏安于蜀地,应该有更大的野心。

曹丕:曹丕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操的儿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名言,意思是指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结束。

成败利钝:成败利钝是指事情的成败和得失。

逆睹:逆睹是指预见,预料。

后主:指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刘禅,即刘禅。

孔明:孔明即诸葛亮,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敕令:皇帝的命令,敕,皇帝的诏书。

出师:出征,这里指诸葛亮率领军队出征。

魏延:蜀汉将领,字文长,勇猛善战。

陈仓道口: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细作:间谍,这里指潜入敌营搜集情报的人。

魏主:指魏国皇帝。

大会文武: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军国大事。

大将军:高级军事将领的官职。

曹真:曹真魏国的大将,此处指曹真在洛阳调动军队。

陇西: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

狄道: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临洮县。

王双:王双是魏国的一位将领,以勇猛著称,此处指王双在战斗中斩杀了谢雄。

子全:王双的字。

睿:指魏国皇帝曹睿。

锦袍金甲:华丽的战袍和坚固的铠甲,表示尊贵和勇猛。

虎威将军:武将的官职,表示威猛勇猛。

大都督:高级军事指挥官的官职。

太白岭: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

祁山:祁山是古代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此处指祁山附近的战场。

哨:侦察兵,负责探查敌情。

郝昭:三国时期魏国将领,以守城有功著称。

鹿角:古代城防设施,用鹿角制成的障碍物。

鸟道:险峻的山路,这里指太白岭的道路。

街亭: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岷县西部。

张弓只箭:只凭一张弓和一支箭,这里指单打独斗。

部曲:古代军队编制中的小单位。

靳祥:蜀汉将领,字子全。

流星锤:流星锤是一种古代武器,此处指王双使用的流星锤击中了张嶷。

万夫不当之勇:形容极其勇猛,无人能敌。

护心木栏杆:保护心脏的木制栏杆,这里指城墙上用来保护士兵的设施。

大汉:指汉朝,这里指蜀汉,因为蜀汉自称是汉室的正统。

奸魏:指曹魏,这里带有贬义,认为曹魏是不忠的政权。

天命:指上天的旨意,这里指顺应天意。

清浊:指是非曲直,这里指辨别是非。

百乘云梯:一百辆云梯,用于攻城。

短梯软索:用于攀爬城墙的梯子和绳索。

擂鼓:击鼓,表示进攻的信号。

石凿眼:用石头凿成的孔洞,用于固定葛绳。

葛绳:一种植物纤维制成的绳索。

冲车:古代攻城武器,可以撞击城墙。

锹锄:挖土的工具,这里指锹。

东边救兵:从东边来的援军。

魏先锋大将王双:魏国先锋将领王双率领的军队。

谢雄:谢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将领,此处指谢雄率领的军队。

蜀兵:蜀兵指的是蜀汉的军队。

廖化:廖化是蜀汉的一位将领。

王平:王平是蜀汉的一位将领。

张嶷:张嶷是蜀汉的一位将领。

陈仓城:陈仓城是古代城池,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排栅:排栅是指用木材等材料搭建的防御工事。

壕堑:壕堑是指挖掘的壕沟,用于防御。

姜维:姜维是蜀汉的一位将领,此处指姜维提出的战略。

郭淮:郭淮是魏国的一位将领。

孙礼:孙礼是魏国的一位将领。

羽扇:羽扇是一种扇子,此处指诸葛亮手持的扇子,象征着其智谋。

子丹:子丹即曹真的字,此处指曹真。

仲达:仲达即司马懿的字,此处指司马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紧凑的情节,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智谋的较量。

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此句描绘了谢雄与王双的短暂交手,突出了王双的勇猛。

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亦被双所斩。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双的战斗力,以及蜀军的溃败。

败兵回报孔明。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迎。此句表现了孔明在战局不利时的果断决策,以及他对将领的信任。

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这里通过交战双方的对比,展示了张嶷的英勇。

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巍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这一段描述了张嶷的计谋和被王双击败的过程,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智谋的运用。

王双驱兵大杀一阵,蜀兵折伤甚多。巍吐血数口,回见孔明,说:‘王双英雄无敌;如今将二万兵就陈仓城外下寨,四围立起排栅,筑起重城,深挖壕堑,守御甚严。’这一段描述了王双的胜利和孔明的应对策略,体现了军事指挥的智慧。

