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尔巽(1844年-1927年),清代著名历史学家。作为清史的编撰者之一,他在清朝历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赵尔巽编写的《清史稿》成为了后世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20世纪初)。
内容简要:《清史稿》是赵尔巽根据丰富的史料和个人研究,所编纂的清朝历史书籍。书中详细记录了清朝自建立到灭亡的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通过对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清朝的盛衰和历史进程。它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九十九-原文
傅清 拉布敦 班第子巴禄 鄂容安 纳穆札尔 三泰
傅清,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李荣保次子,傅恒弟也。
雍正间,授侍卫。
乾隆初,累迁至直隶天津镇总兵。
康熙中定西藏,留兵镇抚,以大臣驻藏办事,为员二,嗣省其一。
是时驻藏副都统索拜当代,命傅清以副都统往。
十一年,疏言:’西藏处徼外,西北界准噶尔,北通青海,为四川西南外郛。自雍正十二年设塘汛,不特传送官文书,且以联络声气。上年索拜以节费议撤汛,使藏人任邮递,谓之番塘。未几辄被盗。今准噶尔当入藏熬茶,番塘恐滋误。请自打箭炉至藏复置塘汛,酌冲僻远近,当得兵千人以内。’议如所请。
十二年,西藏郡王颇罗鼐卒。
颇罗鼐爱其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请以为嗣,遂袭爵为郡王。
上谕傅清曰:’颇罗鼐更事多,黾勉事中国。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幼,傅清宜留意。如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思虑所未至,当为指示。’
傅清疏言:’颇罗鼐在时,长子公珠尔默特策布登出驻阿里克夏,当令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帅师出驻腾格里诺尔、喀喇乌苏诸处。今仍遣珠尔默特策布登驻阿里克夏,令别遣宰桑驻腾格里诺尔、喀喇乌苏诸处。’又以准噶尔入藏熬茶,请增兵分路防护。
上命与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商榷,毋涉张皇。
十三年,命以提督拉布敦代,傅清还。
复授天津镇总兵,迁古北口、固原提督。
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请撤留藏兵,上从之。
旋以副都统纪山代拉布敦。
十四年,纪山疏言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与达赖喇嘛有隙,请移达赖喇嘛置泰宁。
上知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乖戾且为乱,命驻藏大臣复旧置二员,予傅清都统衔,自固原复往。
纪山复疏谓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言其兄珠尔默特策布登将举兵相攻,上命傅清途中诇虚实。
傅清疏言:’珠尔默特策布登未尝构兵,特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妄言,藉以夺其兄分地。臣至藏,即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惩治。’
是时上已遣侍郎拉布敦代纪山,因谕傅清,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乖戾且为乱,令熟计密奏。
十五年,傅清与拉布敦先后至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迫其兄珠尔默特策布登至死,遂逐其子,遣使通准噶尔,叛益有迹。
上命副都统班第赴西藏,与傅清、拉布敦密谋取进止,仍诏傅清、拉布敦毋轻发,并密谕四川总督策楞勒兵为备。
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谋愈急,绝塘汛,军书不得达。
傅清与拉布敦未得上诏,计以为:’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且叛,徒为所屠。乱既成,吾军不得即进,是弃两藏也。不如先发,虽亦死,乱乃易定。’
十月壬午,召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至通司冈驻藏大臣署,言有诏,使登楼,预去其梯,若将宣诏。
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方拜跪,傅清自后挥刀断其首。
於是其党罗卜藏札什始率众围楼数重,发枪炮,纵火,傅清中三创,度不免,自刭死。
拉布敦死楼下。
主事策塔尔、参将黄元龙皆自杀。
通判常明中矢石死。
从死者千总二、兵四十九、商民七十七。
事闻,上轸悼,宣示始末,谓其’揆几审势,决计定谋,心苦而功大’。
傅清追封一等伯,谥襄烈,旋命立祠通司冈。
丧还,上临奠。
其子孙以一等子世袭,赐白金万。
班第至藏,戮罗卜藏札什等,疏陈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自立名号,通款准噶尔,称策旺多尔济那木札勒为汗,请其发兵至拉达克为声援。
上复降诏褒傅清、拉布敦,建祠京师,命曰双忠。
子明仁,以侍卫袭子爵。
从征金川,卒於军。
拉布敦,栋鄂氏,满洲镶红旗人。
其先对齐巴颜,於太祖时率所部来归,语见阿兰珠、朗格诸传。
父锡勒达事圣祖,自赞礼郎累迁吏部尚书。
出署川陕总督,还京师。
以镇筸苗为乱,命偕副都统图斯海、徐九如帅师讨之,降三百一寨,剿十五寨。
锡勒达与荆州副都统珠满、湖广提督俞益谟所戡定者,天星寨、龙椒洞、排六梁等三寨。
乱定,与总督于成龙、巡抚赵申乔议立营汛,增设官吏为抚绥,复还京师。
卒。
拉布敦,其第六子也。
生有力,能弯十力弓,左右射。
工诗文,习外国语言。
康熙间,袭叔祖勒尔图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
雍正朝,从傅尔丹讨准噶尔,战於和通呼尔哈诺尔;又从策凌讨准噶尔,战於额尔德尼昭:皆有所斩馘,授世管佐领。
上命军中举骁勇之士,拉布敦与焉,赐孔雀翎。
乾隆初,累迁正红旗满洲副都统。
八年,复讨准噶尔,授参赞大臣,出北路。
九年,授定边左副将军。
其冬,疏言:’厄鲁特宰桑额勒慎等内牧布尔吉推河,乌梁海得木齐札木禅内牧布延图河源。布尔吉推河在阿尔台山梁外,布延图河源在阿尔台山梁内,距卡伦不远,已闉坐卡侍卫等严防。’
十年冬,疏言:’乌梁海得木齐乌尔巴齐等避雪,内牧黄加书鲁克,距卡伦不远。讬尔和乌兰、布延图、哈玛尔沙海诸卡伦外,皆有准噶尔人踪迹,仍闉坐卡侍卫等严防。’
寻召还京师,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
复出署古北口提督。
十三年,驻藏副都统傅清当代,命拉布敦往。
十四年,召还,以纪山代,授工部侍郎。
未终岁,上徵纪山还,复命赴藏。
十五年,授左都御史。
寻与傅清谋诛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其党罗卜藏札什围楼,拉布敦挟刃跃下楼,击杀数十人,自剖其腹死。
上闻,赠爵、赐金、立祠如傅清。
命以拉布敦之族升隶正黄旗,谥壮果。
子隆保,以侍卫袭子爵。
误班夺官,爵除。
班第,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镶黄旗人。
康熙间,自官学生授内阁中书。
五迁,雍正初至内阁学士。
四川、云南徼外与西藏定界,命偕副都统鄂齐如西藏宣谕。
迁理藩院侍郎。
坐事左迁,在内阁学士上行走。
十一年,命在军机处行走。
乾隆三年,授兵部侍郎。
外擢湖广总督。
剿镇筸、永绥乱苗,两阅月而毕,上嘉焉。
五年,以忧还京师。
六年,命仍在军机处行走,授兵部尚书。
十三年,师征金川,授内大臣,出督军饷,加太子少保。
寻按四川巡抚纪山加徵累民状,命即署巡抚。
时讷亲、张广泗师久无功,上谘班第,但言广泗罪状,语不及讷亲。
上谕曰:‘班第虽职饷,然为本兵军机大臣,军事及将弁功罪,皆职掌所在,不得以督饷,一切置不问。’
左迁兵部侍郎。
十四年,予副都统衔赴青海办事。
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有叛迹,驻藏办事大臣傅清、拉布敦疏闻。
上移班第代拉布敦,未至,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谋益急,傅清、拉布敦召至廨,诛之。
其徒卓呢、罗卜藏札什等遂叛,傅清、拉布敦死之。
公班第达执卓呢、罗卜藏札什等,班第至,按讯,又得其党德什奈等凡二十七人,悉诛之。
上以藏酋授王爵名位过重,命班第达以公爵管格隆事,令班第宣谕。
班第又疏陈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与准噶尔通书谋叛状,上命诛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妻子。
四川总督策楞等以师至,会议西藏善后诸事。
西藏大定。
十六年,授都统衔。
十七年,还京师,仍在军机处行走,授正红旗汉军都统。
出署两广总督。
十九年,师征准噶尔,复授兵部尚书,署定边左副将军,出北路。
准噶尔内乱,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来降。
诏以明岁进兵,谕班第筹画。
班第以军中驼马牛羊宜牧地,得紥布堪、呢圭诸处,冬令暖,富水草,令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等往督牧。
遣兵擒乌梁海宰桑东根、赤伦等,收其众数千户。
复令参赞大臣萨喇尔将兵擒准噶尔宰桑库克新玛木特、通玛木特,收其众,得牲畜无算。
上奖班第奋勇果断,予子爵,世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赐白金千。
十二月,授定北将军,召来京示方略。
二十年正月,大举讨准噶尔,班第出北路,阿睦尔撒纳授定边左副将军为副;永常以定西将军出西路,萨喇尔授定边右副将军为副。
班第与阿睦尔撒纳等议以二月出师。
阿睦尔撒纳将六千人先行,班第将二千人继其后。
班第至齐齐克淖尔,以马不给,令千五百人先,留五百人待马再进。
至喇托辉,与阿睦尔撒纳军合。
上以阿睦尔撒纳为准噶尔人所知,令其前行易招抚,戒班第仍令阿睦尔撒纳先行毋合军。
班第至额尔得里克,复令阿睦尔撒纳先行。
四月,师至博罗塔拉,得达瓦齐所遣徵兵使者,知伊犁无备。
班第谋约西路军锐进。
五月,遂克伊犁。
达瓦齐以万人保格登山,侍卫阿玉锡以二十馀骑击之,惊走。
上奖班第功,封一等诚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金黄绦朝珠。
班第以伊犁厄鲁特生计甚艰,不足供大兵,六月,疏请留察哈尔兵三百、喀尔喀兵二百移驻伊犁河北尼楚衮治事。
诸军次第遣还。
是月,获达瓦齐,献俘京师。
军初出,上察阿睦尔撒纳有异志,令班第严约束。
及伊犁既定,上令和硕特四部部置汗,将以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
阿睦尔撒纳觊总统四部,意不慊,置副将军印不用,用故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凌菊形小印檄诸部,讳其降,言以中国兵定乱,叛迹渐著。
上召阿睦尔撒纳,以九月至热河行在,行饮至礼,与他部汗同受封。
参赞大臣色布腾巴尔珠尔率遣还诸军以归。
阿睦尔撒纳乞代奏,冀总统四部,期七月俟命。
色布腾巴尔珠尔归,不敢闻。
以班第趣阿睦尔撒纳诣热河,令参赞大臣额林沁多尔济与俱。
阿睦尔撒纳怏怏就道,而上念阿睦尔撒纳终且叛,谕班第宜乘其未发讨之,毋濡忍贻后患。
谕至,阿睦尔撒纳已行。
上又命鄂容安等擒治。
八月,阿睦尔撒纳行至乌陇古,解副将军印还额林沁多尔济,走额尔齐斯,遂叛。
伊犁道梗。
阿睦尔撒纳之党克什木、巴朗、敦克多曼集、乌克图等作乱,班第与鄂容安以五百人拒战,自固勒札赴空格斯,转战至乌兰库图勒,贼大至,围合。
班第拔剑自刭,鄂容安同殉。
上初闻班第等陷贼,令参赞大臣策楞自巴里坤间使传谕毋以身殉。
策楞闻讹传班第等自贼中出,以闻,上解所佩荷包为赐。
既闻班第等死事状,降诏谓:‘班第、鄂容安见危授命,固为可悯;然於事无补,非傅清、拉布敦为国除凶者比。’
二十一年,师复定伊犁。
丧还,上亲临奠,并令执克什木、巴朗等,馘耳以祭。
又以萨喇尔同陷贼不能死,令监往旁视。
寻以班第义烈,仍如傅清、拉布敦故事,京师建祠,亦曰双忠。
旋复命图形紫光阁。
子巴禄,初以察哈尔总管从军,袭一等诚勇公,授镶红旗蒙古都统,从定伊犁。
师讨霍集占,授参赞大臣,授将军兆惠有功,命驻军和阗。
战伊西洱库尔淖尔,屡败霍集占。
师还,加云骑尉世职,图形紫光阁,为后五十功臣首。
出为凉州、绥远城将军、察哈尔都统。
卒。
鄂容安,字休如,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大学士鄂尔泰长子。
雍正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
世宗命充军机处章京。
乾隆元年,授编修,南书房行走。
再迁,五年,授詹事府詹事。
鄂尔泰承旨固辞,上曰:‘鄂容安与张廷玉子若霭,皇考命在军机处行走,本欲造就成材。朕兹擢用,鄂尔泰毋以己意辞。’
是时直军机处大臣与章京皆曰行走,无异辞也。
寻又命上书房行走。
七年,以与闻左副都御史仲永檀密奏留中事,夺职,语在永檀传。
八年,命仍在上书房行走,授国子监祭酒。
十年,袭三等伯爵,后五年加号襄勤。
十二年,授兵部侍郎。
十三年,出为河南巡抚,赐孔雀翎。
河南境伏牛山界陕西、湖北二省,袤延八百馀里,鄂容安行部入山亲勘。
又以界上诸关通大道,易藏奸宄,饬行保甲,入奏,上嘉焉。
卫辉参将阮玉堂督操,鞭所部兵,兵譁。
鄂容安疏请先治譁兵罪,然后罢玉堂,毋令兵骄,亦当上指。
鄂容安又令籴补诸府、州、县常平仓榖都二十九万石有奇,浚治开封、归德、陈州三府幹枝诸水,以慎蓄泄、广灌溉。
上奖其留心本务。
十五年,上巡幸河南,鄂容安疏言河南士民乐输银五十八万七千有奇,上曰:‘朕巡幸方岳,从不以丝毫累民,曾何藉於输将?且省方问俗,勤恤民隐,尚虑助之弗周,岂容供用转资於下?鄂容安此奏失政体。其以输银还之士民。’
鄂容安疏请罪,又言:‘士民输银出本原,还之恐不免胥吏中饱,仍请允其奏。’
上意终不怿。
还幸保定,鄂容安入见,不引谢,上诘责,令痛自改悔,不得有丝毫糜费粉饰,为补过之地。
十六年,移山东巡抚。
济南被水,米贵。
鄂容安请用乾隆十三年例,暂弛海禁,招商往奉天籴运。
旋与东河总督顾琮规塞张秋挂剑台河决,培筑运河堤,自台儿庄至德州千有馀里,循堤建堡房。
塞太行堤涵洞,以纾宁阳等县水患。
十七年,疏陈山东州县吏交代库银仓榖多有亏缺,下各府考覈。
又移江西巡抚。
十八年,授两江总督。
十九年,疏言:‘江南地广事繁,胥役弊滋甚。淮安等府藉赈为弊,苏州等府藉漕为弊,徐州府藉应徭为弊,当严覈惩治。令各属胥吏遵经制原额,禁伪冒及额外无名白役。’
是年考绩,加太子少傅。
上将用兵准噶尔取达瓦齐,以鄂容安年力方盛,勇壮晓畅,召授参赞大臣。
二十年,永常以定西将军出西路,萨喇尔以定边右副将军为副,鄂容安实从。
谕曰:‘汉西域塞外地甚广,唐初都护开府扩地及西北,今遗阯久湮。鄂容安在军,凡准噶尔所属及回部诸地,有与汉、唐史传相合可援据者,并汉、唐所未至处,当一一谘询记载。’
旋偕萨喇尔入告,途中抚降诸部落,并檄谕达瓦齐,赉荷包、鼻烟壶。
及师定伊犁,值胡中藻以赋诗诽上诛。
中藻为鄂尔泰门生,鄂尔泰从子鄂昌与唱和,连坐。
上责鄂容安不为陈奏,行赏独不及。
命与班第驻守伊犁。
阿睦尔撒纳叛迹渐著,鄂容安入告。
上令与萨喇尔率师至塔尔巴哈台相机捕治。
阿睦尔撒纳入觐,中途遂叛,伊犁诸宰桑应之。
鄂容安与班第力战不支,相顾曰:‘今日徒死,於事无济,负上付讬矣!’