孔明见折二将,张嶷又被打伤,即唤姜维曰:‘陈仓道口这条路不可行。别求何策?’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却统大军去袭祁山,某却如此如此用计,可捉曹真也。’孔明从其言,即令王平,李恢,引二枝兵守街亭小路;魏延引一军守陈仓口。马岱为先锋,关兴、张苞为前后救应使,从小径出斜谷望祁山进发。这里展示了姜维的智谋和孔明的决策能力,以及军队的调动。

曹真因思前番被司马懿夺了功劳,因此到洛阳分调郭淮、孙礼东西守把;又听的陈仓告急,已令王双去救。闻知王双斩将立功,大喜,乃令中护军大将费耀,权摄前部总督,诸将各自守把隘口。这段描述了曹真的应对措施,以及他对王双的重视。

忽报山谷中捉得细作来见。曹真令押入,跪于帐前。其人告曰:‘小人不是奸细,有机密来见都督,误被伏路军捉来,乞退左右。’真乃教去其缚,左右暂退。其人曰:‘小人乃姜伯约心腹人也。蒙本官遣送密书。’真曰:‘书安在?’其人于贴肉衣内取出呈上。真拆视曰:‘罪将姜维百拜,书呈大都督曹麾下:维念世食魏禄,忝守边城;叨窃厚恩,无门补报。昨日误遭诸葛亮之计,陷身于巅崖之中。思念旧国,何日忘之!今幸蜀兵西出,诸葛亮甚不相疑。赖都督亲提大兵而来:如遇敌人,可以诈败;维当在后,以举火为号,先烧蜀人粮草,却以大兵翻身掩之,则诸葛亮可擒也。非敢立功报国,实欲自赎前罪。倘蒙照察,速赐来命。’曹真看毕,大喜曰:‘天使吾成功也!’遂重赏来人,便令回报,依期会合。真唤费耀商议曰:‘今姜维暗献密书,令吾如此如此。’耀曰:‘诸葛亮多谋,姜维智广,或者是诸葛亮所使,恐其中有诈。’真曰:‘他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又何疑乎?’耀曰:‘都督不可轻去,只守定本寨。某愿引一军接应姜维。如成功,尽归都督;倘有奸计,某自支当。’真大喜,遂令费耀引五万兵,望斜谷而进。行了两三程,屯下军马,令人哨探。当日申时分,回报:‘斜谷道中,有蜀兵来也。’耀忙催兵进。蜀兵未及交战先退。耀引兵追之,蜀兵又来。方欲对阵,蜀兵又退:如此者三次,俄延至次日申时分。魏军一日一夜,不曾敢歇,只恐蜀兵攻击。方欲屯军造饭,忽然四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漫山遍野而来。门旗开处,闪出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其中,令人请魏军主将答话。耀纵马而出,遥见孔明,心中暗喜,回顾左右曰:‘如蜀兵掩至,便退后走。若见山后火起,却回身杀去,自有兵来相应。’分付毕,跃马出呼曰:‘前者败将,今何敢又来!’孔明曰:‘唤汝曹真来答话!’耀骂曰:‘曹都督乃金枝玉叶,安肯与反贼相见耶!’孔明大怒,把羽扇一招,左有马岱,右有张嶷,两路兵冲出。魏兵便退。行不到三十里,望见蜀兵背后火起,喊声不绝。费耀只道号火,便回身杀来。蜀兵齐退。耀提刀在前,只望喊处追赶。将次近火,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军杀出:左有关兴,右有张苞。山上矢石如雨,往下射来。魏兵大败。费耀知是中计,急退军望山谷中而走,人马困乏。背后关兴引生力军赶来,魏兵自相践踏及落涧身死者,不知其数。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军,乃是姜维。耀大骂曰:‘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维笑曰:‘吾欲擒曹真,误赚汝矣!速下马受降!’耀骤马夺路,望山谷中而走。忽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至。耀自刎身死,余众尽降。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这一段详细描述了姜维的计谋和曹真的应对,以及最终的胜利。

曹真听知折了费耀,悔之不及,遂与郭淮商议退兵之策。于是孙礼、辛毗星夜具表申奏魏主,言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势甚危急。睿大惊,即召司马懿入内曰:‘曹真损兵折将,蜀兵又出祁山。卿有何策,可以退之?’懿曰:‘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这段描述了曹真的失败和司马懿的智谋,以及战争的最终结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26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