班第自刭。
鄂容安腕弱不能下,命其仆剚刃於腹,乃死。
故事,大臣予谥者,内阁拟二谥请上裁,以翰林起家者例谥‘文’,至是拟‘文刚’、‘文烈’,上抹二‘文’字,谥刚烈。
图形紫光阁,上亲为赞,有曰:‘用违其才,实予之失。’盖重惜之也。
以次子鄂津袭爵,官至伊犁领队大臣,坐事夺官;以鄂容安长子鄂岳袭爵。
纳穆札尔,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都统拉锡子。
纳穆札尔自閒散授蓝翎侍卫。
累迁工部侍郎、镶蓝旗满洲副都统。
乾隆十五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乱既定,命偕班第驻西藏。
议增设噶卜伦,皆予紥萨克衔。
自喀喇乌苏至库车增台八,设兵。
准噶尔通藏,凡阿里、那克桑、腾格里淖尔、阿哈雅克四路,各於隘口设卡伦。
又有勒底雅路,为准噶尔犯藏时间道,亦驻兵防守。
迭疏陈请,皆如议行。
十九年,杜尔伯特诸部来降,命赴北路料理游牧。
偕喀尔喀亲王得亲紥布规画安置辉特、和硕特十三旗於固尔班舒鲁克,杜尔伯特十旗於鄂尔海西喇乌苏,分界驻牧,设卡伦防范。
纳穆札尔抚降人颇至,当夏,虑赴京领饷不耐炎暑,请遣使转饷至张家口散给;及秋,杜尔伯特诸旗遇霜雪损畜,入告,予米五百石赈抚。
辉特、和硕特诸旗生计绌,奏济以粮畜。
阿睦尔撒纳叛,命驻乌里雅苏台。
旋移户部侍郎。
二十一年,和托辉特台吉青滚杂卜亦叛,纳穆札尔虑喀尔喀诸部为所动,传檄谕以利害。
上嘉之,授参赞大臣,从将军成衮紥布率索伦兵追捕青滚杂卜。
十一月,师至杭哈奖噶斯,已近俄罗斯境,捕得青滚杂卜,槛送京师。
上奖纳穆札尔勇往,封一等伯,世袭,号曰勤襄。
二十二年,授工部尚书、正红旗满洲都统,命驻科布多。
旋又命移驻布延图。
十月,署定边左副将军。
二十三年,议乌梁海降人酋曰察达克所属鄂拓克置得木齐、收楞额,治庶事。
请以得木齐改佐领,收楞额改骁骑校,岁贡貂皮送乌里雅苏台,赉以缎布。
疏入,如所议。
师讨霍集占,复授参赞大臣,出西路。
寻授靖逆将军,会雅尔哈善攻库车。
及兆惠代雅尔哈善,将师自阿克苏进逼叶尔羌,至喀喇乌苏,为霍集占所围。
纳穆札尔及参赞大臣三泰先奉命帅师济兆惠军,兆惠遣副都统爱隆阿、侍卫奎玛岱来迎。
纳穆札尔道遣爱隆阿先还,而与三泰、奎玛岱将二百骑夜进,遇贼三千馀,围数重,力战矢尽,遂没於阵。
上闻,追封三等义烈公,谥武毅。祀昭忠祠。
回部平,图形紫光阁。
子保宁,自有传。
保泰,自拜唐阿累迁察哈尔都统,与雅满泰同为驻藏大臣,廓尔喀侵藏,保泰坐请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避兵,又匿廓尔喀未构兵前表贡方物,及遣使有所请不以入奏,上改其名曰俘习浑,与雅满泰同夺职荷校,先后予杖者四。
藏事定,戍俘习浑黑龙江。赦还。
雅满泰复授侍卫。
三泰,石氏,汉军正白旗人,都统石文炳孙也。
父观音保,官至都统。
三泰,自蓝翎侍卫累迁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吏部侍郎。
乾隆二十三年,命军机处行走,调户部侍郎。
命以参赞大臣行走从纳穆札尔出西路。
七月,命纳穆札尔、三泰率健锐营及索伦、察哈尔兵应兆惠。
夜进,期以黎明至兆惠军。
遇贼,众寡势不敌,力战,三泰坠马,徒步击贼,中创死。
三等侍卫彰武、蓝翎侍卫班泰、管站四品花翎西拉布、护军校委署章京齐旺紥布及兆惠所遣迎师三等侍卫奎玛岱,皆死。
上闻,追封三等子,谥果勇。
石廷柱之裔,本以散秩大臣世袭,至是,别授其兄祥泰散秩大臣。
回部平,图形紫光阁。
上追悼纳穆札尔、三泰死事,为赋双义诗,以傅清、拉布敦殉西藏,班第、鄂容安死伊犁相拟。
谓‘此六人者,事异心同,皆与国休戚之荩臣也’。
子佛柱,袭子爵、散秩大臣,官阿克苏领队大臣。
论曰:高宗朝徼外诸叛,霍集占最桀骜耐战,方其困兆惠保叶尔羌,非师武臣力,几不能克。
阿睦尔撒纳既叛,师未接,辄远窜,非霍集占比也。
珠尔默特那木札尔欲背中国,乃汗准噶尔,尤愚妄,殆不足数。
六臣所遇异,故其效亦殊。
大诛既加,罪人斯得,咸廪廪称义烈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九十九-译文
傅清,富察氏,是满洲镶黄旗人,李荣保的次子,傅恒的弟弟。在雍正年间,他被任命为侍卫。乾隆初期,他多次升迁,最终成为了直隶天津镇的总兵。在康熙年间,平定了西藏,留下军队进行镇守,派遣大臣驻藏处理事务,原本有两位大臣,后来裁减了一位。当时驻藏的副都统是索拜,他被命令让傅清以副都统的身份前往西藏。
乾隆十一年,傅清上书说:‘西藏地处边疆之外,西北与准噶尔接壤,北面通往青海,是四川西南的外围。自雍正十二年设立塘汛以来,不仅传递官方文书,还用来联络信息。去年索拜因为节省费用而提议撤销塘汛,让藏族人负责邮递,称为番塘。不久之后就被盗。现在准噶尔人即将进入西藏熬茶,番塘恐怕会引发误会。请从打箭炉到西藏重新设立塘汛,根据地理位置的偏远程度,大约需要一千人以内。’朝廷按照他的建议进行了处理。
乾隆十二年,西藏的郡王颇罗鼐去世。颇罗鼐喜爱他的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请求立他为继承人,于是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继承了爵位成为郡王。皇帝下旨给傅清说:‘颇罗鼐处理事务经验丰富,勤勉地事奉中国。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年纪尚幼,傅清应该多加留意。如果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应该为他指出。’傅清上书说:‘颇罗鼐在世时,他的长子公珠尔默特策布登被派往阿里克夏驻防,现在应该让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率领军队驻防腾格里诺尔、喀喇乌苏等地。现在仍然派遣珠尔默特策布登驻防阿里克夏,应该另外派遣宰桑驻防腾格里诺尔、喀喇乌苏等地。’又因为准噶尔人进入西藏熬茶,请求增加兵力分路进行防护。皇帝命令他与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商议,不要过于慌张。
乾隆十三年,皇帝命令提督拉布敦代替傅清,傅清返回。再次被任命为天津镇总兵,后来又调任古北口、固原提督。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请求撤回驻藏的军队,皇帝同意了。不久之后,副都统纪山代替了拉布敦。
乾隆十四年,纪山上书说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与达赖喇嘛有矛盾,请求将达赖喇嘛迁移到泰宁。皇帝知道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性格乖戾且作乱,命令驻藏大臣恢复之前的两位大臣,授予傅清都统的衔,从固原再次前往西藏。纪山再次上书说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声称他的哥哥珠尔默特策布登将要起兵攻打他,皇帝命令傅清在途中调查事情的真相。傅清上书说:‘珠尔默特策布登并没有发动战争,只是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胡说,借此来夺取他哥哥的领地。我到达西藏后,就会对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进行惩处。’这时,皇帝已经派遣侍郎拉布敦代替纪山,因此命令傅清,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性格乖戾且作乱,要详细计划并秘密上奏。
乾隆十五年,傅清和拉布敦先后到达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逼迫他的哥哥珠尔默特策布登至死,随后驱逐了他的儿子,派遣使者与准噶尔通好,叛乱迹象更加明显。皇帝命令副都统班第前往西藏,与傅清、拉布敦秘密商议对策,同时命令傅清、拉布敦不要轻举妄动,并秘密命令四川总督策楞勒兵备战。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阴谋越来越急迫,切断塘汛,军书无法送达。傅清和拉布敦没有得到皇帝的诏令,他们计划认为:‘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将要叛乱,我们如果不先发制人,只会被他所屠杀。一旦叛乱形成,我们的军队不能立即进入,这就等于放弃了西藏的两部分地区。不如我们先行动,即使我们也会死去,但叛乱就会更容易平定。’
十月壬午,皇帝召见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到通司冈驻藏大臣的官署,说有诏书,让他上楼,预先撤走了楼梯,好像要宣读诏书。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正在跪拜,傅清从后面挥刀砍下了他的头。于是他的同党罗卜藏札什开始率领众人围攻楼阁,开枪放炮,放火,傅清被射中三处伤口,估计无法逃脱,于是自刎而死。拉布敦在楼下也死了。主事策塔尔、参将黄元龙都自杀了。通判常明被箭石击中而死。死者包括千总二人、士兵四十九人、商民七十七人。事情上报后,皇帝非常悲痛,宣布了事情的原委,称傅清‘审时度势,决策定谋,虽然心中痛苦,但功绩巨大’。傅清被追封为一等伯,谥号襄烈,随后命令在通司冈建立祠堂。傅清的丧事返回后,皇帝亲自前往祭奠。他的子孙世袭一等子爵,赏赐白金一万两。
班第到达西藏后,处死了罗卜藏札什等人,上书陈述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自立名号,与准噶尔通好,称策旺多尔济那木札勒为可汗,请求他派兵到拉达克进行支援。皇帝再次下诏褒奖傅清、拉布敦,在京城建立祠堂,命名为双忠。傅清的儿子明仁,以侍卫的身份继承了子爵。他随军征讨金川,在军中去世。
拉布敦,栋鄂氏,是满洲镶红旗人。他的祖先对齐巴颜在太祖时期率领部下归顺,事迹见阿兰珠、朗格等传记。他的父亲锡勒达侍奉圣祖,从赞礼郎一直升迁到吏部尚书。出京担任川陕总督,返回京城。因为镇压苗疆的叛乱,被命令与副都统图斯海、徐九如率领军队讨伐,降服了三百一寨,剿灭了十五寨。锡勒达与荆州副都统珠满、湖广提督俞益谟平定了天星寨、龙椒洞、排六梁等三寨。叛乱平定后,与总督于成龙、巡抚赵申乔商议建立营汛,增设官员进行安抚,然后返回京城。去世。
拉布敦,是他的第六个儿子。他天生有力,能拉弯十力弓,左右开弓。擅长诗文,学习外国语言。康熙年间,继承叔祖勒尔图的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雍正朝,跟随傅尔丹讨伐准噶尔,在和通呼尔哈诺尔作战;又跟随策凌讨伐准噶尔,在额尔德尼昭作战:都有所斩获,被授予世管佐领。皇帝命令军中推举勇敢的士兵,拉布敦也在其中,被赐予孔雀翎。乾隆初期,多次升迁,成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八年,再次讨伐准噶尔,被授予参赞大臣,出兵北路。乾隆九年,被授予定边左副将军。那一年冬天,上书说:‘厄鲁特宰桑额勒慎等在内牧布尔吉推河,乌梁海得木齐札木禅在内牧布延图河源。布尔吉推河在阿尔台山梁之外,布延图河源在阿尔台山梁之内,距离卡伦不远,已经派遣卡侍卫等严密防范。’乾隆十年冬天,上书说:‘乌梁海得木齐乌尔巴齐等躲避雪,在内牧黄加书鲁克,距离卡伦不远。托尔和乌兰、布延图、哈玛尔沙海等卡伦之外,都有准噶尔人的踪迹,仍然派遣卡侍卫等严密防范。’不久之后被召回京城,被任命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之后再次出京担任古北口提督。
乾隆十三年,驻藏副都统傅清当时在任,皇帝命令拉布敦前往。乾隆十四年,被召回,由纪山代替,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不到一年,皇帝召回纪山,再次命令拉布敦前往西藏。乾隆十五年,被任命为左都御史。不久之后,与傅清密谋诛杀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他的同党罗卜藏札什围攻楼阁,拉布敦手持刀跳下楼,击杀了数十人,然后剖腹自杀。皇帝得知后,追赠他爵位、赏赐金币、建立祠堂,与傅清相同。命令将拉布敦的家族升迁到正黄旗,谥号壮果。他的儿子隆保,以侍卫的身份继承了子爵。因为误班被剥夺官职,爵位被取消。
班第,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镶黄旗人。在康熙年间,他从官学生被授予内阁中书一职。经过五次升迁,雍正初年升任内阁学士。负责处理四川、云南边界与西藏的划定事务,被命令与副都统鄂齐一同前往西藏宣读皇帝的命令。后来调任理藩院侍郎。因事被降职,但在内阁学士职位上继续工作。十一年,被命令在军机处工作。乾隆三年,被授予兵部侍郎。后来被提拔为湖广总督。成功平定镇筸、永绥的叛乱苗民,两个月内完成任务,皇帝因此嘉奖他。五年,因家事返回京城。六年,被命令继续在军机处工作,并授予兵部尚书职位。
十三年,军队征讨金川,班第被任命为内大臣,负责出督军饷,并加封太子少保。不久后,因为四川巡抚纪山加重了对百姓的征税,班第被命令代理巡抚一职。当时讷亲、张广泗的军队久无战功,皇帝询问班第,班第只提到了张广泗的罪行,没有涉及讷亲。皇帝下诏说:‘班第虽然负责军饷,但作为本兵军机大臣,军事和将弁的功过都是他的职责所在,不能因为负责督饷就置之不理。’因此,班第被降职为兵部侍郎。
十四年,被授予副都统衔,前往青海处理事务。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有叛乱的迹象,驻藏办事大臣傅清、拉布敦上报了情况。皇帝命令班第代替拉布敦,但班第还未到达,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叛乱计划变得更加急迫,傅清、拉布敦被召回,并在官邸被杀。他的追随者卓呢、罗卜藏札什等人随后叛乱,傅清、拉布敦在战斗中牺牲。班第到达后,按照法律审讯,又捕获了他的同党德什奈等二十七人,全部被处决。皇帝认为西藏的部落首领被封为王爵和职位过于重要,命令班第达以公爵的身份管理格隆事务,并命令班第宣读皇帝的命令。班第又上书报告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与准噶尔通信密谋叛乱的情况,皇帝命令处决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妻子。
四川总督策楞等人因为军队到达,商议处理西藏的后事。西藏局势得到稳定。十六年,被授予都统衔。十七年,返回京城,仍在军机处工作,被授予正红旗汉军都统。出任两广总督。
十九年,军队征讨准噶尔,班第再次被授予兵部尚书,代理定边左副将军,出兵北路。准噶尔内部发生动乱,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前来投降。皇帝下诏明年进军,命令班第筹划。班第认为军中的驼马牛羊应该有适宜放牧的地方,找到了紥布堪、呢圭等地,冬天温暖,水草丰富,命令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等人前往监督放牧。派遣军队擒获乌梁海宰桑东根、赤伦等人,收编他们的部众数千户。又命令参赞大臣萨喇尔率领军队擒获准噶尔宰桑库克新玛木特、通玛木特,收编他们的部众,获得大量牲畜。皇帝奖赏班第的勇敢果断,封他为子爵,世袭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赏赐白金一千两。十二月,被授予定北将军,召回京城展示他的战略。
二十年正月,大规模征讨准噶尔,班第从北路出发,阿睦尔撒纳被任命为定边左副将军作为副手;永常以定西将军的身份出兵西路,萨喇尔被任命为定边右副将军作为副手。班第与阿睦尔撒纳等人商议在二月出兵。阿睦尔撒纳率领六千人先行,班第率领二千人随后出发。班第到达齐齐克淖尔,因为马匹不足,命令一千五百人先行,留下五百人等待马匹到达再前进。到达喇托辉,与阿睦尔撒纳的军队会合。皇帝认为阿睦尔撒纳被准噶尔人所熟知,命令他先行以方便招抚,并告诫班第让阿睦尔撒纳先行,不要与军队会合。班第到达额尔得里克,再次命令阿睦尔撒纳先行。四月,军队到达博罗塔拉,捕获了达瓦齐派来的征兵使者,得知伊犁没有准备。班第计划与西路军协同进攻。五月,成功攻克伊犁。达瓦齐带领一万人守卫格登山,侍卫阿玉锡带领二十多骑兵攻击他,达瓦齐惊慌逃走。皇帝奖赏班第的功绩,封他为一等诚勇公,赏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金黄绦朝珠。班第认为伊犁厄鲁特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不足以供应大军,六月,上书请求留下察哈尔兵三百、喀尔喀兵二百驻扎在伊犁河北尼楚衮处理事务。各军依次撤回。这个月,捕获了达瓦齐,将俘虏献给京城。
军队初出时,皇帝察觉到阿睦尔撒纳有异心,命令班第严格约束他。等到伊犁平定后,皇帝命令和硕特四部设立汗位,准备任命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阿睦尔撒纳觊觎总统四部的权力,心中不满,置副将军印不用,使用故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凌的菊形小印檄令各部,隐瞒他的投降,说是因为中国军队平定了叛乱。皇帝召回阿睦尔撒纳,在九月到达热河行宫,举行饮酒礼,与其他部落的汗一同受封。参赞大臣色布腾巴尔珠尔率领被召回的各军返回。阿睦尔撒纳请求代为上奏,希望总统四部,约定七月等待命令。色布腾巴尔珠尔返回,不敢上报。因为班第催促阿睦尔撒纳前往热河,命令参赞大臣额林沁多尔济与他一同前往。阿睦尔撒纳不高兴地踏上路程,但皇帝考虑到阿睦尔撒纳最终会叛变,命令班第应该趁他未发动叛乱之前讨伐他,不要犹豫不决,以免留下后患。命令到达时,阿睦尔撒纳已经出发。皇帝又命令鄂容安等人擒拿他。
八月,阿睦尔撒纳行至乌陇古,解下副将军印还给额林沁多尔济,逃往额尔齐斯,随后叛变。伊犁道路被阻断。阿睦尔撒纳的党羽克什木、巴朗、敦克多曼集、乌克图等人叛乱,班第与鄂容安带领五百人抵抗,从固勒札前往空格斯,转战至乌兰库图勒,敌军大量到来,包围了他们。班第拔剑自刎,鄂容安一同殉难。皇帝最初听说班第等人被敌人俘虏,命令参赞大臣策楞通过使者传达命令,不要以身殉国。策楞听到误传班第等人从敌人那里逃脱的消息,上报了情况,皇帝解下自己佩戴的荷包作为赏赐。后来听说班第等人牺牲的情况,皇帝下诏说:‘班第、鄂容安在危难时刻献出生命,固然值得同情;但这对事情没有帮助,不如傅清、拉布敦为国家除去凶敌那样值得赞扬。’二十一年,军队再次平定了伊犁。班第的遗体返回京城,皇帝亲自前来祭奠,并命令将克什木、巴朗等人抓捕,割下耳朵祭奠。又因为萨喇尔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命令他前往旁视。不久后,因为班第的义烈,仍然按照傅清、拉布敦的先例,在京城建立祠堂,也称为双忠祠。不久后,皇帝又命令将班第的画像挂在紫光阁。
班第的儿子巴禄,最初以察哈尔总管的身份从军,继承一等诚勇公的爵位,被授予镶红旗蒙古都统,参与平定伊犁。军队征讨霍集占,被任命为参赞大臣,将军兆惠因功被封,被命令驻军和田。在伊西洱库尔淖尔战役中,多次击败霍集占。军队返回,加封云骑尉世职,画像挂在紫光阁,成为后五十功臣之首。出京担任凉州、绥远城将军、察哈尔都统。去世。
鄂容安,字休如,姓西林觉罗,是满洲镶蓝旗人,是大学士鄂尔泰的长子。雍正十一年考中进士,后来改为庶吉士。世宗皇帝命令他在军机处任职。乾隆元年,他被任命为编修,同时在南书房行走。后来多次升迁,五年后,他被任命为詹事府詹事。鄂尔泰按照旨意坚决辞去,皇帝说:‘鄂容安和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皇考皇帝命令他们在军机处行走,本意是想要培养他们成为人才。我现在提拔他们,鄂尔泰不要因为自己的意思而推辞。’当时直接军机处的大臣和章京都说行走,没有异议。不久之后,又命令他在上书房行走。七年,因为知道左副都御史仲永檀的密奏留在宫中,被剥夺职务,详情在仲永檀的传记中。八年,命令他仍然在上书房行走,并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十年,继承三等伯爵,后来五年加封为襄勤。十二年,被任命为兵部侍郎。
十三年,被任命为河南巡抚,赐予孔雀翎。河南境界的伏牛山与陕西、湖北两省接壤,绵延八百多里,鄂容安巡视部门进入山区亲自勘查。又因为边界上的各个关口通往大路,容易藏匿奸人,命令实行保甲制度,上报后,皇帝表扬了他。卫辉参将阮玉堂督操,鞭打手下的士兵,士兵哗变。鄂容安上疏请求先惩治哗变的士兵,然后罢免阮玉堂,不要让士兵骄横,也符合皇帝的旨意。鄂容安又命令籴补各府、州、县常平仓粮食共计二十九万石以上,疏浚治理开封、归德、陈州三府的干支水系,以谨慎蓄水和泄水、广泛灌溉。皇帝表扬他留心本职工作。
十五年,皇帝巡视河南,鄂容安上疏说河南士民愿意捐献银两五十八万七千多,皇帝说:‘我巡视地方,从不以任何方式加重百姓的负担,怎么会借助他们的捐献呢?而且考察地方风俗,体恤百姓的疾苦,还担心帮助不够周到,哪里能让供给转而依赖下面呢?鄂容安的这个奏章不符合政体。把捐献的银两还给百姓。’鄂容安上疏请罪,又说:‘士民捐献银两出于自愿,如果退还,恐怕不能避免胥吏中饱私囊,仍然请求允许他的奏章。’皇帝的心情始终不愉快。返回巡视保定,鄂容安进见,没有引谢,皇帝责备他,命令他深刻反省,不得有任何浪费和粉饰,以弥补过错。
十六年,调任山东巡抚。济南遭遇水灾,米价昂贵。鄂容安请求按照乾隆十三年的例子,暂时放宽海禁,招揽商人前往奉天籴运粮食。不久之后,与东河总督顾琮规划堵塞张秋挂剑台河的决口,加固运河堤坝,从台儿庄到德州一千多里,沿着堤坝建造堡房。堵塞太行堤涵洞,以缓解宁阳等县的水患。十七年,上疏陈述山东州县官员交接时库银和粮食多有亏缺,命令各府进行考核。又调任江西巡抚。
十八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十九年,上疏说:‘江南地方广阔,事务繁杂,胥役的弊端很多。淮安等府利用赈灾为弊端,苏州等府利用漕运为弊端,徐州府利用徭役为弊端,应当严格审查惩治。命令各属胥吏遵守经制原额,禁止假冒和额外无名白役。’这一年考核,加封太子少傅。
皇帝准备用兵准噶尔以夺取达瓦齐,因为鄂容安年纪正值壮年,勇敢聪明,召见他任命为参赞大臣。二十年,永常以定西将军的身份出西路,萨喇尔以定边右副将军的身份为副手,鄂容安实际上是随行。皇帝下令:‘汉西域塞外地方非常广阔,唐朝初年都护开府扩地至西北,现在遗迹久已埋没。鄂容安在军中,对于准噶尔所属和回部各地方,有与汉、唐史传相合可以依据的地方,以及汉、唐未曾到达的地方,应当一一咨询并记录。’不久之后,与萨喇尔一同入告,途中安抚降服各个部落,并下令给达瓦齐,赏赐荷包、鼻烟壶。
等到军队平定伊犁,正值胡中藻因为写诗诽谤皇帝而被诛杀。胡中藻是鄂尔泰的门生,鄂尔泰的侄子鄂昌与他唱和,因此受到连坐。皇帝责备鄂容安没有上奏,行赏时唯独没有考虑到他。命令他与班第驻守伊犁。
阿睦尔撒纳叛乱的迹象逐渐明显,鄂容安入宫报告。皇帝命令他与萨喇尔率领军队前往塔尔巴哈台相机行事。阿睦尔撒纳入觐,中途叛变,伊犁的各个宰桑响应他。鄂容安与班第奋力战斗,但无法支撑,互相看着说:‘今天白白送死,对事情没有帮助,辜负了皇帝的委托!’班第自刎。鄂容安手臂无力,无法下手,命令他的仆人用刀刺他的腹部,于是他死去。按照惯例,大臣被赐予谥号时,内阁拟定两个谥号请皇帝裁夺,以翰林起家者的例子谥号为‘文’,到这时拟定‘文刚’、‘文烈’,皇帝划掉两个‘文’字,谥号为刚烈。在紫光阁画像,皇帝亲自作赞,有说:‘用错了人才,实在是我的失误。’这表明他对鄂容安非常重视。让次子鄂津继承爵位,官至伊犁领队大臣,因事被剥夺官职;让鄂容安的长子鄂岳继承爵位。
纳穆札尔,姓图伯特,是蒙古正白旗人,都统拉锡的儿子。纳穆札尔从闲散的职位被任命为蓝翎侍卫。多次升迁后,成为工部侍郎、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十五年,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叛乱已经平定,命令他与班第驻守西藏。商议增设噶卜伦,都给予紥萨克衔。从喀喇乌苏到库车增设八座台,驻兵防守。准噶尔通往西藏,在阿里、那克桑、腾格里淖尔、阿哈雅克四路,每个隘口都设立卡伦。还有勒底雅路,是准噶尔侵犯西藏的必经之路,也驻兵防守。连续上疏陈述请求,都按照议定的执行。
十九年,杜尔伯特各部前来投降,命令他前往北路处理游牧事务。与喀尔喀亲王得亲紥布规划安置辉特、和硕特十三旗在固尔班舒鲁克,杜尔伯特十旗在鄂尔海西喇乌苏,分界驻牧,设立卡伦进行防范。纳穆札尔安抚投降的人很多,夏天,担心前往京城领取军饷的人无法忍受炎热的气候,请求派遣使者将军饷转运到张家口分发;到秋天,杜尔伯特各旗遇到霜雪损失牲畜,入宫报告,给予五百石米赈灾抚恤。辉特、和硕特各旗生计困难,上奏请求给予粮食和牲畜。
阿睦尔撒纳叛乱,命令他驻守乌里雅苏台。不久之后,调任户部侍郎。二十一年,和托辉特台吉青滚杂卜也叛乱,纳穆札尔担心喀尔喀各部被他所动摇,传檄下令说明利害。皇帝表扬他,任命他为参赞大臣,随将军成衮紥布率领索伦兵追捕青滚杂卜。十一月,军队到达杭哈奖噶斯,已经接近俄罗斯边境,捕获青滚杂卜,用囚车送往京城。皇帝表扬纳穆札尔勇敢,封为一等伯,世袭,号称勤襄。二十二年,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正红旗满洲都统,命令他驻守科布多。不久之后,又命令他移驻布延图。十月,代理定边左副将军。二十三年,商议乌梁海投降的部落首领察达克所属的鄂拓克设立得木齐、收楞额,处理各项事务。请求将得木齐改为佐领,收楞额改为骁骑校,每年贡献貂皮送到乌里雅苏台,用缎布作为赏赐。上疏之后,按照所议定的执行。
师讨霍集占,复授参赞大臣,出西路。
不久又被任命为靖逆将军,与雅尔哈善一起攻打库车。
等到兆惠代替雅尔哈善,将领们从阿克苏进军逼近叶尔羌,到达喀喇乌苏,被霍集占包围。
纳穆札尔和参赞大臣三泰奉命率领军队支援兆惠,兆惠派遣副都统爱隆阿、侍卫奎玛岱前来迎接。
纳穆札尔建议让爱隆阿先回去,而他与三泰、奎玛岱率领两百骑兵夜间前进,遭遇了三千多敌人,被围困数重,奋力战斗箭矢用尽,最终在战场上阵亡。
皇帝听闻此事后,追封他们为三等义烈公,谥号武毅,并在昭忠祠祭祀他们。
回部平定后,他们的画像被挂在紫光阁。
子保宁,有自己传记。
保泰,从拜唐阿(一种官职)升迁到察哈尔都统,与雅满泰一起担任驻藏大臣。廓尔喀侵犯西藏时,保泰因请求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避兵,以及隐藏廓尔喀未进攻前上表贡方物,还有派使者请求但不上报皇帝,皇帝将他的名字改为俘习浑,与雅满泰一同被夺职并受杖刑,先后四次。
西藏事情平定后,他被贬谪到黑龙江。后来赦免返回。
雅满泰再次被任命为侍卫。
三泰,石氏,汉军正白旗人,是都统石文炳的孙子。父亲观音保,官至都统。三泰,从蓝翎侍卫累迁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吏部侍郎。乾隆二十三年,被任命在军机处行走,调任户部侍郎。被命令以参赞大臣的身份随纳穆札尔出西路。七月,命令纳穆札尔、三泰率领健锐营及索伦、察哈尔兵支援兆惠。夜间前进,约定在黎明时到达兆惠军。遭遇敌人,因为人数少而势单力薄,奋力战斗,三泰坠马,徒步击敌,身受重伤而死。三等侍卫彰武、蓝翎侍卫班泰、管站四品花翎西拉布、护军校委署章京齐旺紥布以及兆惠派来迎接的三等侍卫奎玛岱,都牺牲了。
皇帝听闻后,追封三泰为三等子,谥号果勇。
石廷柱的后代,原本以散秩大臣世袭,到这时,特别任命他的哥哥祥泰为散秩大臣。回部平定后,他们的画像也被挂在紫光阁。
皇帝追悼纳穆札尔、三泰的牺牲,为他们赋诗,以傅清、拉布敦为西藏殉难,班第、鄂容安在伊犁遇难相提并论。说‘这六个人,虽然遭遇不同,但他们的心意相同,都是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忠臣’。
他们的儿子佛柱,继承子爵、散秩大臣,官至阿克苏领队大臣。
评论说:高宗朝边外诸叛乱,霍集占最为桀骜不驯且善于战斗,当他困住兆惠,保卫叶尔羌时,如果不是有武将和士兵的力量,几乎不能攻克。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军队尚未接战,就逃得远远的,这并非霍集占的错。
珠尔默特那木札尔想要背叛中国,成为了准噶尔的可汗,尤其愚蠢狂妄,几乎不值一提。
六位大臣的遭遇不同,所以他们的成效也不同。经过严厉的惩罚,罪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他们都被称为义烈之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九十九-注解
傅清:傅清,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官员,雍正间授侍卫,乾隆初累迁至直隶天津镇总兵,后因西藏事务被派往西藏。
拉布敦:拉布敦,栋鄂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官员,乾隆年间曾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参与对准噶尔的战争,后因西藏事务被派往西藏。
班第子巴禄:班第子巴禄,清朝官员,乾隆年间被派往西藏,与傅清、拉布敦密谋处理西藏事务。
鄂容安:鄂容安是清朝官员,字休如,满洲镶蓝旗人,大学士鄂尔泰之子。他在雍正十一年中进士,后来在乾隆年间担任多个重要职务。
纳穆札尔:纳穆札尔,清朝将领,参与平定霍集占叛乱。
三泰:三泰,清朝将领,参与平定霍集占叛乱。
塘汛:塘汛,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指在边疆地区设置的防御设施,用于传递信息、防御敌军。
准噶尔:准噶尔,指当时蒙古地区的一个部落。
达赖喇嘛: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大活佛。
颇罗鼐:颇罗鼐,西藏历史上的政治人物,曾担任西藏的统治者。
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人名,西藏地区的一个首领。
宰桑:蒙古族的社会组织单位,相当于汉族的部落。
阿达哈哈番:阿达哈哈番,清朝官职,是满洲八旗中的低级官职。
孔雀翎:清朝官员的服饰之一,是高级官员的标志。
卡伦:古代中国边疆地区的防御设施。
厄鲁特:厄鲁特,指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得木齐:蒙古族的社会组织单位。
那木札勒:那木札勒,人名,具体事迹在文中未提及。
班第:班第,人名,蒙古镶黄旗人,清朝官员,曾任内阁中书、内阁学士、理藩院侍郎等职。
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姓氏,班第所属的蒙古贵族姓氏。
蒙古镶黄旗:蒙古镶黄旗,清朝时期蒙古族的一个旗别,是蒙古八旗之一。
康熙间:康熙间,指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即1661年至1722年。
内阁中书:内阁中书,清朝官职,为内阁官员,负责文书处理。
五迁:五迁,指官职五次升迁。
雍正初:雍正初,指清朝雍正帝初年,即1722年至1735年。
内阁学士:内阁学士,清朝官职,为内阁的高级官员。
四川、云南徼外:四川、云南徼外,指四川和云南的边远地区。
西藏定界:西藏定界,指划定西藏地区的边界。
命偕副都统鄂齐如西藏宣谕:命偕副都统鄂齐如西藏宣谕,指被命令与副都统鄂齐一同前往西藏宣读皇帝的谕令。
理藩院侍郎:理藩院侍郎,清朝官职,理藩院是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坐事左迁:坐事左迁,因犯事而被降职。
军机处:清朝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机构,负责处理军事和政治事务。
兵部侍郎:兵部是负责军事的部门,侍郎是其中的高级官员。
湖广总督:湖广总督,清朝地方行政长官,负责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的行政和军事。
剿镇筸、永绥乱苗:剿镇筸、永绥乱苗,指平定湖南镇筸、永绥地区的苗族叛乱。
忧:忧,指家中发生丧事。
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清朝官职,军机处的高级官员。
金川:金川,指四川西部的一个地区。
内大臣:内大臣,清朝官职,为宫廷的高级官员。
太子少保:太子少保,清朝官职,为宫廷的高级官员,负责辅导太子。
巡抚:清朝地方行政官员,负责一个省的行政事务。
讷亲、张广泗:讷亲、张广泗,人名,清朝官员。
副都统:副都统,清朝官职,为八旗的高级官员。
青海:青海,指中国青海省。
郡王:郡王,清朝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一个州。
傅清、拉布敦:傅清、拉布敦,人名,清朝官员,因忠于国家而牺牲。
公爵:公爵,清朝爵位,为最高爵位之一。
格隆:格隆,藏语,意为大师、高僧。
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清朝时期的蒙古族领袖。
乌梁海: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喀尔喀:喀尔喀,指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地区,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额琳沁多尔济:额琳沁多尔济,人名,蒙古族亲王。
定边左副将军:定边左副将军,清朝官职,负责边疆军事。
北路:北路,指从北京往北的道路。
辉特台吉:辉特台吉,准噶尔部的一个部落首领。
明岁:明岁,指下一年。
紥布堪、呢圭:紥布堪、呢圭,地名,位于准噶尔地区。
乌梁海宰桑东根、赤伦:乌梁海宰桑东根、赤伦,人名,乌梁海部落的宰桑。
萨喇尔:萨喇尔,人名,清朝官员。
准噶尔宰桑库克新玛木特、通玛木特:准噶尔宰桑库克新玛木特、通玛木特,人名,准噶尔部的宰桑。
伊犁:今新疆伊犁地区,是清朝西部的一个重要地区。
察哈尔:察哈尔,指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地区,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和硕特: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参赞大臣:清朝官职,是高级官员的助手。
色布腾巴尔珠尔:色布腾巴尔珠尔,人名,清朝官员。
克什木、巴朗、敦克多曼集、乌克图:克什木、巴朗、敦克多曼集、乌克图,人名,阿睦尔撒纳的党羽。
固勒札:固勒札,地名。
空格斯:空格斯,地名。
乌兰库图勒:乌兰库图勒,地名。
阿玉锡:阿玉锡,人名,清朝官员。
荷包:荷包,古代的一种小袋子,用于装小物件。
双忠:双忠,指两位忠诚的官员。
紫光阁:紫光阁,清朝皇帝御用的宫殿。
察哈尔总管:察哈尔总管,清朝官职,负责察哈尔地区的行政。
霍集占:霍集占,人名,准噶尔部首领。
伊西洱库尔淖尔:伊西洱库尔淖尔,地名。
凉州:凉州,指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地区。
绥远城将军:绥远城将军,清朝官职,负责绥远地区的军事。
察哈尔都统:察哈尔都统,官职名,负责管理察哈尔地区的官员。
兆惠:兆惠,清朝将领,参与平定霍集占叛乱。
西林觉罗氏:满洲八大姓之一,是满族的姓氏,鄂容安属于这一姓氏。
满洲镶蓝旗人:指鄂容安是满洲镶蓝旗的成员,满洲是清朝建立时的主要民族,旗是满洲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大学士:清朝官职,是皇帝的高级顾问,地位很高。
庶吉士:清朝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官职,是进士及第后的一种预备官员。
章京:军机处的官员,负责处理文书和记录。
编修:清朝官职,负责编纂史书。
南书房行走:南书房是皇帝的书房,行走是指在那里工作的官员。
詹事府詹事:詹事府是负责太子事务的机构,詹事是其中的高级官员。
袭三等伯爵:袭爵是指继承爵位,三等伯爵是清朝爵位的等级之一。
襄勤:清朝爵位的一种,是对功臣的奖励。
保甲:古代中国的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形式,用于治安和征税。
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祭酒是校长。
输银:指缴纳银两,是古代的一种税收形式。
海禁:清朝时期对海上贸易的限制政策。
奉天:清朝的一个省,今辽宁省。
籴运:籴指购买粮食,运指运输。
东河总督:东河是黄河的一部分,总督是负责一个地区的最高行政官员。
赈抚:赈指救济,抚指安抚。
赋诗:用诗歌表达情感或观点。
赋诗诽上:用诗歌讽刺或诽谤皇帝。
门生:学生,特指对老师有深厚感情的学生。
从子:侄子。
谥:古代对已故官员的尊称。
翰林:古代中国的文学官员,负责起草文书。
閒散:指官员职位不高,没有具体职责。
侍卫:侍卫,官职名,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
工部侍郎:工部是负责工程建设的部门,侍郎是其中的高级官员。
噶卜伦:西藏地方官职。
紥萨克:蒙古族的社会组织单位。
杜尔伯特: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辉特: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地区。
索伦兵:清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士兵。
杭哈奖噶斯:今蒙古国境内的一地。
察达克:蒙古族的一个部落。
鄂拓克:蒙古族的社会组织单位。
收楞额:蒙古族的社会组织单位。
师讨霍集占:师,军队;讨,征讨;霍集占,指霍集占叛军,是当时清朝所面对的叛乱势力。
复授参赞大臣:复授,重新任命;参赞大臣,官职名,负责辅助大臣处理政务。
靖逆将军:靖逆,平定叛乱;将军,高级武官。
雅尔哈善:雅尔哈善,清朝将领,参与平定霍集占叛乱。
库车:库车,新疆地区的一个古城。
阿克苏:阿克苏,新疆地区的一个城市。
叶尔羌:叶尔羌,新疆地区的一个古城。
喀喇乌苏:喀喇乌苏,新疆地区的一个地名。
爱隆阿:爱隆阿,清朝将领,兆惠的副手。
奎玛岱:奎玛岱,清朝将领,兆惠的部下。
武毅:武毅,谥号,表示勇猛刚毅。
昭忠祠:昭忠祠,纪念忠臣的祠堂。
回部:回部,指当时新疆地区的一些回族地区。
子保宁:子保宁,纳穆札尔的儿子。
唐阿:唐阿,官职名,较低级的武官。
驻藏大臣:驻藏大臣,清朝官员,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官员。
廓尔喀:廓尔喀,指当时西藏地区的一个部落。
班禅额尔德尼: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另一位大活佛。
荷校:荷校,指被贬谪到边疆的官员。
石氏:石氏,姓氏。
汉军正白旗人:汉军正白旗人,指属于汉军正白旗的汉族人。
石文炳:石文炳,石氏家族的人物。
蓝翎侍卫:蓝翎侍卫,官职名,较低的侍卫。
彰武:彰武,谥号,表示武功显赫。
班泰:班泰,清朝将领。
西拉布:西拉布,清朝将领。
齐旺紥布:齐旺紥布,清朝将领。
珠尔默特那木札尔:珠尔默特那木札尔,清朝时期的蒙古族领袖。
徼外:徼外,指国境之外。
桀骜耐战:桀骜耐战,形容性格刚烈,善于战斗。
廪廪称义烈:廪廪称义烈,形容英勇无畏,值得尊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清史稿-列传-卷九十九-评注
师讨霍集占,复授参赞大臣,出西路。此句描述了霍集占被朝廷讨伐,并授予参赞大臣之职,出兵西路。‘师’在此指朝廷军队,‘讨’表示征讨,‘复授’表示重新任命,‘参赞大臣’为清朝官职,‘出西路’则是指前往边疆地区。这一句体现了朝廷对边疆叛乱的重视和决心。
寻授靖逆将军,会雅尔哈善攻库车。‘寻’表示不久之后,‘授’是授予官职,‘靖逆将军’为清朝官职,‘会’表示会合,‘雅尔哈善’为清朝将领,‘攻库车’则是指攻打库车。此句描绘了将领之间的合作和对边疆叛乱的军事行动。
及兆惠代雅尔哈善,将师自阿克苏进逼叶尔羌,至喀喇乌苏,为霍集占所围。‘及’表示到了某个时间点,‘兆惠’为清朝将领,‘代’表示代替,‘将师’指军队,‘自阿克苏进逼叶尔羌’描述了军队的进军路线,‘至喀喇乌苏’则是指到达喀喇乌苏,‘为霍集占所围’表示被霍集占包围。此句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紧张和复杂。
纳穆札尔及参赞大臣三泰先奉命帅师济兆惠军,兆惠遣副都统爱隆阿、侍卫奎玛岱来迎。‘纳穆札尔’和‘三泰’均为清朝将领,‘帅师’指率领军队,‘济’表示支援,‘副都统’和‘侍卫’为清朝官职,‘来迎’表示前来迎接。此句反映了将领之间的协作和支援。
纳穆札尔道遣爱隆阿先还,而与三泰、奎玛岱将二百骑夜进,遇贼三千馀,围数重,力战矢尽,遂没於阵。‘道’表示经过,‘遣’是派遣,‘先还’表示先回去,‘夜进’指夜间前进,‘贼’指敌人,‘围数重’表示被重重包围,‘没於阵’表示战死。此句描绘了将领在困境中的英勇战斗。
上闻,追封三等义烈公,谥武毅。祀昭忠祠。‘上’指皇帝,‘追封’表示追赠官职,‘三等义烈公’和‘谥武毅’为追赠的官职和谥号,‘祀昭忠祠’表示祭祀忠烈祠。此句体现了皇帝对英勇将领的追念和表彰。
回部平,图形紫光阁。‘回部’指回疆地区,‘平’表示平定,‘图形紫光阁’则是指将将领的画像挂在紫光阁,表示荣耀。此句描绘了平定叛乱后的庆祝和荣誉。
子保宁,自有传。保泰,自拜唐阿累迁察哈尔都统,与雅满泰同为驻藏大臣,廓尔喀侵藏,保泰坐请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避兵,又匿廓尔喀未构兵前表贡方物,及遣使有所请不以入奏,上改其名曰俘习浑,与雅满泰同夺职荷校,先后予杖者四。‘子’指儿子,‘拜唐阿’为官职,‘累迁’表示多次升迁,‘察哈尔都统’为官职,‘驻藏大臣’为官职,‘廓尔喀’为外敌,‘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为藏传佛教领袖,‘表贡方物’表示进贡物品,‘俘习浑’为改的名字,‘荷校’表示戴枷锁,‘杖’表示鞭打。此段描述了官员的升迁和遭遇,反映了官场的复杂和多变。
藏事定,戍俘习浑黑龙江。赦还。雅满泰复授侍卫。‘戍’表示驻守,‘赦还’表示赦免后返回,‘雅满泰’为官员,‘复授’表示重新任命。此段说明了官员的处置和恢复官职。
三泰,石氏,汉军正白旗人,都统石文炳孙也。父观音保,官至都统。三泰,自蓝翎侍卫累迁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吏部侍郎。乾隆二十三年,命军机处行走,调户部侍郎。命以参赞大臣行走从纳穆札尔出西路。七月,命纳穆札尔、三泰率健锐营及索伦、察哈尔兵应兆惠。夜进,期以黎明至兆惠军。遇贼,众寡势不敌,力战,三泰坠马,徒步击贼,中创死。三等侍卫彰武、蓝翎侍卫班泰、管站四品花翎西拉布、护军校委署章京齐旺紥布及兆惠所遣迎师三等侍卫奎玛岱,皆死。‘三泰’为官员,‘石氏’表示姓氏,‘汉军正白旗人’指其身份,‘都统’为官职,‘蓝翎侍卫’为官职,‘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和‘吏部侍郎’为官职,‘乾隆二十三年’指年份,‘军机处行走’和‘调户部侍郎’为官职变动,‘健锐营’和‘索伦、察哈尔兵’为军队,‘应兆惠’表示响应兆惠的召唤,‘中创死’表示受伤而死。此段详细描述了官员的生平和英勇事迹。
石廷柱之裔,本以散秩大臣世袭,至是,别授其兄祥泰散秩大臣。回部平,图形紫光阁。‘石廷柱’为官员,‘裔’指后代,‘散秩大臣’为官职,‘世袭’表示世袭官职,‘祥泰’为官员。此段描述了官员家族的世袭和荣誉。
上追悼纳穆札尔、三泰死事,为赋双义诗,以傅清、拉布敦殉西藏,班第、鄂容安死伊犁相拟。谓‘此六人者,事异心同,皆与国休戚之荩臣也’。‘上’指皇帝,‘追悼’表示追念,‘赋双义诗’指创作双关诗,‘傅清’、‘拉布敦’、‘班第’、‘鄂容安’均为官员,‘殉西藏’和‘死伊犁’表示在边疆殉职。此段反映了皇帝对忠诚官员的追念和评价。
子佛柱,袭子爵、散秩大臣,官阿克苏领队大臣。‘子’指儿子,‘佛柱’为官员,‘袭子爵’表示继承爵位,‘散秩大臣’和‘阿克苏领队大臣’为官职。此段描述了官员后代的官职继承。
论曰:高宗朝徼外诸叛,霍集占最桀骜耐战,方其困兆惠保叶尔羌,非师武臣力,几不能克。‘论’表示评论,‘高宗朝’指清朝乾隆帝时期,‘徼外’指边疆地区,‘桀骜耐战’表示凶猛善战,‘困兆惠保叶尔羌’表示使兆惠困守叶尔羌,‘几不能克’表示几乎不能攻克。此段对霍集占的叛乱进行了评价。
阿睦尔撒纳既叛,师未接,辄远窜,非霍集占比也。‘阿睦尔撒纳’为官员,‘既叛’表示已经叛变,‘师未接’表示军队尚未接应,‘辄远窜’表示立刻逃窜,‘非霍集占比也’表示与霍集占无关。此段对阿睦尔撒纳的叛变进行了分析。
珠尔默特那木札尔欲背中国,乃汗准噶尔,尤愚妄,殆不足数。‘珠尔默特那木札尔’为官员,‘欲背中国’表示想要背叛中国,‘汗准噶尔’表示成为准噶尔的汗,‘尤愚妄’表示特别愚蠢,‘殆不足数’表示几乎不值一提。此段对珠尔默特那木札尔的叛变进行了评价。
六臣所遇异,故其效亦殊。大诛既加,罪人斯得,咸廪廪称义烈矣。‘六臣’指上述提到的六位官员,‘所遇异’表示遭遇不同,‘其效亦殊’表示效果也不同,‘大诛’表示严厉的惩罚,‘罪人斯得’表示罪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咸廪廪称义烈’表示都被称为义烈之士。此段总结了六位官员的遭遇和评价。